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曲调考述

时调,作为一种音乐文体,既有歌唱性(表演性),又有文学性,是曲调与曲词(即唱词、歌词)二合一的结合体。本章我们主要探讨清末民初流行的一些时调曲调。时调曲调兴起于明宣德、正统年间,最初主要流行于中原地区,嘉靖以后流传渐广,“自两淮以至江南”,至万历以后,则风行南北各地,受到男女老幼的喜爱。《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条记载了宣德至万历年间主要时调曲调的流传概况:“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自宣、正至成、弘后,中原又行〔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自兹以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入心腑,其谱不知从何来?真可骇叹!”

有清一代,时调流传更盛,民间的新兴曲调层出不穷。康熙年间,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论“小曲”条说:“小曲者,别于昆、弋大曲也,在南则始于〔挂枝儿〕……一变为〔劈破玉〕,再变为〔陈垂调〕,再变为〔黄鹂调〕。……在北则始于〔边关调〕,盖因明时远戍西边之人所唱,其辞雄迈,其调悲壮,本〔凉州〕、〔伊州〕之意。……再变为〔呀呀优〕。‘呀呀优’者,夜[夜]游也,或亦声之余韵。呀呀哟如〔倒扳桨〕、〔靛花开〕、〔跌落金钱〕,不一其类。” 此处提到的〔陈垂调〕、〔黄鹂调〕、〔倒扳桨〕、〔靛花开〕、〔跌落金钱〕,都是清代前期的新兴曲调。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第十五条记载:“近来群尚〔满江红〕、〔湘江浪〕,皆本调也。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 可见,乾隆年间民间又有不少新兴曲调产生。

到了清末民初,不仅明清以来早已流传的一些时调曲调如〔银纽丝〕、〔粉红莲〕、〔玉娥郎〕、〔鲜花调〕、〔劈破玉〕、〔满江红〕等仍在传唱,民间又有不少时新曲调产生,如〔梳妆台调〕、〔叹十声〕、〔无锡景调〕、〔童子调〕等。总之,这一时期时调曲调(即曲牌)十分丰富,名目繁多,由此见出当时市井通俗音乐的繁荣兴盛。

第一节 通称调名考述

清末民初流传的众多的曲调或曲牌名,大致可以别为两大类型,一是通称调名,一是专称调名。所谓通称调名,是指在同一曲调或曲牌名称下,实际上包含了多种不同曲调,并非某一特定曲调的专称,亦即同名异调现象普遍。所谓专称调名,则指同一曲调或曲牌名称,往往特指某一种曲调,即一名一调。清末民初常见的通称调名有〔八段锦〕、〔荡湖船调〕、〔侉侉调〕、〔五更调〕、〔闹五更〕、〔叹五更〕、〔下河调〕、〔凤阳调〕、〔花鼓调〕、〔湖广调〕、〔湖北调〕、〔湖南调〕、〔节节高〕、〔扬州调〕、〔十二月〕、〔采茶歌〕、〔堂班调〕等。下文将对部分通称调名稍作考述。

一、〔八段锦〕

或讹作〔八段景〕(颇为常见)、〔八叚景〕、〔八段闻〕等。〔八段锦〕的名称由来较早,乾隆、嘉庆间鞠士林所传《琵琶谱》里有一曲《八段景》。〔八段锦〕的曲牌在清代后期也较为常见。光绪年间弹词《十粒金丹》(一名《宋史奇书》)卷一第五回中,瞎先生胡半仙说自己“大书小传全都会,百调歌词记得全”,然后报了一长段“书曲”,其中提到“薛礼回家的〔八段景〕” 。〔八段锦〕是一个通称性的曲牌名称,其牌名由来大致有两种情况:

其一,因用同一曲调重唱八次所衍生出的别名。其中最常用的曲调是〔粉红莲〕。清末民初扬州小东门鸿文堂书庄刊印的《新刻八叚景》、《得意杰作时调新曲》收录的《新出八段闻》等皆是用〔粉红莲〕叠唱八次的时调。比如扬州小东门鸿文堂书庄刊印的《新刻八叚景》:

小小仙鹤一点红,一翅飞在半虚空。张生拿弹打,红娘搂抱在怀中,我的张相公,重,人到何处不相逢,巧人儿呀,重。

小小鱼儿粉红腮,上江游到下江来。头大尾儿摆,重,小小金钩吊起来,巧人儿呀,重,不为冤家不下来。

小小花鞋三寸长,未曾穿过送与我的郎。花鞋送才郎,思想妹妹闻闻花鞋香,巧人儿呀,重。

小小紫竹瘦苗条,送与我郎做上一根箫。我郎会吹箫,重,句句吹出相思调,巧人儿呀,先吹〔满江红〕,后吹西洋调。

小小尼姑下山来,手捧木鱼上长街。我的好奶奶,重,不化银 〔钱〕只化一饨斋,巧人儿呀,明中去来暗中来。

凉月一出照高楼,照见高楼数十秋。望郎郎不到,我郎在柳州,重,柳州荷花头对头,巧人儿呀,重。

小小镜子一面光,里边照见外边郎。镜子送才郎,重,思想妹妹,照见镜子光,重。

春霄一刻值千金,我由住人去度亲。福志一人心,重,思想妹妹早早回来,巧人儿呀,重。

又如当代民间歌手徐善云演唱的《八段锦》,亦由〔粉红莲〕叠唱八次而成:

小小月亮照上楼台,照到楼台奴的房中来。我郎在杭州,我郎在杭州,杭州荷花头对头,小小的郎儿来,有情人儿来,杭州荷花头对头。

小小竹子细而苗条,苏州产出一根哨。我郎会吹哨,我郎会吹哨,先吹〔满江红〕后吹〔下河调〕,小小的郎儿来,有情人儿来,先吹〔满江红〕后吹〔下河调〕。

小小舟船两头翘,船中独坐二八女多娇。有风把篷扯,无风把船摇,好一朵鲜花水上飘,小小的郎儿来,有情人儿来,好一朵鲜花捞也捞不到。

小小鲤鱼粉红腮,长江游到下江来。头动尾又摆,头动尾又摆,拿一把小金钩把它钓上来,小小的郎儿来,有情人儿来,拿一把小金钩把它钓上来。

小小镜子两面光,一面照姐一面照才郎。镜子送才郎,镜子送才郎,送予才郎哥哥带在身旁,小小的郎儿来,有情人儿来,想起妹妹镜子就反光。

小小算盘长又方,我的郎打算盘实在是行。先打小九九,小狮子盘绣球,我的郎算盘歌上下离口,小小的郎儿来,有情人儿来,我的郎算盘歌上下离口。

小小尼姑下山来,手拿木鱼子上长街。叫声老爷爷,叫声老爹爹,花两个银子钱小庙盖起来,小小的郎儿来,有情人儿来,花两个银子钱小庙盖起来。

小小桌子四方方,苏州产出一副好麻将。四家打麻将,四家打麻将,先赌龙洋票子后赌老龙洋,小小的郎儿来,有情人儿来,先赌龙洋票子后赌老龙洋。(据安徽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徐善云演唱《八段锦》视频)

但要注意的是,大概因在流传过程中部分曲词散佚的缘故,某些名为《八段锦》的时调未必都有八段。比如《袖珍最新时调指南》收录的《八段景》就只有六段:

小小鱼儿粉红腮,上江游到下江来。头动尾巴摆,头动尾巴摆,不谓冤家不又不下来,巧郎哎呀,巧郎哎呀,小小金钩钓又钓起来。

小小紫竹瘦苗条,未曾吹过送郎做根箫。我郎会吹箫,我郎会吹箫,句句吹得相又相思调,巧郎哎呀,巧郎哎呀,吹相思调。

小小仙鹤一呀点红,一翅儿飞在半又半当中。张生拿弹弓,张生拿弹弓,红娘一见搂抱又在怀中,巧郎哎呀,巧郎哎呀,人到何处不又不相逢。

亮月弯弯照高楼,照见高楼数又数十秋。望郎郎不到,我郎在并州,并州荷花开得头对头,巧郎哎呀,巧郎哎呀,思想我哥哥早早还回头。

小小镜子二面光,里边照见外边才郎。镜子送才郎,镜子送才郎,送与我才郎带在身旁,巧郎哎呀,巧郎哎呀,送与才郎照照镜子光。

小小花鞋三寸长,未曾穿过花鞋送才郎。花鞋送才郎,送郎与我带在身旁,巧郎哎呀,巧郎哎呀,行船走马闻闻花鞋香。

据张继光先生《〈玉娥郎〉与〈粉红莲〉曲牌初探》一文考述,乾隆、嘉庆间鞠士林所传《琵琶谱》里有一曲〔八段景〕,其曲调疑非〔粉红莲〕,可见曲牌被称为〔八段锦〕者也不仅指〔粉红莲〕一种曲调,以其他曲调重唱八次的组曲也有可能被称为〔八段景〕。

其二,因八支曲牌的组合而得名。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崇本堂刻本《火烧轮船八段景》,由〔满江红〕、〔跌断桥〕、〔梳妆台〕、〔小郎儿〕、〔银纽丝〕、〔剪剪花〕、〔杨柳儿青〕、〔跌板〕八种曲牌组成 ;《音乐杂志》第二卷第三、四两号合刊登载了张蔚瑜、黎锦晖合制的〔八段锦〕的简谱与工尺谱,该〔八段锦〕由〔小拜门〕、〔得胜令〕、〔柳秋娘〕、〔得胜令〕、〔八板词〕、〔一字勾连〕、〔南进宫〕、〔大相思引〕组成。

《嫖客十开心(下河调)》中唱道:“翠仙就把大曲唱,怀抱月琴弹丝弦,乌师挪胡琴,弹丝弦,又一句。大曲唱过唱小曲,〔满江红儿〕共〔川心〕,时调〔八叚景〕,共〔川心〕,又一句。”(鸿文堂刊巾箱本《新编嫖客十开心(下河调)》),可见〔八段锦〕是妓院中颇为盛行的曲调。

二、〔荡湖船调〕

或称〔荡湖调〕。清代乾嘉之际以来,江浙一带及北京曾盛演一出名为《荡湖船》 的歌舞小戏,剧述败尽家产的浪荡子李君甫经营卖布生意失败后坐荡湖船回转苏州,途中与船娘(女艄公)插科打诨,唱曲嬉谑。《荡湖船》中所唱的小曲有〔闹五更〕、〔十八摸〕、〔唱春调〕、〔虞美人〕、〔紫竹调〕等。〔荡湖船调〕即指《荡湖船》中船娘与船客李君甫所唱的这些小曲曲调的通称,其中最常见的是〔闹五更〕、〔十八摸〕。《荡湖船》中所唱小曲的曲调本来源自于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曲调,被采入《荡湖船》后流传到全国各地,扩大了影响力,拓展了生存空间,后来所唱曲词又脱离《荡湖船》小戏而独立存在,从而发展成为时调。蕊珠旧史的《辛壬癸甲录》记载:“庆龄能弹琵琶,名‘琵琶庆’。男子中夏姬也。嘉庆间即擅名,至今几三十年。……见其《荡湖船》小曲,抱琵琶出临歌筵,且弹且歌,曼声娇态,四座尽倾。烛影摇红之下,钏响钗光,鬟丝鬓影,无不入媚。” 可见,早在嘉庆年间,《荡湖船》中的小曲就能脱离舞台形式而以歌筵酒席间独立演唱的流行曲目即时调的形式而存在,后来还成为妓女笼络嫖客的重要工具。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七回“恶圈套罩住迷魂阵 美姻缘填成薄命坑”中说:“当下大家入席。……翠凤叫小阿宝拿胡琴来,却把琵琶给金凤,也不唱开片,只拣自己拿手的《荡湖船》全套和金凤合唱起来。座上乘客只要听唱,那里还顾得吃酒。罗子富听得呆呆的,竟像发呆一般。” 翠凤与金凤合唱的《荡湖船》全套显然是指《荡湖船》中的小曲。这些来自于《荡湖船》的时调小曲以其“名气”、“淫亵”曾引起统治者的恐慌。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本目”中列有《荡河船 闹五更》、《十八摸》、《叫船》等源于《荡湖船》一戏的有关曲目,光绪十五年(1889)余治《得一录》卷十一所载“查禁各种小本淫亵滩头唱片名目单”中载有《闹五更》、《荡河船卖布》、《荡河船小板捎》、《荡河船原本》、《荡河船山歌》、《荡河船叫船》、《十八摸》等曲目。但有生命力的东西是禁而不止的。

李家瑞先生在《北平俗曲略》中指出:“〔荡湖调〕即〔荡湖船调〕,源出苏州,但雍正间人所作《西厢记怡情新曲》已采用这调子,可知这调子在北平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据李先生的看法,〔荡湖调〕似是一种具体曲调的名称,这种曲调早在雍正年间就已产生,张继光先生《小戏〈荡湖船〉源流初探》对此提出了异议。《小戏〈荡湖船〉源流初探》指出,详查《西厢记怡情新曲》,发现其中并无所谓〔荡湖调〕的曲牌,与李先生所指相关者应是第十六篇“惊梦”中张生所唱的〔闹五更儿〕小曲,〔闹五更儿〕,即〔闹五更〕,是通称曲牌名,《西厢记怡情新曲》所采用的〔闹五更〕曲调不一定就是戏曲《荡湖船》所采用的〔闹五更〕曲调,因此李先生迳称〔闹五更〕为〔荡湖调〕的说法值得商榷。

三、〔湖北调〕

与〔下河调〕、〔扬州调〕、〔南京调〕、〔湖广调〕、〔湖南调〕等以地名为称呼的曲牌相类似,〔湖北调〕是一个通称性的曲调名称。在〔湖北调〕这一曲牌下涵括多种曲调。大概凡是源于湖北一带的民间小调或者兴起于湖北一带的时调曲词(可以是根据外来曲调新填写的曲词),都可统称为〔湖北调〕。

鸿文堂刊刻的《口传麻城歌湖北调》的曲调称为〔湖北调〕,曲词的结构形式通常为三句,字数通常为五、五、七:

太阳满天霞,思想小冤家,想起冤家片身麻。

不记当初话,调戏小奴家,发下誓愿比天大。

昔日来调情,话儿说得明,说得凉水点元灯。

越想曰思怀,望也望不来,莫不是我郎得了怪?

低头进绣房,两眼泪汪汪,抬头观见书和箱。

钥匙的叮当,打开书和箱,手拿灯红纸一张。

……

《新鲜共和时调山歌利集》收录的《新刻江西卖杂货》,在正文前的标题下方用双行小字注明“湖北时调”。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坊刊巾箱本《江西卖杂货》,封面标明“新刻与众不同”、“江西卖杂货”,版心标“卖杂货”,正文前则标明为〔湖北调〕。其曲词的结构形式通常为:每段五句,第四与五句为叠句,第四句之后加衬词。比如:

离别家乡五六载,空身去飘海,飘洋过海卖杂货,到处生意做,呀的 ,到处生意做。

我今卖货到只里,瞧见二姑娘,世上多少风流女,难比只佳人,呀的 ,难比只佳人。

头上梳的空心鬏,二面光油油,金簪耳挖两边插,乌云青丝发,呀的 ,乌云青丝发。

……(坊刊巾箱本《江西卖杂货》)

《江西卖杂货》的曲调后被称为〔卖杂货〕。中湘三元堂刊巾箱本《新采茶歌》的封面标明“新刻湖北调子”:

正月采茶是新年,姊妹双双进薗 进茶薗吓。正月采茶是新年,姊妹双双茶薗进,采些细茶回转程,大富人家称几担,小富人家称 称几斤吓。

二月采茶是春分,姑娘房中绣 绣手巾吓。二月采茶是春分,姑娘房中绣手巾,上绣芙蓉十八朵,下绣枝子牡丹花,两边绣起茶花朵,中间绣采茶采茶郎吓。

……

《新采茶歌》凡十二段,以“正月采茶”至“十二月采茶”的形式起兴。每段的曲词形式通常为:第一与三句为叠句;第二句第五字后加衬字“ ”,然后再将第五字重叠一次,末尾再加衬字“吓”;第四句常重复第二句的正字;第六句的句式或与第二句相同,或将第四、五字或五、六字重叠一次,末尾再加衬字“吓”。

《下盘棋湖北调上本》与《下盘棋湖北调下本》的曲词形式通常为每段五句,第二与四句为叠句,第三与五句亦为叠句:

闲暇无事下盘棋,手拿棋子子笑有笑嘻嘻,郎儿有句话儿来问你,手拿棋子子笑有笑嘻嘻,郎儿有句话儿来问你。

只几天不来未何事,莫非是在外调戏人家妻,郎儿非是奴家来说你,莫非是在外调戏人家妻,郎儿非是奴家来说你。

说与不说在与我,听与不听在与郎的心,郎儿你把良心平一平,听与不听在与郎的心,郎儿你把良心平一平。

扬州城内有个王三姐,三分人才七分巧,郎儿把你心肠哄片了,三分人才七分巧,郎儿把你心肠哄片了。

日里又到他家赌,夜晚又到他家嫖,郎儿你的小命不要了,夜晚又到他家嫖,郎儿你的小命不要了。

……(聚盛堂刊巾箱本《新刻下盘棋湖北调上本》)

说分离就分离,情哥哥说话太离奇,你我二人难得分离,情哥哥说话太离奇,你我二人难得分离。

说分离就分离,石头飘在江心里,你我二人才得分离,石头飘在江心里,你我二人才得分离。

说分离就分离,茶壶放在酒壶里,你我二人才得分离,茶壶放在酒壶里,你我二人才得分离。

说分离就分离,八十岁的公公坐在摇篮里,看见美人淌眼泪,你我二人才得分离,看见美人淌眼泪,你我二人才得分离。

……(聚盛堂刊巾箱本《抄本金陵新到下盘棋湖北调下本》)

《下盘棋湖北调上本》与《下盘棋湖北调下本》所用的这种曲调后被称为〔下盘棋调〕。恒志书社刊巾箱本《湖北调打牙牌》的曲调形式为四句,第三与四句常用叠句,第三句之后加衬词“嗳嗳吓”或“爱爱吓”:

姐在吓房中打牙牌,忽听门外才郎来,双手儿把门开,嗳嗳吓,双手儿把门开。

天牌吓地牌奴不爱,单爱人牌搂在怀,跑进奴房里来,爱爱吓,跑进奴房里来。

……

显然,《湖北调打牙牌》所用的曲调为〔剪剪花调〕。聚盛堂刊本《大小老婆吵闹》开端说:“哎哎由,柳叶眉坡校,请诸公,听我唱个大小老婆”,在“大小老婆”之后有小字注〔湖北调〕,实则用的是〔京舵子〕和〔数板调〕联唱。由《口传麻城歌湖北调》、《江西卖杂货》、《新采茶歌》、《下盘棋湖北调上本》、《下盘棋湖北调下本》、《湖北调打牙牌》、《大小老婆吵闹》等清末民初流传颇广的时调可知,〔湖北调〕是一个通称性的曲牌,这一曲牌在清末民初颇为习见。

四、〔侉侉调〕

或名〔夸夸调〕,是一个通称性的曲调名称。明人沈宠绥《度曲须知》“曲运隆衰”一条说:“惟是散种如〔罗江怨〕、〔山坡羊〕等曲,彼之 、筝、浑不似(即今之琥珀)诸器者,彼俗尚存一二,其悲悽慨慕,调近于商,惆怅雄激,调近正宫,抑且丝扬则肉乃低应,调揭则弹音愈渺,全是子母声巧相鸣和;而江左所习〔山坡羊〕,声情指法,罕有及焉。虽非正音,仅名‘侉调’,然其怆怨之致,所堪舞潜蛟而泣嫠妇者,犹是当年逸响云。” 因此,“侉调”大概是指用各地方言土语演唱的民间曲调,与“正音”相对而言。清末民初的〔侉侉调〕,可能也含有此意在内。这一名称,在清末民初的时调中也较习见,比如《时调大观四集》收录的《勿算啥(即唱勿出)》中唱道:“小调真勿少呀,苦惜全勿好,唱春山歌泗呀泗州调呀,湘江末还有九连套,我呢那勿唱末只唱侉侉调呀。”

笔者目前所见清末民初时调唱本中直接标明为〔侉侉调〕(或作〔夸夸调〕)的有《五更里夸夸调》、《五更里侉侉调》、《五更里看牌侉侉调》、《洋烟侉侉调》、《月照花名五更里想郎夸夸调》、《蒋老五侉侉调》等。其中,《五更里夸夸调》、《五更里侉侉调》、《五更里看牌侉侉调》、《洋烟侉侉调》、《月照花名五更里想郎夸夸调》的曲调实为〔梳妆台调〕。因为《五更里夸夸调》、《洋烟侉侉调》、《五更里看牌侉侉调》的曲调形式,与明确标明为〔梳庄台调〕(〔梳妆台调〕的谐讹)的聚盛堂印本《新编五更里卖油郎独占花魁女》完全一样:

一更京儿里,月儿照花台,才郎约定今日晚上来。叫丫环打上一壶酒,四个菜碟子摆巳摆下来。一碟子黄芽豆,一碟 螃蟹,一碟罗皮一碟大头菜。象牙筷子拿两对,一对酒杯对面来摆开。一等也不来,二等也不来,郎在外面贪恋女裙钗。小奴家等你你不到,酒冷饭凉你又不来。叫声小丫环,快把酒暖来,小奴家再去热小菜。酒也暖来菜又热的来,耳听得樵楼上二更鼓儿排。

……(聚盛堂刊巾箱本《新刻五更里夸夸调全本》)

一更京儿里,月儿照花台,四人约定今儿来看牌,叫头家忙把腊烛买,四仙桌子摆已摆下来。拿牌就开放,各做各的庄,赌的是本洋,个个是净光,叫底家忙把牌儿捯,抓到零了卅又一张。几十个筹码钱,听你双不双,输嬴大小到后无悔账,叫头家快把酒席摆,六大四小代上两碗汤。

……(鸿文堂刊巾箱本《五更里看牌侉侉调》)

一更京儿里,月儿照花台,恨的洋人大又大不该。你在外国将生意做,因何混进我们中华大国来?飘洋来过海,火轮跟过来,私将烟土中华大国卖。中华国还有则种人,私卖烟土养荣之身,开下了大烟灯,害了一斑英雄有用人。三朋四友去顽耍,落在烟花柳巷门,巧妙小佳人,与他去点灯,乌端端的毒药服中内吞,吃上了鸦片烟不愿傍人。

……(聚盛堂刊巾箱本《抄本洋烟侉侉调》)

一更进儿里,月儿照花台,卖油郎独坐情楼观看女裙才,我看你年纪青青良户人家女,你因何流落在烟花门中来?年方十六岁,一朵花正开,惊动了一班少年就把花来采,十七十八人人将你爱,二十岁一过渐渐下桥来。

……(聚盛堂印本《新编五更里卖油郎独占花魁女》)

大概因此类曲词的首段常以“一更京儿里,月儿照花台”起兴,此种曲调也被称为〔照花台〕。而《蒋老五侉侉调》的曲调实为〔无锡景调〕,其曲词用〔无锡景调〕叠唱十五遍:

独坐对孤灯呀,心中多烦闷,想我老五终身靠何人呀,越思末越想越伤心呀,去悲那格回欢末唱曲散散心。

苦命蒋老五呀,本是无锡人,从小亡故二呀二双亲,可怜奴九岁是做养媳呀,命苦那格从来末难进富豪门。

丈夫陈阿炳呀,爱赌不成人,家中的银钱赌得干干尽呀,可怜那公婆格气成了病呀,无法格可想踏进堂子门。

一进堂子门呀,举目又无亲,学弹学唱再学妙好音呀,碰和吃酒末是应酬品呀,贪杯那个客人拿我寻开心。

……(《时调大观三集》收录本《蒋老五侉侉调》)

五、〔闹五更〕

〔闹五更〕是一支自明代中叶以来直至清末民初广为流传的曲牌。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记载:“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见抑扬而已。”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亦云:“里弄童孺妇媪之所喜闻者,旧惟有〔傍妆台〕、〔驻云飞〕、〔耍孩儿〕、〔皂罗袍〕、〔醉太平〕、〔西江月〕诸小令。其后益以〔河西六娘子〕、〔闹五更〕、〔罗江怨〕、〔山坡羊〕。”明代小说《鼓掌绝尘》提到汴京妓女在酒宴间唱了一首勾栏新编尚未流行的《闹五更》。刊于万历年间的戏曲选集《词林一枝》、《大明春》、《摘锦奇音》都收录名为“闹五更”的时调。可见,〔闹五更〕这一曲牌在嘉靖、隆庆、万历间已广为流传。

清代以来,以〔闹五更〕为曲牌名的曲调仍然很流行。姚燮《今乐考证》一书记载:“宋王楙《野客丛书》载:‘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曲,从教坊以五更演为五曲,为街市唱。’今小曲《闹五更》、《五更相思》之类,知由来已久。” 范祖述《杭俗遗风》中“吹鼓手”一条记载:“杭州之吹锁呐,能令鼻中转气,不使其声断续,如行会、行花轿、行丧事之长吹是也。再如人家开吊,早间打头二鼓,不甚久长,惟打晚鼓吹有一二时之久,先徐后疾,吹出各样调头,最后如〔九连环〕、〔鲜花调〕、〔闹五更〕、〔十八摸〕之类,无不一一吹出,真一技之独能也。” 可见,〔闹五更〕还被民间艺人吸收为器乐曲。

但值得注意的是,〔闹五更〕是一支通称性极高的曲牌名。正如张继光先生所指出的:“《闹五更》是由曲词形式产生的曲牌名,凡曲词为五更形式,内容带喧闹意涵者都有可能被称为《闹五更》,所以它实际上是包含多种不同曲调的通称曲牌名。” 显然,“闹五更”并非某一曲调的专称,某一曲调只要以五更体的形式填上曲词,内容又带喧闹意味,那么这首歌曲就有可能被称为《闹五更》。当然,“到后来也有少数是取原来《闹五更》曲调,填入五更形式曲词,但内容并无喧闹意味者”

由现有文献可知,在〔闹五更〕这一通称性极高的曲牌名下,至少包括〔叠叠锦〕、〔哭皇天〕、〔劈破玉〕、〔小郎儿〕等多种曲调。

万历年间刊行的曲集《大明春》卷五中层所收《汇选苏州歌叠叠锦·闹五更》,是以〔叠叠锦〕曲调演唱的五更形式歌曲;《摘锦奇音》卷二所收《时尚闹五更哭皇天》(此曲亦被万历年间刊行的《词林一枝》卷三中层收录,题为《哭皇天歌·闹五更》),是以〔哭皇天〕曲调演唱的五更形式歌曲,同卷稍后所收《劈破玉》中,有一首五更形式的曲词,在目录中也题为《闹五更》。

清末民初曲牌名为〔闹五更〕的时调,有《闹五更》、《新出上海闹五更》、《串花闹五更》、《闹五更新曲调》、《新出转听唱闹五更》、《小郎闹五更——小妹山歌》等多首,其共同点皆是五更形式的歌曲,但也同中有异,或以“一更一点”至“五更五点”的形式起兴,或以“一更里”至“五更里”的形式起兴,或以“一更鼓儿”至“五更鼓儿”的形式起兴,曲调也不相同,比如:

闹五更

一更一点正好思眠,忽听得寒虫闹甚则个喧。寒虫一二个,你在那里叫,奴在这里听,叫得奴家伤心,叫得奴家疼心,叫得奴家正呀便思想月下泪淋。娘问女孩儿,甚庅项子叫?一更里的寒虫,孜呀的孜孜,孜呀的孜孜,孜到二更。

二更二点正好思眠,忽听得孤雁闹甚则个喧。孤雁一二个,你在那里叫,奴在这里听,叫得奴家伤心,叫得奴家疼心,叫得奴家正呀便思想月下泪淋。娘问女孩儿,甚庅项子叫?二更里的孤雁,咕呀的咕咕,咕呀的咕咕,咕到三更。

三更三点正好思眠,忽听得蒲鸪闹甚则个喧。蒲鸪一二个,你在那里叫,奴在这里听,叫得奴家伤心,叫得奴家疼心,叫得奴家正呀便思想月下泪淋。娘问女孩儿,甚庅项子叫?三更里的蒲鸪,蒲呀的蒲蒲,蒲呀的蒲蒲,蒲到四更。

四更四点正好思眠,忽听得虾蟆闹甚则个喧。虾蟆一二个,你在那里叫,奴在这里听,叫得奴家伤心,叫得奴家疼心,叫得奴家正呀便思想月下泪淋。娘问女孩儿,甚庅项子叫?四更里的虾蟆,呱呀的呱呱,呱呀的呱呱,呱到五更。

五更五点正好思眠,忽听得金鸡闹甚则个喧。金鸡一二个,你在那里叫,奴在这里听,叫得奴家伤心,叫得奴家疼心,叫得奴家正呀便思想月下泪淋。娘问女孩儿,甚庅项子叫?五更里的金鸡,鸡呀的鸡鸡,鸡呀的鸡鸡,鸡到天明。天明呀天明呀,想起我的情郎睡不宁,撇得奴家月下泪淋,呀呀呀。(上海图书馆所藏手抄本 收录本《闹五更》)

新出上海闹五更

一更一点月正黄,上海洋场,大卖买呀,票号钱庄,茶叶栈,湖丝厂,近年来呀,坏在北方,银根一紧市面荒,也得哙,难末那哼。

二更二点月正高,流氓折稍,茶馆烟灯一大淘,碰碰里呀,就要倒灶,也得哙,捉煞捉勿牢。

三更三点月正圆,风气坏完,大大奶奶上戏馆,吊膀子呀,赛过当官,也得哙,男人勿管。

四更四点月正华,坐坐马车,身浪绫罗绸缎纱,合朋友呀,张园吃茶,堂子里,花酒吃,总会里麻雀义,也得哙,临时完结,勿欠就赊。

五更五点月轮低,滑头该死,合仔股份做生意,卷一票呀,逃到屋里,也得哙,公堂勿能提,实在大坏风气。(坊刊巾箱本《新出上海闹五更》)

闹五更新曲调

一更鼓儿咚,一更鼓儿咚,手拿银灯走进绣房中,手拿红绒线,那多畏,就把鸳鸯绣。叫声有情哥,叫声有情哥,昨晚不来思想那一个,叫声小姑娘,那多畏,莫听外(按:此处疑有脱字“人”)唆。……(恒道堂刊巾箱本《闹五更新曲调》)

新出转听唱闹五更

一更鼓儿忙哎呀,一更鼓儿忙哎呀,货郎思想美姣娘,奴赛过打扮西施样哎呀。

二更鼓儿天哎呀,二更鼓儿天哎呀,四肢无力闷恹恹,不由人身子来困倦哎呀。

三更鼓儿咚哎呀,三更鼓儿咚哎呀,货郎哥哥心想空,日里想夜做南柯梦哎呀。

四更鼓儿长哎呀,四更鼓儿长哎呀,空头想思害在人身上,劳病腔不像人模样哎呀。

五更鼓儿明哎呀,五更鼓儿明哎呀,货郎儿哥哥苦伤心,求仙方要救命残生哎呀。(《(最新)时调大观》收录本《新出转听唱闹五更》)

串花闹五更

一更里,跳过墙,身靠之栏杆望见姣娘,望见姣娘红凳坐,十指尖尖绣夗央。

二更里,园外听,巧巧娘娘开门笑盈盈,双手搭在郎肩上,更把哥哥叫几声。

三更里,进香房,手把栏杆坐在牙床,双手揭开红绫被,夗央枕上起风光。

四更里,月过西,细皮白肉也舍不得你,玉手挽挽勾上枕,叫声哥哥到五更。

五更里,天明亮,金鸡报晓啼了两三声,夗央枕上把郎摇,一摇二摇摇郎不醒,三摇四摇醒了你,叫一声哥哥睡到天明。

……(民国间坊刊巾箱本《串花闹五更》)

其他如《小郎闹五更——小妹山歌》是以〔小郎儿〕曲调歌唱的五更形式歌曲。可见,自明代一直到清末民初,〔闹五更〕皆是一个通称性极高、流传颇广的曲牌。

六、〔堂班调〕

上海图书馆藏坊刊巾箱本《新跳槽》,封面标明“本堂新刻堂班词调”。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坊刊巾箱本《新跳嘈》,正文前标题下方有双行小字标明“堂班词四川调”,且开端有“跳嘈工尺”(该时调的工尺谱):

上尺工六尺工尺上四上尺工六尺尺工尺上四上合五六五上 六六四上合五六五上

过板 工凡工尺上尺工上工凡工尺上尺上    用心

坊刊巾箱本《赏月光》,封面标明“新刻堂班调”,卷端有“赏月光”的工尺谱: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六五六工尺  六五六工尺  上四六工尺上四合上 上四上工上尺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〤

工六尺 工合 四上工尺上六上合  六五六工尺  工合四上工尺

〤       〤   〤

上四上合过板 合四上尺 四合工尺合四上合四合

《新刻时调小曲调兵》与《新刻小曲送郎词》合刊本,封面标明“堂班调”,其曲词形式皆为每段四句,第三句之后通常加衬词“一呀呀,多威威”,第三与四句用叠句:

……

一十八省都不调,单调武汉得胜军,一班好学生,一呀呀,多威威,一班好学生。

大的不过二十岁,小的不过十八春,一班好年轻,一呀呀,多威威,一班好年轻。

他的队伍多齐正,操得实在精,打仗往前行,妹妹,多威威,打仗往前行。

……(坊刊巾箱本《新刻时调小曲调兵》,与《新刻小曲送郎词》合刊)

送郎送在枕头边,枕头拿出十块钱,送郎吃纸烟,一呀呀,多威威,送郎吃纸烟。

送郎送在踏板上,问声情哥几时来,小妹挂心怀,一呀呀,多威威,小妹罣心怀。

送郎送在箱子边,打开箱子拿相片,送郎作纪念,一呀呀,多威威,送郎作纪念。

送郎送在窗户边,打开窗户望青天,郎走莫变天,一呀呀,多威威,郎走莫变天。

送郎送在北京街,北京街上好卖买,情哥买双鞋,一呀呀,多威威,情哥买双鞋。

……(坊刊巾箱本《新刻小曲送郎词》,与《新刻时调小曲调兵》合刊)

黄三元堂刊巾箱本《新编双叹妹》,封面标明“堂班调”,实则用的是〔探妹调〕:

生唱:正月叹妹闹元宵,我看小妹生得这样标,长打门前走,妹子,你知道不知道,就把膀子吊。

旦唱:小妹一听急忙开言道,尊一声膀子哥哥细听奴根苗,小奴本知道,哥哥,爹妈管住了,心中德〔像〕刀绞。

生唱:二月叹妹龙抬头,我看小妹坐在大门口,抬头看见我,妹子,板凳伇内拖,为何不见我?

旦唱:小妹一听急忙开言道,尊一声情郎哥哥细听奴根苗,不是不见你,哥哥,你的朋友多,知道又啰唆。

……

坊刊巾箱本《新叹妹》,封面标明“堂班调”,实则用的是〔泗州调〕:

正月叹妹正月正,我代小妹看花灯,小妹妹愿不愿行,哎哟哎哟,小妹妹愿不愿行?我的心事你知情,要你看灯是假心,来看你是我真情,哎哟哎哟,来看你是我真情。

二月叹妹龙抬头,我代小妹下汉口,买了票车要开头,哎哟哎哟,买了票车要开头。住在汉口福朝楼,羊恙美酒色色有,吃完酒戏院去游,哎哟哎哟,吃完酒戏院去游。

……

可见,〔堂班调〕是一个通称性的名称,大概凡是流传于妓院堂子中的时调,皆可称为〔堂班调〕。

七、〔五更调〕

这是一个通称性极高的曲调名称,以五更形式起兴的歌曲,不管其曲调如何,都有可能被称为〔五更调〕。大致说来,清末民初被称为〔五更调〕的时调,其曲调结构有下列类型:

其一,通常分作五段,以“一更一点”至“五更五点”的形式起兴,每段第二句之后和最后一句之前加衬句“呀呀得而哙”、“呀呀得而会”、“咦呀呀得哙”、“伊呀呀得哙”、“咦呀呀得哼”、“吓吓得而会”、“呀呀得会”、“呀呀得哙”、“呀呀的哙”、“呀得哙”、“呀的会”或“呀的哙”等。这种结构形式的〔五更调〕,或被称为〔青阳扇调〕,是清末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五更形式的歌曲,特别是在清末民初的苏州、上海一带极为风行,目前所见唱词甚夥,如《岳飞五更调》、《十不亲五更调》、《闹新房五更调》、《从军五更调》、《革命军五更调》、《劝人为善五更调》、《劝夫五更调》、《杂货五更调》、《卖油郎独占花魁五更调》、《卖胭脂五更调》、《小上坟五更调》、《女革命五更调》、《龌龊婆娘五更调》、《强国本五更调》、《亡国奴五更调》、《戏名五更调》、《劝戒纸卷烟五更调》、《时髦女子五更调》、《扦脚五更调》、《佛婆五更调》、《最新劝戒鸦片烟五更调》、《生活程度五更调》、《赏菊五更调》、《解放女郎五更调》、《金钱议员五更调》、《泼辣妇人五更调》、《大头魇子五更调》、《嫖界现形五更调》、《赌徒黑幕五更调》、《鸦片流毒五更调》、《荷花大少五更调》、《坚持到底五更调》、《大周堂五更调》、《捉烟五更调》、《穷人五更调》、《番菜馆五更调》、《迷信五更调》、《时髦阿姐五更调》、《罢市五更调》(《新出罢市新五更调》)、《爱国五更调》、《新出捐局五更调》、《时新五更调》、《王莲英五更调》、《五更调》(一更一点月正圆)、《五更调》(一更一点月初升)、《新上海景致五更调》、《劝用国货五更调》、《提倡国货五更调》、《刺花女子在监牢自叹五更调》、《蹩脚五更调》、《倒运人五更调》、《养媳妇五更调》、《花界五更调节节高》、《法界电车五更调》、《江浙战事五更调》、《五更调最近时事陈阿堂案》、《新编酒鬼五更调》、《马浪荡触霉头五更调》、《新出五更调阎瑞生》、《仙人跳五更调》、《文明做亲五更调》、《殉情五更调》等。比如《从军五更调》:

一更一点月东升,快快当兵,呀呀得而哙,大家拼命,共和血性要造成。合力进,那怕败呀,越打越起劲,呀呀得而哙,打进敌营阵。

二更二点月正高,切切不可逃,呀呀得而哙,总要立功劳,用尽气力衹一遭。爱同胞,等成功呀,大家拜英豪,呀呀得而哙,铜像造得高。

三更三点月正中,抢做先锋,呀呀得而哙,马到成功,大家要学黎元洪。尽力攻,请忍耐呀,最后五分钟,呀呀得而哙,不愧大英雄。

四更四点月正西,切勿惨悽,呀呀得而哙,招展革命旗,沙场流血也可喜。出口气,得仔胜呀,凯歌回家去,呀呀得而哙,本事真希奇。五更五点月西沉,爱国军国民,呀呀得而哙,大家去当兵,牺牲一己惠众人。功造成,专制毒呀,一切扫干净,呀呀得而哙,此德无穷尽。(《最新时调秋集》收录本《从军五更调》)

又如《袖珍最新时调指南》收录的《新出劝用国货五更调》:

一更一点月东上,洋货好销场,呀呀得会,洋货好销场。金钱统统到外洋,为何不思量?每年输出五万万两,呀呀得会,如投汪洋。

二更二点月渐升,各处尽通行,呀呀得会,各处尽通行。洋货生意日日兴,实在勿该应。把我金钱送与外国人,呀呀得会,为啥原因?

