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新建材普及

新民居之为新,不仅因为建造时间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使用的建筑材料新,一些材料非传统社会所拥有,它们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从世界范围看,工业革命起于 18 世纪 60 年代,开创了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时代,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以往历史从未有过的巨额财富,创造了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物质产品,于是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新民居赖以建造的新型建筑材料,就是工业生产的结果,如果没有工业化的创造,也就失去了新民居存在的物质基础,自然就不会出现新民居,因此在新民居出现的各种前提条件中,新建材是第一位的。

一、建材发展历史

什么是房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建筑材料依照一定组合方式围成封闭的立体空间,因此建材决定着房屋,拥有怎样的建材,就决定着能够建造怎样的房屋。考察建筑材料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天然建材阶段,二是物理合成建材阶段,三是化学合成建材阶段,后面的阶段能够包含前面的阶段,前面的阶段一般不能包括后面的阶段。虽然这种划分存在交叉现象,但是大体还是能够反映建材的发展历史,也能够对应不同形态的房屋造型和样式。

1.天然建材

最初的所谓人,其实也如今天的许多动物一样,没有现代意义的房屋,完全是借助自然场所以庇护身体,只要能够达到休息目的即可。这个时期,真的无所谓建材,因为原本就没有“房屋”本身的存在。今天一个住所,明天一个住所,任何一个都是临时住所,即使一个住所居住时间相对长些,也都不是人的房屋。这种住所的天然性和临时性,或者说,当时人类还没有房屋的意识,昭示着基于这种住所的“建材”必然是纯天然的,人类不会对其进行自觉意识之下的加工。这时候的“建材”具有天然的整体性,而且还会呈现窝的特点,否则人不会选择那样的地方作为休息的场所。这既是一种生理的选择,也大体包含最初的意识萌芽,正像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动物一样,不会随便选择自己的窝,总是有所挑选。这种挑选,从建材角度看,就是选择能够整体呈现窝之形态的建材,不需要额外加工就可以实现居住的功能。

但是,这样的现成且舒适之窝,自然界还真的不多,总是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于是人类就开展一些有意识的整理行为。从完全居住自然之窝到基于人体舒适原则整理现成之窝,这时就开展出现建材的概念或意识,因为建材就是建造住所的材料,虽然它完全不是当今建材的概念,但确实标志着建材理念的萌芽。这时候,人还是利用自然之窝,人所做的工作只是整理,也就是从人体舒适度出发,整理存在缺陷的地方,以便能够更好地休息。人之整理的材料完全取自自然,只是对自然材料进行外形层面的改变,使之达到处理窝之缺陷的作用。应该说,这时人之房屋的概念较之前一时期有了很大进步,原来只是随地而居,如今是有所选择,于是渗入了人的意识。不仅包含选择的意识,而且在不能选择最好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较好,并且能够运用人的智慧有效地处理住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使之更适合人的居住,这就表明人开始建立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这种“我”向思维就决定了人对于“建材”的选择,也如同窝的选择一样,不可能完全陷入一种盲目,而是能够根据窝的实际情况挑选材料,能够根据人的舒适性要求选择材料。这种材料当然也是自然之物,但是首先必须能够最优处理窝之缺陷,否则就会耗工耗时耗材,因此逐渐地生成比较意识,也就是生成最优化理念。一些材料能够很好地处理窝之缺陷,但是于人体的舒适要求不符,诸如一个小坑,既可以使用碎石填满,也可以使用树叶干草填满,那么人类通过现实的比较,就会逐渐选择松软温暖的干草填满土坑,这就会作为经验传播知识,于是建材知识也因此而逐渐丰富。人也开始积累和认识材料的功能作用,作为建筑材料必须有利于建造房屋,能够确保房屋建筑的有效性。此外,建材还应当有助于人的居住舒适,在众多的自然材料中,许多东西都可以建造房屋,但是并非所有的材料都被人选用,这里就包含后来逐渐形成的文化因素。正是基于这种文化选择,逐渐形成后来的民族建筑风格,奠定了基于建筑的文化内涵。

人类居住自然之窝的历史应该很长,但是不管多长,随着整理“房屋”经验的不断丰富,也因此积累大量的建材知识,于是由整理逐渐过渡到建造。之前,不管是完全自然之窝,还是经人整理的住所,其骨架还是属于自然,人只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人从属自然。但是,建造却是一个本质飞跃,自然界没有这种叫作“房屋”的事物,完全是人类的建造,完全属于人的创造物,是人充分认识自然物之后的创造性使用。于是,各个民族都会赋予这个飞跃以神性,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屋建造神话人物,我们传统称之为有巢氏,其实这是人类历史经验发展的结晶。在这个时候,经验的积累极其重要,虽然房屋建造包含多个学科知识,但是人类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学科理论知识,基本上是基于经验层面积累的感性知识。这些感性知识的获得,主要还是在选用与使用建材过程中体现出来,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既在试错过程中选择建材,又在试错过程中积累房屋骨架的感性知识,还在试错过程掌握房屋的整体建造技术,最终建造属于人的房屋,实现人类房屋建造的历史性飞跃。应该说,建筑材料在这种过程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果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就会发现许多动物也在创造性建造属于自己的窝,诸如蚁有蚁巢,鸟有鸟窝,鼠有鼠洞,如此等等,它们与人类建造房屋的创造性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本质的区别。相似之处在于,不管动物的窝,人类的房屋,都不是自然界所现成而有,都是通过各自劳动而建造,因此都包含创造性。只是这种创造性不仅具有程度的差异,而且还具有本质的不同。动物建造的窝,虽然不是自然界现成所有,但是它们的这种行为存在固化现象,不管什么环境,动物所建造的窝都具有高度相似性,不会随着环境改变而建造不同的窝。这种情形说明,动物建造行为具有某种生理性,通过生命进化不断积累经验,并且积淀成为一种生理本能予以遗传,于是同一种属性的动物就具有高度相似的建造行为,遵从生理本能从事无意识状态下的建造活动,由此呈现不能依照环境改变而建造适应环境的窝。在自然环境区别不大的区域内,同一物种的建造行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这可以通过现象推测本质,说明这个物种的建造行为并不具备人类意义下的意识活动,属于一种遵从生物本能的生命行为。当然,如果放到更加广阔的环境下,特别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下,即使同一物种也会发生一些行为的变异,包含动物之窝的建造行为。例如有一种生活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索诺兰沙漠的小鸟,就利用长喙在仙人掌上打洞做窝,这是适应沙漠环境的进化行为,既避免天敌侵害,又避免阳光炙烤。但是,这种小鸟在索诺兰沙漠的鸟窝建造行为都具有一致性,并没有其他的建造行为和建造样式,由此也可以说明,它们这种独特的建造行为并非主动意识状态下追求的结果,还是为了适应环境需要进化而来的生命行为,因此动物建造行为的创造性具有有限性。

从逻辑发展看,人类的房屋建造行为应该也经历动物造窝的时代,即经历直接利用天然掩体作为临时安身之所,然后根据身体舒适度原则整理天然之窝,在整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于是形成相对稳定的房屋样式作为经验不断进行文化遗传,就此出现房屋形制复制行为,其与动物造窝行为相当,体现一种复制性。动物造窝行为的复制性,不仅只是窝之样式的复制,而且还是建筑材料的一致,人类的房屋建造复制行为应当也是如此。首先是样式的复制,样式的相对定型不是自然的结果,而且一种文化选择的结果,既包含生存环境下的自主选择,也包括各个样式比较中的自觉选择,从这个意义看,样式的选择既具有动物的生命选择,还具有人的意识甚至审美的选择,蕴含着与动物分道扬镳的因素。其次是建材利用的复制,建材的选用不是一次性决定的结果,而是不断比较筛选试错的实用性结果,因此也就意味着并非完全基于生物性行为,已经渗入人之独有的意识行为,体现基于生存环境的某种优化原则。正因为如此,这个阶段的房屋建造行为就作为一种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后人只要使用相同的建材,依照相同的样式,就可以依样画葫芦地建造房屋,满足当时人的安居需要。在这种建造行为之下,建材的选用和使用就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依照传承的建筑文化,只有使用那种特定的建材,才能建造房屋,否则就不行,或者说,人们不会选择非认定的其他建材,因此建材是前提。

那么,当时的人类使用哪些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呢?我们现在没有出土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一二百万年前的房屋遗址,没有找到直接的出土文物证据,因此只能依据现有的条件加以合理的逻辑推测。我们在 20 世纪中叶以前,还能看到一些木草结构的房屋,这些房屋的建材全部都是天然材料,即是木料和草料。据调查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罗甸县罗妥乡安抗瑶族人民“生活十分贫困,住草房,终年劳累仍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每逢严冬,几乎家家户户全家老少都是围火坑而宿,熬过寒夜。” 布努瑶的“住房一般造在山边或视野开阔地方,房屋由排架柱头支撑成人字屋顶,上盖茅草、竹叶或瓦片,四周用竹片或木板或泥墙围之。” “仡佬族人家住茅草房,衣着简单,家庭用具简陋,木头作板凳,竹简作酒杯,瓢、勺、盆、桶,皆用木自制。”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全县只有三、五户住上瓦房,多数人家住茅草房或垛木房,有的住土墙草房。” 不需要列举更多事实,我们就可以知道,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还有许多穷困百姓居住在纯天然建材建造的简陋房屋里过日子,这些材料基本属于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据此而推测以往,人类最初建造的房屋大约应该是木草结构,基本建材应当是树木,以及配合树木枝叶或茅草作为覆盖之物。《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虽然韩非子的记述也属于推测性质,但是从流传下来的故事,以及“巢”之初义是指小鸟建造在树上的窝,也可以推测最初人类建造的房屋应当属于木草结构。小鸟的窝大约不会缺少草,因为松软的细草比较暖和,更离不开树,因为鸟窝就建造在树上,从取字的意思看,人类最初建造的房屋确实应当是木草结构的房子,因此基本建材可以认定为树木和草料。一些专家认为,“最早的房子是用一些容易腐烂的材料建成的,如木头、树叶、茅草和泥土,所以它们的痕迹在很早以前就消失了。石器时代的人类可能生活在圆形的小屋里,木头的柱子做成墙,芦苇盖成草屋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最初的房子属于木草结构。

