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壮族地区古文化遗物

古文化遗物即我们常说的文物。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文物依照其特点、历史文化背景、规模大小有很多分类,但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按照大小、规模和可移动性分类,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二大类。本章所述重点是壮族地区古代文化遗物中的可移动文物。

第一节 壮族地区古文化遗物概述

广西壮族地区古器物遗存丰富。按材质分,有石器、骨角器、蚌器、金属器(金、银、铜、铁、锡等)、陶器、瓷器、玉器、滑石器、竹木器、漆器、玻璃器、水晶、玛瑙、虎珀、字画、文稿等。除散落民间的不计,各级博物馆收藏古器物藏品有 20 余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243 件(套)、二级文物 4000 多件(套)、三级文物上万件(套)。

石器 ①旧石器。以打制为主。器形主要有砍砸器、敲砸器、石镐、手斧、刮削器、石核、石片等。百色盆地出土的旧石器,是华南目前发现最早的石器。②新石器。以磨制为主。器形有砍砸器、敲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等,形体较旧石器小。磨制石器主要有斧、锛、凿、锄、镰、铲、有肩器(斧、铲等)、刀、镞、犁、矛、钺、环、磨盘、磨棒、杵、石祖、砺石等。其中蚝蛎啄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海滨贝丘遗址的特色器物,有肩大石铲是桂南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具特点的器物。

骨、角、蚌器 多见于新石器时代。骨器主要有斧、锛、铲、凿、镞、锥、针、鱼钩、鱼镖、笄等,角器有刀、锥、凿等;蚌器有刀、穿孔刀、匕、铲、网坠、鱼钩、装饰品等。

陶器 广西陶器延续时间很长。最早的陶片见于桂林庙岩、临桂大岩遗址,距今约 15000 年。广西新石器早期陶器质地粗疏,有敞口、圜底器;中期陶器种类增多,有圜底罐、敞口罐、高领罐、盘口釜、圈足盘、豆、盆、钵等;晚期陶器有鼎、豆、鬲、釜、钵、罐、杯、甑、盘等。秦、汉时期,陶器种类繁多,显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西汉晚期至东汉,俑、楼阁、宅院、井、灶、仓、家畜家禽等陶模型器渐多,是封建庄园经济的反映。隋唐两代,广西瓷窑增多,分布地域扩展到桂东南和桂南滨海地带,采用了先进匣钵叠烧工艺。宋代是广西制瓷业的发展时期,瓷器分青瓷和青白瓷两大类。元代起广西制瓷业衰落。明清时期,广西青瓷窑分散,规模小,以烧制民间日用陶器为主。

玉器 广西玉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量较少,有钺、斧、锛、铲等,均为实用器。商代有玉戈。春秋以后,玉器渐多,有少量实用器,如杯、凿等,多为装饰品,如冲、璧、佩、环、钏、玦、璜、镯、心、含、塞、带钩、剑格、印章、片、管、坠、雕刻小动物等。

金属器 广西古代金属器以青铜器最具代表性,武鸣商代兽面纹提梁铜卣等71 件青铜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南宁、武鸣、横县、宾阳、兴安、灌阳、忻城、北流等地有商、西周时期的铜卣、铜戈和铜钟、铜罍零星出土,证明广西当时已有一定规模的青铜冶铸业。战国至秦汉形成的越式青铜文化,有明显的地方特征,铜鼓、盘口鼎、提筒、靴形钺、扇形钺、扁茎剑、羊角钮钟、凤灯、叉形器、柱形器等都是越式青铜器的典型器物。其中铜鼓是最具特色的铜器,自战国一直延续到明清。迄今广西境内已发现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北流型、冷水冲型、灵山型、遵义型、麻江型、西盟型等 8 个类型铜鼓,馆藏铜鼓 500 多面(20 面为一级文物),是世界收藏铜鼓最多的地方。其中一件北流型铜鼓,面径 165 厘米,重 299 千克,被誉为世界铜鼓之王。铁器在战国时已有大量发现,平乐银山岭出土铁器 181 件。至汉代,又有釜、镰、戟、刀、匕、凿、剑、游环、练、弓形器等。最早的金、银器是贵港罗泊湾西汉墓出土的金饼和银针,最重要银器为南丹出土的宋代银器,包括稀世珍宝錾花鎏金银摩羯在内的 11 件银器,多为一级文物。

