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壮族地区古人类遗存

古人类遗址专指史前时期人类生活、生产、社会文化、精神活动等遗留的场所及建筑残迹。包括古人类化石出土地点、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在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古人类遗址的广西有 7 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古人类遗址的有 25处,包括史前各个发展阶段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

第一节 壮族地区古人类遗址概述

人类化石出土地点,至 2006 年,中国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地点 300多处,其中广西古人类化石出土地点 15 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地点(包括洞穴及山坡台地)100 多处。广西古人类化石地点主要发现于桂北、桂中、桂南、桂西等地区的石灰岩洞穴遗址中,以桂中地区的柳江、红水河流域较为集中。其中最著名的是 1958 年在柳江县新兴农场西南通天岩发现的柳江人化石地点。出现石器与人类化石共存的典型例子是 1997 年发现于桂林宝积岩的宝积岩人化石地点。

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地点 主要分布在岩溶洞穴及江河两岸阶地,桂北、桂南、桂中、桂东、桂西等地区都有发现,以桂西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为代表。已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及散布地点 100 余处,发掘和采集到石器 4000 多件,器形有砍砸器、尖状器、手斧、刮削器、石片等,其特点是体形硕大、厚重、以单向打击为主,具有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传统。百色盆地旧石器的重大成果,是出土相当数量的手斧,其制作技术展示阿舍利文化石器加工的技术特征,对美国人类学家H·莫维斯(HallamMovius)50 年前提出的“莫氏线”理论形成冲击和挑战。百色旧石器的年代为距今 70 万~ 80 万年,其中百色那毕乡百谷遗址、田东林逢镇檀河村高岭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石器时代遗址 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遗址。一般以含有细石器为特征。国内关于中石器时代遗址有多种观点,广西是否存在中石器时代遗址学术界也存在不同见解:①至今尚未发现;②已经发现。而认为广西存在中石器时代遗址的意见中,对于哪些遗址属于中石器时代,亦有不同的观点,比较集中的意见是柳州白莲洞遗址可能含有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遗址 包括此时期人类的居住、活动地或墓葬区。中国所知新石器时代遗址在 1 万处以上。广西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 400 余处,已发掘30 余处。这些新石器时代遗址有 3 种类型:①洞穴遗址。主要见于桂北、桂东北、桂中、桂南的岩溶洞穴中,是沿袭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的类型,早期出土遗物以打制石器为主,但已出现了磨制石器和夹砂粗陶器(片),经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重要的遗址有桂林甑皮岩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岩史前文化遗址等。②贝丘遗址。以采集软体动物和捕鱼、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原始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河旁和海边,以大量的螺壳、蚌壳堆积为特征,内含鱼骨、动物骨骼及石器、骨器、蚌器、角器、陶片等文化遗物。按所处地理环境,又分为河旁贝丘遗址和海滨贝丘遗址两类。 河旁贝丘遗址集中分布在以南宁(含邕宁)为中心的左江、右江、邕江及其支流两岸,桂中柳江流域,桂东西江一带也有零星分布。一般处于河湾或江河汇流的三角地带,临水靠山。迄今已发现河旁贝丘遗址 52 处。比较著名的有南宁豹子头、窑田岭、邕宁顶蛳山、横县秋江等遗址,以邕宁顶蛳山遗址为代表。其中顶蛳山二、三期文化被学术界命名为“顶蛳山文化”,是广西第一个被命名的原始文化。这类遗址是以贝丘遗址为特征的文化类型,主要堆积为螺壳,陶器以饰篮纹或绳纹的敞口、束颈、深腹、圜底罐及敛口釜为主,骨、蚌器数量较多,盛行屈肢葬。 海滨贝丘文化遗址以海生斧足类和腹足类软体动物的介壳堆积为特征,地处临海地带的山冈或海岛上,附近有淡水小河。出土打制和磨制石器、骨器、蚌器、陶片,石器以蚝蛎啄最为典型,经济生活以采集、捕鱼为主。已在防城、东兴、钦州、北海等地发现 9 处。③山坡遗址。主要分布在广大丘陵地带。范围比较广,目前已发现 192 处。遗址情况比较复杂,时代及文化内涵也有差异。 桂北地区山坡遗址年代多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以资源县晓锦遗址、灌阳县五马山遗址为代表。 桂中地区山坡遗址文化面貌比较清楚的有象州南沙湾遗址,石器以通体磨光的扁薄形小型斧、锛为主,骨角器数量少,以锥为主,不见蚌器;陶器主要有敞口、折沿、圜底的釜、罐类,直口器少,饰以规整的粗绳纹。 桂南地区山坡遗址以隆安县大龙潭遗址为代表,是以石制大石铲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类型。文化内涵单纯,以形体硕大的大石铲为主,很少或没有其他类型的石器及其他质地遗物。多处于河畔土坡,密集区域在南宁、崇左、隆安一带,大体与顶蛳山类型分布范围相当。 桂东南沿海地区山坡遗址以钦州独料遗址为主,遗物以磨制石器为主,器形以斧、锛、凿、铲、锄、犁、镰、刀、磨盘、杵等农业生产工具为主,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 桂西地区的山坡遗址以百色革新桥遗址为代表,发现大量的石器及其半成品,以及较多的石砧、石片,研究者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制作场所。

