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器乐部分)

第一讲 远古回声:吹奏乐

课前思考:

1.你知道什么是吹奏乐吗?

2.你能说出哪些吹奏类的民族乐器?

3.你了解哪些从事吹奏类音乐的作曲家和演奏家?

4.你听说过埙这种乐器吗?

一、埙之韵

1.影视回声

相信大家对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非常熟悉,如同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一般。这也是一部近20年来创下最高收视率的电视剧,2011年曾获得中国电视剧产业二十年“百部优秀电视剧奖”,在普通大众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广大电视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口碑。这部经典的电视片,里面有很多配乐的场景,其中有一件乐器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所配音乐几乎贯穿整部电视剧的始终。

链接:播放《康熙王朝》第三集17:10~19:30片段,注意聆听场景背景配乐。

你能听出这件配音乐器是什么乐器吗?这就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的“埙”。它音色古朴幽雅,善于表达悲戚、哀怨、神秘、高贵的意境,具备古色古香的特征,是一件沉思和忍耐的乐器,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坚忍和低调不张扬的性格特征之一。埙在我国古代西周时期就已经十分盛行,在宫廷和民间均十分常见,是乐器家族中演奏最多的吹奏类乐器之一。西周时期的音乐审美主张舒缓平和,如西周宫廷雅乐,以及后世逐渐形成的儒家音乐哲学思想,在音乐审美及情感表达上也主张中庸平和,即所谓儒家思想中的音乐审美观“哀而不伤”,讲究与周围环境谐和。而埙在音乐表现的方面,恰巧很好地彰显出古代音乐审美观念,体现出儒家文化的中和忍让的一种精神特质,这也许是埙能够在西周时代就是社会上一件十分流行的乐器的之一原因吧。

埙是我国吹奏类乐器中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了 。传说埙产生在原始社会时期,最初是原始人狩猎时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会有天然形成的空洞,原始先民们发现这些孔洞会在气流的冲击下发出哨声,在狩猎劳作中和闲暇之余,先民们有时会吹响这些带孔洞的石头,后来逐渐出现了专门制作的埙。在中国古代,埙是乐队中的重要乐器,据资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埙在宫廷祭祀,宴享娱乐中就被广泛运用。

埙的材质是用陶土烧制而成,所以有人说埙的声音充满了“土气”,其实这是讲的由于用土制的材料,造就了土埙独特的音色特征。我国古代的乐器品种众多,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八音”的乐器分类方式,也就是依照乐器制作的不同材料,把乐器分成了“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类别,其中“土”类主要的代表乐器就是埙。如今,埙的制作材料也丰富起来,有木制埙,竹制埙,甚至塑料埙,随着现代材料工艺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合成材料制作的埙,但不论现代工艺出现何种材质的埙,土制土长历史悠久的陶土埙,其独特的声音品质魅力依然光彩不变,难以被取代。

埙的外观也有很大的差异。埙的外形各异,有梨形埙,鱼形埙,球形埙,葫芦埙,还有角形埙等,但最为常见的还是梨形埙。现代埙的音域也比古代拓宽很多,从远古最初的只有一个吹孔的一孔埙,一直发展到现代十一孔埙,音域几乎达到了两个八度的范围,几乎可以演奏绝大多数的演唱歌曲了。

2.现场展示

乐器“埙”现场展示。教师现场演奏古曲《阳关三叠》和《苏武牧羊》。如不能现场演奏,也可播放埙演奏的乐曲资料。

图1-1 埙演奏《阳光三叠》。(本书作者在课堂教学中示范演奏)

(1)古曲《阳关三叠》鉴赏要求:

①掌握歌词的相关背景知识: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又称《渭城曲》《阳关曲》,“三叠”的意思是基本上是一个变化不大的曲调,演唱了三遍,称作三叠,通俗地说,即是重复三次的意思。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具备音乐入乐的美感,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一首古琴曲,后来结合诗歌被广为传唱。

②能够学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第一步,教师现场用埙演奏《阳关三叠》,如不能演奏,也可用mp3埙乐曲资料替代。

第二步,现场集体学唱旋律和歌词,教师教唱。

第三步,乐曲听赏:①女高音殷秀梅演唱版。②龚琳娜演唱版。

《阳关三叠》歌词: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

历苦辛,历苦辛,

历历苦辛,

宜自珍。

(2)古曲《苏武牧羊》鉴赏要求:

①了解歌曲的相关背景知识:

你能够描述一下苏武牧羊的历史典故吗?

