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长者界定

1.长者词源考察

侯海英在《〈史记〉中的长者与其在汉初的地位》对长者词语与词源有着详尽的论述。 现对其论文有关长者词语与词源的研究成果简要概述之。长者,起初源于“形容词+者”为造词特征的一类构词方法,用以表示人物具有某种突出特征。此类构词用法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大量出现,如《论语·子罕》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过,此类词语大都属于临时性搭配,并没有固定下来,在秦以后也很少使用。然后,既是如此,在《论语》中也没有出现“长者”词语的用例。从现有文献资料考证,“长者”一词出现于战国时代,此时文献中开始出现“长者”词语的用例。《孟子》有几处长者用例,时代为最早,试举一例,《孟子·告子下》曰:“徐行后长者,谓之弟。”

侯文指出,“形容词+者”的构词在先秦出现很多,后来很多已不再使用,而“长者”一词得以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是“长者”一词在汉初成为当时最高人物评价词。其次是《史记》中大量使用“长者”。《史记》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汉语词汇的固定均源于《史记》。“长者”一词同样不例外。并从如下三方面分析说明,第一,《史记》抄录先秦典籍原文,使“长者”一词得以保存。第二,《史记》承袭了先秦“长者”一词的含义,用作对人物的敬称。《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仰天叹曰:‘……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第三,《史记》中“长者”一词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反映司马迁有意用“长者”作为秦汉人物的最高评价词;另一方面,是对汉代长者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真实反映。同时侯文通过简略分析指出,“长者”一词的具有三个基本含义,即年长者,位尊者,有德者。

2.长者的基本释义

长者的含义主要有三种,一是指年长者,二是显贵者,三是指有德行者。

《辞海》对长者的含义解释为:

①年纪大,辈分高的人。《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悌)”。

②指显贵者。《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

③有德行者。多指性情谨厚的人。《史记·项羽本纪》:“陈婴者,故东阳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起初长者并不全部拥有以上三种含义,其含义演变有一个历史过程。最初指的是具有年长特征的一类人,即第一种含义,其后随着时历史的发展,才慢慢引申出第二种,而第三种含义是在前两种含义的基础上发展明确起来。长者最开始是对年长者的指称,是对长者自然身份的尊称。这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步伐是相一致。其一,年长人群是晚辈的生育者或前辈,理应受到尊重;其二,人类的发展是经由原始社会发展而来,在没有文字的初期,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只能依靠口头的形式一代代相传。在这种情况下,年长的人员势必较年轻的人掌握更丰富的生产经验与生活经验,年轻人要获得生存的生活经验与生产技能,最初只能来自于年长人群的手把手的教导。在这种生活情况下,年长群体历史的成为部落、宗族、村落、家庭生存或生活的权威,受到尊重。

长者最初的含义是由齿位决定的。“三老”与“长老”这两个具有齿位意义的尊称名词,是长者发展演变的最初形式,具有宗族与社会意义,并没有政治意义。换句话说,与国家政治权力是没有关系的,体现长者的平民化特征。所谓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人员。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乡里三老掌管教化,由民间有名望的人担任,不算官吏。有秩、啬夫管司法和赋税征收,游徼管治安。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闳为郡三老。”

但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漫长的刀耕火种的传统的农业社会,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年纪大的人掌握较多生产经验与生存技巧,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或师傅,是道德与智慧的化身,较容易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给长者赋予了新的引申义,即是对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敬称。《礼记》中就有有关虞、夏、商、西周时期尊老、养老的记载,虽然可能只是理想的制度设计,但“认识到老人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而尊老、敬老,再以某种特定的形式(仪式、制度等)表达对老人的特殊尊崇的做法应该是很早就有了。”

西周以前,缺乏长者参与社会治理—哪怕是最基层社会治理的记载。民间自然产生的长者权威并没有得到统治集团的认可。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情况有所改变。“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加剧,地缘与血缘成为构成社会组织的最重要因素。宗族乡邑中类似长老的人物自然而然地成为一族一地之领袖,盖因古者敬老尊贤,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 地方长老慢慢发展为一定社会区域的精神和地方领袖,拥有一定的地方话语权。统治集团开始注意这一点,在地方治理中开始把地方长老纳入到管理者的选用与咨询顾问范畴。这从史记有关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中可以得到反映。第一、西门豹治理地方咨询地方长老。“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第二、地方三老是地方势力,可以与地方治理者结合,盘剥百姓。“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三老、长老是属于长者群体,是长者发展的最初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长者又引申成为对显贵者的尊称。长者在社会发展初期,由于其掌握人类生产技能与生活经验,处于受人尊敬的地位。作为个体,他们是部落、宗族、家庭的意见权威与权力代表,社会地位自然高于一般人,其超群者,上升为绝对权威与事实领袖。如族长、部落首领最初的担任者,都来自于长辈。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与父家长制的发展,“家族的父家长渐渐掌握了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公共管理机构,因而具有了政治性。根据传说资料,中国历史是以父家长攫取到社会的公共权力机关而进入文明时代的。” 掌握了公共权力的族群家长,其身份与地位则明显与一般人员拉开了距离,发展到夏启,更开创了“家天下”的时代,以天下为私有。长者一词便有了它的引申义“指显贵者”,具有社会身份的意义。因此,伴随社会的发展,长者由最初的对人自然身份如年长者等的敬称,发展到对拥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的敬称。

