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旅游公示语的英语翻译研究

黄丽华 王莹 琼州学院

摘要:本文将重点介绍在旅游景点中公共标志和其翻译成英语的问题。基于在海南岛采集的例子,笔者发现在旅游区公共标志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流派,人们倾向于使用一个描述性的或形象化的语言风格来传达一个简单的信息,从而产生了对翻译的挑战。数据分析表明,翻译策略适用于翻译公共标志。文章的结论是:在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独特性意味着需要使用双语标志和最适当的策略修饰公示语翻译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公共标志;双语;公示语翻译

一、前言

在以中文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中英公示语被广泛使用在公共场所,如宾馆、饭店、商场、机场、公园、火车站,公共设施和旅游景区来传达信息给这两种语言的读者。公共标志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举例来说,它们大多是以板,纸或金属牌的形式,印有从远处即可供人阅读或清楚查看的文字或图画。由于物理空间的限制,公共标志的表达通常是简洁的,短短的几句话,如“油漆未干”和“禁止进入”。公示语的翻译传达的重要信息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领域,需要适当的策略来传达从源头语言到有效目标语言的信息。

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需要翻译公示语的领域。由于中文在旅游业中扮演一些特殊的功能,这对公示语的翻译提出了独特的挑战,并给译者造成了许多翻译难题。本文将讨论在旅游区中文公示语的特点,考察翻译中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历史

公示语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因为它涉及到处理两种语言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特性。在中英公示语翻译中出现问题已有不短时间。例如,在1983年访问中国的武夷山景区时我注意到,中文的“厕所”已被翻译为“水的地方”。但是直到2005年,中国举行公示语翻译研究第一次全国会议时,公示语翻译才开始受到特别关注。这可能是由于国际性的活动,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从首次会议以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中文公示语的翻译。他们探索的问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公示语的功能,语言特点,翻译中问题及翻译策略。

关于公示语的功能,人们普遍认为,他们能提供资料、指导、参考和警告。这通常与上文所讨论的英文的定义是一致的,因此公示语翻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恰当的体现其功能。

在语言特点方面,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公共标志一般都是简洁、直观、清晰、易于理解。例如,公共标志是“简洁,传统的,一致的,显眼,方便,”公示语的语言表达应简洁和标准化。这种观点得到了金惠康等学者的赞同。公共标志,如路标,绝大多数,都是短于或等同于一个句子。他们对符号的简洁明了的语言特征的评论大多是适用于这一类。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其中也有其他特点,如公共设施的使用规定中,是可以包括多个段落的详细叙述的。

很多在中英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已被鉴定。一般来说,问题分为以下几类:拼写错误,语法错误,误译,和不明确的,扭曲或失去了意义。例如,“湿地板”被翻译成“滑小心”和“员工专用”被翻译成“游客不准进入”。

在翻译策略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包括借用英语或调整现有的英语公示语,并根据中文背景创造英文翻译。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公共标志是用在许多不同的情况下,以服务于广泛的用途的。其实,并没有既定的公示规则或标准的做法,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有学者指出,公共标志的翻译是一个实际的问题,研究人员需要确定公共标志翻译的基本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通常需要特定的翻译策略,以解决实际翻译的公示语,尤其是那些具有独特的功能的,提出具有有意义的解决方法。

该文献的回顾也表明,在旅游区的公示语翻译正在深入研究中。下面的讨论将集中于这个具体领域。

三、文化与语言的融汇

文化与语言密切相关。每个国家的具体文化以多种方式体现;然而,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能和语言一样详细的显示一个国家的特定生活方式。从语言和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可以被视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现象。语言的发展也同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的进步保持了密切的步伐。例如,社会变革和思想的进步也在不断丰富语言的词汇。因此,调查社会和文化方面,并培养语言学习者的文化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两个重要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语言的学习是第二文化的理解。这是矛盾、沟通,互动和重新构建的过程。英语老师是目标语文化和语言学习者之间的桥梁。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也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的特定的传统的过程。