西汉武帝时,派遣苏武出使匈奴,却被羁押19年之久,流放到荒凉牧场牧羊,受尽折磨和屈辱,苏武始终不辱使节的大义和气节,其精神感天动地,光照青史。西汉时期,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匈奴与西汉王朝存在着很深的民族和政治等矛盾,苏武作为大汉的使节,出使匈奴谈判,被匈奴扣留下来,匈奴贵族想要苏武屈服投降,并以此进一步威胁西汉朝廷,然而苏武坚贞不屈,最后被软禁在荒凉的草原北海地带,给了几只公羊放牧,扬言只有等到公羊生小羊了,才可以放他回国。这首歌曲,旋律舒缓绵延悠长,渗透出一种悲愤苍凉的情绪,具有中国古典审美的哀伤和幽怨的情感特征,同时也能够给人一种坚强不屈的情怀感受,哼唱时具有中国戏曲的风味。

②能够学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第一步,教师现场用埙演奏《苏武牧羊》,如不能演奏,也可用mp3埙乐曲资料替代。播放埙演奏乐曲资料:①高音埙演奏版;②低音埙演奏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感受。

第二步,现场教师带领学生集体学唱《苏武牧羊》。

第三步,乐曲听赏:①《苏武牧羊》歌曲演唱版。②《苏武牧羊》伶歌演唱版。

知识链接:《伶歌》演唱版是什么?

《伶歌》是一部用中国古典诗歌“吟诵”而成的音乐作品。“伶”在中国古代指唱戏演戏的人,即戏曲演员,“名伶”即戏曲名家。

《伶歌》是在当今中国最权威的名伶大家们的共同演绎下,穿越历史时空凝结成的歌曲音乐《伶歌》,具有中国古典诗词曲赋的审美意蕴,高雅天籁般的远古遗响,如嗟如泣,声声醉人。作品有《将进酒》《梅花三弄》《关山月》《悯农》《满江红》等,由孟庆华作曲,演唱艺术家有刘桂娟、于魁智、关栋天、赵家珍等。此专辑作品唱法初听给人感觉是京剧唱腔来表现“伶歌”音乐,但更倾向于更为古典的昆曲唱腔。如《苏武牧羊》中唱腔的空旷、悲切、幽怨的意境,埙乐器的空灵、神秘,琵琶的丝丝入扣,钟鼓和鸣,丝竹声声,京剧名家程派青衣刘桂娟,著名老生孟广禄先生的吟唱演绎,撼人心魄。

3.名曲鉴赏:

埙独奏曲《风竹》。我国埙演奏名家刘宽忍教授创作演奏的埙名曲之一,“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此曲风吹竹吟,柔情万千,宛若幽谷回音,美不胜收。此曲演奏中的一个独特之处,在开始的前奏引子中,演奏者嘴离开了埙的吹空,以气流灌入吹空,听起来好似疾风吹过竹林,造成一种风声吹竹的独特效果,这也是埙这种乐器能够如此奏出的独特声音。

引用钱锺书先生写的一首古诗《夜坐》来附和此曲欣赏:

吟风丛竹有清音,
如诉昏灯掩抑心。

将欲梦谁今夜永,
偏教囚我万山深。

迮飞不着诗徒作,
镊白多方老渐侵。

便付酣眠容鼠啮,
独醒自古最难任。

播放乐曲,听赏埙独奏曲《风竹》,感受埙乐器的独特声音品质的魅力。

二、视野拓展

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吹奏类中国民族乐器还有唢呐、笙、笛、箫、葫芦丝、管子、巴乌等乐器。

1.唢呐:唢呐又叫喇叭,在中国民间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乐器。

在中国农村,常常会见到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中,唢呐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唢呐是较为典型的高音乐器,俗称“高音喇叭”,但也有低音的唢呐,不论高低音的唢呐,音色均具有金属般的音质,高亢明亮,或低沉浑厚,富有穿透性,有点像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现如今,唢呐这件乐器技巧已发展得十分丰富高超,表演与表现形式极其生动活泼,具有代表性的独奏曲目也丰富多彩,是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的乐器之一。

唢呐历史较为悠久,据记载大约在东汉末年由西亚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历经约2000年的发展,如今唢呐已成为极具中国文化特质的乐器之一,在中国各民族中都广泛流传。在我国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首描写唢呐的明代散曲,王磐写的《朝天子·咏喇叭》, 借助唢呐的外形特征描写,刻画了明朝宦官的丑态,讽刺了宦官们狐假虎威、骚扰民间、欺压百姓的恶行: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唢呐的外形大小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长短的差别,长短不同,导致唢呐形成高音类、中音类、低音类等不同的唢呐种类,演奏时音色表现也不同。

唢呐独奏曲众多,也有许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例如,著名的唢呐曲有《百鸟朝凤》,流传在我国北方,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演奏的民间乐曲。唢呐在演奏中,多以模拟百鸟的叫声,形象生动,乐曲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唢呐这件乐器的重要代表性独奏乐曲之一。此外,还有一些著名代表性的唢呐独奏曲,如《全家福》《抬花轿》《一枝花》等。