作为建材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完全是纯天然的自然材料,具有完全的原生态性和自然性,自然界已经提供丰富的资源,即使人类有能力种植,也没有必要。虽然强调原生态性,但是并不否定人为的加工,人类必须对树木依照房屋建造的需要进行修剪,以便能够承担相应的实用功能。只是这种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还处于最初级阶段,只能对材料进行最为简单的外形改造,使之能够适应房屋建造的形态需要。自然以其博大的胸襟贡献自己的财富,人类充分运用这些材料已经能够满足自身的建房需要,因此长期以来就这样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例如仡佬族房屋建筑形式,据北齐魏收《魏书》记载,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唐杜佑《通典》记载:“南平僚,北与涪州接,部落四千余户,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南宋时,据《溪蛮丛笑》记载:“仡佬以鬼禁,所居不着地。虽酋长之富,屋宇之多,亦皆去地数尺,以巨木排比,如省民羊棚,杉叶覆屋,名‘羊楼’。”按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 5 柱、7 柱和 9 柱的房子,房屋的大梁只能使用一棵或三棵完整的杉树。用作顶梁的树要树根朝左,树顶朝右放置。如果是用三棵树作梁的房子,顶梁就要依照中梁顶朝左,右梁顶朝左,左梁顶朝右的顺序摆放树木。人是自然之物,虽然人已经完成进化变成了“人”,具有与动物不同本质的意识,但是人的动物性特征依然还是浓重,因此天然建材与人之本性可以达到完全一体的吻合度。虽然房屋的造型已经带上浓重的“人”的烙印,表现出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某种掌握与运用,开始呈现以“我”为视角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与行为,但是人依然敬畏自然,努力将自己融入自然,确实人与房屋都成为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现在已经不能回到过去,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现存的一些史料窥视最初之时,人类对于建筑材料的敬畏之心。看民间对于建材的选择的祭祀仪式可以窥其一斑:“浙江有个地区,房主于正月初三上山择定制栋梁的高大树木。用红纸围贴在树木下部,并以香烛祭祀山神,祈求保护砍树人的安全。砍伐时,树不能直接落地,不得在山上剥树皮,严禁人跨越。接着聘请手艺高超的木匠制作栋柱,木屑、刨花不可当柴烧,要倒在河中任其漂浮。” 苗族之干栏建筑的吊脚楼,其柱梁最为重要,因此在“立房之前,主人首先选择‘东厦’(即靠东方第二排中柱),选定中柱。中柱在整个房屋的建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砍柱这天,要带去香、纸钱、酒、鱼、糯米饭等到树脚下,由木匠师傅念词祭奠。念毕,主人先砍几斧,方由他人砍伐。树倒时,要拉绳让其倒向东南方向,以取主家日后欣欣向荣。” 从史料可以看到,人对于建筑材料充满敬畏之心,虽然房屋的创造性内含“我”之视角,但是人还是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企求自然以护佑人的安居,通过一定的仪式,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理合成建材

从进化史观看,人类不会总是停留在某种时段,必然有所进步与发展。从现存历史回溯看,人类的房屋建造也不是停留在过去纯粹天然建材时代,而是随着人类智力发展和经验积累,建筑材料也为之进步发展,向着人工合成建材方向前进。这种人工合成建材历经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应当是物理合成建材,第二阶段才是化学合成建材。所谓物理合成建材,就是在并不改变材料物质的化学分子式或物质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借助人工智慧力量,运用物理办法,改变材料的物理外形或物理特性,使之变成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一种在天然材料基础上渗入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合成性状的建筑材料。这是建材发展的必然趋向,人类在整理天然之窝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天然材料进行修补,因为过程的各种必然或偶然因素,必然会发生材料物理外形,甚至物理特性变化的现象。随着这些现象发生频率的增加,必然会被人类的智慧所捕捉,于是慢慢地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就会有意识地制造符合人的要求的新型合成建筑材料。这种新型合成建材到底是什么?如果非常科学地回复历史,确实存在困难,依照目前所能发现的考古资料,以及现在的房屋建制,大体可以推定是砖和瓦。砖瓦并不改变泥土的本质属性,在人类智慧作用下,只是改变了泥土的物理外形和物理属性,因此可以看成是一种物理合成的建筑材料。

砖瓦这种物理合成建材何以被创造出来,基本原因大体有三个层面。一是随着人类掌握自然能力的增强,以及人类的审美能力不断增强,必然会不断创新,追求更加适应人类审美需要的产品。普列汉诺夫说过,“当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影响他以外的自然时,也就使他自己的本性发生了变化。” 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不管从事任何劳动,都不可能永远只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总是表现出对于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然后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产生新的需求。正因为劳动不仅影响自然,更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本质力量增强,必定反过来加大改造自然的力度,使之更能够适应人的生存和发展。两者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断地推动各自发展,使得自然越来越适合人类生存,人类也在这种环境下不断获得发展,不断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人类居所的发展就是其中一个例证,起初是完全借居自然之所,人匍匐在自然脚下,完全听命于自然,完全陷入自然状态盲从于自然规律。但是,人类的历史证明这不是人的本意,人类从来都不会满足现状,总是追求不断向前,这既是劳动使然,也是心智发展的必然。因此,人还会对即使暂时栖息之所加以人工改造,通过修整使之更加适合人的舒适性要求。这种行为既是劳动行为的延续,也是内蕴审美的需要,还是智力延伸的物化,具有完全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的发展,也促成人类房屋建造进入现今可见的一般动物建造具有复制性质之窝的房屋,实现人类房屋建造的历史性跨越,因为那是完全的人类创造物。这种房屋具有自然之窝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就是能够按照人的需要进行建造,克服了自然之窝的不足,不仅是样式造型和容量方面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不能随人意而住址变迁的不足,于是更能够体现人的生存需要和审美需要。人根据生存状态,可以选择于此建造房屋,也可以选择于彼建造房屋,这样人就掌握了房屋建造和选址的主动权,不仅说明人在掌握自然规律方面有了进步,同时说明人在审美方面具备了更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意识得到不断强化。

主观能动性在本质上是人的意识属性,只有意识才有能动性。恩格斯指出,一般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人却能积极地支配自然,改造自然,这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也说:“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是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反之,类存在则在类意识中确证自己,并且在自己的普遍性中作为思维着的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 这就是说,人是有意识的能思维的存在物,因而能“自为地存在着”。在马克思看来,正是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正因为有着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因此动物造窝行为还是原来的造窝行为,窝的样式造型还是原来的样式造型,千万年来基本上没有变化。虽然人类的房屋历史应该也经历复制建造阶段,但是并没有停留在那个阶段,而是不断向前发展推进,房屋建造的建材、样式和技术都发生根本性变化,就是得益于人拥有主观能动性。在房屋的复制建造阶段,人依照文化传承的样式进行建造,可以说处于某种惯常化的自动建造,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可能就没有改变和进步。在惯常化的状态下,人还有陌生化的追求,样式造型之时可能基于某种不可控的因素,偶然出现非复制样式形态,这种无意而为的结果,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于是被积累积淀而逐渐被人所接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新样式造型,据此逐渐呈现多样化的审美追求。其实,对于有意识之人而言,还存在有意而为的情形,因为并非所有的地形地貌都适合统一的复制性样式造型,有时只能因地制宜地改变统一样式造型,依照环境变化而创造新的样式造型,于是逐渐突破原有样式造型,并且能够给人一种审美视觉冲击,因为在惯常化之下,陌生化的房屋样式造型确实能够激发审美欣赏。与此同理,建材的选用也可能出现相类似的情况,复制建房阶段的思维是依托熟悉的建材,于是形成惯常化的建材选择行为,由此,不需要花费脑力便可完成建材的筹备工作。人是一种生命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活动都要围绕确保生命存在的吃住穿开展工作,因此相互之间不会截然分开,而是具有互渗性质,可以实现相互借鉴和运用。互渗思维是基于巫术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原始人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 这种神秘力量可以在人与物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融合,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其他领域的知识经验可以很自然地被原始人运用到房屋建造方面,实现所期待的实用目的和审美效果。比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主要物理合成建材之砖瓦,就极有可能是经验互渗的结果,在非房屋建造的劳动过程中发现相类的物质材料,既有可能是经过物理作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材料,也有可能是在从事其他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副产品,于是移植运用到房屋建造方面。在这个移植运用过程中,不断根据房屋建造的需要进行改造和美化,使之更加适宜房屋结构,从而最终成为替代天然建材成为房屋建造的重要材料。也因为这些材料的加入,新型房屋结构就此出现,形成砖木结构的房屋,并且因为其优于完全使用天然建材的房屋,于是成为房屋形态的新标志。其实,追求创造的主观能动性是建材得以不断更新的根本动力,实现着由天然建材向人造建材的过渡,也是房屋样式得以不断推进的内生动力,使得这种凝聚人的本质力量的房屋变成一种建筑艺术,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物化意象。

