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壮族地区古墓葬

古墓葬泛指人类古代采取一定方式对死者进行埋葬的遗迹。包括墓穴、葬具、随葬器物和墓地。中国的古墓葬分布很广,历年来发掘出土了大量历史价值较高的珍贵文物,这是探讨不同时代、地区和社会阶层之间埋葬习俗以及所属时代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现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有 55 处,包括帝王陵墓古墓群和名人墓。广西壮族地区发现古墓葬年代有上万年的历史,而且有鲜明的南方族群特色。

第一节 壮族地区古墓葬概述

主要发现于桂南左江、邕江、郁江流域的贝丘遗址和桂林、柳州等地的洞穴遗址,以及右江上游、红水河流域的台地、山坡遗址中。发现墓葬的遗址有 20 余处,以南宁灰窑田、长塘,邕宁顶蛳山,横县秋江、西津,桂林甑皮岩,临桂大岩等遗址发现的墓葬为多。有公共的氏族墓地,墓葬多集中在遗址中一定的区域,如顶蛳山遗址的墓葬区在遗址的西部呈带状分布。墓葬密集,如扶绥敢造遗址发掘的5.2 × 1.6 米的探沟中发现人骨架 14 具;西津遗址发掘 144 平方米,发现人骨架100 多具;长塘遗址在 5 × 5 米的探方中发现人骨架 15 具。以土坑墓为主,但墓坑较浅小,不明显,可见的有长方形、方形和近圆形的竖穴土坑。有的用小砾石、螺蛳壳围成墓穴,有的墓底垫有一层白胶泥或铺石块;墓葬凌乱而无规律,相互打破、叠压,没有固定的墓向和头向。葬式多样,以仰身屈肢、侧身屈肢、俯身屈肢和屈肢蹲葬等各种类型的屈肢葬为主,顶蛳山、灰窑田、秋江、北大岭等遗址有一定数量的肢解葬。此外还有少量二次葬、仰身直肢葬等。盛行单人葬,少数为多人合葬或母子合葬。随葬品少,只是一两件石器、骨器或蚌器,大部分无随葬品,晚期的墓葬中开始随葬陶器和装饰品。墓内放置石块的现象较普遍,大部分压在头或肢骨上,如甑皮岩BT2M8 人骨上压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石灰岩石块 9 件;有的人骨周围撒有赤铁矿粉。

屈肢葬 古代墓葬中死者下肢或四肢呈弯曲状的一种葬式。有卧式和蹲式之分,卧式屈肢葬有侧身、仰身和俯身等几种姿态。欧洲、北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区古代都曾盛行此种葬式,今一些民族中仍然存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都有发现,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的中上游,两广的西江流域以及东北的西辽河流域等地区。广西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墓葬绝大多数是屈肢葬,大部分发现于桂林、柳州等地的洞穴遗址和南宁及其附近地区的贝丘遗址中。其中顶蛳山、西津、秋江等贝丘遗址中的数量最多,分布密集,葬式多样。对于屈肢葬的含义,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在墓地内节省地方或人工,因为尸体屈肢所占的墓坑较小;二是屈肢合乎人休息或睡眠的自然姿态;三是屈肢姿势像胎儿在母体内的样子,象征着人死后又回到他们所出生的地方去;四是用绳索将尸体捆绑起来以阻止死者灵魂走出,向生人作祟。

肢解葬 古代墓葬中先将死者肢解后再进行埋葬的一种葬式。主要发现于南宁市及附近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中,其中以顶蛳山遗址数量最多。肢解方式是在人体软组织尚未腐烂之前,分别在颈、腰部和四肢的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处进行肢解,然后放置于墓内。肢解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只从腰部将尸体肢解成上下两部分,有的则四肢、腰、颈部都进行肢解。如顶蛳山 65 号墓是肢解葬中较典型的一座,系将人体从颈、腰部、上肢的肩、肘和下肢的髋、膝关节处进行肢解,然后将头颅塞进胸腔内,盆骨倒扣,四肢散置于墓内各处。肢解的个体男女老少均有,肢解后人体各部位在墓中摆放的方式和位置都不相同。学术界对这种葬式迄今还没有合理的解释,有学者认为可能是专门为在战争中牺牲者或是为非正常死亡者举行的一种葬式。

