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毕节试验区2016年生态建设发展报告

颜 强 简才源

摘 要: 本报告根据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对“十二五”期间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现状主要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建设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十二五”;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报告

毕节试验区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滇、黔、桂连片岩溶腹地,是珠江、乌江水系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贵州省的高原屋脊、乌蒙山腹地和石漠化生态脆弱地区,其国土面积为2.69万km 2 ,石漠化面积为1137.96km 2 ,潜在石漠化面积为989.48km 2 ,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3.39%和29.03%。 。毕节试验区是暴雨泥石流灾害区的频发地区山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山地石漠化地区;属于酸雨区、暴雨洪水地区;位于春旱区与低温冻雨灾害区。因此容易引发干旱、低温冷冻、冰雹、洪涝、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多种环境事件。 从总体上说,毕节试验区是个生态极其脆弱区与各种环境事件的多发区。区域内生态建设的任务繁重,因此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中的生态建设主题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省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推动与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实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人口发展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不仅为今后的发展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也为类似毕节岩溶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典型示范和借鉴。

一、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一)“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现状

1.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由表1可见,2015年毕节试验区森林覆盖率48%,比去年增长1.8%,森林面积是129.00万公顷,当年营造林面积9.4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729.30万立方米,比去年增长180.6万立方米,且均为“十二五”期间历史最高。在新增森林面积上达到4.24万公顷,与2012年持平,仅次于最高的2014年5.83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也达到149.80平方公里,与2014年基本持平为同期最大。从表2可以看出在“十二五”期间试验区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5年内分别增长了19.41、19.91、29.10百分点,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78%、0.80%、1.16%,森林资源主要三个指标实现共同增长,将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基础支持功能共同发挥巨大生态效益,为毕节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强大支持。

根据毕节试验区林业局相关数据,“十二五”期间,完成营造林面积609.34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以上。每年完成义务植树960万株、折合造林面积5.75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35%。完成石漠化治理149.8平方公里,完成重点区域绿化38.2万亩,完成造林141.6万亩(荒山造林100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23万亩、重点区域耕地造林18.6万亩)结合“绿化毕节”等生态建设主题相继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国3356、生态工程、农田基本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与林业工程,完成重点区域绿化80余万亩,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表1 “十二五”期间毕节试验区森林资源情况

单位:%,万公顷,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毕节试验区2010~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试验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表2 毕节试验区森林资源保护情况

资料来源:毕节试验区2011—2015林业统计数据。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情况

2015年毕节试验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8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改善灌溉面积和恢复灌溉面积分别是1.11万公顷、0.17万公顷和0.24公顷,与2014年相比,各项数据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仅次于2013年的5.47万公顷,达到5.08万公顷,比2014年增加了0.76万公顷,是2010年1.8倍。其它见下表2。

表3 毕节试验区水土治理情况

单位:万公顷

资料来源:毕节试验区2010~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试验区2011~2015年环境状况公报。

表4 2015毕节试验区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资料来源:毕节试验区2015年环境状况公报。

全市累计通过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完成治理面积10800公顷。从表4可以看出,经果林2195.7公顷,实施封禁治理2477.1公顷,保土耕作4359.5公顷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实施坡改梯与营造水土保持林方面的生态工作有待于下一步加强。

3.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充分依托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产业建设,“十二五”以来,全市经果林面积达到364.8万亩,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20万亩,其中林下种植56万亩,林下养殖9万亩,森林景观利用49万亩,林下产品采集加工6万亩。切实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促进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其中2015年完成经果林面积64.7万亩,发展林下经济30万亩(林下种植14万亩,林下养殖4万亩,森林景观利用10万亩,林下产品采集加工2万亩),林下经济产值10亿元(林下种植4亿元、林下养殖3亿元、森林景观利用1亿元、林下产品采集加工2亿元),全市森林旅游共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4.主要污染物控制情况

“十二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737.8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461.35亿元,年均增长14.8%,三次产业结构从21∶43∶36调整到19.8∶39.8∶40.4,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截至2015年11月,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已经分别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99.55%、101.69%、125.93%、94.15%,预计能超额完成“十二五”总量控制指标任务。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4年增长12.9,其中二产和三产分别达到了12.6%和15.5%,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但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了0.5%、7.7%、22.1%、36.8%、28.7%、33%,均控制在贵州省环保厅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较好地实现了年度减排目标。数据表明,毕节试验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污染减排,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详见下表3。

