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老区要素发育过程

从老区构成要素考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老根据地,要具备“有党的组织,有革命武装,有人民政权”这样三个基本要素。就行唐而言,老区“三要素”的发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渐进过程。

——行唐党组织的建立,源于大革命时期

1925 年 6 月,行唐县第一个共青团小组——东杨庄团小组成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行唐传播的新纪元。1927 年初,唐山开滦煤矿工人、共产党员张静轩回原籍庄头村创建了行唐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庄头支部;同年春,唐山开滦煤矿工人、共产党员张洛万回原籍创建了行唐县第一个基层党小组——北羊同党小组。庄头支部和北羊同党小组的创立,标志着行唐老区第一要素——党的组织的萌芽。

——行唐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南方一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全国革命形势的好转,不断激发着共产党人的革命热情。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这种“热情”又很快表现为“左”的盲动、冒险色彩。

1932 年,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北方各省委代表会议,继续继承“左”的错误,要求在北方普遍发动革命暴动,建立红色政权。北方会议后,中共河北省委提出“在河北发展游击战争,创造新的苏维埃区和红军”,确定直中、保属等 8 个地域作为全省暴动的重点区域。

行唐与灵寿、曲阳、阜平三县毗邻,地处直中、保属地区结合部。这种地理特征,决定了行唐必然会受到多重影响。事实上也正是如此,1931 年成立的中共行唐县委很快就投入到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洪流中。

这一时期,冀西地区有过几次影响较大的暴动,包括慈峪暴动、五县农民联合暴动、水泉暴动等,而每一次暴动,行唐都是积极、重要的参与者。

参与慈峪暴动 磁峪暴动发生于 1932 年,由中共直中特委领导。在筹备慈峪暴动过程中,行唐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直中特委组织的为期七天的训练班,参加了在新乐木村召开的五县负责人军事会议,行唐县郄凹村刘玉辰、信庄村马云龙分别担任暴动小队长。

参加五县暴动 五县农民联合暴动发生于 1933 年 1 月,同样是由直中特委组织领导,涉及行唐、新乐、藁城、正定、灵寿五个县份。该次暴动目标很明确,就是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华北游击队,然后将队伍拉到行唐、阜平一带山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当时,藁城、正定两县编为第一纵队,新乐为第二纵队,行唐为第三纵队。作为第三纵队,行唐的筹备工作非常扎实。除发动普通党员、群众积极分子之外,还将工作渗透到了国民党保卫团内部,敌县城保卫团班长郭华亭、口头镇保卫团班长单小德,还有南伏流、北协神保卫团中的 4 名团丁,均被争取过来,并吸收为党员。行唐地区暴动队员有 1000 余人,暴动武器人手一件,其数量接近整个五县农民联合暴动的半数。

主导水泉暴动 水泉暴动由中共保属特委辖下定县中心县委领导,曲阳、阜平、行唐三县参加。暴动区域位于三县交界的水泉村一带,涉及 18 个村庄。行唐地处暴动核心区域,县委书记孙来恒担任军事总指挥,统一指挥暴动。这次暴动持续了五天时间,曾取得阶段性胜利,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有力打击,极大地提振了党员群众的革命热情,在太行山一带产生了广泛影响。

以上三次暴动均未取得成功。失败的根源在于党内“左”倾错误脱离北方革命实际,无视敌强我弱的基本事实。暴动过后,敌人进行了疯狂反扑,行唐党组织遭到破坏,革命活动从此陷入低潮。

暴动虽然失败,却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它极大地教育了群众,锻炼了党员干部,为后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政治基础。

——行唐革命根据地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曾经提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冀西地区的农民武装暴动虽然失败了,但革命的火种一直没有熄灭,它是我们创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基础。

行唐地区情况正如聂荣臻所言。水泉暴动失败后的阴霾还未散尽,上南庄村党支部便悄悄地建立了起来。它诞生于白色恐怖之下,活动于革命低潮之中。从建立之日起,上南庄党支部的革命活动一直没有间断。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清藻奉晋察冀省委派遣到行唐开辟抗日工作时,到的第一站就是上南庄村,它是当时全县唯一健全的基层支部。

恢复党的组织 马清藻到达上南庄后,在上南庄党支部的直接帮助下,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就恢复了西北山区 300 多名党员的组织关系,重新建立起 60 个支部。1937 年 10 月 27 日,中共行唐县工作委员会在两岭口村成立(11 月中旬,经晋察冀省委批准,行唐县工委改称中共行唐县委员会)。从此,行唐各级党组织有了自己的领导中心,全县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设立抗日机构 县委成立后,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动员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10 月 20 日,在两岭口村组建了行唐县抗日救国总动员委员会,是党领导下的半政权组织。总动会下设武装部、宣传部、青年部、农工部、妇女部、分配部和儿童团等 8 个机构。同时,还在该村组建了行唐抗日义勇军。

创建抗日政权 1938 年 2 月,行唐县抗日联合政府成立。至此,行唐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体现老区特征的“三要素”——党的组织、革命武装、人民政权——趋于完备。之后,行唐抗日根据地在斗争中成长,各级机构、部门职能不断完善,县、区、村三级党政军群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

全国抗战八年,行唐抗日根据地走过了不平凡的八年。

透过这八年,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根据地的成长,也实实在在地印证了老区的“三要素、一条件”:一是重建了中共行唐县委,并切实发挥了领导敌后抗战的核心作用;二是建立了革命武装,先后成立了行唐县抗日救国义勇军、行唐县游击队、行唐县大队、行唐县支队,很好地配合了八路军主力作战;三是建立了抗日政权,成立了行唐县抗日联合政府(后改为抗日民主政府),发动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巩固了抗日政权;四是与日伪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并赢得了最后胜利。

从1931 年 6 月中共行唐县委成立,到 1945 年 9 月行唐全境解放,行唐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经了 14 个年头。

陈云题词:“饮水思源不忘老区”

14 年的创建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中共行唐县委成立到水泉暴动失败,为第一阶段,是县委组织领导农民武装暴动阶段;从水泉暴动失败到七七事变爆发,为第二阶段,是行唐党组织在革命低潮中坚持地下斗争的阶段;从日军侵占行唐县城到行唐县抗日联合政府成立,为第三阶段,是行唐抗日根据地开辟和建立阶段;从抗日联合政府成立到行唐县城解放,为第四阶段,是根据地人民实现老区梦想、赢得抗战胜利的阶段。 elUw+mSWKZ9GHTLKZZ900zJt2sL5BX6CtYGbFX/g9cO79JMnVcwvzZ3AgTg5CT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