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协同教育3篇18节101个角度122个协同观点309个概念

——全书纲目摘要

哲学思考篇 从科学发展观看教育

协同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协同演化的客观规律,发现这个规律并以此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站在地球外看教育

协同观点:庐山面目的真相是其生态要素的协同状况,只有庐山外面的人才能看得更清楚。

协同百度:序参量 弦理论 思维模块

1.自然角度:教育是宇宙中的自然现象

协同观点:人是自然协同和合之物,人的教育原本就有自然属性。

协同百度:有机生命体 自组织 脑科学

2.生物角度:教育是一种有机生命的协同成长

协同观点:人是自然界高级有机物,植物是低级有机物,有机物的生长是其内在自组织协同的结果,这是高级低级都有的生命特征,教育也应该具有这些特征。

协同百度:场 经验图式 生物脉冲电流

3.动物角度:教育的和谐是场的协同

协同观点:所谓高级就是有更多的要素参与到自组织协同,动物是高级的有机物,人是高级动物,人的教育是最复杂的教育自组织协同过程。

协同百度:时间 空间 事物

4.人类角度:协同教育的宇宙观

协同观点:宇宙是一个场,一个人也是一个场,天人合一就是场的协同叠加,教育就是许多人的场协同叠加。

第二节 协同学角度看教育

协同观点:教育是多要素、多子系统协同运动的复杂事物。系统论研究组织事物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信息论研究事物要素间是怎么联系的;控制论是研究事物要素变化怎样才能改变的;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复杂事物的结构演化;突变论研究复杂事物发生结构变化临界点特征;协同学研究复杂事物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

协同百度:双主四客 主体间性 客体间性

5.运动角度:教育是双主四客的魔方

协同观点:教育的多要素、多子系统的协同运动,可以最简化为人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教的人角色与学的人角色的互动。

协同百度:复杂系统 状态参量 耗散结构

6.要素角度:教育的序参量

协同观点:教育事物的要素再多,在协同运动中总会有变化很慢的几个或一个要素,它们或它就是教育的序参量。

协同百度:归纳法 演绎法 微循环

7.联系角度:教育的协同结构

协同观点:没有联系就没有结构,没有运动就没有联系,教育的协同结构必定是动态的。

协同百度:联系 关系 协同

8.关系角度:协同学引入教育研究

协同观点:协同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也是协同关系,协同教育就是研究这种关系。

第三节 教育协同体

协同观点:教育是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其中的整体事物,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的协同运动构成了协同体组织。

协同百度:结构 整体性 阶段性

9.系统角度:教育协同体的第三方

协同观点:矛,盾,各占一方,它们协同相交的地方就是第三方。教育不要斗争,教育需要和谐,二方对立只有斗争,三方协同才能和谐。

协同百度:涨落 临界点 新陈代谢

10.转化角度:教育协同体的潮起潮落

协同观点:矛进盾退,盾进矛退,不进不退是相持。教育就在这三种协同运动之间转变着。

协同百度:必要条件 相互转化 依存状态

11.教育协同体的三种状态

协同观点:矛与盾的协同运动需要占据空间、利用时间、呈现时空交流场。因此,教育有空间的组成形式,教育有时间的演变方式,教育有时空交汇的协同状态。

协同百度:冲突形式 协同法则 第三种状态

12.对抗角度:引爆教育协同体的“炸弹”

协同观点:矛断或盾穿是协同运动的极端形式,这是换矛改盾的契机。教育改革需要这种契机。

协同百度:双基教育 智慧教育 素质教育

13.演变角度:教育协同体演变的三部曲

协同观点:矛盾的协同运动,一次次矛断或盾穿,矛更锋利,盾更坚固。教育的一次次变革,教育功能将会更全面进步。

第四节 协同教育

协同观点:对于受教育的人来说,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育原本是一个整体的事物。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分工割裂了教育,协同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协同百度:物质 能量 信息

14.溯源角度:协同教育的研究起源

协同观点:任何事物都由物质、能量、信息协同和合而成,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原本就是协同的,协同教育强调协同仅仅是为了凸显教育的本质。