表5 毕节试验区2011—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毕节试验区2010~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试验区2011~2015年环境状况公报。

5.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根据毕节试验区中心城区4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见表6):“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1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286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72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3.49%,均无酸雨出现。其余7个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其中,2013年各项指标为“十二五”期间最差,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城区开发、中心城区主导风向、冬季取暖、机动车增加等原因所致。2015年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仅为0.02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5毫克/立方米,为同期最优;此外,2015年中心城区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32毫克/立方米,臭氧滑动8小时第90百分位数为11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为1.4毫克/立方米。上述分析表明,毕节试验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

表6 2011—2015年毕节试验区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单位:毫克/立方米,%

资料来源:毕节试验区2011~2015年环境状况公报。

6.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建成总面积为75003.9公顷的10个自然保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8%。其中,草海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为96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0.4%。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含新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067.3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0.8%。建成总面积为44336.6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7个,占全市总面积的1.7%。建成大方油杉河大峡谷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建成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威宁县锁黄仓、黔西水西柯海、纳雍县大平箐),新增3个市级森林公园(七星关马家坪、金沙偏岩河和纳雍莲花山),5个市级湿地公园(威宁海舍、七星关干堰塘、织金绮陌河、金沙西洛河、纳雍白水河)。全市林业受保护面积达到14.5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4%。

7.天然林资源保护情况

“十二五”期间,共完成森林管护面积1257.32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17.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2万亩,封山育林7.5万亩;兑现中央财政国家公益林补偿基36810.43万元,省级财政地方公益林补偿基金6397.04万元。其中2015年完成兑现中央财政国家公益林补偿基金8676.3万元,省级财政地方公益林补偿基金1968.32万元。

(二)主要指标在贵州省的比较分析

1.森林资源指标稳中提升

“十二五”期间,尽管毕节试验区在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作了较多的努力,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年毕节试验区森林覆盖率是40.03%,2015年达到了48%,五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成效显著。2010年贵州省森林覆盖率是40.52%,毕节仅低了0.49个百分点,2011年进一步缩小到0.03百分点,但2012年、2013年差距拉大,2014年差距有所缩小,2015年进一步缩小到2%,2015年营造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所占比重分析同比上升了7.28和0.05个百分点,表现为稳中有升。但由于生态环境基础差,与贵州省相比,差距却依然存在。从2015年森林面积、当年营造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来看,与2010年相比,毕节试验区所占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森林面积,占比下降到不足10%,降幅最大,与2014年相比也下降了4.69%,见表7。

表7 毕节试验区2010~2015年森林资源在贵州省的占比情况

单位:%,万公顷,万立方米

续表

资料来源:毕节试验区2010~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州省2010~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贵州统计年鉴。

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2015年毕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6.9%、12.6%和15.5%,都高于贵州省,但是毕节试验区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力实施绿色毕节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降低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在贵州省的占比也只是略微高于2014年指标的0.32和0.76个百分点,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氮氧化物排放量却分别比2014年下降了7.7和1.85个百分点(见表5)。

表8 毕节试验区2012~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贵州省的比重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毕节试验区2012~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州省2012~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

3.空气环境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表9 2015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空气六指标年均值

单位:ug/m 3

资料来源:2015年贵州省环境公报。

在表8中,毕节试验区与其他中心城市的比较分析看,虽然毕节试验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但仅有可吸收颗粒物与细颗粒物两项指标不高于全省均值,其他指标均高于全省均值,表明空气环境质量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主要措施与经验

(一)多措并举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阵地,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发达的林业、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五年来,毕节试验区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试验主题和生态建设目标,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抢抓国发〔2012〕2号文件等历史发展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林业各项工作驶进了“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十二五”期间,毕节试验区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被授予全国石漠化防治示范区称号;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启动实施,组建了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1.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全市林业加速发展