滑石器 多见于汉代—南朝。汉代滑石器有鼎、釜、耳杯、奁、炉、槽、盘、囷、面具等,南朝滑石器主要有男俑、女俑、猪、马、勺、钵、甑、盘、杯、滑石卖地券等。

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在广西较多发现。以汉代出土的最多、最具有特色。如汉代玻璃球、玻璃鼻塞、玻璃耳、玻璃环、玻璃杯、玻璃盘等。

竹、木、漆器 古代竹、木、漆器均不易保存,存世不多。贵港市罗泊湾一号西汉墓出土的竹质的笛、尺、席、筐、篓、篮;木质的牍、梳篦、尺、剑、刀、削、案、鼓腔、纺织机构件、工具等以及漆制壶、豆、耳杯、桶、盘、盆、盂、奁、盒、梳篦盒、竹节筒等,是广西保存最早、最好的早期竹、木、漆器。

第二节 旧石器代表性遗物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到约一万年前结束,相当于地质时代的更新世。该时代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3 个阶段,分别与人类体质发展的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3个阶段相对应。

广西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丰富,分布广泛,年代上包括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 3 个阶段。如同中国南方其他地区的旧石器一样,3 个阶段的文化遗物在特征上并不那么明显。早期文化遗物集中分布在百色盆地。是用砾石制作的石器,原料是以石英岩、砂岩、石英为主,打片和加工石器使用直接锤击法和碰砧法。石核台面不加修理,多为自然台面。石器大多数为单面加工,两面打制的较少,制作比较简单、粗糙;多数石器的加工部位只限于器身的一端或一侧,把端往往不加修理,保留砾面,通体加工的石器极少。石器类型有砍砸器、手镐、刮削器、手斧和薄刃斧,其中砍砸器数量较多,薄刃斧稀少。手斧、手镐最具特色。手镐几乎都是用砾石直接加工而成,制作比较简单,两侧的修整较少,尖部通常经过细致的加工,呈舌状,把手部分往往不加修理。手斧为两面加工,制作比较简单,多数的加工限于器身的上半部;但也有一部分手斧通体加工、制作精致。百色手斧不仅数量多,而且年代早,是迄今为止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手斧。中期的文化遗物发现不多,年代亦难以确定,都是用砾石打制的石器,其制作技术、器形和早期的大体相同,只是缺乏手斧和薄刃斧。晚期的文化遗物和早、中期的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原料主要是砂岩和硅质岩砾石,打片和加工石器主要使用锤击法,石器制作比较精细,刃缘经过较多的修整,器体变小,出现细小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不见竹木器和骨角器,也未发现装饰品和艺术品。

百色手斧 旧石器时代石器。手斧是一种重型打制石器,以旧石器时代早期最为流行。欧洲、非洲、西亚等地较为普遍。用砾石、结核或大石片两面打击而成。轮廓通常呈梨形或杏仁形,以长轴为中心左右对称。一端略尖,另一端钝厚以便握持。可充当宰割猎物的屠刀或用于砍伐等。以欧洲阿布维利亚文化和阿舍利文化中的最为典型。1981 年开始在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手斧。百色手斧是在砍砸器基础上由尖状器直接演变而来,以石英岩、砂岩砾石为原料。在制作技术上,使用直接打击法,个别用碰砧法,主要是横向加工,也有纵向加工,还使用了交互打击和两面加工技术。器形硕大,制作简单、粗糙,几乎都保留有砾石面,基本上属于早期类型手斧。正面多呈三角形,有小量卵形、肾形和矛头形。其大小和器身轮廓同伴出的手镐相似。不但与欧洲、非洲和西亚的手斧不同,也与印度尼西亚爪哇巴芝丹、越南清化的手斧不完全相同,有它本身的特点,故命名为“百色手斧”。百色手斧的发现,展示了东亚早期直立人的行为能力和高超的石器制作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石器手镐 也叫大尖状器。主要发现于百色盆地,是百色旧石器的典型器物。用长条形砾石或厚石片在一端加工出尖刃的重型工具,形状及大小和手斧相似,通常为单面加工。修整主要在尖部。具有挖掘和砍砸功能。三棱大尖状器和双尖尖状器也归入此类。百色手镐几乎都是用砾石直接加工而成,一般是由较平一面向另一面打击,从两侧往一端加工出一尖刃。制作比较简单,加工多限于器身上部,不见通体加工的标本,把手部分往往不加修理。器身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有三角形、梨形、矛头形、半月形等;尖部多呈舌状。