二次葬 人死后入土而葬,待尸体腐化殆净后,掘墓取出骨骸再行择地安葬的一种葬式。又称拾骨葬。1973 年在桂林甑皮岩遗址发现一例,年代距今约 1 万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二次葬。2002 年在横县秋江遗址也发现二次葬,其中 9 号墓的人骨架经火烧变成黑色,只有少部分残块没有经火烧,间杂有较多的砾石,有石斧及石镞各一件陪葬。横县西津遗址也有个别墓葬为二次葬,年代距今 7000 ~ 8000 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在广东的曲江石峡遗址、封开县乌骚岭新石器时代墓葬、佛山河宕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二次葬,均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岭南二次葬始于广西,向东传到广东的封开乌骚岭、佛山河宕、曲江石峡等地;向西及西北传到云南、贵州。二次葬的起因与某些特殊身份的人物进行特殊的埋葬有关,或者是对非正常死亡者的一种特殊埋葬方式。在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阶段,一次葬与二次葬在随葬品的多寡方面没有多大差别,当时还没有出现阶级分化和贫富差别。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发展、手工业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出现,私有财产得以产生和发展,出现贫富差别,二次葬的随葬品增多,墓主应是拥有宗教活动特殊能力或世俗部落战争指挥权的氏族首领。

第二节 壮族地区古代岩洞葬

岩洞葬也称崖葬,是我国壮族等少数民族一种葬俗。岩葬在我们中国南方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延续的时间也很长。因而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代,这些岩葬的安葬场所、它们的形制、它们的丧葬礼仪习俗,以及使用这些葬俗的民族集团本身的文化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并形成了种类纷繁、形形色色的岩葬。岩洞葬,就是人死之后,不埋入土,而是敛尸入棺,在悬崖峭壁土凿孔插桩置放棺木;或是在悬崖上凿洞,纳棺其中;或就岩石的裂隙和天然岩洞,将棺木抬进去,凌空悬置。

广西西部地区石山耸立,岩洞遍布,所以,当地壮族多选在下临江河的悬崖峭壁上的天然岩洞入葬逝者。岩葬棺木多为圆木,剖开为二,然后挖空而成,也有用六块木板镶成长方体的。壮族岩葬的起源年代大约在东汉时期,直到“民国”七年还在部分壮族地区流行,大部分的壮族岩葬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广西发现的先秦岩洞葬主要集中在红水河流域的来宾、忻城、大化,柳江支流龙江沿岸的宜州,右江流域的武鸣,左江流域的大新,湘江上游海阳(洋)河及漓江支流的灵川县海阳乡、潮田乡和西江支流贺江的贺州,已发现 15 处,其中武鸣 4 处,灵川、来宾、忻城、宜州各 2 处,大新、大化、贺州各 1 处。

岜旺岩洞葬 新石器时代末期墓葬。位于武鸣县两江镇英俊村岜旺山脚的一个天然岩洞内。洞口高出地面约 6 米,呈圆形,径 0.8 米。原用一块大石封堵,2000 年 10 月岜旺村民将大石移开,发现此处岩洞葬。2001 年 2 月南宁市博物馆与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武鸣县文物管理所进行发掘。洞室低于洞口约 6 米,略呈不规则长方形,长约 20 米,宽约 10 米,面积约 200 平方米。洞内空间低矮,最高处约 3.5 米。随葬品和人骨主要置于洞室的东北部和中部宽敞处。经鉴定,人骨有8 个个体,4 男 4 女,年龄以中老年居多。随葬器物有陶器、石器和玉器,以陶器为主。陶器主要是夹细砂的红褐、灰褐陶,少量泥质陶;器表纹饰以交错细绳纹为主,部分在绳纹上再施多线刻划纹,少量彩绘宽带纹。多圜底器,少量三足器。器形主要有釜、杯、钵、罐等,以釜为主。石器多通体磨光,均为窄体长身、斜肩不对称的双肩石锛。玉器为装饰用的玦、坠子。人骨标本C 14 测年最早为距今 3650 ±95 年,综合出土遗物分析,年代大致在距今 4500 ~ 4000 年间。