一是从顶层设计上着手,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指导各县(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序开发,有效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与扶贫开发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在林业管理上,与大数据相结合,在全省生态云的框架下建立毕节试验区林业云,实现林业数据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林业生产。组织编制了《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林业板块经济发展规划(2015—2020)》《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特色经果林板块发展规划(2015—2018年)》《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湿地保护利用规划》《贵州毕节试验区林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等四个规划,即将由市政府印发实施。

二是结合毕节生态现状,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进行规划布局。根据《关于切实做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的意见》,突出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城镇与园区周边,景区周围和重要水源地等重点区域,优化了布局。集中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领导示范点251个,绿化面积15.17万亩,起到了做示范、树标杆带头作用。

2.坚持兴林富民,引领绿色产业发展

坚持把兴林和富民作为林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新路子,统筹兼顾好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的关系,探索生态友好型经济发展的模式,实现绿色增长和经济增收双丰共赢。以地域地理气候条件为基础,集中打造连片、规模发展的区域性林业经济板块,因地制宜的大力发展核桃、刺梨、樱桃、苹果、石榴、油茶等特色经果林、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以林药、林菌、林菜、林粮等为代表的林下种植业和以林禽、林畜、林蜂等为代表的林下养殖业,实行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立体开发,促进农户在较短时间内增收致富。

3.坚持林业市场主体地位,助力机制创新

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发展活力。一是建立市场主体培育激励机制。通过流转荒山荒地、承包退耕地,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提高植树造林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程度。二是种苗供应机制方面,坚持乡镇自行育苗为主、国有林场保障育苗为辅,通过“政府限价、乡镇组织、就近育苗、定向供应”的方式保障种苗供应。三是建立新型造林管理机制。对各造林主体全面推行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谁造补谁”的政策,将造林资全部分批次补助给造林主体。四是建立动态跟踪考核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一旬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年终一总评”的动态跟踪考核工作推进机制,严格实行问责和考评结果运用。

4.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林业改革

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森林保险、林权流转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减免林业规费,林农负担大幅度减轻,林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大力推进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先行先试,领跑林业生态建设改革。一是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毕节试验区早在200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改革管理体制、推进分类经营,改革激励机制、推进招商引资,改革经营模式、推进产业发展,改革考评制度、推进责任落实,改革机构设置、推进队伍建设的“五改五推”改革发展经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国内各大重要媒体先后登载了毕节试验区国有林场改革的文章,其为国家顶层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实例,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6月5日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二是试点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不动摇的基础上,毕节试验区在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试点,完善财政扶持制度试点,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完善森林保险制度试点等四项改革上先行先试、探索经验。随着《贵州省毕节试验区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工作方案》《毕节试验区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林业经营权被赋予抵押、担保、贷款等更多权能,同时为涉林企业和农户开展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方面进行分析、估算提供服务的毕节试验区乌蒙山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也相继登记成立,这些举措更有效地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此外,市林业局进一步完善了《毕节试验区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意见》,不断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范围,提高保额和保费补贴标准,创新森林保险理赔机制,提高林农抵御风险能力。

5.高度重视,组织保障给力

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既要靠客观自然条件,更要靠主观重视。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后,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都高度重视,提出“生态立市”,把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工作抓手。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相继支持出台《毕节试验区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方案》《绿化毕节动态跟踪考核办法》等8个文件,召开绿化毕节专题论证会、座谈调研会、推动大会和现场观摩会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二是强化帮扶指导。出台《绿化毕节联系帮扶制度》,把绿化任务较重的39个乡(镇、办事处)明确为39名市级领导联系、112个市直部门对口帮扶区域。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把市、县、乡三级林业部门技术人员派驻到造林点上跟踪指导。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十二五”期间共筹集造林绿化资金14.18亿元,其中国家和省6.39亿元、市级1.3亿元,各县(区)自筹2.19亿元,企业投入4.3亿元。

6.广泛动员,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

把宣传工作作为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纽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和安排部署,创新宣传方式,主动与媒体沟通,充分发挥宣传舆论作用,广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法规、成效做法,倾听民意,解决问题。上半年以来,向省林业厅、市委、市政府信息宣传机构,各大媒体报送林业信息871条,采用632条,同比增长21.5%。在新华网、中国绿色时报、贵州日报、毕节日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140余条(篇),并被搜狐网、中国园林网等多家网站转载。