二是天然建材虽然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但是在具体实用方面还是存在某种缺陷,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房屋越来越多的功能要求和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因此必定推动着人类寻找更加称心如意的建筑材料。从前面分析可以知道,远古之时人类选择更多的建筑材料,可能就是木料和草料,或许还有泥巴等。以树干作为房屋梁木构成骨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现在的木结构房屋也已经证明。草料作为建材,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用于遮盖,也就是遮风挡雨,这也是能够实现的功能,它也为现存的茅草房所证实。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些建材能够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中的缺陷或不足,否则就不能解释人类整体上抛弃这种建材的房屋。其存在的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三个方面。第一,难以实现完全遮风挡雨功能。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技术,人类还不能把木材生产变成板材,相传木锯还是由鲁班发明,可见板材生产不可能提前,于是墙体漏风在所难免。因为,我们从现今依然存在的木板房可以发现,虽然以木板作墙体,还是可以做得相对严实,但是依然不能阻挡无孔不入的寒风,由此可以推测原始社会的木草结构的房屋不能完全实现遮风挡雨功能。第二,房屋寿命不长,需要经常维修重建。“黎族船形茅草房屋的建筑,不是很复杂。一般是,主人先备好材料后,就定日子,定时辰,杀一只小公鸡,举行小型宗教仪式,全村人帮工合力建造,只要 1 到 3 天的时间就可以建成。但屋顶寿命不是很长,每隔 3 至 5 年就要更换一次茅草,10 至 15 年要换一次梁柱。” 福贡县内居民居住以茅草房为主,建房大都采用竹木草为建筑材料。据《上帕沿边志》载:“‘傈、怒房屋,构造十分简单,不住平原,建于半山岩畔倾斜之地择险而居,建筑房屋不用工匠,自行削木为柱,编竹为壁,柱栽地尺许,长短不一,高处用短木,低处用长木,就斜地铺平,不用榫口,既用篾缚,中则编竹篱为楼,人住其上,牲畜关其于下。一房之柱,用至 200 至 300 根,距离仅四五寸而已。谚云:千柱落脚者,此之谓也,上无砖瓦,盖以茅草或木板,门不开前,尽开侧面,且居住零散,不相接壤,每户房址,相距数十丈数丈不等……’茅草房使用寿命一般为 3至 5 年,即须翻盖。” 从这些个案例可以看出,现今的茅草房寿命不长,原始社会的茅草房寿命更不会长到哪里,理论上讲,可能比这个寿命更短。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需要经常建造房屋,虽然建造花费的时间不会太长,毕竟是一个负担。特别是进入农耕时代,因为农耕倾向于定居,定居就希望房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以便配合农业生产的需要。第三,安全性不高,容易被自然或人为摧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是由茅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的,由于茅草的物理质量轻盈,必然容易被狂风吹刮而走,房屋由此被摧毁,并且正是需要遮风挡雨的时候,不能发挥房屋应有的功能。这种不安全的摧毁还是小事,毕竟只是淋雨而已,可以想办法躲雨,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安全。但是,对于敌人或猛兽的袭击,房屋的安全性不高就可能危及生命,这些简易的茅草房如何能够有效地抵御有备而来的外敌入侵?正因为茅草房存在如此众多的缺陷,因此人们必然会探索建造更好地居住之所,建材的发展也是必然的结果。

三是天然建材不断被开发利用,造成量少取材困难。作为天然建材最为主要的是木料和草料,而木料和草料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是具有充分广泛的运用性。在原始社会,人的基本生产与生活几乎都离不开木料和草料,草本是森林构成的基本成分,因此也是人之狩猎和采集的基本场所,于是就会形成既利用又破坏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也不能离开草本,自从火被人类所利用之后,草本就是基本的燃料,因此必定不断地被人类所砍伐,于是也就存在不断减少的可能性。在一个狭小区域内,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对于木料等自然资源的索取也会增加,这就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数量减少,从而迫使人类转而寻求其他替代性材料建造房屋。第二,是具有广泛的生存适应性。这个特性对于扩大草本的生存量应当是好事,但凡事都具有一分为二性,草本到处能够生长,也就影响人类的生存,从而也是草本减量的理由。当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就要开辟农田种植粮食作物,于是就要砍伐森林,由此必然导致草本的减少。这是有着历史教训的,现在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例子。“春秋时期,黄土高原森林茂密,灌木丛生,水草旺盛。铜川一带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鼓励耕战,大量开垦土地,天然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秦汉以来,为了防御少数民族的进犯,铜川的金锁关隘成为军事要地,屯兵众多,砍伐严重。东汉末年及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天然植被继续遭到破坏。唐宋之时,农业再次兴起,栽培植被逐步代替了天然植被。金元以来,游牧民族治国,重牧轻农,征战频繁,大量土地弃耕,植被遭受破坏。明清时期,农业仍然不够景气。” 虽然黄土高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能完全怪罪人类,自然气候等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但是人类的破坏毕竟不能视而不见。“历史时期,黄河中游黄土‘海洋’中水热条件较好的岛状基岩山地和水分条件优越的局部黄土岭区存在相当面积的森林是完全可能的。但这是因地形垂直变化而引起的非地带性分异,是一种隐域现象,它不能反映整个黄土高原的显域性地理景观。全新世一万年以来,整个显域性的黄土高原都处在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状态下,森林覆盖率不可能达 53%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地步。” 学术上的论证可以进一步考证,一个区域内由于人类的深度介入,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或者经历极大改变,这在许多地方都是事实,就是由有进入无的过程,从而越来越影响人类对于天然建材的索取。第三,是对于自然条件依赖程度高。草木不像矿产资源,矿产一旦形成之后,对于自然条件不再依赖,不管自然气候如何变化,已经生成的矿产不会丢失。但是,草木资源则不同,它们对于自然条件依赖程度始终如一,生长的任何阶段都需要相对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否则就会影响生长甚至于造成大面积死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就是气候演变的结果,原来这里也是水草丰茂的地区。“到古生代后期,从距今 2 亿多年石炭纪晚期,海水从塔里木大规模后退,塔克拉玛干从湿热转向干热,开始了向干旱的转化。到了中生代,塔克拉玛干的气候,尽管还是以暖湿为主流,但较之古生代,温度、湿度都明显降低,从热带气候转向亚热带气候,趋向干旱已成定局。对塔克拉玛干现代天气和气候至关影响的是在新生代,特别是新生代中距今 200 多万年的第二个纪——第四纪。在这一时期,塔克拉玛干的气候虽然也存在暖干、冷干的交替,但总的趋势由热向温转化、由湿向干转化,形成暖温带干旱气候,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 这是在整体层面感知沙漠的形成,我们可能没有切肤感受,如果从细部查看,更可以获得真切的体验。我们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其中许多城镇“当年都是处于沙漠环境之中,但它们的所在地还不能称为沙漠,否则就不会在那里建设城镇了。而废弃后,许多已为风沙淹埋,沦为真正的沙漠,其形成、发育史也就不过区区几百年至上千年。” 可以设想这些城镇不可能没有草木,因为草木是人类选择生存环境的基本物化显性标志,在自然状态下,没有这些标志的区域,人类基本上不能生存。

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人类一方面继续利用着天然建材,另一方面则利用智慧开拓人工物理合成建材,不断扩大建材的利用面。从现在可考的历史看,人类发展的物理合成建材主要是砖瓦。“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与陶器有关的考古资料,是斯洛文尼亚维斯多尼西(Dolni Vestonici)遗址经过火烧的泥土,年代为距今 26000 年。这一发现表明,人类有关水、土、火三者结合能够产生新物质的知识,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虽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砖,但是已经为泥砖,特别的烧制砖(熟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砖是人类建筑史上首项重大发明,不仅因为它标志着人类创造了新的建筑材料,而且能够有效地克服天然建材存在的一些缺陷,为新型房屋结构与造型奠定了物质基础。据现今可靠资料,泥砖的发明起于西亚。因为“西亚特别是两河流域缺乏天然石头,新石器时代几乎与陶器同时发明了砖。生砖指砖坯(Abode)、黏土砖(Clay Brick)或泥砖(Mud Brick),又称日晒砖(Sundried Brick),可追根溯源到近万年前的西亚。制砖是苏美尔人的重要日常工作,阳光充足的夏季第一个月称之为砖月。苏美尔时代大量使用生砖,熟砖即烧砖(Fired Brick or BurntBrick)或烤砖(Baked Brick)也开始出现。巴比伦时代流行釉砖和琉璃砖,砖雕或画像砖亦应运而生。青铜时代西亚地区用多种砖建造神庙、宫殿、围墙、道路、桥梁、水渠和居民住宅。砖砌建筑技术 4000 年前传播到了印度河、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地区,希腊罗马时期传播到了整个欧洲”, 因此,“早期的泥砖房屋至少可以追溯到 9500 年前,它们在中东的安纳托里亚被发现。” 中国的泥砖出现较晚,到了“龙山文化末期如平粮台遗址已出现砖坯和排水管。东灰山四坝文化日晒土坯砖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土砖。……陕西周原西周遗址出土了砖瓦等建筑材料,证明 3000 年前周人就生产和使用砖瓦以及制作难度较大的排水管道。虽然周代已有砖踪瓦迹,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出现了长方形黏土薄砖、大型空心砖、断面成‘几’字形的花砖、长方形凹槽砖和拦板砖等,秦汉时期黏土砖的制作技术已成熟,样式亦相对固定。‘秦砖汉瓦’可追溯到四坝、齐家文化,但砖瓦建筑秦汉时代才开始普及。生砖和熟砖制作技术均可追溯到西亚,唯有空心砖可能是中国的发明。”

砖的发明,也导致瓦的出现,“瓦的前身是将楔形文字刻在半干的粘土板上,干燥后用火烧成一种‘瓦书’。公元前 3000 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建筑的屋顶,被认为是瓦的发祥地。瓦,从一开始是平瓦,后来又出现了带有缓慢弯曲的弯瓦,最终流传到印度、中国、朝鲜、日本成为木葺瓦,与德国、法国系统的法式瓦,以及意大利、西班牙式的‘西班牙式瓦’等沿着三系列方向发展。” 在中国,建筑中的砖瓦最初出现于奴隶社会晚期,砖瓦业是在日用陶器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所见建筑用砖瓦的最早实例为西周遗物。“周代建筑用砖瓦实例一是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发掘中找到的用于当时最高形制建筑中的筒瓦、板瓦、空心砖等,另一是在陕西召陈村发现的板瓦、筒瓦、半瓦当、瓦环及瓦钉,瓦上有绳纹样式。” 一般认为,“瓦的烧造大约起源于西周时期,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西周宫殿建筑遗址中大量出土。瓦有筒瓦和板瓦两种,用泥条盘筑成类似陶水管的圆筒形坯,再切割成两半,为两个半圆形筒瓦,如果切割成三等分,即成为板瓦。瓦当即筒瓦之头,瓦坯制成后,在筒瓦前端再安上圆形或半圆形瓦当,主要起保护屋檐不被风雨侵蚀的作用,同时又富于装饰效果,使建筑更加绚丽辉煌。”

