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西方审美人类学思想资源

西方审美人类学的理论资源丰富,本书所选择的康德实用人类学思想研究、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研究、加斯东·巴斯拉梦想理论研究、怀尔弗里德·范·丹姆审美人类学研究、瓦尔特·本雅明审美人类学研究,只是西方审美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缩影,当然远不能涵盖西方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但我们的选择也有一个学理上的考量,具体来说是以下的一个思路:

1.康德的实用人类学思想代表着经典美学不为人们熟知的人类学内涵,正是这种人类学的视野使得康德在把他的眼光放到以人类学为主题的美学中的时候,具有远远超出就事论事的经验派美学家和脱离人的现实存在而冥思的唯理派美学家之上的敏锐性和深刻性。康德不但使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而且他在这门科学中提出的问题也成为推动这门年轻的学科不断向前发展的内部动力。《实用人类学》作为康德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实际上是康德整个哲学体系及其原理在日常实用维度上的体现和运用,其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占全书四分之三篇幅)“人类学教学法”包括了康德整个哲学的三大领域,即分为“论知识能力”、“论愉快和不愉快的感情”和“论欲望能力”。这正是他三大批判中的先天原理在具体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印证,是对这些原理的实用性角度的系统阐述。可见,从人类学的意义上来探讨康德的美学思想,不论对理解他的先验哲学,还是对理解他的美学思想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认为,康德的三大批判合起来构成与实用人类学相对应的“先验的”人类学,而“实用人类学”则可以看作这一先验人类学的“导论”或入门。由此,可以从这种角度来理解并找到康德整个哲学内部结构的有机联系。这是理解康德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也是真正深入理解其美学思想的关键。先验人类学的研究立场在研究康德相关著作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将著作首先置于先验人类学体系中进行把握不仅有利于理解康德的某一观点,而且对把握康德的整体思想也有积极的意义。“立足于先验人类学立场来剖析康德哲学的各种关联(内部或外部的),这是我们在研究这部(判断力批判)著作之前首先应当明确的观点。” 当我们面对康德哲学这样一种结构性极强的对象时,任何一种片面性的解读都容易导致全盘的误解。康德通过形而上学的“建筑术”使三大批判相互契合成一个整体,而且三大批判各自的思维结构基本相同,康德可以说是哲学史上把“异质同构”原理运用于建立哲学体系的第一人。因此,对康德哲学的分析不能脱离他的结构方法,而是必须从他那庞杂、似乎相互脱节的思想中,找出其中所隐藏着的内在联系,看出“先验人类学”这一从未被他正式提出、但实际上却处处都在遵循的根本立场。换言之,康德的“先验人类学”是在整体结构中才表现出来的,而康德哲学的整体性又是建立在“先验人类学”观点对各部分的统一作用之上的。

康德的《实用人类学》从“人类学教授法”和“人类学的特性”两个部分论述了认识人的外表和内心的方式。在实用观念下,对“人作为自由行动的生物由自身做出的东西,或能够和应该做出的东西” 的实用人类学内容中的认识能力、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以及欲望能力进行了人类学方式的考察。在“人是理性自由存在物”观念的基础上人的“类特性”在“大自然的智慧”中不断地显现和进化,在类的理性和道德的推动下逐步走向一个系统的世界公民组织。《实用人类学》作为批判哲学的归宿,在展现了康德走向社会历史理性批判的特征的同时,也表现了康德自先验哲学中由于现象和物自体的二元分立所导致的不彻底性。康德的《实用人类学》所具有的内在思辨性与实证性品格对美学与人类学的各自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作用,也正是在这一环节上,它对审美人类学这一生长在美学与人类学两个学科结合点上的新兴学科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现代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和开拓性的当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这位犹太裔的奥地利医学博士虽然在打开人类心理一扇窗(无意识)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关上了另一扇窗(意识),但我们更应看重的是他打开那扇人们不愿窥视其中风景的窗子的勇气。精神分析美学与人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弗洛伊德继承了达尔文的衣钵,将对的思考深入到潜意识的层次,在人类学的边缘寻找人性的存在。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不仅描述心理现象,而且探究心理动机;不仅揭示心理规律,而且探究潜意识的心理机制。弗洛伊德的美学与人类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是其美学与人类学阐释的有效工具。弗洛伊德从图腾与禁忌的独特视角来探寻艺术的起源与审美的发生,审美渗透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之中。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以欲望为对象,在幻象与现实的两重世界之间寻求艺术与美的救赎,达成艺术与美的心理医疗效果。幻象的世界与对欲望的矛盾心理构成了文化心理的起点,弗洛伊德在人类学的扉页上添加了亦真亦幻的一笔,他揭开了固结在文化中的人类童年的创伤性经验。弗洛伊德的神话隐喻着人类更大的罪过:弑父恋母,一部文化史就是一部赎罪史。艺术与审美不是特权化的领域。审美幻象是俄狄浦斯欲望机制的有效表达,俄狄浦斯情结成为人类背负的永恒的十字架。

