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是客家人聚居区之一,全镇五万多人口中,客家人占80%以上。公会客家话有河婆、长乐两个分支的口音。河婆声主要分布在昭平县全境和平桂管理区的公会镇、沙田镇的南半部、大平镇、水口乡等。客家话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用客家话为媒介的歇后语、童谣等民间口传文学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会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些很有哲理的歇后语,现选取其中一些。
(所选歇后语为谢火光,77岁;谢绍良,79岁等人提供)
这首诗为公会拱桥头人谢基笋(已故)所作,共12句,84个字,几乎每句话中都含有地名,中间嵌入十三个地名,按照作者从拱桥这个地名开始,到作者老家西婆顶岭脚止,全诗押[a]韵,韵脚字有“下、爬、车、差、花、瓜、家”,读起来流利自然,朗朗上口。
《月光光》童谣广泛流传于客家人之中,据记载,在广东、湖南、江西、台湾等地的客家人中都流传。不过在公会客家话中,也有其风格独特的《月光光》。
公会客家话的《月光光》童谣共有17句,两小句为一句,押一个韵,第一句韵脚字是“光、姜”,第二句韵脚字是“□(发芽)、竹”,第三句韵脚字是“花、瓜”,第四句韵脚字是“大、卖”,第五句韵脚字是“钱、棉”,第六句韵脚字是“断、砖”,第七句韵脚字是“节、铁”,第八句韵脚字是“□(锈)、猪”,第九句韵脚字是“手、酒”,第十句韵脚字是“靓、镰”,第十一句韵脚字是“利、豉”,第十二句韵脚字是“香、姜”,第十三句韵脚字是“辣、□(蟑螂)”,第十四句韵脚字是“飞、龟”,第十五句韵脚字是“爬、蟆”,第十六句韵脚字是“跳、鸟”,第十七句韵脚字是“缩、六”。用公会客家话去读,这些韵脚字两两押韵,朗朗上口。
此外,公会客家人中传讲短小精干的小故事,传唱的哭嫁歌、哭丧歌等也很有特色;笔者将另外撰文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和国内外其他的客家方言一样,公会客家话的有趣现象,反映了汉语发展的艰难历程。公会客家话一直以来被公会客家人作为主要语言进行口头交谈,在公会客家人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公会客家话中,还有着不少的语言瑰宝在等待着我们去发掘、保护和弘扬。
①本文为桂东客家族群方言研究成果之一,根据笔者深入到公会镇操客家方言的新农村、双石村等地访问当地老人所收集到的真实材料写成。
②本文用国际音标标注;公会客家话语料注音参考了邓玉荣教授的研究成果,如,邓玉荣.广西贺县(莲塘)客家话音系[J],方言,1996(4)。
(本文发表于《贺州学院学报》201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