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一、研究问题及其背景

国务院1995年6月20日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发[1995]14号),这是实现国家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责任的一项重大举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旨在于通过政府领导、社会支持,为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创造更多更好的体育环境和条件,实现国民体质的普遍增强。其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是实施《纲要》和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普遍增强人民体质,是实施《纲要》和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核心和主题;统筹全社会体育资源,探索和创新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民健身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实施《纲要》和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一条主线;加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是实施《纲要》和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突出特色 。而要全面贯彻和实施《纲要》,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支撑服务系统作为保障,《纲要》为此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目标。全民健身体系是实现“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目标任务的基础,如果基础不坚实,必将影响目标的实现。《纲要》提出:要用15年时间(1995 ~ 2010),“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地将“全民健身体系”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用四分之一世纪构建一个覆盖960万平方公里、惠及13亿人口的国民健身体系,这一宏大社会系统工程不仅在我国前所未有,即使在世界体育发展史上也史无前例,具有重大意义

自《纲要》正式颁布,体育理论界就积极开始了“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有关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涵义、特征和架构的讨论贯穿始终。至2000年就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近十年来,我国学者继续对全民健身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研究视野明显拓宽,选题针对性逐步加强,对策性研究数量逐渐增加,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已趋于完善。但迄今为止,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实践应用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如何构建一个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平等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即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显然,要实现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不仅要从理论上更要从实践上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加强全民健身体系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全民健身体系的功能。因此,构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就是“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在总结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根本目的就是为不同社会群体实现平等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服务和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对影响全民健身服务实践各要素的分析,构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使“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全民健身设施、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管理、全民健身指导、全民健身体质监测、大众体育文化等各子系统,都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评判标准。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全民健身体系这一社会系统工程的指导作用。其间的相关性在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内涵也系于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加强全民健身、科学健身观念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完善全民健身服务实践制度、法律保障机制,全民健身设施的合理化建设利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社会化,完善全民健身管理体系,建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等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使全社会平等参与健身活动的机会得以实现;就是要突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实践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政治文化理念,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献评述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国内学者开始了“全民健身理论”研究。2000年12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2001 ~ 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系统”,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解决体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为“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明确了方向。经过体育理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19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学者开始从事全民健身体系的研究。2000年之后,出现了对全民健身体系相关概念的界定,以董新光、裴立新等人所做的相关研究较多。在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涵义方面,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如苗大培 (2002)关于“‘第三部门’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国家与社会共建的理论研究”,从政府与社会宏观角度来论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特征;裴立新(2003)“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则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大背景下,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研究我国的全民健身体系;董新光(2003)在《全民健身大视野》著作中,对全民健身体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得到普遍认可,并完善了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构架(2005)。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个阶段对社会体育的发展也有实践性的策略研究,但研究的主要目的却在于构建全民健身理论体系。

在如何理解全民健身相关概念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珍视的看法:

第一,所谓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实际是一个能够为包括广大低收入人群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基本体育健身服务的服务体系,是一个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健身需求、有效保障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保障体系,是一个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具有主动调节能力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整体结构完善、上下层次分明、内外功能有效的复杂而开放的巨大系统

第二,全民健身体系,就是一个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国民体质得到普遍增强的保障系统;就是一个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体育健身需求的服务系统

第三,全民健身体系是一个能够为全体国民提供体育健身的基本环境和条件,满足全体国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求,使全体国民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服务和保障系统

第四,未来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体系应当是一个由影响和制约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普遍增强国民体质诸要素构成的服务性、保障性和自适应性的整体。其服务性、保障性、自适应性应当以完成“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的基本任务为定位

第五,我们所构建的全民健身体系,就是一个能够不断为全体国民供给和改善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基本满足全体国民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使全体国民的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服务和保障系统

2003年以后,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下发,特别是在“十六大”召开以后,理论界出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概念的研究。2003年,裴立新在《中国体育科技》上发文章,提出“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是一个由影响和制约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普遍增强国民体质诸要素构成的服务性、保障性和自适应性的整体” ,其实质是把影响群众体育的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事物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资源配置最优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效益最大化,从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

与之相似,晓敏在《体育文化导刊》中提出“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是由影响和制约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使体育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国民体质得到普遍增强的诸要素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目标明确、结构完整、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整体”

在2004年,王雷、王芳等人对“多元”进行解释,认为“多元”是地域多元、人群多元、需求多元等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外延的“多元”,从而提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即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为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良好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的体育服务”

