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郑母区设立 1日,经地委、专署批准,县委撤销郑母公社,设立郑母区,原郑母公社划分为郑母、黄楼、赵坡、霍陵、高墓 5 处公社。
1 月 省委在益都县展开整党试点工作 本月上旬中共山东省委组织532名干部到益都县开展整党试点。其中县委书记以上干部 90 名,县委常委级干部每个公社5 至6 名。同时,昌潍地委派出 260 余名干部组成工作组,配合省委试点。县委成立以书记张士欣为组长的整党工作领导小组,各公社党委以书记为组长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全县以重新登记党员与社教运动相结合的整党试点工作按步骤展开。至1964年 1月结束,历时一年。整党试点分三步进行:一、1月至5月,向全体农村党员进行“做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和党员标准十项条件的教育,然后对党员进行自我的、组织的审查鉴定。再以支部为单位,对党员的登记处理提出初步意见。二、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组织党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前十条》)。批准准予登记党员,对尚不具备登记条件的党员提出限期改正要求。三、从10月中旬开始,按照中央“两个十条”决定,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并对上半年未予登记的党员确定登记处理意见,同时检查并健全基层党支部建设各项制度。经过这次重新登记党员,全县农村所有 9303 名党员,开除党籍 14 名,不予登记 50 名,缓登 62 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169 名,劝退 272 名。这次整党,使全县农村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党纪、党风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有力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1 月 选举出席华东区和山东省农业 “ 双先 ” 会议代表 11日至13日,县委召开农业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座谈会,总结交流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先进生产经验,推选出席华东区、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代表。经过民主推选,县委确定弥河公社红光大队党支部为出席华东区“双先”会代表;城关公社朝阳大队等 8 个大队为出席省“双先”会代表;东坝公社坡子大队党支部书记杨汝标(回族)等4 人为出席省“双先”会先进个人代表。
1 月 全县开展整风整社运动 在省、地委工作组的指导下,整风整社同登记党员试点工作一体进行。这次整风整社的重点是,以《农业六十条(试行草案)》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为指针,以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为重点,以华东局提出的整顿五项标准为目标,着重从生产队经营管理、勤俭办社、民主办社、分配政策和干部作风等方面进行整顿,把中央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切实落实到基层。运动进行到 10月后,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取代。
3 月 全县开展向雷锋学习活动 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帝“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8日,县委作出《关于全县人民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引导,全社会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此后,全县人民学雷锋,做好事,树新风,做标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风气。
3 月 益都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会议于20日至22日召开,出席代表 238 人,列席代表 58 人。会议听取了县委书记张士欣关于政治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听取并审查通过了副县长李永瑛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根据工作需要,改选了县长、副县长。李永瑛当选为县长,刘瑞丰、周英三、马耀如、王建华、吕学先当选为副县长。
3 月 改造落后队 在整风整社运动中,一部分三类生产大队的盖子被逐步揭开,为尽快改变其落后面貌,县委本月开始,选调了 150 名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进驻了 128 个三类大队,一方面从整顿加强组织建设人手,调整党支部和生产领导班子,发动群众选贤任能,首先改变班子的落后面貌。一方面进行生产经营、财务管理方面的整顿,落实勤俭办社、民主办社两个方针,建立健全生产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县委、县人委从经济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投入资金 11 万元,肥料 21 万斤,并发动先进富裕大队伸出援手,进行帮扶。到年底,128 个三类大队改变落后面貌的已有 48 个,基本改变落后面貌的 68 个。
4 月 县委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实行计划生育的指示要求,2日,县委决定建立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由各有关部门负责人 11 人组成,副县长马耀如任主任,下设办公室。随后,各公社、大队相继建立 23 个计生委和515 个计生领导小组,全县计生组织形成网络。县委同时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节育原则,提倡生育间隔以 4 至5年为宜。6月至7月,县妇联、总工会、卫生局联合举办了计划生育展览会,各公社举办了展览室,进行了全社会的宣传发动。至年末全县共有 5761 人实行避孕,总计发放避孕用品 78644 件。
4 月 全县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召开 2日至8日,县委召开全县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与会人员 381 人。会议听取了县委副书记杨聚垣作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传达贯彻了华东区、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精神,出席华东、山东农业“双先”会议的 12 名先进集体、个人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会议总结交流了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向全县农业战线发出了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掀起农业生产竞赛高潮的倡议书。
