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壮族农耕稻作与那文化

稻作文化,又称稻耕文化。是以种稻为主要产业的社会中,宗教、风俗、政治、经济、技术等的存在形式。分为水田稻作文化和火田稻作文化。日本人认为,该文化圈以东南亚为中心,遍及印度东部、中国中部和南部、朝鲜半岛以及日本。人们相信水稻有灵魂,从而有稻魂信仰,有祈祷丰收等的农耕仪式,有共同协作劳动的习惯等。壮族先民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农耕稻作的民族,学术界把与壮族农耕稻作相关的各类文化称为“那文化”。

第一节 水稻与水稻种植

稻(学名: Oryza )是草本类稻属植物的统称。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单子叶,性喜温湿,成熟时约有 1 到 1.8 米高,叶子细长,约有 50 到 100 厘米长,宽约 2 到2.5 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开花时,主要花枝会呈现拱形,在枝头往下 30 到 50厘米间都会开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并结种子,称为稻穗。一般稻穗的大小在 5到 12 毫米长,2 到 3 毫米厚度。

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稻的栽培起源于中国,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现时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 2004 年定为“国际稻米年”。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一个被称为仙人洞的溶洞被发现;30 年后,在这个洞穴遗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一下子提前了 5000 年,万年仙人洞由此成为世界稻作之源。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经过 20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 5 次考古发掘,特别是 1993 年和 1995 年的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发掘,在两遗址的上层即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现了距今 1.2 万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硅石,把世界栽培水稻的历史推前了5000 年,成为现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遗存之一。

由于稻米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据知目前世界上可能超过有 14 万种的稻,而且科学家还在不停地研发新稻种,因此稻的品种究竟有多少,是很难估算的。有以非洲米和亚洲米作分类,不过较简明的分类是依稻谷的淀粉成分来粗分。稻米的淀粉分为直链及支链两种。支链淀粉越多,煮熟后会黏性越高。

籼稻(Indica rice):有 20%左右为直链淀粉。属中黏性。籼稻起源于亚热带,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期短,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壳成为籼米后,外观细长、透明度低。有的品种表皮发红,如中国江西出产的红米,煮熟后米饭较干、松。通常用于萝卜糕、米粉、炒饭。粳稻(Japonica rice):粳稻的直链淀粉较少,低于 15%。种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生长期长,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去壳成为粳米后,外观圆短、透明(部分品种米粒有局部白粉质)。煮食特性介于糯米与籼米之间。用途为一般食用米。糯稻:糯稻的支链淀粉含量接近100%,黏性最高。又分粳糯及籼糯,粳糯外观圆短,籼糯外观细长,颜色均为白色不透明。煮熟后米饭较软、黏。通常粳糯用于酿酒、米糕。籼糯用于八宝粥、粽子。

稻的生长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则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程。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湄公河下游,有一种水稻(浮稻)生活在水,叶随水涨生长,最长有 8 米,越南人叫魔鬼稻(这种水稻最早由百越中的骆越人种植,在湄公河,红河,萨尔温江与伊洛瓦底江下游)。稻米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最高可以在 2500 多米的澜沧江高原上种植,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厘米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 将秧苗仔细地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形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时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灌排水 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

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干燥、删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免耕抛秧法是现在人工种植水稻的一种新方法,可以省去整理土地的苦累。主要思路就是只对土地进行除草,而秧苗是用秧盘进行育苗,不过,只能适用于水田。由于免去了对土地的整理,而且抛秧也比插秧要快很多,因此可以大幅度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第二节 壮族农耕稻作的历史

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先民“柳江人”在岭南生活距今至少有 5—10 万年。经过漫长岁月的艰苦奋斗,壮族祖先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中华民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中最光辉的是: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歌圩文化,发明棉麻纺织,培育芭蕉、菠萝、荔枝等大批亚热带水果,培育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合浦南珠,发明淡水养殖,开辟了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等等。这些发明创造,每一项都对祖国和人类做出很大贡献,其中的水稻人工栽培法贡献最大。