三更三点月正明,究竟啥存心,呀呀得会,究竟啥存心?价钱沸腾勿问讯,只要花样新。质地物牢到也无要紧,呀呀得会,实在可恨。

四更四点月色阴,国货全滞顿,呀呀得会,国货全滞顿。土货生意冷清清,何以不猛省?国计民生弄得奇困紧,呀呀得会,大家醒醒。

五更五点月西沉,宗旨各抱定,呀呀得会,宗旨各抱定。爱用国货最要紧,快发爱国忱。挽回利权责在我国民,呀呀得会,切莫因循。

其二,通常分作五段,以“一更一点”至“五更五点”的形式起兴,每段八句,第三与四句常用叠句,第七与八句亦常为叠句,第三、七句之后皆加“嗳嗳呀”等衬词。这种曲调常被称为〔十杯酒调〕。如《最新时调秋集》收录的《劝青年五更调(仿十杯酒调)》:

一更一点月上来,中华民国真可危,到了今日极点哉,嗳嗳呀,到了今日极点哉。对内南北都分开,对外仇国逼进来,逼得我国不可挽,嗳嗳呀,迫得我国不可挽。

二更二点月光明,在下劝告青年人,先将教育要振兴,嗳嗳呀,先将教育要振兴。再拿国货来发明,国民责任非是轻,须要大家理理神,嗳嗳呀,须要大家理理神。

三更三点月将沉,自立自营顶要紧,先要除去依赖心,(按:此处当有脱文“嗳嗳呀,先要除去依赖心。”)智识经验心中存,刻苦劳动要俭勤,铁尺磨成绣花针(按:此处当有脱文“嗳嗳呀,铁尺磨成绣花针”)。

四更四点月照廉,平时作事要和歉,希望将来人钦羡,嗳嗳呀,希望将来人钦羡。休息之时要幽静,吃茶看报作消遣,勿要吃烟吃酒赌铜钱,嗳嗳呀,勿要吃烟吃酒赌铜钱。

五更五点月已过,烟酒原是害人货,多吃伤身要闯祸,嗳嗳呀,多吃伤身要闯祸。赌钱更其不能做,败家破门在是赌,弄得后来一搭糊,嗳嗳呀,弄得后来一搭糊。

其三,通常分作五段,以“一更里”(或“一更月之里”)至“五更里”(或“五更月之里”)的结构为纲领。常用〔梳妆台调〕演唱。曲词有《书斋五更调》(或名《男想思书斋五更调》)、《近体五更调·东三省》、《刺花女梳妆台五更调》、《劝同胞五更调》等。比如《时调三十种二集》收录的《新抄男想思书斋五更调》:

一更里闷坐在书斋,终日痴迷心中解不开。想后思前暗地流珠泪,但不知我的想思何日才得离胸怀?想当初一见你的花容魂飞天外,好叫我三翻四复费尽多少疑猜。常言道双想思人人都好害,怕只怕我只个单想思刻刻难挨。

二更里想得我痴呆呆,要学个刘晨阮肇入天台。那晓得天台有路从中多阻隔,怎甚样才得与你两下和偕?用尽心机如同石投海,说什么好一对女貌郎才。有心要与你结下一根丝鸾带,正要相逢你我们说不出苦处来。

三更里思想有情人,我爱你知情识趣俊俏温存。恨只恨你家耳目众多看守得紧,因此上佳期迟误难订终身。莫非是人肯缘分不肯,那怕等你到三年五载良心总不变更。只要你的心儿拿得稳,那怕他一根铁尺也要磨成针。

四更里劝劝我的女裙钗,不必常时记挂我小生。倘若是想成病谁人来照应,反叫我进退两难不得安宁。早晚寒凉自己要加衣服,三餐茶饭务必要均匀。还劝你出言吐语须思忖,切莫被外人知道走漏风声。

五更里天色明,写成一封情书寄与卿卿。你那里接到小生这一封情书信,各种事望你三思而后行。可晓得光阴似箭看看的催人老,可晓得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两句言词望你切切牢牢记,等待你我们成就时与你再叙旧情。

《音乐杂志》第二卷第三、四两号合刊登载的“江浙俗曲二种”中有〔五更调〕的五线谱(浙江绍兴南郭沈仰田稿)。

八、〔下河调〕

〔下河调〕是一个通称性极高的曲调名,大概产生或流传于扬州下河一带的民间曲调,都可泛称为〔下河调〕。道光三十年(1850)刊本《曲里梅花》、道光间钞本《时兴杂曲》等都收录了〔下河调〕曲词。《曲里梅花》收录的《八月十五月儿光》,曲调标明为〔下河调〕:

八月十五月儿光,手拿蜡烛明朗朗,想起有情郎,想起有情郎。去年赏月成双对,今年玩月你在何方?叹坏女红妆,叹坏女红妆。玩罢月来回绣房,手掇银灯细端详,丫环纱窗傍,丫环纱窗傍。手把窗棂望月亮,观见织女和牛郎,阻隔河两旁,阻隔河两旁。广寒宫女不自便,何况小奴与情郎?孤单不成双,孤单不成双。过了八月是重阳,菊花开放满院香,家家贺重阳,家家贺重阳。过了重阳严霜降,一阵阵秋风,一阵阵凄凉,郎呀郎呀!可带绵衣裳?雇只小舟到当阳,不见下苏杭,找寻有情郎,送件绵衣裳。

由句式猜测,《八月十五月儿光》的曲调即是〔剪剪花〕,大概因其流传于扬州下河一带,故这种曲调又被称为〔下河调〕。道光间钞本《时兴杂曲》收录的《踏青》,标明为〔下河调〕:

姐儿一心去踏青,手拿着莲扎的,纸糊的,花糊里,蝴蝶儿,五彩花风筝。郎问姐儿那里去?姐儿说:“去城东,十里亭,玩花岭,踏踏青,捎带着放风筝。”姐儿来到城迤东,见一伙,小武童,手拿着,狼牙箭,牛角弓,白马儿,挂红缨,跑一马,放三箭,三箭中红心。姐儿来到十里亭,见一伙,小学生,怀抱着,五经四书《三字经》,手拿着,八仙庆寿鹤仙童,走马儿,挂银铃,扯一扯,响连声,花啦啦,起在了半空中。姐儿来到玩花岭,见一起,子弟们,手拿着,怀抱着,口噙着,笙琴琵琶,弦子琥珀筝,唱的是:〔山坡羊〕,〔刮地风〕,〔跌断桥〕,〔一串铃〕。春风吹来,入耳甚中听。姐儿玩罢转回程,见了些:山又青,水又秀,桃花红,李花白,遍地好春景。

清末民初时调中被称为〔下河调〕的,有〔十朵花〕、〔小郎儿〕、〔玉娥郎〕等多种曲调。鸿文堂书庄刻印的《新抄口传时式下河调二十四枝花》,封面标明“口传时样下河调”,所用曲调为〔十朵花〕,由该曲调反复叠唱二十七遍,其中前五段曲词为:

花街儿呀柳巷儿呀女呀女裙钗,脸搽杭粉,栀子花儿开,挂起软招牌,哎哎么,挂起软招牌。

一周两岁儿呀儿呀在呀在娘怀,三四五岁,姊妹花儿开,父母多恩爱,哎哎么,父母多恩爱。

六岁儿呀七岁儿呀学呀学针线,八九十岁,牡丹花儿开,渐渐长大来,哎哎么,渐渐长大来。

十一儿呀十二儿呀家呀家道败,兄弟姊妹,鸡冠花儿开,父母养不来,哎哎么,父母养不来。

恼恨儿呀爹娘儿呀心呀心肠狠,贪恋银钱,金银花儿开,将奴卖出来,哎哎么,将奴卖出来。

聚盛堂刊巾箱本《口传十二月小郎》,封面标明为“口传下河调”,实则用的是〔小郎儿〕的调谱:

正月初一拜姐姐年,小郎儿呀,双膝跪在,新人儿呀,姐面前,哥哥。十指尖尖挽郎起,小郎呀,自家姊妹,亲人儿呀,拜甚么年,哥哥。吃三杯来滑三拳,小郎儿呀,五子登科,亲人儿呀,中状元,哥哥。二月初一去瞧郎,小郎儿呀,我郎得病,亲人儿呀,睡在牙床,哥哥。三寸金连踏板上踮,小郎儿呀,掛起帐子,亲人儿呀,坐在牙床,哥哥。伸手揭起红绫被,小郎儿呀,用手摸郎,亲人儿呀,热胸堂,哥哥。不知小郎得的甚么病,小郎儿呀,上半叚暖来,亲人儿呀,下半叚凉,哥哥。上半叚暖来炉中火,小郎儿呀,下半叚凉来,亲人儿呀,凉如冰,哥哥。

……(聚盛堂刊巾箱本《口传十二月小郎》)

三元堂刊巾箱本《玉娥兰》,封面标明“新刻下河调”,用的是〔玉娥郎〕曲调:

正月里是新年,喜笑欢来哎喏,万象更新乐丰年。低头泪连连,想思对谁言,咬银牙,空发恨,是如年可恨月老心太扁,辜负美少年,看看改容颜。奴为你身素腰罗裙代儿宽,无心赏月光,元宵懒去看,为才郎白灯无心去观,又。

二月里是春分,草牙生来哎喏,雪上冰霜水流清,怎不想郎君,想思对谁言,恨才郎铁心肠,好不智成改变那良心,不想这几春,在那里贪花玩酒爱爱女钗裙,黄昏枕孤身,绣被有谁闻,夗央枕,鸾凤交,缺少知心人,又。

……

《玉娥兰》以“正月里”至“十月里”、“冬月里”、“腊月里”的结构体式铺叙了女子对情郎的思情。鸿文堂刊巾箱本《新编嫖客十开心》,正文前标题下方注明“下河调”,其曲词为:

贪花浪子真开心,花街柳巷任我行,穿的是杭宁,任我行,又一句。三朋四友来评论,名妓要算金翠仙,宝玉共巧云,金翠仙,又一句。一同来至院门口,乌黾一见喊声喧,老卩来请进,喊声喧,又一句。一同进门厢房坐,娘姨泡茶装水烟,只是一开心,装水烟,又一句。

校书先生将安请,请问我的尊名姓,我问他花名,尊名姓,又一句。只见翠仙多美貌,宝玉温柔赛天仙,风流算巧云,赛天仙,又一句。睡在牙床烧洋烟,身子如同成了仙,只是二开心,成了仙,又一句。

……

其他如聚盛堂刊巾箱本《新刻香袋子》,封面标明“新刻下河调”、“号子书”,通篇皆为七字句。由《新抄口传时式下河调二十四枝花》、《口传十二月小郎》、《玉娥兰》、《新编嫖客十开心》等作品可知,〔下河调〕是一个通称性极高的调名。

在第一节中我们简单介绍了〔八段锦〕、〔荡湖船调〕、〔湖北调〕、〔侉侉调〕、〔闹五更〕、〔堂班调〕、〔五更调〕、〔下河调〕这八种通称调名,当然,当时的通称调名还有很多,如〔凤阳调〕、〔花鼓调〕、〔湖广调〕、〔湖南调〕、〔节节高〕、〔南京调〕、〔叹五更〕、〔扬州调〕(〔扬州歌〕)、〔夜夜游〕、〔绣荷包调〕等,因笔者目前掌握资料有限,有待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节 专称调名考述

清末民初时调曲调的名称中,专称调名数量较多,比如〔唱春调〕、〔倒扳桨〕、〔倒贴调〕、〔叠断桥〕、〔叠落金钱〕、〔粉红莲〕、〔纱窗外调〕、〔红绣鞋调〕、〔剪剪花〕、〔九连环调〕、〔栏杆调〕、〔六花六节调〕、〔满江红〕、〔劈破玉〕、〔青阳扇调〕、〔上海码头调〕、〔十八摸调〕、〔十杯酒〕、〔十朵花〕、〔梳妆台调〕、〔泗州调〕、〔太平年〕、〔叹十声〕、〔探妹调〕、〔童子调〕、〔无锡景调〕、〔下盘棋调〕、〔鲜花调〕、〔银纽丝〕、〔玉娥郎〕、〔紫竹调〕等。

一、〔唱春调〕

或简称〔春调〕,是清末民初最为盛行的民间曲调之一,最早源于江苏,后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清末民初以〔唱春调〕来唱的时调数量非常之多,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种形式:

其一,以十二月的时序来唱,一般分为十二段,也有分作十三段的,即通常在末尾加上闰月或“十二月花名都唱完”之类的总结段。每段四句,每句七字,可加衬字,也有将首句改为两个三字句的。每段首句皆以“花名”起兴。发展到后来,也有首句以“节气名”、“鸟名”、“鱼名”等起兴的变体。这种形式的〔唱春调〕是传唱最广、最多的一种形式,又被称为〔十二月花名〕。在清末民初的时调唱本中,〔十二月花名〕的称呼甚至还要来得普遍一些。

以“十二月”时序联唱的曲子,在我国渊源甚早。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唐代写本曲子词中,便有这类作品。明清咏十二月花名的民歌各地均有流传,在江浙地区,它又常常作为叙事山歌的结构形式,如《五姑娘》、《高有哥二姑娘》、《风流华姐》等,皆以“十二月花名”的形式起兴。但以〔唱春调〕来唱的“十二月花名”,应是清代中后期才出现的民间曲调。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和余治《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中的“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单”,皆列有《十二月花名》一种。民国二年(1913)春季石印出版的弹词唱本《绘图六明珠全传》(南都李节斋校正)中,粉红见小姐蔡月英为“郗九成公子之死”整日悲悲切切,便拿着筷子伴奏,唱了一首《十二月花名》逗她开心:

正月里梅花香,女慕贞洁在兰房,男效才良攻书去,克念作圣把名扬。

二月里杏花开,坐朝问道考秀才,始制文字做得好,车驾肥轻出朝来。

三月里桃花红,奄宅曲阜在山东,鸡田赤城无人到,东西二京路不通。

四月里茶花香,诸姑伯叔养蚕忙,上和下睦苦心做,川流不息去采桑。

五月里榴花红,天地元黄在当中,日月盈昃颠倒搏,辰宿列张在两旁。

六月里荷花开,金生丽水等将来,云腾到雨塘坝满,孔怀兄弟把秧栽。

七月里秋风凉,鸟官人皇乱朝纲,吊民伐罪征伏了,周发商汤万古扬。

八月里桂花香,孝当竭力事爹娘,资父事君行孝道,忠则尽命显名扬。

九月里菊花黄,雁门紫塞好凄凉,寒来暑往容易过,悚惧恐惶实可伤。

十月里小阳春,罔谈彼短渐更新,并叚富巫实难满,乌焦巴弓苦西风。

十一月冷如冰,乃服衣裳包着身,化被草木还嫌冷,岂敢毁伤父母恩?

十二月雪满空,赵魏困横刀交锋,起翦颇木来摆阵,用军最精把官封。

十二月俱唱完,言辞安定理不通,求古寻论人人去,罔谈彼短一阵风。

祸因恶积朝朝有,福缘善庆到难求。德建名立真德罕,孤陋寡闻散闷心。

这种“十二月花名”形式的〔唱春调〕,可能由〔秧歌〕调发展而来。《霓裳续谱》卷七收录的〔秧歌〕调曲词《正月里梅花香》,凡十三段,每段四句。前十二段以“正月里梅花香”至“十二月蜡梅多”为纲领,每段唱一种通俗的古人故事。最后一段说:“月月开花朵朵鲜,多少古人在里边。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五谷丰登太平年。” 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来说,《正月里梅花香》与“十二月花名”形式起兴的《古人春调》,实在没有什么区别。

清末民初以〔十二月花名〕来唱的时调中,最为著名的一种就是孟姜女过关时所唱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此首时调,异名较多,或称《孟姜女唱春》、《孟姜女过关唱歌》、《孟姜女过关》、《孟姜女万里寻夫调》等。本是滩簧《孟姜女寻夫》中孟姜女过浒墅关时所唱的“花名”,后来单独传唱,流行很广。顾颉刚在《苏州的歌谣》中曾说:“现在太湖区域中最通行的歌,要算是《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了,几乎没有一个女子不会唱的。” 这段话写于1926年6月8日。可见,民国初期此首歌曲十分流行。其实,这首时调不仅在太湖区域流行,而且风靡了全国,各地皆有本子流传,各本子之间稍有异文,反映了其在各地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异。比如: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别家丈夫团圆叙,我家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双双燕子到南方,新窝做得端端正,对对成双在画梁。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正当景,家家坟上飘白纸,孟姜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勒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发水泪盈腮,家家田中黄秧莳,孟姜田中是草堆。

六月里来热难当,蚊子飞来寸断肠,忍口吃奴千滴血,莫食我夫万喜良。

七月里来七秋凉,家家窗下做衣裳,青红蓝绿都裁到,孟姜家内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孤雁足下代信来,闲人只说闲人话,那有人送寒衣来?

九月里来是重阳,重阳美酒菊花香,满满筛来奴不吃,无夫饮酒不成双。

十月里来上稻场,牵砻做米纳官粮,家家都有官粮纳,孟姜家中身抵粮。

十一月里雪花飞,孟姜出外送寒衣,前面乌雅来领路,喜良长城凉悽悽。

十二月里过年忙,杀猪杀羊闹扬扬,家家都有猪羊杀,孟姜家里空堂堂。(《最新编制时调大观》收录本《孟姜女唱春》)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夫妻团圆叙,孟姜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双双燕子到南方,新窝做得端端正,对对双双配鸳鸯。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正当新,人家坟上飘白纸,孟姜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粗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发水半边天,家家都把黄秧种,孟姜田中是草堆。

六月里来热难当,蚊子飞飞哭断肠,能可吃奴千滴血,莫食我夫万喜良。

七月里来七秋凉,家家户户做衣裳,各色时新都做到,孟姜家中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孤雁足下带书来,闲人只说人闲话,那有人送寒衣来?

九月里来是重阳,重阳美酒菊花香,满满筛来奴不吃,无夫饮酒不成双。

十月里来上稻场,撁砻做米纳官粮,人家都有官粮纳,孟姜家中苦难当。

冬月里来雪花飞,孟姜出外送寒衣,乌鸦前面来引路,喜良长城苦悽悽。

腊月里来过年忙,杀猪宰羊闹洋洋,家家者有猪羊杀,孟姜家中是空堂。(扬州聚盛堂刊巾箱本《孟姜女过关唱歌》)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别家丈夫团圆叙,我家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双双燕子到南方,旧巢修得端端正,燕子双双在堂前。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正当景,家家坟上飘白纸,孟姜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勒把眼泪勒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发水泪盈腮,家家田中黄秧时,孟姜田中青草堆。

六月里来热难当,蚊子飞来叮胸膛,曾可叮奴千口血,莫叮我夫万喜良。

七月里来是秋凉,家家窗前裁裳裳,青红蓝绿多裁到,孟姜家里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孤雁足上带书回,闲人只说闲人话,那有人送寒衣来?

九月里来是重阳,重阳美酒菊花香,满满洒来奴不吃,与夫同吃溱成双。

十月里来上稻场,牵珑做来纳官粮,家家多有官粮纳,孟姜家里自抵当。

十一月里来雪花飞,孟姜出外送寒衣,前面乌鸦来领路,喜良长城冷悽悽。

十二月里来过年忙,杀猪宰羊闹扬扬,家家多有猪羊杀,孟姜家里空堂堂。(1950年蓝印巾箱本《孟姜女过关》)

正是因为《孟姜女唱春》在全国各地的广泛传唱,此种曲调又赢得了〔孟姜女调〕、〔寻夫调〕、〔过关调〕等名称。如世界书局刊巾箱本《孟姜女万里寻夫调》,正文前题“孟姜女万里寻夫调”,版心标明“寻夫调”,曲词与上述《孟姜女过关唱歌》相近似。

清末民初,以“十二月花名”形式起兴的〔唱春调〕时调,数量甚夥,如《沈万山得聚宝盆唱春调》、《白娘娘报恩唱春》、《小方卿见姑唱春》、《申贵升游庵唱春》、《刁刘氏毒夫唱春》、《李三娘产子唱春》、《梁山伯十二月花名》、《梁山伯十二月春调》、《玉蜻蜓唱春》、《士农唱春》、《梁山伯唱春调》、《王莲英十二月唱春调》、《莲英十二个月唱春》、《阎瑞生花名》、《奚家花名》、《警世吴歌(仿时调十二月花名体)》、《孟姜女寻夫(孟姜十二月古人名)》等,不胜枚举。

其二,以“第一叹来叹”(或“第一叹来”、“……第一叹”等)至“第十叹来叹”(或“第十叹来”、“……第十叹”等)为纲领,或在开端加一段总起,末尾加一段总结,每段通常为七言四句。比如《南北小曲大观甲集》收录的《朱买臣休妻唱春》:

第一叹来叹贫穷,苦坐寒窗把书攻,每日读到五更鼓,只恨生平运未通。

第二叹来腹中饥,每日三餐吃不齐,四肢无力身困倦,夫妻相对苦凄凄。

第三叹来心自焦,天天上山砍柴烧,每日挑柴街上卖,老年人儿叹徒劳。

第四叹来鬓如霜,少年不发老年伤,古人良言劝得好,太公八十遇文王。

第五叹来叹人情,失时之人少至亲,世态炎凉真可恨,蓬门苦守到如今。

第六叹来叹古人,破瓦窑内去安身,昔日有个吕蒙正,晚年发达有升腾。

第七叹来叹蠢妻,每日吵闹哭啼啼,不愿守节为夫妇,情愿与我活分离。

第八叹来泪汪汪,人到如此实凄凉,买臣倘有生机日,誓逐蠢妻永下堂。

第九叹来运转强,官拜太守谢君王,马前泼下无情水,愧煞前妻在路旁。

第十叹来叹人生,人生富贵是浮文,贫贱之时须忍耐,夫妻和睦却是真。

《朱买臣休妻唱春》的结构形式为十段,以“第一叹来”至“第十叹来”为纲领,每段四句。标题中有“唱春”两字,可见,其所用曲调为〔唱春调〕。这种“十叹”形式的〔唱春调〕,曲词也较多,如《蒋老五殉情叹十声》、《阎瑞生十叹》、《王莲英叹十声》、《尼姑十叹》、《烟鬼十叹》、《花魁十叹》、《蒋老五王莲英对唱十叹》、《怨郎十叹》、《自由女子十叹》、《国亡十叹》、《荷花大少十叹》、《烟妓十叹》、《财迷十叹》、《嫖客十叹》、《赌鬼十叹》、《孤孀十叹》、《乞儿十叹》、《穷人新十叹》、《米蛀虫新十叹》、《新编过关调十样景十叹》、《庵堂相会(叹十声)》、《贾正义叹十声》等。

《时调大观二集》收录的《十劝世人》,正文前题“十劝世人”,题下小字注明“仿十叹调”,曲词为:

第一劝来劝归正,靠天靠地心摆平,常行善事莫作恶,勿要仗势欺穷人。

第二劝来劝孝顺,孝顺爹娘二大人,敬重阿哥爱兄弟,有大有小要安分。

第三劝来劝戒烟,诸君切勿吃雅〔鸦〕片,废时失业在其次,皮包骨头做神仙。

第四劝来劝戒酒,黄汤贪吃要减寿,酒醉伤身人人晓,闯穷祸真正讨人厌。

第五劝来劝戒赌,逢场作戏还犹可,牌九扑克大输赢,倾家荡产才为赌。

第六劝来劝戒嫖,迷魂阵里切莫到,费脱铜钿还小事,花柳毒发辫子跷。

第七劝来劝勤俭,米珠薪桂是古言,少吃无穿真苦境,妻啼子哭苦黄连。

第八劝来劝学好,克勤克俭做个大好老,纨袴子弟少去学,人人总要志气高。

第九劝来劝上进,常做好事发善心,逢着善事去帮助,公益之事要热心。

第十劝来劝诸君,句句言话是正经,药石之言金玉语,诸君总要望前进。

可见,以“第一叹”至“第十叹”来领起的〔唱春调〕,又有〔十叹调〕的别称。《时调大观四集》收录的《新编过关调十样景十叹》,曲词为:

第一叹来叹蜡痢,说起那蜡痢真惹气,倘然蜡得勿识相,外加有阵恶臭味。

第二叹来叹麻皮,生子那麻皮勿有趣,人人看见要嘲笑,倒说道翻转石榴皮。

第三叹来叹瞎眼睛,瞎脱眼珠真可怜,姣妻爱子都难相见,世界浪要算顶伤心。

第四叹来叹聋彭,碰着子聋彭真气胀,笑他笃他都听勿出,同他说话要喊得高。

第五叹来叹哑吧,喉咙里勿好讲闲话,要说闲话真讨厌,划脚点手像画花。

第六叹来叹缺嘴,缺嘴最怕拿火来吹,用足气力吹勿隐,只因为流风关不住。

第七叹来叹口吃病,说话愈快要急杀人,咭咭咯咯真吃力,弄子半日还缠勿清。

第八叹来叹驼背,一个背心像弓湾,困拉床浪勿着实,一横头终要挠起来。

第九叹来叹跷脚,一跷一拐走勿快,走在路上摇摇摆,好像仙人李铁拐。

第十叹来叹疯人,人事不知眼珠定,喜笑怒骂都做得出,这种就叫神经病。

十叹已经叹完成,空来唱唱解解闷,十样景看见覅动气,区区也是瞎热昏。

可见,〔过关调〕也是〔唱春调〕的别称。又有《蒋老五殉情唱春》,凡十三段,第一段四句为总起,第二至十三段以“第一叹来叹”至“十二叹来叹”为纲领;《黄慧如叹十六声》,凡十六段,每段七言四句,从“第一叹来叹”一直叹到“十六叹来叹”,皆是〔十叹调〕(即〔唱春调〕)的变体。

其三,以“……叹一声”至“……叹十声”的形式领起,如《莲英叹十声活捉老阿宝》(或名《王莲英活捉唱春》等):

莲英地府叹一声,可叹无情阎瑞生,又怪狠心老阿宝,无故送奴命残生。

莲英地府叹二声,汽车来了阎瑞生,不是约奴兜圈子,送奴去到枉死城。

莲英地府叹三声,思想前情泪纷纷,堂上父母无人养,丢下三岁小姣生。

莲英地府叹四声,春芳帮凶带麻绳,小灌小奴销镪水,哀求饶命万不能。

莲英地府叹五声,珍珠首饰遇强人,头上扯乱青丝发,脚上又无鞋子蹬。

莲英地府叹六声,麦田被害做阴魂,不如托我爹娘梦,公堂上面把冤伸。

莲英地府叹七声,冤有头来祸有根,一心要追老阿宝,闫王殿前把理论。

莲英地府叹八声,骂声阿宝不为人,阴状三回已告准,叫奴活捉他当身。

莲英地府叹九声,阿宝得病已成真,带领牛头和马面,快快动手勾他魂。

莲英地府叹十声,冤仇相报自古闻,人生莫造风流罪,天理循环有对真。(《时调大观七集》收录本《莲英叹十声活捉老阿宝》)

其四,以“第一”至“第十”的数字领起,如《十房新妇唱春》:

第一房新妇一枝花,人来客去会烧茶。客人未到茶先到,外头传说好人家。

第二房新妇会当心,未曾鸡叫就起身。听见公婆房门响,光头净面出房门。

第三房新妇面皮黄,朝朝困到日头黄。倒拖鞋子房门出,反门〔问〕公婆要面汤。

第四房新妇矮脚妓,八幅罗裙着地拖。上床还要踏脚凳,下床又要丈夫跎。

第五房新妇邋遢精,灶上灰尘三寸深。摸着蜣螂当枣子,摸着蜒蝣当海参。

第六房新妇会做鞋,做出鞋子两边歪。鞋拔钉在鞋头上,鞋根做枝节疤花。

第七房新妇摇棉花,动起手来说空话。三年织出一匹布,东邻西舍把口夸。

第八房新妇会绣花,提起花名件件拿。绣出龙来龙戏水,刺出凤来凤穿花。

第九房新妇起孝心,孝顺公婆敬双亲。保佑公婆年千岁,门前大树好遮阴。

第十房新妇懒惰精,一条袴子十八斤。东太湖边洗一把,西太湖边水也混。

十房新妇唱完成,大家听了喜开怀。富转贫来贫转富,江湖成路路成湖。(《时调三十种二集》之《新出劝世文十种三集》收录本《十房新妇唱春》)

《十房新妇唱春》分别唱十房新妇的不同特点,巧妙运用了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曲调亦为〔唱春调〕。

其五,以“四季”的时序来唱。这种形式的〔唱春调〕,通常以春夏秋冬四季分为四叠,每叠七言四句或八句,或被称为〔四季调〕,如《孟姜女叹四季》和《赵五娘琵琶记》:

春季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上新坟,人家坟上飘白纸,孟姜坟上冷清清。

夏季里来热难当,蚊虫飞来闹洋洋,情愿叮奴千口血,莫叮奴夫万喜良。

秋季里来雁门开,孤雁足浪带信来,闲人只说闲人话,那有闲人送衣来?

冬季里来雪花飞,孟姜女雪里送寒衣,前面乌鸦来领路,喜良长城冷悽悽。(《得意杰作时调新曲》收录本《孟姜女叹四季》)

春季里来百草青,奴夫上京求功名,家中贫穷无盘费,张广才仗义来助花银。蔡伯喈赶考别双亲,赵五娘暗中泪纷纷,公婆难舍亲生子,再三叮嘱早回程。

夏季里荷花香阵阵,连遭饥荒苦万分,巧媳妇难做无米饭,穷极无奈把粮请。请来粮米只好敬双亲,自己吃糠奴尽孝心,婆婆错怪奴荤腥吃,两老嚈糠命归阴。

秋季里来正秋凉,死公婆无钱买棺方,两手空空无法想,伤心吓剪发卖银两。手托青丝跪道傍,苦苦哀求泪汪汪,可怜少有慈悲客,幸遇张公发善良。

冬季里来冷清清,穷苦无力做新坟,身穿白裙来兜土,描容别坟去寻夫君。举目无亲苦伶仃,肩背琵琶上京城,一人身穿两重孝,不知何日见夫君?(《戏海·时调小曲》收录本《赵五娘琵琶记》)

或在开端另加一段开场白而成五叠,如《七勿搭八》:

诸公各位静静心,滑稽小调来奉敬,七勿搭八要原谅,四季春调唱时新。

春季里来桃花开,猪八戒白相上海滩,上海朋友勿勿少,顶要好个朋友袁世凯。

夏季里来热难当,张作霖千里送京娘,唐伯虎枪挑小梁王,程咬金三笑点秋香。

秋季里来菊花香,诸葛亮做亲讨新娘娘,讨着个家主婆有名气,梅兰芳阿姐白娘娘。

冬季里来腊梅开,黎元洪三戏白牡丹,小房子租勒笃跑马厅,媒人伯伯胡大海。(《最新流行滑稽小调大观》收录本《七勿搭八》)

其六,以“五更”的形式起兴,篇目有《蒋老五叹五更》(一更里叹来叹自身)、《蒋老五叹五更》(一更里来夜黄昏)等。比如《时调三十种二集》之《新出劝世文十种三集》收录的《蒋老五叹五更》:

一更里叹来叹自身,从小那格分别两双亲,孤苦伶仃难度日,幸赖那格胞姊惠英生。

二更里叹来叹双亲,苦苦那个养我真薄命,粟菽未辨归西去,不顾那格儿女死和生。

三更里叹来叹夫君,为何那格要轧无赖人,勿听奴奴苦口劝,终日那格赌博当正经。

四更里叹来叹公婆,生育那格不留没奈何,螟蛉一子不教训,倾家那格荡产收成无。

五更里叹来叹情人,情人那格就是罗炳生,经营劣货遭失败,效学那格屈公汨罗沉。

五更仔叹来叹完成,天下那格薄命惟奴身,遇了知音难长久,只得那格黄泉与同行。

当然,以〔唱春调〕来唱的时调中,还有一些作品,并不以“十二月”、“十叹”、“四季”或“五更”等形式起兴,但一般都为每段四句。

二、〔倒扳桨〕

或名〔倒搬桨〕、〔倒板浆调〕等。该曲牌起源较早,流传亦较广泛。当然由于流传时间久远,〔倒扳桨〕的曲调也产生了变异。该曲调是蒲松龄的《姑妇曲》、《慈悲曲》、《禳妒咒》、《富贵神仙》等俚曲最常采用的曲牌之一。清初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论“小曲”条已经记载了〔倒扳桨〕这一曲牌:“小曲者,别于昆、弋大曲也,在南则始于〔挂枝儿〕,……一变为〔劈破玉〕,再变为〔陈垂调〕,再变为〔黄鹂调〕。始而字少句短,今则累数百字矣。在北则始于〔边关调〕,盖因明时远戍西边之人所唱,其辞雄迈,其调悲壮,本〔凉州〕、〔伊州〕之意。……再变为〔呀呀优〕。‘呀呀优’者,夜[夜]游也,或亦声之余韵。呀呀哟如〔倒扳桨〕、〔靛花开〕、〔跌落金钱〕,不一其类。” 可见,〔倒扳桨〕这一曲调常加“呀呀哟”之类的衬词。但到了后来,也有不加“呀呀哟”之类衬词的,如《霓裳续谱》卷六所收用〔倒搬桨〕曲调演唱的小曲《小小扇子七寸长》:“小小的扇子七寸长,一边姐儿一边郎,虽然隔着一层纸,如同隔着一长江,如同隔着一长江,想坏了姐儿盼坏了郎呀,想坏了姐儿盼坏了郎。” 又如《霓裳续谱》卷七所收用〔倒搬桨〕曲调演唱的小曲《大河里洗菜》:“大河里洗菜,菜叶儿漂,见一遭来想一遭,人多眼杂难开口,石上栽花儿不牢靠,肉儿小娇娇,生生教你想坏了,呀,生生教你想坏了。”

嘉庆年间个中生在《吴门画舫续录》中记载了酒宴间为招徕顾客而唱〔马头调〕、〔倒板桨〕等小曲的情形。可见,该曲调在嘉庆年间仍很盛行。这从当时的时调集中也可见一斑。嘉庆年间北京钞本《时兴小唱钞》辑录〔倒搬桨〕时调《才郎门前一棵槐》、《姐儿门前一棵桑》、《姐儿门前一道沟》等,曲词分别为:

才郎门前一棵槐,正正对着姐儿栽,不图乘阴来避暑,只要清凉照满怀。小乖乖,小乖乖,既然有心就过来,嗳,既然有心就过来。

姐儿门前一棵桑,两个斑鸠在树上。公的点头母的叫,这枝跳到那枝上。小鸟儿也成双,他比奴家分外强,嗳,他比奴家分外强。

姐儿门前一道沟,沟里绿水向东流,怕见茨菇叶儿烂,莲子花开少并头。令奴忧,使奴愁,天高银汉阻牵牛,嗳,天高银汉阻牵牛。

嘉庆年间钞本《时调小曲丛钞》选录了〔倒板浆调〕的曲词《怨四季》和《长相思》:

玉楼呀春暖末醉花阴,嗳嗳呀,凄凄芳草怨王孙。春宵呀一刻末抵千金,嗳嗳呀,冻得奴家战兢兢。倘见负心人,与他共鸳枕,嗳嗳呀,恩同救苦观世音。

薰风呀一阵末透纱窗,嗳嗳呀,将理朱弦意如麻。休提呀一刻末千金价,嗳嗳呀,准备重守十年寡。池内莲并头,水面鸳鸯夸,嗳嗳呀,害得奴家神眼花。

……

青青呀早起末面朝东,嗳嗳呀,眼泪汪汪落在胸。别人呀相思末想到手,嗳嗳呀,奴的相思一场空。隔河又隔重,断桥路不通,嗳嗳呀,若要相思在梦中。

……

清末民初流传的《倒板浆》曲词有:

小小西瓜绿沉沉,里子红郎爱杀人,吃到嘴里甜如蜜,吃到肚里冷冰,哎哎呀,冷如冰,这们样东西冷人心。

小小瓜子乌攸乌,未曾动嘴先动手,牙齿咬来舌头尖儿勾,舌头尖儿勾,勾出人来把我丢。

小小夹剪重沉沉,左腿来右腿伸,见了银子揸开腿,没有银子夹得紧吞吞,呀哟哟,你是认得银子认不得人,呀哟哟……(民国间坊刊巾箱本《倒板浆》三首,与《新刻按十字花鼓调》、《剪剪花调》、《满江红》合刊)

前两首表面上为咏物之歌,但暗中唱及男女之情,第三首暗讽凭色相赚钱的无情女子。

总之,〔倒扳桨〕自清初传唱以来,在乾隆、嘉庆年间达到繁荣,但一直到清末民初都在流传。但相对于〔梳妆台调〕、〔叹十声〕、〔唱春调〕、〔银纽丝〕、〔无锡景调〕、〔青阳扇调〕、〔剪剪花〕等曲调来说,〔倒扳桨〕在清末民初已经是强弩之末。

三、〔叠断桥〕

或谐讹〔跌断桥〕等。〔叠断桥〕是与〔鲜花调〕存在某种程度血缘关系的曲调。张继光先生在《民歌〔茉莉花〕研究》中考证典型的〔鲜花调〕与〔叠断桥〕之间还存在着增减乐句等其他的变化加工,同时存在着类似正、反调的关联。“所谓‘正调’与‘反调’,是传统民间乐曲转换宫调的一种变化手法。此方法普遍被使用于戏曲、曲艺中。其手法主要是利用乐器定弦的改变来改变调性。其特征主要是唱腔旋律呈约略近似的轮廓,但在实际音高上两者却大略呈四度或五度的差距。”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风陵文库藏《改良曲本》收录的《尼姑下山》(或名《小尼姑下山》)和《反调尼姑下山》,就存在着正、反调的关联。

由于〔叠断桥〕曲调与典型的〔鲜花调〕即〔茉莉花〕曲调较为近似,在早期唱本中曾出现过将〔鲜花调〕唱词称为〔叠断桥〕的现象。例如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俗曲中,有一芜湖崇本堂刊本《鲜花调》,其所收录的〔鲜花调〕唱词,在封叶上另题〔叠断桥〕,李家瑞先生在《打花鼓》一文中,据此推测〔叠断桥〕是〔鲜花调〕比较早一点的调名。

〔叠断桥〕一名大致兴起于清初徐州、山东一带。最早记载〔叠断桥〕调名的文献是康熙年间李声振《百戏竹枝词》的“霸王鞭”条:“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其曲名〔叠断桥〕,甚动听。行每覆蓝帕,作首妆。”其词曰:“窄样春衫称细腰,蔚蓝首帕髻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州〔叠断桥〕。” 康熙年间〔叠断桥〕已成为徐州沛县一带流行的霸王鞭曲艺的重要曲牌。张继光先生在专著《民歌〔茉莉花〕研究》中对〔叠断桥〕曲调早期的产生及流传过程作了如下推测:“〔叠断桥〕曲调及调名产生后,虽在曲调上与〔鲜花调〕已有显著差别,但由于常用歌词仍是‘好朵鲜花’套数,与〔鲜花调〕又有变调关联,所以常与〔鲜花调〕名称相混用。后来随着不同曲艺使用主称牌名及曲调的偏好,两者逐渐分清界线。〔鲜花调〕由凤阳花鼓往北传到北京,往南往扬州、苏南等地传播。〔叠断桥〕曲牌则由徐州霸王鞭伎妇往北传到北京及山东一带。两者虽会战于北京,且各有胜场,但在南方则多受凤阳花鼓影响,山东一带则多受徐州霸王鞭影响。在康熙年间山东淄川蒲松龄所撰的俚曲,如《学究自嘲》、《慈悲曲》、《禳妒咒》、《磨难曲》、《翻魇殃》、《姑妇曲》、《蓬莱宴》、《富贵神仙》……中,就采用了大量的〔叠断桥〕曲牌,但却完全不用〔鲜花调〕调名,这或许就是当时此种情况的具体反映。”

据张继光《民歌〔茉莉花〕研究》的考证,大概在道光年间或之前,该曲调又有〔红绣鞋〕、〔葡萄架〕、〔葡萄词〕等别称。道光十七年(1837)贮香主人所撰《小慧集》中收有一首〔红绣鞋〕,经曲谱对比可知其曲调即〔叠断桥〕。道光年间台南乐局雅乐十三音里有一首〔葡萄架〕,其曲调亦同〔叠断桥〕。

由于〔叠断桥〕时常被夹用于联曲体时调或牌子曲中段,后来又产生了〔穿心调〕、〔穿心跌断桥〕的别名,或谐讹〔川心调〕。其中〔穿心调〕、〔川心调〕的别称在清末民初时调中尤为习见。清末民初扬州鸿文堂、聚盛堂等书坊刊刻的《新调妓女从良满江红》以〔满江红〕曲调作为头、尾,中间夹用〔跌落板〕、〔穿心调〕、〔梳妆台〕三种曲调。其中〔穿心调〕的唱词是:

想起来好不悲伤,哎哎呀。提起来泪珠儿汪汪,哎哎呀。免在世上常常上他们的当,哎哎呀。吃闲饭的人能有几个好收场,哎哎呀。我也不贪这个好风光,哎哎呀。情愿儿去从良,哎哎呀。有个老卩要奴去做偏房,哎哎呀。又谁知父兄不肯将奴放,哎哎呀。请媒婆来嘀量,哎哎呀。又把冷脸朝奴望,哎哎呀。反说奴身价艮子八百两,哎哎呀。我父兄听得此言反逼奴为娼,哎哎呀。奴这里假说去烧香,哎哎呀。当堂告他一张伸冤状,哎哎呀。先告花婆后告父兄状,哎哎呀。告的他不肯让我去从良,哎哎呀。(扬州鸿文堂刊巾箱本《新调妓女从良满江红》)

鸿文堂刊巾箱本《小寡妇上新坟》(正月里思新春)是以〔满江红〕曲牌作为头、尾,中间夹用〔叹十声〕、〔京跎子〕、〔倒扳桨〕、〔青阳扇〕、〔上海调〕、〔哭小郎〕、〔道情调〕、〔反二黄〕、〔西皮调〕、〔平调〕、〔南京调〕、〔银钮丝〕、〔湘江浪〕、〔穿心调〕、〔纺花调〕、〔杨柳青调〕、〔鲜花调〕、〔补缸调〕十八种曲牌,其中〔穿心调〕的唱词为:

想起来好不孤悽,哎哎由。提起来好不悲伤,哎哎由。你好狠心丢下了我,哎哎由。丢得奴孤单独自靠谁人过,哎哎由。思想起来好伤心,哎哎由。越思越想越悲伤,哎哎由。年纪轻轻做了一个小寡妇,哎哎由。做寡妇的人才知我做寡妇苦,哎哎由。(鸿文堂刊巾箱本《小寡妇上新坟》)

清末民初习见的〔穿心调〕的曲调形式是每句唱词之后皆加衬词“哎哎呀”或“哎哎由”(或其他同音衬词)。以〔满江红〕曲牌作为头、尾,中间夹用〔叠断桥〕曲牌的曲调形式,又总名为〔穿心满江红〕、〔满江红穿心〕、〔满江红川心〕或〔叠断桥满江红〕等。如清末民初流传的《女醉酒穿心满江红》、《独对孤灯(满江红穿心)》、《想迷了心(满江红川心)》、《叠断桥满江红(穿心)》等时调。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 载有〔穿心跌断桥〕的工尺谱:

尺尺六工尺 上工尺 工尺六四六 五六六尺 六工尺 上四上尺 尺六六工尺 上四上六五六凡六六五六六凡六尺六工尺上四 上四上尺六凡六工尺 工尺上四四尺上四合 四尺上四合

四、〔叠落金钱〕

或谐讹为〔跌落金钱〕、〔夜落金钱〕等。据张继光先生查考,〔叠落金钱〕的名称,最早记载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九月所造《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开山宝卷》,其后在明末清初的《弘阳悟道明心》、《普静如来钥匙宝卷》、《销释南无一乘弥陀授记归家宝卷》、《灵应泰山娘娘宝卷》、《护国佑民伏魔宝卷》等宝卷以及万历十年(1582)左右刊行的郑之珍所撰《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的“过滑油山”一出里,也都有其踪迹,可见这一曲牌名称自明代嘉靖以来已极盛行。

道光间钞本《时兴杂曲》收录的《进兰房》,曲调为〔跌落金钱〕,曲词为:

一更里进了兰房,樱桃口呼唤梅香:银灯点上,竹帘儿层层,你把门门儿关上。听谯楼,更齐响;对菱花,自己参详;泪落两行,青丝发交扰,只在那眉眉梢儿上。

二更里独坐牙床,冷静静懒脱衣裳,想起才郎,贪花儿乱酒,你在那何何方乡?想当初那种情肠,至如今一旦儿丢亡;错过时光,照你这无情,只有那天天在上。

三更里阖眼朦胧,阳台梦与郎相逢,喜在心中,鸳鸯枕上,好是鸾鸾交凤。听檐前铁马儿响声,醒来时双手儿脱空;跺足捶胸,是何人惊醒奴的南南柯梦?