弄山岩洞葬 新石器时代末期墓葬。距今 4500 ~ 4000 年。位于武鸣县仙湖镇邓吉村弄山西南山脚。2003 年 5 月发现,6 ~ 7 月南宁市博物馆与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武鸣县文物管理所进行发掘。洞穴大致为南北向,内略呈“十”字形,由洞厅和 4 个支洞组成,面积 200 多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其中洞厅和一支洞地面较平,空间宽敞,也是发现随葬品较集中的区域,并发现少量零散的人骨。由于人骨和随葬品因地下水的作用大部分已移离原位,具体埋葬的地点和葬式不清,但从石器较集中的洞厅和一支洞来分析,死者应葬于此两处,葬法可能是平地摆放。随葬品有陶器、石器、玉器和蚌器,以陶器为主。陶器 90%以上为夹细砂陶,少量泥质陶。陶色驳杂,以红褐陶为主,部分黑陶,少量灰黑陶、红陶;器表颜色不匀,同一件器物上有两种以上颜色,胎内多呈红色。胎较薄,最薄的仅一毫米。大部分器物底部或腹部有烟熏痕迹。器表大部分饰较浅的绳纹,有的在绳纹之上再施多线刻划纹,另有少量的彩绘、镂空及附加堆纹。器形有圆底、三足和圈足的罐、釜、壶、钵、碗、杯等,以圆底的罐、釜为主。石器多用石英岩、花岗岩、火成岩等岩石制成,大部分磨制光滑,制作精致。器形有磨槽、铲、锛、刀等,铲、锛为有肩石器,以双肩的为主。玉器全为饰品,有玦、坠子两种。蚌器也均为装饰品。

岜马山岩洞葬 商末周初时期墓葬。位于武鸣县陆斡镇覃内村旁岜马山东侧山脚。1986 年 3 月发现并清理。洞口朝西,呈不规则圆形,分内外两洞,外洞长约 3.5 米,宽约 2 米,洞口宽约 0.56 米,仅供一人匍匐通过,发现时被大石块封堵。内洞长约 5.5 米,宽约 1.2 米,在两侧壁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 6 个自然壁洞,人体遗骸和随葬品发现在这些壁洞内。出土陶器 17 件,石器 9 件,玉器 1 件,石子 58粒。陶器都是夹砂陶,薄胎,器形较规整,有轮制痕迹,器表打磨光滑,火候较高,器类有壶、釜、杯及纺轮。陶壶敞口,深鼓腹,圆底,圈足,有的圈足上有对称的两对对钻小孔;陶釜敞口束颈,鼓腹圆底,底面留有烟炱;陶杯直口微敛,腹设双耳,圆底,有圈足;陶纺轮圆饼形。石器都通体磨光,计有锛、戈、刻刀、砺石。玉器有镯。石子经加工,多呈椭圆形。

古旺山岩洞葬 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位于来宾市兴宾区溯社乡古旺村西北古旺山。1989 年 11 月附近村民发现。红水河环山而过。山东西长约 400 米,南北宽 150 米,高约 50 米,是一座孤山,岩洞位于山的南部山麓。洞口高出附近地面约 8 米,有缓坡可上,前有一小平台,高、宽各 7 米。内有上下二洞。上洞上大下小,呈棒槌形,高 9 米,宽 1.5 ~ 4.4 米,进深 19 米,无封堵痕迹。进入上洞必须沿着下洞石壁小心攀缘才能到达。在上洞进深 3 ~ 4 米的转弯处,在地表以下30 ~ 40 厘米的土层中埋有人骨、铜钺、铜匕首、铜镦、石锛及陶片。出土的双肩斜刃钺和靴形钺与武鸣元龙坡墓群(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似。

矮山岩洞葬 商周至西晋时期墓葬。位于忻城县红渡镇矮山村东、红水河北岸刁眉山的悬崖峭壁上。洞口位于刁眉山的东面,在一面呈 90°的天然石壁中间,石壁长 30 米、高 20 米。洞口向东,宽 1.4 米、高 1.6 米,高出红水河面约 30 米。洞内底部为平整的石灰岩,东西宽2.4 米、南北长3.3 米。尸骨置于洞内自然形成的凹槽中,没有发现葬具和墓圹。1989 年 12 月当地村民进洞寻宝,取走大部分随葬品。1990 年 12 月考古工作者进洞清理时,在洞内发现石锛、贝币各 2 件,骨针 2枚,小饰片百余片,从村民手中收回石斧、石锛、石凿、陶釜、陶罐、陶纺轮、瓷钵、铜铃、蚌刀、贝币、骨饰等遗物 40 余件。石器和陶器、贝币、铜铃属商周时期遗物,瓷四系罐和瓷钵是西晋时期遗物。该洞在商周时期开始作为葬所,西晋时期仍在使用。

