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敌后格局与抗日武装

抗日战争时期,行唐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主战场。随着敌我实力的消长,根据地区划不断调整,敌我态势也在发生相应变化。

(一)根据地区划设置

1937 年 10 月下旬,县委设立口头区(北区)。

1938 年 2 月,县抗日联合政府成立,增设西区和东区。同年 5 月,复增设城东区、城西区,各区政、军、群组织相继成立。

5 个区时期的区划为,北区区委驻口头,辖口头及以北 77 个村庄,38989 人。西区区委驻城寨,辖城寨周边 42 个村庄,21644 人。东区区委驻玉亭、疙瘩头一带,辖周边 105 个村庄,45086 人。城西区区委驻宋营,辖宋营周边 58 个村庄,28991 人。城东区区委驻 村,辖周边47 个村庄,28639 人。

1939 年 1 月,根据抗战形势的发展和地理、敌情、交通等因素的变化,将 5 个区改为 8 个区。

8 个区时期的区划为,一区驻口头,辖37 个村庄;二区驻齐家峪,辖34个村庄;三区驻东城仔,辖38 个村庄;四区驻北城寨,辖 39 个村庄;五区驻安太庄,辖 37 个村庄;六区驻沟北,辖 38 个村庄;七区驻 、余底,辖30 个村庄;八区驻张吾、伏流,辖31 个村庄。

1941 年4 月,一、二区合并,原8 个区压缩为7 个区。1943 年6 月,恢复为 8 个区。1945 年县城解放后,设为 9 区,辖城内五街三关。

从创建初期的 5 个区,到调整后的 8 个区,覆盖了县城以外的县内所有村庄,每个区域都有我党、政、军、群基层组织存在,包括区委、区公所、区自卫队以及各类抗日群团组织。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一些区的党、政、群组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很快就会重建起来,或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开展工作。

由县委党史研究室绘制的 1945 年行唐行政区划图,体现了特定时期行唐的 8 个区布局,显示了解放后设立的第九区,对于我们认识行唐抗战历史有很好的帮助。

(二)变化中的敌我态势

1937 年10 月下旬,日军攻陷行唐县城,同期行唐县委设立口头区(北区),从此,敌后战场条件下敌我双方南北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

这种“对峙”,表现为不断变化中的敌我态势。

1941 年之前,日军控制范围基本上停滞在县城及贝村、北贾素沿线十几个炮楼控制下的少数村庄。行唐中、北部广大地区仍控制在我抗日的军民手中。

自 1941 年 8 月 20 日起,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为了从经济上封锁根据地军民,日军在距县城以北 10 华里地带,西起伏流、东至故郡,修筑了一条长达 62. 5 华里、宽 1. 5 丈、深 2 丈的封锁沟,我四、五区一部、六、七区全部近百个村庄被分割,由此形成了封锁沟以里为敌占区,封锁沟以外为游击区的局面。

1943 年行唐抗日斗争形势示意图,通过“三分”法展示了特定时期行唐抗日根据地的敌我态势。从图上可以看出,北部是巩固区,南部为敌占区,中间大片地带为游击区。将敌占区与游击区隔开的,是 1941 年秋冬日军开挖的两条封锁沟;横在巩固区与游击区之间的,是 1943 年春日军“蚕食”时制造的长达 50 华里的扇形封锁线。

在 1943 年春季“蚕食”中,日军动员了 2500 兵力,3 万民夫,向封锁沟以外推进 500 平方公里,138 个村庄被分割,平原全部被敌控制,我三区、四区、五区和六区全部由巩固区变为游击区,只剩下一、二区部分地区为巩固区。这个时期,也是行唐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

从1942 年开始,日军为强化其殖民统治,在敌占区建立伪大乡,在伪大乡设立伪村长、保甲长,推行“保甲制”,以实现其“以华治华”的卑劣构想。期间,日军曾在封锁沟以内建立了 14 个伪大乡,直接隶属于日伪县政府。

