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构建符合国情的医药产业发展模型

(一)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模式的机遇

就目前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而言,虽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行业发展,但仍有很多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医改政策的利好影响

2009年的新医保方案中提出要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淘汰一些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的企业,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经营,节约药品生产成本;政府招标组织医药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坚持全国统一医药市场,所有医药公司公平参与招标工作;通过制度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改变医药产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等状况。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将显著降低人们的就医成本。由于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在较高的报销比例,人们对于基本药物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在扩大市场容量的同时,也给医药产业带来了机遇。

2.中医药产业的振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策虽明确提出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医药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我国医药产业的若干政策》,标志着政府开始对中医药产业的大力扶持。新医改8500亿的巨额投资,有一部分就是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此外,新医改中的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也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要求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的中药制剂也纳入基本药物报销范围。在这样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机遇中,中国医药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3.有利的市场环境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医药市场发展非常迅速,预计到2015年销售额将达到或高于2700美元,且极有可能在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厂商美国辉瑞公司早在80年代就看好了这个市场,不仅在中国的投资已超过5亿美元,而且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药品也达到了40多种,并计划在今后5年内再向中国推出15种新产品。

2005 ~ 2010年中国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图表:

从药品消费市场看,亚洲目前占全球用药量的20%,中国是亚洲第二大药品市场,仅次于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的日本。国际跨国公司主要看中中国未来潜在的市场。以GDP每年8%的增长速度,现在中国每年药品人均消费是5美元左右,在亚洲排第三。而随着GDP的不断增长,这个比例将会发生一定变化。当中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药品市场必然会有一定量的增长空间。据相关业内人士说,西方同行们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因为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正在逐年增加,对医药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

对中国的医药产业来说,在中短期还是应该把眼睛盯在中国市场上,这个市场是相当可控和摸得着的,因为我国药企对本土市场是熟悉的。至于用什么方法走出去,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到国外去合作,这也是发展自身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是市场还是在中国,因为中国有近14亿人口,对药的需求空间也会越来越大。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一些国外公司开放了渠道。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公司并没有蜂拥而来,这也反映出医药产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即相对的保守和谨慎。国外的医药产业专家看不明白中国的发展,他们觉得中国的发展就像蛙跳,看起来很慢,但动起来很快。

(二)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模式的瓶颈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在看到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有良好机遇的同时,应同时看到自身的短板和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其存在的问题:

1.能耗大、污染重和资源浪费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

我国医药产业是环保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大部分化学原材料生产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附加值较低,三废处理、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在我国跃居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的背后,资源和环境的牺牲成为难以计算的成本。我国的青霉素工业盐年产量为6万吨,占世界产量的90%;维生素C年产量超过3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60%;柠檬酸年产量已达7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65%;甚至许多贫穷国家都不生产的大宗原料药在我国还进行着大规模的生产,产业发展环境并没有由于产值的增加而改善,反而更趋严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中药资源保护相关法规建设滞后,中药材的种植及生产方式较落后,缺乏必要的组织,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生产种植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市场信息引导,致使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处于无序状态之中。

2.普遍缺乏国际认证的产品和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

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我国医药产业主要有三大明显短板:一是获取国际市场尤其是规范市场准入的能力不足。二是企业普遍缺乏国际药品市场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国际化营销能力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做产品,不做市场,没有真正在国外打响自己的品牌。三是在与国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也不尽妥当,经常遭遇尴尬境地。其中,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与国外企业发生纠纷的多发地带。

3.营销渠道狭窄

国际营销渠道主要由国内中间商和国外中间商构成,生产企业可根据国外市场情况,选择长渠道还是短渠道,但传统的贸易体制使得我国制药企业难以对渠道(国内中间商和国外中间商)进行评价、选择、调整、管理。药品生产的国际市场信心除了靠分销渠道反馈和政府信息部门提供,更多的是靠自身的研究机构或委托目标市场国的调研机构。多年来,由于我国对医药产业、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不足和误解,因而对市场信息在现代营销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遍认识不足,更不用说国际市场的信息。我国绝大多数的医药企业没有设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相当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的决策者仍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办事,常常因判断失败而导致营销失败。市场调研已成为国外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竞争武器,他们不仅委托市场调研公司进行调查,自设的市场调研机构体制和运作机制也十分完善。我国制药企业在对国际市场及营销环境不了解的情况下,更应重视和加强市场调研工作,这是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三)国外医药产业政策的借鉴

通过上面对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各国医药产业模式的分析,对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的制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医药政策制定应立足本国国情

前面的分析表明,各国的医药产业政策各具特色。相比之下,美国是创新力最强的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最为完善,因为美国在医药产业政策方面,直接干预较少,更注重政策的引导性。日本一直坚持产业强国战略,是最早主动运用产业政策实现产业强国的国家。日本医药产业政策强调官、产、学三方的联合。欧盟医药产业政策注重产业竞争性与健康目标间的平衡和国家间的合作。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结合国情制定了恰当的产业政策,如专利保护制度中放弃对新药研发的专利保护,而对生产工艺进行保护的做法就是结合本国国情的明智之举,事实证明这对印度医药产业快速崛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医药产业政策的制定一定要结合本国的国情。