第二节 代表性古人类化石

木榄山人 木榄山人化石发现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智人洞。自 2007 年发现猩猩和亚洲象化石后进行了试掘,11 月中旬发现了 2 颗人牙和若干哺乳动物化石。2008 年 5 月,又发现一件智人的下颌骨的前部断块和大量与之共生的动物化石。经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初步观察,发现该人类下颌骨已经具有处于形成过程中的解剖学上现代智人的形态特征,是一件很难得很重要的古人类标本。该下颌骨较为纤细,颏隆突(mentalprotuberance)略为发育,表现程度较现生人类颏隆突为弱。此外,门齿齿槽与颏隆突之间的下颌体外表面略显凹陷(incurvation),但凹陷程度较现生人类为弱。明显发育的颏隆突和下颌体外表面凹陷是现代人类的典型特征,在直立人和古老型化石智人一般没有这两项特征。这两项特征在崇左江州区木榄栏山古人类下颌骨的表现较弱,说明现代人的解剖结构在木榄山智人洞下颌骨已出现,但尚处于初始发育状态。后来,他们采用不平衡铀系法对木榄山智人洞遗址出土人类化石的地层进行了年代测定。年代测试样品采自在人类化石层之上的钙板层和与人类化石层大致同一水平高度的钙板层,编号分别为ML-6A和ML-6B。两个样品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同位素实验室进行了铀钍的化学分离和质谱测定。经计算,两个样品的年代分别为 100 和111ka BP,测定结果与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较为一致。钙板层样品ML-6B与人类化石层相连,即同生层,因而古人类的年龄距今约 11.1 万年。

在现代人类(智人)起源上,一直存在两种相对立的学说,一是“非洲单源说”,一些学者根据化石特征、年代测定及遗传学研究等,提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都是非洲早期人类的后裔。而东亚的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是大约在 6 万年前,从非洲迁徙而来。根据这一学说,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 20 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及中国的晚期智人,如广西柳江人和山顶洞人等,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另一种则是吴新智院士提出的“多地起源说”,认为现代中国人承袭了北京猿人等早期人类的血脉,但同时也混杂了少量的外来基因。我国学术界十分关注是大约 10 万到 5 万年前这一时间段的人类化石记录,因为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是解决古人类学中关于现代人起源的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进化说这两个对立学派争论的关键。因此,我国的学者都在试图寻找该时段的古人类化石。崇左市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早期现代人下颌骨的发现,加之可靠的测年数据,无疑率先为多地区连续进化说提供了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对解决关于东亚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连续进化说和非洲起源说的对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柳江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距今 5 万~ 4万年。1958 年 9 月发现于柳江县新兴农场西面通天岩内。计有一个完整头骨(缺下颌骨),最下的四个胸椎和全部五个腰椎、骶骨、右髋骨和左右股骨各一段。除一段股骨可能属另一个体外,其余都属一个中年男性个体,年龄约 40 岁左右。头骨属中头型,眉脊粗壮,眉间部肥厚,额部稍稍倾斜,额结节和顶结节不明显突出,乳突部粗壮,但乳突细小,所显示的是男性特征。前囟点位置较现代人靠后,股骨干上部扁平度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股骨中段髓腔比山顶洞人小,这些都显示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头骨的另一些特征,诸如颧骨较大而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鼻根点并不低陷,梨状孔下缘不成锐缘而低凹,鼻前窝浅,鼻前棘小,犬齿窝不明显,齿槽突颌程度中等,右上侧门齿舌面呈铲形等,虽已具有蒙古人种(黄色人种)的大多数基本特征,但尚未最终形成。头骨绝大多数特征的出现情况位于现代中国人的变异范围,只有极个别特征与现代人不同,在形态进化上与现代中国人已非常接近。因此,古人类学家认为,柳江人是形成中的蒙古人种(黄种人)的一种早期类型,为迄今在中国以至东亚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阶段的代表,对探讨人种起源有重要意义。

