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道教是我国传统文化孕育之下的本土宗教,根植于华夏,与地方音乐文化等民间艺术以及民俗活动息息相连。江西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道教发源地之一,江西道教的历史已超过一千多年,江西道教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纵观学术界的现有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却非常欠缺。

第一,从江西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关系的角度看,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成果中近乎稀缺。迄今,笔者没有查看到系统而深入研究这方面问题的文献。对江西道教与江西地区音乐文化的关系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江西道教音乐文化内容,还可以更好地理解江西道教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江西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发展是如何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这个研究角度很少有学者关注,其研究成果对于丰富江西道教的学科内容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第二,从道教学科研究现状的角度看,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关于道教文化研究重点在于道教学科的理论上,比较少的学者会触及区域道教问题,特别是有关区域道教与地方文化的关系问题研究就更是不多见了,显然这是令人惋惜的。道教具有本土化特点,并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重要位置。但是,部分受到那些不理解道教的本质及其在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西方学者的影响,晚清以来的改革者们一直试图建构一个没有道教的中国形象,或者,道教在其中最多只是一个边缘性角色。 如何将道教重新定位,作为我们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手段,这一任务已经开始变得日益迫切。

第三,从整个中国道教音乐文化史的角度看,江西道教音乐也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多。从笔者近几年的田野考察来看,很多江西道教音乐文化传承人已经年事已高,文化传承、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我们撷取江西道教音乐文化,综合运用宗教学、艺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立足于文献史料,结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以及对江西地区相关传承人的口述史的整理和研究,考察江西道教音乐与地方音乐文化之间这种双向的、多层次的内在关系,以明清以来的江西道教音乐与地方音乐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究它们在各自的创新发展中彼此交融、相互影响的文化现象,重点展现明清以来江西道教音乐的历史变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高校关注地方文化研究”的繁兴,引发了越来越多高校研究者对区域文化的研究兴趣。以笔者所在单位(宜春学院)为例,基于江西宗教文化的深厚历史,学校领导极力整合全校所有相关学科有实力的科研人员一起,并外聘部分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一支“宗教学研究”的科研团队,历经五年时间的筹建、申报,终于在 2014 年成功获得“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立项——“江西宗教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本人也有幸一直参与了其中工作并被聘为“专职研究员”,主要负责“江西宗教音乐文化方向”的科研工作。同时,近年来本人随同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做了许多田野调查,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了江西宗教与地方音乐的关系,对江西宗教音乐舞蹈传承人进行了口述史的资料整理,并已经取得了些许成绩,近几年来,连续获得几个省级厅级课题立项(一是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丰城剑邑万寿宫道教科仪音乐文化研究》;二是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阁皂宗灵宝派道教音乐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三是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艺术学项目《赣西音乐舞蹈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等等)。

正是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笔者注意到,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在道教学术界呈现。不仅依然有很多道教研究者致力于道教文献和道教理论的探求,而且出现了一部分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以及音乐舞蹈等其他文化领域的学者,把研究视角转向到道教文化的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中来,同时更注重挖掘和研究其具有地域性的社会特征和文化特征,从而深入地去探究本土文化情境下的区域道教文化及其内在关系等问题。有鉴于此,本课题选取了江西地区的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道教与音乐,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每个领域的专著论文都甚是丰硕,尽管这些文献几乎很少直接与本选题内容完全一致的,但是很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江西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相关的问题,下面就此对这些文献资料做一简要的综述。

(一)专著

1.关于道教研究

首先,关于“道教”方面的研究专著,查看到的约有一千二百多本,可见当代研究成果之丰赡。通过阅读发现,文献主要集中在“道教思想”“道教心理”“道教史”“道教科仪”“道教信仰”“道教与社会”“道教与政治”“道教与伦理”“道教与民俗”“道教与旅游”“道教与文学”“道教与艺术”“道教与养生”“道教与修炼”“道教与医学”“道教与考古”“道教与敦煌学”“道教与其他宗教”“道教与少数民族”等方面,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关于“道教史”方面的研究专著约八十多本,关于“道教音乐”方面的研究专著约有二十多本。

关于“道教史”方面的研究,其中七十多本是属于“道教通史”类的,颇具参考价值的有:卿希泰等著的《道教史》 ,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 ,傅勤家著的《中国道教史》 ,许地山著的《道教史》 ,这些专著的出版,标志着道教研究在 20世纪就已经进入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学术轨道。

