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理论基础

2.1.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范畴,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最早提出了该理论,随后广泛地在世界各地发展和应用。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根据其具有的不同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分散,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世界。增长极概念提出后,经过其他经济学家的修改和补充,从而有了一个更严格的意义和特征,增长极的增长与空间集聚促进了产业的聚集。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规模的增长;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第三,工业总量的增长。在西方工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这个经济理论是非常实用的。增长极的形成,由历史条件、技术条件和资源条件三个方面组成。从历史条件看,条件范围内不同形式的集聚,如果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和文化环境有优势,就会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条件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就越强大,更适合生成和发展新的增长极。从资源条件看,原材料、能源、水和其他资源,非常有利于形成一个新的增长极。经济增长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不仅有利于创建一个强大的规模经济,也为其他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导向作用、乘数效应以及极化和扩散效应,这也充分体现了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意义。

图2-1 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效应

2.1.2 核心-边缘理论

美国著名地理学家、区域发展与规划学大师J. R.弗里德曼(J. R. Fridemna)于 1966 年在他的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边缘的这一理论(见图 2-2)。1969 年,在他的《极化发展理论》一书中把这个空间极化思维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概括归纳为普遍适用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这个理论解释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他认为,任何经济系统都可以根据不同属性的空间特征划分为核心区域和边缘地区。他的理论试图解释任何区域都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接触、发展相关的,由最初的发展不平衡慢慢发展成一个区域系统相关的均衡发展。这一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增长,必须附有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空间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工业化阶段:低水平的生产力,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的比例不到 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很小,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密切,生产和缓慢发展的城镇、城镇等级体系是不完整的。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出的比例在 10%-25%,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扩大,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差异。域外资源要素由边缘地区向核心区域流动,经济实力强大的核心区域面积增加,导致政治权力集中,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发展进一步不平衡。工业化成熟阶段:这是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产出经济比例在 25%-50%。快速发展的核心区域导致了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紧张,边缘区域内出现相对特权的地方,即更小的核心区域,形成区域的次核心,边缘区域不断分成一个或多个次核心区域。空间相对平衡阶段:这是所谓的后工业化阶段,核心区域的扩散作用不断加强,资本、技术和信息加强核心区域流动的边缘区域。整个地区已经成为互联城市系统的特性,形成大规模的城市化地区,开始相关的均衡发展。

图2-2 核心-边缘概念模型

2.1.3 二元结构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描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的理论,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美国学者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于 1954 年在其《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二元结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工人按最低的工资水平提供劳动,有无限的劳动力供给,而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比农业部门的工资较高,假设相同剩余农业人口,工资水平没有变化,那么农业人口会转移到城市的行业主管部门。当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也得到了改善,这两个部门的收入逐渐增加,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由于工业部门普遍集中在城市,农业部门主要是指农村,后来的研究者也将城乡二元结构称为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两个结构。刘易斯模型系统地探讨经济结构和二元改造的理论模型,为二元经济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他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忽视了传统农业部门的发展。后来,经历了La Padula模型、Jorgen Randers模型、Harris Todaro模型、Gurmar Myrdal模型,逐步赋予新的内容模式,并加以丰富和完善。在发达国家,二元结构的转换是发生在市场的作用下,通过自身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而实现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全摆脱剩于劳动力的特点,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严重,这种现象不能用二元经济的古典和新古典理论来解释。为此,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理论引入到二元结构框架,进行开发模式,拉克西特(Rakshit)发展模式是最典型的一种。他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引入政府干预,以克服由于资源配置弱化引起的市场失灵,以满足结构转型的需要。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并存的现状,通过二元社会结构理论来解决上述并存问题,必须考虑通过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体系的存在。

2.1.4 城乡一体化理论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必然现象。目前,城乡一体化典型的理论定义主要有三种。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一体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致使城乡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空想社会主义实践者夏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首次提出整合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理论,在他看来,所谓的“和谐社会”将逐步消除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矛盾,工农和农业不再是区分城乡定义的一个标志。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一体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与乡村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差异之间的空间边界将逐渐减少。加拿大的麦基(T. G. Mc Gee)在近 30 年的区域研究中发现亚洲许多国家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些地区不再是简单重复西方城市的发展模式,农村地区通过逐步改造,传统区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城乡之间的发展越来越密切,在区域空间结构融合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理论,对已有的发展方式及对农业和非农业活动共存特征的阐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一体化生产是根据不同行业的要素有序流动,根据城市和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过程之间的一种优化组合,主要涉及了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关系的整合。经济特征的独特性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循环积累,农村在历史长河中固有的天然特性只是起到了城市的辅助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谋求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之间的新关系开始出现。城乡经济因素通过城乡的界限打破,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城市和农村产业的协调、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体系,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有学者认为,应根据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完全消失完全融合的目标。也有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仅是消灭城乡之间的不和谐因素,更是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城乡发展目标的协调发展是平等的,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平等发展是平等的核心利益。到目前为止,城市和农村经济的融合,主要有两种解释机制:一种是经济的发展,从二元的经济结构发展中提出“推拉机制”;另一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提出合理分工机制。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来考虑,综合考虑城市化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2.1.5 “三集中”理论

“三集中”战略是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城乡一体化理论,该理论为农业、农民和乡镇工业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如何推进指明了方向并加以规范。“三集中”战略提出后首先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进行了试点,在江苏南部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应用,最后在全国推广开来。

图2-3 “三集中”战略概念模型

“三集中”战略主要是以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互动理论以及农业集约化理论为基础,旨在让农业企业、乡镇企业通过政府合理有序引导和社会资本参与向工业园区进行集中,让农民和农业人口通过农业人口市民化向就近的小城镇进行集中,让原有的、分散的、不均衡的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三集中”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对城乡之间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对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性和消费性投资的拉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最终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作用显著而深远。西藏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可以借鉴“三集中”战略,并结合当地的实际与特色,进行综合的应用和推广。

表2-1 “三集中”战略的理论解释 HA/nHR7xyhLjxQKrnqYxJxO6NC5WCJ8hyY10JXBVm9/sHW3j0LhsFQgGakh9BB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