在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中,弗洛伊德以俄狄浦斯情结为中心画了一个圈,俄狄浦斯实际上是弗洛伊德的自我镜像。他在日耳曼文化的沃土中创造了一个现代的俄狄浦斯神话。图腾文化构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神话—俄狄浦斯神话的原始建构。神话、传说、艺术等成为俄狄浦斯的暴力献祭的残存,成为幻想返回现实的有效途径,它们是俄狄浦斯欲望与幻想的仪式。弗洛伊德认为悲剧令观众感动的原因在于其本身的隐意和内容,命运的悲剧在于原罪的存在。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涉及悲剧范式的问题。与生俱来的俄狄浦斯情结将罪恶的诅咒加给无辜的人类,悲剧的真正意义是对于原罪的认识,它是人类自我生存本身的罪。在精神分析的王国里,审美被赋予了更多感性的因素。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批判了传统美学的核心信条与骗人谎言,批判了传统理性与自发性的审美理想,解构了文化与市民社会的对立,走向了感性的美学原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说,更是一种技术操作。弗洛伊德以“记忆痕迹”作为个体心理学与群体心理学之间的桥梁,讨论了古代遗产的继承问题。这对人类学、民俗学、审美人类学等有着方法论上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文明陷入困境乃是人们反叛文明、追寻远古踪迹的土壤。精神分析美学的文化人类学取向,是对混沌性与弥散性的欲望存在状态的现代观望,也是缺失人文精神的重建。弗洛伊德对文化起源的诠释犯下了一个错误,但那绝不是可卡因嗜好的一种幻想,而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他依然是当代文化不断忆起的父像。当然,弗洛伊德思想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他的悲观主义论调中,尽管保持着微弱的乐观,禁忌但也只是沉重禁令下的暂时喘息,在他眼里看不到人类能力实现的快乐目的。精神分析美学的文化人类学取向,是对混沌性与弥散性的欲望存在状态的现代观望,也是缺失人文精神的重建。弗洛伊德对文化起源犯下了一个错误,但那决不是可卡因嗜好的一种幻想,而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他依然是当代文化不断忆起的父像。当然,弗洛伊德思想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他的悲观主义论调中,尽管保持着微弱的乐观,禁忌但也只是沉重禁令下的暂时喘息,在他眼里看不到人类能力实现的快乐目的。

3.如果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研究注重于人最坏的本能,那么,巴什拉的梦想思考则注重于人最好的本能。法国著名学者弗朗索瓦·达高涅曾评价说,巴什拉是“20世纪的狄德罗,他既是理性主义的创新者、现代科学家,又是诗人。他集发达的理性和丰富的情感于一身。这位天才堪称是嬉戏于两个暗礁之间的大胆的弄潮儿” 。巴什拉的梦想理论在现当代美学中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精神价值。科学认识论和想象哲学共同构成其梦想理论的哲学背景。在科学认识论中,“非连续性”和“瞬间直觉”思想直接影响着他对梦想理论的研究;在想象哲学中,巴什拉通过诗歌意象本体论重建起想象与感知的关系,即想象先于感知而存在,并提出了梦想的形而上学:我梦想,故世界像我梦想的那样存在,并被誉为是一场“想象的哥白尼革命”。

巴什拉最初是从主客两分的认识论角度切入梦想问题,其宗旨是探索客观知识的非理性化倾向,以摈弃主观性梦想对客观思维的诱惑,他借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火、水、气和土四种原始意象进行“精神分析”,同时,他探索四种原始意象与梦想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梦想的客观趋向性问题。随着意象本体论的发现,巴什拉渐渐发现研究方法的问题,于是,他便从对梦想的客观理性分析转向主观直觉性分析,并开始运用胡塞尔和阂科夫斯基的现象学方法来探讨文学意象与梦想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梦想的纯粹内在性特征。

巴什拉研究梦想的宗旨,不仅是要确立梦想的形而上学地位,而且要通过梦想来探讨人类的自由本体论环境。巴什拉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那就是通过诗歌阅读,在“安尼玛”的梦想中感受自由的本体存在。“安尼玛”的梦想不仅是一个现象学阅读心理原则,而且对于现象学阅读有特殊的启示意义:其一,它是一种平静的、模糊的和幸福的参与式梦想阅读;其二,它是以意象本体为核心进行的现象学阅读;其三,它强调意识的意向性并关注作者的经验模式。虽然这种现象学阅读思想仍带着一定程度的先验色彩,让人感觉一丝遗憾。但巴什拉的梦想是一种主客交融、天人合一的本体存在,它体现了一种自由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跳出传统本质主义的梗桔,飞离永恒在场的理念,走向一个更开放更澄明的梦想的本体世界。巴什拉的梦想理论不仅为我们探索科学与诗歌之间的精神世界关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考维度,而且超越了传统理性主义的思维模式,建立了一种新的美学标准,并在诗学研究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论上的启示。

4.从学理上说,审美人类学作为美学与人类学交叉而衍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固然要努力依托美学研究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以及强大的理论思辨穿透力,但人类学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审美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荷兰人怀尔弗里德·范·丹姆(Wilfried Van Damme,以下简称范·丹姆)是国外较早在美学人类学领域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学者,他充分肯定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实证精神、跨文化比较的开阔视野和文化整体语境对于审美人类学的研究的学术价值,显示出他对传统的人类学研究理念和方法的真切把握。