(二)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切实提高环境质量

“十二五”以来,全市各级环保部门以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为立足点,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大力实施污染减排,扎实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环境污染整治,严格环境准入并大力服务项目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通过努力,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AQI与其余县城环境空气质量API均达到二级标准。全市6条主要河流15个监测断面达标率为93.3%,均满足功能区划要求;1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固体废物环境、声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1.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全面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继续把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火电行业脱硫脱硝和水泥行业脱硝作为减排工作的重点,强化工作指导和对涉污企业的定期督查,狠抓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措施落实。严格项目准入,积极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把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关。将各县(区)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考核管理范畴,抓好动态跟踪管理,制定各县(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加强节能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同时狠抓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城镇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电厂脱硫脱硝设施、煤矿污染治理设施等环保设施建设,强化危险工业固废和医疗废物管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9家新型干法水泥厂脱硝设施建设,14台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增容改造,20台火电机组脱硝设施及旁路封堵工程。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31个,总规模为15.46万吨/日。

2.全面污染防治强力推进

一是扎实开展污染现状调查。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煤矿及煤化工分布区水污染调查和辐射放射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产生行业更新调查,摸清了污染底数,为环境保护决策获取了大量基础性数据。二是以“治水、治气、治渣”为重点,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方面,推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贵州三峡库区上游区及影响区水污染防治规划(2012—2015年)》《毕节试验区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规划(2013—2020年)》实施,争取到位资金7368万元开展重点流域污染整治,继续强化三岔河、乌江、赤水河等重点流域“河长制”管理,加大辖区内主要河流控断面水质全天候监控与考核。加快工业污水治理,全面完成屠宰、酿酒行业废水治理,实现所有投产煤矿全部建成投运废水治理设施,加强对化工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对倒天河水库、利民水库等1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年度环境状况评估,按月开展乡镇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小城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水源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了《毕节试验区机动车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毕节试验区施工工地及道路运输扬尘管理办法》《毕节试验区“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并加以实施,完成城市建成区燃煤或其他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督促完成了水泥、火电等重点源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建成空气自动站14个,对各县(区)实行空气质量月度排名。全面建成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机动车“黄绿标”管理覆盖率达100%。推动机动车燃油提标升级,完成全市范围内“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和汽油置换工作。固废污染防治方面,抓好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指导完成7家标准化渣场建设,推动了50个标准化渣场建设,建成投运渣场、尾矿库18个。启动了黔西县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和大方县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实施。对原炼锌区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4个县(区)35个乡镇进行重点防控,实施七星关区、赫章县炼锌废渣集中治理和环保部门重金属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开展了危险废物例行督查,督促毕节金河化工等6家单位按规定转移危险废物,批准转移危险废物35.4吨,指导2家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成验收。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情况专项检查,推动污泥无害化处置。噪音污染防治方面,完成各县(区)城区噪声功能区划定和调整,完善噪声敏感区管理措施,加强交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切实改善了全市声环境质量。

3.进一步深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期间,争取到中央资金2335万元、省级资金1019万元对83个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划拨市级资金1200万元对85个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了项目村生产、生活环境。二是扎实开展生态创建工作。指导11个乡镇、119个村开展省级生态乡镇(村)创建,赫章县平山乡获得省级生态乡镇,金沙县西洛乡申家街村等23个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七星关区清水铺镇东山村、织金县官寨乡麻窝村等16个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三是扎实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完成毕节试验区炼硫区土壤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织金县桂果镇土壤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赫章县铅锌废渣污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申报;完成饮用水源地、主要农产品产地以及蔬菜基地等80个农村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会同农委部门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完成10784个布设普查点位土壤样采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会同畜牧部门完成了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区划定,开展畜禽养殖企业全面排查;会同农委部门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争取项目资金67998.67万元,开展农村沼气建设。

4.环保执法监管合力明显增强

一是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加强自由裁量权、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认真开展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责任清单梳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监管合力不断提升。与川滇两省建立了执法联动机制,会同市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监察局建立了环保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了“多管齐下,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环境执法监管格局。三是监管方式不断优化。对全市实行229个网格的网格化管理,落实具体监管人员职责。同时,将67家企业纳入在线监控管理,实现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全天候监控。四是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围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持续深入开展了“六个一律”环保“利剑”等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五是环境信访得到有效处置。“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1570件,处置1570件,办结率为100%。六是强化排污费征收管理。“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解缴入库排污费3.79亿元,其中,2015年1740.8297万元,市级分享7580万元,结合历年结余,纳入预算9760万元,使用6338.7万元。