1995 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是道县的考古发掘,道县曾经属于广西,今属于湖南省,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对该县的寿雁镇玉蟾岩进行发掘,出土了兼具野生稻特征的栽培稻炭化稻粒,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距今 18000 年到 22000 年,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

道县属于湖南的零陵地区,古代是壮族祖先苍梧部的地域。苍梧部是壮族先民中强大的部落,其居地包括广东的西北部,广西的东北部,湖南的东南部即零陵地区,地跨三省区。舜帝曾经到苍梧部视察,死在该部,壮族祖先用壮人至今仍沿用的瓦棺礼葬他于零陵地区宁远县的九嶷山。楚人是战国时才进入零陵地区的,战国以前的文化遗址,出土的都是带肩石斧有段石锛等越人文物,可见道县的炭化稻谷当是苍梧部也就是壮族先民留下的。一句话,越人祖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的。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超过苍梧部的,也就是从时间上看,人工种植水稻最早暂时领先的是壮族先民。

梁庭望先生于 1988 年就道县寿雁镇的考古成果的民族成分写了《栽培稻起源研究新证》(刊《广西民族研究》1998 年第 2 期),提出壮族是我国乃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民族,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多种报刊转载,新华社将这篇文章缩成专稿,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又把这篇文章缩为专稿发往新华社在世界各国的 160 多个点。

2004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农科院在湖南举办《国际杂交水稻与世界粮食安全论坛》,请梁庭望教授在会上就壮族先民首先发明水稻人工栽培问题做报告。当时在台下听讲的有来自国外 22 个国家的 61 位农业和农业史专家,国内专家 100 多人。主持大会的联合国官员恰巧是个印度人,他还带来了两个印度农业史专家。梁先生发言之后,除了一片掌声,没有人发难。这说明,国内外学者认可了壮族先民最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的结论。不过,为留有余地,梁先生的提法是:壮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的民族之一,因为江西万年县仅晚两千年,几乎是同时的,这里的汉族是赣越的后裔。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根据自己生活空间的条件进行创造发明,对人类做贡献。壮族先民之所以发明水稻人工栽培法,是自然条件赐予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岭南,早期分布曾经达到长江之南,洞庭湖就是壮语,意思是有沼泽的广阔田野。壮族分布地区气候炎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终年平均气温在 22℃左右,土地肥沃,适于种植水稻。正好又有野生稻分布,这就为水稻人工栽培技术的发明提供了条件,使壮族有幸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民族。壮族作为最早的稻作民族,对水稻耕作技术的进步和稻作文化孕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形成了浓郁的稻作文化。

近年来分子人类学的发展特别是古人类基因检测技术的发明给古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利器。最新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也证明古稻作文化遗址的古人类族群是古越人。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专家曾对许多著名的古文化遗址发现的古人类骸骨做过基因检测,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等古稻作文化遗址的古人类骸骨的主要遗传结构Y染色体SNP单倍型都是以M119 和M95 两类突变型为主。这一两类突变型基因是典型的百越民族群体的标志性基因,这说明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等古稻作文化遗址的古人类是典型的百越民族群体。

水稻人工栽培发明之后,有一个漫长的培育和摸索生产实践的过程,距今约2000 年前,由于壮族以及壮侗(侗台)语族民族不断向东南亚迁徙,水稻人工栽培法逐步扩散到印尼、日本等地。

秦始皇南进时,壮族祖先和壮侗语族各族祖先为避其兵锋,向南迁移,部分迁移到东南亚,并沿着中国滇桂南部和东南亚之间的弧形地带望南亚方向移动,把水稻人工栽培技术带出去,经过阿拉伯传到欧洲。以广西合浦到广东湛江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沿路经过印尼、缅甸、印度,也把水稻人工栽培技术传播出去。至今东南亚还有大批壮侗语族民族,总共约 6000 多万人。东南亚的这些民族都认同与壮族是“同根生民族”,是从广西迁移出去的。国内外的壮侗(侗台)语族民族加在一起,大约为 9000 多万人。从广西迁出去的民族,同时也把包括水稻人工栽培技术在内的各种先进生产方式传播了出去。

