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四、与孩子沟通时该注意些什么?

北京某区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心理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或“极度反感父母”。这份调查报告是在对该区30余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测查后得出的。家长的拳拳爱心为何换来孩子们的极度反感?我们与孩子沟通时该注意些什么?

1.不做评价地倾听

如果孩子告诉你,“我不想上学了”。带价值判断的反应就是:“你怎么这么懒!”“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父母这么一说,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批评,与父母沟通的意愿就会大打折扣。

不带评价的倾听做法,则是父母营造一个安全、轻松的谈话氛围,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你的意思是说,你最近对上学不太感兴趣了,是吗?”然后再问他:“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原因吗?”让孩子继续把他的心里话告诉你。

如果父母能这么说,孩子就会知道,如果他有困难,爸爸妈妈在任何时候都会耐心听他说,帮助他想办法。这样,孩子自然愿意拿出他的心事与父母分享。

身为父母的你现在一定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但从未做过这种尝试的父母,在倾听孩子时,还需要掌握一下技巧:

说话时注视孩子,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不要东张西望。

倾听的最佳时间是你和孩子独处时,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敞开心扉。

保持自然放松的微笑,表情随孩子谈话内容有相应的变化,恰如其分地点头。

不要打断孩子的话,那样会让孩子觉得你不够尊重他,从而影响信任感的建立。倾听就要听到孩子的心声,要让孩子把话说完。

适时而恰当地提出问题,作为家长,你可以通过表述自己的意见,引导孩子深入谈话。

2.接受孩子的感受

有一天,孩子对你说“老师偏心,别人讲话不批评,就批评我”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体谅理解的反应是:“哦,老师偏心了,你觉得不公平,是吗?如果换成我,也会不高兴。但我想,也许老师是没有看见别人说话,刚好看见你讲了,所以批评你,别难过了,下次老师讲课时别和同学讲话就是了。”

这样你理解了孩子的感觉,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错的,孩子就会心服口服。

而不体谅理解的反应往往是:“不要说老师偏心,你自己讲话难道是对的?不要去管别人有没有讲话,先问问你自己有没有讲话?你还好意思说老师偏心!”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其实,这样你就否定了孩子的感受,结果孩子觉得连父母也不公平,不讲道理。他被这样的不良情绪困扰,就不会去考虑自己有没有错,更加认定老师批评自己是不公平的。而当孩子受委屈的感受被接受时,他感受到了自己被父母的尊重,他会更爱自己的父母。事实上,当有人理解你的冤屈时,你会更容易承受冤屈,冷静地分析自我。

总之,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当孩子有好的感受时,就会有好的行动。怎样让孩子有好的感受?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与他产生共情。当我们家长真正做到的时候,才会打动孩子的心,使我们的交流更为有效。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才利用恰当的时机,趁孩子自然地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大师的话充分说明了理解孩子的感受才有可能去教育孩子。可见,理解是多么重要,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往往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结果就会造成与孩子沟通的障碍。

3.像大人一样谈话

儿子又发怒了,像以前无数次发生的情景一样,表演三部曲:先是瞪眼睛,接着大喊大叫,继而又哭又闹。事的起因很小,就为是先看电视还是先做作业,儿子与他妈妈发生了争执。一点儿小事,演变成了一场火药味很浓的战争。

权威式的父亲就会拍桌子大吼大叫:你是学生,不先做作业,难道先看电视?不听父母的话,你真是要反了你?去,做作业去!

明智的父亲会这样做:

“我们可以像两个大人一样谈谈吗?”父亲用商量的口气问。

“像大人一样?怎么像大人一样谈呢?”这时孩子心中的怒火可能就降低了点。

“两个大人之间的谈话,首先是平等的。”

“但是,你们对我一点儿也不平等。特别是妈妈,什么都管,一点儿也不民主,非常霸道……”

父亲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让他宣泄积累了很久的抑郁情绪。

孩子愤怒地“控诉”,连幼儿园时的事情都翻出来了。

父亲说:“你刚才说的这些事情,我会和你妈妈认真反省一下,再和你平等地交流。可以吗?”他告诉孩子,两个大人之间的谈话,除了平等,心平气和,还应该是客观的。问他:“作为一个学生,放学回家了,是不是应该先做好作业,再看电视?就像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就应该先烧饭做家务,一切都忙完了,才能坐在电视机前。”

孩子想了想,低下了头,说:“我知道错了。我只是不喜欢妈妈动不动就指责我。”一场战争就这样化解了。

像大人一样谈话,就是给孩子说话的权利,让他感觉到自己拥有了大人应有的尊严,他才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SxC3CrXBWk48ANYsREkxAEWx0z4l7CoI0Z82Ozwuj2yZQDOIRbhhgGEzAI2bT0w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