协同百度:生命 生活 生产

15.生态角度:协同教育的广阔领域

协同观点: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命的协同状态就是生态。人类的生态就是教育的生态。

协同百度:经济 政治 精神

16.气场角度:和谐发展是协同教育的必由之路

协同观点:生产、生活、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就是经济、政治、精神,它们的协同状态作为控制参量制约教育气场的运动。

协同百度:科学 人文 艺术

17.本质角度:协同教育的理想追求

协同观点:真善美的协同和合于一身,是人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协同教育是这种状态的追求过程。

协同百度:家庭 学校 社会

18.素质角度:协同教育的核心课题

协同观点:素质教育是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实现需要行动一步步挺近,协同教育就是挺近的行动研究。

第五节 协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协同观点:社会发展到现代,教育需要协同,协同教育应运而生。对协同教育的认识,也要用协同学的观点审视。

协同百度:体育 心育 德育

19.科学角度: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协同观点:人的素质可以分析不可分割,素质教育可以分科分段分类教学,但各科各段各类教育必须协同起来。

协同百度:均衡 公平 特色

20.公平角度:教育均衡发展应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协同观点:中国社会发展至今,是社会发展规律所致,教育只能与之协同。

协同百度:个性 人性 天性

21.政治角度:脱离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协同观点: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人群的公共生活需要政治。教育与政治从这个角度协同和合为一体了。

协同百度:差生 后进生 弱势学生

22.人本角度:以人为本是以具体的学生个体为本

协同观点:没有个体就没有集体,集体是个体协同作用的组合。

协同百度:农业 栽培 和生

23.差异角度:教育只能是将差异协同起来

协同观点:因为个体不同,协同就有必要,集体才有存在的意义。

第六节 协同教育的理想目标

协同观点:人的生命场是开放的体系,场内外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是教育,协同地输入,协同地输出,影响着人的生命意义。

协同百度:觅食 御寒 欲望

24.本能角度:自然人的生命场

协同观点:人要补充能量,人要防止能量散失,人要释放能量显示活力,这就是人的本能。如何补充、如何防止、如何释放,如何三者协同起来,这是最基础的协同教育。

协同百度:自尊 友爱 交往

25.需要角度:社会人的生命场

协同观点:人本能的核心是自爱,自爱产生自尊。人是群居动物,群居产生社会,社会分工协同产生交往,交往中维护自尊必须友爱他人。教育的第二层次是自尊、交往、友爱的协同教育。

协同百度:富裕 发展 和平

26.协同角度:国际人的生命场

协同观点:人类交往的发达,全球化国际协同打破群居的界限,生活更富裕,潜能更发展,相处更和平,教育的第三层次是创造富裕、潜能发展、尊重和平的协同教育。

协同百度:地球 资源 环境

27.和合角度:理想人的生命场

协同观点:利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富裕的生活,维护最好的环境发展自己的潜能,留下最佳的地球生态给子孙后代。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人与自然和合的协同教育。

第七节 协同教育系统

协同观点:从系统科学来研究协同教育,协同教育将教育哲学与教育理论协同起来,将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法理论协同起来,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协同了起来,将教育实践的多要素协同了起来。

协同百度:自然人 社会人 国际人

28.能级角度:协同教育的能量等级

协同观点:不同人的生命活动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自然人、社会人、国际人、理想人,释放的能量越来越大,教育就是协同提升人的能量等级。

协同百度:氛围课程 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29.育人角度:协同教育的三类课程

协同观点:课是教育的空间形式,程是教育的时间方式,课程是教育的时空交流场,人与这个交流场协同获得能量就是教育教学活动。

协同百度: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意观念

30.目标角度:协同教育的目标系统

协同观点:课程是教育场,场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集聚方向就是协同教育的课程目标。

协同百度:操作系统 操作者 五场

31.操作角度:协同教育的操作系统

协同观点:教育的演化是内在序参量协同的决定的,但外部的环境控制参量通过对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影响,从而影响序参量的协同运动,达到对教育演化的控制。