面对严峻形势,根据地党组织随机应变,趁敌人成立伪大乡之机,相机发展抗日的“两面政权”。在六区的 5 个伪大乡中,伪乡长人选多数是经区委审定后推选的党员干部。他们表面上为敌人做事,暗中为我方服务。如,贾素乡伪乡长崔佩之,是抗日的共产党员,他暗中将敌人“清剿”、抢粮计划及时报告给我区委,使我方提前做好坚壁清野准备,减少了日伪“扫荡”给根据地人民带来的伤亡和损失。在七区,区委根据“敌进我进”的方针,将区委驻地设在距县城不远的张吾村,区干部分头进村发动群众,建立“两面政权”。在临近县城的白庙、东伙同村,我区干部甚至还将隐蔽点和堡垒户建到了伪军和保甲长的家里。这些伪军、伪保长不仅留干部过夜,还主动报告敌情,配合我方工作。1943年,七区完成救国公粮任务 119%,而对日伪军索要的粮食任务完成不到 20%。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日伪对沟内的“占领”,不过是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占领。因为,在伪大乡的背后,始终有抗日的“两面政权”存在;在伪大乡的区域,始终有抗日的党、政、军、群组织活动。日军虽然在沟内建立了伪大乡,但敌后抗战的主动权仍掌握在我们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手中。

(三)抗日武装

行唐境内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包括,八路军主力、县地方武装及民兵组织。

1.八路军主力

抗战时期,行唐一带是冀中主力团转战和休整的后方基地。常驻行唐的八路军主力有晋察冀军区教导团(后改编为晋察冀第四军分区 30团)、抗三团,冀中 17 团、18 团、22 团、26 团等,都曾在行唐境内休整或配合作战。1939 年 9 月,八路军 120 师到口头、秦台一带休整,并完成改编。358 旅旅部驻牛下口,120 师师部驻北城寨。

晋察冀军区教导团成立于 1939 年 2 月,主要职能是为部队培训作战骨干力量,同时肩负机动作战任务。成立之初,由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兼任团长,郑维山任政委,直属军区领导。教导团于 1940 年百团大战后移驻行唐(南城寨),直到 1945 年 5 月才奉命离开,进至雁北地区。

1941 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反“扫荡”、反“蚕食”阶段,军区教导团一面坚持教学训练,一面参加战斗。同年 8 月,在秋季反“扫荡”中,教导团化整为零,在灵寿、行唐北部山区棉花庄一带与敌人周旋,掩护军区后勤机关及抗大二分校跳出敌人铁壁合围,成功转移。同年冬,教导团在行唐伏击修沟之敌,平毁封锁沟,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连续作战 40 余次。

1942 年初,根据军区精兵简政要求,教导团转为作战主力团,由军区调归四分区建制,移驻行唐(上)南庄、(上)北庄,在行唐、新乐、灵寿、曲阳、正定一带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43 年 2 月,教导团取消营的建制,改编为四分区三十团(团部下辖特务连、侦查连和 5 个步兵连)。

自 1941 年至 1943 年,郑维山任教导团团长。改为 30 团后,彭龙飞(1943 年)、宋玉林(1943 年)、马龙(1944 年)、陈信忠(1944 至1945年)先后任 30 团团长。

2.县地方武装

抗战时期行唐境内地方武装,最早的是成立于 1937 年 10 月的行唐县抗日救国义勇军,后编入了边区第五大队;1938 年 2 月成立行唐县游击队,1939 年秋编入县基干游击队。到 1940 年夏组建的行唐县大队,下设两个中队,140 余人,在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最具影响的,是在县大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行唐县支队。

1943 年 1 月,晋察冀四分区 30 团抽调部分骨干,与行唐县大队、县武工队合并,创建了行唐县支队。支队长陈信忠,政治委员俞恒兼,下设两个中队,两个武工队,共 300 人。后,武工队编为县支队第三中队。县支队第二中队最负盛名。在 1943 年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二中队智取 炮楼、奇袭长寿据点,击毙铁杆汉奸,炸毁两列日军火车,端掉 14 处日伪据点,活捉了伪河北省建设厅厅长,创造了一连串的奇迹,被晋察冀军区授予“常胜之队”称号。

县支队后来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第六十四军。担任过县支队长的陈信忠升任了第 64 军军长。

3.各区、村民兵组织

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敌后战场中一支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战争的重要角色。1938 年行唐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以村为单位将 16 至 24 岁的青年组成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青抗先”),将 25 至 35 岁的青壮年编为模范队,这些组织通称民兵。作为群众性自卫组织,他们主要任务是监视日伪活动、组织锄奸反特、保护抗日干部,也开展游击战,配合八路军作战。

抗战时期,行唐民兵数量多达一万余人,曾涌现出康福山、焦大海、安永昌等众多民兵战斗英雄。 ymrdpnnRc4VSE1VG+9KchSeBNjSuzC2P6ao338VUz/TfTSAKJHIqJ0e4oK8nOv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