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 年 9 月荣成市蜊江小学创办之日起,蜊小人一直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教育应该给予学生怎样的影响,是学习成绩的提高,兴趣特长的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是身心的健康和谐?这些目标似乎都成立,但又似乎欠缺点什么。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清晰地思考与定位,在实践中难免遭遇诸多的挑战: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瓶颈;课程体系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架构;学校文化亟须培育与创新。追寻问题的答案成为所有蜊小人一项共同的任务。
蜊小人将问题求助于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杜威;蜊小人将问题付诸实践,从课堂教学到社团活动。随着一次次探索,一次次追问,我们离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近。我们提出建设“成长校园”的构想,提出“让校园充满成长的气息,让师生拥有坚持的品质”作为学校的终极目标。
追求成长教育,是促进师生快乐的需要。学生成长,学习方能快乐;教师成长,教育方有后劲。追求成长教育是建设学校文化的需要,因为文化是软实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蜊江小学凝练出自己的文化特征,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为“成长有恒,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提出了“恒”的校训。追求成长教育是打造学校品质的需要。办学两载,我们坚信:成长的学生必然是优秀的学生,成长的校园也必然是优质的校园。通过成长教育打造的学校品质,才是符合教育思想、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能够代代传承的优秀品质。
当成长教育成为蜊小人共同的追求和目标时,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所有蜊小人的“埋头苦干”。但成长教育仍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当它落根于蜊小时,蜊小人必须不断寻找成长教育的着力点——从学生到教师,从课程到教学,从师生互助到家校合力……蜊小人探索着教育的每个角落,不断更新着对成长教育的理解。我们认为成长教育之实现,在于学生、教师、课程,也在于家校合力。
成长之魂在于学生。对于教育者来说,以学生为本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更应成为一种内化于心的惯性——在任何时刻、任何地域提到教育,学生永远是教育者脱口而出的第一个词。因此,要解密成长之奥妙,其魂在于学生。当蜊小把学生发展作为学校的终极目标时,就必然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实现包括成绩在内的一切可能,于是一种更丰富、更多样的学习氛围在这里悄然形成,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在这里蓬勃发展。
成长之行在于教师。当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追求培养“名师”来带动学校的教育品质时,我们则更加注重“明师”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作为教育执行者和实践者的教师,其本身与成长的距离直接关系到成长教育的践行,因此给予教师足够的成长空间是成长教育的行动保障。蜊小将成长教师的内涵具化为从入职到“明师”的多项措施,追求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兼顾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如果所有教师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成长之光,那么成长教育的实现还会远吗?
成长之根在于课程。李希贵强调:“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作为教育理念的载体,作为实施教育的途径,课程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加重要,故成长教育想要生根发芽,其根本在于成长课程体系的建设。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单纯的国家课程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学生成长需求。于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多样化成为我们新的课程追求,开发建设适合蜊小学生的课程成为所有蜊小教师的共同目标。如今,蜊小通过构建学科活动课程、实践类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为成长教育的践行提供了木本水源。
成长之力在于家校。教育永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事实上,很多研究表明家长对于学生的影响远超过学校,因此家校合力自然成为实施成长教育的重要推手。蜊小从建校初期就把家长作为另一类“教师”引进了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将成长教育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位家长,从而通过理念的认同为践行成长教育提供助力。如今,家长已然成为学校的同盟军、促进会和依托力量,而家委会也成为促进家校合力的桥梁。当家长以一种更开明、更积极的心态认同并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工作时,成长教育这列火车就有了足够强劲的动力,在蜊小学子的一生中持续奔驰!
成长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目标,不如说是一种理念、一种过程。成长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者的不断付出,需要有大魄力的变革,更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成长是所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课题,为此,蜊小一直在努力……
鞠文玲
2016 年 3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