四更里夜长如年,小名儿叫够万千,不见回还,盼才郎盼的我肝肝肠断。去也时暑伏连天,到如今雪花儿满山;何日回还?红绫被泪染,好似那冰冰雪片。

五更里报晓鸡发,盼才郎何日回家,将奴盼杀。窗棂儿外,好似那郎郎讲话,叫丫环你去迎他。那丫环冷笑银牙,何曾是他!那本是狸猫儿捕鼠,窗窗棂儿下。叫姑娘,你再莫要想他。

清末民初流传的《夜落金钱(五更新调)》,其曲词与道光间钞本《时兴杂曲》收录的《进兰房》相近似,可见两者之间存在血缘关系:

一更里移步进兰房,叫梅香点上艮灯亮,不见才郎,孤单单才把门儿来关上。听瞧楼更古转声,忙对菱花卸却了残妆。暗地思量那冤家,但不知在何方向?

二更里斜靠在牙床,入罗帏懒脱秀衣裳,等候情郎,青丝发落在奴的眉尖上。想当初何等的情长,到而今一旦的抛荒,珠泪垂双,负心人儿自有那天在上。

三更里睡眼正朦胧,阳台上与郎来相逢,两下情浓,双携手他与奴家鸾交凤。挂檐前铁马一阵风,忽听得一声的惊哄,咬牙拖胸,响叮当,今醒奴的南柯梦。

四更里独坐夜如年,想当初愁肠有万千,两下牵连,似狂风吹断奴的风筝线。去时节杨柳碧如烟,到而今雪花飞满天。不得团园,鸳鸯枕上珠泪成冰片。

五更里心事乱如麻,思想起奴的命运差,奴的冤家,耳边厢好是奴的郎说话。叫丫环快去接他。那丫环喜笑哈哈,姑娘你听差,是猫儿捕鼠在那书架下。(坊刊巾箱本《夜落金钱(五更新调)》)

清末民初流传的《进兰房》,其曲调为〔铺地锦〕,其曲词为:

一更里进秀兰房,樱桃口呼唤梅香,你把银灯掌上,灯影儿沉沉你把门门门关上,灯影儿沉沉你把门门门关上。听樵楼更鼓更齐忙,对菱花卸去残妆,泪流两行,细思思明月月照纱纱纱窗上,细思思明月月照纱纱纱窗上。

二更里坐在牙床,入罗帏脱罢衣裳,泪流两行,贪花人儿你往何何何处逛,贪花人儿你往何何何处逛?想当初何等情肠,倒如今一旦全忘,负义人儿你把良良良心丧,负义人儿你把良良良心丧。

三更里盹睡朦胧,阳台上与郎相逢叙多情,鸳鸯枕上好似鸾鸾鸾交凤,鸳鸯枕上好似鸾鸾鸾交凤。忽听得铁马响连声,惊醒奴独孤灯泪渶渶,跺脚捶胸惊醒奴的南柯梦,跺脚垂胸惊醒奴的南柯梦。

四更里要去安眠,想才郎郎郎去了半年,好似风争把线线线割断,好似风争又把线线线割断。去时节百草花鲜,回来时冰冷雪寒,泪珠不干,泪珠点点点好似冰雪片,泪珠点点点好似冰雪片。

五更里鼓齐发,想才郎那里贪花,想死奴家,风摆帘珑好似郎郎郎说话,风摆帘珑好似郎郎郎说话。叫丫环快去哩他。小梅香半晌不答,何从是他,狸猫扑鼠就在床床床下,狸猫扑鼠就在床床床下。

天明时绣房门开,小才郎走将进来,喜笑言开,大摇大摆又把风流步迈。喜恣恣扑在郎的怀,樱桃口紧靠郎的腮,好个美哉,千金难买恩合爱。(坊刊巾箱本《进兰房》)

显然,〔铺地锦〕应当也是〔叠落金钱〕(即〔跌落金钱〕)的别名。《音乐杂志》第二卷第三、四两号合刊载有〔铺地锦〕的五线谱(段晋三译谱)。

嘉庆年间钞本《时调小曲丛钞》选录了〔潇湘浪调〕曲词,在曲调名〔潇湘浪调〕下方注明“一名〔跌落金钱〕”,比如其中选录的《十二闺怨》和《五更愁》,曲词分别为:

正月里,度赏元宵梅花放,雪白儿娇,奴身最怕春呀春呀春天到。

二月里,双燕飞来杏花开。我好伤悲,百花撩乱愁呀愁呀愁心碎。

三月里,日暖风和桃花放,柳色清波,教人好不真呀真呀真难过。

……

一更里,奴好凄凉,对银灯暗暗悲伤,昏昏闷闷如呀如呀如痴样。

二更里,闭上纱窗,掩重门不见才郎,和衣倒睡牙呀牙呀牙床上。

三更里,苦最难当,寡伶伶月照纱窗,反来覆去魂呀魂呀魂飘荡。

四更里,眼泪汪汪,韵悠悠暗暗悲伤,好梦不成阳呀阳呀阳台上。

五更里,意乱傍惶,听钟声苦断肝肠,如何睡到天呀天呀天明亮?

将《十二闺怨》、《五更愁》和下列清末民初常见的〔湘江浪〕(或作〔湘江郎〕、〔湘江郎调〕)曲词相对照,可知〔湘江浪〕曲调即〔潇湘浪调〕,亦即〔叠落金钱〕:

九月九是重阳,黄菊花供在中央,同饮欢畅,十月里的芙蓉芙蓉花哟花哟花开放。(《简谱时调中国民歌集》收录本《湘江浪》)

一更里月照湘江,俏人儿进了的船舱,快乐非常,同年姊妹忙把水呀水呀水烟袋。笑脸儿陪坐在傍,白罗衫不短不长,文武滚相,三寸金莲搁在郎呀郎呀郎身上。

二更里月照船舱,唤家人忙把酒来烫,摆在中央,盘中果品摆的时呀时呀时新样。执金壶倾出琼浆,钳火腿亲送才郎,你可尝尝,输家吃酒嬴呀嬴呀嬴家唱。

三更里月照栏杆,情人儿快把酒来干,听奴好唱,和正了琵琶唱只湘呀湘呀《湘江郎》。情哥听喜笑洋洋,好妙音天下无双,我的姑娘,忙把花在奴怀呀怀呀怀中放。

四更里月照江中,郎起身要别姣容,两下情浓,难分难舍只为恩吓恩呀恩情重。叫水手点起灯笼,打扶手去送相公,缓步匆容,明晚等你把茶呀茶呀茶来用。

五更里月落西山,俏佳人回转舱房,脱衣衫,孤身独自把牙呀牙呀牙床来上。朦胧睡梦见才郎,同衿枕搂抱成双,风打船窗,惊醒时好不凄呀凄呀凄凉况。(《时调大观初集》收录本《新刻时调湘江郎》)

《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记载:“近来群尚〔满江红〕、〔湘江浪〕,皆本调也。” 可见,〔湘江浪〕这一曲调名称至迟在乾隆年间就已出现。

五、〔粉红莲〕

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时尚小令”一条记载:“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 可见,〔粉红莲〕曲调兴起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冯梦龙在《太霞新奏》卷一中评秦复庵散曲,谓其“每带北路〔粉红莲〕腔”。张继光先生《〈玉娥郎〉与〈粉红莲〉曲牌初探》考证,秦复庵应是嘉靖间人,“冯梦龙认为其曲每带北路〔粉红莲〕腔,可见秦氏作品受〔粉红莲〕极大的影响。由此,不仅证明了嘉靖时〔粉红莲〕即已兴起流传,并获得有识文人极高的评价,更可看出其对文人产生的影响,〔粉红莲〕在当时已成为最流行的小曲曲牌之一”

王骥德《曲律》“论曲源”条云:“至北之滥流而为〔粉红莲〕、〔银纽丝〕、〔打枣竿〕;南之滥流而为吴之〔山歌〕、越之〔采茶〕诸小曲,不啻郑声,然各有其致。” 可见,〔粉红莲〕在万历年间仍很盛行,成为北方小曲的代表。

《霓裳续谱》卷八所收《门楼儿高来门楼低》、《二月子二来三月柳儿三》、《高高山上一庙堂》都是以〔粉红莲〕曲调演唱的时调。《霓裳续谱》卷五所收牌子曲《扬子江心》,以〔粉红莲〕为曲头,其第一段曲词“扬子江心一朵莲,这朵莲花委实鲜,爬不到跟前,爬不到跟前,典卖庄园,造下一只船,船在浪里颠,颠着颠着拢了岸” ,被《霓裳续谱》中“万寿庆典”一类收录的乾隆寿曲《渔家欢庆》改编为曲头〔祝寿歌〕:“万寿无疆,天产献金莲,这朵莲花委实鲜,把不到跟前,把不到跟前,见了莲花慢慢摇船,船在浪里颠,颠着颠着摆了岸。” 其第二段曲词“小小鱼儿粉红腮,上江游到下江来,头动尾巴摆,头动尾巴摆,小小钩儿,挂住你的腮,绝不该闯进青丝网里来,绝不该闯进青丝网里来” 是〔粉红莲〕的典型曲词。清末民初扬州小东门鸿文堂书庄刊印《新刻八叚景》的第二段曲词“小小鱼儿粉红腮,上江游到下江来,头大尾儿摆,头大尾儿摆,小小金钩吊起来,巧人儿呀,巧人儿呀,不为冤家不下来”、民国末期《袖珍最新时调指南》收录的《八段景》的第一段曲词“小小鱼儿粉红腮,上江游到下江来,头动尾巴摆,头动尾巴摆,不谓冤家不又不下来,巧郎哎呀,巧郎哎呀,小小金钩钓又钓起来”当由此衍变而来。

至迟在光绪年间,〔粉红莲〕又常以重头八次的组曲形式演唱,此种重头组曲又被称为“八段锦”,〔粉红莲〕也因此种组曲的流行而衍化出〔八段锦〕(或讹称〔八段景〕、〔八缎锦〕、〔八段闻〕)的新牌名。清末民初以八支〔粉红莲〕曲调演唱的时调也较常见,如扬州小东门鸿文堂书庄刊印的《新刻八叚景》及《得意杰作时调新曲》收录的《新出八段闻》、《特新编洋麻雀》等。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八叚景〕的工尺谱:

六六五六 工六尺 六上五六、一尺一四合 一尺工六尺 一尺工六尺 尺工六五 一四合 一四合 一四尺工六五工 六一四合

该〔八叚景〕,应当即是〔粉红莲〕。

六、〔红绣鞋调〕

此种曲调是由〔叠断桥〕派衍而来的一种变体曲调,别名较多,如〔尼姑下山调〕等。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中列有《十双红绣鞋》一种,余治《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中“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单”列有《红绣鞋》一种。可见,该曲调至迟在同治七年之前已经出现。

〔红绣鞋调〕的曲词形式为:每段前两句通常以一朵花、一支鞋兴起,两者顺序可以互换,第三句之后可加“亦呼咳”或“哎哎哟”等虚腔,也有的本子不加,第四句多为三字,之后则必加“我的干兄弟”、“我的小乖乖”或“我的小郎才”等垫句。每段通常四句,段数无定。

〔红绣鞋调〕的曲词,最为通行的有《十支红绣鞋》、《十二双红绣鞋》等。《十支红绣鞋》凡十段,以“一朵春花开,一支红绣鞋”至“十朵梨花开,十支红绣鞋”兴起,每段第三句之后皆加虚腔“亦呼咳”,第四句之后皆加垫句“我的干兄弟”:

一朵春花开,一支红绣鞋,腊月白菜撇在当街,亦呼咳,动了心,我的干兄弟。

两朵水仙花开,两支红绣鞋,姐两上地去拔秫秸,亦呼咳,拉下库子来,我的干兄弟。

三朵桃花开,三支红绣鞋,姐两喝酒就螃蟹,亦呼咳,抔开腿,我的干兄弟。

四朵杏花开,四支红绣鞋,新打粮船靠着河岸,亦呼咳,上来把,我的干兄弟。

五朵英桃花开,五支红绣鞋,双扇门儿单扇开,亦呼咳,你给我各上把,我的干兄弟。

六朵荷花开,六支红绣鞋,新打风箱靠着锅台,亦呼咳,紧紧抱,我的干兄弟。

七朵杮子花开,七支红绣鞋,老鼠拉着面口袋,亦呼咳,妈搭着眼,我的干兄弟。

八朵蒲桃花开,八支红绣鞋,寡妇房中泪满腮,亦呼咳,好旺水,我的干兄弟。

九朵菊花开,九支红绣鞋,八月滕蒿连根拔出来,亦呼咳,太了罢,我的干兄弟。

十朵梨花开,十支红绣鞋,小秃迎风流下泪来,亦呼咳,慢慢擦罢,我的干兄弟。(坊刊巾箱本《十支红绣鞋》)

《十二双红绣鞋》凡十四段:

荷花出水开,香流风儿扑在满怀,柳阴树下站着一女裙钗,这佳人梳洗打扮又把风流卖。

学生你好呆,书生你好呆,手拿红鞋当做招牌,容颜美,生的多体态。

一双红绣鞋,正月水仙花开,小小玩童吃的什么长寿斋,开了罢,我的小郎才。

二双红绣鞋,二月杏花开,腊月罗卜就在土里埋,冻了心,我的小书呆。

三双红绣鞋,三月桃花开,姐俩下地去拔秫秸,拉下裤来罢,我的小乖乖。

四双红绣鞋,四月芍药开,二人耍钱斗的是象牙牌,翻过来,我的小郎才。

五双红绣鞋,五月石榴花开,姐俩喝酒就的是咸螃蟹,劈开腿,我的小书呆。

六双红绣鞋,六月荷花开,小小的蝴蝶飞过墙儿来,采花心,我的小乖乖。

七双红绣鞋,七月菱角花开,小小的耗子上了灯台,抱住了,我的小郎才。

八双红绣鞋,八月桂花开,小小的鱼船飘飖过来,慢慢的摆,我的小书呆。

九双红绣鞋,九月菊花开,小秃迎风流出泪来,际打了,我的小乖乖。

十双红绣鞋,十月款冬花开,秋后的茼蒿连根□出来,捻大了,小郎才。

十一双红绣鞋,冬月迎春花开,隔壁的学生上子粉皮墙,下来罢,我的干兄弟。

十二双红绣鞋,腊月梅花开,老鼠拉着一个面口袋,吗嗒着眼,我的小乖乖。(秀文堂刊巾箱本《十二双红绣鞋》)

《十支红绣鞋》与《十二双红绣鞋》之间显然存在着血缘关系。〔红绣鞋调〕也有在第一、二句之后皆加虚腔的,如天地寄庐主人的《戒缠足歌(仿红绣鞋十二月)》(载《绣像小说》第三期):

好一个美多才,嗳呀!香风儿扑满了怀,嗳嗳呀!柳阴树下踮着一个女裙钗,哼嗳呀!小金莲呀,他把风流卖。

一双红绣鞋,嗳呀!正月里梅花儿开,嗳嗳呀!父母遗体偏要裹起来,哼嗳呀!伤天和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二双红绣鞋,嗳呀!二月里杏花儿开,嗳嗳呀!三寸金莲一步也难抬,哼嗳呀!走不动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三双红绣鞋,嗳呀!三月里桃花儿开,嗳嗳呀!十指屈曲疼痛好难挨,哼嗳呀!狠心肠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四双红绣鞋,嗳呀!四月里芍药花儿开,嗳嗳呀!瘦小红菱好不美哉,哼嗳呀!皮包骨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五双红绣鞋,嗳呀!五月里石榴花儿开,嗳嗳呀!皮破血烂一见了也心灰,哼嗳呀!蒙不洁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六双红绣鞋,嗳呀!六月里荷花儿开,嗳嗳呀!一钩新月好一似裙边埋,哼嗳呀!站不稳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七双红绣鞋,嗳呀!七月里牵牛花儿开,嗳嗳呀!反乱临头跑也跑不上来,哼嗳呀!白送命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八双红绣鞋,嗳呀!八月里桂花儿开,嗳嗳呀!张献忠还愿小脚砍下来,哼嗳呀!点天烛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九双红绣鞋,嗳呀!九月里菊花儿开,嗳嗳呀!潘妃步步上了金莲台,哼嗳呀!亡国货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十双红绣鞋,嗳呀!十月里芙蓉花儿开,嗳嗳呀!满洲人大脚一样坐八抬,哼嗳呀!遵懿旨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十一双红绣鞋,嗳呀!十一月里茶花儿开,嗳嗳呀!西洋天足好不爽快,哼嗳呀!女权伸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十二双红绣鞋,嗳呀!十二月里水仙花儿开,嗳嗳呀!奉劝诸君怜惜小婴骇,哼嗳呀!不缠足呀,我的那个小乖乖。

《戒缠足歌(仿红绣鞋十二月)》凡十三段,第一段与《十二双红绣鞋》的首段较为类似,之后依次以“一双红绣鞋”、“正月里梅花儿开”至“十二双红绣鞋”、“十二月里水仙花儿开”兴起。此首时调,每段第一句之后皆加“嗳呀”的虚腔,第二句之后皆加“嗳嗳呀”的虚腔,第三句之后皆加“哼嗳呀”的虚腔。除第一段第四句之后加“他把风流卖”,其他各段第四句之后皆加“我的那个小乖乖”为垫句。由《戒缠足歌(仿红绣鞋十二月)》可知,这一曲调也受到文人的重视。

七、〔剪剪花〕

此调为清代以来南北传唱最广的民间曲调之一,异名颇多,如〔靛花开〕、〔剪绽花〕、〔剪甸花〕、〔剪靛花〕等。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论“小曲”条说:“小曲者,别于昆、弋大曲也……在北则始于〔边关调〕,盖因明时远戍西边之人所唱,其辞雄迈,其调悲壮,本〔凉州〕、〔伊州〕之意。……再变为〔呀呀优〕。‘呀呀优’者,夜[夜]游也,或亦声之余韵。呀呀哟如〔倒扳桨〕、〔靛花开〕、〔跌落金钱〕,不一其类。” 可见,〔靛花开〕曲调中有“呀呀哟”之类的虚腔,这一点与〔倒扳桨〕、〔跌落金钱〕等曲调相类似。

〔靛花开〕兴起于北方,后来流传到南方。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第十五条提到:“以下河土腔唱〔剪靛花〕,谓之网调。” 下河是扬州的一个地名,用下河土腔来唱〔剪靛花〕曲调,又称为〔网调〕。可见,乾隆年间〔剪靛花〕在扬州一带颇为流行,北方曲调流传到扬州后“以下河土腔唱”,这就充分说明时调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这种地方特色首先体现在语言上,即使用方言土腔来唱。

《缀白裘》第十集收录的《占花魁·种情》一剧,采用了〔剪绽花〕,其曲词为:“姐儿早起正梳头,忽见一个大胆的冤家走上楼,立在姐后头,拍拍姐肩头,‘嗳呀!’拍拍姐肩头。姐儿见了笑悠悠,便把牙梳桌上丢。金簪捏在手,手挽青丝绕了一个革焦头……” 这曲词后来单独流传,《霓裳续谱》卷八《姐在房中梳油头》和《白雪遗音》卷三《梳油头》皆是此曲词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体:“〔剪靛花〕姐在房中梳油头,见了个情人窗外走,急忙上绣楼,两手搭肩头。昨日因何失了我的信,腆着个老脸不害羞,又来哀求,重。金钗拿在手,牙梳桌上丢,挽了挽乌云绕上一个阄……” ;“姐在房中梳油头,见了个情人窗外走,急忙上绣楼,哎哟急忙上绣楼。昨日晚上失了奴的信, 着个脸儿不害羞,又来哀求,哎哟又来哀求。金钗拿在手,牙梳桌上丢,绕上一个鬏儿……” 《霓裳续谱》收录〔剪靛花〕的曲词《二月春光实可夸》、《清明时节雨纷纷》、《闺中少妇不知愁》、《姐在房中闷沉沉》等近30首。《白雪遗音》卷三收入〔剪靛花〕的曲词35首,其中,有多首与《霓裳续谱》收录的篇目相同或大同小异。嘉庆间钞本《北京小曲钞》亦抄录〔剪剪花〕调曲词。

《北平俗曲略》中说:“在北平,凡是词句风骚,音调浮荡的曲子,都得称为荡调,〔剪靛花〕一类的曲子,都具有这两个条件,所以也都被人称为荡调。” 或因此故,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中列有《剪剪花》一种。

清末民初,这支曲调仍然流传甚广,几乎全国各地皆有传唱。光绪时名妓赛金花用〔剪靛花〕所作的《探情楼》,曾经传遍一时。《车王府曲本全目及藏本分布》“曲艺部分”之“时调小曲”一类,著录〔剪靛花〕十种:《探情郎》、《佳人饯行》、《妈妈好糊涂》、《绣花绷》、《绣香圆》、《切跳槽》、《叹情楼》、《姐夫戏小姨》、《贤良女吊孝》、《拾月一代五更》。其中,《拾月一代五更》一种,傅惜华《北京传统曲艺总录》卷十四列入〔靠山调〕一类,不知两者著录的本子是否曲文相异?目前所见清末民初流行的〔剪剪花〕曲词有《打牙牌》、《打骨牌》、《姐儿拾棉花》、《洗菜芯小曲》、《洗茼蒿》、《切跳槽》、《时调小曲调兵》、《文书调兵》、《绣花鞋》、《绣麒麟全本》等。

〔剪剪花〕曲调的基本句式,通常每段四句,第三与四句或用叠句,第三句之后常加“咳哟”、“哎哟”、“哎哎哟”或“呀呀哟”等虚腔。内容多唱女子怀春,男女情思之类。〔剪剪花〕还有一种形式,即只唱前三句,第三句不用叠,之后亦不加虚腔,如《风月梦》第七回文兰唱的《剪剪花》、清末民初流传的《小六子》与《王瞎子算命》中的曲词等。

《霓裳续谱》卷六所收〔剪靛花〕曲词《春城无处不飞花》中唱道:“双手擎奉香茶,十指尖尖弹琵琶,唱一个〔剪靛花〕,奉敬小冤家。” 又该书卷八所收〔剪靛花〕曲词《姐儿无事》中唱道:“弹的是琵琶筝,弦子共月琴,唱的是〔寄生草〕、〔劈破玉〕、〔万年青〕,〔剪剪花儿〕甚是精,引动了奴的心,再不想回程。” 可见,〔剪剪花〕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琵琶等。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剪剪花〕的曲谱:

工一四尺 工六一四尺 尺六五六又 一四尺 六四六四工六尺六六六一四尺 合一四工六尺、六六工、一四尺合

八、〔京舵子〕

或作〔京佗子〕、〔京拖子〕、〔京它子〕、〔京柁子〕、〔京跎子〕等。至迟乾隆年间已经流行。《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说:“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 这里指出,〔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等外地曲调,传入扬州后“鲁斤燕削”,因而面目上有了一些改变,且“迁地不能为良”,失去了原有滋味。

此种曲调,清末民初仍在传唱。有单独使用的,如《姑娘回妈家(京它子调)》。但〔京舵子〕更为常见的一种用法,是与其他曲调联唱,通常用在一首时调的开头与结尾,中间插入〔数落〕(或作〔数板〕)、〔剪剪花〕、〔小郎调〕、〔梳妆台〕等曲调联唱。《灶老爷上天》、《门神告状》、《普放花灯全本》等皆是由〔京它子〕(或作〔京佗子〕)与〔数板〕两种曲调来唱。比如《普放花灯全本》:“〔京它子〕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大清皇上,普放花灯,小〔晓〕谕了各府州县众家黎民。〔数板〕当今万岁,普放花灯。与民同乐,好不风光。未曾放灯,先出一道榜文。皇榜高挂,指点众民。大街小巷,打扫干净。家家户户,齐挂红灯。十字路口,高挂彩蓬。……只班灯儿走过去,后面又来三个人。尨〔聋〕子瞎子前头走,茄子就在后豆跟。尨〔聋〕子又说炮不响,瞎子又说灯不明,茄子一听冲冲怒,你们三人爵舌根,炮又响来灯又明,自怪四方地不平。〔京它子〕灯来灯去,一言难尽,普天同庆,国泰民安。”(维扬鸿文堂刊巾箱本《新刻普放花灯全本》)

《竹木相争》(《竹木相浄》)中,开端与结尾用〔京舵子〕,中间用〔数落〕来唱:“〔京舵子〕树叶而青,呀呀儿由,有一棵木头来到龙江关口,会见那竹子,细说根由。〔数落〕木头开言,尊声竹子,你我们在世,未分高强,那个也用,那个为长兄?我看你竹子,到有平常,结结巴巴,遍身是伤,枝枝叶叶,能做几样?我只木头,又高又胖,长在高山,好不风光。……〔京舵子〕木头拜伏无对答,慌忙拜称为兄长。竹子连忙来扶起,叫一声木头贤弟,你要参详,世间若无你何我,怎能家常过时光?从此二人多□气,同心合胆在龙江。只才竹木相浄我也言不尽,但愿得听我小曲,诸公福寿绵长。”(鸿文堂刊巾箱本《新刻竹木相浄》)“扬州清曲”中有《竹木相争》一首,所用曲牌依次为〔京舵子〕、〔梳妆台〕、〔数板〕、〔叠断桥〕、〔补缸〕、〔杨柳青〕、〔数板〕、〔急板〕、〔梳妆台〕、〔京舵子〕。

该曲调也可用在联曲体时调的中间,如鸿文堂刊巾箱本《小寡妇上新坟》:

〔满江红〕正月里思新春,二月里思清明,有一位少年寡妇去上郎的坟,年纪不过二十一二春。巧梳妆,忙打扮,打扮起来去上郎的坟,好叫人一阵阵心麻剑穿胸堂。叫丫环和使女,你与我银锭纸锞办现成,一同去上郎的坟。

〔叹十声〕面对菱花叹一声,十分姣容改换愁容,可恨我郎心肠狠,抛别奴家在房中,在房中来在房中,恩爱夫妻不得相逢,哎哎由,小郎君要相逢在梦中。

〔京跎子〕梳头打扮十在干净,光梳油头大放后影。一丈青耳扒插在天庭,如意方簪别在鬏心。不搽杭粉雪白如银,不点胭脂朱红嘴唇。柳叶眉毛湾湾正正,一双秋波珠泪分分。八宝珠环坠在耳根,樱桃小口哭一声夫君。身穿孝服颜巴〔色〕蛋青,外加一件元色布背心。八幅罗裙上秀乌云,鱼白裩裤浆洗干净,印花褶裤上下盘金。漂白布袜套,果足是板绫,一双金莲犹如笋尖。一双花鞋刚三寸,高底板跌断桥,秀的是胡椒眼跳三针。巧佳人扭扭摄摄,一步一步关门落锁走出门庭。

〔倒扳桨〕佳人打扮多呀多标致,哎哎由,怀抱姣儿望前行。丫环使女随后跟,哎哎由,扭扭摄摄朝前行。游春人儿无其数,哎哎由,香烛纸马随后跟,哎哎由,一同姣儿上郎坟。

……

九、〔九连环调〕

此种曲调,清代乾嘉年间已经盛行。《北平俗曲略》中〔福建调〕一节有详细介绍,谓“〔福建调〕或称〔九连环调〕,也是以一曲之名代表全类;而〔福建调〕里亦即以《九连环》一种为最著名” 。因〔福建调〕中以《九连环》一曲最为著名,故又称为〔九连环调〕。嘉庆年间,《九连环》一曲已经沿着运河传入北京。嘉庆二十二年(1817),得硕亭《草珠一串》(又名《京都竹枝词》)中“市井”类第六首末两句说:“更爱舌尖声韵碎,上场先点《九连环》。” 作者自注云:“此曲每折将终,必作滚舌音以擅长。”

《白雪遗音》卷三“九连环”收录的《五更》一曲,即是典型的〔九连环调〕曲词:

我的嗳,干郎儿咿呀哟,咿呀咿呀哟,情人儿嗳,送我的九连环,九连九连环,双双手儿解,解又解不开,解不开咿呀哟。

情人儿嗳,解开我的九连环,九连九连环,我与他做夫妻,是我的男,男儿汉嗳咿呀哟。

变一对鸟儿飞上天,飞嗳飞上天,飘飘摇摇落下来,奴家再与他重,重相见嗳咿呀哟。

雪花儿飘,飘得三尺三寸高,飘一个雪美人,与奴家怀,怀中抱嗳咿呀哟。

一更嗳,一点是咿呀哟,咿呀咿呀哟,二更嗳,二点是不来了,不来不来了,三更鼓儿交半夜,四更鼓儿惊,金鸡报晓咿呀哟。

五更嗳,五点是天明了,天明天明了,进香房,象牙床,轻纱帐,红绫被,鸳鸯枕,枕儿思,枕儿想,怎不叫奴思,怎不叫奴想,相思病嗳咿呀哟。

该时调唱一少女收到情人赠送的“九连环”,解不开,进而引起五更思情。这种曲词一直到清末民初仍在广泛流传,虽然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变异,但大体上保持原貌,比如《时调大观初集》收录的《新刻京调九连环》:

我的哟,干浪子呀,呀呀游,有情人送我九连环,九个九连环,双手解不开,拿把刀儿割,割不断呀,呀呀儿游。

是谁人解开那九连环,九个九连环,我同他做夫妻,他是我的男,男儿汉呀,呀呀游。

变一对鸟儿飞上天,飞也飞上天,飘飘荡荡落下来,落下一处重,重相会呀,呀呀游。

雪花儿飘,飘来三丈高,三丈三尺高,飘下一个雪美人,奴就将他怀,怀中抱呀,呀呀儿游。

一更里,干浪子呀,呀呀儿游,二更里等郎,郎不来,不来不来了,三更鼓儿交半夜,四更金鸡叫,金金鸡叫呀,呀呀儿游。

五更三点天明亮,天又天明了,进香房,踮在脚板上,象牙床,生纱帐,大红西 被,夗央儿枕,枕边的思,枕边上想,情人一去不来了,害得奴家思,害得奴家想,想思成了病,呀呀游。

《九连环》一首,《绘图时调山歌午集》和《时调大观初集》收录的本子,正文前皆题“新刻京调九连环”,《(最新)时调大观》收录的本子,目录页与正文前皆题“新出京调九连环”,《九连环》曲之所以被称为〔京调〕 ,大概是因为这是北京一带传唱的曲词,但其曲调仍是兴起于福建一带的〔九连环调〕。

道光时蕊珠旧史(杨懋建)《梦华琐簿》记小女子唱《九连环》,说:“北道邮亭抱琵琶入店小女子,唱《九连环》,带‘都鲁’。每卸装,酤村酿解乏,听之亦资笑乐。” “带都鲁”,即所谓“滚舌音”,俗称“花腔”。

民国初年产生的《无锡景致》中唱道:“开船到惠山呀,官人琵琶弹,小曲要唱九呀《九连环》呀,京戏末要唱《独木关》呀,猜拳那格吃酒末,对呀对好拳。”(民国间坊刊巾箱本《无锡景致》)。可见,此曲虽被列入同治七年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和余治《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中的“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单”中,但并未因此销声匿迹,而一直到民初仍然是时调中的人气曲目。另外,此曲常用琵琶伴奏。而在北京,《九连环》后来改用箫笛伴奏。《北平俗曲略》中说:“现在北平的乐器里,琵琶已很衰微了,用得着琵琶的歌曲,不是灭亡,就是改用别种乐器,所以这《九连环》也改用箫笛了。”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九连环〕的工尺谱:

上四工六尺 工六四上尺 四尺上合 四四四尺上合四四四尺上合合四上尺工 上四合 六五六 五六工尺上 四上

坊刊巾箱本《重刻九连环》末附〔九连环〕的“笙笛谱”

上工尺 工六五尺仩五六 工六五尺仩五六 仩尺仩五六 五五六 五仩五六六仩五 六工 工六工尺上 尺工上

一〇、〔栏杆调〕

此种曲调于道光以前兴起于扬州一带,是〔唱春调〕的一种变调。最早的一种曲词,大概就是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中列出的《扬州小调叹十声》。“小本淫词唱片目”中列出的《门倚阑干》与余治《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中“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单”列出的《门依栏杆》,大概也是这种类型的时调。

《扬州小调叹十声》一种,清末民初仍在广泛流传,或名《十栏杆》、《十栏杆扬州小调》、《时调叹十声》、《男女对口小调手扶栏杆》等,各种本子之间或有异文,但中间皆有以“手扶拦杆叹一声”至“手扶栏杆叹十声”兴起的十段,故名〔栏杆调〕、〔手扶栏杆〕。比如《十栏杆扬州小调》:

荷花出水芡菇叶儿尖,荷花爱藕藕爱莲。荷花爱藕身子白,藕爱荷花出水鲜。出水鲜来出水鲜,去年想你到今年。去年想你到由可,今年想你把病添。把病添来把病添,想思病害到何年?

手扶栏杆叹一声,鸳鸯枕上劝情人,一路鲜花少要采,行船走马要小心,呀得而游小青青,我是你知心合意人。

手扶栏杆叹二声,不用妹妹细叮咛,一路鲜花我不采,行船走马自小心,呀得而游小青青,不用妹妹细叮咛。

手扶栏杆叹三声,昨日晚上可是你敲门?我要开门来迎接你,又怕旁人试我心,呀得而游小青青,下次敲门叫小名。

手扶栏杆叹四声,昨日晚上是我来敲门,是我是我真是我,是我走你门前过,耳听厢房人言语,退后三步耳洗听,呀得而游小青青,忍气吞声转家门。

手扶栏杆叹五声,情哥哥说话不中听,耳听厢房人言语,一拳一脚打开门,打起火来张起灯,青纱帐内看分明,呀得而游小青青,鸳鸯枕上捉奸情。

手扶栏杆叹六声,情妹妹说话不通文,一来不是银钱娶,二来不是爹娘配成婚,呀得而游小青青,露水夫妻顶什么真?