与人类的住房史相比,砖瓦的发明历史并不久远,极限上推也不过上万年,但是人类的住房史应该远及几十万年甚至百万年,因为猿人进化变成早期人类,他们就实现了穴居和巢居。几十万年以来,原始人都是使用天然建材,经过漫长的经验积累,才于近万年前发明的砖瓦,可见砖瓦出现的难能可贵,也预示着房屋建设将会出现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回溯考察作为建材的砖瓦,现在似乎并不感觉有何了不起,它们的诞生和使用却是石破天惊,引发具有革命性的审美意义。首先,砖瓦的发明带来建筑材料的革命性变革。虽然革命性并不全然抛弃旧建材,仍然具有继承性,但更多表达的是颠覆性,标示着与过去的不同。在过去漫长的几十万年,人类建材都是完全取自天然,天然就意味着现成,完全由自然提供。这种现成从自然界层面看,是由于其丰富,能够无限提供;但从人类层面看,现成就意味着依赖,依赖就容易限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也就意味着发展的缓慢。由此可以返观,为何人类房屋建造几十万年没有什么改进或突破,个中原因可以很多,但是天然建材的丰富与依赖,并且由此导致人的创造力缺失,不能不说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在最近的一万来年,建筑材料终于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完全依赖天然建材向人造建材过渡,既继续使用天然建材,又人工创造新建材,打破了天然建材的垄断地位,人的创造力得到有效彰显。在与大自然打交道过程中,人类掌握了自然规律,能够按照自然规律创造新物质,打破了自然的垄断,创造了自然状态下完全没有的砖瓦,这就是对原有秩序的颠覆和革命。人最终在自然的掌控下获得了一些自由,能够创造自然所没有的东西,不仅为自然界增添了新物质,更彰显了人的伟大。人类创造的砖瓦建材,这是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完全得益于人类的创造,于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现实跨越,更强化了无中生有的哲学理念。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虽然这个“无”并非绝对的“无”,而是包孕着“有”,但这个“有”潜伏了几十万年,才于最近的万年凸显出来,可见其厚积薄发。当然,人造建材的出现,并不完全抛弃原有的天然建材,旧建材仍然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着新建材与旧建材的有效组合,共同创生新的房屋样式造型,共同创造新的建筑辉煌。于是,人开始从自然完全掌控的建材中解脱出来,能够减少自然的依赖,其发展态势将是更多人造建材的出现,标志着房屋建造将要迈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砖瓦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对于建材由不可控向可控层面过渡。虽然天然建材具有现成的特征,似乎完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出发,只要人想用就可以自由提取,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人的手中,完全由人来控制。实际上并非如此,天然建材最终还是遵循材料的自然生长规律,什么材料可用,什么材料不可用,什么时候可用,什么时候不可用,在时间地点等各个方面都受制于自然,并不由人说了算,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有限。天然建材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从人的视角看,天然建材依然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不能完全按照人的主观意志进行随时取用,也不能随意满足人的建筑所需,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自然毕竟是自然,自然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人属于自然的一分子,不可能超越自然,因此不可控是一种必然。不可控就意味着人处于被动状态,不说人是自然的奴隶,至少是人还没有掌握自然,还是处于自在阶段。然而,人又不是一般动物,而是有智慧有意识的高级动物,能够有效地自觉运用自然规律服务人类生活,因此总是倾向于把不可控的自在阶段,通过自身努力向着依顺自然规律的可控阶段过渡,致力于成为自然的主人。砖瓦的发明就使得人向着可控阶段迈出可喜的一步,砖瓦作为一个物化标志,说明人已经开始自由地掌握建材,通过人造建材更好地达到房屋建造按照人的控制方向发展,更好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砖瓦可以物化人的可控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砖瓦建造的材料可控。砖瓦的基础材料是泥土,主要有黄土、黏土和釉土等,最为合适则是黏土,它具有最为广泛的分布性,基本上随处可取,受限范围较小。因为泥土最为普通,也就赋予人充分的控制力,可以不受贫穷贵贱的影响,只要有体力即可完成砖瓦的制作。第二,是物理合成层次和程度的可控。人造建材因为不是现成材料,因此需要合成,或者是一种物质内部的合成,或者是几种物质的合成,总之需要依靠人的技术使之成为一体。技术就包含可控性,不仅因为技术由人来操作,而且因为技术可以进行程序化处理,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效操控。生砖多以黏土为原料,和水踩成稠泥,入木模成型后晒干即成,属于典型的物理合成建材。熟砖即青砖青瓦,也都以黏土为原料,制坯晾干后,入窑以薪柴烧煅而成。在历经泥与火的合成中,由于烧煅的高温必然引发泥土里面相关元素的化学反应,通过人为控制温度,就可以烧制不同品质的砖,或青砖或红砖。这些经过高温烧制的砖,虽然不像生砖那样纯粹的生理合成,包含着化学反应因素,比较明显表征新建材的新物质性,但是其本质上还是泥土,因此我们还是将其归入物理合成建材之列。在瓦的制造方面,“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瓦,最初是用陶土烧制而成,所以称为‘陶瓦’。后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瓦出现了多种材料类型,包括有青瓦、铜瓦、金瓦、铁瓦、明瓦等。”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人工的可控性,既有材料的选择控制,也有火候的温度控制,于是就制作出来不同品质的瓦。第三,是砖瓦样式形态的可控。我们已经知道砖瓦不是只有一种样式形态,而是有着多种样式形态,这就表明人具有烧制砖瓦样式形态的控制力。我们在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中,已发现了条砖、方砖和栏杆砖,品种较多,到了战国晚期出现了空心砖墓。“战国时期的条砖和方砖用模压成型,外饰花纹,常做铺地使用;栏杆砖两面刻双兽纹。空心砖,在地下坟墓中建造椁室;空心砖朝外的一面常模印简单的几何纹样和龙凤等纹样作装饰。” “秦代的砖有空心砖、条形砖、长方形砖、五角形砖、拐子砖、券砖等,一般为模制。空心砖大多是长方形,作二、三级踏步用。纹饰有几何纹、龙纹、风纹,也有素面。其余砖也各具特点。秦代的瓦有板瓦、筒瓦、瓦脊、瓦当等。而尤以瓦当著名。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的遮挡。凡当有半圆和圆形两种,有素面也有有纹饰的,其有纹饰的又有图案、图形瓦当两种。图案瓦当有动、植物图案,云纹、葵纹以及动、植物变形图案等。图像瓦当有特大的夔纹瓦当,一般的已由早期单一的动物如奔鹿、子母鹿、双虎、双獾、朱雀等发展成为组合对称的扇面状综合图像,在四个扇面上分别布置鹿、鸟、昆虫或云、虎、夔、龙等物。” 而从世界范围看,砖瓦的样式形态也不在少数,如前之所述,西亚地区就有生砖和熟砖,釉砖和玻璃砖等,在远东地区的日本有木葺瓦,还有德国法国系统的法式瓦,以及意大利西班牙式的西班牙式瓦。丰富多彩的砖瓦样式,人类具有制作砖瓦的控制能力,能够住所实际需要和审美需要,创造符合需要的砖瓦,达到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再次,砖瓦的发明有力地表明人类正由客体性向主体性迈进。在人类使用天然建材的时候,虽然人类拥有对比不同材料的选择性,似乎具有主体性精神,其实更多是内含一种被动选择,就是只能在自然提供的范围内选择,因此还是表现某种客体性。在天然的外衣下,主动性包含深刻的被动性,主体性蕴含无奈的客体性。原始人具有浓重的万物有灵思想,遵循着巫术思维,因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无生命的存在,都是具有灵魂的生命体,都具有主体性。在这种理念观照下,人与天然建材之间就不是纯粹的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灵的关系,灵就高于人之上,因此灵更具有主体性精神,而人却变成了客体存在。但是,在砖瓦发明之后,这种情形发生了微妙变化,因为砖瓦不是自然的存在物,而是人的创造物,人成为了砖瓦之物的主宰者,砖瓦完全变成了人的客体对象,于是人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突出与彰显。作为人的创造物,砖瓦已经不是纯粹的物,而是影印着人的本质力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砖瓦不仅包含素面造型,而且还生产了大量镌刻图案或文字的样式,携带强烈的民族文化信息,有效地彰显了人的主体性。

新建材的发明创造,并非只是出于审美原因,最为重要的是基于实用考虑。房屋虽然具有象征意义,也有专门用于祭祀的房子,但是更多的房屋是直接服务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确保人能够获得更加舒适的生活质量。房屋的基本实用功能是提供人的休息,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因此建材的发明必须能够解决天然建材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木头作墙体,或者以茅草作墙体,都容易出现漏风问题,不能有效地达到遮风挡雨的基本要求。以土砖作墙体,不管是生砖还是熟砖,因为都是通过一定模坯制造出来,因此各个砖块规格一致,在灰浆的作用下,于是就容易实现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每个砖块之间通过灰浆的粘连,原有的缝隙就被填满,不像天然建材之时的木料墙体,缝隙总是无法消除,漏风现象也就不可避免。过去,草料建材一般用来盖顶,基本上能够达到挡雨的要求,但是由于容易腐朽,因此寿命不长,因此也容易造成漏雨现象。草料也因为质量较轻,相对按压不住,于是容易被狂风吹走。狂风总是夹带暴雨,在那种风雨交加的时候,正是特别需要躲避之时,茅草却不能发挥应有的挡雨功能,肯定非常令人沮丧。自从砖瓦发明之后,这种情况有了极大改观,瓦取代草成为覆盖屋顶之物,挡雨的功能成倍增强。单片瓦都具有充分的密实度,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渗漏,不像茅草那样依托整体进行防雨,因此防雨效果必定成倍提升。盖瓦之时,由于都是采取叠合的方式,上片瓦盖住下片瓦的一半,至此整个屋面的瓦就形成一个相互叠合的整体,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被狂风吹掉,又可以发挥整体挡雨功能。砖瓦的结合,就可以共同实现房屋最为重要的遮风挡雨的实用功能。

