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当代文化思潮的知识生态重构

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从所未有的大变革与大震荡,相继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与跨越,经历了从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再到后现代文明的文化变革与文化整合。在正、反、合的历史辩证过程中,也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辩证与辩证理性的文化整合,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潮与文化研究学派,丰富了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成为文化创新的知识语境与叙述策略的科学依据,开始了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全面重构。

1.人文主义与反人文主义的文化观

欧洲文艺复兴提出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擅理性,役自然”,发展为后来人欲横流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无限扩张,资本的追逐,技术的摄取,产业的消耗,经济的增长,物欲的奢侈,一切都在“人”的理性对自然的役使中得到现代理性的辩护而神圣起来。于是人们开始全面反思人文主义的理性思潮,而发起维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反人文主义文化思潮,尤其是在英国这一工业革命之乡“伦敦饿雾”的事件之后,人们开始全面反思工业主义、技术主义、人文主义给人类与自然、文化带来的危害。并出现“新人文主义”的保守派,来重构人与自然融一的传统文化与东方文化,开始对“现代性”现代人文理性做全面反思的文化研究,这使人文知识的认知科学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发生了一系列新的认知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从而发展为后人文时代的新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认知科学学科群。

2.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的文化观

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与中国五四新文化发展以来,“科学”成为一个新的神话,科学主义是伴着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技术理性,它渗透到技术官僚、技术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科学至上的一个文化思潮。科学与技术,确实推动了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化社会的理性文明基石。但科学与技术,在产业装备的扩张中,也产生了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产生了战争的核武器与能源危机,产生了医学伦理问题与信息安全问题,产生了食品安全问题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反思科学技术与科学推理,开始展开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与产业哲学的全面思辨与文化反思。产生了反科学主义的文化思潮。这也包括对高技术带来的高风险的产业哲学反思,对高技术与高成本的工程哲学的反思,如IBM与西门子高技术在竞争成本上的失败等。近年来世界科学大会的主题,并不是尖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而是科技与社会、科学与文化、技术与人类的和谐关系与发展形态问题。

3.历史主义与非历史主义的文化观

历史主义是社会发展决定论的现代科学理性演绎,就是以进化论为基础的历史逻辑的展开,一是它的“进步”观与线性时间结构,二是它的进化论横向逻辑结构。最后发展为超现实的宇宙意识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文化思潮。于是人们开始反思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庸俗社会学的历史主义,就出现了非理性与非历史主义的文化观,以实证的、偶然的、具体的史实研究来探讨历史发展的文化个性与特征,而不是抽象思辨中的超现实规律与模式。非历史主义与非理性研究都借助了人类学、社会学与文化学的实证研究与活态考察,突破了现代性理性主义层面的历史文化观的局限,使人们能够更真实、客观地对待世界与历史,更真实地接近历史的存在与阐发的重构,更注重历史、文化的环境、细节与案例,也能够更客观地对待文化、文明的衰退与历史的曲折。这与生命科学中遗传信息结构研究的进展及信息科学中复杂巨系测绘媒介的研究进展都是密切相关的,认知科学的技术发展带来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变化,促成了学科结构的新发展与科学内核的理论思辨深度进向的新拓展。

4.资本主义、反资本主义与后资本主义的文化观

资本主义大工业问世以来,在它的原始积累现象与后期扩张中,始终存在着道德与经济、生态与工业、环境与文化、资源与产业的矛盾与难题,于是产生了市场经济对人类道德文明的冲击,产生了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产生了资本扩张对资源的掠夺与对能源的消耗。人们在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中,开始对资本主义带来的环境污染、殖民战争、增长极限、能源危机与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全面的文化反思,出现了反资本主义的文化思潮。从马克思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都有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的剥削制度与资本主义成长期大工业机械性扩张及商品拜物教的深刻批判与文化反思。但美国的信息技术、文化产业又从资本主义的非物质形态与非领土扩张中打造了文化帝国的单极世界,使之在全球化中重获市场生机与新的游戏规则的历史生机,给资本主义又带来了新生机、新理论与新的发展机遇,开始了文化产业研究的新理论思辨与新媒体技术研究学科群的拓展,以及后资本主义新经济、文化经济博弈规则的认知科学新思维学科领域与核心问题探索的认知学科结构。

5.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文化观

殖民主义的文化,或为殖民主义辩护的文化,较为赤裸的便是臭名昭著的法西斯主义,较为隐晦的有泰勒的种族、环境与语言、风俗的文化观与相关的人类学、比较文学研究。目前在全球化中单极世界“民主”模式的推广,也可看作是后殖民主义文化观的一种。在世界殖民经济崩溃,各国纷纷走向独立的主权国家后,便产生了后殖民主义以“民主”输送而掠夺资源与市场的新殖民主义理论与模式。包括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学派”的文化传播,后殖民理论的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书写,帝国主义的知识话语与文化心理,也包括非物质经济的非领土扩张与从文化领土到商业领土单极世界全球化的理论与媒介推广,即文化帝国主义的构成与影响,还包括美国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殖民主义全球化理论形成的人文社会科学新学科与新的认知科学结构。

6.功能主义与符号主义文化观

现代的文化符号研究与符号主义文化观,可以追溯到马林诺斯基的文化功能论,不过是功能主义更注重从器物到制度的风俗、功能与需求研究 [18] ,符号主义则注重非物质的符号市场、资本与文化交易、扩张研究,二者有很深隐的内在联系,又有所发展与不同。英国功能学派与美国符号学派,一个侧重于对传统习俗、价值的研究,一个侧重于对于工具理性与技术的研究。这里面也折射出英国绅士文化与美国自由文化的不同与差异,形成不同学术风格体系的知识话语与人文社会科学体系。

7.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化观

现代主义以现代理性、技术为文化基石,是对传统的颠覆与超越,后现代主义以自然、人文为文明基石,是对现代的颠覆与超越。现代主义是历史主义、科学主义、理想主义、功能主义的人文知识与认知科学极端,后现代主义是在回归与重构中与之逆向而动的文化思潮,包括非理性、非物质的自然回归与文化重构的新的认知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构及文化向度。

8.全球主义与反全球主义的文化观

全球主义本应是大同世界的理想之境,然而全球化的文化演绎却出现了单极世界的单一化与反世界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的集权化 [19] ,以及大工业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模式化,这势必引起人类文明的衰退、文明物种的衰退与文化生机的衰退。于是出现了反全球化的世界文化多元化观点,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文化思潮与文本文化重构的世界多元文化抉择的地方知识与人文知识重构。

9.其他的理论与方法

除了如上的文化思潮与理论,还有生态主义文化的生存文明缔造,自然主义文化的田园诗学与泛神论的融合与重构,还有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与自然回归,社会学的文化功能研究与符号研究,帝国主义与反帝国主义的文化观,自由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文化观,城市主义与乡村主义的文化观,民族主义与宗教主义的文化观,意识形态理论与传媒文化、大众文化与信息社会研究,女性主义与女权文化,视觉文化与媒介、符号的超文本研究等,都融会了当代文化思潮与文化研究的人文知识视野与认知科学界结构 [20] gKZ2BglcDLZ4htT4ei6gs/qNtA/NVxiLbKbnKqXsvlSmTVZ4afi7JBDAiyEJcu8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