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理2.1 设 P 、 Q 为直线 ST 同侧两点,点 A 、 B 是 ST 上两动点,且 AB = a ,则从点 P 到 A 到 B 再到 Q 的最短路径中,以当∠ PAS =∠ QBT 时路径最短.
证明 如图2-5,作▱ ABQQ′ ,则∠ Q′AB =∠ QBT =∠ PAS ,所以 PA + AQ′ 为从 P 到 ST 再到 Q′ 的最短路径.从而 PA + AQ′ + Q′Q = PA + AB + BQ 为最短路径.
定理2.2 若 P 为锐角∠ XOY 内一定点, M 、 N 分别为 OY 、 OX 上两动点,则 PM + MN + NP 当∠ PMY =∠ NMO ,∠ MNO =∠ PNX 时为最短(图2-6).
图2-5
图2-6
图2-7
定理2.3 若 P 、 Q 是锐角∠ XOY 内两定点, M 、 N 分别为 OY 、 OX 上两动点,则 PM + MN + NQ 当∠ PMY =∠ NMO 、∠ MNO =∠ QNX 时为最短.
证明 如图2.7所示,分别作 P 、 Q 关于 OY 、 OX 的对称点 P′ 、 Q′ ,由∠ PMY =∠ NMO ,∠ MNO =∠ QNX ,可得 P′ 、 M 、 N 、 Q′ 共线,从而有
设 M′ 、 N′ 分别为 OY 、 OX 上任意两点,则
命题得证.
特别地当 P 、 Q 重合时,即为定理2.2.
由定理2.1、定理2.3,还可得到
定理2.4 若 P 、 Q 为锐角∠ XOY 内两定点, A 、 B 为 OY 上两动点, C 、 D 为 OX 上两动点,且 AB = a , CD = b ,则 PA + AB + BC + CD + DQ 当∠ PAY =∠ CBO 、∠ BCO =∠ QDX 时为最短.
证明 如图2-8,作▱ PABP′ 、▱ CDQQ′ ,依定理2.3,则可得 P′B + BC + CQ′ 为从点 P′ 到 OY 上一点再到 OX 再到 Q′ 的最短路径.从而 PA + AB + BC + CD + DQ 为最短路径.
图2-8
图2-9
将∠ XOY 推广到凸折线,还可得
定理2.5 (如图2-9)若 P 、 Q 为凸折线 A 1 A 2 … A n 内两定点, B 1 、 B 2 、…、 B n -1 分别是 A 1 A 2 、 A 2 A 3 、…、 A n -1 A n 上的动点,则 PB 1 + B 1 B 2 + B 2 B 3 +…+B n -1 Q 当∠ PB 1 A 1 =∠ B 2 B 1 A 2 、∠ B 1 B 2 A 2 =∠ B 3 B 2 A 3 、…、∠ B n -2B n -1 A n -1=∠ A n B n -1 Q 时最短.
证明仿上,从略.
定理2.6 设 M 、 N 分别为两平行线 AB 、 CD 上两动点, MN ⊥ AB , P , Q 为直线 AB 、 CD 外侧两定点(如图2-10),则 PM + MN + NQ 当∠ PMA =∠ QND 时为最短.
图2-10
证明 作 QQ′ ⊥ CD ,使 QQ′ = MN , MNQQ′ 为平行四边形,又 AB ∥ CD ,∠ PMA =∠ QND ,∴ P 、 M 、 Q′ 、共线.
设 M′N′ 为 AB 、 CD 的任一公垂线段,则
PM′ + M′N′ + N′Q = PM′ + M′Q′ + Q′Q ≥ PQ′ + Q′Q = PM + MN + NQ ,证毕.
值得指出的是,定理2.1~定理2.6的逆命题均成立.即有
定理2. 1′设 P 、 Q 为直线 ST 同侧两点,点 A 、 B 是 ST 上两动点,且 AB = a ,侧当 PA + AB + BQ 最短时,必有∠ PAS =∠ QBT (图2-5).
定理2.2 ′P 为锐角∠ XOY 内一定点, M 、 N 分别为 OY 、 OX 上两动点,则当 PM + MN + NP 最短时必有∠ PMY =∠ NMO 、∠ MNO =∠ PNX (图2-6).
定理2.3 ′P 、 Q 为锐角∠ XOY 内两定点, M 、 N 分别为 OY 、 OX 上两动点,则当 PM + MN + NQ 最短时必有∠ PMY =∠ NMO 、∠ MNO =∠ QNX (图2-7).
定理2. 4 ′P 、 Q 为锐角∠ XOY 内两定点, A 、 B 为 OY 上两动点, C 、 D 为 OX 上两动点,且 AB = a , CD = b (图2-8),则当 PA + AB + BC + CD + DQ 最短时,必有∠ PAY =∠ CBO 、∠ BCO =∠ QDX .
定理2.5 ′若 P 、 Q 为凸折线 A 1 A 2 … A n 内两定点, B 1 、 B 2 、…、 B n -1 分别是 A 1 A 2 、 A 2 A 3 、…、 A n -1 、 A n 上的动点(图2-9),则当 PB 1 + B 1 B 2 +…+ B n -1 Q 最短时,必有
定理2.6 ′若 M 、 N 分别为两平行线 AB 、 CD 上两动点,且 MN ⊥ AB , P 、 Q 为直线 AB 、 CD 外侧两定点(图2-10),则当 PM + MN + NQ 最短时,必有∠ PMA =∠ QND .
上述定理的证明可仿海伦定理逆定理的证明,留读者自己给出.
最后我们给出海伦定理向二次线段的一个推广:
定理2.7 若 P 、 Q 为两定点, l 为定直线,过 PQ 中点 S 作 SM ⊥ l 于 M ,则 M 为 l 上唯一的使 PM 2 + MQ 2 为最小的点.
证明 如图2-11,作 PE ⊥ l 、 QF ⊥ l 、 E 、 F 为垂足,并没 PE = a 、 QF = b 、 EF = c 、 EM = x ,则 a 、 b 、 c 为定值.
图2-11
显然当且仅当 x = 时(即 M 唯一), PM 2 + MQ 2 为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