砖瓦不仅提高房屋遮风挡雨的功能,而是还能够增加房屋冬暖夏凉的功效,创造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房屋在满足安居的基本需要之后,都会追求舒适度,在相同建材的情况下,主要通过改变结构来实现这个功能。其实,房屋舒适度的改变,建材的改变可以获得更为直接的效果。试着比较木草结构的草房(或板房)与砖木结构的瓦房,两者在舒适度方面真是一目了然,砖木结构的瓦房远胜于木草结构的草房(或板房)。原因极其简单,以砖为墙体较为以木头或茅草为墙体,其厚度不在一个层次,砖墙远厚于木墙或草墙。因为这个原因,夏天砖墙就能够有效地阻隔热浪,冬天也能够有效地抵御寒风,于是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小环境。

此外,砖瓦的发明还有着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创造了一个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不管是草房,还是板房,其安全度都不如砖木结构的瓦房,因为砖不仅厚,而且密实,不会轻易被人或野兽所摧毁。这对于一个住家可以强化安全性,于是晚上可以不用提心吊胆,能够睡上一个安稳觉。发明了砖瓦之后,也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聚落的安全,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总是倾向一起生活,于是必定组成聚落。在没有砖瓦的时候,聚落的防御措施主要是通过开挖壕沟,打上栅栏形成一道防御工事,由此希望确保聚落的安全。在发明了砖瓦之后,我们可以从现今依然可以找到的聚落围墙,发现砖墙的防御作用。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古找到过去的证据,说明很久以前古人就开始使用制砖方法,制造防御工事以期确保聚落的安全了。龙山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等等,许多这样的遗址,都可以发现聚落围墙的存在。确实“很久以前中国人就在村庄和城市的外围修筑高墙。考古学家发现最早的城墙出现在公元前三千年,已经使用了简易但有效的‘夯土’法:修建行先以小夹板确定墙的宽度,然后往夹板间填土,以重锤夯砸。一层层砸实填土,一步步移高木板,不断重复这个步骤,城墙也就逐渐升高,直到预计的高度。使用这种方法修建的土墙相当结实,可观的宽度使得士兵可以在上面巡视。这种建筑方法在中国历史中一直被延续使用,只不过后来的人们在墙面上砌了砖以进一步增强它的耐久性。” 虽然这些早期城墙使用砖头者不多,但是其夯土之法与生砖制作方法相类,而且板墙也是房屋建造的重要墙体,因此完全可以算入“砖墙”之列。如此一来,使用砖墙技术之板墙作为人工合成建材,不仅可以保护“小家”,同样可以保护“大家”,甚至于成为冷兵器时代村庄聚落和城市百姓最为重要的防御措施。

房屋作为象征艺术,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这种审美性具有隐秘的特性,因为它的象征意义比较抽象,不能直接诉诸情感,因此经常容易被人所忽略,但是并不影响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大体呈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单间建筑向组房建筑过渡,二是砖瓦结合的屋顶文化,三是聚落城市的社会文化。木草结构的房子,由于材料的关系,基本上采用单间结构,较少组合的复式房屋。单间结构就意味着一个小家之人,全部居住在一起,没有隔间分开。这对于密切各个成员之间关系具有不可多得的作用,能够反映原始社会人人平等的社会伦理关系,却不利于已经出现层次等级的家庭伦理关系。砖瓦的发明就打破单间建筑结构,可以建造组合的复式房屋,即一幛房屋内部可以区格几个不同功能的房间,或者分配家庭成员不同的居住房间,因为砖木结构提供了建造这类房屋的物质条件。既然拥有不同功能的房间,那就需要进行功能分配,哪是议事的厅堂,哪是长辈休息的卧室,哪是小辈休息的卧室,哪是用于饮食的厨房,这些看似简单的区分,其实包含着社会治理关系和家庭伦理道德。基于砖瓦发明的房屋结构,就有效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房间分配给予家人社会生态位的定位和教育,引导成员遵守社会的等级身份。

在木草结构的建筑之时,其屋顶不能进行过多的修饰,主要满足遮风挡雨的需要即可。但是,砖瓦发明之后,由于墙体承重能力的增强,同时配以木材的支撑,整个房屋整体性得到有效增强,于是人们就在屋顶上做起了文章,形成丰富多彩的屋顶文化。根据各地不同降水量水平,在干旱地区,当地人就建造平面屋顶,而在水量湿润的地区,人们就建造可以快速排水的人字屋顶,于是只要一看屋顶造型,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此地的降雨量情况,屋顶就包含着天文知识。同样是人字屋顶,却可以拥有许多不同的样式,“明清时期,古建筑行业习惯将官式建筑分为正式与杂式。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是正式建筑屋顶的四种基本型。庑殿、歇山可以做成重檐建筑,歇山、悬山和硬山建筑可以区分为带有正脊和不带正脊(卷棚)做法。这样正式建筑屋顶就形成了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卷棚歇山、起脊悬山、卷棚悬山、起脊硬山、卷棚硬山九个依次降低的等级,构成了正式建筑屋顶严格的等级序列。……杂式建筑屋顶的类型有攒尖、盔顶、盈顶、圆顶、平台屋顶、单坡顶、扇面顶等形式。” 屋顶样式划分等级,其社会文化就物化其中。当然,各种屋顶模式,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我们慢慢地挖掘,而其物质基础还在于砖瓦的发明。

由于砖瓦的发明,房屋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安全度,也因此能够更好地形成村庄聚落与城市,从而可以聚合更多的人一起生活。一个家庭主要表现为家庭伦理文化,一个村庄聚落就可以体现宗族文化,一个城市则必然呈现社会社区文化,这是由于血缘关系不断扩大或淡化带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一个家庭当然依靠血缘维系,一个村庄聚落也需要依靠亲情维系,因为在传统宗法制度下,人们都倾向于选择聚族而居,因此同村聚落之人都具有亲缘关系。但是,一个城市就必然走出亲缘关系,因为城市人口较之村庄聚落可能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这时不可能都源于一个血脉,应当包含不同血脉,甚至不同民族,于是就只能生成基于社会管理的社区行政关系。“在被称为殷墟的晚商王都中,经过 80 年的考古发掘,我们看到在总面积达 36 平方公里的殷墟范围内,除了宫殿区和王陵区外,大量的是散布在四面八方的其他族众居住的居址与手工业作坊遗址。而这些族众的居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则呈现出‘大杂居、小族居’的特点。所谓‘大杂居’是说在整个殷墟交错杂处居住着许多异姓的族人,呈现出一种杂居的状态;所谓‘小族居’是说每一族在较小的范围内是以‘家族’或‘宗族’为单位族居、族葬的。” 对于城市出现的大杂居现象,虽然小范围的内部可以使用宗法制度加以管理,但是就整个城市而言,就只能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于是就会生成基于社区思想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必须具有跨越个别宗族的狭隘性,能够囊括或照顾各个不同族群,因此具有更强的社会性,据此可以发展成为国家文化或民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城市的形成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当然也与促成城市形成的砖瓦发明存在若隐若现的关系,虽然不能夸大其词,但也不能视其若无。

3.化学合成建材

人类自天然建材过渡到物理合成建材用了几十万年,但是从物理合成建材过渡到化学合成建材只用了几千年,这表现出一种知识传播的蝴蝶效应,远期的长期积淀直至最近爆发式地发挥效应。化学合成建材是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材料,主要采用化学方法,也不排除包含物理方法,通过人为加工方式组合变成一种具有与原物质不同特性的新物质材料。在现代建筑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建材主要是钢筋和水泥,还有现代标记的玻璃,当然砖混结构的水泥楼房新民居,传统建材也是重要的材料,诸如熟砖和木材,这有力地说明新型材料的产生和使用,并不会完全抛弃原有材料,总是表现一种扬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很好地说明,不仅知识传承具有继承性,而且物质发展也融合历史成果,可以实现各自存在的有机统一。

铁不仅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建筑材料,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标志,形成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之后的铁器时代。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征服可以表现在工具方面,石器工具的基本材料直接来源于自然,属于人类对于自然物的直接利用。自从青铜时代来临之后,青铜的使用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有了历史性的飞跃,人类已经能够运用智慧创造合成自然界中不是直接呈现的物质,从而为人类发展开拓了无限空间。但是,青铜器在民间并不普及,一者因为原矿相对稀少,二者统治者垄断青铜主要用于礼器和艺术,三者生产工具性青铜器极少,因此青铜文化是一种贵族文化。青铜之后,人类迎来了铁器时代。“据记载,中国在商代就有了铁的发现。到了春秋中后期,我国发明了生铁铸造技术,如在江苏六合县程桥东周墓出土的约公元前 6 世纪的白口铸铁丸,是目前我国生铁冶铸的最早实物。” 铁器与青铜器完全不同,铁矿贮藏量非常丰富,而且质地比较坚硬,因此,自从冶铁技术成熟后,铁器制造大量表现在生产工具层面,广泛地运用在生产的各个领域,于是铁器文化也是平民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从出土的铁器看,主要有生产工具、武器装备和生活用器等,其中以生产工具为大宗。农业生产工具有犁铧、镬、铲、镰、锄、耙和掐刀,手工业工具有斧、斤、凿、刀、削、锉、锤、锥、钻、针。武器和装备有剑、戟、矛、链、匕首、甲胄,生活和日用器具有鼎、盘、炭盆、杯、环、杖和带钩等,完全不像青铜器具那样贵族化。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说:“中国的铁器时代是有三个段落的,第一次是用作耕器;第二次是用作手工业的器具;第三次是用作武器。江淹的《铜剑赞》序文有‘古者以铜为兵。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迄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铜既不克给,故以铁足之。铸铜既难,求铁甚易,故铜兵转少。铁兵转多,二汉之世,逾见其微。’这是很重要的一段文献,而且也是很正确的。” 《国语》中有管子的一句话:“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夷斤,试诸壤土。”所谓美金便是铜,恶金便是铸铁。因此,对于铁器的使用,以及铁器在人类社会所引起的巨大变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总结道:“铁器成了人类的仆役,它是一切在历史上起过划时代作用的物质原料中之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一直到马铃薯被移植到旧大陆的时候为止。”