手扶栏杆叹七声,情哥哥说话不中听,虽不是你家银钱取,二来不是爹娘配成婚,呀得而游小青青,一夜夫妻百夜恩。

手扶栏杆叹八声,辞别妹妹要动身,说动身,就动身,打起包裹赶路程,呀得而游小青青,你会腾空我驾云。

手扶栏杆叹九声,说动身,难动身,苍蝇钻在蜘蛛网,洋辣子吊在箩箩藤,虱子钻在麻布眼,伸头容易缩头难,呀得而游小青青,你会腾空我驾云。

手扶栏杆叹十声,不看金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水情鱼情总不看,还看当初枕上情,呀得而游小青青,一夜夫妻百夜恩,百夜夫妻是海深。

栀子花开白如霜,情哥哥恩情我不忘。若还忘了情哥哥恩,养下儿子不做状元郎。

栀子花开白如霜,情哥哥的恩情我不忘。若还忘记情哥哥的恩,十月怀胎在身上。在身上,话身上,横生倒养见阎王。

栀子花开白如霜,情妹妹的恩情我不忘。若还情妹妹恩忘了,行船走马过长江。过长江,甫过江,吊在江心不能回家乡。我若不忘情妹妹的恩,顺风顺水回转家乡。(《袖珍最新时调指南》收录本《新编十栏杆扬州小调》)

此种曲调的曲词,通常以“……栏杆叹一声”(或“……栏杆可叹第一声”、“……栏杆口叹第一声”)至“……栏杆叹十声”(或“……栏杆可叹第十声”、“……栏杆口叹第十声”)分段。除上述《十栏杆扬州小调》外,又如:

妓花女子可叹第一声,思想起终身事绮〔倚〕靠何人?想爷娘生下奴千金女,为只为家贫穷卖进堂子门,呀得会,说说又伤心,抛兄妹离家乡,母女两分开。

妓花女子可叹第二声,奴的苦前生没注定桃花命,三餐茶饭无心吃,床上的苦处痛哭到五更,呀得会,说着泪纷纷,藤条那格乱打末立刻就去身。

妓花女子可叹第三声,学弹那格学唱末好不焦心,饮酒豁拳常常来醉到,学迷汤学温矛〔柔〕,还要奴学调情,呀得会,说说又伤心,报不到爷娘没一番养育恩。

妓花女子可叹苐四声,面涨那格统红末入在难情,怕只怕客人来戏拢奴,满面含羞不敢来作声,呀呀得会,说着泪分分,不问他尊姓,就拿香烟敬。

妓花女子可叹苐五声,猾拳行令末假做精神,倍了客人吃得已杯酒,豆昏那眼眩心中正闷甚,呀呀得会,说说又伤心,怕只怕贪杯客,吃到大天明。

妓花女子可叹苐六声,怎比得人家末少年夫妻们?有钱之人来戏拢,奴好一朵鲜花末拨拉横风吹,呀呀得会,说说泪分分,番来那格复去统夜不安宁。

妓花女子可叹苐七声,勿问你老和少,以奴来成婚,勿问他有才并有智,只认那格艮钱勿爱身,呀呀得会,说说又伤心,此目今客人勿有好良心。

妓花女子可叹苐八声,怕只怕小奴一朝有毛病,困在床上三四日,啥人来测药来,啥人来请医生,呀呀得会,说着泪分分,毛病那格轻重没啥人问声讯。

妓花女子可叹苐九声,老来那格无子叫奴怎样能?光阴似梭催人老,已经那格过想想巳十春,呀呀得会,说说又伤心,无人那格要奴末何此去藏身?

妓花女子可叹苐十声,倘若那格无钱没啥人来赎身?妓花女子到老黄 〔连〕苦,将来的结果末到底啥收成,呀呀得会,说着泪分分,奉劝那姐姐没勿可进堂子。(坊刊巾箱本《花园栏杆妓女叹十声》)

东河栏杆口叹苐一声,奴家那格年轻末,二九芳妙另,情哥一去已数日,正在那格想起末,忽听敲门声,咦呀呀得会,说拨情哥听,急急那格开门末,房中坐定身。

东河栏杆口叹苐二声,贤妹那格脸上末,像杀勿起经,有啥难事对我说,不仿那格待我末,晓得倷格心,咦呀呀得会,说拨贤妹听,你我那格两人末,一世好恩情。

东河栏杆口叹苐三声,郎君那格闲话末,才是假恩情,拿奴骗得鱼上钓,假痴那格假呆末,再问啥格信,咦呀呀得会,说拨情哥听,小妹那格名誉末,拨郎坏干净。

东河栏杆口叹苐四声,贤妹那格闲话末,哪哼好知情,啥浪欺瞒啥浪骗,今朝那格要倷末,告代我的明,咦呀呀得会,说拨贤妹听,自家那格晓得末,勿朆坏良心。

东河栏杆口叹苐五声,当初那格辰光末,手段那摩温,花言巧语来骗奴,说来那格话去末,糟搨奴的身,咦呀呀得会,说拨情哥听,如今那格事体末,一样勿问信。

东河栏杆口叹苐六声,我搭那格贤妹末,年少正青春,风流事体来快活,你爱那格我来末,我俩好恩情,咦呀呀得会,说拨贤妹听,倷格那格心里末,有仔啥格心。

东河栏杆口叹苐七声,情哥那格枉为末,一个聪敏人,为了风流来姘倷,该种那格事体末,勿是奴个人,咦呀呀得会,说拨情哥听,要吃那格要着末,搭倷结私情。

东河栏杆口叹苐八声,银〔钱〕那格手饰末,结交贤妹身,自家用账才节省,我格那格身浪末,衣服打补钉,咦呀呀得会,说拨贤妹听,所以那格看我末,容貌勿而灵。

东河栏杆口叹苐九声,情哥那格照会末,天下呒处寻,头上帽子通年带,勿带那格帽子末,露出腊壳灯,咦呀呀得会,说拨情哥听,搭倷那格困交末,气味正难闻。

东河栏杆口叹苐十声,贤妹那格闲话末,句句勿中听,搭倷恩爱已数年,今朝那格闲话末,一定变仔心,咦呀呀得会,说拨贤妹听,比我那格高上末,有仔别个人。

……(苏州恒志书社刊巾箱本《新编东河栏杆口叹十声》)

晚出的本子,或以“……相骂第一声”(或作“……痛哭第一声”等)至“……相骂第十声”(或作“……痛哭第十声”等)为纲领。比如:

腊脷景致相骂苐一声,腊脷那格心中末,实呀实在恨,开口就把女子骂,以前那格一切末,闲话呒淘成,咦呀呀得会,骂拨老四听,跟我那格时候末,带来拖油瓶。

腊脷景致相骂苐二声,骂声那格腊脷末,真正黑良心,想倷从前卖大饼,鞋破那格帽穿末,裤子呒不筋,咦呀呀得会,骂不腊脷听,看中那格仔倷末,合住小家庭。

腊脷景致相骂苐三声,我想那格仔倷末,真呀真黑心,姘仔开店养小干,朝数那格里向末,就此来逃遁,咦呀呀得会,骂不老四听,皆为那格仔我末,呒不洋塔饼。

腊脷景致相骂苐四声,从前那格出去末,奴是有原因,逃到上海帮人家,吃用那格呒不末,告我哪哼能,咦呀呀得会,骂不腊脷听,奴勿那格是啥末,出弃姘啥人?

腊脷景致相骂苐五声,人人那格说倷末,上海弃〔去〕卖淫,咸肉庄浪做生意,身体那格坏仔末,只好绝子孙,咦呀呀得会,唱拨老四听,上海那格回来末,梅毒生满身。

腊脷景致相骂苐六声,杀倷那格千刀末,自己勿规正,胥门白相花烟间,害仔那格奴奴末,痛得呒脚奔,咦呀呀得会,骂不腊脷听,初次那格商量末,恳求山西人。

腊脷景致相骂苐七声,倷只那格寡佬末,臭得勿相信,姘着仔倷真倒霉,拆屋那格斧头末,倷是败家精,咦呀呀得会,骂不老四听,十家那格乡邻末,九家断干净。

腊脷景致相骂苐八声,浮尸那格闲话末,骂得太过份,夫妻情面全勿顾,今朝那格搭倷末,拿格命来拼,咦呀呀得会,骂不腊脷听,拆散那格鸳央末,棒打两离分。

腊脷景致相骂苐九声,你我那格夫妻末,月亮里挂名,男勿生来女勿养,吃好那格着好末,要做写意人,咦呀呀得会,骂拨老四声,到东那格到西末,叫倷害乡邻。

腊脷景致相骂苐十声,打仔那格包衮末,立刻就动身,乡下种田做勿惯,就到那格上海末,卖拨广东人,咦呀呀得会,唱拨腊脷听,房里那格物事末,打得碎纷纷。

腊脷景致相骂唱完成,劝劝那格天下末,男女青年们,为人名誉最要紧,六十那格年纪末,嫁人勿定心,咦呀呀得会,唱拨同胞听,搬嘴那格弄舌末,快点死干净。(苏州恒志书社刊巾箱本《新编腊脷景致相骂十声仿栏杆调》)

一一、〔马灯调〕

该调是清末浙江宁波一带元宵灯节传唱的民间曲调,后流传全国各地。一般每段四句,第一句的句末可加衬词“拉啊”,第三与四句可以为叠句,第三句之后加“嗳拉伦登唷”(或“哎格伦登哟”、“嗳唷噫嗳唷”、“嗳拉以嗳唷”等)的虚腔。典型曲词有《十二月花名马灯调》、《年夜马灯调》等。

《十二月花名马灯调》以“十二月花名”的结构形式起兴,唱八仙庆寿的故事:

正月梅花开得早拉啊,倒骑驴子张果老,王母做寿送蟠桃,嗳拉以嗳唷,王母做寿送蟠桃。

二月兰花开得齐拉啊,手拿庄扇汉钟离,东方朔偷桃去,嗳拉以嗳唷,东方朔偷桃去。

三月桃花隔杨柳拉啊,手敲竹板曹国舅,千年一支老杨柳,嗳拉以嗳唷,千年一支老杨柳。

四月蔷薇四月凉拉啊,肩背宝剑吕纯阳,三岁到岳阳,嗳拉以嗳唷,三岁到岳阳。

五月石榴红如火拉啊,肩挑花蓝蓝彩和,采来仙桃并仙果,嗳拉以嗳唷,采来仙桃并仙果。

六月荷花结莲子拉啊,口吹笛箫韩湘子,越吹越有趣,嗳拉以嗳唷,越吹越有趣。

七月凤仙七巧天拉啊,背着葫芦铁拐李,葫芦里面存宝器,嗳拉以嗳唷,葫芦里面存宝器。

八月丹桂满地铺拉啊,肩背荷花荷仙姑,八仙位神(按:“仙”与“位神”当互乙)来过路,嗳拉以嗳唷,八位神仙来过路。

九月菊花朵朵开拉啊,八位神仙一同来,手拿蟠桃献上来,嗳拉以嗳唷,手拿蟠桃献上来。

十月芙蓉小阳春拉啊,南极仙翁老寿星,手拿一根龙杖棒,嗳拉以嗳唷,随跟白鹤并鹿童。

十一月里雪花飞拉啊,八个神仙才到齐,花园里面夺八仙,嗳拉以嗳唷,花园里面夺八仙。

十二月里过年忙拉啊,和合两仙有来到,王母娘娘哈哈笑,嗳拉以嗳唷,荣华富贵万万年。(《最新时调小曲》收录本《十二月花名马灯调》)

《年夜马灯调》唱年夜祭神的情景:

年夜到了又一年拉啊,年夜锣鼓敲进来,越敲越发财,嗳拉伦登唷,越敲越发财。

湾湾绕绕湾进来拉啊,八字墙门朝南开,一根王龙通四海,嗳拉伦登唷,四季发大财。

一本万利要去做生意拉啊,赚来铜钿买地皮,大英地界买到法兰西,嗳拉以嗳唷,中国地界带带起。

青天白日旗拉啊,旗子高头飞,高脚灯笼分两旁,宝号生意实在好,嗳拉以嗳唷,宝号生意实在好。

一张枱子四角方拉啊,五牲福礼摆在枱子浪,菩萨挂中堂,嗳拉以嗳唷,菩萨挂中堂。

一对红烛分两旁拉啊,三支清香装炉内,檀香浓筹筹,嗳拉以嗳唷,檀香浓筹筹。

一根鲤鱼别别跳拉啊,财神菩萨送元宝,马上就送到,嗳拉以嗳唷,马上就送到。

一对金鸡头朝天拉啊,白鹤童子讨仙草,昆仑山浪上蟠桃,嗳拉以嗳唷,昆仑山浪上蟠桃。

当中摆起一只大祭盘拉啊,祭盘上头福刀肉,福礼上头插把刀,嗳拉以嗳唷,福礼上登插把刀。

檀香橄榄两头尖拉啊,碧绿生青交关鲜,苏州带来嫩地梨,嗳拉以嗳唷,苏州带来嫩地梨。

广东甘蔗是青皮拉啊,节打节摆拉盆子里,黄岩密橘交关甜,嗳拉以嗳唷,黄岩密橘交关甜。

一盆甜酱一盆葱拉啊,一盆豆腐一盆盐,去到外头赚铜钿,嗳拉以嗳唷,去到外头赚铜钿。

一对酒壶分两旁拉啊,绍兴老酒满壶装,小开外头开银行,嗳拉以嗳唷,小开外头开银行。

天官赐福坐中堂拉啊,文武财神在两旁,和合神仙哈哈笑,嗳拉以嗳唷,和合神仙哈哈笑。(《最新时调小曲》收录本《年夜马灯调》)

一二、〔马头调〕

称为〔马头调〕的,有南、北两种时调曲调,两者截然不同。通常所谓的〔马头调〕,特指源于京城一带,嘉庆、道光年间盛行于北方的〔马头调〕。李家瑞先生《北平俗曲略》中〔马头调〕一节,论述的即是京城〔马头调〕。赵景深先生在《〈白雪遗音〉序》中对之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南方的〔马头调〕,一般称为〔上海马头调〕。因其产生时间晚于京城〔马头调〕,或称〔新码头〕。我们此处所论的〔马头调〕,即指京城〔马头调〕。至于〔上海马头调〕一种,将在后文论述。

华广生编辑的《白雪遗音》(有嘉庆九年编辑者自序),凡收录曲词840多篇,卷一计收〔马头调带把〕的作品211首,卷二计收〔马头调〕304首,足见〔马头调〕在嘉庆年间十分盛行。《白雪遗音》还载有〔马头调〕曲谱,可以知道当时歌唱的情景。嘉庆间北京刻本《新集时调马头调雅曲二集》 辑录〔马头调〕的曲词多首。道光间钞本《马头调曲词》是〔马头调〕的专集,共收录曲词40首。道光间钞本《时兴杂曲》亦收录多首〔马头调〕曲词,其中有一首题为《好热闹》:“众位唱的好热闹,听弟唱个马头儿调。马头调本是天下时新调,唱出来到惹老兄哈哈笑。一声低来一声儿高,不中听,不合老兄丝弦调。劝老兄,为弟唱罢你赐教。” 咸丰六年(1856)钞本《百万句全》收录大量〔马头调〕曲词。可见,〔马头调〕在道光、咸丰年间仍很风行。

赵景深《〈白雪遗音〉序》中曾指出:“最奇怪的是,《霓裳续谱》里的〔马头调〕不多,除〔平岔带马头调〕三首以外,以〔马头调〕为调名的,一共只有三首,这三首在《白雪遗音》里,却都称为〔起字呀呀哟〕。我已经分析过,〔马头调〕的字数应该是七,四四,三七,三七,四四,三七,三七。但《霓裳续谱》里这三首所谓〔马头调〕怎么样计算,也不合规格。这就是《朔风儿透屋》、《缘法未尽》和《郎君病犯》。〔马头调〕早已失传,幸赖《白雪遗音》犹存曲谱,我敢说《霓裳续谱》上的〔马头调〕是错误的。” 赵先生指出《霓裳续谱》里的〔马头调〕作品,其曲调形式与嘉庆年间盛行的〔马头调〕不同,尤为精辟。不过,同名异调的时调曲调常常存在,或许嘉庆年间,京城有新的〔马头调〕兴起,而在当时,《霓裳续谱》中的〔马头调〕已经易名〔起字呀呀哟〕。若明确断定“《霓裳续谱》上的〔马头调〕是错误的”,似乎有些过于绝对。

《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第十五条说:“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 李斗提到的〔马头调〕,可能即指《霓裳续谱》中的〔马头调〕。道光时蕊珠旧史(杨懋建)《梦华琐簿》载:“京城极重〔马头调〕,游侠子弟必习之。硁硁然、龂龂然,几与南北曲同其传授。其调以三弦为主,琵琶佐之。”

据《北平俗曲略》所说,百本张钞本里有〔马头调〕二百四五十种之多。《车王府曲本全目及藏本分布》“曲艺部分”之“时调小曲”一类,著录〔马头调〕(连带把、带牌子)157种。

赵景深先生《〈白雪遗音〉序》中曾分析过,〔马头调〕的字数大致约为七、四四、三七、三七;四四、三七、三七,凡七十三个基本的字,分为七小段。〔马头调带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马头调〕,通常在每句唱词或每一小段后面加一个四五字的短句作为“把”(或称“尾”),在演唱上有些类似“帮唱”性质。比如《白雪遗音》卷一收录的《有面琵琶》:“有面琵琶墙上挂,玉柱银牙。猛然抬头瞧见了他,起身忙去拿。伸玉腕摘将下来弹几下,清冷对窗纱。未定弦,泪珠先在腮边挂,纷纷如麻。弹起琵琶,想起了冤家,盼的眼花。琵琶好,怎比情人会说话,风流典雅。薄幸的人儿不回归,弹一个梦中的人儿留不下,醒来不见他。”

一三、〔满江红〕

此种曲调,源于南曲正宫过曲,乾隆时期已经风行。《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第十五条说:“近来群尚〔满江红〕、〔湘江浪〕,皆本调也。” “本调”,应是本地曲调之意,〔满江红〕当是乾隆年间扬州本土兴起的民间曲调。

嘉庆间钞本《时兴呀呀呦》收录了〔满江红〕的曲词《十二月》:

正月里,观罢灯,冤家又要去,又不知那些儿侍奉不到你?是神仙,难解你的心腹中的事。有些跷蹊,好不跷蹊,黑洞洞的想思,从今又害起。(又)二月里,绿柳儿垂金线。有王孙,合士女,戏耍秋千。见顽童,斗百草,闲游闲戏。好个鸳鸯天,好个春景儿天。他那里成双,孤单杀了俺。(又)

三月里,桃花开,梨花又稀卸。莺有声,燕有语。好个时节,见子规在枝上守。啼红叶,两泪如血。我为我的冤家,鸟为谁来耶?(又)四月里,上小楼,闲游闲戏。猛抬头,见粉墙,红叶题诗。一字字,一行行,尽是想思句。算来都是虚,(又)负心的男儿天也不容你!(又)

五月里,艾葫芦,只在门前吊。见家家,斗龙舟,锣鼓轻敲。冤家一去无消耗,路远迢遥,(又)阻隔着关山,又并海岛。(又)

六月里,上凉亭,闲游闲玩。猛抬头,见几个美貌红妆。那红妆,怀抱琵琶高声唱。有些猖狂,(又)弹断丝弦,琵琶又不响。(又)

七月里,不觉的病儿又要发。叫丫环,请大夫,快把药来煎。为冤家得了个想思患,症儿渐渐添,(又)两腿酸麻,咳嗽又加上喘。(又)

八月里,到晚来,长吁短叹。想冤家,在外边,受尽饥寒。他那里,衣衫破了谁补绽?出外人儿难。旅店中的凄凉,起早又睡晚。(又)

九月里,不觉的严霜降。猛然间,菊花开的满院香。数归期,只在指尖上。两泪汪汪,两泪汪汪。这个月里不来,冤家又是谎。(又)

十月里,有寒衣,谁当早送。忽听得,窗棂外,起了阵朔风。见鹅毛片片,只在江湖上冻。滴水成冰,滴水成冰。我为我的冤家,身寒又受冷。

十一月里,有灵仙,打我门儿过。叫丫环,请进来,算算如何。那先生,抱定了《周易》文王课。先生莫得错,(又)我为我的冤家,先生莫哄我。

十二月里,闲来无事,在门前站。猛抬头,见喜鹊,闹了一声喧;忽然间,闪出我冤家面,好个冤家,(又)盼你十二个月到今天。(又)

《风月梦》中提到〔满江红〕时调多首。胡适《扬州的小曲》一文从《风月梦》选钞了三首《满江红》,皆用“俏人儿”三字领起,以女子的口吻唱对情人的相思,语言轻佻。〔满江红〕曲调在妓院中尤为风行,常用琵琶伴奏,这从《风月梦》中可以见出。而清末流传的《白牡丹小曲》亦可为证。《白牡丹小曲》中,一个大相公(生)到妓院消遣,招待他的妓女叫白牡丹(旦),大相公要白牡丹唱个小调,其中有这样的曲词:

生白:你猜拳也不猜,你就唱个调调儿,咱们听听。旦唱:你要奴唱调,只晓得唱〔满江红〕。生白:〔满江红〕不〔满江红〕,但不知咱的妹妹能惠〔会〕甚么乐器?旦唱:十指尖尖忙把琵琶弄,噫哆噫哆儿呀。(清末长沙刊巾箱本《白牡丹小曲》)

目前所见清末民初时调中用〔满江红〕曲调来唱的篇目颇多,大致而言,可以别为两类:

其一,单独使用,如《十湖牌(满江红调)》、《四季消满江红》、《四季满江红》、《一见笑满江红》、《俏人儿满江红》等,通篇皆用〔满江红〕一种曲调来唱。比如《四季满江红》:

怕到春来春又来,桃红柳绿百花齐开,只才是多情人儿反被多情人儿怪,不由人一阵阵脑闷上了胸怀。怕到夏来夏又来,独坐凉亭盼望郎才,又只见双双蝴蝶闹花阶,对对仙鹤步上蟠台。怕到秋来秋又来,风吹梧桐叶落金阶,恨宾朋同你不把情书代。人儿吓,奴未你是个铁打胸怀。过门:奴好比被时亮月又被乌云盖,妇人家,心最呆。奴好比娇滴滴的鲜花又被雨打坏,这才是红颜薄命命里所该。怕到冬来冬又来,鹅毛片雪飘落尘埃,就是那红炉暖帐奴无心去爱,奴到懒去上妆台。求月老保佑奴的情人早早回来,洗手焚香答谢天台。(《改良绘图新鲜时调黄集》收录本《四季满江红》)

《四季满江红》唱一个女子在春夏秋冬四季中触景伤情,思念外出的情人,求月老保佑情人早早回来,抒情意味较为浓厚。

其二,与其他曲牌联唱。〔满江红〕曲调常用在联曲体时调的开头与结尾,中间夹用〔穿心调〕、〔梳妆台〕、〔跌板〕等其他曲调联唱。如《小寡妇上新坟》(正月里思新春)以〔满江红〕曲牌作为头、尾,中间夹用〔叹十声〕、〔京跎子〕、〔倒扳桨〕、〔青阳扇〕、〔上海调〕、〔哭小郎〕、〔道情调〕、〔反二黄〕、〔西皮调〕、〔平调〕、〔南京调〕、〔银钮丝〕、〔湘江浪〕、〔穿心调〕、〔纺花调〕、〔杨柳青调〕、〔鲜花调〕、〔补缸调〕十八种曲牌:

〔满江红〕正月里思新春,二月里思清明,有一位少年寡妇去上郎的坟,年纪不过二十一二春。巧梳妆,忙打扮,打扮起来去上郎的坟,好叫人一阵阵心麻剑穿胸堂。叫丫环和使女,你与我银锭纸锞办现成,一同去上郎的坟。

〔叹十声〕面对菱花叹一声,十分姣容改换愁容,可恨我郎心肠狠,抛别奴家在房中,在房中来在房中,恩爱夫妻不得相逢,哎哎由,小郎君要相逢在梦中。

……

〔穿心调〕想起来好不孤悽,哎哎由。提起来好不悲伤,哎哎由。你好狠心丢下了我,哎哎由。丢得奴孤单独自靠谁人过,哎哎由。思想起来好伤心,哎哎由。越思越想越悲伤,哎哎由。年纪轻轻做了一个小寡妇,哎哎由。做寡妇的人才知我做寡妇苦,哎哎由。

〔纺花调〕别人家夫妻对哎对成双,小奴家夫妻缺了一个郎,好不凄凉,哎呀,好不凄凉。前思后想好呀好不悲伤,想必前世烧了断头香,伤了我的才郎,哎呀,伤了我的郎。

〔杨柳青调〕寡妇哭到伤心处,苦命丈夫哭几声,杨柳儿青棚呀松呀,哎哎由,哭了几声。人人劝我来改嫁,脱白穿红嫁他人,杨柳儿青棚呀松呀,哎哎由,嫁他人。

〔鲜花调〕收泪转回家,收泪转回家,自己思量还是不嫁他,我是个孤单的人呀,怎肯就把他人他人嫁?

〔补缸调〕手挽姣儿朝前走,一路景到好风光。进得步来朝前走,不却到来北街上。一路行呈前面走,不却又到自家乡。慌忙就把门来进,孤单独自进香房。怀抱姣儿小思想,思想儿夫好不悲伤。

〔满江红〕人人劝我嫁,嫁他罢,我的小冤家,怎肯脱去孝服衣裳,到叫我越思越想越发悲伤,我只得等一等你姣儿成人来长大,送他上学攻书读文章,中他一个头名状元郎,奉旨竖他一个贞节坊,万古留名天下扬。(鸿文堂刊巾箱本《小寡妇上新坟》)

又如《时新怕跳槽对口满江红》以〔满江红〕曲牌作为头、尾,中间夹用〔穿心跌断桥〕、〔梳妆台调〕两种曲调;《新调妓女从良满江红》以〔满江红〕曲调作为头、尾,中间夹用〔跌落板〕、〔穿心调〕、〔梳妆台〕三种曲调。

以〔满江红〕曲牌作为头、尾,中间只夹用〔叠断桥〕曲牌的曲调形式,通常称为〔满江红穿心〕或〔满江红川心〕等,这在清末民初颇为习见,如《独对孤灯(满江红穿心)》、《女醉酒穿心满江红》、《想迷了心(满江红川心)》等,都在此列。

有时,〔满江红〕曲调也用在一首时调的中间或者结尾,如《大四喜调》(一名《四喜满江红》),以〔知心客调〕作为头、尾,中间依次用〔满江红调〕、〔和尚采花调〕(即〔小郎调〕)与〔银钮丝调〕联唱;又如《十景小调》依次用〔倒地风调〕、〔扬州小调〕、〔夜落金线〕等多种曲调联唱,其中最后一种曲调即为〔满江红调〕:

〔倒地风调〕八月十五赏月光,手拿月饼泪汪汪,思想有情郎。〔杨州小调〕 记得去年同玩月,情哥郎在何方,我的哥哥。〔夜落金线〕郎在外受尽风霜,奴家好不凄凉,奴的哥哥,小妹妹为你就把想思来害。……〔满江红调〕可记得推纱窗你将奴来调戏,二人笑嘻嘻?可记在人前你我相交好容易,恐怕旁人疑?可记得送汗巾乃是与你做表记,终身许配你?可记得染想思那时无药医,亲身来看你?可记得战兢兢,奴是抱着你,二人合心意?(《新鲜共和时调山歌贞集》收录本《新刻十景小调》)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满江红〕的工尺谱:

工尺 尺工六合 五六工六尺工尺 尺尺工六合 五六工尺  上乂工六尺工尺 尺尺工六合 五六工尺上尺六工

一四、〔劈破玉〕

或谐讹为〔擘破玉〕、〔碧浦玉〕、〔碧波玉〕、〔碧破玉〕、〔珀波玉〕等,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常见曲牌,亦是一支在流传时旋律变化极大的曲牌。大约于明隆庆末年兴起于南方一带,万历年间形成流行浪潮而分化为南、北两个系统,且以其在民间的影响力而受到一些进步文人的激赏。袁宏道的《叙小修诗》云:“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按:〔劈破玉〕的谐讹)、〔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他在写给兄长袁宗道的信中又云:“世人以诗为诗,未免为诗苦,弟以〔打草竿〕、〔劈破玉〕为诗,故足乐也。” 明末〔劈破玉〕更是盛行于妓院等声色场所。张岱《陶庵梦忆》卷四《二十四桥风月》记载广陵(扬州)歪妓在深夜等待接客时,即有唱〔劈破玉〕调笑的:“诸妓醵钱向茶博士买烛寸许,以待迟客。或发娇声唱《劈破玉》等小词,或自相谑浪嘻笑,故作热闹以乱时候,然笑言哑哑声中,渐带凄楚。”

到了清初,〔劈破玉〕越衍越盛,更是取代明末盛极一时的〔挂枝儿〕而成为最流行的曲调,并受到正统文人的关注。蒲松龄的《姑妇曲》、《慈悲曲》、《富贵神仙》等俚曲都采用了此曲牌。《万花小曲》、《丝弦小曲》等曲集中收录大量〔劈破玉〕曲词。乾隆以后,随着新兴曲牌的不断涌现,〔劈破玉〕称霸歌坛的流传盛况不再,但一直到清末民初并未完全消歇。乾隆末年刊行的《霓裳续谱》收录〔劈破玉〕的曲词《江山万代》、《正盼佳期》等。嘉庆年间钞本《时调小曲丛钞》收录〔碧浦玉调〕的曲词《俏人儿》等。道光年间《风月梦》第七回写妓院酒宴间演唱扬州小曲的情形:“月香微微一笑,喊跟来的人递过琵琶,将弦和准,唱了一个〔劈破玉〕,其词曰:……”

光绪年间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二云:“近日曲中竞尚小调,如《劈破玉》、《九连环》、《十送郎》、《四季相思》、《七十二心》之类,珠喉乍啭,如狎雨莺柔,袅风花软,颇足荡人心志。” 可见,直到清末,〔劈破玉〕仍是受欢迎的时调曲调。

一五、〔青阳扇调〕

〔青阳扇调〕是清末民初极为风行的一种时调曲调。但其源头或许可以追溯到明代后期。万历金拱塘刊本《大明春》,卷五中栏收入“叠锦苏州歌(汇选苏州歌叠叠锦)”《闹五更》一首:

其一

一更里,教奴泪满腮,我好伤怀,呀,我好伤怀。斜倚帏屏呆□□,手托腮,盼多才,不见他来,呀,不见他来。痴心只恐他忘旧,我好疑猜,呀,我好疑猜。想是冤家恋章台,恋花街,伴裙钗,把奴丢开,呀,把奴丢开。

其二

二更里,教奴泪不干,我好伤惭,呀,我好伤惭。领着梅香出绣房,后花园,烧夜香,哀告穹苍,呀,哀告穹苍。惟愿夗央事早全,呀,绣幕红牵,呀,绣幕红牵。昼〔画〕堂春昼鼓声喧,两团圆,一处眠,早结良缘,呀,早结良缘。

其三

三更里,奴家睡正浓,梦见多情,呀,梦见多情。梦见与奴同衾枕,喜斦斦,笑吟吟,云雨交情,晚风吹得窗□晓,铁马叮当,呀,铁马叮当。惊醒南柯梦不成,好伤情,被窝空,依旧孤另,呀,依旧孤另。

其四

四更里,教奴睡不着,踏破鲛绡,呀,踏破鲛绡。忽见楼头月儿高,晚风峭,海棠梢,花影风摇,呀,花影风摇。痴心疑是情人到,出户忙瞧,呀,出户忙瞧。可意人儿不见了,好心焦,泪珠抛,泪雨滔滔,呀,泪雨滔滔。

其五

五更里,教奴珠泪倾,我好伤情,呀,我好伤情。斜倚帏屏盼多情,想情人,不见踪,我好心惊,呀,我好心惊。冤家那里贪欢乐,别奴孤另,呀,别奴孤另。手摽胸膛自揣扪,想情人,放哀声,哭到天明,呀,哭到天明。

我们再来看看清末民初典型的〔青阳扇调〕唱词《青阳扇调打茶会》:

一更一点月正明,想去开心,呀得会,想去开心。上下衣衫件件新,往街坊,急急行,出了城门,呀得会,出了城门。拱宸桥边闹音音,灯火又明,呀得会,灯火又明。只见官人门前等,稍眼精,笑音音,进了院门,呀得会,进了院门。

二更二点月光辉,打个茶会,呀得会,打个茶会。进了堂子身坐定,见官人,叫娘姨,快泡香茗,呀得会,快泡香茗。请教姓名虚闲文,开只烟灯,呀得会,开只烟灯。面对面来情义深,说不尽,知心语,把急得紧,呀得会,把急得紧。

……

五更五点天色明,即要起身,呀得会,即要起身。孤单独自出院门,回头来,看一看,迎接别人,呀得会,迎接别人。摸摸腰边用干净,无人亲近,呀得会,无人亲近。回到家里气沉沉,想想看,没取相,沙个要紧,呀得会,沙个要紧。(坊刊巾箱本《新刻青阳扇调打茶会》)

比较《闹五更》与《青阳扇调打茶会》的唱词,可以见出〔叠叠锦〕与〔青阳扇调〕的曲词形式几乎完全相同,只不过起兴的形式及所加虚腔稍有不同,〔叠叠锦〕以“一更里”至“五更里”起兴,加虚腔“呀”,《青阳扇调打茶会》则以“一更一点”至“五更五点”起兴,加虚腔“呀得会”。〔叠叠锦〕是苏州的时调曲调。〔青阳扇调〕也是苏州的曲调,被称为“吴歌体”。因此,〔青阳扇调〕或许是由明代后期的〔叠叠锦〕发展而来,两者一脉相承。如果此种假设成立,那么,清末民初虽然〔叠叠锦〕的称呼非常罕见,但〔叠叠锦〕的时调曲词数量甚多,〔叠叠锦〕的牌名已经完全被〔青阳扇调〕或〔五更调〕等称呼取而代之。

〔青阳扇调〕的曲词中有《十更十点青阳地》一种,其坊刊本封面标有“白相苏州”、“青阳地”等字样,唱在苏州盘门白相的情景。〔青阳扇调〕一名可能由此而来。

清末民初的时调中用〔青阳扇调〕来唱的作品,数量甚夥,笔者目前搜集到的曲词至少有《新华书局五更调》、《麻雀五更》、《青阳扇调打茶会》、《爱国五更调》、《罢市五更调》、《白洋洋》、《蹩脚五更调》、《刺花女子在监牢自叹五更调》、《从军五更调》、《大头魇子五更调》、《大周堂五更调》、《倒运人五更调》、《赌徒黑幕五更调》等百多种。其中,最通行的一种形式,就是以“一更一点”至“五更五点”的“五更体”分段,中间加“呀得会”、“吓得湾”、“吓得哙”、“咦呀呀得哙”或“呀呀得而哙”等虚腔。这种以“一更一点”至“五更五点”来分段的〔青阳扇调〕,又通常被称为〔五更调〕,如《文明做亲五更调》、《改良邋遢五更调》、《强国本五更调》、《亡国奴五更调》、《新出戏名五更调》等。当然,〔五更调〕是一种通称,大凡以五更分段的曲调,都有可能被称作〔五更调〕,而被称作〔五更调〕的时调,其曲调未必相同。正如李家瑞先生《北平俗曲略》中“五更调”一节所指出的:“在北平流行的五更调,有山东的,每更起句之后有‘哎呀’之虚腔者是也。有山西的,每更之后有‘哼哎哟’之虚腔者是也。有江苏的,每二句之后有‘咦呀呀得哙’之虚腔者是也。”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清末民初最通行的一种〔五更调〕,就是用〔青阳扇调〕来唱的〔五更调〕。

后来,大概在用〔青阳扇调〕来唱的〔五更调〕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十更调〕的变体,如《劝戒鸦片十更调》、《水浒一百另八将名十更调》、《腊塌娘娘十更调》等,以“一更一点”至“十更十点”起兴,或许是因为内容的需要而增加了一倍的篇幅。比如《劝戒鸦片十更调》:

一更一点月已升,烟瘾初成,咦呀呀得哙,无倽正经,烟枪烟灯拿端整,点烟灯,呼一筒吓,真正开心,咦呀呀得哙,算俚正经。

二更二点月渐高,烟瘾难熬,咦呀呀得哙,先吞烟泡,鼻涕眼泪一齐到,勿得了,一口气吓,二两清膏,咦呀呀得哙,齐巧正好。

三更三点月正清,劝俚勿听,咦呀呀得哙,勿想做人,情愿推托有毛病,勿答应,算起来吓,自家倒运,咦呀呀得哙,真无淘成。

四更四点月正中,手拿烟筒,咦呀呀得哙,要吃冷笼,小土热笼勿成功,懵懂懂,吃得来吓,衣裳当空,咦呀呀得哙,自家弄穷。

五更五点月正明,无倽开心,咦呀呀得哙,一言难尽,身上衣衫像条筋,病杀人,无哪哼吓,吗啡打针,咦呀呀得哙,骨肉烂净。

六更六点月正湾,人家拆散,咦呀呀得哙,只好讨饭,亲眷朋友勿往来,好伤悲,像鬼王吓,披张席爿,咦呀呀得哙,东飘西散。

七更七点月正过,自家讨苦,咦呀呀得哙,无人帮助,百样事体勿肯做,真懒惰,无铜钱吓,先卖家婆,咦呀呀得哙,终无结果。

八更八点月上墙,欠仔烟账,咦呀呀得哙,剩只烟枪,铜钱无不无商量,卖像生,看巷门吓,或是敲更,咦呀呀得哙,一无收场。

九更九点月正西,无倽希奇,咦呀呀得哙,生点志气,烟枪烟灯敲脱俚,坯张死,戒脱仔吓,去寻生意,咦呀呀得哙,总能争气。

十更十点月正遥,勿要瞎闹,咦呀呀呀哙,亲爱同胞,戒脱鸦片自家好,勿苦恼,想想看吓,回头趁早,咦呀呀得哙,大家记牢。(《南北小曲大观甲集》收录本《劝戒鸦片十更调》)

清末民初的〔青阳扇调〕唱词,涉及到的题材颇为广泛:有反映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作品,如《十不亲五更调》唱天公、爹娘、丈夫、妻子、儿女、兄弟、邻友、银钱统统不亲的人生感慨;有大量劝戒烟、酒、嫖、赌及劝人为善的作品,如《劝戒鸦片烟五更调》、《戒烟五更调》(一更一点月已升)、《戒烟五更调》(一更一点月初升)、《嫖界现形五更调》、《赌徒黑幕五更调》、《劝夫五更调》、《叹五更》等;有唱社会弊病或腐败问题的时调,如《捐局五更调》、《金钱议员五更调》等;有唱社会习俗、各种世相的作品,如《文明做亲五更调》、《新法结婚》、《扦脚五更调》、《佛婆五更调》、《蹩脚五更调》、《邋遢五更调》、《荷花大少五更调》、《大头魇子五更调》、《时髦女子五更调》、《解放女郎五更调》、《马浪荡触霉头五更调》等;有大量以社会新闻为题材的作品,如《莲英五更调》、《王莲英五更调》、《五更调阎瑞生》、《蒋老五殉情五更》等;有大量以时事政治为题材的作品,如《从军五更调》、《革命军五更调》、《女革命五更调》、《亡国奴五更调》、《坚持到底五更调》、《时事曲(仿吴歌体)》等;有大量取材于历史史实或文学故事的作品,如以岳飞忠勇善战及秦桧谋害岳飞的历史事迹为歌的《岳飞五更调》,以卖油郎独占花魁女故事为歌的《卖油郎独占花魁五更调》,以书生郭华与胭脂店女子王月英故事为歌的《卖胭脂五更调》,等等。其中,以时事政治为题材的作品颇可引人注目,比如《从军五更调》:

一更一点月东升,快快当兵,呀呀得而哙,大家拼命,共和血性要造成。合力进,那怕败呀,越打越起劲,呀呀得而哙,打进敌营阵。

二更二点月正高,切切不可逃,呀呀得而哙,总要立功劳,用尽气力只一遭。爱同胞,等成功呀,大家拜英豪,呀呀得而哙,铜像造得高。

三更三点月正中,抢做先锋,呀呀得而哙,马到成功,大家要学黎元洪。尽力攻,请忍耐呀,最后五分钟,呀呀得而哙,不愧大英雄。

四更四点月正西,切勿惨凄,呀呀得而哙,招展革命旗,沙场流血也可喜。出口气,得仔胜呀,凯歌回家去,呀呀得而哙,本事真希奇。

五更五点月西沉,爱国军国民,呀呀得而哙,大家去当兵,牺牲一己惠众人。功造成,专制毒呀,一切扫干净,呀呀得而哙,此德无穷尽。(《最新时调秋集》收录本《从军五更调》)

《从军五更调》大概系武昌起义前夕为征兵及鼓舞士气而作,作者站在革命军的立场,鼓励大家快去当兵,拼命打仗,抢做先锋,向黎元洪学习,立下功劳,推翻专制政府,不可临阵脱逃,虽然言词通俗,但富有鼓动性。

再如鲫士的《时事曲(仿吴歌体)》:

一更一点月正明,一统大清,亦呀呀得哙,天下太平,文做秀才武当兵。守本分,到后来,大家勿齐心,亦呀呀得哙,鹬蚌相争。

二更二点月正高,弄出长毛,亦呀呀得哙,性命难逃,大州小县动枪刀。乱抄抄,到后来,瓦解冰消,亦呀呀得哙,刮尽脂膏。

三更三点月转轮,拳匪杀人,亦呀呀得哙,做鬼装神,六丁六甲像煞真。下红尘,到后来,自害自身,亦呀呀得哙,得罪强邻。

四更四点月正寒,驾幸西安,亦呀呀得哙,道路漫漫,冲风冒雨文武官。半年宽,到后来,九月回銮,亦呀呀得哙,中外胪欢。

五更五点月影消,四万同胞,亦呀呀得哙,热血如潮,国民担子勿轻抛。要把牢,到后来,总有翻梢,亦呀呀得哙,做个英豪。

这首时调唱义和团闹事,八国联军侵华,以至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移驾西安之事,令人警醒。

《改良唱歌教科书》 第九章(附)收录《近体水调·东三省》一首:

一更一点月东升,来了俄人,摇摇得哙,铁路工成,火车来往如流星。啥要紧,大利权,送把别人,摇摇得哙,自家没分。

二更二点月正悠,占了满洲,摇摇得哙,真是辣手,奉天失守将军囚。甚来由,丧国权,实在出丑,摇摇得哙,眼泪空流。

三更三点月正明,日本不平,摇摇得哙,立刻出兵,多少兵船攻旅顺。打勿进,做炮灰,苦了百姓,摇摇得哙,送脱性命。

四更四点月正阴,风鹤都惊,摇摇得哙,又说瓜分,大法大德并大英。分得匀,浙江省,归了意人,摇摇得哙,弄假成真。

五更五点月正西,勿要怕俚,摇摇得哙,啥个希奇,只要大家肯争气。冒冒险,替国家,做点事体,摇摇得哙,夺还地皮。

曲调形式同〔青阳扇调〕,可见,〔水调〕应是〔青阳扇调〕的另一别名。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青阳扇〕的曲谱:

六六工工 尺工六四工 尺工六尺一 尺一尺工六 尺六工尺一尺一尺一 合四上尺四、一四合一四 工六工四 四一四合上 尺尺

工六六 尺六工尺

一六、〔上海码头调〕

或作〔上海马头调〕。此种曲调,应是道光年间南方的新兴曲调。杨懋建《梦华琐簿》说:“南中歌伎唱〔马头调〕,皆小曲。北道邮亭抱琵琶入店小女子,唱《九连环》,带‘都鲁’。每卸装,酤村酿解乏,听之亦资笑乐。皆与京城〔马头调〕不同也。” 京城〔马头调〕,我们前面已经有所介绍,无须赘言。南中歌伎所唱的〔马头调〕,或名〔上海码头调〕、〔新码头〕等,是〔剪剪花〕在江南的一种变体。同治七年,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中列有《新码头》、《上海码头》两种,即是此种曲调。《新码头》一种又列入余治《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中的“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单”。

《上海码头》(或作《上海马头》)唱王耕心与丁四爷到上海女堂子里白相嫖妓的情景,笔者目前所见有三种大同小异的曲词:

上海吓城里闹音音,不知几化女堂名,实在来得兴,连私局,到底数不清。

新来吓官人年纪轻,大小曲子件件能,而且好妙音,弹琵琶,弦子连和琴。

客人吓进门叫高声,外场一见几个人,领进小书厅,喊泡茶,先到小官人。

个个吓官人出房门,一见大爷假动问,要请教高姓,舍宝号,贵府舍地名?

