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专家引领指方向

工作室利用导师的名人效应,积极吸引省、市、县专家及县内外知名数学骨干名师为工作室成员作讲座指导,并借助课题研究,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素养。成员们先后倾听了吴卫东教授的《如何做自我规划》、陈永华教授的《反思—写作—成长》、沈江峰院长的《做小课题的方法》、特级教师汤春燕老师的《追求智慧课堂》以及绍兴县小学数学教研员洪钰铨老师的《如何让体验更有效》等报告。专家们的指导与引领,极大地拓宽了工作室成员对“体验学习”的思维视野。

教师专业规划之
老师,你觉得幸福吗?

——听吴卫东教授讲座有感

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尊敬,为何?因为教师付出的是心血,是精、气、神。她不等同于一般的体力劳动,是光靠体力而不一定有收获的一门职业。而我,一位从事了十几年教育教学的老师,有着一份心在投入。记得刚走上讲台那几年,因为对教材不熟悉,拿着教本手颤颤地不敢开始讲,生怕一开口就“误人子弟”,就“后悔不已”——唉,怎么会上成这样呢?所以,天天备课、看教材教法到深夜。虽然很辛苦,可是却很有收获。摸透了教材,心中有了合适的教法,不怕被学生问倒,每日怀着自信、快乐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节课下来,是如此的轻松、愉悦。所以,一出教室的门,我就哼着小曲,小跑着进办公室与同事分享我的快乐。

因为用心,因为付出,学生喜欢我,家长认同我,同行们听我的课说是一种享受。那时,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幸福!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日复一日,有了一种职业的倦怠感,教育的情怀少了,更多的是为着必要的工作而从事的一种体力劳动,很少有时间,有精力静下心来“想、思、悟”。这样的工作态度与状态已影响了我的职业幸福感。今天听了吴卫东教授的“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职业”这一讲座,感触很深。人活着要有“幸福感”,你才会觉得满足、快乐。而职业是我们寻求幸福的一个立足点,如果连对自己的职业都不爱,更别谈对职业有依恋,又如何从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呢?要想从职业中找到幸福感,我想首先要从提高自己的本体知识开始,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性知识技能,加强背景性知识的储备,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融入课堂,才能更好地干好“教师”这一职业。此时,幸福感、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

教师专业发展之
做一个“越老越香”的老师

——听沈江峰院长讲座有感

“医生越老越香,老师越老越臭。”这是现今社会,作为教师一个非常悲哀的现象。很多医生老了却成了医院的专家,找他们看病的患者排起长队,即使自己退休,也被高薪返聘到原单位。而很多教师老了却难以成为教学骨干,有部分被安到后勤闲置起来,个别甚至办病休提前回家。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2012年11月12日,有幸跟随“李国娟工作室”,聆听了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沈江峰老师的讲座——《有思想、高质量地开展教改项目》,才使我感觉豁然开朗。

与著名特级教师沈江峰院长的合影

为什么“医生越老越香”。那是因为医生无法用权利控制病人而使病人康复,只有依靠科学的力量,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平。医生们不得不把自己的专业技术看做是谋生之本,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有可能在医生的行业中生存下来。而专业技术是越研究越深,经验越多越好。所以,研究了一辈子的老医生当然比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医术更高明。

而为什么“老师越老越臭”呢?那是因为教师可以使用相对的权力,迫使学生按自己的要求去做,而这常常比提高专业水平更短期有效。所以,很多时候,学生成绩的好坏是“管”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我们常常能在学校中看到这样尴尬的情境:一个平时连上课都不会的教师,所任学科期末考试的成绩有可能比别的班级好得多。但是,当老师们年纪渐渐大起来,不管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拼不过年轻人了,这时候,如果还是靠“管”当然是“管”不过年轻人了。

如何使教师改变这样的窘境?一句话:“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也不是都越老越不值钱,晚霞满天的教师也大有人在,尤其是教育界的专家和教授老者居多。有的优秀教师满头白发飘满了智慧,上起课来简直就是一个魔力大磁场,能很随意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欲罢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身心和智力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因为他们年轻时头脑很清醒,从不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那么,教师又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呢?沈院长在讲座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教改项目。他把教改项目比作是发明创造,比如王水木节油诀窍的发现,比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虽然,一个是草根的发现,一个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但是,他们的相同点是,都有效地提高了本行业的专业程度,更好地为本行业服务。教改项目的目的与之是殊途同归的,也就是改进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与一般课题相比,教改项目追求“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果”的统一,力求改变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的现状;追求“个人成长”与“学术进步”的统一,力求改变“自说自话”“自封”“自得”的现状;变“课题研究”为“项目行动”,不断纠正中小学课题研究的不良倾向,力求改变“伪研究”“浅研究”“他研究”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科教学实践,从“点”上面寻求突破,尝试攻克学科教学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技术问题,通过我们的教科研使学生学得有效、学得轻松,即提高成绩又减轻负担。在此基础上,沈院长提出教师教改项目研究的新追求:有真问题——源于教与学的问题;有真思考——准确的梳理分析;有真内容——我手写我心;有真载体——与教育、教学同步;有真表达——说出自己的话。唯有做真研究,才能结出真果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认识学科教学规律,形成“我”的教学主张,从而建立教科研良性机制。

