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家长的角色如何定位?

“你的作业写完没有?拿来给我检查!”“去同学家?不行,就知道玩,复习功课去!”“这活儿不用你管,去背英语”……这样的话语在现实生活中恐怕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一些家长教育孩子主要就是抓孩子的学习,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学习的拐杖”,而忽略了其他。这种家长角色的错位会对孩子产生三大危害。

其一,家长“扬短避长”,“强己所难”。教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所在。一些家长却“扬短避长”,把自己定位在辅导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这一教师的角色职责上,让家庭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由于家长不懂教学规律,不了解教学内容与方法,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便成了所谓的“强己所难”。虽然有的家长从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暂时现象中尝到“甜头”,却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留下遗憾。

其二,制造了孩子的社会化障碍。由于家长角色定位错误,忽视了孩子社会化过程中最需要家庭中成年人帮助的东西,造成他们社会化的不完全。近年来,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一个孩子天资聪颖、学习优秀,考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却因生活上不会自理而退学;一名研究生因为害怕独立与人交往,只好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孩子成才就这样在家长的不经意中成为泡影。

其三,“受累不讨好”,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一方面,家长为“保障”孩子的学习,替孩子做了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了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另一方面,不顾及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替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他们自己做出的决定。这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种人生权利的剥夺。家长角色错位的另一负面效应是,背离了孩子的真正需求和成长规律,形成了家长管得越多,孩子越抵触的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家长抱怨“受累不讨好”的症结所在。

家长要搞清楚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想培养出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的孩子,要扮演好四种角色:人生导师、生活教练、知心朋友和充电器。

1.人生导师:首先为孩子指出人生奋斗目标、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在这个角色的扮演中,要注意第一次发生的事情,第一次很关键,该遵守的准则绝不可让步,口气不必严厉,但态度一定要坚决,比如,可以用轻轻的语调告诉孩子:“这件事情是违反道德的事情,我绝对不会答应你。”

2.生活教练:培养好习惯、独立生存能力、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个性等。比如,培养他们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学会自己选择。要求他们独立思考,自主行动,千万不要让孩子听话(唯命是从),否则孩子不会建立独立意识,不会有自主行为,要培养四个独立意识:生活独立、经济独立、情感独立、精神独立。

3.知心朋友:了解孩子,读懂孩子,不能乱发脾气。学会沟通,倾听,提问、尊重、民主。

4.充电器:激励、鼓励、肯定、赞美,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学到知识的愉悦感,产生自信心、勇气。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角色扮演是否成功,可以采用互换角色的方法,让孩子当几天妈妈或者爸爸,看看孩子用什么方式对待你,从中找出你的影子,并且让孩子体验大人的感受,增进责任感。

家长要摒弃错误的想法和做法,明确自己的角色,做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导者,从孩子的一生出发做长远打算,充分发挥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KZNRgTjlUT1LaBlRfUZUkHrXBYpRhPa54uTB0Ynsl32qq59nx6+M1VpZK1mi/w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