我姓吓王来他姓丁,小号开在大东门,名字叫耕心,丁四爷,宝号合隆兴。

打合吓酒水本家进,勿好回头强应成,吩咐要端正,坐下来,先请叫芳名。

我叫吓金珠他秀金,翠子银珠姐妹门,素兰与庆林,月琴官,还是清如人。

十指吓尖尖把乎斟,火肉皮蛋四小盆,瓜子落花生,请用酒,惨拳闹音音。

巴吉吓大爷做个俏眼睛,引得大爷落了魂,要请进房门,开烟盘,照应要照应。

空心吓大爷拿不定,包子烟局角正经,私下想偷情,瞒本家,天亮送出门。(坊刊巾箱本《上海马头》)

上海呀城里闹音音,不知多少女堂名,实在来得兴,连私局,到底数勿清。

新来呀官人个个年纪轻,大小曲子件件能,而且好声音,弹琵琶,弦子连和琴。

客人吓进门叫高声,外头一见小客人,领进小书厅,喊泡茶,先到新官人。

官人个个出房门,一见大爷假动问,要请叫尊姓,啥宝号,贵府啥地名?

我姓吓王来他姓丁,小号开在大东门,名字叫耕心,丁四爷,小号合隆兴。

王大爷,处处有声名。

打合吓酒水本家进,勿好回头强应承,分付要端正,坐下来,请叫啥芳名?

我叫呀金珠他秀金,金珠采珠姐妹们,素兰与庆林,月琴官,还是清官人。

请用酒,豁拳闹音音。

你唱小曲我弹琴。

四荤吓四素四点心,十六回干是热炒,上号好福珠。

满局呀官人来应承,扳相好在秀金身,要请进房门。

秀金呀把他做一个俏眼睛,引子大爷落脱子魂,要请进房门,开烟盘,照应又多情。

空心呀大爷拿不定,包子烟局勿正经,私下想偷情。

官人吓同他到天明,开了房客人,说话有私情。

假情吓假义装哭音,大爷一见有情义,难舍又难分。

上了呀当家要相信,当家保勿成,瞒本家,天亮送出门。(《绘图时调山歌子集》收录本《新刻上海码头》)

上海吓城里闹呀闹音音,不知多少女堂名,嗳吓,实在来得兴(过门),连私局,嗳吓,到底数勿清(过门)。

新来吓官人个个年纪轻,大小曲子件件能,嗳吓,而且好声音(过门),弹琵琶,嗳吓,弦子连胡琴(过门)。

客人吓进门叫吓叫高声,外头一见小客人,嗳吓,领进小书厅(过门),喊泡茶,嗳吓,先到新官人(过门)。

官人吓个个出吓出房门,一见大爷假动问,嗳吓,请教是尊姓(过门),啥宝号,嗳吓,开设啥地名(过门)?

我姓吓王来他吓他姓丁,小号开在大东门,嗳吓,名字叫耕心(过门),丁四爷,嗳吓,小号合隆兴(过门)。

摆抬吓酒水本吓本家进,勿好回头免应承,嗳吓,吩咐要端正(过门),坐下来,嗳吓,请教啥芳名(过门)?

我叫吓金珠他吓他秀金,金珠采珠姊妹们,嗳吓,素兰与庆林(过门),月琴官,嗳吓,还是清倌人(过门)。

你唱吓小曲我吓我弹琴,四荤四素四点心,嗳吓,豁拳闹音音(过门),请酒用,嗳吓,上号好福珍(过门)。

满局吓倌人来吓来应承,配相好在秀金身,嗳吓,要请进房门(过门),开烟盘,嗳吓,照应又多情(过门)。

空心吓大爷拿吓拿勿定,包子烟局勿正经,嗳吓,私下想偷情(过门),有情义,嗳吓,难舍又难分(过门)。

倌人吓同他到吓到天明,假情假义说私情,嗳吓,家当保勿成(过门),瞒本家,嗳吓,天亮送出门。(《时调大观四集》收录本《上海码头》)

从以上三种曲词,大致也可推测出这一曲调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变异。

该种曲调,或名〔知心客调〕,大概因用〔上海码头调〕唱《知心客》、《上海新出特别后知心客》等时调而得名。《知心客》有多种曲词,比如民国间坊刊巾箱本《知心客》:

姻缘呀巧遇知呀知心客,小妹妹终身许了他,郎呀,咳嗽勒里困勿着,哎吓哎哎吓,郎呀,一日勒里想到仔倷夜。

眼泪呀汪汪一日哭到仔夜,身体瘦来像一根柴,郎呀,可怜勒里病来生,郎中看,请哥哥来吃药。

从前呀一面一块好招牌,为了你冤家名气坏,郎呀,前世里向少倷债,哎吓哎哎吓,郎呀,今世勒里还清仔倷罢。

送郎呀送到自呀自家门,手挽手儿慢慢行,郎呀,倷为啥能要紧,坐下来,郎呀,小妹妹来说你听。

从前呀待我十呀十分好,如今待我冷冰冰,郎呀,倷总有那别个人,哎吓哎哎吓,郎呀,倷总有那别条心。

并不是小妹为呀为多心,皆你个冤家年纪轻,郎呀,倷多少好本领,哎吓哎哎吓,郎呀,倷多少好精神。

虽然呀勿是小妹妹亲丈夫,一夜夫妻百夜恩,郎呀,百夜夫妻海样深,哎吓哎哎吓,郎呀,恩情说勿尽。

三月呀杨柳紫呀紫竹青,四月里蔷薇红喷喷,郎呀,倷到处去便安身,哎吓哎哎吓,郎呀,倷到处去就生根。

自己呀晓得有呀有日脚,吩咐你冤家几句话,郎呀,不过勒里一礼拜,有良心,郎呀,日日要来张一埭。

我死子劝情哥哥快快收心罢,一百朵个鲜花九十九朵谢,郎呀,朵朵要拿洋钿去买。

这类时调大概都是流传妓院中的曲词,名为“知心客”,唱的都是妓女与热客之间的情感。明星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马路天使》中的插曲《天涯歌女》,就是著名作曲家贺绿汀根据苏州一带流传的时调《知心客》改编的。

一七、〔十八摸调〕

时调《十八摸》在清末民初曾广泛流行于中国大陆(特别是江苏、上海一带)及台湾地区 ,张继光先生在《民歌〔十八摸〕曲调源流初探》中通过大量曲谱的比较、分析,推测出《十八摸》曲调最早的源头可能是船家行船时所唱的劳动号子(行船号子)。此号子所唱原应为徒歌,其后被不同需求的乐工采其曲调以入乐,形成各种入乐小曲,这些小曲不但彼此交融,也各自流行发展;不仅衍化出更多的曲牌名,如〔倒扳桨〕、〔闹五更〕、〔十八摸〕、〔荡湖调〕、〔算命曲〕、〔静夜思〕、〔倒十郎〕、〔盘茶调〕、〔织绢调〕等,也丰富了各自曲调的内容。由于〔倒扳桨〕清初已存在,此一船家号子的产生时代当更早,在明末清初之间应该即已流传。

《十八摸》曲调的源头可能出现于清初以前,但〔十八摸〕的曲牌名的产生却要晚一些。民间小戏《荡湖船》里的人物曾唱小曲《十八摸》,该戏在乾嘉之际已有演出,“不过由于早期《荡湖船》剧的曲本皆已不存,今存曲本的时代皆在清末以后,在这些曲本中虽多采入《十八摸》,却无法得知在乾嘉时《荡湖船》的演出里是否已采入《十八摸》” ,但是“至迟在同治初年以前,以《十八摸》为名的民歌应该已经产生,并在江、浙一带流行” 。《绘图时调山歌未集》收录的《新刻十八摸》,末尾有旦丑的一段对白:“旦白:到哉到哉,客人上岸罢。丑:勿上岸哉,搭阿姐同被头哉。旦:奈要死哉!丑:亲口嘴去。旦:阿要死哉。丑:上岸罢,下次会哉。旦:客人慢去,下次会哉。丑:下次会哉!”这也证实《十八摸》最早当是戏曲的一部分,后来才单独流传,衍变为时调。

现存最早记载〔十八摸〕名称的文献,当是钱塘范祖述的《杭俗遗风》(有同治二年自序):“杭州之吹锁呐,能令鼻中转气,不使其声断续,如行会、行花轿、行丧事之长吹是也。再如人家开吊,早间打头二鼓,不甚久长,惟打晚鼓吹有一二时之久,先徐后疾,吹出各样调头,最后如〔九连环〕、〔鲜花调〕、〔闹五更〕、〔十八摸〕之类,无不一一吹出,真一技之独能也。” 范祖述所提及的〔十八摸〕是杭州吹鼓手在办丧事的人家开吊时所吹的唢呐曲,可见《十八摸》在同治二年之前已是颇为流行的时调,且被改编为器乐曲。

清后期直至民初是《十八摸》时调极为盛行的时期,这从《绘芳录》、《孽海花》、《黄绣球》等小说中就能看出来。西泠野樵撰《绘芳录》第二十二回“盗财帛奴仆齐心 施火劫天公有眼”描述王德在酒宴间唱《十八摸》的情形:

一日,王德备了几色精致果肴,夜来代尤氏解恼。六个人团团坐下,猜拳行令,你嘲我笑。吃至半酣,王德又取过一面琵琶,弹唱了一支小曲,又逼着春兰等每人唱了一支。随后自己唱一套“十八摸”,叫春兰与他对唱,要摸到那里唱到那里,引得尤氏、夏兰等人,笑个不止。

可见,《十八摸》因其谐谑色彩颇能迎合下层市民的消遣需求。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两首新诗是谪官月老 一声小调显命妇风仪”曾如此描写傅彩云嫁为公使夫人后在国外唱《十八摸》的情景:

彩云听了,心里一跳,……道:“别胡说。这会儿闷得很,有什么玩儿的?”阿福指着洋琴道:“太太唱小调儿,我来弹琴,好吗?”彩云笑道:“唱什么调儿?”阿福道:“《鲜花调》。”彩云道:“太老了。”阿福道:“《四季相思》吧!”彩云道:“叫我想谁?”阿福道:“《打茶会》,倒有趣。”彩云道:“呸,你发了昏!”阿福笑道:“还是《十八摸》,又新鲜,又活动。”说着,就把中国的工尺按上风琴弹起来。彩云笑一笑,背着脸,曼声细调的唱起来。顿时引得街上来往的人挤满使馆的门口,都来听中国公使夫人的“雅调”了。

傅彩云原为苏州船妓,这也说明《十八摸》是妓女所熟悉爱唱的招牌歌曲。但《十八摸》绝非仅仅流传于风月场所,还为其他市民所喜好。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演说怪象抉尽弊端 感触亲情陈其原委”中,曾描写上海崇尚个性解放的女学生唱《十八摸》、《九连环》等小调的情形。总之,《十八摸》在文下笔下,歌者口中,听众耳中,更像是一部调剂气氛的笑剧。

《十八摸》的歌词内容主要唱述女性身体部位,如民国间石印巾箱本《绘图时调山歌未集》收录的《新刻十八摸》:

一个姐妮困到半夜三更困也困勿着,伸手摸头亦摸脚,哜咯咙咚祥,哎哎唷,哎哎唷,哎唷哎唷哎哎唷,摸手又摸脚,哎哎唷。

伸手摸到姐妮头发边呀,姐妮头发亮光光,哜咯咙咚祥,哎哎唷,哎哎唷,哎唷哎唷哎哎唷,青丝亮光光,哎哎唷。

伸手摸到姐妮额角边呀,姐妮额角的四方,哜咯咙咚祥,哎哎唷,哎哎唷,哎唷哎唷哎哎唷,额角的四方,哎哎唷。

伸手摸到姐妮眉毛边呀,姐妮眉毛象柳条,哜咯咙咚祥,哎哎唷,哎哎唷,哎唷哎唷哎哎唷,眉毛一条线,哎哎唷。

伸手摸到姐妮眼睛边,姐妮眼睛象秋波,哜咯咙咚祥,哎哎唷,哎哎唷,哎唷哎唷哎哎唷,眼睛象秋波,哎哎唷。

伸手摸到姐妮边头边呀,姐妮鼻头像琼瑶,哜咯咙咚祥,哎哎唷,哎哎唷,哎唷哎唷哎哎唷,鼻头像琼瑶,哎哎唷。

伸手摸到姐妮小嘴边呀,姐妮小嘴像樱桃,哜咯咙咚祥,哎哎唷,哎哎唷,哎唷哎唷哎哎唷,樱桃一点点,哎哎唷。

伸手摸到姐妮耳朵边,姐妮耳朵八宝珠环打秋千,哜咯咙咚祥,哎哎唷,哎哎唷,哎唷哎唷哎哎唷,珠环挂两边,哎哎唷。

……

曲词分段描写女性头发、额角、眉毛、眼睛、鼻头、小嘴、耳朵、头颈等十多种肢体器官,其中有几段唱词直接涉及到“性”,十分秽亵,因此常被视为淫词艳曲而受到官方的查禁。同治七年,江苏巡抚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中就有《十八摸》,余治《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中的“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单”中也有《十八摸》。朱自清先生《中国歌谣》第四章“歌谣的分类”将它归入“猥亵歌”一类,说它是关于肢体的歌。但也有学者对之给予肯定的评价,如民国初年学者周作人认为《十八摸》“是赞美女性肉体美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官方极力加以禁止,一些学者也对之加以否定,但《十八摸》在清末民国确实是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拾八摸〕的两种工尺谱:

五六五六工七 工上尺工尺 工六工尺上工尺  上尺上四合  上上尺 四上尺 六工六 工工六工上尺 上尺上四| |四 |:四

六工六工 工六工上尺工尺 尺六工尺 上尺上合乂工上乂上尺六工六工 六上尺上尺上乂合合四

一八、〔十杯酒〕

此种曲调源于江苏淮阴一带,后来流传到全国各地。同治七年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中列有《十二杯酒》一种,可见其在同治年间已经流行。《十二杯酒》后来发展成为《十杯酒》,又成为曲调名。

“十杯酒”通常分为十段,以“一杯子酒”(或“一杯酒儿”等)至“十杯子酒”(或“十杯酒儿”等)为纲领,故名。每段八句,正字为:七、七、五、五、七、七、五、五。第三与四句,七与八句常为叠句,叠句之间,皆有“哎哎由”、“哎哎 ”、“嗳嗳呀”或“嗳嗳吓”之类的虚腔。第五至八句的曲调完全重复前四句。最早的一种《十杯酒》,是唱男女私情的,当然曲词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变体,比如坊刊巾箱本《新刻十杯酒》:

一杯子酒进房来,手拿银壶把酒筛,叫了一声小郎才,哎哎 ,叫了一声小郎才。手提银壶斟上一杯酒,才郎无事还到我家来,我与你解胸怀,哎哎 ,我与你解胸怀。

二杯子酒酒有情,我问才郎贵庚生,说与奴家听,哎哎 ,说与奴家听。郎说正月十五日,姐说元宵闹花灯,你我二人同庚生,哎哎 ,你我二人同庚生。

三杯子酒酒又酸,酸酸甜甜望上端,莫嫌我的酒儿酸,哎哎 ,莫嫌我的酒儿酸。郎说银钱多与你,姐说仁义值千金,奴代你是真心,哎哎 ,奴代你是真心。

四杯子酒汗淋淋,手拿杭扇扇郎身,惑动我郎心,哎哎 ,惑动我郎心。手拿罗帕揩郎汗,免得才郎带手巾,莫忘奴恩情,哎哎 ,莫忘奴恩情。

五杯子酒郎要醉,才郎不吃这一杯,你把那个杯儿推,哎哎 ,你把那个杯儿推。我劝才郎多吃雄黄酒,免得蚊虫上郎身,郎儿记在心,哎哎 ,郎儿记在心。

六杯子酒正三双,一瞒爹来二瞒娘,瞒不过小才郎,哎哎 ,瞒不过小才郎。又瞒哥来又瞒嫂,留我才郎过一朝,你我二人又相交,哎哎 ,你我二人又相交。

七杯子酒进花园,手拿花枝泪连连,巴不得早团圆,哎哎 ,重。花开花谢年年有,那有个人儿转少年,自古难上难,哎哎 ,自古难上难。

八杯子酒桂花香,手挽手儿进香房,一对好夗央,哎哎 ,一对好夗央。手托香腮心内想,才郎代我好心肠,恩爱最难忘,哎哎 ,恩爱最难忘。

九杯子酒月平西,才郎睡在我怀里,酒醉又昏迷,哎哎 ,酒醉又昏迷。欲要上前到上一杯茶,又恐怕京动二爹妈,唬得奴家又害怕,哎哎 ,唬得奴家又害怕。

十杯子酒郎要回,点起银灯乱穿衣,舍不得两分离,哎哎 ,舍不得两分离。手挽手儿房门外,低言巧语早回来,免得奴挂胸怀,哎哎 ,免得奴挂胸怀。

之后,又出现了大量仿此曲调填写的曲词,如《镇江十杯酒带局》、《扒灰公公十杯酒》、《国民须知十杯酒》、《近体十杯酒·劝学》等。比如《国民须知十杯酒》:

一杯呀酒儿我来把酒洒,洒了酒儿说句话,都是正经话,嗳嗳呀,都是正经话。我们呀生在中华好国家,我们福气真正大,应该敬重他,嗳嗳呀,应该敬重他。

二杯呀酒儿国民要信重,中华原来很文明,民以信为本,嗳嗳呀,脚根立得定。为人呀在世第一要诚恳,诚诚恳恳做事情,才算好百姓,嗳嗳呀,才算好百姓。

三杯呀酒儿人要进学堂,人勿识字要上当,各处勿便当,嗳嗳呀,各处勿便当。报纸呀告示应该认清爽,勿识字人勿会讲,瞎子无两样,嗳嗳呀,瞎子无两样。

四杯呀酒儿人人要勤俭,种树栽桑再种棉,样样要习练,嗳嗳呀,样样要习练。士农呀工商都好赚铜钱,只要人人肯勤俭,勤俭出金钱,嗳嗳呀,勤俭出金钱。

五杯呀酒儿家和万事兴,男男女女要昌成,职业要认真,嗳嗳呀,职业要认真。烟酒呀赌色都是害人精。缠足早婚大毛病,快快换章程,嗳嗳呀,快快换章程。

六杯呀酒儿人人要齐心,蚂蚁扛个大蜻蜓,全靠团体紧,嗳嗳呀,全靠团体紧。我们呀同胞全是一家人,团体如能结得紧,事体容易成,嗳嗳呀,事体容易成。

七杯呀酒儿说的是爱国,我们安稳寻快乐,享的国家福,嗳嗳呀,享的国家福。租税呀完粮完要完得足,国家有事勿退缩,就是真爱国,嗳嗳呀,就是真爱国。

八杯呀酒儿世界是大同,五洲各国都交通,人类有五种,嗳嗳呀,人类有五种。看待呀外人勿要很尊重,也勿当他无啥用,总要来得公,嗳嗳呀,总要来得公。

九杯呀酒儿全球五大洲,欧亚澳非同美洲,日本严鄙陋,嗳嗳呀,同我国一洲。万国呀有个海牙和平会,有了公理尽管开,各国就会来,嗳嗳呀,各国就会来。

十杯呀酒儿酒呀洒完了,意思唱得并不好,大家好指教,嗳嗳呀,大家好指教。我劝呀诸位都肯用心求,英雄豪杰都可做,啥人阻当我,嗳嗳呀,啥人阻当我?(《最新时调西集》收录本《国民须知十杯酒》)

正如李家瑞《北平俗曲略》所指出的:“此外还有仿十杯酒作的,扬州有十把扇,上海有十杯茶,杭州有十城门。” 《十杯茶》凡十段,以“一杯茶儿”至“十杯茶儿”为纲领,曲调与〔十杯酒〕完全相同。比如《时调大观七集》收录本《十杯茶》:

一杯茶儿进房来,看见妹妹手托腮,一见儿笑颜开,哎哎么,一见儿笑颜开。头上乌云青丝发,柳叶眉毛八字排,两耳坠金钗,哎哎么,两耳坠金钗。

二杯茶儿杏花黄,一双秋波望才郎,斜倚门外张,哎哎么,斜倚门外张。樱桃小口糯米牙,不搽杭粉自来香,口水儿如蜜糖,哎哎么,口水儿如蜜糖。

……

应当注意的是,以“杯酒”为序的时调,并不都是用淮阴的〔十杯酒〕调。还有一种用“十杯酒”形式来唱的时调也颇为常见,如《劝戒洋烟十杯酒》、《闹龙舟十杯酒》、《劝情郎十杯酒(对口)》、《忆多情十杯酒》、《自家十杯酒》、《光复南京十杯酒》等,皆以“一杯酒”至“十杯酒”分为十段,所用曲调为〔梳妆台调〕。大概因为〔十杯酒〕的时调很风行,为大众所熟悉,而且,此种形式的时调,因篇幅较长而既适合抒情,又适合叙事,所以〔梳妆台调〕借鉴了其形式。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十杯酒〕的工尺谱:

五六工 五六工 六上五六 上尺工工工 五六 工六尺 工工尺 上四 合、合四工工尺 一四 四合四

一九、〔十朵花〕

李家瑞说〔十朵花〕“因为曲文中每段开一朵花,共计十段,故称十朵花。俗曲里用‘△△花开’兴起或垫衬的,很是普通,然而能自成一类的,惟有此种而已” 。〔十朵花〕是此种曲调在北方的称呼,而扬州、苏州一带则称为〔下河调〕。

光绪间张焘著《津门杂记》卷下“杂耍馆子”条记载:

津门茶肆,每于岁底新正,添设杂耍,招徕生意,其名目有弦子书、大鼓书、京子弟八角鼓、相声、时新小曲等类,茶钱不过三五十文,小住为佳,亦足以消闲遣兴。但时新小曲有如〔蓝桥会〕、〔十朵花〕、〔新五更〕、〔妓女自叹〕、〔妈母好糊涂〕等牌名,皆淫亵粗鄙之词,留枕窥帘,铺排任口,断云零雨,摹拟尽情,未免少年情窦已开血气未定者,易于移惑耳。

《车王府曲本全目及藏本分布》“曲艺部分”之“时调小曲”一类,著录〔十朵花〕曲词两种,皆名《十朵花》。据《北平俗曲略》所说,《十朵花》在百本张钞本里有光绪八年影抄本,又有一本《十五朵花》,即是在《十朵花》之后,加上五朵花,增多五段曲文,而市面上又有《二十四枝花》。

百本张钞本中《十五朵花》的内容,与《二十四枝花》大致相同,都是以烟花女子的口吻来唱爹娘将她卖入妓院、逼迫她学弹学唱接客等悲惨的遭遇。不过,《二十四枝花》的内容丰富一些:

花街儿呀柳巷儿呀女裙钗,脸搽杭粉栀子花儿开,挂起软招牌,哎哎呀,挂起软招牌。

一周儿呀两岁儿呀在娘怀,三四五岁姊妹花儿开,父母多恩爱,哎哎呀,父母多恩爱。

六岁儿呀七岁儿呀学针线,八九十岁牡丹花儿开,渐渐长大来,哎哎呀,渐渐长大来。

十一儿呀十二儿呀家道败,兄弟姊妹鸡冠花儿门,父母养不来,哎哎呀,父母养不来。

恼恨爹娘心肠狠,贪恋银钱金银花儿开,将奴卖出来,哎哎呀,将奴卖出来。

十三儿呀十四儿呀学弹唱,十五十六月季花儿开,勒逼奴改怀,哎哎呀,勒逼奴改怀。

十七儿呀十八儿呀陪酒宴,猜拳行令金菊花儿开,请郎进房来,哎哎呀,请郎进房来。

面对面呀脸儿呀腮对腮,手摸奴家心焦花儿开,实在好不难埃。(按:此处应有脱文)

两膀儿呀湾湾儿呀千人枕,自度度的胸堂琇球花儿开,众人品级台,哎哎呀,众人品级台。

青春儿呀年少儿呀人人爱,三寸花鞋金莲花儿开,敲上郎身来,哎哎呀,敲上郎身来。

头上儿呀乌云儿呀青丝样,眉毛湾湾柳叶花儿开,含笑把言开,哎哎呀,含笑把言开。

不唱儿呀不唱儿呀唱小曲,怀抱琵琶佛手花儿开,琵琶把弦排,哎哎呀,琵琶把弦排。

强代儿呀老爷儿呀代吃几杯酒,耳面通红碧桃花儿开,假装精神好不开怀,哎哎呀,假装精神好不开怀。

倘若儿呀遇到儿呀知心客,少吃几杯并头莲花开,吩咐进房来,哎哎呀,吩咐进房来。

客家儿呀个个儿呀喜把洋烟吃,烟灯点起婴粟花儿开,烟千手中排,哎哎呀,烟千手中排。

陪郎儿呀说上儿呀几句调情话,引动芳心夜合花儿开,敲敲打打上床来,哎哎呀,敲敲打打上床来。

伸手儿呀解下儿呀丝罗带,红绫被里夜来香儿开,任他好改怀,哎哎呀,任他好改怀。

才郎儿呀睡在儿呀奴怀里,好一是姣滴滴丹牡(按:“丹”与“牡”当互乙)花儿开,巧巧来安排,哎哎呀,巧巧来安排。

一夜儿呀五更儿呀何曾睡,金鸡报晓蝴蝶花儿开,起身上妆台。(按:此处应有脱文)

寻到儿呀银钱儿呀乌龟用,寻不到银钱平条花儿开,打上奴身来,哎哎呀,打上奴身来。

亲生儿呀儿女儿呀照样打,打得奴家石榴花儿开,疼痛好不难埃,哎哎呀,疼痛好不难埃。

良户儿呀人家儿呀夫妻多恩爱,露水夫妻野合花儿开,老少配起来,哎哎呀,老少配起来。

二十儿呀上下儿呀多娇夭,三十已过晚饭花儿开,看看下桥来,哎哎呀,看看下桥来。

假妆儿呀打扮儿呀上妆台,好一似霜打枯菊花儿开,密蜂子不来采,哎哎呀,密蜂子不来采。

情愿儿呀跟人儿呀做上一房小,生下娃娃芝兰花儿开,奴家有后代,哎哎呀,奴家有后代。

恼恨儿呀当初儿呀吃凉药,吃了凉药玫瑰花儿开,子孙何处来,哎哎呀,子孙何处来?

数不尽花名儿呀说不尽情怀,可怜奴烟花女子泪满腮,几时儿脱凡胎,哎哎呀,几时儿脱凡胎?(《改良绘图新鲜时调天集》收录本《新抄口传时样下河调二十四枝花》)

此外,还流传着一种《七朵花》:

一钱吓逼死女呀女裙钗,前世不修四季花儿开,苦命落娘胎,哎哎吓,苦命落娘胎。

可恨吓爹娘心太很,贪爱了银钱金银花儿开,卖到奴此地来,哎哎吓,卖到奴院妓来。

十三吓十四要奴去弹唱,十五十六牡丹花儿开,逼奴上阳台,哎哎吓,逼奴上心开怀。

我秤吓银钱老板拿去用,秤不到银钱壁桃老儿开,打骂儿一齐来,哎哎吓,疼痛正难当。

无论吓老少如奴成对双,奴奴未从荷花透水开,向必结阳台,哎哎吓,命苦理应该。

倘然吓奴奴身受病,病在牙床黄菊花儿开,那一人进房来,哎哎吓,谁人送茶来?

倘然吓奴奴死去见阎君,死在阴见腊梅花儿开,谁人买板材,哎哎吓,那个奉灵台?

年年吓有个清明节,未到清明荠菜花儿开,那一个上坟台,哎哎吓,银锭那里来?(坊刊巾箱本《七朵花》,与《新出上海闹五更》合刊)

《七朵花》凡八段,故标题中的“七”应是虚指。因此,可能是先有《十朵花》流传,然后从中选出七八段来唱的,即叫《七朵花》,增加至十五段的,即叫《十五朵花》,再增加篇幅,即成《二十四枝花》。

此种曲调,每段四句,第二句之后半部分为“△△花开”的垫词,第三、四句常为叠句,第三句之后加“哎哎哟”或“哼哎哟”等虚腔。每段里所用的花名,李家瑞先生《北平俗曲略》说只是顺手拈来,毫无意义。而在笔者看来,并非完全“毫无意义”,有时也与该段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关联,比如:“恼恨爹娘心肠狠,贪恋银钱金银花儿开,将奴卖出来,哎哎呀,将奴卖出来。”爹娘贪恋银钱,所以用“金银花”作垫。“青春儿呀年少儿呀人人爱,三寸花鞋金莲花儿开,敲上郎身来,哎哎呀,敲上郎身来。”说到三寸花鞋,用“金莲花”,因为常有三寸金莲的说法。“头上儿呀乌云儿呀青丝样,眉毛湾湾柳叶花儿开,含笑把言开,哎哎呀,含笑把言开。”说到眉毛,用“柳叶花儿”,也是因为常用柳叶来形容修长的眉毛。

〔十朵花〕的曲调流传到各地后,也产生了一些变异,如《二十四枝花》中每段首句第二、四字之后各加“儿呀”的衬字,而百本张钞本中的《十五朵花》,每段首句七字,无衬字。

二〇、〔十送郎调〕

此种曲调的典型曲词有《五更十送》,以“五更体”及“送郎送在某地”的形式来唱男女私情:

一更里,跳粉墙,手抱栏杆望里张,美貌佳人红灯坐,十指尖尖绣鸳鸯。

二更里,门外听,大姐姐开门笑音音,双手捧在郎腰里,宝贝心肝叫几声。

三更里,进绣房,手挽手儿上牙床,用手挠起红绫被,嘴上胭脂粉花香。

四更里,真可惜,细皮白玉舍不得你,今夜与郎同床睡,直到天明五更里。

五更里,天明亮,打火起来点盏灯,奴的衣裳黄卷袖,情哥衣裳长袖头。

送郎送到踏脚板,小妹妹手里二吊钱,一千与郎盘船用,一千与郎路上费。

送郎送到大门边,开门看见太平钱,太平钱上四个字,五子登科万万年。

送郎送到大厅前,铁马丁当在檐前,二人苦切叨叨说,情哥哥此去几时来?

送郎送到大门边,雨雪纷纷二分边,左手拿把时洋伞,右手与郎杀衣裳。

送郎送到月路桥,风吹裙带缠郎腰,天河隔断相思路,牛郎织女二相抛。

送郎送到半路亭,半路相抛二处分,热血搭心难割舍,一心难舍有情郎。

送郎送到小桥边,手扶栏杆望里边,长脚细雨常常在,情哥哥一去几时来?

送郎送到九曲湾,九曲湾湾看牡丹,牡丹生在竹笼里,看花容易采花难。

送郎送到南园边,一园韭菜一园葱,韭菜割断根还在,情哥哥一去几时来?

送郎送到橄榄棚,橄榄棚底橄榄香,采个橄榄郎嘴里,吃进滋味要思量。

送郎送到木香棚,木香棚底木香香,采朵木香郎手里,家花不比野花香。(《绘图时调山歌亨集》收录本《新刻五更十送》)

其他曲词尚有《女学生十请郎(仿十送郎调)》、《新编拉夫苦叹》、《送郎君(仿时调送郎君体)》、《从军行(仿十送郎体)》等。这一曲调,最早常唱男女离别情景,后来也可填入其他题材。讴歌变俗人(李伯元)《送郎君(仿时调送郎君体)》的题材颇有新意,借“十送郎体”的形式来唱时事政治,散发出浓郁的爱国气息:

送郎君送到北京城,北京城里闹哄哄。今朝有酒今朝醉,忘记了八国联军来破京。(一解)

送郎君送到天津城,天津的城墙一铲平。金银财宝都搜尽,还有那狼和虎张口要吞人。(二解)

送郎君送到大连湾,外洋的兵来好靠船。卧床让与他人睡,保不定那一年方肯归还。(三解)

送郎君送到凤凰城,凤凰城外好经营。一条铁路几万里,穿过了东三省直到北京。(四解)

送郎君送到欧罗巴,走到了外洋休恋家。三年耐得风霜苦,等将来转回程报效国家。(五解)

送郎君送到美利坚,游学不成不回还。他年成就学和业,乐得把好名儿海外流传。(六解)

鲫士的《从军行(仿十送郎体)》唱送郎君去从军时对郎君的嘱咐,也间接涉及到清末民初的时事政治,具有较鲜明的时代色彩:

送郎送到大门前,替郎君装上了一筒烟。龙蛇影闪旂门下,我郎的一马要当先。

送郎送到小桥湾,双手的替郎阿整衣衫。封妻荫子都在郎身上,要学那班超生入玉门关。

送郎送到大道旁,郎今的此去阿要思量。食人之禄忠人事,莫糜费这些兵马与钱粮。

送郎送到古城楼,背井离乡是不要愁。轰轰烈烈方是大丈夫的事,老死在牖下羞不羞。

送郎送到马鞍桥,一语的郎心要记牢。马革裹尸本是寻常事,何惜的头颅吃一刀。

送郎送上火轮船,回首的中天月正圆。拓土开边就在这一举,从来的兴国重强权。

送郎送上河南车,从今后咫尺即天涯。冲风冒雨是郎分内事,何论的雁碛与龙沙。

送郎送上大高山,何年何月唱刀环。高堂大厦不是郎君住,铁马的金戈阿共往还。

送郎送到大海隈,莫把生平的壮志灰。纵属时乖与运蹇,望乡也莫上那李陵台。

送郎已毕郎执鞭,雕鞍的骏马去如烟。三年五载无须问,何须的灯下呀卜金钱。

《宁波白话报》第一次改良第一期(1904年五月朔日)“歌谣”栏目中刊载的《缠足叹(十送郎调)》,在曲词之后附有“十送郎谱”:

上四六 五六工六尺 六五六工尺工尺上 四上四合 合四上尺工  尺上四合四 六五六工尺工尺上 四上上工尺上 四上合

将此曲谱与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的〔梳妆台〕工尺谱相对照,可见〔十送郎调〕与〔梳妆台调〕较为近似,〔十送郎调〕可能是〔梳妆台调〕的一种变调。

二一、〔梳妆台调〕

或讹作〔梳庄台调〕,是清末民初最为风行的时调曲调之一。此种曲调,乾隆以前文献中未见著录,《霓裳续谱》、《白雪遗音》等曲集中未见收录,而且,同治七年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与余治《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中“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单”也都未著录,应是清末民初的新兴曲调。

《车王府曲本全目及藏本分布》“曲艺部分”之“时调小曲”一类,著录〔梳妆台〕曲词四种:《尼姑思凡》、《叹烟花》、《梳妆台》、《姐妹拾棉花》。

〔梳妆台调〕的曲词,最早的一种大概就是《五更梳妆台》(或名《梳妆台》),内容唱男女情事,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变体,比如《得意杰作时调新曲》收录本《五更梳妆台》:

一更里梳呀梳妆台,玉手呀挽挽末思想金凤钗。金钗凤钗插在梳妆台,忽听得小才郎走进奴房来。叫娘姨忙把酒来摆,待奴奴手提玉壶忙把酒来斟。敬我郎三杯恩情之过酒,切不可在外边忘记我小妹。

二更里叫声你恩妹妹,我劝你空头心思总要丢丢开。小妹妹身体自己要保重,切不可把小标脸常常挂心怀。我登在上呀上海滩,赚之那洋细钞票寄到你家来。朋友面前勿肯说出真情话,家主婆盘问我亦勿肯说出来。

三更里我郎面皮黄,面黄呀骨瘦呀所为那一庄?情哥哥毛病十呀十分重,请一个好先生开一张妙单方。千呀千不该,万呀万不该,大不该到上海滩上招出毛病来。情哥哥毛病非是小妹妹害,小妹妹伏待你替死也应该。

四更里说出真情来,手挽那手儿末双膝跪下来。祝告空中过往神明,保佑奴两家头无病又无灾。公婆要孝敬,夫妻要恩爱,我同你露水里夫妻永远拆不开。活在阳间睡在一枕头,死在那阴间去同你隔棺材。

五更里天明亮,贤妹眼泪水点点落下来。手拿罗帕忙把眼泪揩,问一声情哥哥此去几时来?回头来叫一声恩妹妹,我劝你眼泪水不必落下来。我到上海多则一礼拜,少不可两二天又到你家来。

笔者目前收集到的〔梳妆台调〕曲词,大致有下列几种形式:

其一,用“五更体”的形式,常以“一更里”至“五更里”来分叠,或再加上“天明亮”一段。“五更体”应是〔梳妆台调〕最早的一种结构形式。用五更形式来唱的〔梳妆台调〕,通常又称为〔五更梳妆台〕、〔梳妆台五更〕、〔叹五更〕、〔五更调〕等,标题中常见“五更里”三字,曲词颇多,如《戒烟歌(仿梳妆台五更)》、《五更里新人闹新房小夫妻成亲》、《五更里卖油郎独占花魁女》、《五更里男想思》、《五更里金翠仙自叹梳庄台调》、《五更里偷情自叹》等。

“五更体”的〔梳妆台调〕,可能别名为〔侉侉调〕、〔夸夸调〕、〔照花台〕。笔者目前所见清末民初时调唱本中,直接标明为〔侉侉调〕(或作〔夸夸调〕)的有《五更里侉侉调》、《五更里夸夸调》、《月照花名五更里想郎夸夸调》、《洋烟侉侉调》等。其曲调形式,与明确标明为〔梳庄台调〕的聚盛堂印本《新编五更里卖油郎独占花魁女》完全一样。

其二,用“十杯酒”的形式,以“一杯酒”至“十杯酒”来分叠,如《闹龙舟十杯酒》、《刺花女子自叹(十杯酒调)》、《送情郎十杯酒》、《光复南京十杯酒》、《对口新十杯酒(梳庄台调)》、《劝情郎十杯酒(对口)》、《十杯酒》、《忆多情十杯酒》、《劝戒洋烟十杯酒》、《自家十杯酒》、《可叹女红颜十杯酒》、《思想情人十杯酒》等。比如《闹龙舟十杯酒》:

一杯酒,酒又香,扬州城里本是个鱼米地方。光绪丙午年就把龙舟闹,大家小户赏端阳。菖蒲共蓍艾,挂在门头上,等到午时再烧五毒香。夫妻吃过十二红的酒,忽听得门外头男女闹嚷嚷。

二杯酒,酒内泡雄黄,尊一声我的夫细听端详。今日间罢罢过个端阳节,我要出钞关看龙船散散心肠。我也不看牌,你也不要打麻将,怀抱姣儿手挽二姑娘,打扮齐整就把车子上,怎知道此一去难得转还乡?