铁的使用具有悠久历史,主要运用在生产工具领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方面的使用,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二百多年历史,而我国广泛使用钢筋不过百年历史,在民间更是只有几十年历史。冶铁历史悠久,建筑钢材使用历史短暂,形成一个矛盾,为什么会如此呢?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自然经验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农抑商一直以来都是各个王朝的基本国策。自然经济的核心是自给自足,虽然不可能是完全意义百分之百的自给自足,但是在这个理念下,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都排斥非农生产,导致产业之间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农业得到高度重视,工业和商业遭受严重歧视。政策的导向和生产行为的偏向,在时间的作用下,就会转化积淀成为社会性的集体无意识,农业生产光荣,非农业生产可耻。农业生产作为第一产业的本质是粮食生产,直接生产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物质财富,没有粮食,人就不能生存,国家就会发生动乱,因此,粮食生产历来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即使进入现代社会,粮食生产仍然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基础,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因此,“无农不稳”的思想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农业生产对于国家政权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明智的统治者都不会掉以轻心,因为直接关系到王朝的更替,因此必然会在国家层面不断强化农业生产光荣的思想,强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生产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更是具有生存意义的现实要求,一切活命的粮食都得自己生产,不生产则无以裹腹,农业生产不光荣都不行,真正实现由“要我生产”向“我要生产”的转变。这是一个社会大环境心理,不仅制约统治者行为,同样制约普通百姓行为,不仅制约农业生产行为,而且制约非农业生产行为,也就是说,其心理制约作用概莫能外。

但是,在进入农耕社会之后,整个社会只有纯粹的农业生产是不存在的,一定存在非农业生产形态,也就是说,必然存在第二产业的工业形态和第三产业的商业形态,只不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虽然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是它们仍然不被重视,并且被整个社会挤压到尽可能少的生存空间,乃至于可以遗忘到可有可无的地步。对于铁器发展行业而言,整个社会的发展不能离开铁器,并且被运用到社会重要领域,诸如生产工具和武器,生产工具能够确保农业生产的效益,铁制武器能够确保战争的胜负,因此,可以说统治者从来都不曾轻视制铁行业的生产。也正因为制铁行业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严格控制制铁行业,把铁器制造严格控制在政府手中,由此也严重地限制了铁器行业的发展。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曾经对金属器开始过一次大规模的收缴运动,贾谊在《过秦论》中说“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秦始皇目的很明确,就是收缴锋利的金属武器,不仅是青铜武器,必定包括铁器武器,以期达到削弱六国的反抗实力,确保子孙万世之帝业。对此,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些层面解读其中的文化意蕴。第一,统治者出于政权的稳定考虑,总是倾向于控制金属制品的矿冶和制造,虽然控制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总是不会任其自然发展,都会设立相应机构进行管理控制。《汉书·终军传》载,元鼎中,博士徐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被问罪,终军认为:“胶东南近琅琊,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其盐铁。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给二郡邪?将势宜有余,而吏不能也?何以言之?偃矫制而鼓铸者,欲及春耕种赡民器也。今鲁国之鼓,当先具其备,至秋乃能举火,此言与实反者非?”如此看来,不仅百姓不能私自冶铁,就是郡国没有得到朝廷允许,也不能随便鼓铸,鼓铸与否完全由中央政府决定。“为了对冶铁业进行更好的管理,汉代在秦的基础上在全国设立了 49 处铁官(在产铁的地方均设置铁官,甚至不产铁的地方也设置一些铁官)。设置铁官的目的,就是管控民间的非法冶炼,之所以对冶铁进行垄断,是要对兵器的加工和农具的生产进行控制,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定因素。” 由此可见,统治者是从自己政权稳定的角度看待制铁行业,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铁器的控制层面,因此,也包含着技术主义思想。第二,控制制铁行业发展的行为,蕴含着深厚的重农抑商思想。自然界状态下基本上没有纯粹的铁,因此铁的生产必然包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它们是一体存在。铁矿开采属于第二产业,即使在农业社会也具有工业性质,不仅需要第一产业农业的支持,而且需要第三产业的流通支撑,否则采矿业就不能发展。因此,采铁矿业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危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为采矿工人需要粮食,于是就会诱导农民从事买卖活动,商业行为就此产生,这是统治者所不愿意看到的。私人采矿行为一定不会只为了个人使用,不仅因为量小成本高,而且也不能当作粮食使用,因此其出发点就是为了买卖,也就是说,必然延伸至第三产业。正因为采矿业既伤及第一产业的自然经济,也基于第二产业而催生第三产业,因此对于制铁行业的限制确实应该是重农抑商思想的自然延伸。第三,控制制铁行业发展的行为,其实还反映统治者纸老虎心态。由于铁可以用来制造武器,在冷兵器时代,铁属于制造先进武器的基本材料,亦即具有战略性物质意义,因此统治者严格控制铁的矿冶和制品,由此也暴露统治者内心的恐惧与虚弱。统治者占有社会的暴力机关,控制着社会巨大物质财富,应该说,与普通百姓相比,统治者占据绝对优势,应该不存在恐惧心理。但是,因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即使老百姓手无寸铁,对于幻想永远作威作福的统治者而言,还是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这就暴露了统治者的纸老虎心态,外表强大内心虚弱。正在由于官方与社会的共同作用,制铁行业在整个农耕社会并不发达,产量极其有限,因此也限制了铁在建筑方面的运用。

其实,铁器难以在建筑行业发挥作用,还在于传统民居崇尚砖瓦结构,这就必然导致铁器使用的边缘化。砖瓦凝聚农耕因素,都携带泥土信息。土砖,不管是生砖还是熟砖,都取自泥土,而且最终也还是以泥土形式呈现,因此天然地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农耕的基础是土地,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因此农民都有深厚的土地情结。这种情结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安土重迁,二是故乡情怀,三是祭祀土地神。农业是人工种植粮食作物,植物的生存特点是固定一个地方,因此也就意味着生产者不能随意迁徙,否则人走植物不走,那就等于白种。植物生存特点就内在地要求人类必须定居,定居时间一长,就会转化生成一种文化,形成安土重迁的心理。这种心理既然由土地发端,情感必然指向土地,形成一种土地依赖心理,并且这种心理还会迁移到与土地相关的事物。砖瓦即由泥土构成,就必定携带土地意象,于是嵌入农耕文化,农民农业农舍之“三农”打通了人之生存的由吃而住,农民自然留恋砖瓦结构的住房了。安土重迁强调定居一个地方,但是基于生存原因,人们往往不太可能永远生活在一个地方,总会表现迁徙现象。虽然迁徙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可能间隔几年、十几年,有的间隔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但是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生活在相同地方,从来未曾迁徙,则可能性极小。既然出现迁徙,就意味着由熟悉的生活场所来到陌生的地方,就容易对原来生活场所产生思念的感情,于是故土故乡的观念就会产生,相应的故土情结就会形成。故土情结于内是一种思想情感,于外则是故乡的山山水水,情感指向更是曾经生活的房屋住所,因为那里保存着一个人的生活记忆,房屋可以成为回忆的意象。泥土作为故乡山水的物象,常常被漂泊在外之人所珍藏,这时泥土已经不是泥土,而是一种生活,一种记忆,一种情感。也许,在尚未离乡之时,泥土并不特别引发人们的情感关注,尤其是使用泥土制作的砖瓦,但是一旦离乡而去,这种潜藏的情感就会爆发出来,曾经住所的一砖一瓦,都承接故乡的生活信息,于是砖瓦结构的房屋也就成为一种向往。虽然新建居所不能使用故乡的泥土,但是钟情泥土的惯性思维,还会驱使人们下意识地选择砖瓦结构建造房屋,这就是情结的作用。对于土地的情感,不仅着眼于现实的需要,而且还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崇拜,形成土地神祭祀。这种祭祀不仅安置在田间地头,而且还搬到房屋里面,使得土地神可以与人一起共同生活。正是有着土地的崇拜,在神俗交错的传统文化语境下,作为神圣之物的泥土也必然会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会只是作为一个脱离世俗的神圣之物而存在。由于农业的作用,人们对于泥土的性质有着更多的了解和理解,由此创造了砖瓦建筑材料,既可以达到实用目的,又能够借助神圣的土地之神保佑居住的安全。大家知道,人在睡梦之时自我保护能力最弱,因此希望借助神力企求平安。泥土即是神灵,以之为建筑材料自然可以获得土地神的保护,这也就引导人们自砖瓦产生之后,自然倾情砖瓦结构的房屋,而且不会轻易改变。

作为自然经济,商业必定不会太发达,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都倾向于自给。这种经济自给的情结,也引导百姓选择砖瓦结构建造房屋,因为所有的砖瓦材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自给而不必购买。泥砖可以自己打造,只要选择一块适宜的土地,然后全家老少齐上阵,再加上邻居的帮忙,一个秋冬基本上可以完成普通民居的用砖任务。木料的备料最为艰难,但是基本上也可以由主家自己完成。今年上山砍伐备料几根,明年进山伐木几株,经过几年甚至十来年的备料,总还是可以完成建筑木料的需要,可以不必通过购买的方式备料。正因为砖瓦结构的房屋可以通过自给的方式完成备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铁的使用,因为铁肯定不能实现家家户户自给,在自给与非自给的博弈中,在自给的社会氛围下,砖瓦必定占据上风,因此铁作为建筑材料就会没有市场。