麒麟山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距今两万一千年。1956 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广西工作队在来宾县桥拱圩麒麟山盖头洞发现。为一具残破的人类头骨,仅保存有颅底部分,包括大部分上颌骨和颚骨,右侧颧骨和大部分枕骨,三者不连续,石化程度中等。臼齿齿冠大部分磨蚀,前臼齿已磨蚀到齿颈部分,属一男性老人个体。犬齿窝较浅,齿槽凸度中等,犬齿隆起非常明显,但向上延伸不到达鼻腔底的水平;鼻梨状孔的下部较宽;臼齿齿冠约呈长方形。枕平面矢状弧长于项平面矢状弧,枕内隆凸为中等大小,枕内隆凸与枕外隆凸位于同一水平。在体质特征上没有明显的原始性,与现代人无明显差别。与麒麟山人年代相近的是灵山人,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距今两万一千年。1960 年在灵山县城马鞍山的东胜岩和葡地岩、石背山的洪窟洞等 3 处洞穴中发现。都为人骨的碎片,石化的程度不深,能辨认出的有颞骨、顶骨、额骨、牙齿、髋骨、肢骨、髌骨等,代表着至少四个个体。其体质形态特点还带有一定的原始性,大体与柳江人、麒麟山人相近,与现代人区别不大。门齿舌面呈铲形,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与之共存的动物化石有熊、小家鼠、印度象、中国犀、野猪、牛、鹿、豪猪等,是南方洞穴中常见的动物,都是第四纪晚期的种属。还有蜗牛、螺蛳和蚌等软体动物介壳。人类骨骼的地质时代与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年代大致相同,属于更晚新石器晚期。

第三节 代表性古人类遗址

壮族地区古人类遗址包括旧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两大部分。广西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或地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截至2007 年,共发现115 处,其中与人类化石共存的地点 8 处。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台地、山坡和岩溶山洞中,以桂中和桂西分布最为密集。迄今为止在广西各地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 300 多处,其中有 20 多处已经科学发掘。

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 百色盆地旧石器遗址的统称。分布在百色盆地右江河谷的阶地上,范围包括田东县、田阳县和百色市右江区。1973 年发现。代表性遗址有田东县的高岭坡遗址、坡洪遗址、百渡遗址,田阳县的那赖遗址、赖奎遗址,百色市右江区的百谷遗址、大梅遗址、南半山遗址、杨屋遗址等。1973 年 10 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和广西石油地质部门组成的调查队,在百色盆地进行地层古生物考察时,在百色上宋村附近的高阶地上首次发现旧石器。1979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田东县长蛇岭遗址进行试掘,在地层中出土 4 件石器。田东新洲煤矿曾祥旺也在盆地进行多次调查,采集大量石制品。1982 ~ 1983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对百色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又在百色、田阳、田东发现一批旧石器地点,采集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从 1986 年以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自治区博物馆、自治区自然博物馆、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国家自然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组成的以黄慰文教授为首的考察队,对百色旧石器遗址进行科学考察,涉及学科除旧石器考古外,尚有地质学、地貌学、古环境学和年代学等。考察队先后对高岭坡遗址、百谷遗址和小梅遗址进行发掘或试掘,出土数百件石制品。与此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也在盆地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先后发掘田阳赖奎遗址,田东坡西岭遗址、百渡遗址,百色上宋遗址;2005 年在配合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建设中,组织发掘田东坡洪遗址、檀河遗址,田阳那赖遗址、那哈遗址,百色大梅遗址、南半山遗址等 12个遗址或遗物散布地点。至此,百色旧石器遗址发现地点已增至 80 多处,发掘总面积近 3 万平方米,获得的石制品超过 3 万件。

