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台州,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东濒东海,西毗金华与丽水,南邻温州,北接宁波与绍兴,东部沿海海岸线长达650多公里,陆域面积9400多平方公里,大陆架海域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有12个岛群600多个岛屿。台州依山面海,陆地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北山脉连绵,峰峦叠起,东南丘陵缓延,平原滩涂宽广,河道纵横,以温黄平原最为典型。1994年,台州撤地建市,为浙江省地级城市,现辖椒江、黄岩、路桥等三区和临海、温岭、玉环、三门、仙居、天台等2市4县,常驻总人口约600万。

台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以“海上名山”而著称。天台山、长屿硐天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临海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清寺、台州府城墙、桃渚城、新河闸桥群、千佛塔、东瓯古城遗址、瑞隆感应塔、古越族岩画群、南峰塔和福印山塔等,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台州乱弹、翻簧竹雕、无骨花灯、黄沙狮子、大奏鼓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94项。此外,台州境内还有一批保存比较完好的历史街区和古村落。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之一,台州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不仅诞生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而且创造出不同于“长三角”“珠三角”发展的“温(州)台(州)模式”,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3387.5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687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9259美元。截至2014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近6000亿元,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接近百分之百,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500万户,全市汽车保有量达103.95万辆,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49辆家用汽车。

历史上,台州就多能工巧匠和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品生产和民间演艺就较为繁荣。“三雕一绣”(木雕、竹雕、玻璃雕和台州刺绣)工艺,历来就是远近闻名。除越剧以外,还有临海词调、台州乱弹、大奏鼓等地方性民间表演艺术。因此,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的成长和制造加工业的发达,台州文化产业也就顺理成章地发展起来了。温岭诞生的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就是牧南工艺美术厂,而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临海双港薄膜厂,当时主要就是生产用于印刷和包装的涤纶薄膜。

就台州来看,现在所说的文化产业,绝不是人们掌握这个概念的时候才开始去创造这个产业。台州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上是包含着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政府放手,民营企业发力,奠定了工艺美术品生产、文具制造、印刷包装、民间演艺服务等产业基础。第二个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发力,新闻传媒、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图书发行、电影服务、会展等产业迎头赶上。这两个阶段,基本上是市场推动,企业自主,完全属于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自发生长阶段。第三个阶段,主要是新世纪以来,政府主动,政策发力,企业互动,文化产业开始走上自觉发展阶段,逐渐崛起了艺术培训、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影视创作、动漫游戏开发、工业设计、数字图书出版发行、艺术品交易、互联网文化传输服务等业态。

经历上述三个发展阶段,台州文化产业不仅具备了扎实的发展基础,而且表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势头。无论是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还是就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总体水平来看,台州都走在全国范围地级城市中的前列,属于文化产业先发快发的地区之一。2013年,台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2.7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4.21%。目前,台州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7300多家,从业人员13.2万人,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5家,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市、区)1个,省特色工业设计基地1家,6家文化企业和1个文化产业园区入选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在建和拟建的各类文化产业园区13个,全市从事文化生产与经营的范围,覆盖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修订)中的10个大类50个中类,并已形成印刷包装服务、都市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特色文化旅游服务、新闻传媒服务、文化创意和工业设计、文化体育休闲用品生产、工艺美术品生产等7大产业区块。2014年9月,中共台州市委、台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会议强调,要加大投入,强化创新,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把台州建设成为真正的文化产业大市。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资本、人才、科技和市场这五大要素的支撑,但具体到每个地区来看,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是各具面目。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文化产业的生成与发展,其实就是该地区经济生产活动的再度自觉延伸。世界上不存在脱离整个经济生产活动的文化产业,那种不考虑本地经济生产实际而依葫芦画瓢的文化产业,压根就不会有发展的出路。以前,不少人都把文化和经济视为一对矛盾体,总认为一个地区如果特别强调发展经济,就会导致该地区文化活动的衰微。其实,真正的文化就是从经济生产活动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特性一旦不被人为地强力抑制,文化就会如同经济生产一样,迅速爆发出它的活力。谁见到过经济生产特别发达而文化却一塌糊涂的地方?谁又见到过经济生产一塌糊涂而文化却特别繁荣的地方?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如果有,那也是因为我们的观察立场与角度有问题:对僵死的文化情有独钟,不承认文化像经济生产那样具有天生的替代性,对新生的文化视而不见或大加挞伐,反而对僵死的文化一味抒发忧思,唱着迷恋的挽歌。