2.医药产业政策的核心是促进技术创新

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产业政策的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各国在医药产业政策方面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共同点,就是注重制定和推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这反映了医药产业高技术的本质特征。各国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真正确保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本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医药产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加强技术创新是必然选择。

3.医药产业政策手段应多样化

通过美国、日本、欧盟制药产业政策的比较我们发现,各国虽然社会制度和经济背景不同,但医药产业政策逐步成为了政府宏观调控国家医药产业的一种重要手段,且各国都采用了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手段来扶持医药产业的发展。由于医药产业的特殊性,我国在医药产业政策的调控手段上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行政资源,多管齐下,确保医药产业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模型构建

1.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1)国外产学研联盟模式借鉴

在我国医药产业,产学研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国外发达国家在医药产业开展产学研联盟模式起步较早,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我国医药产业参考和借鉴。

①美国科技中心计划模式

科技中心计划是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出的一项科研计划,其目的是长期稳定地资助能将研究、教育和知识转移活动集成为一体的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是以大学为基础的,且需要各相关大学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组建,从而促使各药物研究所之间、各大学之间以及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

②英国系列合作伙伴计划

英国政府从1975年开始采取促使加强科学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实施了鼓励科技界与产业部门合作的一系列计划,如“院校与企业界合作伙伴计划”“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等,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共同发展。

③德国的顾问合作制计划

德国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独特的顾问合作制,要求教师尽可能担任各行业的顾问,而企业一般也把顾问权授予高等医药大学的教授,德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一旦建立,很快就成为长期、稳固、紧密的关系,其合作非常注重实效。

(2)我国医药产业“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条件

①我国对医药创新的投入不断加大

医药产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技术创新成果显著。2014年,我国医药产业完成总产值28400亿元,比2008年增加8005亿元,年均增长23%,比“十一五”提高3.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6688亿元,年均增长15.4%,快于GDP增速和全国工业平均增速。实现利润总额3407亿元,年均增长31.9%,比“十一五”提高12.1个百分点,效益增长快于产值增长。国家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等专项,投入近600亿元,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医药创新领域,通过产学研联盟等方式新建了以企业为主导的五十多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盐酸安妥沙星、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等创新药物获得批准;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单抗药物实现产业化;复方丹参滴丸进入美国三期临床试验;超声诊断、监护仪等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大规模细胞培养、生物催化等技术应用取得突破;阿莫西林、维生素E等一批大品种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明显。

②“十二五”规划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目前,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在发达国家,以世界医药巨头为代表的先进医药产业掌握了最强大的研发资源和科研人才,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保持了公司持续高速的业绩增长。而我国企业科研实力相对薄弱,研发投入相比国外巨头15%的水平,我们的平均水平不到2%,研发型企业也仅为5%~ 8%。政府引导建立了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药物孵化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批持续投入、目标明确、队伍稳定的药物创新示范企业和产学研联盟。通过积极探索、创造条件,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紧密结合的实体,推进药物创新成果转化。通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望培育若干个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的化学药和中药大企业,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的生物药大企业。政策将扶持有研发优势和潜力的优秀企业做大做强,发挥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今后这些科技创新实力突出的企业必然与那些从事低端生产制造的企业拉开较大差距,谈判议价能力更强,品牌优势更为明显,产品更有市场空间,行业的集中度也将日益提升。

③“产、学、研”结合模式尝试取得可喜成效

南京生物医药产业联盟、西安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联盟等依托地区政府的支持,初步尝试了融合地区内的科研单位和高校资源,结合当地医药产业建立了区域性的产业联盟。北京中关村医药研发外包联盟、北京生物技术外包联盟、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上海科技条件平台等依托当地科技资源,建立了区域性服务联盟。

(3)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基本思路分析

①政府为产学研发展模式构建外部环境

新药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并不是当前大部分中国制药企业所能承受的。而且中国还缺乏一个完善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作为最有利的医药产业政策支持;缺乏一整套完善的药品质量监管体系,缺乏合适的新药研发融资体系等。“十二五”期间,完善相关的政策支持,对医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②科研院校要逐步承担起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任务

中国在医药领域的科研院校基本都有政府的扶持背景,一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现阶段仍处于国家医药产业研发创新体系的首要环节,但随着人才的进一步交流、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科研院校将逐步在产学研体系中发生角色转移。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只有侧重于应用、侧重于市场,开展有针对性的新药研发工作,才能为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模式中,科研院校将利用其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优势,有可能将逐步发展为承担基础性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角色。人才资源是产学研体系的执行者,因此科研院校在发展“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的作用非常巨大。

③医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应发挥其特有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进步和创新模式的转变,医药产业规模在逐步扩大,同时研发成本也在逐年攀升。随着中国不断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不断受到国外先进的医药产业运作模式、研发理念和生产方式的冲击以及国内外制药企业的客观需求,中国的生产研发外包产业的加速发展必然不可阻挡。

图3-1 医药产业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模型 2aqkc5o3XphMkDoFPA2OrdHW+04vX7a7oBp+0+9FVEynRHbRSnzXmctKjI795i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