砍砸器 在广西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有较多发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仍普遍存在。系用砾石、石块或石核,在一边或几边,向一面或两面加工出刃口的重型工具。长、宽在 10 厘米以上,刃角大于 45°,具有砍、砸功能。是旧石器时代常见的生产工具。根据刃数及刃缘特征,可分为单边砍砸器、双边砍砸器、多边砍砸器及盘状砍砸器 4 种类型。一般用砾石直接打制而成,绝大多数为单面加工,制作简单粗糙,器身保留较多砾石面。早期砍砸器的原料通常为砂岩、石英岩和石英,器体粗大,制作比较简单;晚期砍砸器多用砂岩制作,加工较为精细,器体较小。

薄刃斧 也叫劈裂器、斧状器等。在广西仅发现于百色旧石器遗址。用大石片、结核或砾石打制而成,修整主要在侧缘和把端,通常与把端相对的一端是一横向切割刃,刃口薄,刃角通常小于 45°。平面形状多种多样,通常呈“U”形或“V”形。薄刃斧是阿舍利文化的特征性器物,通常和手斧共存,普遍发现于非洲和印度半岛,欧洲发现较少。百色薄刃斧用砾石和石片制作而成,几乎都是单面加工,器身平面形状主要有U形、V形、梯形,器体较大,数量少,在石器组合中所占比例不大。百色旧石器遗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发现有薄刃斧的遗址之一。薄刃斧和手斧、手镐一样,成为百色旧石器的特征性器物。

玻璃陨石 俗称雷公墨。是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后,地表岩石熔融,飞溅后骤冷落地而成的一种玻璃质感的黑色物质。重几克至一二十克,也有百余克的。形状有厚核桃壳状、水滴状、哑铃状、纽扣状及不规则状,表面有凹坑和线纹。大小直径为几厘米。澳亚散布区,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南半岛以及中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玻璃陨石散布区,也是所有类型玻璃陨石群中离当代最近的一种类型。广西百色盆地和北海地区均有发现。百色玻璃陨石属于最近的一种类型,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已发现的玻璃陨石同出一源,年代大约距今 80 万年。百色玻璃陨石发现于网纹红土地层中,与百色手斧等石器共存,且均属原地埋藏,因此通过玻璃陨石测年,便可得出百色旧石器的年代。百色玻璃陨石的发现,使玻璃陨石分布的北界向北推移了 300 千米,对于计算陨石撞击动力参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第三节 新石器代表性遗物

广西新石器时代遗物绝大多数是从遗址发掘和野外考古采集中获得的,种类主要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角器、玉器、动物遗骸、植物种实等。

石器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遗址中普遍发现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共存的现象,而磨制的石器则较多保留有原砾石面或打击留下的痕迹。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打制石器基本消失,而石器磨制工艺已精湛,器类也增多。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手斧状器、石球、网坠、穿孔石器等;磨制石器有:斧、锛、凿、铲、锄、镰、刀、磨棒、磨盘、杵、研磨器、石拍、石范、锯、钻、环、玦、镯、矛、戈、钺、镞等。

陶器 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标志。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早、中、晚期均有出土。以夹砂绳纹陶最为普遍,早期夹砂陶胎质较厚,粗糙,火候较低,所夹砂粒粗细不均匀,粗砂陶占较大比例,以手制为主。晚期夹砂陶胎质变薄,细腻,火候较高,所夹砂粒粗细较均匀,细砂陶数量增多,轮制技术普遍使用。泥质陶普遍发现于中、晚期,胎薄均匀,火候高,器形更加规整。早期陶器纹饰普遍以绳纹为主,也有篮纹、席纹、划纹、附加堆纹等,颜色以红褐、灰黑为主,也有灰黄和黑色。器形大多为敞口、束颈、鼓腹,一般颈部较短,常见的器类有圆底罐、圆底釜和钵;中期陶器的细绳纹有所增加,颜色多为红褐、灰褐,也有灰黑,灰黑陶呈增多趋势。常见器形仍为圆底的釜、罐,口沿有直口、敞口、敛口等,出现口沿更外撇和领部增高的趋势,中期后段的一些遗址出现较多的折沿器;晚期陶器装饰手法多样,有拍印、刻划、镂空、穿孔、戳印、彩绘等。纹样增多,除绳纹外,还有刻划纹、戳印纹、弦纹、篮纹、方格纹、叶脉纹、水波纹、曲折纹、锯齿纹、附加堆纹、乳钉纹等,陶器底部除圆底外,已出现三足、平底、圈足等变化,口沿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领部增高和折沿;器形逐渐多样化,除常见的釜、罐外,还有壶、盆、杯、钵、碗、簋、豆、鼎、纺轮等。骨器、角器、蚌器种类较多,主要有锥、锛、铲、矛、斧、镞、针、匕、鱼钩、刀、网坠、笄、簪、镯等。