4 月 共青团益都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会议于20日至23日召开,出席代表423 人,列席代表 21 人。会议听取了县委副书记李培德作的形势任务报告,听取并审查通过了上届团县委的工作报告,表彰奖励了各条战线团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选举产生了 19 名委员组成的团益都县第六届委员会,张洛当选为书记。会议同时选举张洛等 8 人为出席山东省第四次团代会代表。会议最后通过了《全县团员青年动员起来,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决议。
5 月 开展增产节约和 “ 五反 ” 运动 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厉行增产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即新五反。本月 12日,县委召开常委会议,组成五反运动领导小组和增产节约办公室,制定了五反运动规划。确定酒厂、火柴厂为试点单位。21日,县委召开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动员部署会议,全县县直、社直参加运动的 165 个单位的350 名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会议。运动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深入发动群众,揭深查透问题。二、开展回忆对比阶级教育,各级干部洗手洗澡处理包袱。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增产节约整改措施。运动中进行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商业财贸部门清票证)、清漏洞工作。运动中查获了城乡违法贩卖黄烟、粮油及棉布、布票等案件18615 起和一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分子,分别进行了处理。运动于 1964年 7月结束。
5 月 编制农业生产长远规划 为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集中力量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本月,县委、县人委经过反复酝酿研究,批准县计划委员会编制的《益都县 1963年至1972年农业生产长远规划(草案)》。主要指标有:粮食总产 24375 万公斤,棉花总产 75 万公斤,黄烟总产 2941 万公斤,生猪存养15 万头,副业收入 950 万元。到 1972年,上述指标分别完成计划的 74. 5%、16. 3%、79. 6%、106%、64. 8%。
6 月 县委制定加强党的建设制度 针对当前全县整党整社运动中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在省、地委整党工作组指导下,县委于 9日制定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制度,共分 5 个方面,6 项制度,37 条款,计 116 条。印发全县生产大队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求各级党组织对照制度,认真检查,及时整顿,边整边改。
6 月 全县进一步贯彻调整方针 , 大力进行压缩精减 1962年 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央财经小组关于 1962年调整计划的报告,下决心对国民经济进一步大刀阔斧地调整。县委根据地委部署,采取“撤、并、转、缩、留”的方案,对全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财贸、文教卫生等战线,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至本月,先后撤并停转了 77 个单位。其中工业交通、基本建设撤销 8 个企业,上交一个企业;撤销 9 个行政机关团体单位,撤销其他企事业单位 60 个;并将 79 处公办小学转为民办。全县精减干部职工 16735 人,压缩城镇非农业人口 12058 人,减少吃商品粮人口 24678 人,大大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实现了中央提出的进一步从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支援加强农业战线的要求。
7 月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 前十条 ” 决定 5月在杭州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农村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称“前十条”)。12日至18日,县委和省、地委整党工作组召开全县党员干部会议,公社党委委员以上干部 865 人参加,会议主旨是学习贯彻“前十条”和华东局书记处扩大会议精神,训练骨干,掌握政策,为将要开展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作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准备。会议分三段进行:一是学习文件,检查工作,统一思想认识;二是明确政策,划清界限,干部洗手洗澡处理包袱;三是实施整改,鼓足干劲,落实生产计划。
8 月 益都县工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会议于14日至18日召开,出席代表 106 名。会议听取了县委副书记李培德作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听取并审查通过了上届工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经费审查报告,通过了县工会改为县总工会的决定。会议总结了三次会议以来的工作特别是当前以新五反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情况,交流了各条战线工会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会议选举产生了由 23名委员、7 名常委组成的县总工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薛勤基当选为主席。本次会议共收到提案 179 件。会议最后通过了《发扬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掀起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大会决议。
9 月 县档案馆建立 10日,县委决定建立县委档案管理科和县档案馆,分别为县委、县人委直属行政和事业机构。
9 月 益都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会议于25日至28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 321 人。会议听取了县委副书记杨聚垣作的政治形势与当前任务的报告;听取了县委传达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听取并审查通过了副县长马耀如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益都县 1963年至1972年农业生产长远规划(草案)》和《益都县 1964年农业生产计划》。选举产生了 27 名委员组成的县第五届人民委员会,李永瑛当选为县长,吕学先、方文山、马耀如当选为副县长,臧考庭当选县人民法院院长。同时选举李永瑛、杨汝标、凌守福(女)、侯孝昌、董祥庆、马楚珍(回族)为出席省三届人大会议代表。并通过了本次会议决议。
