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报业争夺战,丧钟为谁鸣?

21 世纪以来,在新媒体的挤压下,报纸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媒介融合因而成为报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大多数报业已开始积极探索。然而,报纸的媒介融合由于各种原因,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未来的融合之路必然要在阵痛中决然前行。

一、报业争夺硝烟四起

据美国哈佛大学的修伦斯坦报业、政治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 The Shoren stein Center on the Press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针对 160 个报业网站所作的2007 年研究显示,网络新闻的访问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给纸媒发行量业已下滑的美国报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就连访问量一直处于高峰状态的《纽约时报》也无力招架。哈佛大学教授托马斯·帕特森表示,网络对于日报的威胁最大,虽然早间日报的网站因最早发布新闻而占有优势,但随着电子媒体及新型网络新闻供应方式的出现而面临激烈竞争,其中对地方性报纸的冲击更甚于全国性的报纸,有些报纸因此而被迫关门也不是危言耸听。

保罗·麦克莱利发表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的文章指出,对美国 160 家网站一年来的访问量进行追踪观察的结果表明,全国性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报网站的平均访问量增加 10 个百分点,其他各个规模不等的报业网站的受众正在流失,其平均访问量与 2006 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此相反的是,全国性的电视新闻网站,比如CNN,ABC,CBS,NBC,MSNBC和FOX,它们的访问量平均增幅超过 30 个百分点。除此之外,地方性的电视台和电台的受众数量也有小幅增长。另一项由《主编与发行人》8月份公布的数据表明,7 月份的《纽约时报》是唯一一家读者数量上升的报纸,由 6 月份的 1200 万增长到1400 万,《今日美国》报维持在 1000万,《华盛顿邮报》徘徊在 900 万。

修伦斯坦的研究指出,受众数量的增长还主要表现为非传统的新闻领域,包括搜索网站、商业网站、聚合网站和博客网站,它们的平均访问量和阅听量都有增长。无论Topix. net或Digg. com等新闻张贴网站,还是Google,Yahoo,AOL!和MSN等入口或搜寻网站的新闻频道,这些新类型新闻来源的访问量增幅最大,比如2006 年4 月到 2007 年 4 月里,Digg. com的点击人数从 200 万大幅飙升到 1500 万人,而Google,Yahoo!,AOL和MSN等入口或搜寻网站的新闻频道,每个月平均有1 亿访问量的水平。2006 年佩尤研究中心公布的问卷调查证明了这一增长的原因:访问者习惯通过网络获取新闻,其中Yahoo!是他们的首选。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聚合网站的新闻依然来自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可是受众并不直接从传统媒体或其网站获取新闻。当然,部分受众依然对美联社、路透社和时报的新闻情有独钟。

图 1-6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封面

保罗·麦克莱利特别提出了博客网站的访问量,认为排名八强的博客月访问量都在 20 万以上,过去一年的增幅并不多,平均只有 6 个百分点。政治性博客网访问量增长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因为在美国有大批的政治追随者,他们关注的只是政治的动向,而非通过获取新闻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一增长并不说明报纸就失去了供给新闻信息的经典优势。但总体而言,这一结果并不会让报业感到意外,一批大型的全国性报业拥有知名品牌和报业精英,这是小型报业和博客无法企及的财富,《纽约时报》读者数量和其网站流量双双增长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因此,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并非无能为力。

不过,美国全国性报业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虽然其网站访问量都有 10个百分点的增长,但面对新媒体访问量的持续攀升和居高不下的态势,以及传统电视、电台媒体网站访问量不降反升的疯狂威胁,他们已经开始考虑对网络用户提供免费服务。据《纽约邮报》8 月份的报道称,《纽约时报》的高层已经做出决定,停止向TimesSelect用户收费。 TimesSelect曾是《纽约时报》在网上推出的一项收费服务,付费用户可浏览报纸专栏以及评论员文章和知名专栏作家的专栏文章。对默多克收购道琼斯以后,《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收费模式的变化也引起了热情关注,国外媒体 8 月初发表的分析文章称,很多从事互联网新闻的人士预计,在新闻集团入主道琼斯的第一天,默多克也许会宣布“一切免费”。但面对已有的 100 万的收费用户,默多克会忍痛割爱吗?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不但如此,《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报的应对举动并不局限于自身策略的调整与升级,它们还主动借鉴新型媒体的技术优势,尤其看好的是博客的现状与前景,并依靠自身的品牌优势打造自身网站的品牌博客,这几家全国性大报都已经在各自的网站上辟出新的博客专栏,比如《纽约时报》的The Lede和Freakonomics,《华盛顿邮报》的Government Inc.和《今日美国》报的Capital Briefing和Early Warning,都已经迅速成长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另据国外媒体的最新报道,《纽约时报》于 11 月底已在主网站的科技频道推出了Blogrunner新闻和博客聚合网站,主要跟踪特定主题,如政治、科技、媒体、商业、经济、法律、保健、电影、宗教、伊拉克和娱乐相关的最新新闻和博客文章。目前这些链接已出现在《纽约时报》主网站科技频道的中部专栏,栏目名称为“来自互联网的科技要闻”。看来在争夺眼球的媒体大战中,丧钟将为谁而鸣还需要拭目以待。

