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成长教育的内涵界定

“成长教育”从内涵上来说,不是一句孤立的口号,而是一个涵盖了理念、制度、机制、策略等诸多关键要素,有着丰富内容和内在逻辑联系的组织体系。这一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固化,便构成了蜊小的学校文化构架。而在蜊小的学校文化中,“成长教育”是其核心和灵魂。

成长教育的基本内涵

1.对“成长”的解读

近年来,我们从未来社会需要、教育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出发,重构学校的教育哲学,重建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以“为每位师生播撒成长的种子,让每位师生体验成长的快乐”作为办学使命,并用“成长”定义教育——教育即成长,它是探究认识和实践关系的“成长教育”。“成长教育”不仅促进教育回归“原点”,实践教育的本真意义,而且它能创新教育的价值,实现教育的本质追求。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1)教育使命由“传承知识”转变为“关注生命”

教育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开始为人类生活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考试制度诞生以后,教育的意义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从关注人类的生存或生活本身走向关注“中举”。教育成了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学校成了知识传播的关键路径,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就是为了教知识、学知识、考知识。而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实施,教育使命由“传承知识”向“关注生命”本身转变。

(2)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生命成长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让人能够学会生存、幸福生活和不断成长。成长教育返璞归真,回归教育原点,回归教育本源,让教育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人的生命成长。成长教育对生命成长的影响及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人的生命成长是由物质生命成长和精神生命成长共同构成的,它是自我内在需要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物质生命的成长,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需要教育的引领与滋养。人的内在需求也需要教育的唤醒、满足和培育。没有教育的成长,只是生命机体的“自由滋长”,只是生命存在的“外壳”。

其次,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内在的“生长力”和外在的“引领力”,这两种力量的源泉都来自教育。没有教育的呼唤,没有动力的“自然生长”,只是一种“无序生长”,只是生命存在的一种肤浅形式。

第三,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教育关注的成长不只是人机体的生长,也不只是人物质生命机能的发展。

生命是人身心、情感、智慧、道德的统一。这种“精神”或“意义”唯有教育才能帮助实现。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他不可能有文化修养、生活内涵,也不可能有人生价值追求。总之,唯有教育能提供给人生命的呵护和精神的滋养,使生命价值不断提升。

2.“教育”的内涵

成长教育是我校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的具体形态和发展目标,旨在以教育促进成长。为此,学校在“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根据师生成长需要,合理确定成长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激发内在活力,推进自主成长,以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成长和最优成长的教育过程及其教育形态。成长教育,是个性化的自我教育,是以共同成长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教育,是和谐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教育普适价值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对教育校本意义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对当下的教育现状进行反思,认为教育虽然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许多改革,但其本质还是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成绩教育”,距离“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距甚远。为此,全社会须建构“以关注‘成长’价值取向”的“成长教育”。成长教育以促进人的生命成长为宗旨,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让人的生命得到健康发展。

成长教育根据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社会对人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确立了“教育即成长”的核心理念——教育即促进每个生命健康成长。定义这样的教育价值是为了让教育“适合每名学生”。其一,教育目的为了人。成长教育在价值追求上改变“成绩教育”的意义,将“学知识”转变为“发展人”,让教育成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二,教育方式适合人。成长教育追求的不是不切实际的“为了人”,而是“基于学生可能”的“为了”,让教育能够适合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适合是促进每一名学生发展的前提。只有适合每一个,才能发展每一个,才能保证面向所有学生。因此,成长教育确立的“促进每名学生成长”的价值理念正是基于教育要“适合每名学生”这一前提。

成长教育根据每个人的成长需要和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需求,按照“满足成长需要”选择教育内容,即“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依据生命成长的需要建构内容。选择这样的教育内容,正是为了让教育“适合每名学生”。其一,适合学生“成长需要”,让他们处在“最佳营养区”。我们从每名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引导他们选择“成长”必需的内容,让他们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寻找适合自己的“元素”。其二,适合学生“成长可能”,让他们处在“最近发展区”。我们从每名学生的现实学力出发,引导他们确定“成长”能达到的目标,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究内容,挑摘适合自己的“果子”。由此可见,成长教育建构“满足每名学生成长”的教育内容应是为了使教育“适合每名学生”。

成长教育根据人的发展特点和教育的内容需求,按照“每个人自己的成长方式”确定教育方法,即顺应每个人身心发展和个体建构知识的特点,选择适合生命个体成长的教育方法。运用这样的教育方法,就是为了让教育“适合每名学生”。其一,让方法张扬个体特长。每个人的禀赋不同,学习方式也各有差别,不同的人常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成长教育倡导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阅读或体验,亦可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发扬特长。其二,让方法促进个性发展。教育既要发扬学生的优势,也要挖掘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潜在优势”,促进其更好发展。成长教育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从“现实基础”走向“发展可能”,从“提出问题”走向“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充分发展个性。由此可以看出,成长教育探究的“顺应每名学生成长”的教育方法,就是为了追求教育“适合每名学生”。

成长教育践行适应每名学生成长的评价准则。不同的教育评价引导教师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评价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用,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改革。成长教育根据人的自我发展需要、教育改革趋势和学习规律等,按照“人的成长‘速度’和‘幅度’”建构评价体系,即根据个体素养的发展情况,以“‘自己’的‘成长’”为评价标尺。确定这样的评价体系也是为了让教育“适合每名学生”。其一,看发展,比谁的进步大。评价时,不是看学习者的现有水平,而要看他们的“发展”情况,即通过纵向对比自己的素质“增值”来衡量成长。其二,看潜力,比谁的努力程度高。评价时,不只是看素质“增量”,还要看他们的发展潜力——完成任务以后还具有的潜在力量,即通过他们的努力“程度”来评价成长。据此可以说,成长教育践行的“适应每名学生成长”的教育评价,也是本着教育“适合每名学生”的目标。

教育即成长,是为了每个生命的成长。成长教育,是适合每个生命的教育。

成长教育的核心理念

成长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师生的成长;相信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渴望;相信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天才。每个孩子都是一种宝贵资源,教育者要善于对其发现与开发;小学是儿童创造力的高峰时期,教育者要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

成长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成长有恒,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教育需要适应成长需要,让每个生命都能自由舒展,让每一位师生都能自由成长。怎样实现教育适应成长需要?这就要努力使学校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等各个方面适应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长需要,切实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统一要求轻个体差异、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重阶段发展轻终身发展的局面,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实施形态。至于在教育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则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引导功能和建设功能,为成长创造环境、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主动发展、自我发展,并努力创造成长教育的最优环境。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工作与研究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生活化德育、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最优课程与教学改革、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稳步、科学、持续地推进成长教育。这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成长教育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deXN5eLJCYX3OHG+s6H8LvoKjtQ6goHoeAPCHqgZ0rgbs3Vg0had90NkrqFa9Y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