文化遗物大多为石制品,有少量的玻璃陨石。百色旧石器原料基本是砾石,岩性以石英岩、砂岩为主,有硅质岩、石英、燧石、砾岩、火成岩等。打片和加工石器使用直接锤击法和碰砧法。多为单面加工,两面打制的较少。制作比较简单、粗糙。从类型来说,绝大多数是用砾石制作的石核石器。器体粗大,多为重型工具。器形有砍砸器、手镐、刮削器、手斧和薄刃斧。砍砸器的数量最多,是石器组合中的主体类型。根据刃数及刃缘特征,可分为单边砍砸器、双边砍砸器、多边砍砸器及盘状砍砸器 4 种。手镐用砾石直接加工而成,一般是由较平一面向较凸的一面打击,从两侧往一端加工出一尖;制作比较简单,不见通体加工的标本,把手部分往往不加修理;器身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有三角形、梨形、矛头形、半月形等,尖部多呈舌状,是百色旧石器特征性器物。手斧多用砾石或石片加工而成,制作比较简单,加工限于器身的上半部,下半部保留砾面;但也有一部分手斧通体加工、制作精致;器身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梨形、肾形、心形、卵形等多种,是百色旧石器中最典型的器物。薄刃斧数量最少,用砾石或石片制作而成,单面加工,器身平面多呈U形、V形和梯形。刮削器用砾石或石片制作而成,由扁平的一面向较凸的一面打击,在石片的远端或两侧修出刃口,刃缘平齐,可分为单边刮削器、双边刮削器、多边刮削器和盘状刮削器 4 种,在石器中占有较大比例。遗址年代以网纹红土层出土的石器年代最早,手斧和玻璃陨石均出自此层,属原地埋藏。通过玻璃陨石测得此层的年代为距今约 80 万年。

百色旧石器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手斧,是挑战“莫维士理论”的有力证据。20世纪 40 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莫维士把欧、亚、非的早期旧石器分为以手斧为特征的“手斧文化圈”,范围包括欧洲、非洲和中东及印度半岛,代表一种先进的文化;以砍砸器为特征的“砍砸器文化圈”,缺乏手斧,其范围包括东亚、东南亚和印巴次大陆北部,代表落后的文化。百色手斧的发现,表明所谓“砍砸器文化圈”内同样存在手斧文化,东亚早期直立人同样具有高超的行为能力和先进的石器制作技术,从而打破统治学术界长达半个世纪的“莫维士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2000 年 3 月,百色旧石器的研究成果——《中国南方百色盆地中更新世类似阿舍利石器技术》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后,国际学术界引起很大震动。2001 年 1 月,中国国家科技部将百色旧石器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与纳米技术、人类基因组等重大发现一起,评为“2000 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