古代壮族地区先民为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棺木悬于峭壁上的岩洞中,是由壮族经济生活与宗教信仰所决定的。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壮族先民多是居住在岩洞里,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人死之后仍与活着的人一样进行生产与生活,同样要衣、食、住、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岩葬就和人类居住的岩洞联系在一起了。

第三节 壮族地区古墓群

壮族地区古墓群以商周到先秦为最。据古籍所载,今广西在先秦时期的居民主要有苍梧、路人、瓯越、瓯、邓、桂国、产里、损子、句町、交趾等许多古国的居民或部落群体,都是当地的原住居民。其中除苍梧、句町、交趾外,其余地望不清。从地下出土的文物看,这一时期的土著居民与中原的商、周王朝及中原民间已有所联系和交往。因此,这一时期的广西居民中,应有少部分来自中原。进而,考古发掘出土的古墓文物大都有中原文化的成分。

龙婆岭春秋墓群 西周至春秋墓群。位于贺州市沙田镇马东村北部龙婆岭,1963 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原有 10 多座封土堆,后因连年开荒耕作和修建民房,封土已被夷平,地面到处散布着夔纹、云雷纹等几何印纹陶片。1996 年村民挖到两座墓葬,贺州市博物馆派人进行发掘清理。其中 1 号墓在龙婆岭顶,是 1 座小型的竖穴土坑墓,墓室南北向,墓壁和墓底平整。清理前已出土 1 件铜罍,该罍敞口方唇,短束颈,广肩收腹,圈足外侈,两侧附兽首衔环耳,一侧下腹附兽首捉手,捉手上浮雕水牛头像,颈部和肩部各饰凸弦纹两道,其间饰圆涡纹。2 号墓在山坡下马东小学校园围墙东北隅,是刀把形竖穴土坑墓,长 4 米,宽 1.9 米,墓道位于南端东侧,出土 7 件青铜器,有鼎、甬钟、矛、短剑、钺、锛和镞。铜鼎立耳微外侈,侈口,束颈,鼓腹下垂,圜底,三只瓦形足;铜甬钟长腔封衡,有旋有干,枚长有景,篆部饰窃曲纹;铜矛窄叶圆刃双系骹,骹上部饰人字曲折纹,中部饰蝉纹,叶脊两翼饰切曲纹;短剑近格处两面均饰人面纹。

马头先秦墓群 西周至战国时期墓葬群。位于武鸣县马头乡。分两群,一群在马头圩东北约 500 米的元龙坡,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一群在马头圩南约 300米的安等秧岭,是战国时期墓葬。1985 年发现,当年 10 月至 1986 年 3 月发掘。元龙坡发掘西周至春秋墓 350 座,方向多为东西向,随葬品一般三四件,有被故意打碎分置多处的习俗。随葬品以夹砂陶器为主,还有铜器、玉石器,少数墓发现漆痕。墓葬形式、葬俗以及随葬品种类、形制都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铜器中的刀、匕首、镞、圆形器,富有地方特色。其中铜卣、铜盘、铜刀、铜匕首及铸造斧、钺、镞等青铜器的石范是广西地区首次出土。石范的发现,说明广西当时已有了青铜冶铸业。经碳素年代测定,年代最早为距今 2960 ± 85 年,最晚为距今 2530 ± 100 年。安等秧岭发掘战国墓 86 座。墓群规模小,墓室为长方形土坑墓,形制简单。随葬器物最多的 14 件,最少的一两件,另有 30%的墓没有发现随葬品。随葬品一般为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少量装饰品。