教育主张篇 从新课改看协同教育

协同观点:理论指导实践才显理论的意义,完善理论的实践才是有意义的实践。协同教育既是理论,也是实践。

第八节 从教为主导到学为主导

协同观点:教师教学不能离开学生,教科书是编书教师教学的表达方式,教科书离开学生,编书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不能进行。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不能离开教师,自学看书,是与编书教师协同活动,独立做实验,是与实验设计教师协同活动。学为主导不是学生主导,是学习活动主导。

协同百度:双边活动 教为主导 学为主导

32.主导角度:“学为主导”的理论依据

协同观点:教师与学生是协同主体。主体的思想主导主体的活动,被主导的对象往往自己做不了“主体”,现在的课堂现实证明了这一点。“教师”“学生”作为名词是有复数与单数之分的,我们的教育理论表述中往往没有注意严格区别。

协同百度:教学模式 心理场 五动协同

33.比较角度:学为主导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差别

协同观点:人的五官协同构成脸,五官的结构就是脸的模式。课堂的要素协同构成课堂教学模式。脸有脸谱,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有模式谱。

协同百度:动物 劳动 进化

34.进化角度:人的最基本的思维

协同观点:人的行为是思维主导的,师生的协同思维主导课堂的进程。从教知识到教方法再到教思维,是教育的一种进化。知识、方法、思维的协同教学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

协同百度:温故知新 因材施教 顺势而教

35.有序角度:教学的三个铁律

协同观点:序是主导事物本质状态特征的,协同有序的主导现象容易见到,可是序常常隐藏很深。但从时间、空间、时空的交集三个方面去寻找,总能接近它们。

协同百度:木桶理论 有教无类 边缘化

36.补短角度:有教无类的两个关注

协同观点:班级授课制是一个同类人一起学习的模式,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人有强弱,强者也有弱项,所以就需要关注人际协同的问题。

协同百度:碳元素 教育结构 协同和合

37.配置角度:教育需要金刚石也需要石墨

协同观点: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资源主要来自上课的教师,学为主导的课堂,学生备学后带来的资源,更多地来自家庭、社会和他们自己的经验。资源的协同,是课堂需要解决的主导问题。

第九节 从物化教育到生命化教育

协同观点:教育中的要素都可以人化,教材是编教材教师用文字在表达,教具是制作教具的教师用图像、模型在表达……人创造的一切事物,成为教育资源都应该人化,教育就成为人与人的协同关系。

协同百度:传统教育 正规教育 生命化教育

38.生长角度:生命化教育

协同观点:人是有机生命体,生命停止以脑死亡为标准,思维就是生命的标准。思维是神经系统的协同运动,生命的质量取决于神经系统协同运动的质量。所以教思维的教育就是生命化的教育,真正的高效课堂也是思维获得发展的效率、效果、效益的协同。

协同百度:生命活动 素质场 全面发展

39.生命角度:人的六种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协同观点:人的所作所为都是生命活动,都是思维的外化显示。思维与行为是保持协同的,思维看不到,行为举止可以观察到,研究人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举止,这可推理出人的真实思维。

协同百度:器官 肢体 神经

40.生理角度:身体素质教育三要素

协同观点:生命组织的规律就是生理,即生命自组织的道理。人的身体素质是其自身内部生理序参量自组织协同作用的结果,但外部的控制参量可以影响序参量,教育就是这种影响。

协同百度:思维 语言 行为

41.思想角度:心理素质教育三要素

协同观点: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协同功能,思想是这种功能的体现。所谓洗脑,就是对人的神经系统连续不断地施加同类信息的刺激,致使人的神经系统的协同功能单一化,思想统一化。

协同百度:自理 专业 助人

42.生存角度:劳动素质教育三要素

协同观点:劳动就是制造、加工、获取生命存在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的基本素质。协同教育认为学生的学习也是劳动。