白莲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柳州市郊东南 12 千米的白面山南麓。遗址所处的外厅为一半隐蔽的岩厦式洞窟,高出附近地面约 27 米。洞口朝南,洞口高 5 ~ 6 米,洞内宽 18 米左右,面积 150 多平方米。1956 年由裴文中、贾兰坡率领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广西调查巨猿和人类化石时发现。1973 ~ 1980 年,柳州市博物馆多次对遗址进行清理和试掘。1981 ~ 1982 年,在裴文中教授指导下,北京自然博物馆和柳州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其清理和发掘。经历次发掘清理,共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两处,人类牙齿化石两枚,石器 500 多件,陶片若干,动物化石 3500 多件,动物牙齿化石 300 多枚。制作石器的原料有矽质岩、碳酸岩、硅质岩、红色砂岩、变质砂岩、石英砂岩、石英岩、火成岩(辉绿岩、闪长岩、辉长岩)等。石器分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依石料和制作方法以及工具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用黑色燧石制作的小型石器,加工方法除一般的锤击法外,有的还采用压削法,相当多小器物带有细石器的特点,器形以石片为主;另一类是用砾石制作的大型工具,多采用单向打击而成。器形有砍砸器、敲砸器、刮削器、穿孔石器及有使用痕迹的石片等。磨制石器数量不多,有磨刃和通体磨光石器两类,器形有切割器、石锛等。骨角器仅出土骨锥、骨凿各一件。陶器多为残片,器形不明,均系夹砂红陶,胎色不纯,外表呈灰褐色,内面为红褐色,胎呈深灰色或浅黑褐色,内夹石英砂,质地较粗糙,厚薄不匀。纹饰主要是粗绳纹,此外还有划纹和个别弦纹。动物化石经鉴定计有软体动物 5 种、鱼类 2 种、两栖类 1 种、龟鳖类 1 种、鸟类种属尚未定、哺乳类 23 种。哺乳动物化石分两组,上组为现代哺乳动物群,种类有竹鼠、蝙蝠、猕猴、野猪、水牛、斑鹿、赤鹿、鹿、羊、果子狸、金丝猴、貂、秀丽漓江鹿、鼠类和狐狸共 15 种;下组为含化石智人的大熊猫—剑齿象哺乳动物群,种类有竹鼠、蝙蝠、猕猴、野猪、水牛、斑鹿、赤鹿、鹿、羊、鼠类、豪猪、熊、猪獾、水鹿、大熊猫、中国犀牛、剑齿象和真象共 18 种。其中大熊猫、中国犀牛、剑齿象和真象等都是灭绝种或当地现代已绝迹的种类。出土的两枚人类臼齿化石的石化程度较深,齿冠表面呈淡黄色,光泽较好,齿根表面有黑色铁锰质的斑点。牙齿保存状况颇佳,除根部局部有缺损外,齿冠均完整,属化石智人的晚期代表。洞内文化堆积物厚达 3 米,拥有连续完整的层位,整个堆积可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过渡期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经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测年,其时间跨度距今36000 ± 2000 年至 6880 ± 125 年。是华南地区洞穴遗址群中不可多得的晚更新世——早、中全新世标准剖面和典型地点。1983 年建成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复原部分古人类生活场景,对外开放。2006 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甑皮岩遗址 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市南郊甑皮岩路独山西南麓。洞口高 8 米,宽 13 米,距地面约 5 米。洞内总面积约400 平方米。分为主洞、矮洞和水洞三部分。洞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并有大片池塘,洞左侧有一地下溶洞。1965 年夏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的文物普查队调查发现。1973 年 6 ~ 9 月试掘,1974 年 5 月对主洞进行了发掘,1975 年补充发掘。2001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桂林市文物工作队又进行一次补充发掘。历次发掘,发现墓葬、灰坑、火塘等遗迹多处,出土遗物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及大量动物骨骼。有 26具人骨,保存较完整的 19 具,葬式多为屈肢蹲葬,间有二次葬。石器多用石英岩、页岩、板岩和砂岩,经打制和磨制而成。打制石器多用保留自然面的砾石作单向打击,有砍砸器、盘状器、刮削器、石砧、石杵;磨制石器多磨刃口,器形有斧、锛、凿、砺石、网坠、穿孔器、磨盘。骨器有鱼镖、镞、锥、针、笄,其中 1 件完整骨针通体磨光,对钻孔制作特别精细。蚌器有刀、锛、铲、镰。陶器残片数量很大,有红陶和灰陶两类,以红陶为多,质地多为砂质陶。陶器均手制,烧成温度约 680℃,原始性强,其中有的在距今 9000 年以上。可辨器形有罐、釜、钵、瓮,以罐类最多,有少数三足器,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席纹、划纹、篮纹。动物骨骼经鉴定有哺乳动物类、软体动物类、鱼类、龟鳖类及鸟类等,其中哺乳动物 25 种,有亚洲象、秀丽漓江鹿、水牛,有供给肉类、骨料及皮毛原料的野生种猪、麂、梅花鹿,还有猕猴、红面猴、苏门羚、水鹿、豹、猫、椰子狸、食蟹獴、小灵猫、大灵猫,有穴居类中华竹鼠、豪猪、褐家鼠、板齿鼠、猪獾、狗獾、貉、狐。软体动物有蚌科、蚬科,蚌科有背角无齿蚌、佛耳丽蚌、背瘤丽蚌、剑状矛蚌、圆头楔蚌、圆顶蛛蚌、拟齿蚌属等,蚬科有河蚬、中国圆田螺等。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进行碳素测年,早期部分为距今 9000 ± 150 年,晚期为距今 7680 ± 150 年。2001 年碳素测定结果,最早地层是距今 12500 ~ 11400 年,最晚地层是距今 8800 ~ 7600 年。是中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遗址。甑皮岩底层的陶器是素面粗砂陶器,距今 1.2 万年左右。