元龙坡墓群 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位于武鸣县马头乡马头圩东北元龙坡上。1985 年 10 月发掘,清理墓葬 350 座,均为竖穴土坑墓。墓葬分布密集,墓葬形式绝大多数为小型狭长形竖穴土坑墓,一般在狭长形墓坑的两端或四周加修二层台,有的在墓室的一侧加耳室,或将两端的二层台做成船形,个别墓有半圆形耳室。墓室一般长 2.2 ~ 3.5 米,宽 0.6 ~ 0.8 米,部分墓填土经夯打,并在填土或墓底放置大石块;人骨已朽,葬式不明。有普遍将随葬品击碎后撒在填土或墓底的现象。墓葬形制为竖穴墓、竖穴带二层台墓和竖穴带侧室墓三种类型。有随葬品的墓 296 座,共出土约 1000 多件,其中有陶、铜、玉、石器,多为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兵器及装饰品。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少数泥质陶;陶色不纯,有灰褐陶、灰陶等;纹饰有绳纹、云雷纹、篮纹和方格纹等;大多数为圜底器,有罐、釜、钵、瓮、碗、壶、杯、纺轮等。铜器有矛、钺、斧、匕首、镦、镞、圆形器、卣、盘、刀、凿、针、铃、钟等。玉器多为装饰品,有环、钏、玦、管饰、穿孔玉片、坠子、扣形器、方形玉片、镂空雕饰、凿等。石器有范、砺石等。青铜器石范在广西第一次出土,均为红砂岩质,器形有双斜刃钺、斧、镦、镞、圆形器、钗形器等。根据出土遗物及C 14 测试,墓群的年代上起西周,下至为春秋时期。

安等秧战国墓群 战国时期越人墓群,是马头先秦墓群的一部分。位于武鸣县马头乡马头圩南安等秧岭上。东北与元龙坡墓群相距约 300 米。1985 年 10 月发掘清理 86 座。墓向东西向,形制简单,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室最深的约0.9 米,最大的长为 2.5 米,宽 0.8 米;最小的长 1.6 米,宽 0.65 米。随葬品简单,数量不等,最多 14 件,少的一两件,30%没有随葬品。随葬品有铜、陶、铁、玉石器。铜器有剑、矛、钺、镞、斧、刮刀、镯、钏、带钩、铃等。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泥质陶色有红、灰两种,纹饰有印纹、刻划纹、锥刺纹。印纹纹饰有方格纹、米字纹;刻划纹有细弦纹间水波纹、锥刺纹有篦点纹。器型有罐、钵、杯、釜、纺轮。陶釜均为夹砂陶,呈灰红色,质地极为松散。玉石器有玦、璜两种。根据出土遗物的特征可知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时期。

金堆桥春秋墓 春秋时期墓葬。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秧家村金堆桥。1971 年冬修筑恭城至灌阳公路时发现。面积约 32 平方米,是一处贵族墓葬。在距地表深 2 米处出土随葬品青铜器 33 件,计有鼎、尊、瓿、编钟、戈、钺、剑、镞、斧、凿、柱形器,其中部分小件器物如小鼎、镞、尊等置大鼎之内,其余散见大鼎之外。鼎 5 件:大鼎1 件,圆口,附耳,深腹,圜底,马蹄足;小鼎3 件,器形基本相同,圆口、直耳、浅腹、圜底,三足细长,往外撇出;1 件有提梁,1 件底内铸一“告”字。尊 2件,口作喇叭形,腹部外鼓下沉,矮圈足;1 件饰云纹和饕餮纹,1 件口下和腹部饰雷纹地蛇斗青蛙纹。瓿,小口、鼓腹、低圈足,盖上有圆圈顶及四环钮,肩有两兽形耳,盖上饰蟠虺纹,肩部有凸带纹一道,缀涡纹,腹部饰蟠虺纹、蟠夔纹各一道。钺,靴形,銎部饰雷纹或云纹。柱形器,不等边六角柱形,顶端饰一兽。大鼎、尊、瓿、编钟、戈、剑、镞、斧、凿,与中原内地春秋时代器物相同或相似;浅腹鼎、靴形钺、短剑、柱形器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是楚文化与越文化交融的反映。