把“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全民健身体系”的概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裴立新联系我国确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深层次地论证了“全民健身体系”和“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走向统一——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即“十六大”提出的“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趋势,于2004年提出了“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并对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其内涵,从而构建了“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

到2010年,国内学者从理论上完成了“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探讨了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涵义、特征和架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已趋于完善。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研究值得重视:

第一,区域性全民健身体系构建。如夏成前(2004)“构建江苏省城市社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查大林(2005)“云南省全民健身发展战略思想”;赵晓瑜(2008)“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体育多元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张琼(2008)“上海社区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等;

第二,不同社会群体的健身服务体系的调查研究。如鲁长芬等(2004)“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芦平生等(2004)“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张晓琳(2006)“弱势群体中的城市农民工和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徐成立(2006)“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王光(2007)“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群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魏昆仑(2008)“山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

第三,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性研究。如刘涛(2001)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研究”;刘冰(2004)对“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服务功能与建立服务标准化依据的探索”;肖林鹏等(2007)“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刘庆山(2008)“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述评”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全民健身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多视角、多维度的理论研究,研究视野明显拓宽,选题针对性逐步加强,对策性研究数量逐渐增加,但必须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实践应用研究仍然相对薄弱,对于如何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值得关注的研究有郁俊(2007)的“新农村多元化体育服务模式及相关法律保障研究”,王才兴(2008)的“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探索”,以及陈喜珍(2008)的“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保障体系研究”,这些实践性研究尽管富于启示性,却并未在“全民健身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下进行,或者只是局部探索,研究的系统性及实践性都有待加强。而在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操作性方面,虽然江苏省提出的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浙江省建设的“环太湖体育圈”、北京建设龙潭湖体育主题公园的计划,创造了一些模式或方案,但操作过程受环境约束的局限性太大,处于经验摸索阶段,其普适的可操作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课题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以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为核心内涵的全民健身服务实践体系,为国家全民健身战略计划的实施提供具体实践操作手段,突破影响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瓶颈,解决群众体育公共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社会体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引导全体国民通过体育健身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群众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思路

本课题拟在总结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其核心是为不同社会群体实现平等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服务和保障。据此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内涵,本课题拟通过对影响全民健身服务实践各要素的分析,构建全民健身服务实践目标体系,使“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全民健身设施、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管理、全民健身指导、全民健身体质监测、大众体育文化等各子系统,都目标明确且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评判标准。

本课题研究重点有二:一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内涵,本课题评价“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目标体系以及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构建,都是基于这一内涵研究的基础展开的;二是全民健身服务实践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整理影响“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实践活动的指标的研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为构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子系统奠定系统要素基础。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构建,既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又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构建,既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又是突破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瓶颈、解决群众体育公共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出路。难点在于其本身是由若干子系统有机组成的大系统,而评判这个服务实践体系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是否符合不同社会群体对健身的需要的评价标准,仍然是一个由众多要素组成的评价系统。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0-1所示。

图0-1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民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研究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研究方法以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统领整个研究过程,具体运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资料法

课题组成员在国家图书馆、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北、湖南、云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市体育局,获取了1995年以来国家以及相关省市有关群众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法规,搜集整理了有关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体系研究的相关文件资料,并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等网站搜集相关重要学术论文300余篇,整理归纳出相关结论和信息,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所需理论和数据。

2.问卷调查法

①针对不同社会群体体育健身需求的问卷调查

为了解当前我国大众健身活动参与现状、对健身活动的投入和需求、健身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我们运用自己设计的《我国不同社会群体体育健身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初稿经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体育专家2轮评议、修改,进行了归类排列与增删,使该问卷具有满意的结构效度。在正式调查前,还对西安和济南两城市进行初测,2周后进行了复测,由两次所得数据求得信度系数r = 0.89,p < 0.01,表明问卷具有较高信度。2007年7月~ 2008年8月,课题组成员在北京、上海、西安、郑州、成都、徐州、济南、沈阳、长沙、广州、福州等11城市,按职业、地点、单位等进行便利抽样,总计发放问卷3663份。问卷填答方式采用邮寄、电子邮件等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3275份,其中男性问卷1876份,女性问卷1399份;纸质问卷2435份,电子问卷840份。问卷发放对象的年龄在20 ~ 50岁之间。被调查的不同社会群体健身者的人数分布见表0-1。