随着道教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从 2007 年以来相继出现了部分“区域道教史”的专著,具体有:孔令宏等著的《江西道教史》 (该书是关于江西道教发展的通史性著作),樊光春著的《西北道教史》 (该书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西北道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特点),吴国富著的《庐山道教史》 ,任颖卮著的《崂山道教史》 ,萧霁虹等著的《云南道教史》 ,朱封鳌著的《天台山道教史》 ,林正秋著的《杭州道教史》 ,佟洵主编的《北京道教史》 ,昆明市宗教事务局编的《昆明道教史》 。这些区域道教史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了原有的道教研究领域。

从这 9 本“区域道教史”可以看到,其中 2 本是关于江西道教史方面的,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江西道教文化在中国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研究价值,同时也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于“道教音乐”方面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是属于“道教科仪音乐”方面的研究,具体有:香港中文大学曹本冶等著的三本书(《武当山道教音乐研究》 ,《杭州抱朴道院道教音乐》 ,《温州平阳东岳观道教音乐研究》 ),史新民主编的《武当道教音乐》 ,朱瑞云著的《扬州道教音乐考》 ,甘绍成著的《青城山道教音乐研究》 ,张鸿懿著的《北京白云观道教音乐研究》 ,陈莲笙主编的《上海道教音乐集成第 1 卷》 ,袁静芳等著的《陕西省佳县白云观道教音乐》 沈阳市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部的《沈阳太清宫道教音乐》 ,张明贵、康至恭讲说的《白云山道教音乐》 ,孙秀华等著的《山西道教音乐》 ,向思义的《中国茅山道教音乐》 ,刘红主编的《成都道教音乐研究》 ,马吉玉编著的《泰山道教音乐》 ,赵书峰著的《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 等。

另外,还有少部分的专著是关于“道教音乐理论”方面的研究,代表性作品有:蒲亨强著的《道教音乐学》 和《中国道教音乐之现状研究》 ;刘红主编的《中国道教音乐史略》 ;胡军著的《中国道教音乐简史》 ;曹本冶著的《中国道教音乐史略》 ;周振锡等著的《道教音乐》 ;等。

2.关于江西地区音乐文化研究

首先,与“江西地区音乐文化”研究有关的资料首推是五大集成:《中国曲艺志·江西卷》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西卷》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上、下)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 ,这五部音乐集成,体现了志书文献的编纂思路,资料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其次,比较值得关注的论著有以下三本:

龚国光著的《江西戏曲文化史》 ,该书是对江西戏曲文化史的研究和探索。全书共分十章,介绍了江西戏曲发展轨迹、两宋赣文学在中国戏曲形成中的作用、“临川四梦”与中国戏曲演剧结构、赣地宗教祭祀与宗教戏剧、赣地社会经济、民俗与民间戏曲等内容。

陈红著的《江西弋阳腔戏曲新探》 ,该书共分四部分,内容包括:弋阳腔戏曲形成的历史追溯;弋阳腔戏曲音乐的艺术形态及特征;弋阳腔戏曲音乐改革实践与成果;弋阳腔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李坚主编的《江西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 ,该书广泛收集了江西省戏曲、舞蹈、音乐存在状况资料,为相关部门摸清家底、制定保护政策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二)论文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与“道教”相关的论文,初步统计 2004-2014 年的学术论文有 3600 余篇,这个数量是前十年的一倍以上,可见近十年来“道教”研究领域呈现火热态势。从内容看,主要集中在道教史、道教人物、道教流派、道教思想、道教炼养、道教科仪、道教与医学、道教与民俗、道教与文学、道教与旅游、道教与艺术等方面,道教史与道教思想方面的论文所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大。其中与本课题研究相关性比较大的论文有以下几篇:

张广保的论文《当代道教研究的新动向:区域道教研究》提出,地域道教的研究是当今道教研究新趋向。

李超的论文《元代南方道教与江西文人和文学》,对元代江西道教的道流和士流交往进行了考察。

刘锡涛在其论文《宋代江西道教发展状况》中指出,江西道教在宋代宗派较多,宫观较多,各地发展不平衡。

郭树森的论文《江西道教概说》,对江西道教的发展史做了初步的概述。

陈金凤的论文《白玉蟾江西道教活动考述》,对白玉蟾的道教理论与其在江西的道教实践活动进行了考察。

张泽洪的论文《论道教的唱道情》提出,道情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用于传播道教教义思想,是道教民间化的产物。