协同百度:他律 自律 自觉

43.交往角度:道德素质教育三要素

协同观点:人是群居动物,交往是群居动物的基本素质。商定规则协同劳动,就能制造、加工、获取更多的物质、能量、信息。

协同百度:疑问 同化 顺化

44.承创角度:文化素质教育三要素

协同观点:人类创造的知识物化下来就是文化。文化是大海,在文化大海中协同捕“鱼”的本领就是文化素质。

协同百度:发现 欣赏 创造

45.享受角度:审美素质教育三要素

协同观点:情人眼里出西施。美是人个体的感受,只可能有同类人认为的美,不存在所有人认可的美。要允许不同美的感受协同共存,美美与共。

协同百度:活动性学习 观察性学习 符号性学习

46.课程角度:素质教育的课程

协同观点:课程中各素质的要素需要协同和合,基础教育中的各学科教育只是各自利用的文化知识载体不同而已,都需要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第十节 协同教育的教学观

协同观点:教学是一个整体协同的事物,就好比“电灯亮”了。教是正电,学是负电,正负电流相通,电灯才亮;不通,“电灯亮”这一事物是不存在的。

协同百度:学记 学学半 启发式

47.教法角度:解读温家宝总理的教学观与《学记》

协同观点:教学好比“电灯亮”,教法好比“亮化工程”的技术,不同的灯景有不同的联结方法,华灯齐放,五彩缤纷的美景需要各种联结方法的协同作业。

协同百度:群体 权利 首席

48.平等角度:不同视角下的平等中的首席

协同观点:人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的人”角色与“学的人”角色协同的关系。

协同百度:教师职业 职业本能 行为模式

49.师爱角度:教师的职业本能

协同观点:教师仅仅是人的职业角色,人的本性之爱与人的角色之爱是否协同一致,是衡量这个人适合与否做教师的首要标准。

协同百度:学者 师者 工匠

50.团体角度:教师团队的职业功夫

协同观点: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团队从不同的方面给予帮助,所以教师的团队是否协同一致决定了学生素质是否全面协同和谐地发展。

协同百度:跑道 教练 运动员

51.跑步角度:教师也需要跑道

协同观点:课程不仅仅是学生的跑道,也是教师的跑道。师生是教学的协同主体,学生在课程的跑道上奔跑,教师岂能只是在看台上观望?

协同百度:儿童 主人 成人

52.权利角度:儿童立场的政治意义

协同观点:民主政治需要每个公民具有政治意识,儿童是小公民,没有成人社会的政治权利,但他们有儿童世界里的“政治”权利。成人走进儿童世界,是协同儿童履行“政治”权利,而不是剥夺儿童的“政治”权利。

第十一节 协同教育课堂的学生学习

协同观点:“课堂学习”与“课堂教育”或“课堂教学”是同一个活动从不同角度的命名。课堂学习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协同活动。

协同百度:透视 隐性 境界

53.并行角度:学生学习的全脑协同

协同观点:知识符号、技能符号、智能符号、情意符号和观念符号可以用不同的频率在人脑中协同运行,形成思维。说到底,人的思维就是各种信息符号在脑神经系统中按规则运算的过程。

协同百度:传播 心算 内化

54.传播角度:内化“三合”与外化“三波”

协同观点:“合”而后“化”,输入信息符号的同合、顺合、融合而内化为思维模块,思维的外化,以光波、声波、电波输出信息符号被他人感知。内化与外化的协同,学习才得以进行。

协同百度:再现 外化 外象

55.资源角度:当今课堂缺少将学生作为教育资源的研究

协同观点:课堂的学习资源不仅仅来自教师与教材,学生备学,会带来教师意外的教育教学资源。预料与意外的课堂教学资源应该协同发挥作用,才是活力四射的课堂。

协同百度:岩石 矿石 矿产

56.显隐角度:学生的“习得”

协同观点:课堂学习,学生“习得”而不能马上外化的思维模块比能够立即外化显现的知识、技能及方法要多得多。效果可能一时还难以显现的思维模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逐渐外化。组织教学要关注显性与隐性的协同。

协同百度:决堤原理 建房备料 最近工作区

57.备学角度:学生主体的“备学”

