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90后大学生的爱与恨

一、自信、自我

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20世纪90年代,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为他们发掘和培养自身的潜力、拥有更多的特长提供了保障。所以,他们有着更加全面和优秀的素质和能力,这也使得他们比80后大学生更加自信。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多才多艺、发展全面。

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还表现出更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当然这是与家庭成长环境分不开的。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享受着来自整个家庭的关爱与经济资源。这种从小就备受瞩目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注重个人感受,他们的主体意识较之前几代大学生有明显增强。在他们眼中,自我非常重要,凡事都要以自我为中心。这或许体现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的个人主义倾向,众多大学对90后大一新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确实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在他们的团体活动中,表现出组织纪律性不强,对团体精神与团体合作积极性不高的特征。这样一来,最终造成了90后大学生集体荣誉和集体归属感欠缺。以现在大学生活的集体宿舍为例,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多数是由于我与他人在处理各种事务时的背道而驰而产生的,排他性使得90后大学生在集体主义、集体荣誉、集体归属感上相向而行,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交点。

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我们知道,个体性格可以分成内向性格、外向性格。外向者一般热衷于人际交往,他们热情、爱说话、充满自信、喜欢交友,他们在社交聚会中感到快乐,比如宴会、社区活动、公众示威等,外向的人大都愿意与他人共处而不是独处,外向者倾向于说话的同时思考,外向者更愿意与别人交谈而不是独自思考。内向者一般是安静的、低调的、深思熟虑的,而且很少参加相关的社交活动,他们在独自的活动中感到快乐,比如阅读、写作、绘画、看电影、听音乐、发明、设计、编程和使用电脑……内向的人大都愿意独处而不是与他人共处(虽然他们也愿意与亲密的朋友交往),他们习惯在一个时间只专心于一个活动,并且通常三思而后行,内向者在独自一人时精力充沛,而在与他人相处时变得平淡,内向者倾向于说话前先思考,内向者更愿意独自思考而不是与别人交谈。

然而当我们走进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时发现,单纯的内向与外向理论很难把他们的性格特征描述明白。因为这个人群的心理特点趋近于矛盾,许多对立的人格特征可以同时表现在一个人身上。

“双重性格”在90后大学生身上体现明显。他们热情奔放、观念开放、身体充满活力,善于言谈,但是相当一部分这样具有外向性格的大学生只是在熟人或朋友面前才是这样,在陌生人面前或者不熟悉的环境中,他们表现得不善言辞,很容易给人一种孤傲的感觉。

除了“双重性格”的矛盾,90后大学生的矛盾特征还体现在独立与依赖共存。90后大学生不喜欢别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这里的别人包括所有在他生命中出现的人,包括同学、老师、朋友、父母。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被干涉时,他会怒目相对,甚至暴发雷霆。另一方面,他们从小到大几乎所有事情都是被父母包办的,他们很少洗衣服、做饭,有的每天出门甚至不知道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因此在日常的事务和经济上极大程度地依赖父母。在学校里与其他同学的摩擦也会时有发生,但是由于成长的环境使然,他们的分享能力相对较差,他们既渴望与他人交流排解忧郁,但独立又使他们懒得与别人交流、沟通。

三、张扬个性略显叛逆,情感经历丰富依旧孤独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充满激情,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喜欢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获得社会的关注来彰显自我。火星文的发明和使用无疑是这一特征的最有力的例证。所谓“火星文”是指由大量符号、繁体字、英文、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的文字。举例来说,886是指“拜拜了”,“7456”是指“气死我了”,“走召弓虽”是指“超强”,“尼杂拉”是指“你咋啦”等等。

90后大学生除了个性张扬之外,他们的性格中还略带叛逆的成分。在一本叫做《90后叛逆宣言》的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述:“这个年龄天生就是思想叛逆成长阶段。因为‘我’成人了,‘我’不会唯命是从了,也不再被父母、老师牵着走路。‘我’要自己选择,‘我’要自己去判断社会的原本,去思考人群的善恶,去辨认学问的真伪。这,便造就了青春期的思想与行为的叛逆。”他们对于忍耐、礼让、畏惧、顾虑等相对淡化,他们的思维和感情采取最为直接的方式,敢想敢干敢犯错。

90后大学生颠覆了人们头脑中的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形象。以早恋为例,有50.6%的90后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接近10%的同学谈过多次。在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情感方面,他们同样是“有故事的人”。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即便有如此丰富的情感经历,他们依旧时常感觉到孤独。虽然时代赋予了他们多种多样的人际交往工具,如手机、短信、互联网,但是“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四、心态包容,受挫能力却不容乐观

在多元化的趋势下,90后大学生呈现出包容的心理特点,这种包容既有对有悖传统伦理行为的包容,也有对新鲜事物的包容。以同性恋为例,当分别在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书的一对男同性恋曝光后,这两所大学的学生更多的是“佩服他们公开的勇气”,而不是如一些老师,觉得这是“病态的、不可接受的”,“好奇”、“无所谓”心态更多是这个群体所拥有的。

90后大学生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善于从外部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同样是来自武汉大学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90后大学生多数是家中独苗,几代人的宠儿,他们没有受挫经历,习惯坐享其成。他们时常会感到很满足、很优越、很自信。但这种自信是非常脆弱的,满足的容易让他们造成“成功易得”的错觉,相应地他们抗打击、抗挫折能力就比较差,盲目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而一旦遭遇挫折,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陷入恐慌,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来自武汉大学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显示: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2011年12月20日福建东南新闻网曾刊登过一篇名为《近两成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念头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的文章,文章记述到“记者对100位在厦门高校就读的90后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1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曾经考虑过自杀,而在这部分人群中,有1/3的人还曾经为自杀做过计划。”至于他们对上周发生的两起坠楼事件,“77%的受访学生表示‘并不惊讶,见怪不怪了’”。

五、一言难尽的“责任感”

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责任感,一个是社会责任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责任感呈现“舍小家,顾大家”的状况。

在其家庭责任感上,90后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因此对其百般呵护,在父母的教育理念里,孩子现在的唯一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取得高学历。在这样一种“除了学习,什么也不用担心”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理所应当地认为家庭就是要为其提供一切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柱,因而他们很少对父母抱有回报和感恩之心,他们很少思考如何回报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很少回报家庭为其做出的牺牲,也很少用实际行动承担起一份减轻家庭负担的责任。

有意思的是,90后大学生虽然家庭责任感较为淡漠,但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敢于负责却是主流,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于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有较清醒的认识,他们经常有组织地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爱心奉献等,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当危难扑面而来的时候,他们身上的责任感就充分表现出来。”绝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都表示一旦身边的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们非常愿意伸援助之手。但需要指出的是,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带有很强的取向性和兼容性,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注重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和保护自身的利益。对于一些“小事”他们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比如对于教室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等方面,大有“一屋不扫,亦可以扫天下”之势。 ZZxyyp10j0oyOgbpI+gF49ns2iMOF6WRb6jCht4UVLq6HSlut8PAByWU5RV7cvU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