9 月 政协益都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会议于25日至29日召开,出席委员 85 人。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县委的政治形势与当前任务报告和县人委的政府工作报告,参与研究了全县农业生产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会议听取并审查通过了上届政协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政协益都县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28 人,张士欣当选为本届政协主席,刘春圃、丁玉三、杨绍棠、侯孝昌、田锡之当选为副主席。并通过了本次会议决议。
10 月 中共益都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会议于23日至11月 3日召开,出席代表 335 人,列席代表 930 人,代表全县 12581 名党员。县委书记张士欣代表上届县委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一次党代会以来,县委领导的各项政治运动和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成就,分析了存在问题和经验教训。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和省、地委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文件。审查通过了上届县委的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共益都县委关于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关于县、社、队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决定》《关于 1963年至1972年农业生产长远规划(草案)》《中国共产党益都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和关于今冬明春农业生产安排意见。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益都县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23 人和出席省党代会代表 6 人。在二届一次会议上,选举县委常委 9 人,张士欣任中共益都县委书记,厉建莆、杨聚垣、李培德任副书记。
10 月 全县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中共山东省委于10月决定,益都县为全省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6 个重点县之一,提前全面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从本月开始,农村社教运动在高柳、东坝两处公社先行试点,随后在全县展开,至1965年 5月结束。省、地、县 2227 名干部组成益都县社教工作团,编为大队、分队、工作队,分别驻进各社队。这次农村社教运动,先以中共中央《前十条》《后十条》,后以《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为指导方针,以开始为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的“小四清”,发展为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的四清运动。运动分四步进行:一、学习《后十条》和《二十三条》,进行阶级教育,干部洗手洗澡,开展四清,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二、发动群众,揭开阶级斗争盖子,开展对敌斗争,对地富反坏进行重点打击。三、揭开生产斗争盖子,以落实“两个办社方针”为中心,整顿生产经营管理。四、清理阶级队伍,进行组织处理和组织建设。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斗争逐步升级,打击面不断扩大。全县揭露和打击农村党员、干部多吃多占、铺张浪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违法乱纪的人数达到 14000 余人,其中 1100 余人受到各种处分。1979年后,受到处理的党员、干部逐步得到改正。
11 月 全县农村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 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县农村学习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逐步走向高潮。至本月,全县 68179 个生产大队中,已有 143 个大队党支部建立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心组,538 个大队党支部建立学习毛主席著作政治夜校。以党团员为主体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队伍已发展到34000 余人。
12 月 让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 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荡涤农村以封建迷信活动为表现的歪风邪气,让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县委于本年初作出决定,县文化艺术部门上山下乡为农村、为群众服务,把本职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至年末,县新华书店已在 21 处公社供销社设立售书点,出售农业科技和政治书刊。县图书馆在各公社设立图书借阅点,将全县捐赠的 45000 册图书送到农村,并坚持送书到山区。县京剧团编出反映农村阶级斗争题材的剧目《夺印》,上山下乡巡回演出 200 多场次。县文化馆上山下乡,辅导帮助 78%的村队办起了村史、家史展览。县电影放映队 12 个分队在各公社巡回放映革命影片。在县文化艺术部门的帮助下,全县建立农村俱乐部 157 个,农村业余剧团 205 个,农村文化政治夜校 317个。广大农村社员群众学习农业科技,学习时事政治,大唱革命歌曲,演出革命现代戏,全县农村出现一派火红向上的崭新气象。
12 月 刘春圃当选为政协山东省第三届委员会常委 政协第三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本月 17日至29日在济南召开。政协益都县副主席刘春圃出席会议并当选为政协山东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
本年 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9845 万元,粮食产量15. 07 万吨,烤烟产量 11785 吨,年末大牲畜 22300 头,财政总收入 1852 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78 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23 万元,职工平均工资 48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7 元,城乡居民储蓄 342 万元,年末总人口 57.10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 10 万人。
本年 全县党组织状况 建有党委 24 个,党组 4 个,党总支 35 个,党支部 1032个,共有党员 1258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