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海南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策略初探

白阳 海南大学

摘要:根据海南省政府制定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到2020年,海南省将建成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国际性热带海岛度假旅游胜地。海南旅游业的国际化带动了海南省旅游英语翻译人才的旺盛需求。然而海南省旅游翻译人才的匮乏、旅游翻译人才素质不高等现状严重制约了海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充分满足国际游客的需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翻译人才队伍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海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南省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Tentative Solutions for the Training of Tourism Translators in Hainan Province

Bai Yang,Hainan University

Abstract:According to General Planning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ainan Province formulated by Hainan provincial government,Hainan will become a world famous and Asian first-class tropical holiday resort by 2020.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local tourism industry has driven the demand for tourism translators in Hainan province.However,problems like the shortage of tourism translators and their low competence hav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ainan's tourism industry,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cultivate high-caliber tourism translators to fully meet the demand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n the training of tourism translators in Hainan province.

Key words:Tourism translation;talents;training strategy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项目的逐步推动,海南旅游行业愈发“炙手可热”。全球各国的旅游观光者都倾向于把海南岛作为他们的旅游度假胜地。海南急需建立一支素质良好、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的国际化海南旅游翻译人才队伍,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未来10年,海南省旅游行业人才缺口超过30万,其中旅游翻译人才缺口最为严重。培养旅游翻译人才,提高旅游翻译人才素质是有关部门急需关注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海南旅游翻译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人才培养新策略,希望能借此改善海南旅游翻译人才的现状,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提高翻译质量,进而提高海南旅游业的整体素质,提高海南岛的国际形象,以符合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旅游岛的要求。

一、海南省旅游翻译人才的困境

(一)旅游翻译人才数量不足

随着海南岛旅游资源的开发,海南省导游人数急剧增多,然而我省的导游人才还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涉外导游的数量远远不够支撑源源不断的外国游客。在旅游旺季,涉外导游更显得尤为重要和稀缺,这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相差甚远。

除了涉外导游数量不容乐观以外,海南省涉外导游的人才外语种类也参差不齐,结构不平衡。在海南每年接待的游客中,不仅有来自欧美国家的游客,而且来自亚非拉国家游客的数量也不容小觑。但是在涉外导游中,英语导游占到了很大一部分,而其他小语种的涉外导游只占到很小的比例。这种外语人才种类参差不齐的供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游市场的长期发展。

(二)旅游翻译人才专业素质不高

众所周知,在外语翻译中,导游需要有较高的过硬的专业知识、道德品行和随机应变能力,才能提高翻译质量和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然而在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海南岛翻译导游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员是学生或者是旅行社聘请的兼职翻译人员,专业证书欠缺,非科班出身等现象比比皆是,他们通过一些旅行社或者其他培训机构简单培训几天就上岗工作,只能用一些日常交际用语来表达思想,不能胜任文化性较强的翻译工作,从而出现翻译质量不高,导游业务素质低下等问题。时而久之,旅游翻译市场就会处在劣势,影响海南的旅游形象,进而影响国人的国际形象。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化的专业旅游翻译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三)专业术语不规范

旅游景点的专业术语翻译在翻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历史文物和自然景观的专业名称术语却没有规范的标准。有些景区的标识语和景区名称存在着翻译策略混乱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景点术语标准不统一

海南的一些旅游管理机构和翻译行业没有建立专业景点术语的统一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旅游管理机构对翻译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规范,这样不利于规范市场的翻译秩序和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准。比如有的导游把“鹿回头公园”译为Luhuitou Park,有的导游译为The Park with a Deer's Head Turning Back,还有的导游译为Turn-round Deer Park。这三种翻译版本很明显地反映出翻译者对此景点的文化现象的了解程度和翻译水平。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作为参考,而任由翻译者自己发挥,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翻译的质量和游客对此景点的了解程度。

2.翻译的跨文化冲突现象

翻译者不了解景区的特色文化和内涵,并且缺乏对翻译领域的专业了解,不了解增译、改译等翻译技巧,从而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望文生义,生搬硬套,用词不当等翻译现象,不能把旅游地文化差异准确地翻译出来。而且如果翻译者不了解各国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就会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交际冲突,从而使旅游者无法准确全面了解景区文化,失去对了解景区文化的兴趣,甚至造成文化冲突,从而使游客降低对旅游地的热情和美好印象。