范·丹姆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强调结合广阔的时空背景和文化现象所在的语境来考察特定的审美现象。中国当代美学面临危机的表现之一在于对大量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与中国现代美学专注于理论思辨而忽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割裂具体事物现象与整体文化背景的关联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应站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宏观角度,对某一特定文化审美现象,联系其牢牢扎根于当地人思想的当时语境对之进行全方位、深入细致的实证调查研究。而不能以自我文化为中心,以自我价值为唯一价值尺度,带着某种偏见或臆测去看待和判断田野资料,这样无法对现象做出深层结构的合理分析。研究者用整体语境法考察、研究审美文化、审美现象及审美活动,常常会透过某些美、艺术文化的表面现象窥探到某些深层并有价值的东西。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选择范·丹姆的研究作为一块他山之石以启发中国当代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范·丹姆通过对审美文化现象进行跨文化的比较讨论,发现人们在各自的语境里提炼出一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审美原则,例如对称、光滑以及光滑所产生的鲜明性、平衡等。这些审美原则似乎普遍地或至少在多种文化中受到遵循。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关注这些标准采用的实际文化形式,需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进一步审视它们的具体表现。唯有利用语境整体法,把这些原则充分置于它们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描述,我们才能全面的审视这些原则应用的实际形式,才能说明形成这些审美原则吸引力的一系列复杂动机。范·丹姆探究了美学术语在语源学上的起源,他指出:美学这一术语,在18世纪中叶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源自希腊美学,意思是感官感知。人的感官、感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既受人类先天遗传因素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受到后天文化熏陶的外在制约。为真正保持美学的“感性之学”的性质,我们的研究应考虑所有的感官、感知体验,甚至运动的体验和感知里不同知觉的混合体验。对不同感官、感知体验的研究有别于视觉体验的传统研究,它要求研究者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具体研究。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研究领域,但坚持美学中对不同媒体、不同感官的体验研究,可以减少调查者的视觉偏见,必将引导美学研究朝着更全面合理的方向发展。

5.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人类学视阈中的本雅明研究是富于创意的,研究者不是简单地对本雅明理论做出是否马克思主义的判断,而是从艺术人类学理论中汲取营养,探求本雅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意旨。本雅明理论中的人类学资源是丰富的。本雅明在拱廊街研究计划中表现出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忧虑明晰而独特,他以蒙太奇式的跳跃画面呈示出颓败的资本主义现实,以物的形象寓示对人的关切。他还在自然与历史的交合中引入寓言的表达方式,赋予这一概念指向真理内容的意图,并视其为一种表明人对自然的屈服,提出人类生存本质,指出个人生物历史性的表达方式。这何尝不是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资源?在研究歌德《亲和力》的文章中,神话则是本雅明据以探究命运的中心。而本雅明在历史哲学中传达的对技术进步与人类发展的反思则无疑与人类学研究者的关注点相合,其中的启示不言而喻。本雅明从语言论开始即提出的从现实世界向太初整一世界的回复,或许也会为人类学研究者之所倡导“原始复归”提供有益的启迪。

在本雅明的论述中,作为个体的人与人类是不同的概念,而淹没了个体的大众也完全不同于人类这一概念。在本雅明看来,“驾驭自然”体现出全部技术的目的,也体现出帝国主义的贪欲,正是基于“人类”(而不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聚集)这一社会基础,源于统治阶级对利益的无度追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了与太初状态的背离。在这里,我们很容易理解本雅明区分“人”与“人类”概念的政治内涵与批判意图,“人类”概念更多表征出阶级社会的生存状态,其批判矛头更是直指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是在机器轰鸣声与都市的过往者中造就的群类,它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大众的构成者是个人,但个人一旦汇入大众就不复为其自身。在本雅明的理论中,“大众”完全是一个富有现代意味的文化概念,它的政治意义与批判意图也显而易见,它一方面指向资本主义社会中被物质与商品异化了的人,另一方面又指向与统治阶级相对立的人。大众是机器主义的对等物,而大众的革命力量则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伴随对古典艺术品“灵韵”消散的欢歌得以释放,大众欢呼的正是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艺术对等级的颠覆。

审美人类学从诞生以来始终都与现实社会发展,与现实的文化建设密切联系相关。审美人类学这种介入现实的优势也正是它的特色,也就是其从审美的角度来思考文化建设的问题,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审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充溢审美氛围的生存环境” ,本雅明的灵韵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特定方式,它表征了人类一种诗意的生活,它的内在本质是人的非异化状态与合理性的存在,这实质上也就是灵韵的人类学意义之所在,也是人类学一直倡导要构建的一种充溢审美氛围的生存环境。这种审美化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在技术渗透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角度导致灵韵的衰亡,从而造成当下生活的全面异化状态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灵韵曾经给予我们的温馨记忆,可以领悟艺术中所蕴含的那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天人合一、其乐融融的和谐状态,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好梦想! DYgf/o7xHa85ir05oj+/AX3LtK6IIfyZcBSL04TWnewKGSff6BldzTdKmjTTi1+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