“20 世纪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1944年),世界范围内以平炉、高炉、模钢和初轧技术为主体发展钢铁工业,钢铁产能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产量第一,德国第二。第二阶段(1945~1974 年),氧气顶吹转炉开始淘汰平炉,高炉逐渐大型化,连铸工艺出现,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日本第二。第三阶段(1975~1999 年),世界范围内兴起一种短流程的炼钢工艺。日本取代苏联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韩国钢铁产业迅速崛起,成为钢铁生产强国之一。第四阶段(2000 年至今),钢铁市场主要受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而加速增长,中国钢铁产业迅速发展,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钢产量。” “中国钢铁产量在l996 年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新兴钢铁大国,钢结构行业也随之兴起。2010 年中国钢铁产量就已突破 6 亿吨,2012 年中国钢铁产量超过 7 亿吨,国内消费 6.9 亿吨,占全球消费钢铁总量的 70%,约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 2.5 倍。” “2014 年,全国粗钢产量 8.2 亿吨,同比增长 0.9%,增幅同比下降6.6 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 11.3 亿吨,同比增长 4.5%,增幅下降 6.9 个百分点。” 钢铁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是钢铁能够成为建材主角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钢铁之所以不能成为建材主角,根本上说,不是因为砖瓦的原因,而是水泥没有发明,或者没有被大量使用,因为水泥与钢筋结合,才能成为最佳的建筑搭档,并且发挥最好的建筑效应。追溯水泥的雏形,早在 5000 年以前一些形式就已出现,并且用于建造罗马圆形大剧场和神庙。但是,现代水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不长。1813 年,法国人皮卡通过研究发现,三份石灰和一份黏土的比例混合煅烧后,其产品能够达到很好的硬度,形成较好的水泥新产品。1824 年,一位英国烧砖工人约瑟夫·阿斯普丁也用皮卡比例配料,在炉子里煅烧后得到水泥并将其碾成粉末,之后加水使用,从而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广度。由于这种粉末在加水硬结以后,硬度、颜色和外表都和当时英国波特兰岛上出产的著名的波特兰石材十分相似,因此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这就是现代意义水泥的开端。之后,水泥种类不断增加,计有硅酸盐水泥(即波特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等,能够满足不同建筑物的需要。进入 20 世纪后,以有机材料为主的合成化学建材异军突起,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如绝热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耐热防火材料、防水抗渗材料等,进一步丰富了建筑材料,适应着新型建筑理念和现实的需要。

二、工业化生产建材

建筑材料的生产大约可以划分两个阶段,一是基于自给的手工生产阶段,二是基于商品买卖的机械化生产阶段。在手工生产阶段,因为出于自给考虑,因此不可能有着大批人手,也不可能大量生产,于是都是定量生产,其理论指向是有限生产。但是,建立在机械化基础上的工业化生产则完全不同,首先它不是自给性生产,而且商品化生产,其次它不是手工生产,而是机械化生产,第三它不是应用生产,而是利润生产,第四它在理论上不是限量生产,而是无限生产,总之,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建材生产的生产方式,也由此导致民居建造方式发生相应变化。

工业化的建材生产模式,相比传统的建材生产方式,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其特点,第一是降低人力成本,第二是增大生产量,第三是提高生产效率。首先,它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工业化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流水线生产,将一个产品的制作工序划分若干个步骤,分别由不同的人进行生产,如此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的专业性,而且可以缩短熟悉工艺的时间,由此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二是机械化生产,能够使用机器的工序,就不会使用手工,如此可以减少人为主观性,提高生产的客观性,而且还可以不受人的精力衰减和情绪波动的影响,自然就可以减少次品率,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其次,它可以增加有效的产品生产量。这个增加特别强调有效量,因为与手工生产相对,机械生产会降低无效率,从而可以增加有效量。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工业化下的机械生产是一种常年生产,不像自给性生产那样只是间歇性生产,这就必然可以增加产品的有效供给量。二是工业化生产是一种规模生产,不仅针对一个生产企业而言,那是追求规模化生产,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具有更好的收益,而且面向整个生产行业而言,也是具有体量大范围广的特点,没有哪个行业只有一家,肯定是拥有无数的厂家,因此可以提供足够的产品。三是工业化的生产是一种标准化生产,各行各业都会制定自己的行业标准,按照相同的标准规格进行生产,因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也就可以提供更为足量的产品以供市场对比和选择。至于,第三方面的提高生产效率,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第一,它是一种组织化生产,于是讲究整个生产的有序性、计划性和严密性,其与基于自给性生产的松散型临时性的生产管理完全不同,它是基于制度,形成管理出效益的特点。第二,它是一种利润生产,追求利润是生产厂家的基本追求和主动追求,利润与效率成正比,因此内在地要求厂家必然追求效率。第三,它是无限生产,不像自给性生产那样只是为了自己而生产,因此必定是限量生产。但是工业化生产则不一样,因为它是商业化生产,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人提供建材,不是为了自用,因此必然面向无限量的客户,因此从理论上讲,它就必须讲究效率,否则就没有收益。

建材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是促成新民居大量出现,乃至于替代传统民居的直接因素,因为我们知道一些现代使用的建筑材料,其实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但是并没有出现现代意义的新民居,原因之一就是建材生产的模式制约。工业化建材生产模式对于新民居的建造,其基本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建材获取的便利化,不管什么时间都可以获得,而且可以使用。由于建材是工业化生产,因此不受季节影响,任何季节都可以提供合格的建材。在砖瓦结构的时候,虽然可以烧制熟砖即青砖,这种类型的熟砖可以抵御雨水侵袭,但是能够使用此种熟砖的人家毕竟为少数,更多的百姓只能使用生砖,这些生砖非常害怕雨水侵袭,因此不仅生砖生产受到季节影响,而且使用生砖也同样受到天气限制。钢筋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的建材,并且在使用的时候,大体上也可以不受天气的影响,因此常年都可以施工建造。普通标号水泥的混凝土虽然生产可以不受季节影响,在使用的时候确定容易受到雨水影响,然而只要提供 24 小时的非雨时间,基本上可以不影响施工进度,因此水泥的天气影响程度不大。二是建材购买的便宜化,由于建材使用机械化生产,因此生产成本较之过去大幅度降低,销售价格自然下降,能够满足普通百姓的消费需求。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现代建材产量较低,因此成本较高,从而影响了建材的推广,于是仅限于上流社会使用,不能有效地普及到普通百姓中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建材产量不断扩大,生产成本不断降低,销售价格不断下降,于是现代建材就从贵族阶层向平民化转变,平民也可以建造水泥楼房新民居,由此也得到有效普及。三是产品使用的便捷化。现代建材虽然是现代产品,包含较好的技术含量,但是使用方法并不复杂,即使没有太多的文化,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地很快学会使用。现代建材中,最富于挑战性的就是混凝土的合成,因为水泥只是基本材料,还需要细沙和角石,而且只能现场合成,一般不能购买水泥预置板。但是,即使混凝土的合成,对于普通民居要求的质量而言,也不是一个不可突破的技术难题,普通百姓也十分容易掌握。例如,普通标号的水泥混凝土的合成,大体是可以依照一包水泥一斗沙两斗角石的比例(或者 1∶1.1∶2.7),以及适量的水(一般为 0.4)搅拌变成糊状,即可以作为普通民居的混凝土使用。当然,如果考虑到方方面面的质量要求,那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依照国家标准,按照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严格依照相关计算比例调配,才能达到质量的最优化要求。但是,普通民居并不需要如此严格标准,因此百姓都可以大体把握,也能够达到居住的质量要求。正因为现代工业的建材模式,给予百姓各个方面的便利条件,因此在时机到来之时,新民居才能迅速地流行起来。

建材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只是影响到建材本身,还间接地影响到房屋建造的生产方式,形成基于建材生产变化的房屋建造的变化。普通百姓都能够感受到的变化,就是原来民居建造的生产方式,完全是互帮互助的建造方式,不会渗透商业气息。如今的房屋建造,完全使用传统互帮互助的方式进行建造,虽然不能说完全消失,但是确实已经少见,更多的是运用商业市场的方式进行运作,即使是同姓兄弟也不例外。为何出现如此变化?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建材材料的全然工业化商业化生产,不能不说是其中原因,因为一切建材的商品化,必然生成房屋建造商品化的思想,一切都需要使用金钱进行结算。这种情形不仅直接影响到房屋建造主家,而且还影响到其他百姓,都会倾向运用金钱的结算,因此就是新建房屋结构样式与从前一样,其中的文化意蕴也已经发生变化,形同而实异,这就是时代的烙印。

三、基于工业的建筑技术

民居建筑作为人造物,凝聚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成果,包含着诸多技术内容,而技术不是自然生成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积累与学习的过程,因此技术必然表现为一种代际传递与创新。建筑技术的传授,在过去时代,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的实践型技术传授模式,如今则是学校教育的系统知识传授模式。两种不同的传授模式标志着不同的社会形态,一个是农耕社会,一个是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规模生产的社会,这种规模生产首先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至少一个工厂企业会依照相同标准进行批量生产,推而广之,则是一个行业依照相同标准进行生产,因此规模生产是其基本特征。这种生产特征就要求从事生产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能,否则就不能实现标准化之下的规模生产,因为如果从事生产的个体没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则不能依照相同标准进行生产,就不能生产符合要求的规格产品。这种人才的需求,就会倒逼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生产批量地具有相同或相近技术能力的人员,以便直接服务社会经济生产的需要,于是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就此产生。学校教育就是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使用一致教材,选择相近年龄的学生,运用课堂班级授课方式,于是就能够生产适应工业化生产需要的从业人员,体现明显的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影响。学校教育打破了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获得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缩短了学生掌握技能的时间和成本,可以有效地服务社会经济生产的需要。