玉石器 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发现一些玉石制品,反映了人类的原始审美意趣。早期玉制品一般出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往往介于玉石之间。隆安乔建遗址出土过一件用青玉磨制而成的玉铲。玉石器以装饰品为常见,主要类型有管、环、玦、镯等。

动物遗骸 广西新石器时代洞穴、河旁台地、海滨贝丘遗址中都曾有大量发现。如横县秋江贝丘遗址出土经鉴定动物遗骸的种类就有:蟹、蚌、螺、鱼、龟、鳖、鸟、猕猴、竹鼠、豪猪、猪獾、中华猫、豹、象、犀、猪、麂、鹿、羊、水牛等几十种。它们都可能是当时人类渔猎的对象。

植物种实 桂林甑皮岩、钦州那丽、资源晓锦、那坡感驮岩等遗址都有发现。甑皮岩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实有朴树、山黄皮、苦楝、桂花、梅、珍珠茅属、山矾属、葡萄属、山核桃属等。钦州那丽遗址发现桃核、榄核等。资源晓锦遗址发现果核和水稻,经鉴定,炭化稻米属粳稻类型,处于人工栽培稻进化较早阶段。那坡感驮岩遗址发现炭化稻和炭化粟,经鉴定,分别为经驯化栽培的籼稻和粟。

磨制石器 用磨制方法加工制成的石质工具或用具。人类制作石器的技术经历了百万年之久才由打制工艺发展到磨制工艺。磨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人类跨进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普遍发现磨制石器,但早期遗址所出土的石器仍以打制石器占多数,磨制器很少,而且往往直接取材于河砾石,不经打坯而直接进行局部磨光或仅磨刃部。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已占石器总数的绝大多数,而且多数器形规整,通体磨光。磨制石器的形态和种类比打制石器复杂,用途分工也更加明确。大致可分为:①砍伐工具。最常见有斧、锛、凿等,主要用于砍伐树木、木材加工等。但装上合适木柄的斧、锛也具有挖掘功能,因此也有人把斧、锛归类于农具。②农耕工具。常见的有铲、穿孔砾石、刀、锄、镰、磨盘、磨棒、杵等。铲、锄可用翻土,穿孔砾石用于刀耕火种农耕方式的点播。刀、镰是收割农作物的工具。磨盘、棒、杵则是植物种实、稻谷类的加工工具。③狩猎工具或兵器。有镞、矛、戈、钺等。镞、矛是最常用的狩猎工具。矛绑以木柄,使人的手臂得以延长,狩猎时,人与被猎杀的野兽可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野兽对人类的伤害,同时锋利坚硬的矛头能有效地刺穿野兽的韧皮。镞绑上箭杆,可用弓远距离发射,或在不惊动猎物的瞬间射杀。显然,矛和镞是一种较先进的、杀伤力较大的高效率工具。另外,在原始氏族、部落发生冲突的时候,它们就成为用于战争的兵器。④装饰品。多以精美的石材制作而成。有环、玦、镯、饰片、管等,多属于佩饰物。

石斧和石锛 石斧是具有砍、挖功能的一种磨制石器。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斧较多。通常是把石料打制成坯形,然后磨光刃部或通体精磨。刃缘锋利,两面开刃。是一种复合工具,可用捆绑或套装的方式装上木柄。刃缘与木柄略呈平行的安装方式可用于砍伐,而刃缘与木柄略呈直角的安装方式则可用于挖掘。是当时主要的劳动工具。石斧的大小和厚薄不一,种类较多,存在长方形、梯形、有肩、有段、穿孔的形态差异,其中以长方形、梯形的石斧为多,次为有肩石斧,有段、穿孔的则又次之。有肩石斧是广西地区富有地方色彩的一种器物,最早见于河旁贝丘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的地层堆积中。按肩部的结构可分为单肩和双肩两类,主要分布在桂南、桂东南、桂中、桂西地区,桂北地区只有零星发现。