(三)坚持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产业

以贯彻试验区三大主题为主线,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的意见》,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延伸资源加工链,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互动共生的网状生态工业链,建立生态工业体系,使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和自然结构相适应,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坚持企业和园区环境评价、监测和恢复治理制度,建设生态园区。二是努力延伸和完善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瓦斯抽采利用、煤矸石利用以及煤电化、煤电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三是努力开展余热余压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四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以“两大基地”为龙头,加快推进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以“四个一体化”为主资源的深加工产业发展,积极向煤磷化工上下游产业延伸。五是严格执行国家、省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着力破解工作开展过程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四)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生态产业

积极支持中安永恒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奥斯科尔电子产业园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推进乌蒙山生物医药、深圳药业、同威药业等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同心药品食品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和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打造七星关拱拢坪、百里杜鹃等健康产业集聚区,力争把我市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健康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精心打造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休闲养生基地,争取将我市申报列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全面推进山地高效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支持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等建设,争取尽快将我市建设成为贵州乃至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科技信息、金融等服务业发展。

三、毕节地区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在充分肯定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是林业生态治理难度大。毕节试验区森林覆盖率尽管达到48%,但在贵州省各地州市中排名较为靠后。尚有大量宜林荒山、25度以上坡耕地需要进行造林绿化。在石漠化严重或交通不便地区,零星破碎,造林立地条件差而成本高,完成造林任务、巩固建设成果难度很大。

二是减排形势严峻。由于城镇人口增长过快,新增工业项目多,新增污水处理厂因管网不完善及超前规划等原因,负荷较低、进口浓度低,不能产生预期减排效益,难以满足新增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形势严峻。

三是产业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带动能力弱。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绿色新兴产业,面临推进难、建设慢的困难;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林产品开发层次低、等级差、产业链短,不能向社会提供有效供给,单位面积森林创造直接经济价值较低。林业产值在全国处于靠后位置,林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还任重道远。

四是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滞后。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等林业基层单位基础设施薄弱,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施设备以及林区路、水、电、房建设欠账过多,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林业加速发展的需求。环保基础设施欠账较大,装备差、无法实现监管全覆盖;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滞后,还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新要求。

五是资金短缺。受经济下行影响,各级政府财政负担较重,尤其是县(区)政府负债较多,保运行、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压力巨大,环境保护投入相对趋缓,加之上级补助资金少,且未能及时拨付到位。现有造林补助标准偏低,大部分地方财政没有落实配套资金。

六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难题尚未破解。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观念落后、制度缺陷、体制老化、管理漏洞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及林业信息化等支撑力度不够。

四、对策建议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生态新兴产业的“源头活水”,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着力实施治山、治水、治气、治渣“四治工程”,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真正实现“绿满乌蒙、锦绣毕节”。坚持生态修复、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紧紧围绕“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总目标,以构建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为重点,筑牢“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系统建设工程为载体,努力把毕节建设成为生态保障有力、产业发展有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先行区,为“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

(一)积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生态建设改革

一是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345”的改革思路继续推进林业改革,重点推进好“三权分离”试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财政扶持制度试点、森林保险制度试点等四项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十三五”期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林业发展特点的现代林业管理体制机制。要逐步完善林权交易管理、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业工程质量监督相关机制,要逐步开展碳汇林业、国家公园管理、林权证发放管理方面的试点工作,要逐步探索森林资源管护新机制与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制度。二是进一步落实《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全面实施“三位一体”规划,重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草海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积极指导联系点开展“绿化荒山”行动。同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在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及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科学设置生态红线,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二)积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大生态产业协调发展