四、景区旅游公示语翻译案例

旅游业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区域,也很难准确定义的各种服务和设施是专为旅游而设计的。同样,一些在旅游区中发现的公示语,也可以在其他环境中找到。本节的讨论将只涉及旅游区的公共标志,不包括机场、酒店和餐馆。作为本次研究的例子是来自于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旅游区162个真实的公示语的集合。在实例演示中,中文标示的英语含义是为了在必要时为作者提供参考,同时对相关的标志出现在实际情景中的翻译。标识的来源及年份也会给出。

数据分析表明,在翻译的问题上,在其他领域上旅游景区公示语也共同存在一些问题,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不明确的或扭曲的含义。

1.包含语法错误的公示语

中文:停车场

误译:The basement car park

正确翻译:Underground Parking

标识来源:三亚市,中国,2014

分析:在此处翻译中有三处问题:①停车场应该被翻译为“parking”而不是“park”;②“basement”中的“b”和“car”中的“c”根据语法翻译特点应该大写;③“basement”是一个名词,在此处并不能修饰“car parking”这个名词短语。

2.表意不明的公示语

中文:请勿践踏草坪

误译:please don’t tread on the meadow

正确翻译:Keep off the meadow.Please!

来源:三亚,中国,2014

分析:尽管是意译,翻译也要正确的理解词意和语法意义。英语母语游客并不会觉得这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很少会在这种情况下深究句子的意思,因为翻译不当会让句子看起来有些粗鲁。在英语母语国家,标识应被翻译为Keep off the meadow.Please!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应该尽量采用英语中已有的表达。

3.有拼写错误的公示语

中文:男装

误译:man's clothes

正确翻译:men's clothes

中文:都会仕女馆

误译:Lady's Hall

正确翻译:Ladies’Hall

五、结论

用于中国旅游区的公示语的语言风格有一定的独特功能,其中提出了一些翻译的挑战。翻译策略,如直译,半直译和自由翻译都在有意义的和自然地输送来自中文的等量的信息到英文,但是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似乎没有任何的解决方案,不涉及一定程度的妥协,比如在公示语的表达中省略包含在中国的文字或者一些信息获取英语为母语的人士接受中国式的表达。我认为早进一步调查中许多领域需要它之前能够确定哪些策略或战略更适合于翻译旅游区的公示语。如果有的话,应该进行这样的翻译。这种调查应该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公示语的功能。

中文的描述和比喻的语言风格是否对中国读者有一个更简单的风格更好的效果,或者它仅仅是有美化的作用?我们应该更重视创新公示语而不是翻译公示语。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有助于创造双语标志,当局决定是否有必要对中国的标志使用这种描述性的或图形的表达式。

描述性或图形的样式同样在英语母语国家旅游区使用吗?根据另一套我从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收集的资料和我的长期观察收集的数据来看,这样的迹象很少发现。然而,系统的调查可以来证实这一点。

如果描述性的或比喻性的中文标志是从字面上翻译,他们会传达相同的讯息,那么英语母语国家的公示语翻译成中文也有同样的效果吗?当然,这种做法的前提是,这些翻译都是语法正确的。

若采用调整策略很可能涉及疏忽或更改信息从而提供不同的信息,会对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有不同的影响吗?大多数这些建议的研究是经验性的性质。其结果对中国的旅游公示语翻译和准备都是极为有益的。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ida,Eugene 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 ]Nord,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4]Venuti,L.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Eugene,A.N.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6]丁衡祈.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函待提高[J].中国翻译.2002.

[7]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4.

[8]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4).

[9]吕和发,单丽平.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10]王兰春,王硕.海南旅游景区导游词精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1]王兰春.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旅游英语[M].三亚: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2]张培基.英汉翻译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8).

[13]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牯,张燮泉.汉英翻译教程[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9).

作者信息:黄丽华,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党总支书记;王莹,琼州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 f0c35E0oc+AtnTofbKzS4wxF4en1Nux0KxYd4FPw8SAbSiewQH5clR5g62ksd6Y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