三杯酒,酒儿未成凉,潘霞贵的课船离了镇江,顺风顺水就把扬州上,大桅杆喊叫必定有冤枉。有一件稀奇事,实在难猜详。五月初五闹下祸一场,莫不是怨鬼来讨替,一路上跟课船到了维扬。

四杯酒,雄黄未成干,扬州人儿实在好贪顽,代着了妻子儿女把龙船看,两岸上人儿拥挤如山。正在热闹时,课船顶钞关,男男女女一齐上船看,内中有双夫妻本是勾死鬼,代累了许多人同上鬼门关。

五杯酒,龙船真好瞧,只见那阔少们争着来瞭瞟,只个料的活鸭子,那个料的鸭蛋共尿泡。大家都喊好,个个看抢标,船上人儿一齐都站了,只晓得龙船顽得好,那知道课船吊过鼓来敲?

六杯酒,伏天又难熬,顽龙船人儿一吓跑吊了,两岸人儿齐声喊不好,只见那下水人儿把手来招。见此伤心事,实在真烦恼,只见尸首顺作水来飘,可怜他公子小姐都遭劫,最可惨小孩童一同赴阴曹。

七杯酒,七秋凉,城里城外闹嚷嚷,众人一听魂飘荡,一齐出城看端详。老年人出钞关找儿子,少年男子哭的是妻房,还有当姑娘出城找姊妹,十几岁寡妇哭的是断根郎。八杯酒,丹桂花香,男男女女哭声闹嚷嚷。虽然是难逃劫一场,铁石人儿也要断心肠。东有招商局,西有戴生昌,大东轮船一见作了慌。三公司水手不肯来捞救,见死不救所为那一庄?

九杯酒,菊花黄,惊动了甘泉县到了戴生昌,顽龙船人儿提来重重办,潘霞贵课船口口喊冤枉。地保传尸首,快快来殡葬,没苦家棺柩摆在河边上,传水手用桡钩将他们来捞起,此乃是贪顽耍的人儿自作自遭殃。

十杯酒,哭声闹嚷嚷,有一位少年女子哭的是夫郎。我只说儿的父出城去顽耍,万不料在水中一命见阎王。查一查人数,到有几十双,贪顽耍人儿没有好收场。未伤命人儿就此行正道,点烛焚香答谢天堂。(《改良绘图新鲜时调地集》收录本《新刻闹龙舟十杯酒》)

《时调大观三集》收录的《刺花女子自叹》,题下小字注明“十杯酒调”,其曲词为:

一杯酒可叹奴自身,手拿作玉杯儿珠泪纷纷,思想起生就了闭月羞花貌,因为是家贫穷要到上海城。恨夫是浪子,奴学风流人,双双对对约去刺花纹,只说是增光添容加彩色,谁想到惹祸自烧身?

……

十杯酒思到小阳春,芦未飞絮树木先凋零,身似萍踪飘泊无定迹,悔改了前非莫跟流氓行。拴住了意马,扣定了心猿,这碗风流饭儿奴吃不完全,倘有一日奴回还转,削去了青丝过上几年。

可见,“十杯酒”形式的〔梳妆台调〕,有时也被称为〔十杯酒调〕。以〔梳妆台调〕来唱的曲词中有一种《女红颜十杯酒》(或名《可叹奴红颜十杯酒》),因此,〔梳妆台调〕也被称为〔红颜十杯酒调〕。《时调大观三集》收录的《五更劝同胞》,正文前题“五更劝同胞”,题下小字注明“红颜十杯酒调”,其曲词为:

一更月之里,月儿照东升,劝同胞切不可嫖,嫖是伤精神,烟花女子面装花粉打扮多引人,切不可落圈套,入了迷魂阵。

二更月之里,月儿白洋洋,我劝你众同胞,勿可上赌场,牌九麻雀花牌老洋外加拍克打,辛苦的银钱吓,何处勿好省?

三更月之里,月儿节节高,我劝你同胞呀,老酒勿吃好,茉桂烧酒高梁皮酒外加白兰地,多吃了几杯酒,惹祸多是非。

四更月之里,月儿下了西,我劝你同胞吓,穿什么绫罗衣,夏丝葛,铁机缎,外加直贡呢,穿破了洋货吓,勿值老布衣。

五更月之里,月儿直落地,我劝你同胞吓,香烟少吃些,长城前门大英花旗,外加雪茄烟,多吃几枝烟,定要伤心肺。

其三,以“十二月”的时序来分段,或末尾再加一段而成十三段,如《十二月古人名全本》、《上海新到口传十二月想郎梳妆台》、《十三月小和尚害想思梳妆台调》等。《十二月古人名全本》凡十二段,以“正月里来闹花灯”至“十二月里来交一年”为纲领,唱述通俗的历史文学知识:

正月里来闹花灯,朱洪武的人马要夺南京城,前部先锋胡大海,后部先锋常遇春,大战鄱阳陈友亮,神机妙算刘伯温,徐达当先为元帅,斩去北斗李文忠。

二月里来龙抬头,秦琼黑夜打登州,贾家楼上来结拜,秦母上寿在高楼,陈达尤金劫皇杠,好汗秦琼领□文,罗成夺去状元印,李元坝逼死邬天球。

三月里来桃花红,曹操人马下江东,周瑜都督为元帅,孔明设计借东风,刘备西川兴人马,三国老将算黄忠,赵云曾把皇嫂保,关公放走□曹雄。

四月里来养蚕忙,沙陀国出了李靖王,太平桥上石情世,逼反勇将王彦章,回马枪挑死高士吉,观星台上史敬唐,好个小将高忠保,五龙二虎逼彦章。

五月里来是端阳,赵匡川人马下南唐,前去要保高怀德,又拿八使与五王,妖怪余洪多利害,高中保招亲下南唐,刘金定就把山来下,火烧余洪把命亡。

六月里来热难当,汉王立帝去王莽,岳丈占了女婿位,亲娘坝占女儿宫,汉王斩去姚期将,三子姚刚上太杭,太杭逼死忠臣将,二十八宿闹昆阳。

七月里来七秋凉,龙生凤养楚坝王,王姐结拜为夫妇,放走汉王小刘邦,张良调动人和马,□注言语在一傍,韩信按下埋伏计,逼死坝王在乌江。

八月里是中秋来,妲姫造下摘心楼,逼反忠良黄飞虎,买氏凌寡万花楼,心伶太子镇北海,比干丞相把命丢,俞娘娘闯下泼天祸,万里江山一旦丢。

九月里来是重阳,八虎就把幽州闯,李陵碑撞死杨老将,六郎告状秦君王,告的奸臣潘仁美,乱箭射死杨七郎,可恨大刀呼必显,一心保定八贤王。

十月里来要天晴,替天行道宋公明,他在人前夸大口,打下江山享太平,李奎就把梁山下,后跟娘娘一丈青,前有三十六天刚,后有七十二地煞。

十一月里来交大冬,薛仁贵跨海去征东,胡敬德月下访白袍,多亏军师徐茂公,张士贵龙门去买马,真心过海立大功,唐王天子遭大难,手拿飞刀盖苏文。

十二月里来交一年,黑虎玄坛赵公明,通天摆下万仙阵,要捉上邦武共文,飞铙和尚多利害,六甲道人显威风,一班古人归和处,斩将封神姜太公。(鸿文堂刊巾箱本《新刻十二月古人名全本》)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梳妆台〕的工尺谱:

上尺五四六 五六工六尺 六工六 尺工尺 工尺 四尺 工四合  合四上 尺尺工尺上四 六工六 尺工尺 四尺上工尺 上四合四尺 上四合、四尺、上四合

《音乐杂志》第二卷第三、四两号合刊登载的“江浙俗曲二种”中有〔梳妆台〕的五线谱(浙江绍兴南郭沈仰田稿)。

二二、〔泗州调〕

或谐讹为〔泗洲调〕、〔四洲调〕。曲词的基本格式是四句一段,第三与四句常为叠句,第三句之后加虚腔。曲词有《姐等郎泗洲调》、《改良泗洲调》(或名《新编泗洲调》、《最新时曲泗洲调》等)、《新编改良买风流》、《湖丝阿姐泗洲调》(或题《特别新出泗州调》)、《江浙战事泗洲调》、《新泗洲调》、《烟鬼泗洲调》、《南京饭店泗州调》、《新新舞台四洲调》等多种。比如《新泗洲调》:

月亮一出照楼梢,江浙战事起风潮,听此言好不心焦,哎呀哎呀,听此言好不心焦。

……

密电打到南铁厂,快造子弹与枪炮,不日儿就要用了,哎呀哎呀,不日儿就要用了。

前方兵马不够用,快到龙华把兵招,硬拉夫拖来就跑,哎呀哎呀,硬拉夫拖来就跑。

商会绅董真热心,求你们两方不动兵,保百姓大家和平,哎呀哎呀,保百姓大家和平。

会议未过三五日,闻听江苏已出兵,沪宁车亦已暂停,哎呀哎呀,沪宁车亦已暂停。

前敌用的机关炮,冲锋还有铁甲车,后步队前来助威,哎呀哎呀,后步队前来助威。

自从开战到如今,轮船火车都装兵,进出口交通不灵,哎呀哎呀,进出口交通不灵。

各处皆有炮声响,一众百姓把难逃,离家乡四处奔跑,哎呀哎呀,离家乡四处奔跑。

有钱的逃难到上海,快些就去洋房找,上海滩实在逍遥,哎呀哎呀,上海滩实在逍遥。

先施永安真真好,大京班内走一遭,看新戏做的狸猫,哎呀哎呀,看新戏做的狸猫。

上海地方多热闹,栈房米价都抬高,恨只恨房屋缺少,哎呀哎呀,恨只恨房屋缺少。

少年人儿逃难都跑了,苦坏只班女多娇,不知道那里奔跑,哎呀哎呀,不知道那里奔跑?

土匪看见忙取路,快将包袱来丢下,有洋钱还有钞票,哎呀哎呀,有洋钱还有钞票。

无钱百姓去逃难,掺的老掺的小,不得吃饥饿难熬,哎呀哎呀,不得吃饥饿难熬。

……(《最新流行滑稽小调大观》收录本《新泗洲调》)

因广为传唱的《改良泗洲调》、《南京饭店泗州调》、《新新舞台四洲调》、《新泗洲调》等曲词的开端一句通常为“月亮一出照楼梢”(或讹作“月亮一出照楼稍”),故此种曲调又叫〔照楼梢调〕。流传在安徽六安县的一首《讨饭歌(照楼梢调)》,即用此曲调叠唱九遍,将旧社会穷人乞讨时受尽地主欺压的惨状唱述出来,受尽白眼之后,乞讨者对现状有了清醒认识,表示要团结穷苦大众,同心协力打倒劣绅土豪,彰显此时调的政治功用:

月亮出来照楼梢,穷大爷庙里伸懒腰,这几天真正不好,唉哟唉哟,这几天真正不好。

整天挨门把饭要,门口坐着财主羔,披大氅又穿皮袄,唉哟唉哟,披大氅又穿皮袄。

左边放的肉包子,右边搁的鸡蛋糕,他吃着还说不好,唉哟唉哟,他吃着还说不好。

哀求财主行行好,给我一个粗面包,肚子饿的实难熬,唉哟唉哟,肚子饿的实难熬。

财主一听心头恼,混蛋驴熊骂几遭,穷花子扑上我了,唉哟唉哟,穷花子扑上我了。

穷大爷一见事不好,迈开大步跑掉了,土地庙两泪滔滔,唉哟唉哟,土地庙两泪滔滔。

一更哭到二更里,二更哭到鼓三敲,忽然间想起来了,唉哟唉哟,忽然间想起来了。

明天去把穷人找,工人农民心一条,有钱的都要打倒,唉哟唉哟,有钱的都要打倒。

先把土地来分掉,然后再把房产要,杀尽他劣绅土豪,唉哟唉哟,杀尽他劣绅土豪。

二三、〔太平年〕

或称〔太平调〕。嘉庆、道光时期兴起的民间曲调。最早流行于北方。嘉庆、道光以前,这种曲调并不见其他俗曲总集著录,嘉庆、道光以后,此调的流行却颇为广泛。蒲泉、群明编《明清民歌选乙集》收录了道光年间坊刊本《男思女(太平年)》:

正月里锣鼓敲,想起贤妻把我抛,去年有你同欢笑,太平年,欢欢喜喜闹元宵,年太平。开开门往外瞧,对对佳人去走桥,低头掉了几点伤心泪,太平年,结发妻儿那去了?年太平。

二月里是春分,贤妻留下扯业的根,生意买卖不得做,太平年,一对冤家缠住我的身,年太平。没倚靠出不的门,行行步步随后跟,白日拉扯还好哄,太平年,巴到黄昏要他母亲,年太平。

三月里杏花开了,想起贤妻好心焦,你死一身只顾你,太平年,抛夫闪子没个归着,年太平。清明添坟把纸烧,儿女一旁哭嚎啕,声声只把亲娘叫,太平年,不回家去哭在荒郊,年太平。

四月里碧桃花开,想起贤妻把心摘,大暖又把单衣换,太平年,身上棉衣脱下来,年太平。取钥匙把箱开,手拿着单衣泪满腮,去年有你浆洗下,太平年,今年的棉衣叫谁拆?年太平。

五月里是端阳,贤妻死去好凄凉,菖蒲艾叶甚么人戴?太平年,有甚么心肠过端阳,年太平。雄黄酒懒得尝,人家孩子们换衣裳,有娘之家娘打扮,太平年,没娘孩子成了业障,年太平。

六月里热难挨,亲朋邀我作买卖,孩子们交给街坊去,太平年,一日揪心不放怀,年太平。黄昏后转家来,一见儿女把心摘,冤家守定房门等,太平年,不由一阵痛伤怀,年太平。

七月里立了秋,想起贤妻心内愁,撂下一双儿和女,太平年,每日分心教我忧,年太平。金风起冷飕飕,不由一阵暗点头,总有衣裳叫谁做,太平年,无娘的孩子怎么拴导?年太平。

八月里月被云遮,想起贤妻把我撇,家家都请月光纸,太平年,我也无心供月爷,年太平。儿也无袄,女也无鞋,没娘的孩子怎拉扯?宁叫爷娘缺儿女,太平年,别叫儿女把父母缺,年太平。

九月里赏花糕,亲朋会酒把我邀,只因多贪了几杯酒,太平年,家里儿女哭嚎啕,年太平。黄昏后转家瞧,被窝褥子还卷着,孩子们不住把爹叫,太平年,不由一阵好心焦,年太平。

十月里飘雪花,想起贤妻泪如麻,家家都把寒衣送,太平年,哭到坟头把钱化,年太平。儿又哭声娘,女又叫声妈,含痛泪把他们拉,怀抱男来手领着女,太平年,撞头打滚他不回家,年太平。

十一月冻了河,亲戚媒人都来说,他们都劝我娶一个好,太平年,心下思量还要颠夺,年太平。如今的人毒害的多,贤妻临死说了又说,倘若娶着不良的妇,太平年,没娘的孩子受折磨,年太平。

十二月又是年,滴水成冰天更寒,忽然做了个南柯梦,太平年,梦着贤妻走进门来,年太平。恍忽忽站在面前,叮咛嘱咐看着女男,翻身一把手没拉住,太平年,惊醒我南柯梦一番,年太平。

《明清民歌选乙集》又收录了道光年间坊刊本《女思男(太平年)》:

正月里庆新春,想起儿夫泪纷纷,去岁同把元宵赏,太平年,今年独自剩我一人,年太平。瞧灯的打成群,走桥的对对笑吟吟,低头流下伤心泪,太平年,半边人儿离不的门,年太平。

二月里春风刮,想起遗言泪似麻,嘱咐看守儿和女,太平年,久后是你我一点根芽,年太平。儿女小哭呱呱,少柴无米吃甚么?少不的耐着性儿过,太平年,撂下这饥荒,叫我扑拉,年太平。

三月里杏花鲜,想起儿夫泪涟涟,眼看到了清明节,太平年,少不的坟头把土添,年太平。手拿着纸和钱,后跟着女来怀抱着男,一直哭到坟头上,太平年,诉不尽的委曲,说不尽的难,年太平。

四月里开碧桃,狠心的儿夫把我抛,去年双双同上庙,太平年,同来同去把好学,年太平。闪的我苦难熬,又无吃穿又无烧,一日长挨半日饿,太平年,万般苦处对谁学?年太平。

五月里端阳节,想起儿夫把我撇,菖蒲艾叶谁给我买?太平年,有什么心肠把符儿叠,年太平。孩子们哭,要他的爹,又要衣裳换新鞋,千般样烦难向谁诉?太平年,腹内暗暗叫天爷,年太平。

六月里好热天,想起儿夫痛伤惨,只说夫妻同到老,太平年,谁知你先去见老阎?年太平。不管我难不难,又少吃来又无穿,两个冤家年又小,太平年,多咱才熬到他十二三年?年太平。

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神仙还有团圆日,太平年,我的儿夫在那里?年太平。想起来气长吁,只恨月老混账东西,有日我若撞见你,太平年,薅薅你的胡子撕你的皮,年太平。

八月里月儿明,寡妇房中泪盈盈,家家都过团圆节,太平年,我拿什么祭神灵?年太平。儿又哭女又哼,撒泼打滚要吃月饼,那有钱来给你们买?太平年,耐着心肠哄儿童,年太平。

九月里是重阳,菜花开放满地香,有心掐花无心戴,太平年,手攥拳头打胸膛,年太平。儿又无衣,女又无裳,早起晚上两头凉,若是有我夫主在,太平年,何必操心用我忙?年太平。

十月里朔风寒,死鬼阴司把衣添,糊下寒衣打下纸,太平年,领着儿女到坟前,年太平。哭声人叫声天,撇下我母子谁可怜?有灵有圣来领纸,太平年,瞧瞧你一双女共男,年太平。

十一月冰冻了,寡妇房中最难熬,滴水成冰真个的冷,太平年,数九天寒把脸削,年太平。又短吃又无烧,两个冤家不住的嚎,白日的饥□尽打,太平年,夜晚的凉炕去冰着,年太平。

十二月又到了年,寡妇房中泪不干,人家双双把年过,太平年,唯我孤单剩了半边,年太平。梦见他把家还,口对香腮诵烦难,正叙知心猫扑鼠,太平年,惊醒好梦不得团圆,年太平。

《男思女(太平年)》与《女思男(太平年)》是典型的〔太平年〕曲词,一直传唱到清末民国。汪笑侬的《十二月太平年(北调)》以〔太平年〕曲调唱八国联军进京后大街小巷挂人头,文武百官一半儿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状,而政府只知赔款求和,苟且偷安,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突破了传统的寡妇思夫或鳏夫思妻的题材:

正月里,正月正,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义和团跑了无踪影,太平年,十万里江山不太平,年太平。

二月里,龙抬头,民教无端结了仇,乱杀乱砍齐动手,太平年,大街小巷挂人头,年太平。

三月里,开蟠桃,外国兵来无处逃,文武百官一半儿跑,太平年,到处男哭女又嚎,年太平。

四月里,四月八,有钱之人破了家,咬牙切齿将团匪骂,太平年,无端蹂躏好京华,年太平。

五月里,到端阳,外国兵来无处藏,分明认得是红灯照,太平年,却被洋人恣意淫荒,年太平。

六月里,莲花开,百官一去民当灾,武卫军吃粮不能打仗,太平年,反把洋兵让进来,年太平。

七月里,七月七,拆散人家好夫妻,恐怕失身尽节死,太平年,好劝儿夫奔陕西,年太平。

八月里,月正圆,多少兵头要洋钱,也学官场送把万民伞,太平年,千方百计奉承洋官,年太平。

九月里,菊花黄,刘张二帅保长江,半壁山河没有乱,太平年,黄河以北受灾殃,年太平。

十月里,十月一,全权大臣心着急,四百兆赔款少不去,太平年,从此后中国刮尽地皮,年太平。

十一月,小阳春,北京城中被各国分,堂堂龙旗无踪影,太平年,小旗争书日本顺民,年太平。

十二月,整一年,画了和约回了銮,危急存亡全不管,太平年,火烧眉毛暂顾眼前,年太平。

《车王府曲本全目及藏本分布》“曲艺部分”之“时调小曲”中,著录〔太平年〕曲词11种:《丁郎寻父》、《王天宝尔》、《打新春》、《姑娘思女婿》、《打新春》、《四贝上工》、《女思男》、《王天宝》、《丢姑爷》、《黑狗替主报仇》、《奇巧鸳鸯案》。其中,《丁郎寻父》、《丢姑爷》等是鼓词。可见,〔太平年〕曲调是鼓词的常用曲牌。

二四、〔叹十声〕

此种曲调,清末兴起于京都一带,亦是〔唱春调〕的一种变调。此种〔叹十声〕的曲调,不仅与〔唱春调〕中“十叹”形式的时调不同 ,而且与丁日昌查禁“小本淫词唱片目”中《扬州小调叹十声》的曲调也不一样。《扬州小调叹十声》所用曲调,一般称为〔栏杆调〕或〔手扶栏杆〕。我们通常所说的〔叹十声〕曲调,即指清末京都一带兴起的〔叹十声〕,当时在北方甚为风行,后来流传到南方各地。此种曲调,一般分为十段,以“……叹(了)一声”(或“……叹了头一声”等)至“……叹(了)十声”(或“……叹罢了十声”等)为纲领,故名。用〔叹十声〕调谱填写的曲词,数量颇多,且有不少互相模仿之作。〔叹十声〕的曲词中,最为著名的一种大概就是《烟花女子叹十声》:

烟花女子坐情楼叹一声,思想起终身事倚靠何人?想爹娘生下我娇生惯养,为只为家贫穷才卖奴的身。丢兄妹,抛双亲,逼定奴离乡两离分。恨前生注定桃花命,因此上将孩儿捆出门。

烟花女子恨父兄叹二声,别人家孩儿他不心疼。三餐茶饭无心来吃饱,一上床边哭到五更。金鸡叫,天色明,一见子皮鞭子慌忙起身。亲生女儿照样来打,死在黄泉也闭眼睛,好勿伤心。

烟花女子学手口叹三声,学弹学唱好不焦心。学吃酒,学豁拳,长长来醉倒。学米汤,学温柔,还学调情。恨苍天眼不睁,何时何日才出烟花门?可怜我吃了只碗风流饭,报不尽爹娘一番养育恩。

烟花女子应茶会叹四声,耳面通红怕见生人。怕只怕客人拿奴来顽耍,满面含羞不敢来出声。奴问他尊姓,他问奴花名,手拿着烟签子面对烟灯。不问他三伏炎天暖,一身香汗湿透衣衿。

烟花女子陪酒席叹五声,豁拳行令假精神。奴替客人代吃几杯酒,要睡要吐头儿有些疼。强坐席,假精神,四肢无力头儿又发昏。怕只怕遇见贪杯客,一桌酒席闹到五更。

烟花女子初改妆叹六声,怎比得良户人家夫妻们?他拿银子来顽耍,奴好比鲜花遇狂风。风流事望他来行,翻来覆去睡不安宁。一夜五更何曾来睡倒,怕只怕父兄在房门外头听。

烟花女子结线头叹七声,不问他老和少,与我来成婚。不问他瞎子瘌子狐骚臭,只爱他的银钱不爱他的人。不如奴的意,难称他的心,一见了粗蠢人吃了一惊。奴代他百般样子恩情重,此目今嫖客没得良心。

烟花女子怕害病叹八声,怕只怕伤风与头疼。睡在牙床三五日,谁人打药谁人请先生?思想起泪珠纷纷,谁是奴知心合意人?病轻病重无人来问信,独睡在牙床面对孤灯。

烟花女子要下桥叹九声,又无儿又无女怎样收成?光阴如箭催人老,最容易过到了二十几春。强打扮,假妆成,欲要上前退后几层。怕只怕拿奴来取笑,满面含羞无处去存身。

烟花女子要从良叹十声,身边无钱谁人来赎身?但愿遇见知心客,将奴提出烟花门。奴不爱他富,又不嫌他贫,粗布衣,菜饭饱,也称奴的心。我情愿跟人家做上一房小,比只个烟花饭胜上几十分。(恒志书社刊巾箱本《烟花女子叹十声》)

《烟花女子叹十声》是烟花女子的血泪之歌,哀婉动人,流传甚广,因此〔叹十声〕一调又赢得了〔叹烟花〕的称号 。《绣像小说》第七期(1903年七月初一日)刊有鲫士倚声的“时调唱歌”《叹中华(仿北调叹烟花)》:

豪杰士,叹中华,思想起中华国运差,文武官员都是这些无能辈,横着良心把那饭碗抓。

开学堂,最可怜,章程定了再把名目编,中西文法闹得人头痛,学生们黑地又昏天。

讲武备,练洋操,测量算学不懂平分毫。会了几句口号中什么用,一听枪炮早已没命逃。

买山地,把矿开,哄骗人家只说会发财。金银铜铁没有一点儿影,招股章程丢在字纸堆。

造铁路,第一桩,带了工程师先把地段量。一年两年修不好,十年八年付了汪洋。

守旧党,苦哀哉,八股策论一样把头埋。痴心妄想要把功名干,河南乡试远远的来。

维新党,嘴里夸,译书看得眼睛花。又是什么流血革命闯下滔天祸,行文各处说要把他拿。

种田的,怕完粮,差人一到无处可躲藏。何不讲究弄些肥田料,一秋两熟米谷成仓。

做工的,是粗人,赚些铜钱好不苦辛。只要机器一部代他的手,声名洋溢日日进黄金。

生意人,爱便宜,同行嫉妒处处把人欺。奉劝大众喝杯齐心酒,眨价招徕其实太调皮。

豪杰士,叹中华,从今新法有了萌芽。栽培方法慢慢儿的想,不怕各国要分瓜。

《车王府曲本全目及藏本分布》“曲艺部分”之“时调小曲”一类,著录〔叹十声〕曲词12种:《王三公子落品》、《小相公》、《笔帖式》、《烟花女子》、《老妈》、《康小八》、《王三公子》、《王三公子回家》、《老妈回家》、《烟鬼叹》、《小尼姑》、《阔大爷》等。笔者目前所见的〔叹十声〕时调中,如《小尼姑叹十声》、《王三公子叹十声》、《烟花女子叹十声》、《怕老婆叹十声》、《美女叹十声》、《天桥下雹子叹拾声》、《最近诸商谋生计叹十声》、《阎瑞生在监牢叹十声》等,都有单行刊本流传,可以见出此种曲调歌唱的题材十分广泛,可以唱尼姑思凡,可以改编戏曲或古典文学作品,可以唱妓女的苦楚,可以唱怕老婆等家庭琐事,可以唱少女怀春及男女之情,可以唱谋生的苦楚,也可以唱社会新闻等。

李家瑞先生曾指出:“戊戌政变以后,北平市面上有仿〔叹十声〕的体裁作成《康有为人人乐十声》(俗称笑曰乐),《康有为天下恨十声》,大概是翻来覆去,随便仿造,所以有《洋车夫叹十声》,也有《洋车夫乐十声》。〔叹十声〕是正体,〔乐十声〕,〔恨十声〕,都是变体。” 另外,尚有〔叹五更〕的变体。比如《时事叹五更》:

手拿毛笔可叹第一声,叹只叹我国民大家弗肯信,国家事,多蜩螗,外交多失败,弗知道那一年才能享太平?

手拿毛笔叹罢第二声,叹只叹军阀家专把权利争,闹意见,动刀兵,弗肯来统一,怕只怕到后来要做朝鲜人。

手拿毛笔叹罢第三声,叹只叹中国人热度只五分,想当年,全国民,抵制日本货,到如今只落得匿迹又销声。

手拿毛笔叹罢第四声,叹只叹做官人要钱不要命,小百姓,汗血钱,任意来剥削,地方上公益事弗肯来问信。

手拿毛笔叹罢第五声,叹只叹米奸商要算黑良心,弗思量,中国米,留在中国吃,只贪图眼前乐拼命来私运。(民国年间北京打磨厂泰山堂印本《时事叹五更》)

《时事叹五更》只叹了五声,这大概也是服从于内容的需要,因而删减了一半的篇幅。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

叹十声

上上六六 五六工尺 六工六 上工尺 工一四合

叹十声

上上上四六 五六工六尺 六工尺 尺工尺 四尺上四合 合四上 尺工六 尺合尺上四 六工六尺工尺四尺上四合 四尺上四合、四尺上四合

胭花女子

上上上四六 五六工六尺 六工尺 尺工尺 四尺上四合 合四上工六 尺合尺一四 四尺上四合 四尺

二五、〔童子调〕

清末宁波一带兴起的民间曲调。最早的曲词有《宁波童子老时调》与《宁波女童子老时调》两种:

正月小鸡壳里叫,我讨老婆实美貌,进门话我童子老,总是娘欠好,阿妈吓,烦把天烦恼。

二月里水鸭头胫长,人人话,否勿涨,只为矮弄勿为长,寸寸王孔相,阿妈吓,自也不像样。

三月燕子进堂前,奴奴拜堂五六年,同房夫妻各头眠,阿妈吓,要生格两年。

四月乌贼背板红,丈姆走来话一通,说我女婿像毛虫,阿妈吓,话得面孔红咚咚。

五月鸦鹊新郎花,丈姆长来埋怨我,话我屋里否把家,阿妈吓,只要老婆做人家。

六月稻鸡登登叫,宁波人客来割稻,要我天亮扒起早,阿妈吓,日头只好三丈高。

七月游湖嘴里长,狗毴相与大阿伯,我来壁同偷伴张,阿妈吓,看看眼睛痒。

八月着魂树上叫,我去心想千千心,一脚跌落特床了,阿妈吓,尿瓶番丁到。

九月游湖水上浮,我到邻舍去走走,话我黄茄勿色头,阿妈吓,错配姻婚不叙头。

十月老鹰雀天飞,话我黄家无知意,不该做亲去抬其,阿妈吓,话我家财不希奇。

十一月白鸽肚下白,话我黄家无发达,寸寸要气色,阿妈吓,交我也无法。

十二月亚雀长来叫,黄茄屋里真勿好,日夜骂勿高,阿妈下,弄得壮羊叫。(《时调山歌耕集》收录本《新刻宁波童子老时调》)

正月春鸟叫得早,我讨老婆憧女老,吤个狗毴不该讨,总总自我命欠好,阿妈吓,懊悔欠早了。

二月青子两头尖,我呕丈夫同头眠,不是奴奴骨头贱,婆婆吓,夫妻要团圆。

三月鹭鹚脚又长,可恨猫毴姆惹腔,自家人相也不像,阿妈吓,厌比丈夫无冲场。

四月黄鱼透新鲜,奴奴才起实可怜,我有一百随奁田,婆婆吓,财与命相连。

五月野猪窝里逃,不该抬个童子老,亲戚朋友走带到,百样嗄饭也无告,阿妈吓,忖忖实难熬。

六月水鸡带呈炒,自从抬来到今朝,并无话我一句好,婆婆吓,不如屋里去考老。

七月黄狼出洞门,我讨老婆不正经,搭识对门王阿林,阿妈吓,伊倒也为做歪人。

八月淡蝴活活跳,我自从小童子老,话明在前央月老,婆婆吓,嫁妆衣裳也不少。

九月雁鹅北边来,懊悔当年不该抬,总是屋里无家财,阿妈吓,绝了香火无后代。

十月沙鱼正当令,奴奴肚里自有孕,但愿生下一男儿,婆婆吓,不绝香火后代根。

十一月老莺雀天飞,生下儿子不要伊,不是亲生所希奇,阿妈吓,乌龟做到底。

十二月蜊虹冷冰冰,我劝丈夫不必气闷闷,虽然不是亲生子,总总是你后代根,婆婆吓,只要占后夫归正。(《时调山歌耕集》收录本《新刻宁波女童子老时调》)

又有《近体童子调·醒世》一首,收入光绪三十二年(1906)文明学社编辑的《改良唱歌教科书》第九章(附)中,明确称呼此类曲调为〔童子调〕,其曲词为:

正月瑞香花儿开,想起中国眼泪来,埃及印度并越南,个个做奴才,嗳兄弟吓,前船榜样后船看。

二月杏花映日红,洋人手段是真凶,灭国灭教又灭种,说说要心痛,嗳兄弟吓,大家都在劫数中。

三月桃花笑压檐,我们百姓实可怜,大唐国号数千年,今日命难延,嗳兄弟吓,瓜分只怕在眼前。

四月蔷薇花正香,官办彩票骗银洋,湖北江南浙江省,月月买一张,嗳兄弟吓,中国是个大赌场。

五月榴花照眼明,满朝都是老先生,不好武来只好文,个个没良心,嗳兄弟吓,中国地皮送干净。

六月荷花透水开,八国联兵引进来,义和团里少将材,北地受奇灾,嗳兄弟吓,刚毅到底是祸胎。

七月水仙花盈盈,北京要防留学生,日本钦差太狠心,到处拿革命,嗳兄弟吓,淆乱时世难做人。

八月桂花满院黄,中国办事欠停当,总理衙门无事忙,处处赔教堂,嗳兄弟吓,人材还算李鸿章。

九月菊花香正清,俄人占我东三省,日本尚且抱不平,我反看输赢,嗳兄弟吓,自家事体靠别人。

十月芙蓉映水亭,时时赔款真伤心。只为输来勿为赢,该死是百姓,嗳兄弟吓,房捐酒捐顶要紧。

十一月梅花放数瓣,俄国借我山海关,只有借来勿有还,进退实两难,嗳兄弟吓,中立条约已破坏。

十二月蜡梅花儿黄,挽回时势第一章,来了一班维新党,赶紧办学堂,嗳兄弟吓,大家都要帮点忙。(《改良唱歌教科书》收录本《近体童子调·醒世》)

由《宁波童子老时调》、《宁波女童子老时调》与《近体童子调·醒世》可知,此种曲调的结构形式通常为每段四句或五句,最后一句之前加呼告性的衬词,且通常采用“十二月”的体式。

二六、〔无锡景调〕

民国初年无锡一带的时新曲调,一直传唱至今。最早的一种曲词是《无锡景致》:

我有一段情呀,唱把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我有那一点格无锡景呀,细细那格从头末说呀说你听。

小小无锡城呀,盘古到如今,东南格西北共有四城门呀,一到那宣统格三年份呀,新造那格一座末光呀光复门。

光复多闹猛呀,起造电灯厂,四处格八方造得能有样呀,电灯那点得格如同日里向呀,勿论那格男女末多呀多好行。

粉厂连布厂呀,纱厂格丝厂,做工格个个乡下大姑娘呀,一到那丝厂是或样做呀,身上那格香水末扑得喷喷香。

年轻小后生呀,见了大姑娘,走上格前来迷呀迷眼做呀,姑娘末开口是叫后生呀,叫步那格马车末兜兜白相相。

待等礼拜日呀,与你往招商,招商那馆里私呀私情做呀,黄昏那做起末做到大天光呀,一听那格门外末有呀有人声。

连忙着衣裳呀,二人下楼行,连叫那茶房开呀开了门呀,急急那忙忙末进丝厂呀,一到那格丝厂末又要做营生。

有只崇安寺呀,造起小菜场,两边那开起清呀清茶馆呀,当中末摆起小拳场呀,一刀那格一枪末真真好白相。

有只寺园门呀,赛过牛角浜,测字格相面末专诸葛呀,相过那面来末一只洋呀,赛过那格从前末诸呀诸葛亮。

马路一荡平呀,马车闹盈盈,黄包车上都是江北人呀,马车末拖到是公花园呀,要吃那格夜饭末雅呀雅宜园。

吃好我来算呀,要起坐灯船,西门外势一路抬头看呀,娘姨那大姊末多能干呀,少爷那格长来末少呀少爷短。

开船到惠山呀,官人琵琶弹,小曲要唱九呀《九连环》呀,京戏末要唱《独木关》呀,猜拳那格吃酒末对呀对好拳。

有只三宝殿呀,改造是洋房,新造那一只自呀自鸣钟呀,十二个时辰轮流转呀,来往那格客商末在呀在好用!(民国间坊刊巾箱本《无锡景致》)

因《无锡景致》的广泛传唱而创成了〔无锡景〕的新调谱。因源于无锡一带,故又名为〔无锡调〕。〔无锡景调〕大概最初主要唱述地方风光景致,如《无锡景致》、《苏州景致》、《西湖景致》、《湖州景致》、《上海景致》等皆是如此,故又称为〔景致调〕 。但发展到后来,也可谓无景不入,题材颇为广泛:《做亲景致》唱旧时结婚的仪式及情景,《谋杀亲夫景》唱凶杀命案,《堂子景致》唱妓女的悲惨命运,《上海大世界景致》唱一个苏州人到上海大世界旅行时的见闻,介绍了大世界中演出的众多曲艺与戏曲种类及著名艺人,《文明特别上海景致》唱上海三种蹩脚人的堕落生活,《富贵贫贱景》以对比的手法唱述穷人与富人在一年四季中苦乐两重天的不同生活。比如《富贵贫贱景》: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听,我有呀一只富与贫,富贵呀贫贱末各人命生成呀。