第三节 壮族那文化体系

壮族先民居住的珠江流域属亚热带,地理气候环境适宜水稻种植。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典型的稻作文化区,野生稻分布广泛,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壮族先民在长期采集野生稻谷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水稻的生长规律,“从潮水上下”,垦殖“雒田”,栽培水稻。湖南省南部道县玉蟾岩遗址和广东英德市牛栏洞遗址发现距今约 1 万年前的稻谷遗存,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体质人类学研究,这一地区的原始人类就是壮侗语民族先民,汉、瑶、苗等民族是秦汉以后才陆续进入这一地区的,证明壮族先民是这一地区稻作文明的创造者。史书记载的“雒田”,实为越语的“麓那”[ luэk 8 na 2 ],意即山岭谷地间的一片田的半音半义的译称。至今在广西、广东等古越人居住的珠江流域广大区域,仍保留着大量的含“麓”(雒、六、禄、渌、绿、鹿、罗)的地名。含“那”[na 2 ]字(壮泰民族语,意为水田)的地名则更是多得难计其数。此外,汉语古籍如《山海经》、《诗经》、《说文解字》中的“秜”、“秏”、“膏”、“糇”等字,是壮语称野生稻、稻、稻谷、稻米、稻米饭的汉字记音。遍布壮族各地的冠以“那”字的地名,大者有县名、乡(镇)名,小者有圩场、村庄、田峒、田块名,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地名文化景观,构成了珠江流域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而从华南到东南亚“那”地名分布的广大地域,则形成了“那文化圈”,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乐,以“那”为本的生产生活模式及“那文化”体系。

据“那”而作的生产性文化 主要表现为双肩石斧和大石铲文化。双肩石斧等新石器工具的出现,产生了原始农业,由野生稻驯化的栽培稻也产生了。为适应稻作农业的发展,壮族先民不断创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生产工具。新石器晚期出现的大石铲文化,就是壮族先民稻作生产方式及其功利目的产物。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邕江及其上游流域发现多处距今 5000 多年的颇具规模的大石铲遗址。大石铲通体磨光,棱角分明,曲线柔和,美观精致。特别是那种形体硕大,造型优美的石铲,成为一种艺术珍品,令人惊叹不已。大石铲是从双肩石斧演变而来的,是适应沼泽地和水田劳作的工具。随后演化为一种祭祀神器,它注入了古老壮族先民对大石铲的无比崇敬,对丰稔的虔诚祈求,对劳动的热情美感。大石铲的产生,标志着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稻作农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标志着他们源于稻作生活的祀神意识、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凭“那”而居的居住文化 其主要表现为干栏文化。壮语称房屋为“栏”[ran 2 ],把在一个底架上建的住宅称为“栏干”[ ran 2 kjan 3 ],或称“更栏”[kщn 2 ran 2 ]的汉字记音。壮族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水源丰富的田峒周围,其干栏则沿着田峒周围的山岭,依山势而建,其建筑形式是用木或竹柱做离地面相当高的底架,再在底架上建造住宅,楼上住人,楼下豢养牲畜和贮存物件。这种建筑形式为适应南方山区潮湿多雨、地势不平的环境而营造,具有防潮、防兽害、防盗、利于通风采光和节约用地的特点。《魏书·僚传》记载,干栏最初是“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数”。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干栏从建筑过程到其整体和局部的结构及功能特征,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干栏建筑反映了壮族先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它是我国古代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建筑形式现在在我国南方城镇和乡村中仍在应用。