协同观点:课堂是师生共有的课堂,师生是课堂的协同主体。教师进课堂前要备课,学生进课堂也要备课。教师备教,学生备学,备教与备学协同互动,备教引导备学,备学丰富备教。

协同百度:性格结构倾向 微型教学场 科学分工

58.合作角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协同观点:统一预习答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趋同思维,而交流备学后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以及各自发现的问题,是求异思维。

协同百度:作业 作品 学业

59.作业角度:可以零作业,不可无作品

协同观点:课外作业从课后作业变为课前作品是课堂结构重建的重要标志。学生课前备学带着自己收集的学习资源,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到课堂中来,真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从应付的作业变成创作的作品,真正发挥课内外学习的协同作用。

第十二节 协同教育课堂的教师教学

协同观点:协同教育主张课堂中的教师是个“教的人”群体,在场的教师是这个“教的人”群体的代表。

协同百度:线性 非线性 效度评价

60.品味角度:一维目标是教学,三维目标是教育

协同观点:课堂教育是上位概念,课堂教学是课堂教育的下位概念。课堂中教师的工作是教学工作还是教育工作?协同教育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中要尽可能考虑教育目标。

协同百度:感性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61.经验角度:课程、教材、课案和“模板”

协同观点:前人的,他人的经验都是学习资源,将学习资源形成系列的课就是课程。教材是编写教材的教师对课程的解读,科任教师也有对课程的解读,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对课程的解读。课堂学习要把这些不同的解读协同起来。

协同百度:混沌规则 建构规则 互联规则

62.情境角度:课堂情境的产生

协同观点:课堂本身就是一种情境,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境是最简单的情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比较复杂的情境;协同教育的课堂,学为主导的课堂、备学以后的课堂,课堂情境就更加复杂了。

协同百度:学科思想 学科观念 价值观

63.立体角度:课堂教学目标的场性

协同观点:复杂的课堂情境一般是单向传输、双边活动和立体构建协同发挥各自作用的。

协同百度: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 学习目标

64.达标角度:课堂教学目标与评价

协同观点:课堂教学目标与课堂学习目标需要协同,课堂学习目标的制订主体是学生,达标主体也是学生。每个学生备学带进课堂的问题得到解决就是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又产生新问题,就是达标。

协同百度: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65.方式角度:六十四种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

协同观点:从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到学生完全自主获取的课堂,是一个课堂教学方法的集合,一般的课堂过程是多种方法协同作用的过程。

协同百度:公开课 观课 评课

66.观课角度:不赞成用作秀的公开课指导课改

协同观点:课改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协同问题。借班上的公开课,教师预设、多人磨课、反复试上的作秀课,教师设置圈套让学生钻,学生落入陷阱的思维,本质上仍然是被动的学习方式。

协同百度:效率 效果 效益

67.情场角度:课堂的最高境界

协同观点:人的情感表达有许多复杂的符号体系,这些符号与数字、文字符号一样是思维的语言符号,人的情感也是思维活动。情意思维与理性思维协同一致,是最佳的思维方式。

下册

实践反思篇 从协同教育看教育和谐

协同观点:协同是个过程,和谐是种状态。协同教育永远在路上。

第十三节 班集体的协同

协同观点:人与人交往的学习,班级是一个实验场。即使在网络学习,网络同学,班集体的存在还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协同百度:规训 管理 教化

68.规训角度:对“应试教育”下班级管理模式的反思

协同观点:应试教育要求班集体建设为学科教学服务,协同教育主张学科教学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一部分。

协同百度:一主四师 协同体 管理模式

69.导师角度:素质教育下的班集体建设模式

协同观点:班集体是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家长群体的协同体组织。

协同百度: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和合原理

70.建设角度:班集体建设的操作系统

协同观点:从班级到班集体形成是一个创建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家长、教师协同作用,共同成长的过程。

协同百度:特色 特长 常态

71.推广角度:班集体建设“一主四师”

