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关于美学与艺术科学变革的科学结构及其相关问题

美学与艺术科学研究,一个争执的核心问题即是自然美的历史起点与艺术美的理论内核。传统美学认为,自然美是美学研究的历史起点,美的核心问题即是“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对象化”过程及其全部奥秘。在这一整体过程中,又把美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基本形态: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自然美是其起点,艺术美是其终点和最后阶段的规范形式,有人甚至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艺术,美学即艺术哲学。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有“艺术性”,即是说它获得了艺术的美感价值。因而艺术成为人们面对美的一种信心或标准。然而当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大潮和后工业文明浪潮的种种冲击之后,美的艺术信念似乎发生了历史性的动摇而颇为惶惑不适了。现代美学显然不像缓慢而宁静的农业文明到迟滞的近代工业转折时面对自然的惊喜和永恒思考那样,充满着关于人性思考的回归意识和对于返璞归真历史呼唤的古朴性,也不再仅止于人与自然的理性思辨。在解除了诗性智慧的理性玄思后,美学与艺术科学变革的科学结构在新的综合中走向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其实,“自然”在传统美学中已不太是一个实体范畴的因素,而是一种客观规律原则和抽象形式。今天,在信息时代的纷扰和喧嚣中,已不像任何一个静穆的古典时代那样,可以在颇具牧歌情调的自然背景中寻找生命活动的和谐形式。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几乎使人间一切都覆盖上“人化”的环境特点,人文环境这一历史复合体已成为美学与艺术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现实起点,代替了自然的永恒秩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传统美学结构及其基本形态已被以人文环境为现实起点,以边缘美学综合形式为中间环节,以对思考方式、思维素质及其智慧品格的文化自觉为最终追求的新的科学结构所代替。实体景观与虚拟景观、环境与潜环境、功能与功能结构的创意、规则、设计及其视觉艺术传达的媒介、进程、效应,成为艺术科学与美学研究新的起点上的核心问题,人的自觉及其文化素质、思维品格的“理想程序状态”成为艺术美与美的创造的最终追求,代替了“艺术美”的规范形式。而边缘美学各学科的横向运动趋势及其系统结构的科学综合代替了“社会美”的空泛考察。这样,我们从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种”属的阶段考察进入了对万象纷呈美学现象理论归属的“类”结构的科学概括,终于深入到艺术科学与现代美学理论内核的实质问题。

与“种”属考察的思辨方式相对应,传统美学除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基本结构外,还有其他许多近似于空泛和模糊的美学范畴,如道德美、行为美、心灵美、技术美等等,不一而足,而且波及当代美学泛化趋向。又有“足球美学”、“发型美学”、“美容美学”甚而“厕所美学”等庸俗琐碎之举,关键在于其“社会美”模糊范畴的“种”属演绎和世俗翻版,它和美学与艺术科学研究横向趋势“类”结构的科学范畴根本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当代美学与艺术科学在介入系统思维之后,其“类”的逻辑趋向更是以文化形态为经纬网络,在综合智慧中建立各自独立的科学体系。林同华先生就曾在美的系统研究中拓展当代美学的研究范畴,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对园艺美学、生态美学等做了初步的科学探索。而近年来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系统论美学的研讨(包括信息论和控制论),往往以“系统”的概念徒然罗列以往的研究范畴,或是空泛而生涩地诠释其理论内涵,关键在于其自身思考方式的智慧品格还停滞在以往的陈旧学术形式中,这不能不说只是皮相之谈而缺乏美学与艺术科学变革的内在精神。

美学与艺术科学变革的科学结构及其理论内核还有一个值得十分注意的问题,即以自然为起点的传统美学往往只有“过去”的单维纵向时限。它在时间背景的哲学线索上往往不能不返璞归真,回到“人之初”及其生命起源的太古溟宰中去寻找美的“种”属根源。而以人文环境复合体为历史起点的当代美学与艺术科学,则在“类”结构的横向逻辑趋势中具有经纬交织、繁复多变的多元时限和“全息”律动的时间线索而获得完全不同的哲学视角。这一美学与艺术科学变革的科学内涵不仅将对当代小说、戏剧及其他艺术形式时空意识及其美学结构的变革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也将对建筑、服饰、影视、装饰以至一般工艺流程的边缘美学与艺术科学的发展、甚而是当代人文化心态等一系列与美学及艺术科学研究相关学科和历史行为发生重大影响。 36Uzb0JfNxU5HCrO2iSwT0sFd0R6JL0qlT4iu5ztdfFUfq9Eyr7f9iObS6BUs9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