韦坡村战国墓群 战国时期越人墓葬。位于宾阳县甘棠镇韦坡村中部。1977 年秋和 1979 年冬村民建房清基在两个地点先后发现青铜器一批,送存宾阳县图书馆。1980 年 1 月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会同宾阳县图书馆实地调查,证实是两座墓葬。编号为宾阳 1 号墓和宾阳 2 号墓。两座都是土坑墓,相距约 20 米,墓向均为东西向。墓坑长约 1.7 ~ 1.8 米,宽 0.8 米,深 0.7 米。随葬的青铜器均分别置于墓坑的两侧和两端,出土时齐全,计有青铜鼎、剑、矛、钟、斧、刮刀、叉形器等20 余件。主要器物如铜钟、铜剑、铜鼎、刮刀、叉形器均与平乐银山岭和广东四会、清远等地出土的战国时期同类器物特征一致。其中铜甬钟比较特殊:有 1 件背面乳钉只有 12 枚,有 1 件正背面均 12 枚,与一般甬钟正背两面均 18 枚的大不相同。铜鼎,盘口,口内缘有一对绳索状半环耳,扁圆腹,三足细长,下部向外撇,是典型的越式鼎。铜剑、刮刀、叉形器则具有地方特色,其中有 2 件剑身铸有“出”字形符号,有 1 件剑首用水晶雕琢而成,十分罕见。

花果山战国墓群 战国晚期越人墓群。岑溪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岑溪市糯垌镇糯垌圩北侧花果山西北坡。分布范围东西长 130 米,南北宽 110 米。1987年发现,均无封土堆。1991 ~ 1992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岑溪县文物管理所作抢救性发掘,先后清理 14 座。墓与墓之间一般相距 1 ~ 3 米,分布密集,排列整齐有序,没有叠压打破现象。墓葬规模较小,形制简单,都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穴长 2 ~ 2.4 米,宽 0.8 ~ 0.9 米,深 1 ~ 1.8 米不等。葬具和尸骨已腐朽无存,多数墓室底部有一层薄薄的黑色炭末,当是木质棺材朽存物。墓底各挖有一圆形腰坑,腰坑内皆置一件陶器。只有 5 号墓底部有 2 个腰坑,其中一个坑埋有陶器。腰坑内的陶器为瓮、罐、碗、钵。随葬品最多的是 2 号墓,有铜剑、铜钺、铜刮刀、铜削刀和印纹陶罐8 件。最少的是7 号墓,只随葬1 件陶瓮。出土文物总计49 件。分铜器、铁器、石器、陶器 4 类。其中铜器 30 件,以兵器为主,次为生产工具,器类有剑、钺、矛、镞、斧、锛、刮刀、削刀等。铁器 1 件,为斧器。石器仅发现石玦 1 种,共 4 件,形式相同。陶器 14 件,全为生活用器,有瓮、罐、钵、碗等 4 种,都是泥质陶,分灰色和红色两种,以灰陶居多。灰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敲击声音清脆。红陶火候较低,质地松软。全为轮制,器口、内壁及底部旋痕清晰。纹饰装饰采用压印和刻划两种技法,纹样仅见米字纹和水波纹。米字纹以模压印而成,有粗纹和细纹之分,施于瓮、罐上。水波纹作罐器装饰,排列整齐精美。大部分器物上有简单的刻划符号,均以线条作平行或交叉构成,不重复出现,位置大多选在器物的肩部。岑溪一地在战国时期为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的杂居地,根据墓葬设腰坑的特点,以及随葬器物的特征,花果山战国墓的主人是居住此地的西瓯人。

七星坡墓群 战国至汉代墓群。位于灵川县大圩镇上力脚村马山东麓七星坡岭,北距桂林城约 14 千米。2001 年 2 月,灵川地产公司调查桂磨公路用地时发现。墓葬计有 7 座,其中 3 座封土高大,4 座低平。7 座封土呈北斗星形分布。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桂林市文物工作队、灵川县文物管理所进行抢救性发掘。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穴四壁有斜坡状、直壁状、上斜坡下直壁状,填土为原坑土,其中 6 座设有腰坑,4 座设有二层台,2 座有河卵石铺底,葬具和人骨腐朽无存。出土器物 57 件,其中陶器 35 件,铁器 13 件,铜器 7 件,玉器 2 件,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佩饰品 4 类。陶器有纺轮,有罐、瓿、盒、壶、杯、钵、盆、釜等生活用具。分泥质陶、夹砂陶两类,制法以轮制为主。大部分有纹饰和刻划符号,纹饰有印纹、刻划纹和篦点纹 3 种,铁器是斧、锄、刀、臿、剑等生产工具。铜器包括剑、镞、铲、勺等。玉器包括玉璧和玉镯各一件。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与平乐银山岭墓群基本一致。 pI7opses9obwngTB5O6ejg6Xxk+C2rcwZsW2e1NwC92zG2I2nQwhMk7MOOqGajm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