表0-1 被调查的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数分布一览表单位:人

问卷主要了解被调查者以下内容: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过去的体育经历;体育参加的程度;目前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参与的人际交往;体育意识;继续从事体育的打算;家庭体育活动,体育参与的重要性;体育参与的目的,体育参与的欣快感,体育投入等共计36题。

我们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方差分析,X 2 检验等。采用日本学者金崎良三建立的体育投入指标,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体育投入水平进行测度。该指标依据在体育中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的趋向而确立,可信度系数为0.850。被调查对象的体育投入水平,以他们所给答案的总分来衡量:根据每题答案顺序,第①-④分别得分为4 ~ 1分。根据所得总分,研究对象的体育投入水平被分成三组:11 ~ 16分是高水平组,9 ~ 10分为中间水平组,4 ~ 8分为低水平组。

②针对全民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问卷调查

这一调查针对全民健身服务实践体系中直接影响全民健身服务实践效果的相关内容展开。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及走访相关的专家学者,我们确定了问卷初稿,然后请20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教授8人、副教授8人、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主管领导与干部4人)就服务体系问卷的结构与内容进行了修改,形成初试问卷。初试时发放问卷300份,回收后问卷进行编号整理,获得有效问卷285份。通过问卷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求出问卷个别项的临界比率值CR值,依临界分数将观察值在量表得分分成高低二组,以独立样本T- test检验二组在每个题项的差异,且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 0.001)。将t检验结果未达到显著性的题项删除,从而确定了问卷的具体内容。因此,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问卷的问题内容具有很好的鉴别度。通过折半信度进行量表信度检验,检验结果α= 0.8356,总量表信度系数值界于0.80 ~ 0.90之间,说明该问卷的可信度非常好。

课题组成员于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在北京(300份)、天津(300份)、上海(300份)、佳木斯(100份)、大连(100份)、石家庄(200份)、菏泽(100份)、烟台(100份)、南通(100份)、合肥(200份)、金华(100份)、厦门(100份)、广州(200份)、南昌(200份)、大同(200份)、邵阳(100份)、武汉(200份)、柳州(100份)、成都(200份)、西宁(100份)、兰州(200份)、昆明(200份)等22个城市分别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3600份。调查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进行处理与分析,包括方差分析,X 2 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

3.逻辑分析法

这一方法是从哲学的观点出发,运用理性判断、逻辑推理、因果关系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实践体系构建过程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在总结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实践体系的基本特征,通过逻辑演绎方法归纳出其应有的内涵。

4.其他量化研究方法

在“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实践目标体系以及全民健身服务实践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我们运用计算机编程方式,大量使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解释结构分析法等系统工程的量化研究方法,以使体系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突出可操作性。

我们根据影响因素集的选取及确立的一般原则,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具体服务行为三个层面,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各省市体育局主管群众体育的领导,以及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华南师大体育学院等单位的体育人文社会研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从“头脑风暴”产生的35个因素中,选择了群众的体育意识增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增多、群众的健康素质提升、经常性开展小型化多种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和设施增多、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完善、体育活动指导到位及指导队伍逐步壮大、体育管理部门组织协调、体育法制建设配套完善、监测评估服务到位、体育资金投入主体多元化、体育信息传播的贴近生活且实时有效等12个因素,确定了全民健身服务实践系统目标。

以下是用模糊聚类法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1)选取各种影响因素作为论域,然后分别按照规定的评分标准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形成评分矩阵A=(ain)m × n。

(2)数据标准化。由于各个指标间数量差异较大,使得不同指标很难在量上直接进行比较。因此,要计算相关系数矩阵,需先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3)建立模糊相关关系矩阵。建立模糊相关关系矩阵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数量积、夹角余弦、算术平均最小法、几何平均最小法、绝对值减数方法、主观评分法等,本文中用算术平均最小法。

(4)矩阵的等价变换。模糊相关关系矩阵一般只满足自返性和对称性,而不满足传递性,还不是模糊等价关系(矩阵),需要将R改造成模糊等价关系(矩阵)R∗,然后才能得到聚类图。

(5)根据实际情况选定阀值λ,求出模糊等价关系的布尔矩阵。

一般情况下,当λ由大到小逐渐下降时,分类由细变粗,形成一个动态聚类图,通过这个动态聚类分析图,就可以实现把离群因素分离出来,并可以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实现对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分类与排序。

根据以上步骤,运用MATLAB软件,编写出运算程序,以便在运算中使用。 JUpD/yQz7i4MU1hh6SCoXJfR/qPbdpiYFwiXxHV3lKfjWskzpgDI6IJ9i2IRPwv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