石锛是具有砍、挖功能的一种磨制石器。普遍发现于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在考古学器物分类中,双面开刃的叫石斧,单面开刃的叫石锛。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锛较多。除刃部的差异外,种类、特征、用途及分布地区均与广西出土的石斧基本相似。

双肩石器 新石器时代石器。又称有肩石器。其分布地域,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岭南越族先民活跃地区,广西是双肩石器分布的主要地区。其萌芽可追溯到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南宁地区的河旁贝丘遗址是其重要的起源地。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晚一阶段就已出现,以横县西津贝丘遗址最原始;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在部分洞穴遗址和沿海贝丘遗址也已出现,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桂南地区普遍存在。有双肩和短柄,它的雏形是打制的,刃部和肩部都用石锤敲砸而成,加以磨光,最后发展到通体磨光。以锛为大宗,另有少量斧、铲。器形宽扁,上部有双肩,以肩为界,分为柄、身两部分。从器身、肩部和柄部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器身有长条形的,方形的,横矩形的;肩部有斜肩的,溜肩的,最多的是折肩的;柄部有长的,短的等。外形的不同,反映时代的早晚,也表现地区差异。双肩石器之所以出现肩和柄,目的为了便于安装木柄,使用起来更省力和提高劳动效率。石器出现肩,使原来直接手握的单一工具变成可以装柄的复合工具,是人类生产工具上的一大进步。双肩石器是一种多功能工具,主要用于经营原始农业,刨土、锄草、挖掘树根,劈斩树枝和修整木制工具等。

有段石锛 新石器时代石器。锛的一种特殊类型。与普通石锛基本一致,单面刃,器身呈扁平长方形或梯形,但因背部偏上有横脊、凹槽或台阶,将其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装柄部分,下部是身刃部分,横脊、凹槽或台阶被称为段,故叫有段石锛。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沿海地区,包括中国东部、南部沿海和内陆的云南、贵州,是新石器时代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遗物。广西分布比较分散,在钟山、阳朔、柳江、龙州都有发现。柄部窄于身部,形成双肩,肩角为直角,段在肩或肩稍下处,单面弧刃。钟山一件方柄,双平肩,段在肩处,与肩齐平,身部横长,新月形身,在段的下方还有一道与它平行的凹槽;龙州团州村的一件身部为横长方形,段在肩处。都是原始社会很好的复合型工具。

研磨器 新石器时代石器。用砾石制作而成。分两种,一种是选取大小形状合适的砾石,不加工便直接使用,一端有使用痕迹。形状有长条形或柱形、圆锥形、截顶圆锥形等。另一种是经过加工而成的,一般先琢打成坯,后磨制成器。一端略粗,另一端略细,器身内凹,形状似腰鼓或秤砣。较大一端用作研磨,另一端作为把手;但也有两端都有研磨的。这种研磨器有的制作非常精致、对称、美观。长一般在 10 厘米左右。研磨器的用途推测主要用来加工植物类食品。有的研磨器器身有不少敲打痕迹,表明还兼作石锤或其他用途。研磨器在右江流域和红水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有较多发现。