上述几篇论文都是与本课题研究较为紧密的文献,是本书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次,与“江西地方音乐文化”相关的论文,初步统计 2004-2014 年的学术论文约有 60 余篇,仅就与本课题相关度而言,其中值得关注的论文有以下几篇:

邓伟民的论文《江西傩音乐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创新研究》,对赣傩音乐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实践运用作了一些分析与介绍。

杨咏的论文《江西弋阳腔帮腔音乐略论》中提出,弋阳腔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帮腔的运用,总结归纳其规律,对江西戏曲音乐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关于江西道教与江西地区音乐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尽管不多,但是有相关性的资料依然是比较丰富,虽然大多数资料没有将江西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只是在研究过程中偶尔有所涉及,然而,这种提示性的研究也能够为后面的学者开拓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探求,拓展了研究空间。同时,由于研究内容学科跨度较大,侧重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考察都会取得不一样的研究效果,因此,本课题留有更多的研究余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首先,本书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以发展的、辩证的视角观察和研究江西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的关系问题。

其次,本书以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同时运用口述史等研究方法阐释江西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中的相关问题。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解答人类学田野调查中出现的诸多疑惑。借鉴中国道教史和地方音乐史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文章中采用一些传承人口述史的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表格,使一些问题表达得更加清晰明朗;并注重历史文献考证,通过查阅江西地区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的历史档案、方志等相关资料,理清江西地区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本书以“宗教——文化观”作为指导。强调江西道教不只是单纯的表现为江西地区广大民众的一种文化信仰,这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研究者要从不同的文化角度以及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去理解江西道教,本书选择的一个视角就是江西地方音乐文化。本书不仅属于历史学、宗教学、音乐学研究,还涉及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领域,因此需要采用跨学科综合考察的研究方法,对本课题内容进行全面的探究;同时运用比较研究法,探讨江西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关系及其变化过程。

四、研究区域与时间的界定

在进行区域史的研究中,学界往往根据研究需要,对所研究区域进行利于自己研究的界定。但事实上,进行区域界定,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区域宗教学中研究的“区域”,不是一个“纯自然地理区域”,一般也不是“行政区域”,而是具有某种共同的宗教特征的“宗教地理区域”。区域的范围大小,因研究的目的、任务而异。

本书研究区域主要以宜春、南昌、鹰潭为中心。该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北部濒临长江,拥有大面积水运路线,中部为坦荡的鄱阳湖平原,水系其北侧属于长江水系,南侧属于赣江水系。

明代江西辖区北至九江,南达安远;东至玉山,西达永宁,同现时江西区域基本一致。

故而,本课题研究的区域主要以袁州、饶州两府州为中心,兼顾明代的南昌、瑞州、南康、九江、广信等府州;总体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宜春、靖安、上高、鹰潭、万载、分宜、铜鼓、奉新、武宁、修水、安义、永修、进贤、萍乡、宜丰、新喻、高安、新淦、清江、丰城、上饶、广丰、南昌、新建、玉山、横峰、铅山、弋阳、贵溪、馀江、万年、余干、德兴、乐平、鄱阳、都昌、彭泽、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景德镇、浮梁、婺源等县市。

五、创新和不足

选题立意新:关于江西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的关系,至今为止依然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本选题就是希望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掌握和整理,能够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研究宗教与文化的关系方面开拓一个新的视角,提供一些研究经验和学术参考。

理论观点新:江西地区音乐文化给了江西道教文化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江西地区的音乐文化,提供给江西道教文化以直接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二是江西地区的音乐文化,提供给江西道教音乐以直接的创作内容和素材;

研究方法新:本研究在重点采用历史学方法的同时,综合运用音乐人类学、社会学、道教史学等理论视角和方法,并注意口述史资料整理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着眼于区域道教史中的文化研究。

不足之处:

诚然,因本选题没有完整的前期资料可以借鉴,又因笔者学养所限,对理论理解与方法运用不够到位,对文献掌握也不够充分,特别是对《道藏》等博大精深的文献巨著阅读不够深入,因而研究尚未达到预期目标。敬请方家赐教,容后完善,不胜感激! o6Yw1JbvlPo3/mIhVp1LZYyqFbi8d40isG146vgxxx4VK+x64EtTmOISC14CgW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