1.全面加快林业板块经济发展

坚持把林业培育成为生态建设的增长点、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坚持把林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林业板块经济发展规划(2015—2020年)》,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优势,以资源培育为基础,协调推进抓好特色经果林、森林资源培育、林下经济、林木种苗与花卉产、森林生态旅游等五大林业板块经济发展。按照《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特色经果林板块发展规划(2015—2018年)》,着力打造以赫章为主的核桃,以纳雍、七星关为主的樱桃,以威宁为主的苹果,以七星关、大方、黔西为主的刺梨,以大方、黔西为主的石榴等特色经果林板块经济区。

2.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坚持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按照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综合效益高效化要求,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注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影响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深入实施“4321”工程,大力发展农业板块经济,重点发展以马铃薯、草地生态畜牧业、特色中药材、高山生态有机茶等特色农业产业,努力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二是突出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化,提高竞争力。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用品牌为引领,着力建设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依托贵州农经网、阿里巴巴、京东等加快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大力推行“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农产品电商,强化市场营销,提高生态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3.倾力打造毕节特色生态旅游

统筹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旅游与城乡发展,积极探索大生态大旅游融合发展。一是推进大旅游与大生态建设相融合。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为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或创造条件的功能,在“绿化毕节”推进过程中,将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等项目向旅游道路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周边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区域倾斜安排,让生态建设的成果促进旅游景观品质提质增效;在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导农民增加特色经果林种植比重,或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特色种养殖,鼓励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质空气、宜人气候,和绿色纯天然无公害食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型乡村旅游。在巩固原有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乐的基础上,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新农村建设、和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打造有特色、上规模、上档次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形成垂钓休闲、户外攀岩、采摘体验、民俗风情、观光度假等类别齐全的生态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在满足城市旅游者和外地游客休闲度假需求的同时,实现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旅游业附加值,拉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色毕节工程

1.全面推进绿色毕节行动

一是深入开展“绿色毕节”行动,全面推进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森林抚育、山体生态修复、战略储备林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二是建立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效益监测和信息管理体系,搞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加大重点区域森林火灾防控,加强护林员管护队伍建设,切实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抓好重点林木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湿地建设,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生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三是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全面推进采空区、沉陷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2.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大力提升环境质量

全面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是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坚持不懈地推进流域河长制管理,全面建成投运跨市(州)、县(区)主要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全市水系监测断面全覆盖,强化断面水质考核。二是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全面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监测、评估,加快推进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四是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强重污染行业水专项整治,加快推进园区水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五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重点实施好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对黑臭水体实行限期治理。六是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继续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中心,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全面加强大气环境保护与防治,继续实施能源改造和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重点落实脱硫设施建设与结构调整;加强城市扬尘管理和饮食油烟污染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监管工作,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进程。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积极发展煤层气、焦炉煤气等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和城镇燃气普及率。加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PM2.5、PM10和二氧化硫的监测。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摸清全市土壤污染的现状,开展典型区域、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工作,作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重点行业与区域风险防范。以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食品医药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为重点,加大防控力度,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加强产业园区环境管理,严格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全面调查重点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加强“防险”,完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3.持续培育绿色产业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坚定不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着力打造“煤电化”和“煤电建”两大工业经济循环产业链。在资源循环利用上,构建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循环利用。在循环生态农业发展上,全面推行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

(四)积极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科技交流合作

一是拓宽生态科技成果使用交流渠道。加强与省市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信息交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与科技成果。二是全面提高科研推广水平。将生态科技发展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互动,咨询培训加大林业科技、石漠化治理的诸多技术等关键成果转化;加大营造林技术、良种育繁推、设施林业和林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研发和引进推广。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基地、园区、企业、村组开展科技推广与指导服务。

(五)积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着力加强生态精准扶贫

一是让全社会参与共享林业生态发展成果。认真研究制定占用征收林地、耕地实行“同地同价”补偿标准政策和土地同一区划分类标准政策;认真落实公益林管护责任,及时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将涉林产业作为林区扶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予以扶持,支持引导林区群众从事涉林创业就业。二是大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扶贫行动计划”,整合农村危房、土坯房抗震改造、异地扶贫搬迁和对口帮扶等资源,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尊重村民意愿,按照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合理安排村落分布、产业聚集、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切实解决人畜混居、住厨混杂问题,大力整治农村脏乱差,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mcT8tDSrF3ij6Wa7N+T0tAnpWsnFEnoZesOupAF4htRQgj8JPSUPAfHlecBN/Y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