长者作为由家长、族长、部落首领组成的群体。不仅是族群长辈,也是族群知识文化的传授者,即师长,作为长辈,他们有慈爱的一面,而作为师长,他们是后辈学习、生活、为人的榜样。这些都包含道德的因素。而族长、部落首长或联盟首长更需要德高望重者才能担任,才能服众。如尧、舜、禹的部落首领“禅让制”,他们之所以被选择成为部落首领的继任者,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德行超群。传说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心忧部落族群的安危,发誓为民众解除水患,最终治水成功。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

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岛,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舜乃豫荐禹于天。

这些传说,虽不能为信史,但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如大禹这类长者担任首领,是族群部落推举产生,是族群部落德行修养的楷模。长者一词“指有德行者”的引申义越来越得到认可。

3.长者偏重指有德行者

长者虽有上述三种含义,但长者一词多指有德行的人。换句话说,即使是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或者是年长者,如果没有较高的德行素养,也很难被公众认同为长者。在两汉时期更是如此。有例证可以说明。

第一个例证,钟离眛骂韩信,说韩信不是长者。韩信是谁,先介绍一下,韩信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留下许多光辉战例,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等,“王侯将相”,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韩信一人全任。也因其军事才能引起猜忌,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后,韩信由于被控谋反,被吕雉及萧何骗入宫内,处死于长乐宫钟室。宋司马光说“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那么钟离眛骂韩信是怎么一回事呢?

项王亡将钟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眛计事。眛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事情是这样,钟离眛起初昌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素与韩信交情不错。汉高祖四年被汉军围困于荥阳东,项羽往救,汉军退走。项羽乘胜追击,切断了汉军粮道,汉军被困求和,项王不许,陈平向汉王献计说:项王的忠臣,只有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几个人,如果你能用万金买通说客,去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再出兵攻打,项王必败。汉王遂用此计。项王果然对忠臣疑忌,致使忠臣纷纷离去,只有钟离眛还追随项王。项王败死后,钟离眛投奔韩信。韩信便将其收留藏匿。刘邦得知钟离眛逃到楚国后,要求韩信追捕,韩信不但不从,还派兵保护钟离眛的出入。公元前 201 年,有人告发楚王谋反,刘邦采用陈平计策,假称到云梦去狩猎,要求诸侯到陈地集合,以出游为由偷袭韩信。韩信有意发兵抵抗,自陈无罪,但又怕事情闹大,有人劝他说:你把钟离眛杀了,带他的头颅去见汉王,保你无事。韩信与钟离眛商量此事,钟离眛说:汉王已经知道你要谋反,不敢来攻你,就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如果你把我杀了,去见汉王,你也回不来了。韩信不听他的劝告,钟离眛大骂韩信说:“公非长者。”并说:“吾今日死,公亦随亡。”随即自刎。韩信便带着他的头颅去拜见汉王,结果被汉王绑了起来,带回朝廷。

此时,韩信贵为楚王,地位显贵,但背信弃义,先违主公刘邦之命不逮捕钟离眛,后为求自保,欲杀害避难的朋友钟离眛来献睸刘邦,还厚着脸皮和钟离眛商量,韩信这种出尔反尔,首鼠两端的行为,被钟离眛所不齿,钟离眛认为不是长者,长者自然不能解释为显贵者,而如果作年纪大,辈分高的人的意思解释,显然不能用于骂人,因为年纪大、辈分高不具有贬义,是中性词,而且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年纪大、辈分高一般情况下都理应得到尊重。联系到此处韩信卖友自保,长者此处显然作只能用作“有德行者”来解释了。

第二个例证,季布认为曹丘生趋炎附势,事权贵讨赏财物,认为其德行有问题,不是长者,并写信给窦长君,建议窦长君不要与曹丘生交往。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史记》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之《季布传》。)

史实典故是说,楚地有个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辩,爱结交权贵讨赏财物,帮宦官赵同等人做事出谋划策,与皇太后的哥哥窦长君关系好。季布和曹丘生是同乡,但季布很瞧不起曹丘生,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过厌恶之意,偏偏曹丘生想结交季布,并请求窦长君写一封信给季布,介绍自己给季布认识。窦长君早就知道季布对曹丘生印象不好,劝曹丘生不要去见季布,免得惹出是非来,但曹丘生坚持要窦长君介绍。窦长君无奈,只好勉强写了一封推荐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读了信后很不高兴,准备等曹丘生来时,当面教训教训他。过了几天,曹丘生果然登门拜访。季布一见曹丘生,就露出厌恶之情。曹丘生对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楚地有句俗语,叫做‘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样得到这么高的声誉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处宣扬您的好名声,这难道不好吗?您又何必不愿见我呢?”

季布觉得曹丘生说得很有道理,顿时不再讨厌他,并热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几个月。曹丘生临走时,季布还送他许多礼物。曹丘生确实也照自己说过的那样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扬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这样,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这也是“一诺千金”成语的由来,来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而事实上曹丘生并不是当初季布所认为的那一类德行不好的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评判一个人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通过以上两个例证,大致可以认定,长者的内涵中偏重指具有德行修养较高者。在长者的三个认定条件 即权威、道德与年龄条件中,道德是长者首要的必要的条件。那么什么是长者即长者的定义,以往的有关长者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进行探讨,更没有作出界定。笔者认为,长者就是指道德修养较高,心智成熟,能承担社会责任的具有一定社会权威和社会影响的个人。这是本文对长者认定的概念基础,也是本文对长者的条件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在如此限定下,具有长者内涵的长者个体组成的群体,本文中简称长者群体。 HSIbu/fHCSc8G3SieJMYQTRfY5Lu4ISYSDlPMkht6FvTxCPsWtB/eutOykPqYW7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