协同观点:在班级的教师群体中,班主任、思想品德指导老师、学习方式指导老师、生活习惯指导老师、心理健康指导老师是一个领导核心,他们的协同作用决定班集体建设的质量水平。

协同百度:自由 民主 和谐

72.教化角度:班级的“民主管理”

协同观点:班级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小天地,模仿成人世界的准社会。理想的民主社会要素,要尽可能在准社会中体现,这是现实与理想协同的教化。

第十四节 校园的协同

协同观点: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领域,民主、科学、协同、和谐,它应该是未来成人世界的社会雏形。

协同百度:现代学校 管理战略 领导力

73.校长角度:现代学校管理之辨

协同观点:校长理应是教育家,要具有教育的智慧,协同自然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家庭的力量、教师的力量与学生的力量,创造一块适合所有人的素质全面成长、和谐发展的乐土。

协同百度:基本内涵 顶层设计 精神支撑

74.学校角度:现代学校和谐校园的理念、定位、目标、进程

协同观点: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庠,是牧场,意为尊重人自然成长的规律;序,是技场,指有秩序地开展技能训练;学,是效场,意在优选适合的教育资源供仿效;校,是学堂,师生协同、教学相长;塾,是家教,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辅导。现代学校应该是集大成者。

协同百度: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

75.氛围角度:校园文化建设

协同观点:校园文化应该是种氛围,而不仅仅是环境。氛围是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与情调。学校的特定根源是教育,特色是当地的教育传统的时代表现,个体化是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表现,三者协同表现出来的就是校园文化。

协同百度:以事为本 以人为本 扁平化结构

76.组织角度:以人为本的学校组织结构变化的探讨

协同观点:与时俱进、协同有序的组织结构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

协同百度:校长 五个统筹 教育家

77.领航角度:校长应该是教育家就像船长应该是航海家

协同观点:大海航行靠舵手,舵手必须与船长的指挥协同一致;学生发展靠教师,教师需要把校长的智慧付诸实践。

协同百度:教育标准化 教育均衡化 教育个性化

78.特色角度:学校特色与标准化办学

协同观点:翻开一个人的影集,标准照正面脱帽,五官端正,露出两耳;而生活照则阿娜多姿,神态各异,光彩照人。标准与特色的协同和合才是一个完整的真人。

协同百度:编制 量化 绩效

79.考绩角度:绩效工资的考核办法

协同观点:协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工作,都要列入教师的工作量,不仅仅是上课。

协同百度:教育资源 薄弱学校 区域协同体

80.区域角度:区域教育教学管理协同体组织

协同观点:教育均衡需要硬软件协同达标。不仅仅是学校的硬件标准需要统一达标,更重要的是学校的管理与素质教育的质量标准需要统一考核达到均衡。

第十五节 家校教育的协同

协同观点:中国的教育,最缺失的是家庭的素质协同教育,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寄托于学校教育。

协同百度:教育服务 家长代表大会 学校子系统

81.家校角度:家长应该是学校的成员

协同观点:许多家长联合起来把教育子女的部分事情委托学校来做,学校的真正主人应该是家长。常说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关系,更多的是学校代表所有家庭的整体利益与个体的家庭教育的协同关系。

协同百度:校外活动 社区学生会 教育基地

82.社区角度:校外教育的社区学生组织

协同观点:社区学生组织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的组织,这样的学生组织有许多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协同关系,正是这些关系,学生的素质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协同百度: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法定教育

83.起始角度:一年级学生和家长的问题

协同观点:幼儿教育常常说成是学前教育,那么,一年级就是正式学习的开始。所以一年级的家长、教师、学生的协同关系是一个全新事物的建构。

协同百度:升学制度 教育制度 择业制度

84.升学角度:升学率是家长的需求

协同观点:素质教育必然有升学率的考量。学制安排的阶段性,升学就是必然现象。需要研究的是升学率与素质发展的协同关系,而不是不要升学率。

第十六节 大教育的协同

协同观点:大教育是自然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协同。

协同百度:真善美 普世价值观 教育理想

85.普世角度:让学生有普世的价值观

协同观点:做人必须遵守的基本道理、基本观念是普世相通的,普世价值观的协同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的。