革新桥遗址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百色市百色镇东笋村百林屯东南面约 300 米的台地上。背山面水。面积约 5000 平方米。2002 年 10 月至 2003 年1 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600 平方米。发现一处大型石器制造场和两座墓葬;出土大量石制品、少量陶器及一批动植物遗存。石器制造场位于遗址的东部,揭露面积约 500 平方米。散布着大量制作石器的原料、石锤、石砧、砺石等加工工具和砍砸器、石斧、石锛等不同制作阶段的产品,以及断块、碎片等。石制品成片分布,中间没有间断。制造场内,有许多分布相对集中的石制品,以石砧为中心,其他石制品散布在周围;有的石砧的一边分布很少石制品,甚至没有石制品,而在另一边则散布许多石制品,其散布面近似扇形,石砧就在“扇”的把端,表明缺少石制品的一边是石器制作者所在的位置。在制造场的北部发现红烧土碎粒、炭碎块、果核碎片、动物骨头和牙齿。动物遗骸相对集中,形成堆状,骨头多呈片块状,成段的骨头很少。在兽骨成堆的地方,发现有若干砾石、锋利的石片、砍砸器等石制品,可能与屠宰动物有关。整个石器制造场基本位于同一平面上,并略向东南倾斜。墓葬位于遗址的中北部,被压在石器制造场之下,墓边不甚清楚。两座墓葬都保存有人骨架,其中一座的人骨架较完整,墓主为中年女性个体。葬式为仰身屈肢葬。人骨有一定程度的石化。

石器原料主要为砂岩、辉绿岩、石英岩、硅质岩砾石。制作石器的原料大小和形状都很稳定,多数为扁长形,长度在 5 ~ 15 厘米之间。加工工具有石锤、石砧、砺石、磨石、间打器等。石锤数量最多,原料为质地较硬的细砂岩和辉绿岩砾石,形状多种多样,可分为锤击石锤、砸击石锤、琢击石锤三种。不少石锤不止一种用途,器身有多种使用痕迹。石砧多为岩块,大小悬殊,大者长达 57 厘米、宽 26 厘米、厚 17 厘米,重在 25 千克以上。使用痕迹有麻点状和圆窝状,有的还兼用作砺石,器身有明显的磨痕。砺石原料多为质地较软的中砂岩,使用痕迹有宽弧形、窄弧形和槽形三种,使用痕迹多见于器身一个面,也有两三个面的。磨石原料为坚硬的砾石,在砾石一角或一端有一平坦光滑的磨面。间打器原料为细长砾石,两端有砸击崩痕。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几乎用砾石直接打制而成,单面加工,制作较简单。器形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敲砸器、切割器、穿孔器等。砍砸器数量最多,有的兼作石锤用,把端有砸击痕迹。磨制石器通常先打坯后磨制成器,但磨制部位往往限于刃口;即便是通体磨制,器身也常保留有片疤痕迹。器形有研磨器、锤捣器、石斧、石锛、石凿、石璜、石拍等。斧、锛的器身通常呈近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刃部较宽,而把端略窄,与原料的原形接近。刃部无使用痕迹。长多在 10 厘米左右。石凿分直刃和凹刃两种。凹刃石凿形制独特,器身厚重,长在 15 厘米以上。研磨器多为束腰,一端略粗,另一端略细,有的制作非常精致、对称、美观。

陶器数量不多,只发现碎片,未见完整器物。以夹砂灰陶为主,少量夹砂红陶。胎较薄、火候较高。纹饰只见绳纹。可辨器形有罐、釜等。动物遗存有鹿、猪、牛、猴、熊、竹鼠、大象、龟鳖、鱼、鸟等近 20 个种类。多数是牙齿和肢骨,其中不少骨头有火烧和人工砍、割等痕迹。植物主要是橄榄核碎片,不少经过火烧,已成炭样。