学校教育由于是国家政府行为,因此它需要进入国家运作序列,不管是国家举办的学校,还是私人举办的学校,都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国家运作的理念和要求。于是,基于工业化的技术学习方式与传统社会的师傅带徒弟学习方式相比,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学校教育是系统的,而非零散的;学习模式是体制性的,而非自发的;时间安排是集中的,而非分散的。首先,学校教育具有知识的系统性,不仅关注动手能力的技能性,还关注技能背后的理论性,不仅注重技能使用的知识性,还注重知识背后蕴含的人文性,讲究人的全面发展。这种系统性确立了自己的实现平台,最为重要的是统一教材的使用,一个班级不仅拥有教材,而且必须是统一的教材,这就确保了知识传授具有系统性。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基本上没有教材,完全是师傅的一种临场发挥,具有非常明显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特点,没有系统性的教学思想和知识体系,因此往往导致知识的缺陷。显然,学校教育更加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因为它需要标准化的生产。其次,学校教育的学习模式具有体制性,属于一种国家行为,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和 21 世纪之后,这种国家行为的力度尤其强化,从幼儿的学前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国家全方位介入百姓的教育过程,形成人才生产的批量化。在学前教育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 2020 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据教育部《2014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 20.99 万所,比上年增加 1.13 万所,在园幼儿(包括附设班)4050.71 万人,比上年增加 156.02 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70.5%,比上年提高 3 个百分点。”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到 2020 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2014 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招生3106.25 万人;在校生1.38 亿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6%”在高中教育阶段,国家也制定普及教育目标,2014 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 2.57 万所,比上年减少 548 所;招生 1416.36 万人,比上年减少 81.10 万人;在校学生 4170.65万人,比上年减少 199.27 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86.5%,比上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要求“到 2020 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在高等教育方面,1977 年恢复高考,1978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88 年达到3.7%,1998 年升至9.76%。1999 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 世纪教育行动计划》之后,全国高校陆续开展扩招行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 年达到 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4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 3559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7.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2824 所,比上年增加 36 所。”在职后的继续教育方面,国家确认“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 2020 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2014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 736.66 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920.28 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 4613.67 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 5084.48 万人次。”这样一种国家行为的教育体制,造就了不同层次的大批量人才,完全能够满足民居建造查看图纸的基本要求,客观上保证了每个公民都能够拥有建造自住的低层水泥楼房的读图能力,如此能够有效地激发百姓建造新民居的热情,并确保其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相对于传统的自发性技能传授,一者不可能拥有如此大规模的人才生产能力,二者也不可能形成从幼儿到成人,从职前到职后的完整教育体系,三者学科教育不可能达到如此之深广度。再次,学校教育具有学习时间的集中性,属于全脱产的集中学习,能够确保学习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学校教育从幼儿教育,直至高等教育,在校学生都要求全脱产学习,从而能够确保全身心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其学习时间没有保障,而且具有分散性特点,这不仅表现在一天之内的学习时间,而且表现在从师的整个阶段,完全交由师傅安排且没有计划性,不能实现每天学习时间的确定性。学习时间的非确定,确实不利于知识传授的系统化,因为缺少时间的刚性约束,必须带来师傅传授的随意性,也带给学生学习的随意性,因而必然影响学习有效性。

工业化生产讲究标准化的生产,要求基于科学进行生产,于是民居建筑也从过去基于经验的建造技术,转化变成如今基于科学的建造技术,这也是传统与现代不同之处。过去,由于国家并不重视技术的学习与传授,更多是关注儒家思想的传承和依照科举考试制度要求进行学习,因此不仅使得技术地位被边缘化,技术人员也未被重视,导致技术在社会教育中不受重视,更多地只能依照经验积累来实现世代相传。而且技术传授中,还流行着这样的观念,“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此在技术传授过程中,师傅总是有所保留,更加阻滞了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技术的积累特点,使得长者总是掌握着核心技术,总是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湛,于是技术的掌握速度非常缓慢。但是,学校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技术传授模式,随着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出版业的飞速发展,承载知识的书籍得以大量出版,书籍已经完全平民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知识获得变成一种平面化的行为,完全打乱了以老带新的传统纵向传授模式,年龄已经不再具有明显优势,甚至变成“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老年人显得有些落伍,年轻人吸收新知识的能力远甚于老年人,更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新常态使得年轻人可以真正超越老年人,具备超越历史的能力,可以走过经验积累的过程,直接进入到知识体系,并且获得最为可靠且前沿的科学知识,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科学知识,于是可以加速知识变成生产力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讲究科学施工的民居建造方面,年轻人可以没有自身的经验积累,也可以越过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过程,直接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施工,还可以达到优质的工程质量。这样一种知识转化力量的优势,直接推动着新民居的普及,不必等待若干世代的经验积累,有效地缩短了知识转化生产力的进程。

房屋的建造技术之于传统建造技术的不同,最为外在的特征就是,过去是基于手工的建造技术,如今是借助机械的建造技术。两种建造技术各有特点,适应着各自不同时代的需要,如果两相比较,则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从建造速度看,手工建造相对缓慢,机械建造比较快速。第二,从科学精确化角度看,传统手工方式则带有更多大约的模糊性,现代机械方式就能够达到更加科学精确的标准化。第三,从技术实施的流程看,过去的建造技术更多基于个体性作业,如今的建造技术则依赖整体性的流水线作业。总之,如今的建造技术,携带更多现代社会的理念与元素,属于工业化的建造技术之产物。

从建造速度看,手工建造相对缓慢,机械建造比较快速。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手工建造受限于人的生理条件,虽然具体个人有着差异性,但是作为肉体之个人不能超越自然的物理局限,因此建造速度必然显得比较缓慢。利用机械的建造则可以克服人体本身的不足,能够快速的提高工作效率,因为机械没有生理需求,不受人的身体节率限制,不仅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而且还能够以数倍于人的体力进行工作,更能够综合延伸人的手脚脑五官功能从事工作,因而可以数倍地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人的体力不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现代社会创造财富,能够达到过去几百万年总和还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从科学精确化角度看,传统手工方式则带有更多大约的模糊性,现代机械方式就能够达到更加科学精确的标准化。传统手艺也追求精确,主观层面并不是必然追求模糊性,但是由于人的自身局限性,手工作业方式必然在客观上呈现一种大约模糊性的倾向。比如,墙体垂直度地把握,只是利用手感和眼睛瞄准,肯定比不上使用仪器来得精确。这不仅涉及不同个人的经验与智慧,即使相同一个人,也会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并非每次目测都完全一致,总是存在细微差异,而且人体本身也会导向误差,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条件都会不同,各人先天都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目测的不同结果,于是带有某种主观性。机械操作则不会存在这种情况,因为机械仪器是物,没有任何主观情感,不会受到外界情绪的影响,机械具有完全客观性,只要机械本身是标准产品,则必须得出标准化的答案。现代社会崇尚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一切都要求运用数据说话,反对“大约”“差不多”“大概”等模糊性的认知方式和工作方法,追求精确化的过程和结果,于是各行各业都在尽可能使用机械仪器从事工作,以便代替手工作业。即使不便或不能使用机械仪器的工作,也要求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精确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科学化的结论。正是有着这种科学化的思维方式作为支撑,因此房屋建造不能采用过去那样“手编草鞋,边打边像”的作业方式,要求事前必须有设计图纸,精确计算各个部分的数据关系,确保房屋质量达到安全可靠耐用的基本要求。虽然民居建造基本上没有正规的设计图纸,建筑工人还是依据一定的科学数据进行施工,只不过这是学校教育和建筑实践获得的科学知识,因此依然包含科学思维。没有大众化平民化的学校教育,就没有这种科学思维,因此学校教育在思想上为新民居的普及同样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房屋楼面钢筋的铺设,建筑工人就不是随意铺设,使用直径是几个厘米的钢筋,重量需要达到多少,标号怎样,铺设的密度如何,如此等等,都有比较一致的数据要求,也就是科学的标准化要求,如果不遵守这个要求,就可能是豆腐渣工程,这当然是主家不愿看到的,因为这是自住的房屋。

从技术实施的流程看,过去的建造技术更多基于个体性作业,如今的建造技术则依赖整体性的流水线作业。工业化生产已经完全屏除了个体性作业,不管看似多么简单的产品,都不是一个人完成全部生产工序,一定划分若干个工序,由不同的人员完成,最后变成一个完整的成品。在房屋建造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即使是新民居建造也没有例外,都表现一种流水线作业的建造方式。当然,过去的传统民居建造也不是一个人所能够完成,同样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甚至需要全村人一起协同帮助,才能完成一幢并不复杂的房屋建造工程。这如何还说传统的建造技术基本上是基于个体性作业,而不是一种流水线作业?流水线作业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产品必须划分若干个工序,由不同的人员完成,表现一种协同作业;二是以生产设备为主进行的单元生产,人员服从设备安排且相对固定于一种工作;三是每道工序按照统一节拍生产,按照统一标准生产,体现极强的专业性和封闭性;四是各个工序具有统一流向,不能随意更改顺序。按照这样的特点进行分析,传统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并不属于流水线作业,虽然房屋建造也是一个协同作业的过程,但是流水线的特点并不明显,依然还是以人员为主的生产组织形式。现代新民居建造已经体现流水线作业的特点,或者具有流水线生产的趋向,这可以在几个方面得以证实。首先,新民居建造基本上交由专业建筑队完成,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专业建筑队的人员相对稳定,各个人员的工作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工,具有流水线作业的人员安排特点。其次,专业建筑队已经走出纯粹手工作业方式,拥有设备大小不小、多寡不同的机械仪器,可以形成以设备为主的单元生产模式,具有人员服从设备的性质。再次,专业建筑队追求生产利润,自觉地追求工序的合理性和最优化,形成相对稳定的工序流程,具有按部就班的工作倾向,因此符合流水线生产的特点。正是在与传统建造技术作业的比较中,显示现代建造技术在操作层面的不同,因此虽然看似与传统没有太大区别,其实显示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如今的建造技术充分体现工业化生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现代烙印。 A4qmuuJmXhELfBnq0xNbShBJz9sqexCFsVXrrlWDMwN9cw6ygczHQt3HZwU6oV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