在民间,常常会见到有些唢呐演奏高手精彩的演奏表演,如两个鼻孔中各插入一支唢呐,用鼻子吹奏,还有的一口含两支唢呐演奏,还有的一边演奏,一边表演出精彩的魔术,这些民间唢呐演奏艺术家,为我国的唢呐表演艺术做出了贡献。我国有许多著名的唢呐演奏大师,这里介绍一位山东济宁籍演奏家任同祥,我国著名唢呐演奏家。他演奏过众多唢呐名曲,如《百鸟朝凤》《一枝花》《抬花轿》《庆丰收》等,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知名度。

附:听赏任同祥演奏版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

2.笙:笙是簧管乐器,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

据资料记载,在殷商时期就有了笙乐器,周代已经使用甚为广泛了。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历史典故“滥竽充数”,“竽”就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乐器“笙”。据传,西方的手风琴、风琴等乐器,就是我国的笙乐器传入西方后,根据笙的发声原理发明的。

笙是吹管类乐器家族中的“老好人”,经常给其他吹奏乐器作为伴奏乐器,而且十分融洽和谐,特别是配合唢呐的演奏,在民间乐队的演出中,只要有唢呐,常常会见到笙出现给唢呐伴奏。唐朝有形容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和谐共事,配合默契的词句,如“房谋杜断”,还有“笙磐同音,惟房与杜”,讲的就是笙这件乐器十分善于与其他乐器配合相处,以此来喻房杜二人在事业上的默契合作。

从这些关于笙这件乐器的古代故事和典故中,我们可以想象到笙在古代是一件十分流行的乐器,古人应该十分喜欢听赏笙演奏的音乐,特别是宫廷帝王之家,笙歌燕舞之中,一件小小乐器折射出封建王朝统治阶级尽享人间奢靡生活的情景。更有那充满诗情才气的南唐后主李煜,把亡国的悲哀,寄托于像笙这样的一件小小乐器的怀想中,用一曲曲肝肠寸断的绝美诗词,留给后人品鉴感慨了:

(忆江南·多少泪)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

肠断更无疑。

著名的笙独奏曲《凤凰展翅》,创作于1956年,由胡天泉、董洪德作曲,也是我国第一首创作的笙独奏曲。胡天泉是我国著名的笙演奏家,也是把笙乐器搬上独奏舞台的笙演奏家。这首乐曲描绘了凤凰的优美、吉瑞,挥动美丽的羽翼,引吭高歌,展翅欲飞的神态和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附:欣赏胡天泉演奏笙独奏曲《凤凰展翅》。

3.笛:俗称笛子,是民族吹管乐器中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一般是竹制。

笛子的历史久远。据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资料记载,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的考古乐器,用大禽鸟的肢骨制成的骨笛,利用现代科学碳同位素化学测定,距今已经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甚至保存完好的七孔骨笛还能完整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这是令人十分惊奇的,也充分说明了笛子的悠久历史和土生土长的中国本民族乐器的正宗性。

笛子也是最具中国文化气质的乐器之一,在民间具有很高的流行普及度,有很多人都会学学笛子的演奏,因为笛子携带方便,价格也便宜,学习吹奏又比较容易上手,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

笛子的音色优美,气质高贵优雅,富有文化气质,素有“玉笛”之称,受到古代才子佳人们的喜爱,常常成为古代读书人和富家小姐的伴随物品。以笛言志,托笛抒意,笛衬其身,成为古人文化修养的一种方式。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曾有诗作《春夜洛城闻笛》,以笛抒情,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情感: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笛一般有两种,北方笛和南方笛。北方笛由于常用作伴奏北方梆子腔,叫梆笛,外形比较细和短,音色高亢嘹亮,演奏风格活泼奔放,情绪热烈,具有北方粗犷豪放的风格特征。

南方笛常用于伴奏南方的昆曲,叫曲笛,外形较为粗和长,音色悠扬深沉,演奏风格抒情柔美,极具江南水乡韵味。

梆笛乐曲鉴赏:

《五梆子》,冯子存编曲演奏。冯子存,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被誉为北方笛派一代宗师。乐曲是冯子存先生根据民间的一种综合曲艺形式二人台的牌子曲改编创作而成,主要采用变奏的形式结构,共有四段变奏,融合了梆笛的加花演奏技巧,旋律风格十分欢快明亮,情绪热烈,给人一种热情浓郁的北方地方民间特色的感受。

《五梆子》是北方笛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曲笛乐曲鉴赏:

《姑苏行》,江先谓编曲演奏。江先谓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和作曲家,是南方笛的代表人物。这首乐曲创作于1962年,乐曲旋律优美抒情,典雅明快,仿佛漫步在竹林、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穿梭在苏州园林之中,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格,表现了苏州古城的秀美风光和游览美景的愉悦心情。世人皆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美景风光,自古以来引得许多骚人墨客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游览苏州,感受“一片园林一片声”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当真是“醉了山水再醉人”。

4.箫:箫是竹管乐器,一般分为洞箫和琴箫两种。

洞箫常用于独奏,琴箫常与古琴合奏,与笛子不同的是吹孔在两端头,是竖吹演奏。

箫也是中国的传统古老乐器之一,历史久远,有观点认为箫起源于远古石器时代,在西周就已经很兴盛了。箫常用于独奏,也与其他乐器合奏。箫的音色古朴、幽远,声音十分圆润柔美,适于演奏一些低沉悠远的曲调,表达一种静谧、遐思的情感。箫的音色与前文讲过的埙十分相似,箫与埙合奏,十分和谐动听,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有许多配乐场景箫埙合奏,起到很好的情绪渲染作用。箫的音量较小,但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演奏风格典雅飘逸,是古代文人十分喜爱的乐器之一。

箫的独奏名曲有许多,如古曲《梅花三弄》状物言志,描绘了梅花不畏严寒,性情高洁的状态,表达了文人的情操。古曲《妆台秋思》,描写了古代美女昭君出塞的故事,乐曲优美婉约,表现了主人公忧愁、哀怨的情感。让我们一边吟诵唐代诗圣杜甫的名篇《咏怀古迹·其三》,一边欣赏《妆台秋思》这首著名的箫独奏曲,感怀历史的沧海桑田,古人命运的多舛吧!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5.葫芦丝:傣族等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是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十分明显的乐器之一。

葫芦丝与箫相同之处也是竖吹,与箫不同的是口含吹孔。葫芦丝外形独特,用葫芦制成音箱发声,音色悠扬、柔美,体积小巧容易携带,技巧也不是多么艰深,学习起来较为简单,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青睐的乐器之一,如今,也成为许多中小学生音乐课堂选学的主要乐器之一。

葫芦丝演奏的经典名曲有《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竹林深处》《美丽的金孔雀》《蝴蝶泉边》等,其中《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我国著名歌曲作曲家施光南谱写的一首歌曲,曾经由歌唱表演艺术家关牧村唱红大江南北,如今这首歌曲的旋律几乎成为葫芦丝这件乐器的代表性演奏乐曲被世人所熟知。

附:《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乐曲鉴赏。

6.管子:一种古老的吹管乐器,在西汉时称觱篥。

管子主要流行在中国北方,如新疆地区较为盛行。管子音色高亢明亮,具有北方性格的质朴粗犷气质,音量也较大,适宜北方旷野演奏,也因此特性,古代军中常常得到运用。

管子演奏常听到的名曲如《小放驴》《江河书》等。

7.巴乌:巴乌是一种簧管发声乐器,在吹管口装有铜制簧片,吹奏时簧片振动发声。

巴乌与葫芦丝一样,主要流行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是一件地域性、民族性极强的乐器种类,能够独奏也能够伴奏。巴乌有些类似于西洋木管乐器的单簧管,音量较小但音色柔美,善于表现抒情委婉的旋律,技巧十分丰富。

常听到的巴乌独奏曲如《湖上春色》《渔歌》《傣家姑娘选种忙》《边寨欢歌》等。

三、教与学实践

1.教师

教师如能课堂教学现场吹奏埙乐器,则以现场吹奏《阳关三叠》和《苏武牧羊》欣赏为主,并带领学生学唱主题旋律和简单学唱歌词,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教师如不能演奏埙乐器,可以现场播放用埙演奏的音乐《阳关三叠》和《苏武牧羊》,学唱主题旋律和歌词的时间,也应控制在20分钟之内。

其他吹管类乐器教学时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并选择代表性的乐器作品引导课堂听赏。

2.学生

课后实践作业:

①查阅埙的相关文字资料,并做出笔记。

推荐听赏几首用埙演奏的乐曲:《风竹》《楚歌》《枉凝眉》。

②自我查阅《阳关三叠》《苏武牧羊》相关文字资料。

③课下自我听赏乐曲《百鸟朝凤》《凤凰展翅》《五梆子》《姑苏行》,并查阅相关乐曲的文字资料,了解乐曲在演奏、作曲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和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方法:网络检索,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论文,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推荐查阅中国古曲网http://music. guqu. net/xun/。 48eu1DmAPoza80gY6HaYJ1avYpRbZKy/aretgosg1N03umdAQ4vGvEGqpTvW3V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