春季百花红呀,有铜钱真威风,造起洋房赛过皇宫呀,屋里呀装起电话德律风,朋友呀进出末都用汽车送。

穷人真真穷呀,想想好心痛,清早爬起外头做小工呀,赚来呀并无几百铜,横派呀竖派末总归勿够用呀。

夏季热勿过呀,有铜钱勿要紧,家里吃饭统统都端正呀,西瓜呀汽水末,外加冰淇淋呀,到晚呀汽车兜风北新泾呀。

穷人真伤心呀,勿能讲卫生,苍蝇蚊虫钉拉脚后跟呀,倘然末一个勿小心呀,一出呀毛病末无钱请医生。

秋季七巧天呀,有铜钱真写意,一天三餐无末啥事体呀,勿要呀出门外面做生意呀,叉叉呀麻雀末听听无线电呀。

穷人真可怜呀,秋风勒勒起,大男小女统统要棉衣呀,屋里末并无一块破花絮呀,自家呀想想末只为出眼泪。

冬季冷如冰呀,有铜钱勿要紧,屋里向火炉外加热水汀呀,一日末到夜勿要出门庭呀,喊娘姨叫佣人电铃揿一揿。

穷人真真穷呀,衣衫碎纷纷,落雨末落雪总归要出门呀,倘然呀一日勿做生意经呀,一家呀老少末统统难活命呀。

奉劝富贵们呀,行善莫行凶,救苦救难总要救穷人呀,救济末就是救儿孙呀,加福呀加寿末富贵永勿穷呀。(《袖珍最新时调指南》收录本《富贵贫贱景》)

《时调大观三集》收录的《上海骚大姐山歌》,正文前题“上海骚大姐山歌”,题下小字注明“仿苏州景致调”,曲词为:

我来唱一只呀,上海骚大姐,头浪格梳仔卷呀卷心发呀,再要末生发油来撘呀,一只那个木梳末前留海上插。

两只粉耳朵呀,耳环实在大,九粒格水钻并呀并一窠呀,看看末眼睛要糊涂呀,两片那面孔末红白分清楚。

一只樱桃口呀,红来像日头,一条格纱影在呀在鼻头呀,头颈末拍粉实在厚呀,三只那格金齿呀实在出风头。

衣裳着时路呀,要用白夏布,袖子格短来只有一尺多呀,里向末马夹着紧固呀,四只那格戒指末水钻实在粗。

裤子一套头呀,露出膝满腿,裤子格结带要呀要用绸呀,再要末拿个丝线绣呀,绣出那个三字末名叫福禄寿。

长统真丝袜呀,外加吊袜带,漆布格材料高呀高脚鞋呀,拿尺末量量这只脚,到有那个二寸末加呀加一尺。

身上香水洒,再拿粉来拍,好像那浸勒香呀香粉匣呀,走起末路来夹夹夹呀,别人那个看见末当是大小姐。

买起物事来呀,专门讲扳谈,先生格拿来让呀让我拣呀,改好末再要加一根,不肯那个加些末就要做眉眼。

夥计看清楚呀,骨头已经酥,呒不格一个可以来逃过呀,只好末拿格人情做呀,终算那格老板末暗下来吃苦。

等拉路上走呀,眼睛骨溜溜,引得格少年跟勒在后头呀,数数末到有九十九呀,大姐那个回头末笑笑望前走。

跑进大世界呀,看见大少爷,拿只格眼睛杀呀杀一杀呀,倘然末大少勿回答呀,只好那个再寻末别一个人客。

看见做影戏呀,眼睛笑迷迷,看见格大少只当勿看见呀,拿个末屁股坐下起呀,碰着那个少爷末真正勿争气。

拿俚一回头呀,马上往外走,大姐格想想有的鸭屎臭,骂俚末杀侬骷露头呀,冷天那个死脱衣马上就要臭。

大姐跑转起呀,想想实在气,今朝格碰着才是勿争气呀,送脱末小洋二角钱呀,还要那个拨人末看呀看勿起。

《时调大观四集》收录的《新编苏州景调吃鸦片烟景致》(目录页题“新编苏州调吃雅〔鸦〕片烟”),曲词为:

喉咙润一润呀,唱只鸦片景,吃上鸦片难呀难做人呀,最可惜有种年纪轻呀,日日那要到末烟铺浪向困。

起头瞎呼呼呀,瘾头还勿大,一日两角顶呀顶顶多呀,吸到末后来勿算数呀,一顿那要吃末三钱还要多。

踏进烟子窝呀,身体真难过,脚浪鞋子鞋皮铁搭拖呀,眼腐末好像桂元大呀,一副面孔末黑得墨擦乌。

困到铺浪向呀,眼目就清亮,连忙一筒装上老烟枪呀,呼起来声音真真响,喝口那滚茶末还要嫌此冷。

起头烟呼进呀,勿肯朝外喷,吸子几筒勿曾停一停呀,觉着末慢慢有精神呀,坐起那身来末拿鼻涕哼一哼。

鼻涕出干净呀,揩面吃点心,吃饱肚皮再拿烟来吞呀,吸到末五斤狠六斤呀,肩架那勿扛末身体亦吃挺。

鸦片一吃挺呀,格外有精神,一只喉咙响得无淘成呀,谈谈末大土顶起劲呀,一块那洋钿末只有钱二分。

说说白相相呀,个个是老枪,老枪讲张终归讲老枪呀,老枪末吃烟喷喷香呀,吾呢那从前末有只象牙枪。

川土价钱强呀,两只洋一两,可惜性子有呀有些硬呀,外加末扦子勿肯张呀,顶好那红土末拿来镶一镶。

讲得正起劲呀,又要老毛病,眼泪喷涕接连打勿停呀,懒腰伸一伸呀,今朝那鸦片末吃得勿过瘾。

这种吃烟人呀,瘦得无淘成,面孔好像 孙精呀,身浪末只有皮勒筋呀,况且末难做生意经呀,吃到那后来末衣裳当干净。

苏州恒志书社刊刻的《新抄苏州景致》,正文前的标题下方标有小字注“仿无锡调”,曲词为:

拿只小胡琴呀,唱唱苏州景,苏州个景致说呀说不尽呀,让为末虎邱顶有名呀,慢慢能个唱呀慢慢能个听。

走进头山门吓,看见二仙亭,五十三参参参见观音吓,千人末石边真娘坟吓,新种那个桃花吓红吓红喷喷。

叫船去游春吓,灵岩十八景,观音山轿子人呀人抬人吓,返过末御道到范坟吓,钵盂泉个清水末泡呀泡香茗。

走上一线天吓,再返上白云,远望个太湖白吓白腾腾吓,心中末思想转回程吓,岸浪那个电灯末亮吓亮晶晶。

枫桥寒山寺吓,夜夜听钟声,五百名贤沧吓沧浪亭,七塔末八憧好风景呀,宝带桥个环洞数呀数勿清。

金阊银胥门呀,观里闹音音,御道个摊头摆得蜜蜜层呀,殿浪末供个是三清呀,来来那个往往多是烧香人。

禅师倪云林呀,巧推狮子林,八字个宝塔共总造九层呀,护龙街相对子呀正山门呀,男男那个女女末来求好时辰。

夜快出阊门呀,坐部小四轮,兜到留园散吓散散心吓,松柏末同春好凤景吓,留园那个景致末景景有名声。

西园大丛林吓,古刹仿林隐,五百尊罗汉大半多装金吓,隔壁末再有花园景吓,放生那个池内呀湖呀湖心亭。

城里有花园呀,城外有戏馆,新戏个布景实在真好看吓,晏月楼大菜一块半吓,块半那个洋钿末合吓真合算。

阊门住旅馆吓,夜夜客人满,要算苏台鼎吓鼎畅宽吓,铁路末饭店大菜馆吓,惠中那个来往吓大吓大官员。

叫只大厂船吓,荡湖去转转,娘姨个官人坐子一大船吓,二人末吃酒再豁拳吓,苏州那个景致吓唱吓唱勿完。

可见,《苏州景致》本为《无锡景致》的仿作,曲调为〔无锡景调〕,而后大概因《苏州景致》的广泛流传,标题名成为调名,故这一曲调又获得了〔苏州景致调〕、〔苏州景调〕、〔苏州调〕的别称。

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电影《三笑》中采用了〔无锡景调〕;2011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插曲《秦淮景》用的是〔无锡景调〕,可见该曲调自民初产生以来,直到今天仍然保持活力。

二七、〔鲜花调〕

或谐讹为〔仙花调〕。此种曲调,张继光先生在《民歌〔茉莉花〕源流初探》一文和《民歌〔茉莉花〕研究》一书中有详细考述,李家瑞先生的《打花鼓》和车锡伦先生的《清同治江苏查禁“小本唱片目”考述》也有较详细的介绍。该曲调历史悠久,名称很多,如〔双叠翠〕、〔鲜花调〕、〔茉莉花〕等。

明代俗曲〔双叠翠〕(或称〔双叠词〕)应是该曲调最早的源头,张继光先生在《民歌〔茉莉花〕研究》一书中对此有详细的考述。 明代刘效祖(1522—1589)的《词脔》一书收有八首以〔双叠翠〕为曲牌的作品,可见至迟在万历十七年(1589)以前〔双叠翠〕曲牌已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像刘效祖这样的文人的青睐。〔双叠翠〕应是该曲调最早的名称。在清初,这一曲牌仍很习见。云阳嗤嗤道人的话本小说集《警寤钟》第三回“陪嫁童妄思佳丽”中有一曲《美人十胜》,就由十首〔双叠翠〕组成。

该曲调得名为〔鲜花调〕,大概是在康熙年间。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有一首《打花鼓》的竹枝词:“赛会时光趁踏青,记来妾住凤阳城。秧歌争道鲜花好,肠断冬冬打鼓声。”题下注云:“凤阳妇人多工者,又名‘秧歌’,盖农人赛会之戏。其曲有‘好朵鲜花’套数。鼓形细腰,若古之搏拊然。” 据此则至迟在康熙时“鲜花调”的名称已经出现,还与打花鼓曲艺(或称秧歌)相结合,成为打花鼓曲艺的重要曲牌,并出现了以该曲调演唱的套曲,在南北广受欢迎。 而之所以得名“鲜花调”,应是以此曲调来演唱的歌词中,其首句通常为“好一朵鲜花”。现存最早的首句为“好一朵鲜花”的〔鲜花调〕唱词是乾隆年间曲集《缀白裘》六集所收《花鼓》剧中的〔花鼓曲〕唱词:

〔花鼓曲〕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有朝的一日落在我家。你若是不开放,对着鲜花儿骂。你若是不开放,对着鲜花儿骂。

〔又〕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开赛不过了他。本待要采一朵带,又恐怕看花的骂。本待要采一朵带,又恐怕看花的骂。

〔又〕八月里桂花香,九月里菊花黄,勾引得张生跳过粉墙。好一个崔莺莺,就把那门关儿上。好一个崔莺莺,就把那门关儿上。

〔又〕哀告小红娘,哀告小红娘,可怜的小生跪在东墙。你若是不开门,直跪到东方儿亮。你若是不开门,直跪到东方儿亮。

〔又〕豁喇喇的把门开,豁喇喇的把门开,开开的门来不见了张秀才。你不是我心上人,倒是贼强盗。你不是我心上人,倒是贼强盗。

〔又〕谁要你来瞧?谁要你来瞧?瞧来瞧去,丈夫知道了。亲哥哥在刀尖上死,小妹子就悬梁吊。亲哥哥在刀尖上死,小妹子就悬梁吊。

〔又〕我的心肝,我的心肝,心肝的引我上了煤山。把一双红绣鞋,揉得希脑子烂。把一双红绣鞋,揉得希脑子烂。

〔又〕我的哥哥,我的哥哥,哥哥的门前一条河。上搭着独木桥,叫我如何过?上搭着独木桥,叫我如何过?

〔又〕我也没奈何,我也没奈何,先脱了花鞋后脱裹脚。这的是为情人,便把那河来过。这的是为情人,就把河来过。

〔杂板〕雪花儿飘飘,雪花儿飘飘,飘来飘去,三尺三寸高。飘了个雪美人,更比冤家儿俏。

〔又〕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姣姣化掉了。早知道不长久,不该把你怀中抱。早知道不长久,不该把你怀中抱。

〔又〕我的姣姣,我的姣姣,我弹琵琶,姣姣吹着箫。箫儿口中吹,琵琶怀中抱。吹来的弹去,弦线断了,我待要续一根,又恐那傍人来笑。 再看清末民国流传的《文鲜花》:

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我情愿不出门,对着鲜花儿落。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香赛不过,我本要采一朵带,恐怕花神儿骂。

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勾引张生跳过粉墙,好一个崔莺莺,就把门关上。

哀告小红娘,哀告小红娘,苦怜小生离别家乡,你若不把门开,跪到天明也罢。

双手把门开,双手把门开,八幅罗裙底下衣裳,你那里偷眼瞧,奴把罗裙盖。

忙赶上去瞧,转过湾儿,冤家不见了,我道是心上人,谁知贼强盗。

我的娇娇,我的娇娇,娇娇是琵琶,我是一枝箫,箫儿口中吹,琵琶怀中抱。

吹又吹得好,弹又弹得妙,正好弹唱吹,丝弦又断了,我本要留难你,恐怕旁人笑。

谁叫你来瞧,谁叫你来瞧,瞧来瞧去老夫人知道,小情哥性命难保,小妹子悬梁儿吊。

我的心肝,我的心肝,为着你心肝想有几番,好一双红绣鞋,走得苦恼陈烂。

好一个九连环,好一个九连环,又谁人开得来九连环,他是奴的有情人,双手与郎腰。

忙转绣房,高点银灯,等着情郎,这多是为情人,等得奴心叹。

打扮着情哥,情哥的门前,隔一条小河,上搭着独木桥,叫我如何儿过?

奴也没奈何,奴也没奈何,先脱了花鞋后脱之裹脚,这是为情人,奴把河来过。

雪花儿飘飘,雪花飘飘,飘来飘去三尺三寸高,飘一个雪美人,更比冤家俏。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太阳一出冤家不见了,早知道不长久,怎肯怀中抱?

好一个小冤家,好一个小冤家,冤家与奴地久天长,我好比卖油郎,独占把花魁来戏。

何日再相逢,何日再相逢,有朝一日不负奴的心,与郎同枕眠,奴也好心欢,鸳鸯一对奴的终身,鸳鸯一对奴的终身。(《新编时调小曲》收录本《文鲜花》)

《文鲜花》的唱词显然是由《缀白裘》所收《花鼓》剧里的〔花鼓曲〕派衍而来,不过比《花鼓曲》增加了“好一个九连环”、“忙转绣房”、“好一个小冤家”、“何日再相逢”四段曲词,融入了比〔花鼓曲〕晚出的时调《九连环》的曲词。另外,“我的娇娇”、“吹又吹得好”两段的内容,〔花鼓曲〕中作一段,放在篇末。从曲调结构来看,《文鲜花》主要是五句体,每段首二句亦常用叠句。这种五句体的曲调形式是〔鲜花调〕唱词的主流。明代刘效祖《词脔》与清初云阳嗤嗤道人《警寤钟》里的《美人十胜》,所用〔双叠翠〕曲牌皆为五句体。又如清末民初流传的《金莲戏叔鲜花调》,曲词也是典型的五句体:

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我唱的鲜花另有一家,好一个潘金莲,独坐在南楼下。

好一个武松,好一个武松,景阳岗上打虎逞英雄,家住在阳谷县,打虎威名称重。

回家看长兄,回家看长兄,紫石的街坊又到胡同,叫嫂嫂快开门,金莲把步移动。

双手把门开,双手把门开,开了门儿二叔你回来,你长兄不在家,上街把烧饼卖。

朔风儿冷飕,朔风儿冷飕,彤云密布雪下满街头,我这里沽美酒,要把二叔来候。

金莲把酒筛,金莲把酒筛,二叔你饮酒且自开怀,不知道二叔还,未办得肴和菜。

武二把酒筛,武二把酒筛,叫一声嫂嫂你请站开,嫂与叔不亲授,嫂嫂你休见怪。

二叔你自忖,二叔你自忖,自己的叔嫂认甚么真,我奉敬一杯酒,那怕旁人谈论?

再把酒来筛,再把酒来筛,久闻叔叔好把烟花爱,常言道男子汉,谁不把花来爱?

嫂嫂你好差,嫂嫂你好差,俺武二爱酒从不贪花,叫一声贤嫂嫂,你说的那里话?

二叔你自忖,二叔你自忖,从来男子总会假撇清,你说道不贪花,我却全然不信。

嫂嫂你好差,嫂嫂你好差,武二心事紊乱又如麻,你若是不相信,哥哥回来问他。

休提那冤家,休提那冤家。自己丈夫称甚么冤家?若提起风流事,就要免战牌挂。

终日不归家,终日不归家,躭误青春怎不埋怨他?叫一声老天爷,倒不如死了罢。

闷死了咱家,闷死了咱家,盼望着哥哥怎不回家?没廉耻大嫂嫂,羞耻全然不怕。

金莲没奈何,金莲没奈何,怀抱了叔叔叫声恩哥,快些去解衣服,和你一床去卧。

怒气冲斗牛,怒气冲斗牛,气坏了武二急皱眉头,你看那无耻嫂,叫我如何下手?

金莲主意差,金莲主意差,我将真心托付了与他,谁想他男儿汉,只算一场空话?

丝弦果然高,丝弦果然高,正弹正唱丝弦又断了,我欲要换新弦,又恐怕旁人笑。(《南北小曲大观甲集》收录本《金莲戏叔鲜花调》)

不论是《缀白裘》所收《花鼓》剧里的〔花鼓曲〕,还是清末民初广泛流传的《文鲜花》、《金莲戏叔鲜花调》等,首段开端都叠唱“好一朵鲜花”,这不但是该曲调得名为〔鲜花调〕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能是其得名为〔双叠翠〕的原因。

至迟在乾隆年间,该曲调又得到了〔茉莉花〕的别称。乾隆末期,约翰·巴劳的《中国旅行记》( Travels in China )中载有歌曲《茉莉花》 [1] ,其曲调同〔鲜花调〕,这是现存最早的以《茉莉花》为歌名的曲词。《缀白裘》所收《花鼓》剧里的第二支〔花鼓曲〕唱词:“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开赛不过了他。本待要采一朵带,又恐怕看花的骂。本待要采一朵带,又恐怕看花的骂。”以“好一朵茉莉花”的叠句开端,大概因这一唱词的广泛流传而后遂以“茉莉花”为调名,并流传到国外。

总之,自乾隆以后直到现在,这种曲调便以〔双叠翠〕、〔鲜花调〕、〔茉莉花〕等不同的名称在全国各地得以流传,并行不悖,深入人心。道光二十八年(1848)邗上蒙人所撰小说《风月梦》第七回有这样一段文字:

众人催着魏璧说令,魏璧道:“我不说,吃杯酒吧。”吴珍不肯,再三催促,魏璧道:“托塔天王;每日五更清晨起;勾引张生跳过粉墙。”众人笑道:“魏兄弟,你要罚多少?”魏璧道:“我并未说错,因何要罚?‘托塔天王’是晁盖的绰号,‘每日五更清晨起’,难道不是句书?‘勾引张生跳过粉墙’,难道张生不是《西厢》上人?”贾铭道:‘魏兄弟,你不必强辩了。晁盖不在天罡地煞正传之内,然而尚系《水浒》人,还可将就;这‘每日五更清晨起’是后人撰的《女儿经》,并不是《四书》,该罚一大杯;这‘勾引张生跳过粉墙’,是那唱的鲜花上的,并非《六才》词句,又该罚一大杯。”

“勾引张生跳过粉墙”出自《缀白裘》所收《花鼓》剧里的〔花鼓曲〕,魏璧行此令语,恰恰反映了道光年间〔鲜花调〕的巨大影响力。或许是在民间影响太大的缘故,以此曲调歌唱的曲词后来还受到官方的查禁。同治七年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中列有《文鲜花》、《活捉鲜花》、《戏叔武鲜花》三种。在《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中,余治列出的“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单”中,也有《武鲜花》 、《好一朵鲜花》二种。但禁而不止,清末民初这些“淫词艳曲”仍在广泛传唱。直到今日,以〔鲜花调〕演唱的各种唱词仍在江苏、浙江、北京、河北、东北、山西、陕西等地广泛流传,特别是民歌《茉莉花》更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

小工调  鲜花调

六工六五上五六又又五六 工六五上五六、工尺六尺 工六工尺上 工尺上工尺又上五六工尺 六尺工六工 □尺上、上四上尺 上四合 上四 上上四合

鲜花调

六工六、五上五六 六工六 五上五六 六五六 工六五上 五六工尺 六尺工六工尺上工尺上 工尺六上五六工尺 六尺上 六工尺 上上四上尺 上尺上 四合 四上上四合 工尺上工尺 过门六上五六工尺 六尺工六上尺上

鲜花调

尺一尺工六工尺 尺一尺工六工尺 尺工尺 尺工六工尺 一四一尺一四合 四一合 一四尺工六工尺 一四一尺一四合 工六五五六尺 六尺工六五 六工六

二八、〔小郎儿〕

或名〔小郎调〕、〔哭小郎〕等。乾隆年间扬州的新兴曲调。《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第四十八条载:“玉版桥乞儿二:一乞剪纸为旗,揭竹竿上,作报喜之词;一乞家业素丰,以好小曲荡尽,至于丐,乃作男女相悦之词,为《小郎儿》曲。相与友善,共在堤上,每一船至,先进《小郎儿》曲,曲终继之以报喜,音节如乐之乱章,人艳听之。《小郎儿》曲即十二月采茶养蚕诸歌之遗,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词虽鄙俚,义实和平,非如市井中小唱淫靡媚亵可比。” 可见,此曲为扬州玉版桥一乞丐所创,他因好小曲而家财荡尽,沦为乞儿。他所作的《小郎儿》曲,唱男女相悦之情,可能是“十二月体”的歌曲。此曲当时极为风靡,因而创制出〔小郎儿〕的新调谱。大概因“玉版桥”在扬州下河一带,所以后来又称此调为〔下河调〕。车锡伦先生的《清同治江苏查禁“小本唱片目”考述》曾介绍过这支曲调。

嘉庆年间钞本《时调小曲丛钞》收录〔玉琳琅调〕的曲词《四季花》和《别情哥》:

春季想思〔滴滴金〕,早梅芳儿呀,紫燕飞来,红杏芬儿呀,对对盟,哥哥。绿杨枝上莺啼倦,小桃红儿呀,安排青眼,玉令郎儿呀,接你行,哥哥。

夏季相思〔剪剪花〕,牡丹开儿呀,端阳共庆,石榴花儿呀,龙舟划,哥哥。薰风飒飒萤光照,并头莲儿呀,鸳鸯戏水,玉令儿郎呀,荷叶下,哥哥。

秋季相思〔夜夜游〕,梧叶落儿呀,高步蟾宫,桂枝香儿呀,月华透,哥哥。金风玉露重阳到,黄菊瘦儿呀,一双心意,玉令郎儿呀,两相投,哥哥。

冬季相思〔哈哈笑〕,芙蓉娇儿呀,寒鹊对对,腊梅开儿呀,又来了,哥哥。雪花飘在巫山上,天竺影儿呀,冰心一片,玉令郎儿呀,相思调。

柳绿桃红东风和,玉令郎儿呀,珠泪滴滴,亲人儿呀,别情哥,哥哥。手挽才郎分离苦,玉令郎儿呀,绛唇轻起,亲人儿呀,叫声哥,哥哥。

与你相交半载多,玉令郎儿呀,只望长久,亲人儿呀,结丝萝,哥哥。谁知平地风波起,玉令郎儿呀,爹娘把奴,亲人儿呀,要配夫,哥哥。

倘然你心难丢奴,玉令郎儿呀,得便前来,亲人儿呀,望望奴,哥哥。倘被夫君盘问起,玉令郎儿呀,只要称声,亲人儿呀,表妹夫,哥哥。

一朝凑巧无人过,玉令郎儿呀,风流美事,亲人儿呀,两相和,哥哥。才郎听得泪如雨,玉令郎儿呀,宛如乱箭,亲人儿呀,射心窝,哥哥。

恩姐倘然出嫁夫,玉令郎儿呀,原将一命,亲人儿呀,赴阎罗,哥哥。将情诉于阎罗晓,玉令郎儿呀,要问月老,亲人儿呀,原配我,哥哥。

听到伤心泪更多,玉令郎儿呀,反将言语,亲人儿呀,劝情哥,哥哥。偷香原是能人做,玉令郎儿呀,因何你言,亲人儿呀,志气无?哥哥。

三足金蝉无处摹,玉令郎儿呀,两足裙钗,亲人儿呀,要许多,哥哥。用心访一如花女,玉令郎儿呀,比奴容颜,亲人儿呀,差不多,哥哥。

天长地久结丝萝,玉令郎儿呀,露水恩情,亲人儿呀,有若无,哥哥。结发夫妻同到老,玉令郎儿呀,如鱼得水,亲人儿呀,心调和,哥哥。

《四季花》和《别情哥》的曲调形式全同清末民初流传的〔小郎调〕,可见,该曲调又名〔玉琳琅调〕。

《白雪遗音》卷三载〔小郎儿〕曲词《春》、《夏》、《秋》、《冬》四首,内容为佳人四季想郎,所以又总名《四季想郎》。同治七年查禁“小本淫词唱片目”中有《四季小郎》一种,可能即为《四季想郎》之同曲异名。

清末民初传唱的时调中,用〔小郎儿〕曲调的有《十二月小郎》、《新出哭小郎儿》(《十二月花果小郎》)、《小郎闹五更——小妹山歌》、《和尚采花山歌》等。《十二月小郎》或许就是当初扬州乞儿所作的《小郎儿》:

正月初一拜姐姐年,小郎儿呀,双膝跪在,新人儿呀,姐面前,哥哥。十指尖尖挽郎起,小郎呀,自家姊妹,亲人儿呀,拜甚么年,哥哥。吃三杯来滑三拳,小郎儿呀,五子登科,亲人儿呀,中状元,哥哥。

二月初一去瞧郎,小郎儿呀,我郎得病,亲人儿呀,睡在牙床,哥哥。三寸金连踏板上踮,小郎儿呀,挂起帐子,亲人儿呀,坐在牙床,哥哥。伸手揭起红绫被,小郎儿呀,用手摸郎,亲人儿呀,热胸堂,哥哥。不知小郎得的甚么病,小郎儿呀,上半叚暖来,亲人儿呀,下半叚凉,哥哥。上半叚暖来炉中火,小郎儿呀,下半叚凉来,亲人儿呀,凉如冰,哥哥。

(按:据鸿文堂刊巾箱本《口传十二月小郎》,此段开端有脱文“三月初一去瞧郎,小郎儿呀,”)手拿白米,亲人儿呀,共生姜,哥哥。白米煮粥郎不吃,小郎儿呀,生姜煎汤郎不尝,亲人儿呀,郎不赏,哥哥。哭哭啼啼房门踮,小郎儿呀,珠泪点点,亲人儿呀,洛两旁,哥哥。

四月初一去瞧郎,小郎儿呀,各州各县,亲人儿呀,求仙方,哥哥。那个郎中医得郎君病体好,小郎儿呀,头上金钗,亲人儿呀,□上两行,哥哥。金钗本是郎打的,小郎儿呀,愿舍金钗,亲人儿呀,舍不得郎,哥哥。

五月初一去瞧郎,小郎儿呀,身死〔骑〕白马,亲人儿呀,进庙堂,哥哥。白马扣在棋杆上,小郎儿呀,手提香烛,亲人儿呀,进庙门,哥哥。长香元宝垆内焚,小郎儿呀,双膝跌跪,亲人儿呀,拜求神灵,哥哥。保得郎君病体好,小郎儿呀,许个猪来,亲人儿呀,许个羊,哥哥。求一千问一卦,小郎儿呀,千上卦上,亲人儿呀,郎的命不长,哥哥。

六月初一去瞧郎,小郎儿呀,手拿剪尺,亲人儿呀,做衣裳,哥哥。往年做衣打扮小郎儿街上走,小郎儿呀,今年做衣,亲人儿呀,要见闫王,哥哥。蓝的浆得蓝如靛,小郎儿呀,白的浆的,亲人儿呀,白如霜,哥哥。

七月初一去瞧郎,小郎儿呀,我郎死在,亲人儿呀,象牙床,哥哥。黑漆板门除一扇,小郎儿呀,我把小郎,亲人儿呀,搭在门板上,哥哥。诸亲六眷来做夜,小郎儿呀,丢得小寡妇,亲人儿呀,好伤心,哥哥。

八月初一去买棺,买一口呀,买一口棺材,亲人儿呀,叫人抬,哥哥。酒食朋友朝朝有,小郎儿呀,急难之中,亲人儿呀,无一人,哥哥。诸如有我郎君在,小郎儿呀,不来抬呀,亲人儿呀,也来抬,哥哥。

九月初一去打坑,小郎儿呀,小郎儿呀,十二把铲锄,亲人儿呀,两边分,哥哥。打坑诸位深深打,小郎儿呀,把我小郎君,亲人儿呀,埋在当中,哥哥。

十月初一去伏山,小郎儿呀,手拿面斤,亲人儿呀,豆腐干,哥哥。哭哭啼啼来到荒郊,小郎儿呀,见了坟茔,亲人儿呀,拜呈埃,哥哥。有儿坟前飘白纸,小郎儿呀,无儿坟前,亲人儿呀,冷清清,哥哥。清凉瓦屋你不住,小郎儿呀,三尺黄土,亲人儿呀,可存你身,哥哥。

十一月初一来做坟,小郎儿呀,门前(按:“前”字后疑脱一字)起,亲人儿呀,番杆来,哥哥。七月初一不到番杆做,小郎儿呀,和尚道士,亲人儿呀,超度亡魂,哥哥。鼓乐喧天真热闹,小郎儿呀,丢得小寡妇,亲人儿呀,冷清清,哥哥。

十二月初一去辞年,小郎儿呀,烧灵脱孝,亲人儿,要嫁人,哥哥。本当守你三五载,小郎儿呀,犹恐躭误,亲人儿呀,我青春,哥哥。今日灵前烧一张纸,小郎儿呀,以后与你,亲人儿呀,是外人,哥哥。(聚盛堂刊巾箱本《口传十二月小郎》)

又如《新出哭小郎儿》(或名《十二月花果小郎》),常加花、果、物等名儿的衬词,亦较有特色:

(正月)正月元旦是青春,桂花元儿呀,家家户户,核桃仁儿呀,看龙灯,哥哥。旧年我郎在家里,红黑枣儿呀,饮杯巡儿,瓜子仁儿呀,双双同,哥哥。

(二月)二月十二百花生,安豆头儿牙,思想情郎,韭菜芽儿呀,动人心,哥哥。朝年我郎在家曾把风筝放,拘〔枸〕杞头儿呀,睹物思情,香葱头儿呀,实可怜,哥哥。

(三月)三月杨柳遍树青,荠菜花儿呀,家家祭扫,松花果儿呀,到坟茔,哥哥。有儿坟前飘白纸,蝴蝶儿呀,无儿坟前,燕笋尖儿呀,冷清清,哥哥。

(四月)四月牡丹初放心,蚕豆米儿呀,茉香芍药,水红萝卜儿呀,共新茶,哥哥。乌米饭儿味水香,淮菱人儿呀,满街鲥鱼,玟塊花儿呀,共樱桃,哥哥。

(五月)五月端午闹龙舟,石榴花儿呀,菖蒲艾菊,蒜鸭蛋儿呀,与谁赏,哥哥。五毒灵符(按:据鸿文堂刊巾箱本《口传十二月花果小郎》,此处应有脱文“门前贴”),雄黄酒儿呀,他那里饮来,赔坐傍儿呀,我这里想,哥哥。

(六月)六月炎天热难当,凤仙花儿呀,凉亭避暑,花红果儿呀,吃西瓜,哥哥。池内荷花何人采,莲花香藕儿呀,蒲桃袈下,(按:此此疑脱“茉”字)莉花儿呀,阵阵香,哥哥。

(七月)七月七巧七秋凉,夜来香儿呀,雀桥逢逆,莲蓬子儿呀,会牛郎,哥哥。蚊子苍蝇无其数,鹅毛扇儿呀,青纱帐外,火萤虫儿呀,亮堂堂,哥哥。

(八月)八月十五是中秋,雁来红儿呀,团圆月饼,花香藕儿呀,共红菱,哥哥。海棠秋菊瓶内插,毛豆角儿呀,香椽佛手,桂花球儿呀,敬月光,哥哥。

(九月)九月九日是重阳,鸡冠花儿呀,棠子糕(按:此处疑脱落一字),重阳旗儿呀,与螃蟹,哥哥。满园菊花齐开放,山里红儿呀,处处登高,生姜芽儿呀,郎不吃,哥哥。

(十月)十月阳春是立冬,梧桐叶儿呀,旧年之时,芙蓉花儿开,做冬衣,哥哥。酒食朋友朝朝有,金菊花儿呀,我郎在外,无花果儿呀,半个无,哥哥。

(十一月)十一月雪花飘,柏子糕儿呀,红炉暖阁,水仙花儿呀,好心焦,哥哥。贫穷之时无人问,浇切糖儿呀,富在深山,老梅庄儿呀,有远亲,哥哥。

(十二月)十二月里四季终,天竺果儿红,猪头三牲,腊梅花儿呀,费尽心,哥哥。门神挂落自己贴,旗竿斗儿呀,送灶辞神,灶糖饼儿呀,又一年,哥哥。(《(最新)时调大观》收录本《新出哭小郎儿》)

《和尚采花山歌》在清末民初曾广泛传唱,或因此故,〔小郎儿〕曲调又赢得了〔和尚采花调〕的别号:

月亮一出亮澄澄,那摩,出家和尚,摩利摩化萨,采鲜花吓,阿弥陀佛。

三步改作两步走,那摩,一见了姐儿,摩利摩化萨,笑微微呀,阿弥陀佛。

端张板凳和尚坐,那摩,装一桶香烟,摩利摩化萨,用杯茶呀,阿弥陀佛。

不吃你家茶和姻〔烟〕,那摩,今日的有意,摩利摩化萨,采鲜花呀,阿弥陀佛。

你家丈夫可在家?那摩,昨日出外呀,摩利摩化萨,不在家呀,阿弥陀佛。

姐儿双双进香房,那摩,揭开那红被,摩利摩化萨,采鲜花呀,阿弥陀佛。

听见丈夫回家转,那摩,和尚的一听,摩利摩化萨,心惊跳呀,阿弥陀佛。

慌忙里面钻狗洞,那摩,狗咬我光头,摩利摩化萨,血淋淋呀,阿弥陀佛。

和尚逃走大殿上,那摩,一见我师父,摩利摩化萨,作一揖呀,阿弥陀佛。

师父门前罚个愿,那摩,永不敢采花,摩利摩化萨,放宽恕呀,阿弥陀佛。

师父一见心大怒,那摩,犯了我的清规,摩利摩化萨,打出门外,阿弥陀佛。(《时调新曲》收录本《和尚采花》)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多种〔小郎调〕的工尺谱,可见该曲调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变异:

哭小郎调

五六五六 五上五六工尺 工五五上五六 五六六五上上 五六工尺工  六五六工尺 工尺六 五六工尺上 尺上

小郎调

六五工尺 六五工尺 六五工尺 一四一 工工六工尺工尺 尺一尺工六 五六工六尺 一四一尺工尺 一四四一尺 六工尺、一四合 四合

又小郎

工尺六工 工六工尺上 工六工尺 工尺 工尺尺工六六工上乂上上尺工 四合四合

小郎

六工尺 六工尺 工六工尺一乂一 六六六工尺 工尺尺工五六五六工尺 上尺一乂乂乂乂合

二九、〔小尼僧〕

〔小尼僧〕曲调的典型曲词唱小尼姑思凡,在流传过程中衍生出《小尼僧下山》、《小尼思凡》(或名《尼姑思凡》)、《小尼姑下山凤阳调》(或名《小尼姑下山》)、《俏尼思凡凤阳调》等多种大同小异的类似曲词。比如《小尼僧下山》:

一更里个小尼僧进庵堂,手拿的念佛珠眼泪汪汪,女孩儿削发真个苦,正在青春儿不配年少郎。怨一声爷来恨一声娘,大不该将女儿送进庵堂,天天要念观世音佛,夜夜的思想年少郎。

二更里个小尼僧甚悲伤,怎能勾姐妹门对对两成双?穿红着绿在听上坐,怀抱的小婴儿叫一声亲娘。奴思想两成双,梳起的乌云髻巧样装,头上鲜花带几朵,如意的金钗儿分做两傍。

三更里个小尼僧甚惨恓,一轮的明月儿就转过西,将身儿坐在床沿上,手拿数珠念那摩。念一声南无观世音发个慈悲心,保佑我的小尼僧早出了庵门,下山早把情人配,重修的庵堂佛装金身。

四更里个小尼僧睡矇眬,梦见个情人儿走进我房中,双手扭住袍和袖,沉香的床上两情沉。二人正在情浓处,忽听得铁马儿响叮咚,惊醒奴的想思梦,醒转来时一场空。

五更里来睡天明,忽听得更鸡儿连叫数声,念佛心扬高搁起,(按:此处疑脱“一”字)心思想有情人。产下男并女,是我的贫尼后代人。鳌鱼脱下金钩钩,摆尾摇头下山林。(上海图书馆藏坊刊巾箱本《小尼僧下山》)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小尼僧〕的曲谱:

工六工尺 工一四 尺一尺 四一四 工工六 工尺合四一尺工一四 尺一尺 四一四 工工六工尺 一尺工六尺 尺工尺 一四尺一尺 四一四 工工六工尺 合 合四四尺一 四尺一尺 四一四 六工六 工尺

三〇、〔杨柳青调〕

丁日昌查禁的“小本淫词唱片目”与余治《劝收毁小本淫词唱片启》中的“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单”,都列有《杨柳青》一种。此种曲调,车锡伦先生《清同治江苏查禁“小本唱片目”考述》一文有详细考述。

杨柳青本是天津西面大运河边的一个古镇渡口,因运河两岸多种杨柳而得名。《霓裳续谱》卷四收套曲《俺家住在杨柳青》,由〔平岔〕、〔独柳调〕、〔岔尾〕组成,唱一个娘家住在杨柳青的女子,嫁到了独柳,在夫家受苦受累,丈夫是一个纤夫,一去两三月不归家,撇得她冷冷清清、孤孤单单。因此,她埋怨爹娘当初不该听信媒婆之言。这只套曲由运河船工带到南北各地,嘉庆年间面目上有了一些改变。《白雪遗音》卷三〔起字呀呀哟〕一类中收《杨柳青》一首,以〔起字呀呀哟〕作头,用〔边关调〕、〔勾月梅〕、〔银纽丝〕、〔绣荷包〕、〔十不闲〕等调联唱,内容与《俺家住在杨柳青》大体相同,但增加了纤夫妻子五更思夫的内容。其中,〔绣荷包〕的曲词为:“四更四点睡不着,思想儿夫好心焦,相思情,磞哦,松哦可是睡不着。丈夫不回来,无人把书稍,思思想想我的泪珠抛,相思情,磞哦,松哦,可是泪珠抛。” 这套曲子传到江南后,其中的〔绣荷包〕曲调流传甚广,曲中的和声词(衬词)“相思情,磞哦,松哦”改为“杨柳青阿崩阿松阿嗳嗳吓”或“杨呀杨柳叶儿青呀,七搭七呢崩哦,松又松哦崩又崩哦”等。因此,〔绣荷包〕的曲名也改为〔杨柳青〕。

目前所见清末民初传唱的时调中,用〔杨柳青〕曲调的典型曲词有《十把扇子》、《青阳扇》、《扇子曲》。比如《改良绘图新鲜时调天集》收录的《新刻十把扇子》:

一把扇子七寸长,一人扇风二人凉,杨柳青阿崩阿松阿嗳嗳吓二人凉。二人凉来二人凉,想坏家中少年郎,杨柳青阿崩阿松阿嗳嗳吓少年郎。

二把扇子骨里黄,一面姐来一面郎,杨柳青阿崩阿松阿嗳嗳吓一面郎。郎想姐来姐想郎,二人想的面皮黄,杨柳青阿崩阿松阿嗳嗳吓面皮黄。

……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拾把扇〕的工尺谱:

六六五六上 尺工六尺 尺工六工上尺工六尺 合合四上四上四合上上尺 工六尺 四上 上四合

三一、〔银纽丝〕

或名〔银钮丝〕、〔银绞丝〕、〔雪藕丝〕等。此种曲调,源流较为久远。早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就已兴起,流行很广,直至清末民初,仍然传唱不衰。

王骥德《曲律》卷一“论曲源第一”记载:“至北之滥流而为〔粉红莲〕、〔银纽丝〕、〔打枣竿〕,南之滥流而为吴之〔山歌〕、越之〔采茶〕诸小曲,不啻郑声,然各有其致。” 《万历野获编》中“时尚小令”一条记载:“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 可见,〔银纽丝〕最初大概于嘉靖、隆庆年间兴起于北方民间,后来流传到两淮及江南一带。与〔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等时调曲调一样,〔银纽丝〕的内容以唱男女情致为主,用语可能比较浮荡,所谓“淫媟情态”是也。

康熙年间蒲松龄所撰《姑妇曲》、《慈悲曲》、《禳妒咒》、《富贵神仙》、《磨难曲》等俚曲常用〔银纽丝〕曲调。乾隆年间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第十五条提到此种曲调,谓“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最先有〔银钮丝〕、〔四大景〕、〔倒扳桨〕、〔剪靛花〕、〔吉祥草〕、〔倒花蓝〕诸调” 。《霓裳续谱》卷五收入的《一更里盼郎》与《乡里亲家我睄睄亲家》,主要用〔银纽丝〕曲调来唱。此两首又都收入《白雪遗音》卷二,分别题为《盼五更》、《两亲家顶嘴》。大概因《两亲家顶嘴》等曲词的流行,此种曲调又称〔探亲调〕。《北平俗曲略》中“银纽丝”一节提到,在北平称〔银纽丝〕,也许有人不解,称〔探亲调〕,则无人不知。嘉庆年间(约一八〇〇年左右)钞本《时调小曲丛钞》收录〔银绞丝调〕(一名〔雪藕丝〕)的曲词《四季相思》、《哭四季》、《四季美人》、《五更相思》等。

现存清末民初时调中以〔银纽丝〕曲调来唱的,最引人注目的有下列两种形式:

其一,以“一更”至“五更”的形式叠唱,如《鸦片烟叹五更》、《五更里小媳妇自叹》、《叹五更》、《五更想思》等。此种类型的时调,因其五更的形式特征而得名“叹五更”。比如《鸦片烟叹五更》:

一更里明月照床前,可叹世人吃什么鸦片烟,苦难言。有一等朋友将他来念,终日烟馆走,花街柳巷眠。有一位俊俏人敬上一口烟,亲戚朋友将我劝,父母妻子怀恨在心前,我的天,吃大了引性命难保全。

二更里明月照东山,一片烟毒气非等闲。诸公少要贪,花去银钱,憔悴容颜,看看上了引。日日不安闲,提尽了精神,性命又相关。若要不去吃难上加难,我的天,吃大了引鬼□关不久要来上。

三更里明月照当空,鸦片烟气息闹哄哄。叫声好弟兄,点盏明灯放在床当中。枪儿拿在手,挑烟火上烘,一口一口往下送,昏昏沉沉好比云端中,八洞神仙难比我受用,我的天,命无中我是无中用。

四更里明月落了西,吃烟的人儿好孤凄。我今可叹你四肢全无力,双眼落了瞠,湾腰曲背寸步又难移,眼泪不住望下吊,只副尊容画师又难描,我的天,到如今何人来救你?