看来,要想使自己“越老越香”,那就得多读书,在思想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做真研究,从研究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不断地在学习中教学,在教学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中反思,在反思中悟道。教师才不至于被时间所抛弃,我们的教学之树才能常青。

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教师专业成长之
做有思想的行动者

——听陈永华教授讲座有感

曾看过唐彩斌老师对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的一篇专访,专访中曹老师把教师专业成长归纳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实践+反思。而波斯纳也把教师专业成长归结为: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不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学会反思是何其重要。

2011年6月29日,工作室一行20人,在杨汛桥紫薇小学聆听了《教学月刊》主编陈永华教授作的题为《反思、写作、成长》的精彩讲座。其中,他说的一句话使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应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探索发现、发展超越、享受乐趣的过程;作为一种唤醒角色意识、享受工作快乐的方式。

是啊,为什么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感觉如此痛苦,感觉如此漫长。原因即在于此,因为,我们没有把它当做一种探索发现的过程,没有把它当做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每次听课或培训后,心里总有很多想法,想把它写下来,或实践于课堂。但是,一回到家或一回到学校,被家庭琐事或学校事务一牵扯,原来的万丈雄心,瞬间便消失无踪。哪怕有任务在身,必须要写听后感或是教学案例或是教学论文,也总是一拖再拖,拖到时间快到了,才咬紧牙关,痛苦地坐在电脑前写作。

陈永华教授作《反思 写作 成长》主题报告

这种状态下进行的反思,不会有心灵的感悟,有的只是身心的煎熬。当然,就不会引起其他同行的共鸣了。

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心态。也就是要把敬业的精神升华为乐业的精神,从而在教师这份职业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环顾四周,导师李国娟校长便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试从她的教学案例中寻找她能成为特级教师的蛛丝马迹。以《烙饼问题》一课为例,李校长共磨了六次课,而且每次磨课后,还把自己的教学反思都记录下来,从而再一次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这样一个螺旋式磨课的过程。也许,正是因为李校长善于反思,乐于反思才成就了她成为名师的卓越追求吧。

看来,要想使自己从一个“教书匠”成长为教学的“研究者”,学会反思,乐于反思是一条必由之路。

教师专业愿景之
做一名快乐高效的教师

——听汤春燕和洪钰铨老师讲座有感

与同事们聊天中,听到这样的抱怨:做老师真累!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忙着改作业,忙着补差生。但是,一学期结束后,发现自己原来都是白忙,好的还是那样,差的也没什么改变。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有的老师每天六点半就到学校给学生批改作业,傍晚给后进生补课一直到六点半,还不敬业、还不负责吗!但是,教学效果为什么仍不突出呢?这样的教师,作为职业来讲,他是成功的,尽忠职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但是,如果作为事业来看的话,那就是失败的。你和学生都花了十二分的精力,却只收获了六分的成果。不仅是对你,而且对你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所以说,“轻负优质”很重要。但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如何做一名快乐高效的教师,确实是我们教师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

近期连续听了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汤春燕老师《追求智慧课堂》的讲座和绍兴县小学数学教研员洪钰铨老师《如何让体验更有效》的讲座。两者从教师如何教及学生如何学这两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绍兴县小学数学教研员洪钰铨说体验

一、教师如何教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读出教材的“新意”,理清教材编排的线索,推敲教材细节内涵。从而来设定每一课时的课时目标,因为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找准教学重点与难点,花力气想办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三,课堂环节的设计要大气,情境不要太多,环节不要太细,问题不要太碎,需要的是那种粗犷、开放、流畅的框架式的课堂生成。当然,前提是要在通读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第四,要用好课本中的练习,在理解练习的内涵基础上选择着练。改进教材中的材料,提高训练效率,并精心设计一些练习,丰富教学内涵,增强练习材料的数学味。

最后,课堂小结要能做到“课虽终而思未了,课虽尽而趣犹存”。

二、学生如何学

要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除了教师的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而体验学习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所谓体验学习,是指个体在亲身经历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感受、实践、探究,对认知、情感、行为和认识的内省体察,心灵感悟,最终认识某些可以言说或者未必能够言说(意会)的事物,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养成某些行为习惯,形成某些观念、情感、态度乃至心理品格的过程。体验学习讲究学习主体的领悟和体会,它强调行动学习,在“做中学”。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经历、游戏和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小学数学体验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

诚如汤春燕老师所说:智慧课堂应该是原生态的课堂,是生本的课堂,当然,它更应该追寻教学的真质量、真效益。我们只有吃透了教材的意图,把握了教学的本质,关注了学生的需求,才能做一个既快乐又高效的教师。 PHEA67QSgmF0qz6iKVg/OAm/xlBHnyt0HjIFRrQV8mT8esg15PgOH5vtcDZO60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