二、倒闭浪潮风起云涌

在老牌报业大国的英国,自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已有 70%的地方报纸倒闭,80 多家报纸裁员和“瘦身”,报业几乎成了减薪、裁员的代名词。尽管如此,眼下在仅 24 万平方公里的英伦半岛上,还有 9 家发行量超过 20 万的全国性报纸在同台竞技,还要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与有政府背景的英国广播公司争一杯羹。与此同时,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夺走了大批年轻读者,广告也正在以比别的地方更快的速度转移到互联网媒体。这就是英国报人面临的现状——竞争不可谓不惨烈。英国的报人们不得不想尽法子追赶新媒体时代。而在报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仅 2009 的前 7 个月,已经有 105 家报纸倒闭,报纸业 1 万人失业,一季度平面广告销售下降 30%,排名前 25 家的报纸中 23 家发行量下降幅度在 7%到 20%之间。经济危机和广告开支减少进一步加速了报纸业的死亡,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侵蚀了整个报纸业,《大西洋月刊》作者麦克卡多撰文分析了这一现象:一直以来,大部分出版物都是亏损发行,顶多是收支平衡,订阅费仅够支付印刷费用和发行费用。而真正帮其赢利的是广告,但大部分广告支出流向了博客和类似的新媒体。 Craigslist抢得分类广告市场,eHarmony垄断了个人广告市场,谷歌占领了奇怪商品的小广告市场。Macys则直接向消费者发送邮件传递促销信息。美国四个主要的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门楼媒体公司、太阳时报媒体集团以及《注册杂志》公司损失尤为严重,共关闭 61 家报纸。

面对报业的倒闭风潮,《经济学家》的分析值得关注。报纸发行滑坡,广告收入滑坡,分类广告滑坡……从商业角度考察,到底是谁把报纸带上绝路?媒介经济学者伯克曼在最新出版的《经济学家》( Economist )发表封面文章,再次对这一争论不休的问题进行研究。伯克曼没有应和大众的观点,把报纸的经济困境强加给网络和读者,他也许是这个领域里第一个提出“惊世骇俗”观点的人:把报纸引上绝路的人,恰恰就是报业老板自己。他指出,报业老板是报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他们当然对报纸命运负有全部责任。互联网的崛起和读者的偏好,这些都不是导致报业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正如默多克所言:“不是别人,是报业老板把报纸推上绝路。”伯克曼认为,报业的老板们“坐享垄断大餐,攫取行业暴利,丧尽竞争优势”。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老板们不再对报业研究和发展投资,这是把报纸引上绝路的最直接根源。因此,伯克曼在文章中提出两条对策,一是报业必须重塑目标,二是报业必须东山再起。新媒体技术为报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报纸印刷版日益缩水的时候,报业网站的访问量却在迅速攀升,网络广告成为报业焕发生机的法宝。在 2005 ~ 2006 里,网络广告的增幅都在 70%以上,美国报业协会数据表明,美国报纸网站的收入再创历史新高,2006 年的前三个月突破 6.1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长 35%。但文章也指出,报业广告的整体增幅只有 1.8%,因为报纸印刷版的广告拉了后腿。当然,一味责备报纸无济于事,因为网站分流了印刷版的读者。但媒介技术还是为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所有的可能,这取决于报业老板自身的胆识和创造力。

但伯克曼也指出,报业把全部的理想寄托给网站赢利也是存在风险的。伯克曼警告说,网络受宠恰恰给报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报纸的读者更喜欢“短新闻、本地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天气信息和交通资讯”。因而,报纸要舍得放弃长篇报道、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所有不忍卒读的新闻都可以弃之不用。伯克曼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希望报纸告诉他们致富的门路,以及告诉他们怎么消磨夜晚的时光。因此,如果报纸有机会东山再起,那么它必须是这样的报纸:免费派送给等地铁的人们,广告词最好是在200 个词以内,登载大量的电影预告。伯克曼对免费《地铁报》的商业模式给于高度评价,建议现在的报纸老板借而鉴之,探索报纸赢利的新商业模式。统计数据表明,免费报纸已经占据欧洲市场的 16%,但所需要的采编人员只是报纸的 1/10,这正是免费报纸的市场机会,也正是所有报纸努力的方向。伯克曼并不希望所有的报纸都跟风免费报纸的商业模式,模仿只能让自己走投无路。目前报业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但否定一切的做法显然是亡羊补牢。因此,对于报纸来说,其告知、监视和批判的功能永远是根基,不可动摇,只有坚守理想,报业才能逐步摆脱困境,走出经济低谷,拥抱报业新时代。 TahD7JUzQyogDAVE3te2jO1K5e2ev2K7OCDT8F1T4HCMtYg7/bP1VcYUtYIpK56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