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地理中心,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一个一体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人文相亲,地理接壤,经济相融。当前,新疆正在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一带一路”诸国许多属于和我国毗邻的周边国家,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有相当数量共同的民族和语言,这些跨境民族和语言可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十分重要的沟通与认同的角色。这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新疆五大中心建设其中之一就是区域性文化科教中心,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自治区党委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中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向沿线国家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打造坚实广泛的社会基础,加强和重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加强“一带一路”国民能听懂及看懂语言的有关“一带一路”信息的发布及宣传工作,加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等方面的工作。

新疆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自治区重点建设大学,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为新疆经济建设服务,为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的理念。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背景下,学校进一步加快了向“新疆名牌、西北一流、全国知名、辐射中亚”的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目标的推进。为此,学校及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整合,推出了丛书之一的“新疆文化研究”学术丛书。该丛书包括两本专著,涉及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文化习得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哈萨克斯坦的中国认同,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专著《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文化习得研究》

国外三语习得研究主要以移民为研究对象,多是基于同一语系框架下对西欧语言的检测,这与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三语(本民族语、汉语、外语)文化习得情况有较大区别。这三种语言分属截然不同的语系,产生于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之中。目前国内三语文化习得研究对象多见于母语为汉语的三语习得者,对多元文化语境下不同语系中不同类型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文化习得“缺失”实证和理论研究。因此涉及不同语系的三语习得个体特征研究尤为必要,本族语( L1)、汉语( L2)、外语( L3)习得过程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呈现出历时递进和共时依托的关系。

本次研究凸显地缘文化特色,针对新疆不同语系下不同类型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特点和规律进行对比考察,并对其进行本土化解释及应用。研究对策致力于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成效、促进个人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建,以此丰富三语习得研究视角,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阶段的三语文化习得相衔接,使研究更具延续性。研究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理论成果和对比实验方案能够为三语文化习得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佐证和文献,为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反馈和对策建议。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的新疆,三语或多语习得的研究意义深远,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实现“五通”,必然需要语言互通,发挥语言既是文化资源,又是经济资源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契机下要注重发挥语言作为区域一体化人文交流组织要素的整合功能,培养跨文化交际多语复合型国际人才进而助推国家战略的实施。本次三语文化习得研究是系统开发少数民族学生多语能力、构建多元文化的重要手段,语言能力培养和研究是发展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互动创新的客观需要和研究趋势。研究能够为“一带一路”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在战略导向、能力需求、资源种类和资源质量等方面提供科研支撑,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科教水平的提高以及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与高度融合──使得学习者获得适应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全球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提高多元文化素养。

2.专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哈萨克斯坦的中国认同》

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正全面推动“一带一路”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中哈合作前景光明。为考察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向西第一站,“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提出地—哈萨克斯坦国民眼中的中国形象,本书对现行哈萨克斯坦中学普教历史及地理教科书和主流纸媒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哈萨克斯坦普通国民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哈国不同群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通过问卷、专家学者访谈,三年跟踪调查哈国国内不同群体及来新疆的哈国留学生群体,全面了解他们对“一带一路”的社会认知及发生的认知变化;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哈萨克斯坦孔子学院的汉语及中国文化传播状况。力求通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勾画出哈萨克斯坦国民眼中中国形象以及“一带一路”认知的大致轮廓,并分析其成因,考察其政策、对策。本研究不但可以间接地了解哈萨克斯坦国民眼中的中国形象,还能充分理解他们的“中国观”的成因。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改进对外传播,改善哈萨克斯坦公众中的中国形象,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对把握中哈关系的发展前景,提升哈萨克斯坦的中国影响力,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维护中国西北边疆的稳定和文化安全至关重要。

本书作为一项学术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性的探究,也有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引证。目前中国学者对于中亚国家教科书、纸媒等方面的中国形象研究还非常缺乏。本研究以“教科书政治学”“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的“国家形象研究”和“情感地缘政治学研究”,在中国与中亚区域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我们分析中亚国家的学校教材、媒体报道、互联网信息、国民眼中的中国形象信息,了解兄弟国家对当代中国和“一带一路”的认知,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总体上看,本套丛书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特色:首先,能够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资政作用;其次,各专著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在理论创新层面上有显著提升;最后,本丛书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数量或实证分析来支撑研究结论,立论坚实。本丛书得到新疆财经大学出版基金的资助,其顺利出版,不仅有利于推动新疆文化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和繁荣,更可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新疆文化研究”学术丛书编写组
2016 /06 /16 f6Rvp0BXJZYJ8ZhgExhWxMOZ4t/nAAeXAZOFzr/EACaulxKjwH7Z3SSvWQR2Gd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