协同百度:教育生产力 教育关系 教育目的

86.国情角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教育生产力

协同观点:教育生产是两个生产,一是生产一代代社会人。二是生产一批批教育人。两个生产的协同就表现出教育生产力。

协同百度:课程改革 多元评价 生本教育

87.课改角度:探讨当前课改中的几个重要的问题

协同观点: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不怕问题多,就怕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暴露的问题越多,协同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越多。

协同百度:教育问题 教育改革 教育质量

88.战役角度:新课程改革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协同观点:战略与战术的协同是打胜战役的关键。

协同百度:多级课程 教育人权 比较教育

89.兼顾角度:教育需要多个积极性

协同观点:两个积极性总比一个积极性力量大,两个积极性的协同总比两个积极性各自发挥的力量大。

协同百度:民生事业 公益事业 国家战略

90.政策角度:教育发展的八个空间

协同观点: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的规律不协同就产生教育问题,教育的许多问题是教育政策导致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教育政策回到教育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来。

第十七节 教育科研的协同

协同观点: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只有“工作当作课题做,总结当作论文写”,把教学与科研协同起来,才真正是有效研究。

协同百度:东方教育 西方教育 人类教育

91.友善角度:雷夫的“友善教育”

协同观点:教育是人与人的协同关系,友善的协同关系。“友”是好伙伴的意思,“善”是好德性的意思。教育是好伙伴之间具有好德性的协同关系。

协同百度:智性 德性 理性

92.人性角度:让教育成为自组织

协同观点:以人为本的教育,德性与德行是教育的核心。人是自组织协同体,人性是自组织的序参量,人性本善,人心向善,这是教育的出发点。

协同百度:教知识 教方法 教思维

93.观念角度:学生诞生精彩的观念是课堂教学的价值

协同观点:灌输教育,教为主导,学生的观念是复制出来的,培养出来的是奴性人;协同教育,学为主导,学生的观念是生长出来的,培养出来的是自由人。

协同百度:无知 有知 不可知

94.思维角度:教育是培养人思维的

协同观点:三流教育教知识,二流教育教方法,一流教育教思维。超一流的教育是思维、方法、知识的协同教育。

协同百度:洋思 杜郎口 绿树课堂

95.准星角度:研究教育也要有的放矢

协同观点:统一班级授课,统一教材使用,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考试试卷,统一标准答案,教育上的统一与个体的独特性产生诸多矛盾。矛盾即问题,问题即课题,课题即教研。

协同百度:操行等第 评语 评价

96.量化角度:教育评价的量化

协同观点:定量评价,不仅仅是考分。教育评价需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协同。

第十八节 协同和谐路漫漫

协同观点:常说10年磨一剑。协同教育课题研究10年,又在新课改中实践研究10年,以后推广研究还需10年,协同教育30年磨一剑。

协同百度:质量监控 测试 考试

97.中考角度:中考 还得应付

协同观点:高中没有普及,中考还是义务教育实际存在的评价指标。应付中考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协同乃是当下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协同百度:主问题 辅助问题 问题链

98.推进角度:课改还得持续推进

协同观点:课程改革需要行政推动,需要教师推动,但真正的推动动力源是家长,直接的动力来自学生。四方协同的合力持续推动新课改前行。

协同百度:理念层面 操作层面 课堂重构

99.过程角度:重建课堂 还在过程中

协同观点: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协同学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教为主导的课堂向学为主导的课堂转变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协同百度:素质卷 特长卷 综合实践题

100.持久角度: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持久战

协同观点:应试教育退出历史舞台还需时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共存现实,需要这两种教育的协同共进。

协同百度:校本科研 班本科研 生本科研

101.回眸角度:教育科研是教育持续发展的策动力

协同观点: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回顾促进历史、现实、未来的协同,协同教育永远是教育科研的课题。 RbO7TvYLQmV40kdT2Gov1L29mJq87s11k76SrczP5CAVUzcc0f7+iBtFEAGZm1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