遗址经C14 测定,年代为距今 6000 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它的发现,填补了广西此类遗址的空白。作为单一地点的石器制造场遗址,其规模之大,石制品之丰富,保存之完好,为国内罕见。制造场内出土大量的原料、制作工具、不同制作阶段的产品及废料等,对于研究当时制作石器的流程、制作工艺和技术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该遗址的发掘被评为 2002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大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文化遗址。位于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乡八甫村那浩屯东南约 1000 米的北大岭,地处红水河及刁江交汇处的二级阶地。2004 年 6 月至 2005 年 5 月,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 1 万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汉代、宋至明清 5 个时期的文化遗迹和大量遗物。文化遗物有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以石器的数量为多。遗迹包括石器制造场、墓葬、灰坑、柱洞等,其中新石器时代中期大规模石器制造场揭露面积近 1600 平方米,出土石制品多达 5 万余件。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地层为棕红色沙黏土堆积,出土石器、陶器、动物遗骸和果核等,遗迹主要有石器制造场和墓葬。石器制造场内密集分布大量的石制品,包括大量制作石器的原料、制作工具(如石砧、石锤、砺石等)、不同制作阶段的产品(如石斧、石锛、研磨器等的毛坯、半成品、成品)以及碎片和断块。发现墓葬 8 座,墓坑不明显,未见随葬品。骨骼保存较差,有仰身屈肢、侧身屈肢和肢解葬等葬式。器物主要为石器、陶器及动植物遗存等。石制品类型包括斧、锛、凿、研磨器、石刀、砺石、石砧、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及大量的石料、断块、碎片等。其中以原料、断块、碎片和石器毛坯、半成品为主,石器以斧、锛、凿、研磨器为主。陶器仅见夹砂陶,火候较低,胎质较粗糙,疏松多孔,多采用泥片贴筑法,内夹石英颗粒和燧石碎屑。器形多为敞口圜底釜。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的褐陶及黄褐陶;纹饰以粗绳纹为主,有个别中绳纹及细绳纹,胎壁大多较厚,一般厚 1 厘米左右,最厚达 2 厘米。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为灰褐色沙黏土堆积,主要发现灰坑等遗迹。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和玉器。陶器完整器较少,胎壁较薄,最薄者仅 0.15 厘米,有泥质和夹细砂两种;陶色有红陶、褐陶、红褐、灰褐、黑褐几种,纹饰主要为细绳纹,其次为刻划纹。器形多圜底和圈足,圈足多有镂孔。主要器形有高领罐、带耳罐、小陶罐、小陶钵、陶盆等,以高领罐居多,有敞口、直口两种,有的领中部有一道装饰花边,有的为一道凸棱。石器以双肩石器为主,器形有铲、斧、锛等,均通体磨光,选料讲究,磨制精细,一般以一种质地硬而细腻的白色硅质岩或青灰色硅质岩作为原料。在本期石器中,除个别体形较大的石铲外,斧锛一类的石器体形均较小。但磨制较精细。玉器有环、月牙形穿孔玉饰及梯形穿孔小玉石饰片等装饰品。

战国时期墓葬 9 座。均为竖穴土坑墓,2 座有腰坑。墓向基本一致,为西南东北向,骨架已不存,其中两座墓随葬陶器,两座随葬玉器,两座随葬铜器。其余墓葬未见随葬品。陶器有细绳纹高领罐及刻划纹单耳小陶杯各一件。玉器有玉环、玉玦两种,其中玉环两对共 4 件,玉玦大小不一,但排列较为有序。铜碗均为圜底,器壁薄而光滑,但较脆。

汉代墓葬 17 座。墓向大致接近东西向。除一座有阶梯式墓道外,其余均为竖穴土坑墓,大部分墓葬均设有二层台,5 座墓底铺沙或河卵石,4 座墓底设有横向枕木沟。棺椁骨架均已不存。几乎每座墓都有随葬器物出土,随葬品基本组合为陶罐和圈足铜碗。其他随葬器物有陶鼎、陶杯、铜镜、铜铃、耳珰、琉璃珠等。M5002 墓葬,除随葬陶罐、铜碗、铜镜外,还随葬石饼两件,石斧、石锛各一件,这些石器均与其他随葬器物置于一起,质地、器型、加工方式都与新石器时代晚期同类器物相同。

