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知识工程领域的新兴知识组织模式
——本体

从分类、主题到元数据,知识组织模式已经经历了大步的发展。为进一步适应现代知识组织的要求,知识组织必须走“模拟个体知识记忆结构”的道路,使知识的重组和表示更接近人脑的认识记忆原理。据此,布鲁克斯(B.C.Brookes)第一个提出了用认知地图原理组织知识的设想。实际上,认知地图就是知识在认知状态中的内部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人的知识框架和思维格局。布鲁克斯的愿望是,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找出人们思维的相互影响的连接点,把它们像地图一样标示出来,展示知识的有机结构。事实上,认知地图技术就是一种本体表示语言,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组织的功能。

本体论是研究实体存在性和实体存在本质等方面的通用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将本体(ontology)的概念引入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图书情报领域,用以解决知识表示、知识共享、知识重用和知识组织体系方面的有关问题。在知识工程领域,本体是一个关于一些主题的清晰规范的说明,它把现实世界中某个应用领域抽象或概括成一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构造出这个领域的本体,能够使计算机对该领域的知识处理大为方便。它是一个规范的、已经得到公认的描述,它包含术语表,术语表中的术语全是与某一学科领域相关的,术语表中的逻辑声明全部是用来描述那些术语的含义和术语间关系的。因此,本体提供了一个用来表达和交流某些主题知识的词表和一个关系集,关系集是词表中这些术语间关系的集合。与分类、主题和元数据知识组织体系不同的是,本体是一种全新的知识组织体系,是领域知识规范的抽象和描述,可以构造丰富的概念间的语义关系,能够准确描述概念含义以及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形式化能力最强,同时具有高度的知识推理能力,能通过逻辑推理获取概念之间的蕴含关系。作为一种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概念模型的建模工具,本体能够准确地描述概念含义及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并通过逻辑推理获取概念之间蕴含的关系,具有很强的表达概念语义和推理的能力。本体可以灵活定义主题与主题、主题与知识之间的任意复杂的关联,从而有利于揭示庞大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并有利于实现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共享,系统的展示知识资源体系。因而以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展示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语义关系,展示知识资源庞大的层次体系,链接不同类型的数字化与非数字化资源,动态添加新的资源,真正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组织及检索。本体作为语义网实现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和一种全新的知识组织理念与方法,其语义共享和共同理解的特点恰恰是构建语义网的关键,因此满足了语义网的基本要求,成为语义网的基石,并为知识组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现途径和解决思路,它弥补了传统网络中知识组织的弊端,提升了知识服务的效率和精度,为下一步的智能检索和语义推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体在知识组织中的优势具体在于 [12]

(1)逻辑表达语言自然化,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本体采用更接近人类自身的自然语言来描述知识,使更多非专业用户可参与到知识体系的构建之中,有效地促进知识资源的共建和交流。同时,能对概念进行语义和知识层次上的描述,既能阐述概念的含义又能将概念间隐含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

(2)语义导航,解决了知识的共享和重用。本体是由某个领域知识的概念及概念关系抽象构成的网状结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分类体系,更加完善地实现了分类与主题的一体化。因此,利用本体严密的结构组织资源,合理地分配资源在本体的节点之下,并根据用户浏览意图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信息,达到语义基础上的分类、(主题)概念的无缝组合,实现资源的动态导航。智能的导航功能可以消除或减少领域概念及术语间的混乱,成为系统间交互共享的基础,既避免了在知识获取时大量无关、错误信息的混入,又解决了知识共享和重用的问题。

(3)智能型趋势,个性化服务。本体中的逻辑推理和演绎功能能够改变传统知识组织中人人交互的束缚,实现人机交互,预示了知识组织智能化的必然趋势。领域本体描述了特定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实体活动原理以及主要活动之间的关系,提供领域内部知识的公共理解基础,反映用户对某一对象的理解,本体服务中的语义模型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

总之,本体的出现和使用弥补了传统知识组织方法分类法、主题法等在语义表达、资源共享和重用等方面的缺点,对知识组织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将成为知识组织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而本体的知识组织理论已引起了图书情报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本体的知识组织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一个新兴研究与应用领域。 dZeJO5V15NOvFc82qJDt31HB8xhmu7phhfuCdScilmalkSif6DJam8fzihzC1Aj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