五更里金鸡闹吵吵,吃烟人儿没有下稍。家私吃完了,头带坏毡帽,补钉褂子线缝有千条,一条裤子有裆没有腰。晒太阳,捉虱子,无底袜子腿上套。蝴蝶镶镶鞋前后都通了,一走一吊真难瞧,我的天,劝世人早早戒了罢。

一夜叹到五更天,奉劝诸公少要吃大烟,真真是良言。书生勤苦读,农夫耕种田,妇女不可离针线,文武百官掌兵权,我的天,劝世人切莫吃人白大烟。(《改良绘图新鲜时调天集》收录本《新刻鸦片烟叹五更》)

其二,以四季的时序来唱,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曲词是《四季相思》。《四季相思》早在嘉庆年间就已兴起,曾收入到嘉庆年间钞本《时调小曲丛钞》中:

春季里个相思末艳阳子个天,东风摇曳垂杨线,可人子个怜。游丝牵惹桃花片,春光在眼前,玉人怎不见?恨天不与人方便!锦帐里个春寒末独自子个眠。奴的天呀!玉人儿怎把良心变?

夏季里个想思末正日子个长,薰风飘动浴鸳鸯,热难子个当。鬓云蓬松懒梳妆,泪如湘江水,点点湿衣裳。今生不是并头莲,前世里个烧了末断头子个香。奴的天呀!能一日诉诉奴衷肠。

秋季里个相思末玉露子个凋,梧桐叶落秋渐老,伤怀子个抱。遥望银河渡鹊桥,孤雁声声怜,寒虫唧唧叫。金风飒飒桂香飘,明月里个悠悠末忆吹子个箫。奴的天呀!黄菊瘦又见芙蓉娇。

冬季里个相思末朔风子个吹,雪花飘飘腊梅开,锁阳子个台。奴郎一去不回来,为你俏冤家害奴如痴醉,一片冰心有谁哀?依然里个梅帐末独自子个睡。奴的天呀!冤家吓,自有青天在!

当然,《四季相思》一曲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曲词也产生了变异,清末民初流传最广的《四季相思》(或作《四季想思》)的曲词为:

春季里想思艳阳天,百草吓回芽遍地鲜,柳树烟。吾郎吓为客常在外边。梳妆来打扮,菱花镜无缘,可怜奴打扮姣容无郎来见。莫不是外边另有了玉天仙,忘却当初好一段美姻缘?吾的天吓,你是个年轻轻的人,怎肯就把良心变?你是个少年的人,怎肯就把良心来变?

夏季里想思荷花儿开,乌云吓蓬头懒去梳妆,热难当。我郎吓一去不知在何方?泪如湘江水,点点湿衣裳,可怜奴独坐凉亭将郎望。无情吓无义懒去绣鸳鸯,诉出奴衷肠。我的天吓,你是个没有良心的人,拆散我的好鸳鸯。

秋季里想思丹桂花儿飘,寒虫吓叫得絮絮又叨叨,好心焦。牛郎吓织女渡鹊桥。细雨窗前湿,谁人品玉箫?凄凉人再怕听得凄凉调。黄昏吓孤雁叫了声又高,欲写一封情书吓,谁人寄得到?我的天吓,我只里想作你了,在外边可知道?

冬季里想思腊梅花儿开,鹅毛吓片雪落在地尘埃,冷难埃。我郎吓竟丢奴不回来。郎在外边冷,奴只里挂胸怀,到晚来谁人与你铺谁与你盖?痴心人肚肠不过是我女裙钗,忘恩的无义吓自你小郎才。我的天吓,你若是没良心,头上自有青天在。

四季里想思真正候过年,忽听吓门外好像我郎来,喜连连。慌忙吓急步来门前立。衣袖丹桂拖,奴手捧郎肩,到今朝才见冤家尊容面。双双吓对对到堂前,洗手吓焚香谢苍天。吾的天吓,今日是团圆日,了却吾的想思害,又却奴的想思害。(《袖珍最新时调指南》收录本《新出四季想思》)

因《四季相思》一曲的广泛传唱,后来也称其为〔四季相思体〕、〔四季相思调〕,仿此填写的曲词很多,如《四季从良》、《四季热客》、《同胞歌(仿四季相思调)》、《近体四季想思·时事》等。应该注意的是,〔四季相思调〕是《四季相思》一曲在南方的称呼,而在北方则一般称为〔济南调〕或〔凄凉调〕 。比如《车王府曲本全目及藏本分布》“曲艺部分”之“时调小曲”中,著录〔凄凉调〕曲词十种:《逛南顶》、《男女双十爱》、《反挑眼》、《热客后悔》、《热客挑眼》、《□乂杆》、《从良叹五更》、《天津开嗙》、《四季从良后悔》、《阔大爷诓妓女》。

聚盛堂刊《箫笛合谱》载有:

银柳丝

工六工工尺 上尺上四四合 工工合四 上尺工六 五上上尺 上四尺工上 四四合 工合四 合合工合上四 四合上四上 四上四合、工尺合、四工尺上 上尺工 六五上工工 尺上四 上上尺 六工尺 上尺上四 四合工合四、合四上尺、工尺上、四合四上 四上合工尺 工合四 工工尺上

艮柳丝

尺工尺上四 工四合四上 尺六工尺上 四上 上尺工六尺 工尺上四合 四上工尺工 工尺工 工六工尺 六六上五 □五六工工四六工尺 六工尺上 上尺工 六尺上 上四六工尺 六工尺上 上尺工六尺 上尺一上六 上四六工尺 六工尺上 上尺工六尺 上尺一上六 上四六工尺 六工尺上 上尺工六尺 工尺上四 工四合四上 一四合 四合 四合四上上上尺 工四六 六上五 六尺 上尺工尺 尺尺工六 六五六工尺上 上尺工六尺 工六上四合四合 四上尺

银钮丝

上尺工六上四尺 六工尺上四合 四上尺 工六上四尺上工六上尺、工尺 五四五尺工六尺 上六工尺上 四工合 上四一四合 四一四一尺 一四合 四合 上尺尺六上 尺六工尺 上上尺 工六上四尺 六工尺 上一四一尺 一尺一四合

三二、〔玉娥郎〕

据张继光先生《〈玉娥郎〉与〈粉红莲〉曲牌初探》一文考证,〔玉娥郎〕与〔粉红莲〕两种曲牌关系颇为密切,且推测了此两种曲调来源的三种情况:一是宫中乐工新制的〔玉娥儿〕曲牌,流入民间后被填以其他曲词演唱,而衍变出〔粉红莲〕曲牌;一是民间兴起的〔粉红莲〕曲调被宫中乐工取用而产生〔玉娥儿〕曲牌,再由阁臣应制填词;一是民间流传的某佚名曲调,一方面被采入宫中填以应制玉娥儿词而衍变为〔玉娥儿〕曲牌,另一方面在民间继续流传且被填以粉红莲典型歌词而造成新的流行趋势,因而衍变为〔粉红莲〕曲牌,此曲调原有牌名亡佚后留下〔玉娥儿〕与〔粉红莲〕两曲牌名继续繁衍。

康熙年间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玉熙宫”条载:“(明)神宗时,选近侍三百余名,于玉熙宫学习官戏,岁时陛座,则承应之。各有院本,如《盛世新声》、《雍熙乐府》、《词林摘艳》等词,又有《玉娥儿》词,京师人尚能歌之,名《御制四景玉娥郎》。严分宜《听歌〈玉娥儿〉词》诗云:‘玉娥不是世间词,龙舰春湖捧御卮。闾巷教坊齐学得,一声声出凤凰池。’” 可见,《玉娥儿》词最早在宫中流传,后来流入市井闾巷,取得了“时调”的某些特点。蒲松龄所撰《磨难曲》、《富贵神仙》等俚曲都采用了〔玉娥郎〕曲牌。在南方的苏州、扬州等地,此种曲调同样风行。清初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十则《虎丘山贾清客联盟》中,苏州虎丘山前的“老白赏”祝三星对马才介绍妓女许老一会唱曲子,说许老一的曲子“〔哭皇天〕、〔山坡羊〕、〔银绞丝〕、〔玉河郎〕,是此间第一无赛的了。” 此处“玉河郎”即是“玉娥郎”之传讹。

到了清代,因填以描述春夏秋冬四季景致的曲词,〔玉娥郎〕曲调又衍变出〔四大景〕、〔大四景〕、〔四季景〕等牌名。乾隆年间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第十五条说:“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最先有〔银钮丝〕、〔四大景〕、〔倒扳桨〕、〔剪靛花〕、〔吉祥草〕、〔倒花蓝〕诸调。” 〔四大景〕即是〔玉娥郎〕的别称。《缀白裘》六集所收梆子腔《过关》一剧,乞婆要求过关,所唱第一首小曲就是〔四大景〕:

春景天,春景天,只见那士女王孙戏耍秋千。桃花插鬓边,裙底露金莲。手挽着绳呀亦么扭,扭亦么呀,呀得手儿酸。

夏景天,夏景天,只见那采莲船呀亦么闹喧天,呀亦么闹喧天。金鱼浮水面,荷花透水鲜。竿儿撑着船,呀亦么扭,扭亦么呀,呀呀扭扭,扭得手儿酸。

秋景天,秋景天,只见雁过南楼叫声喧,把书传呀,即日团圆呀,即日团圆。

冬景儿天,冬景儿天,雪花飘飘,扯絮揉棉。那暖阁红炉,醉拥婵娟。美酒的羊羔吃得酣,美酒的羊羔吃得酣。

从《霓裳续谱》和《白雪遗音》可以看出,〔玉娥郎〕还常与〔南叠落〕、〔清江引〕等曲调联唱组成联曲体时调。《霓裳续谱》卷六所收《春色儿娇》一曲是以〔玉蛾郎〕(〔玉娥郎〕的谐讹)与〔清江引〕曲牌联唱;末尾“万寿庆典”一类收录的乾隆寿曲《四景长春》,依次以〔南叠落〕、〔玉娥郎〕、〔清江引〕联唱。

《白雪遗音》卷三“八角鼓”一类收录《曲牌》一首:“南罗耍孩,叠落金钱银纽丝,编定剪靛花,玉蛾郎,相衬哩啰莲,刮地风吹动打枣杆,寄生草,生在罗江怨,小开门,太平年,柳青娘怀抱孝顺歌,哭皇天,一心要坐个倒推船。” 《白雪遗音》卷三“八角鼓”一类收录的《夏景天》、《瑞雪成堆》、《妓女悲伤》、《酒鬼》,都使用了〔四大景〕曲牌。可见,〔玉娥郎〕被八角鼓之类的曲艺吸收为常用曲牌。

清末民初时调中有《玉娥兰》一种,以十二月的时序唱女子对才郎的相思之情,现存三元堂刊巾箱本:

正月里是新年,喜笑欢来哎喏,万象更新乐丰年。低头泪连连,想思对谁言?咬银牙,空发恨,是如年可恨月老心太扁,辜负美少年,看看改容颜。奴为你身素腰罗裙代儿宽,无心赏月光,元宵懒去看,为才郎白灯无心去观,又。

二月里是春分,草牙生来哎喏,雪上冰霜水流清。怎不想郎君,想思对谁言?恨才郎铁心肠,好不智成改变那良心,不想这几春,在那里贪花玩酒爱爱女钗裙?黄昏枕孤身,绣被有谁闻?夗央枕,鸾凤交,缺少知心人,又。

三月里是清明,好时光来哎喏,遍地排芽锦绣庄。无心绣夗央,秋波泪两行。见蜜蜂和蝴蝶对对成双,桃红李白杏花香,不住骂才郎,去奴守空房,在那里朝欢暮乐辞别女姣娘?一心伴红妆,辜负好春光,有一日相会时,与你闹一场,又。

四月里立夏时,薰风起来哎喏,无情冤家你在那里代奴心太扁,去奴守孤西。自恨奴,无主意,一时痴迷,人说冤家是假的,果然是真的,实实无情义。游方嘴,光扯反,屡把奴来欺,别人夫妻恩情苐一,恼恨无情的,屡次把奴逼,有几个要发气,实实舍不得你,又。

五月里是端阳,好龙船来哎喏,紫燕双双闹华堂。雀鸟也成双,丢奴为那庄?葡萄酒对雄黄,谁与奴同餐?等你回来过了好时光倒海也番江,大骂他一场,奴定然罚他跪,跪到天光亮,可恨太轻狂,双双双双双双不许他上床,石留花无心赏玩,泪两行,又。

六月里三伏天,热难当来哎喏,独坐涼亭悬望我才郎。一去铁马不想归来,何方望裙钗,怎不把心开?你不学司马温公两和偕,插指慢慢精,京动鸾凤钗,贪花子哄得奴皆与不皆,又。

七月里太阳起,照奴衣来哎喏,檐花铁马扁了奴的奚。此病无的医,恼恨无情的,可冷奴望天欺并无主意,牛郎织女会佳期,年年七月七,生死怕分离,有一日相会时,草木逢春,与他闹一顿,扯破他的皮,那时节,有人来劝我,我也不依,又。

八月里是中秋,月正圆来哎喏,独坐牙床冷如冰。坐卧不安宁,时刻闷沉沉,可怜奴将冷眼梦见小郎君,香腮对嘴唇,云雨雨下温,恨铁马京醒奴,不见小郎君,忙叫丫环点燃灯,绣房内面寻,看看是何人?寻不到知心的,奴家好伤心,又。

九月里是重阳,闷心头来哎喏,奴有言词对谁?恨郎太轻狂,贪花几时休,在那里散心游玩不肯回头?等你归家时,细问过根由,终日在外游,扁听小人愁,独坐妆台把发梳,菱花照容颜,樵萃实难看,恨不得拳打足踢嘴把子来抽,嘴把子来抽,又。

十月里小阳春,打寒霜来哎喏,托下夹衣换棉妆。钥匙响叮当,打开书和箱,又只见奴郎君两件冬衣裳,不早回乡,免得受风霜,曰思曰想不甘心,如今的姑娘几个好心肠,一些假样妆,时刻灌米汤,哄得奴昏地暗,忘却自家乡,又,忘却自家乡。

冬月里□雪飘,朔风刮来哎喏,空中云雾飞花。伸手把养抓,思想那冤家,奴为你饭不思又不想茶,本当不想那冤家,合眼梦见他,将奴旧病发,细思百想温柔,奴心有些麻,一一恩和爱,皇天不佐他无义子,哄了奴应皆雷打,应皆雷打。

腊月里算归期,好心焦来哎喏,忽听门外有人敲。丫环开门瞧,姑爷回来了,郎进房,双夕跌跪倒尘埃,面见郎君气消了,奴今把手招,开言问根苗,一年四季冤家不见了,一一说从头,方可将你饶,说明白,想思病一笔勾销,一笔勾销。

三三、〔紫竹调〕

〔紫竹调〕是〔玉娥郎〕曲调的变体。虽然〔紫竹调〕的牌名大概于清末始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但其曲调源头可以追溯到明代。张继光先生在《民歌〈紫竹调〉探源》一文中推考出〔紫竹调〕极有可能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即已流行的〔玉娥郎〕曲牌,且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受到〔粉红莲〕曲调的某些影响,〔紫竹调〕与〔粉红莲〕之间存在着乐句重新联缀组合的变体关联。

清末民初流传的〔紫竹调〕的典型曲词为:

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郎君做管箫。箫儿正对口,口儿正对箫,箫中吹出时新调。奴郎君学会了,奴郎君学会了。(《时调大观四集》收录本《紫竹调》)

或作:

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宝宝做根箫。箫儿对正口,口儿对正箫,箫中吹出时新调。小宝宝学会了,小宝宝学会了。(《简谱时调中国民歌集》收录本《紫竹调》)

可见,〔紫竹调〕的牌名应取自歌词中的首句“一根紫竹直苗苗”。清末民初流行的〔八段锦〕的典型歌词中有一段以“小小紫竹”领起的曲词:

小小紫竹瘦苗条,送与我郎做上一根箫,我郎会吹箫,我郎会吹箫,句句吹出相思调,巧人儿呀,先吹〔满江红〕,后吹西洋调。(扬州小东门鸿文堂书庄刊印《新刻八叚景》)

或作:

小小紫竹瘦苗条,未曾吹过送郎做根箫,我郎会吹箫,我郎会吹箫,句句吹得相又相思调,巧郎哎呀,巧郎哎呀,吹相思调。(《袖珍最新时调指南》收录本《八段景》)

〔紫竹调〕的常见曲词与〔八段锦〕典型歌词中的“小小紫竹瘦苗条”一段颇为近似,可能存在着“改调”关联。清末还出现了据〔紫竹调〕填写的曲词《近体紫竹调·伤奴隶》:

第一种奴隶属非洲,想起黑奴眼泪流。视之如物件,养之如马牛,一磅美金买一头,黑黑奴呀,一磅美金买一头。

第二种奴隶真是冤,想起虾夷心要酸。什么叫做王,什么叫做官,赛会编入人类馆,虾虾夷呀,赛会编入人类馆。

第三种奴隶西半球,想起红人心里忧。有事当前敌,无事作犁牛,世界已落东家手,红红人呀,世界已落东家手。

第四种奴隶束缚牢,想起印度心如捣。鱼在网中跳,鸟在笼中巢。充当巡捕好勿好,印印度呀,充当巡捕好勿好。

第五种奴隶永沉沦,想起波兰总销魂。百姓儿荼毒,土地儿瓜分,三国待你太狠心,波波兰呀,三国待你太狠心。

第六种奴隶枉叫天,想起埃及实可怜。国权无我分,民党啥希奇?流血空有亚剌飞,埃埃及呀,流血空有亚剌飞。

第七种奴隶生计穷,想起犹太气填胸。耶稣一腔血,欧州十字军,故国地图血染红,犹犹太呀,故国地图血染红。

第八种奴隶实可哀,想起缅甸心胆寒。西望悲印度,东望哭安南。白人坐轿黄人抬,缅缅甸呀,白人坐轿黄人抬。

第九种奴隶在海中,想起琉球劫运终。地是倭人管,官是倭人封。明治是你主人翁,琉琉球呀,明治是你主人翁。

第十种奴隶属邻邦,想起高丽心暗伤。日兵九连城,俄兵东三省,要你江山作战场,高高丽呀,要你江山作战场。(《改良唱歌教科书》收录本《近体紫竹调·伤奴隶》)

《近体紫竹调·伤奴隶》是以〔紫竹调〕反复演唱十遍的重头小曲,唱清末非洲黑奴、虾夷、西半球红人、印度、波兰、埃及、犹太、缅甸、琉球、高丽沦为奴隶的惨况。可见〔紫竹调〕也成为上层知识分子用以唤醒民众、启发民智的工具。

[1] 乾隆五十八年(1793),约翰·巴劳(John Barrow)随英王乔治三世派遣的马嘎尔尼(George Macartney)使节团来华,在他撰写的西元1804年(嘉庆九年)出版于伦敦的《中国旅行记》( Travels in China )中记载了在华期间另一使节团成员惠纳(J.C.Huttner)采录的中国歌曲《茉莉花》。

第三节 时调曲调的主要特质

上文我们简单考述了〔八段锦〕、〔荡湖船调〕、〔湖北调〕、〔侉侉调〕、〔闹五更〕、〔堂班调〕、〔五更调〕、〔下河调〕、〔唱春调〕、〔倒扳桨〕、〔叠断桥〕、〔叠落金钱〕、〔粉红莲〕、〔红绣鞋调〕、〔剪剪花〕、〔京舵子〕、〔九连环调〕、〔栏杆调〕、〔马灯调〕、〔马头调〕、〔满江红〕、〔劈破玉〕、〔青阳扇调〕、〔上海码头调〕、〔十八摸调〕、〔十杯酒〕、〔十朵花〕、〔十送郎调〕、〔梳妆台调〕、〔泗州调〕、〔太平年〕、〔叹十声〕、〔童子调〕、〔无锡景调〕、〔鲜花调〕、〔小郎儿〕、〔小尼僧〕、〔杨柳青调〕、〔银纽丝〕、〔玉娥郎〕、〔紫竹调〕凡四十余种调名。当然,尚有〔倒贴调〕、〔靠山调〕、〔醴陵调〕、〔利津调〕、〔六花六节调〕、〔南京调〕、〔卖杂货〕、〔赏月光〕、〔探妹调〕、〔天津调〕、〔绣荷包调〕、〔烧火调〕、〔玉美针调〕、〔十二月大花名调〕、〔挖花调〕等大量清末民初常见的曲牌未作介绍,容待日后进一步研究。总而言之,清末民初流传的时调曲调不下百种,总体上呈现出下列特质:

一、时调曲调的传播性及生命力极强

不论就空间而言,还是就时间而论,时调曲调的传播性与生命力皆极强。早在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时尚小令”一条就注意到了时调的巨大影响力,指出:“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入心腑,其谱不知从何来?真可骇叹!”

张继光先生在《〈太湖船〉曲调考源》一文中也指出:“明清小曲的传播性极强,影响也极深远。尤其是江、浙一带流行的小曲,不仅极易流行至全国各地,甚至远飏过海,也流传于日本。日本曾盛行以月琴伴奏的‘清乐’,据日人波多野太郎所藏刊于道光至清末间的五十二种清乐曲谱可知,所谓‘清乐’绝大部分即是曲调与曲词皆传自中国的小曲。”

明代或清初产生的〔粉红莲〕、〔劈破玉〕、〔银纽丝〕、〔玉娥郎〕、〔双叠翠〕、〔叠落金钱〕、〔叠断桥〕、〔倒扳桨〕、〔剪剪花〕等时调曲调,直到清末民初仍在广泛流传,可见其旺盛的生命力。时调曲调在流传过程中还会产生多种变体,这是其旺盛生命力的又一体现。比如〔鲜花调〕在传唱过程中派衍出〔杨柳青青〕等变体曲调;〔叠断桥〕派衍出〔红绣鞋调〕等变体曲调;〔唱春调〕派衍出〔栏杆调〕、〔叹十声〕、〔哭七七调〕等变体曲调;〔剪剪花〕派衍出〔上海码头调〕、〔下盘棋调〕等变体曲调;〔玉娥郎〕派衍出〔紫竹调〕等变体曲调。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不但原曲调持续散发着艺术魅力,新产生的变体曲调还会造成新的流行浪潮,遂而成为经典的时调曲牌。

二、同调异名现象普遍

清末民初常见的时调曲调,通常流传既久,调名颇多,即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同一时调曲调通常会具有多种不同的曲牌名称,如〔银纽丝〕调,或名〔银钮丝〕、〔银绞丝〕、〔雪藕丝〕等;〔跌落金钱〕,或名〔铺地锦〕、〔潇湘浪调〕、〔湘江浪〕、〔湘江郎〕等;〔泗州调〕,或名〔照楼稍调〕等。

同一曲调的诸多曲牌名称的产生,或是因为口传或文献著录时的谐讹,如〔玉娥兰〕、〔玉蛾郎〕、〔玉荷郎〕、〔玉河郎〕、〔玉河浪〕、〔玉鹅浪〕、〔五和郎〕、〔忆我郎〕之于〔玉娥郎〕,〔八段景〕、〔八缎锦〕、〔八段闻〕之于〔八段锦〕,应都是因语音近似或著录时造成的谐讹;或是因为新编唱词的出现而以歌名代调名而产生的别称,如〔鲜花调〕、〔茉莉花〕、〔武鲜花〕、〔一点油〕、〔腊梅花〕之于〔双叠翠〕,〔小钓鱼〕之于〔粉红莲〕,〔葡萄词〕、〔葡萄架〕、〔灯花报〕之于〔叠断桥〕,〔知心客调〕之于〔上海码头调〕,〔叹烟花〕之于〔叹十声〕等;或是因为曲调衍变、改编或取意有别等因素而导致另造名称,如〔祝寿歌〕之于〔粉红莲〕,是为了配合乾隆皇帝八旬万寿庆典的背景而改造的牌名。

三、同调异词现象普遍

与乐府、词、曲相类似,时调在流传过程中也具有“倚声填词”的突出现象,即某一曲调流行后,除了原有曲词之外,常被填以其他各种题材的曲词。张继光先生在《〈太湖船〉曲调考源》一文中指出:“某一曲调流行后,除了原来曲词外,常又被填以其他曲词,这是明、清小曲常见的通性。” 自明代中后期以来,任何一个时期时调的流传与创作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旧瓶装新酒,即给原来曲调填上新的曲词,二是创制新瓶新酒,即另创新调新词。其中,以旧瓶装新酒在时调创作中极为常见。正如秦建明、梁小青《唱本与民间说唱文学——〈最新时调〉与民国初年的苏沪民间小调》指出:“在艺术手法上,《最新时调》常常旧瓶子装新酒,如五更调,其唱腔,其曲词,其过门,衬字,皆有章法套路,只要有新词几句,套入其中,立即人人会唱,这正是中国古代词牌的型式。” 这就造成了清末民初时调中同调异词的现象颇为普遍。

〔唱春调〕是清末民初颇为风靡的曲调,常见的曲词除了《孟姜女唱春》(或名《孟姜女过关》、《孟姜女过关唱歌》、《孟姜女万里寻夫调》等)、《孟姜女叹四季》、《孟姜女寻夫》之外,尚有《古人春调》、《古人名唱春》、《梁山伯唱春调》、《梁山伯十二月花名》、《八仙庆寿春调》、《白娘娘报恩唱春》、《白娘娘》、《赵五娘琵琶记》、《李三娘产子唱春》、《申贵升游庵唱春》、《玉蜻蜓唱春》、《玉蜻蜓花名》、《双珠凤唱春》、《小方卿见姑唱春》、《朱买臣休妻唱春》、《沈万山得聚宝盆唱春调》、《战事四季唱春调》、《瞎三话四唱春》、《士农唱春调》、《香烟阿姐唱春调》、《奚家花名》、《十二月花名节气》、《十二月滑稽新闻》、《莲英十二个月唱春》、《王莲英十二月唱春调》、《王莲英叹十声》、《莲英叹十声活捉老阿宝》、《阎瑞生花名》、《阎瑞生谋害莲英》、《阎瑞生十叹》、《蒋老五花名》、《蒋老五叹十声》、《蒋老五殉情唱春》、《蒋老五叹五更》(一更里叹来叹自身)、《蒋老五叹五更》(一更里来夜黄昏)、《蒋老五王莲英对唱十叹》、《蒋老五王莲英阴间对山歌春调》、《王莲英蒋老五对唱唱春》、《刁刘氏毒夫唱春》、《刁刘氏五怨六声》、《刁刘氏游四门春调合唱》、《劝戒香烟花名山歌》、《刺花女子十二月花名调》、《打养媳妇十三月花名》、《庵堂相会(叹十声)》、《财迷十叹》、《烟妓十叹》、《赌鬼十叹》、《烟鬼十叹》、《孤孀十叹》、《国亡十叹》、《荷花大少十叹》、《湖州新出石冢太均堂新闻》、《花魁十叹》、《贾正义叹十声》、《姣妾十叹》、《米蛀虫新十叹》、《尼姑十叹》、《嫖客十叹》、《乞儿十叹》、《穷汉叹花名》、《穷人新十叹》、《劝郎十叹》、《怨郎十叹》、《七勿搭八》、《十房新妇唱春》、《自由女子十叹》、《十劝世人》、《象山不缠足会吴歌》、《新编过关调十样景十叹》等百多种。

〔青阳扇调〕的常见曲词除了《青阳扇调白洋洋》、《青阳扇调打茶会》之外,尚有《岳飞五更调》、《劝夫五更调》、《杂货五更调》、《爱国五更调》、《罢市五更调》、《蹩脚五更调》、《刺花女自叹五更调》、《从军五更调》、《大头魇子五更调》、《大周堂五更调》、《文明做亲五更调》、《新法结婚》、《倒运人五更调》、《赌徒黑幕五更调》、《法界电车五更调》、《番菜馆五更调》、《佛婆五更调》、《改良邋遢五更调》、《革命军五更调》、《女革命五更调》、《荷花大少五更调》、《花界五更调节节高》、《时事五更调》、《时新五更调》、《近体水调·东三省》、《时事曲(仿吴歌体)》、《坚持到底五更调》、《江浙战事五更调》、《蒋老五殉情五更》、《戒烟五更调》、《劝戒鸦片十更调》、《鸦片流毒五更调》、《捉烟五更调》、《劝戒纸卷烟五更调》、《金钱议员五更调》、《酒鬼五更调》、《捐局五更调》、《腊塌娘娘十更调》、《莲英五更调》、《王莲英五更调》、《阎瑞生五更调》、《麻雀五更》、《马浪荡触霉头五更调》、《卖胭脂五更调》、《卖油郎独占花魁五更调》、《迷信五更调》、《闹新房五更调》、《念大姐》、《嫖界现形五更调》、《泼辣妇人五更调》、《解放女郎五更调》、《时髦阿姐五更调》、《时髦女子五更调》、《扦脚五更调》、《强国本五更调》、《亡国奴五更调》、《国货五更调》、《劝用国货五更调》、《提倡国货五更调》、《穷人五更调》、《劝人为善五更调》、《赏菊五更调》、《十不亲五更调》、《生活程度五更调》、《水果五更调》、《水浒一百另八将名十更调》、《五更调最近时事陈阿堂案》、《戏名五更调》、《仙人跳五更调》、《新出上海闹五更》、《新上海景致五更调》、《小上坟五更调》、《烟妓叹五更》、《养媳妇五更调》、《影戏五更调》等百多种。

其他如〔梳妆台调〕的曲词有《五更梳妆台》、《梳妆台京调》、《叹红颜十杯酒》、《五更里金翠仙自叹梳庄台调》、《五更里劝情人》、《五更里新人闹新房小夫妻成亲》、《刺花女梳妆台五更调》、《男想思书斋五更调》、《小寡妇叹五更》、《祝英台叹五更》、《最新时调口传茉莉花球》、《新十杯酒》、《忆多情十杯酒》、《闹龙舟十杯酒》、《劝戒洋烟十杯酒》、《思想情人十杯酒》、《劝情郎十杯酒(对口)》、《劝同胞五更调》、《山东十杯酒》、《上海新到口传十二月想郎》、《十二月想郎》、《十三月小和尚害想思》、《爱国歌(仿时调叹五更体)》、《戒吸烟歌(仿梳妆台五更)》、《近体五更调·东三省》、《独占花魁(五更调)》、《光复南京十杯酒》、《叹国歌(五更调)》等数十种;〔叹十声〕的曲词有《烟花女子叹十声》(烟花女子坐情楼叹一声)、《烟花女子叹十声》(烟花女子怅华年叹一声)、《叹十声》、《诸商谋生计叹十声》、《拉洋车叹十声》、《美女叹十声》、《怕老婆叹十声》、《王三公子叹十声》、《小尼姑叹十声》、《鸦片烟鬼叹十声》、《阎瑞生在监牢叹十声》等多种;〔无锡景调〕的曲词有《无锡景致》、《无锡景》、《上海大世界景致》、《新上海景致》、《文明特别上海景致》、《上海电车景致》、《上海女混堂景致》、《苏州景致》、《西湖景致》、《西湖十景》(我唱西湖景呀,诸君阿要听)、《苏州景调吃鸦片烟景致》、《湖州景致》、《新年景致》、《做亲景致》、《战事逃难景致》、《富贵贫贱景》、《堂子景致》、《最新堂子景》、《无锡景调拆白党景致》、《勿算啥(即唱勿出)》、《特别花牌景致》、《牌九景致》、《劝戒烟酒赌博(景致调)》、《谋杀亲夫景》、《蒋老五侉侉调》等多种;〔银纽丝〕的曲词有《四季相思》、《四季美人》、《五更想思》(一更想思懒去眠)、《等郎五更想思》、《叹五更》(一更里窗前月光华)、《难民五更想思(仿五更调)》、《近体四季想思·时事》、《同胞歌(仿四季相思调)》、《自强歌》、《五更里小媳妇自叹》、《新出闹新房》、《热客挑眼》、《反挑眼》、《逛新开》、《鸦片烟叹五更》、《烟鬼叹五更》、《银绞丝调王莲英阴府遇着阎瑞生冤家相骂》等多种。

四、时调曲调的来源地颇为广泛

清末民初时调曲调的来源地非常广泛,如北京产生的〔马头调〕、〔叹十声〕,四川的〔十送郎〕、〔纱窗外调〕,湖北的〔卖杂货〕、〔麻城歌〕,江苏淮阴一带产生的〔十杯酒〕,南京一带流传的〔南京调〕,源于苏州一带的〔青阳扇调〕,福建产生的〔九连环调〕,清末宁波产生的〔童子调〕、〔马灯调〕,清末湖南醴陵新兴的〔醴陵调〕,民国初年无锡新兴的〔无锡景调〕。而且,时调曲调一旦在某地产生,就会迅速流传到其他地方。如〔叹十声〕,在江南一带也流传甚广,有《烟花女子叹十声》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纱窗外调〕,传到北京被称为“怯调儿”,而传到苏州、扬州一带,就叫作〔哈哈调〕。而〔无锡景调〕传入苏州后因仿作《苏州景致》的巨大影响,又被称为〔苏州景致调〕;〔九连环调〕传入北京后被称为〔京调〕。

五、由简而繁的传衍现象

清末民初传唱的不少时调曲调,如〔鲜花调〕、〔叠断桥〕、〔劈破玉〕、〔银纽丝〕、〔倒扳桨〕、〔叠落金钱〕等,都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在这历程中体现出由简而繁的传衍现象。大致说来,时调曲调“由简而繁”的传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调名越传越多。同一曲调的时调,其歌名或调名是会变的,所以常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歌名及变调来。如〔鲜花调〕,其最早的调名是〔双叠翠〕(或称〔双叠词〕),后来又有〔鲜花调〕、〔仙花调〕、〔茉莉花〕、〔蛤蟆调〕、〔三国五更〕、〔张生戏莺莺〕、〔跳粉墙〕、〔雪花飘〕、〔一点油〕等别称,扬州一带又有〔老鲜花〕、〔新鲜花〕之分

其二,曲词越传越多。〔鲜花调〕的唱词,大概康熙年间有《好朵鲜花》套数(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记载)流传,而现存最早的是《缀白裘》所收《花鼓》剧里的〔花鼓曲〕,到道光年间又衍变出唱水浒故事中金莲戏叔一事的《武鲜花》。同治年间流行的有《文鲜花》、《武鲜花》、《活捉鲜花》、《戏叔鲜花》、《好一朵鲜花》等唱词。清末民初间流传的有《金莲戏叔鲜花调》、《好一朵鲜花》、《合州鲜花调》(又名《改良鲜花调》)、《张生戏莺莺鲜花调》、《新刻京都茉莉花》、《时调文鲜花》、《时调武鲜花》、《新出时调文鲜花》、《新出时调武鲜花》、《妓女悲伤鲜花调》、《三国五更鲜花调》、《康小九叹监鲜花调》、《新出群芳鲜花》、《改良潘金莲戏叔武鲜花》 等,显然曲词越来越多。当然有些曲词应是同一种时调产生的多种变体,如《金莲戏叔鲜花调》、《时调武鲜花》、《新出时调武鲜花》、《改良潘金莲戏叔武鲜花》等。

其三,曲词篇幅增衍加长。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论“小曲”条说:“小曲者,别于昆、弋大曲也,在南则始于〔挂枝儿〕……一变为〔劈破玉〕,再变为〔陈垂调〕,再变为〔黄鹂调〕。始而字少句短,今则累数百字矣。”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第十五条说:“于小曲中加引子、尾声,如《王大娘》、《乡里亲家母》诸曲,又有以传奇中《牡丹亭》、《占花魁》之类谱为小曲者,皆土音之善者也。” 可见,在流传过程中,时调的曲词不断增衍扩充。

时调曲词的增衍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文字上的加衬、加垛;一是体制上的变化,字少句短的时调多为只曲,即只用一种曲调单唱一遍,如明代的〔锁南枝〕、〔山坡羊〕、〔挂枝儿〕、〔劈破玉〕等时调曲词,篇幅都较短;而篇幅较长的时调,则通常以重头曲体的形式叠唱或以联曲体的形式联唱,清末民初的时调大多属于此类。曲词的增衍变化,一方面导致同一时调衍变出许多大同小异的变体,另一方面也促使时调的叙事性不断增强。明代的时调以抒情为主,而在清末民初的时调中,单纯抒情的时调并不太多,大多时调都既有抒情性,又有叙事性,甚至以叙事故事为主。 2+/UReYGxQsd4W+nr/YNrFM24WQ6PWPaO68LbfVA8Ou9SW7aQe+ybGEf0GK0DV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