赖“那”而食的饮食文化 20 世纪 60 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就在邕宁、武鸣、横县、扶绥等县沿邕江及其上游左、右江两岸新石器时代早期贝丘遗址中出土了石杵、石磨棒、石磨盘、石锤等加工谷物的工具,在桂林甑皮岩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 9000 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片。根据遗传学资料,当时这一地区加工的谷物主要是稻谷。因为麦、粟等是后来传入这一地区的,而根据民族考古学,陶器是适应食用谷物的需要而出现的,这表明壮族地区早在距今 9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开始食用稻米,并发明了与食用稻米有关的杵、磨、锤、陶罐等加工工具和炊煮工具。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前 770 ~前 476)的《诗经》中的《大雅·公刘》中有“乃积乃仓,乃为餱粮”,其中的“餱”(又写作“糇”),源于古越族语言,与北方的“粮”同义,是米饭、干粮的意思,至今壮族仍称稻、稻谷、稻米、稻米饭为“糇”[hau 4 ]或“膏”[khau 3 ]。这就说明,壮族先民在远古时代,就懂得将稻米煮熟食用,而且随着稻的传播,这种食用方法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被记录于《诗经》之中。壮族和傣族民间都有一句俗语:“[ dci 2 nam 4 mi 2 pia 1 ](水里有鱼类),[dci 2 na 2 mi 2 khau 3 ](田里有稻米)。”这就是壮族先民“饭稻羹鱼”、“赖‘那’而食”、以“那”为中心的饮食文化的生动反映。古代,壮族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反复地筛选、培育糯稻,并广泛种植,使之成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食物,除以糯米为主食外,还用糯米做[hau 4 naη 3 dam 1 ](乌色糯米饭)、[ei2](糍粑)、[faη 4 ](粽子)等,形成了食用糯米的一系列民间习俗文化。

靠“那”而穿的服饰文化 壮族先民稻作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棉、麻纺织业及服饰加工业的发展。壮族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石制和陶制的纺轮,是用于麻纤维旋转加捻的工具。《汉书·地理志》记载:“粤地……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颜师古注:“布谓诸杂细布皆是也”。我国古代时称布的主要是麻、苎、葛等植物纤维织品,《尔雅》记载:“麻(苎)葛日布。”说明壮族很早以前就能用麻类纤维织布了。广西平乐县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遗物中,男墓有兵器而无陶纺轮,女墓有陶纺轮而无兵器,反映了当时壮族先民男女自然分工,女子主要从事纺织的情况,并说明了麻纺织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尚书·禹贡》说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这里的扬州是指淮河以南至南海的广大地区。贝就是吉贝、劫贝、古贝的省称,古贝当其音译。织贝、即用棉花制成的织品。壮侗语族的壮语、布依语、临高语、傣语、黎语,以及越南的岱——侬语,老挝的老语、泰国的泰语等分别称棉、棉花为[fa:i 5 ]、[bu:i 3 ]、[va:i 5 ]等,是同源词,并与吉贝、劫贝、古贝的“贝”有关,说明这些民族在迁居于各地之前,种植和使用棉花已经是他们共同的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壮族先民是最早种植和使用棉花的民族之一。

因“那”而乐的节日文化 节日文化体现整个民族文化的全民性、认同性。壮族节日文化和稻作农耕生活密切相关,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混为一体的表现形态,是稻作文明类型和壮族文化群体的象征。围绕着稻作农耕,在壮族先民的观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崇拜对象,并形式成了以祭祀这些崇拜对象为中心的节日活动;例如红水河一带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过蛙婆节,举行祭祀蛙神活动;新年祭祀牛栏;春节过后举行开耕仪式;播秧时举行祭祀禾苗和祭祀牛魂仪式;稻谷结实泛黄时过尝新节;十月霜降收获以后过糍粑节。每个节日都举行一定的仪式并有相应的壮歌,不少地方在插秧、收割时都举行隆重的峒场歌会,通过这些活动以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8oAh/LDmVT0FKiMQVhn5nJEXhlXStBdbjBEa/WP8ByyE91vZAQNRFMtJDpURLmD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