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主要内容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第二部分(即第二章),纵向梳理党中央机关刊《求是》和《红旗》杂志的来龙去脉。第三部分(即第三、四、五章),系本书主体,对十四大以来《求是》杂志的编辑思想进行系统论述。

二、研究方法

研究离不开方法的支撑。方法对路,则事半功倍、势如破竹;方法错误,势必误入歧途;没有方法,则有如赤手空拳、赤膊上阵,必将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现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趋势,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不同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现代科学研究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对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得到比较科学的结论。

本书研究的主题——编辑思想,是一个编辑出版学概念;研究的客体——《求是》杂志,为期刊,属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畴;《求是》杂志系党中央机关刊,其背后又必然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的深厚底蕴。因此,本书自然要以上述学科理论为支撑,结合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心理学、逻辑学,借鉴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抽样调查等方法,通过剖析《求是》杂志在历史纵坐标和媒体新格局横坐标中的方位,以期揭示其办刊经验和编辑思想。

本书在章节布局上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逻辑结构。如:第三章“导向与贴近相统一”,即围绕《求是》杂志在编辑思想上为什么要追求坚持导向与贴近相统一、《求是》杂志在编辑思想上是如何体现导向与贴近相统一的逻辑展开论述。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方法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对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20世纪40年代几乎同时产生的综合性横断科学。编辑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处理信息的学问,即信息的选择、整理、加工。因此,本书离不开信息论的指导。

科学研究往往要分阶段进行,不同阶段要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本书在选题阶段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在调研阶段主要采用访谈和现场观察法,在提出假说和构建理论阶段主要采用矛盾分析法,在撰写阶段主要借助抽样调查法。

综上所述,本书力求结合众多学科的诸多方法,在论证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创新及不足之处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党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格局中的地位,党刊在我国媒体中的地位,《求是》杂志在党刊中的地位,决定了本文选题重要而且重大。比较系统地梳理十四大以来《求是》杂志,且将其编辑思想归纳为“三统一”,即:导向与贴近相统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统一,是本书的创新点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是带有拓荒性质的补白之作。

本书的创新点之二:所使用的素材,大多是笔者自己动手搜集的。攻读博士学位三年间,笔者在求是杂志社图书馆、资料室翻阅了近20年间的党中央机关刊,所获颇丰。一大批重要文稿观点、一系列编辑版面数据,影响着、支撑着本文乃至本人今后的教学科研。

本书的创新点之三:力求从新闻传播学、编辑出版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野,来观照研究对象。从第三、四、五章的行文中,可以感知这一点。

评阅专家在评阅书中给予我很多肯定和鼓励,在答辩环节也得到答辩委员们的一致好评。笔者感激不已,又诚惶诚恐,深知其中仍存在不少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和不足,自身的学识和认识水平还很有限。缺憾和不足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受时间、篇幅、资料,甚至财力等等所限。有些缺憾和不足,经导师和专家的指点,在提交最终文本时有所补救;有些经两年的沉淀、思考和打磨而稍显成熟;还有一些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去克服、完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笔者深知,研究党刊,特别是研究党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是一项浩瀚巨大的工程,本书只是这一工程的一抔沙石、一滴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值得庆贺的是,笔者已经迈开艰难的第一步,并志在锲而不舍! Hi/G+OIK5N/HbsfG2PM5yeHJskU8VeN/O+KqHoSLe/EoodSE3qog3D22eWB8jr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