(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海南省已初步建成一整套培养翻译人才的体系。目前负责海南省外语人才培养的单位主要是省内几所公认的重点高校,如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等,这些高校承担着培养外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外语人才的重任,在培养特色外语人才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如海南大学设立外国语学院,开设英语、日语、俄语、法语等方向课程,把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相结合,旅游学院创新式地将外语和旅游结合在一起,根据市场变化与需求,采用“订单式”培养等灵活模式,和旅游企业、国际酒店等进行广泛的合作。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高校主要开设一些高校普遍开设的外语课程,而一些亚非小语种课程几乎没有。而且由于各高校的师资有限,各高校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各高校对旅游翻译教学目标不一致、不明确,旅游和翻译两个专业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导致人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再者,高校与旅游企业没有建立高效、长期的合作,使学生的课堂知识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翻译水平。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不符合公司所需要的旅游翻译人才,这就造成了旅游市场翻译人才短缺的供需矛盾。

二、关于海南岛旅游翻译人才紧缺局面应对策略

在海南岛成为热门国际旅游岛的大好时机下,我们应尽快解决旅游翻译人才的困境,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翻译人才势在必行。笔者就海南省的综合发展情况,就如何解决海南岛旅游翻译人才紧缺局面提出以下策略:

(一)高校课程体系改革

1.当前海南省几所高校都是偏向于注重英语教学,旅游和英语是两个不交叉的学科。我们应该转变这种传统思想,将旅游和英语两个学科紧密联系起来,培养旅游翻译综合性人才,这是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要求,也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使学生既能熟练掌握外语,又能对旅游资源加以熟悉,更好地驾驭旅游翻译的工作。由于目前海南省几所高校还没有开设培养旅游翻译人才的专业或课程,大部分人才都是兼职旅游翻译的,所以在学校允许的师资条件下,开设旅游翻译专业,这样可以针对性地培养旅游翻译人才。

2.除了密切学科之间的关系外,应该多设置一些小语种课程,增加小语种选修课,使语种多样化,更好地适应更多小语种国家游客的需求。学校和校外外语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合作,设置一些小语种培训科目,这样既可以减轻学校的师资负担,也可以实现人才的高效培养。

3.海南身处旅游热门,相信高校老师也多少了解一些旅游方面的知识,但是关于旅游翻译方面的知识还存在很大欠缺。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培养雄厚的旅游翻译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旅游翻译方向学科带头人,使其在长期教学中成为学科支柱,带领大家提高旅游翻译方向创新意识。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在理论教学方面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外,还应该加强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校外聘请在旅游翻译岗位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员,把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校的理论知识充分结合起来,相信这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培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

4.实践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重要的标准,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旅游翻译实践的平台。增加高校与旅游景点和旅游公司的长期合作,为学生旅游翻译的实践铺路搭桥,真正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发挥旅游管理机构的主动性

1.海南的旅游管理机构和翻译行业应该注重景点翻译的规范化,建立景点术语的统一标准,以防翻译人员因翻译知识不足或不了解旅游景点文化内涵而造成错译,影响游客对景点的全面了解。所以旅游管理机构应规范市场的翻译秩序和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准,对翻译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规范。此外旅游管理机构应创造一些机会提高旅游外语翻译人员的积极性,比如组织一些涉外导游翻译大赛等专业性较强的大赛,激发旅游翻译人员对工作的了解和热情。

2.高校培养翻译人才是一个长期并且缓慢的过程。面对海南省旅游翻译人才紧缺的困境,仅仅依靠高校培养人才的方案显得不足以短时间内解决,所以旅游管理机构和翻译行业应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海南地处中国陆地最南端,与珠三角地区仅一海峡之隔,并且珠三角地区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顶级的高校,旅游翻译人才储备充足。面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引进珠三角地区的旅游翻译优秀人才来海南贡献力量,为海南的旅游翻译市场注入活力。

(三)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在培养旅游翻译人才方面起着桥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海南的旅游公司主要是针对人员的旅游知识的培训,而忽略对外语方面的培训。所以旅游企业应该注重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外语培训,引进旅游翻译权威人士对其进行长期有效的培训,从而树立人才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强强联合,将最新的旅游翻译研究成果应用于旅游企业的实践中。

三、结语

针对海南省旅游翻译人才的困境,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人才困境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翻译人才队伍。我们应该从海南岛的长期发展出发,深刻认识到人才对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性,注重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更多优秀旅游翻译人才服务于海南岛旅游产业的发展,服务于提高海南旅游业的整体素质,服务于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旅游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

[2]张海燕.旅游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

[3]赵俊.翻译人才培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5).

[4]胡静芳.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5).

[5]陈乾康,袁静.论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作者信息:白阳,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1lbJygcIzzmGZn4FEpPzwK0evitPa3oQtjd2nnrRN5haBbbPJ5SYn/SAIki/hI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