第四节 壮族地区农耕工具大石铲

广西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的一种形制特殊的磨制石器。一般都较宽大,扁薄,有短柄,双肩,圆弧刃,器身正面平整光滑,背面稍微隆起,较粗糙。制作规整,形状对称,打磨光洁,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因其形体硕大,与石器时代其他各类石器有明显不同,故名为大石铲。又因主要分布于广西南部地区,学术界称为桂南大石铲。原料主要是页岩、板岩,其次是砂岩、石灰岩,个别是燧石或玉。按形制可分为直腰型、束腰型、平袖束腰型、锯齿袖束腰型 4 种类型。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地点,广西有 42 个县、市 143 处,广东有 15 处,海南有 6 处,越南有 1 处。以广西隆安、扶绥、南宁、武鸣、崇左等市县最集中,地理上连成一片,正当珠江水系的左江和右江汇合成邕江的三角地带。累计采集标本已达1200 多件。有人认为,这种石铲是早期农业生产工具,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宗教祭祀活动的礼器。隆安县乔建镇大龙潭出土的一件袖衫形大石铲长 66.7 厘米,宽 27.2 厘米,厚1.9 厘米;大龙潭出土的另一件,长 72.1 厘米,宽 35 厘米,厚 1.5 厘米。大新县榄圩乡康合村出土的一件锯齿袖束腰型大石铲,长 75 厘米,宽 25 厘米,厚 2.4 厘米。这些可以称得上“石铲之王”。南部地区,学术界称为桂南大石铲。原料主要是页岩、板岩,其次是砂岩、石灰岩,个别是燧石或玉。按形制可分为直腰型、束腰型、平袖束腰型、锯齿袖束腰型种类型。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地点,广西有个县、市处,广东有处,海南有处,越南有处。以广西隆安、扶绥、南宁、武鸣、崇左等市县最集中,地理上连成一片,正当珠江水系的左江和右江汇合成邕江的三角地带。累计采集标本已达多件。有人认为,这种石铲是农业工具,也有人认为它是袖束腰型大石铲,长厘米,宽厘米,厚厘米。这些可以称得上“石铲之王”。

大石铲发现最集中最典型的遗址是位于隆安县东南乔建镇东北约 7 千米的博浪村大龙潭。1979 年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较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 820 平方米。地层堆积分 3 层:第 1 层为灰黑色近现代扰乱层,厚约 5 ~ 10 厘米。第 2 层为黄褐色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内含大石铲、烧土堆、灰坑等,厚 40 ~ 60 厘米。第 3 层为黑褐色土层,含零星烧土块及炭屑,出土遗物极少,厚 25 ~ 40 厘米。在遗址中发现了灰坑、沟漕、红烧土坑及以不同形式排列的石铲组合遗迹。灰坑有 20 个,其中以圆形竖式最多,次为袋状、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灰坑开口于一层底或二层底,有些灰坑打破二、三层直达生土。各灰坑的大小,深浅不同,坑内多含红烧土、炭屑和石铲或石铲残片。灰坑内的石铲或石铲残块有些放置得十分散乱,但也有些以一定形式摆放。如有的把石铲放置于坑中的上、下二层,第一层在坑深 0.96米处,第二层在坑底,均是把石铲平置围成一圆圈;有的以竖立的石铲、石片护在坑的周壁,内密集有序地竖立排列的大石铲及石片;也有的坑内石铲及残块层层叠压,但底部则有几件石铲刃部朝天直立竖放。文化层堆积中也含大量石铲及残片,大石铲有的杂乱堆放,有很多是以直立、斜立、侧放、平直的形态并以一定的排列组合形式出现,每组石铲少则 2 件,多则 20 件。常见的排列组合形式有:石铲柄部朝下,刃部朝上,直立或稍斜,数把石铲相互紧贴而成的队列式;或以数件石铲刃朝天,相向直立于三面,围成凹字式;或以数件石铲刃部朝天,相向围成圆圈式。出土遗物单纯,除一件火候极低的浅红色小陶罐外,全部都是石器。石器种类是大石铲和石铲残块,有 1 件双肩石凿和 1 件菱形器。大石铲主要用板岩、页岩或砂岩、泥质岩等石料制成,多数石铲制作规整,棱角分明,通体磨光;基本形态为双肩,约可分为直腰型、束腰型、平袖束腰型、锯齿袖束腰型等 4 种类型;个体大小、厚薄、轻重、硬度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一般以体形硕大者居多,较大者重达几十斤,长达 70 多厘米;小者仅长数厘米,重数两。不少石铲扁薄易折,质地脆、刃缘厚纯,有的甚至为平刃。

大龙潭遗址的ZK-0852 木炭标本C14 年代测定数据为距今 4750 ± 100 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和隆安大龙潭相类似的文化遗存分布于广西 36 个县市,约 116 处地点,以桂南地区的隆安、扶绥、邕宁等地最为密集,广东西部、海南及越南也有零星发现。此类遗址的性质,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些学者认为这类石铲遗址是制作石器的加工场,更多学者则认为遗址中既没有发现加工石铲的工具,也没有发现较多的石料和加工形成的碎屑,而且石铲的放置形式十分独特,因此有可能与原始社会的农业祭祀活动有关。 NAFaustM3wXweoPbj+8pc2gX2tkXy0VMXDl7rI9xHni0neKKQhmjAsswCC+KgsE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