宋至明清时期遗迹主要有柱洞和灰坑,清代墓葬一座。柱洞分布较为凌乱,多数较深,其内亦少见朽木痕迹。遗物以陶器、瓷器为主,有少量铜钱。陶器主要有罐、瓮、钵、擂钵等;瓷器器形有碗、盘、盏、执壶等,釉色有酱釉、青釉、青白釉、仿钧釉及黑釉等几种,装饰手法主要为模印。

顶蛳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邕宁区蒲庙镇南约 3 千米的九碗坡自然村东北、邕江支流八尺江与清水泉交汇处三角嘴南端的顶蛳山上,属邕江河岸一级台地,现存面积约 5000 平方米,属典型的内河流域淡水性贝丘遗址。1994 年调查发现,1997 ~ 1999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南宁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遗址进行 3 次发掘,共发掘面积 1000 多平方米,发现墓葬 331 座,人骨架 400 余具以及成排的柱洞;出土大量陶器(片)、石器、骨器、蚌器等史前人类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及人类食用后遗弃的水陆生动物遗骸。依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出土遗物分析,文化堆积可分为 4 个时期。第1 期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0000 年左右,为棕红色黏土堆积,不含或含少量的螺壳,出土遗物包括大量的玻璃陨石质细小石器、石核,少量穿孔石器和陶器等。陶器多为羼合粗石英碎粒的灰黄陶,器表均施粗绳纹,部分器物口沿上捺压花边,沿下有附加堆纹;器类简单,仅见圜底的罐或釜。第 2 期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早段,距今 8000 年左右,以螺壳堆积为主,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和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陶器数量较多,以灰褐色夹较大石英碎粒粗陶为主,器表多饰以篮纹和粗绳纹,器类仅见直口、敞口或敛口的圜底罐。石器较少,有斧、锛、穿孔石器、砺石等,以通体磨制的斧、锛为主,但大部分仅刃部磨制较精,器体其他部位保留有较多深而大的打击痕迹,器形多不规整。骨器、蚌器数量较多,骨器以磨制较精的斧、锛、锥为主;蚌器主要为状似鱼头的穿孔蚌刀。该期发现少量墓葬,葬式为侧身屈肢、仰身屈肢、俯身屈肢、蹲踞葬等。第 3 期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段,距今 7000 年左右,堆积仍以螺壳为主,出土遗物与 2 期大体相同,但陶器的数量和种类要较 2 期增多,器类除 2 期的圜底罐外,较多的是敛口或直口、深腹的圜底釜及高领罐;陶器均为夹砂陶,但砂较细,用粗石英砂粒作羼和料的现象基本不见。器物火候较高,陶色有灰褐色、红褐色和外红内黑几种;器表纹饰以中绳纹为主,少量细绳纹,篮纹基本不见。石器仍以磨制的斧、锛为主,器形和制作方法与 2期基本相同,但数量增多;蚌器以磨制的穿孔蚌刀为主,新出少量蚌铲(匕)。骨器有磨制的锛、锥、镞、针、鱼钩等,以镞、锥为主。此期发现的墓葬数量多、分布密集,除 2 期常见的几种屈肢葬外,还发现数量较多的肢解葬。第 4 期距今 6000 年左右,为灰褐色黏土堆积,不含螺壳。出土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文化遗物及大量的破碎兽骨等遗物,不见蚌器。陶器以夹细砂的为主,另有部分夹炭陶和泥质陶;陶色种类增多,有红褐、黑、灰褐、灰陶等;纹饰以细绳纹为主,并出现多线刻划纹;器类有高领罐、圜底罐、釜、圈足罐、杯等,轮制技术开始运用。石器数量较少,以通体磨制的锛、斧为主,器表保留的琢打痕较少,部分制作精致,通体光滑,新出现通体磨制光滑的双肩石斧。骨器以体型较大的锛、斧、铲为主,锥、镞较少。在遗址的南部发现属于该期的墓葬 9 座,骨骼保存较差,葬式大多不清,仍可以看出为各式屈肢葬和蹲踞葬。 Rb1IO7ZRoJhWI64sRaFp9IaqwMZghkBBISHmQojxQv8yPOZnyLB6zNK3IetXw3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