台州文化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经济生产的自我延伸,也是台州经济生活的缩影。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几个很有地方性的特点:

民营性特点。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民营性质特别突出,民营文化企业不仅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而且一直占据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成分的文化企业,其企业数量和经济产值,占据了台州文化产业总量的60%以上。因此,台州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民营经验:产权明晰、理念务实、市场意识强、经营灵活、转型快、效率高、不贪大、不求全等,尤其擅长于短平快的经营与发展模式。

市场化特点。台州文化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时代自发的股份合作制探索,除少数国有文化企业外,绝大多数的文化企业都是按照市场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而发展起来的,企业是文化生产活动的真正主体,市场化程度比较发达,从而积累起丰富的市场经验,在资源配置、专业分工、行业规范、效益分配、资本筹措、员工流转、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与灵活性。

外向型特点。从统计数据看,目前台州现有的文化企业中,约有七成左右的企业都属于外向型企业,即文化企业建在台州,文化生产也集中在台州,但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则主要销往台州以外的国内国际市场,其中,国内外向型文化企业约占十分之六,国际外向型文化企业约占十分之四。国际外向型企业,主要是以出口加工型企业为主,其次是极少数的合资合作企业。这样,台州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外向型经验:市场信息发达、技术革新快、营销渠道广、企业组织灵活、生产经营高效、经济效益显著等。

制造类特点。与台州发达的制造业相关联,台州文化产业在相关文化产品的加工制造领域占有较大优势。全市共有3000多家工艺美术品生产企业,2000多家印刷包装类企业,1000多家办公文具与休闲用品生产企业,拥有2家从事休闲用品生产的上市企业(永强集团和正特集团),新东方油墨集团甚至一度占据了国内的五分之一市场。这种以相关文化产品加工制造领域而发达起来的文化产业,呈现出台州经济与文化的地方性经验,善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生产设备先进,技术更新快,营销灵活,经济效益显著,区块发展鲜明。

政企互动特点。在市场发育与变化的具体把握上,政府永远没有企业那么灵敏;但是在经济生产总体格局的认识上,企业永远没有政府那么完整。一个较为成熟的现代社会,从经济生产的角度讲,应该是企业推着政府走,政府引着企业变,从而形成良好的政企互动关系。这个特点,在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是文化企业推着政府往前走,新世纪以来的第三个阶段,则表现出鲜明的政府引领企业不断转变的特点。在政府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激励下,星星集团、自力建设集团、古今集团、利欧集团等一大批本地大型民营企业,相继转型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正是这种良好的政企互动,让台州这个沿海地区四线城市,近年来在文化创意和工业设计业的发展上,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重要突破。

2015年1月,中共台州市四届四次党代会提出,通过实施“国际智造名城”“海上思路港城”和“山海宜居美城”的发展战略,而将台州建设成为“现代化港湾都市区”。“一都三城”的发展定位与战略构想,意味着文化产业要在台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切实担当起推动经济与文化双重“涅槃”的重要使命。如果没有发达的文化产业作为强力的智力支撑和文化引领,所谓“现代化港湾都市区”、“国际智造名城”和“山海宜居美城”,都不太可能在台州真正落地。因此,“十三五”时期,台州文化产业还会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理论总是灰色的,唯有实践才是鲜活的。理论只是创造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而把文化一步步变成文化产业的是企业家。编者曾经在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文化处挂职,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做了些工作。2013年底,在编者的倡议下,我们几位特别关心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教师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打算深入到具体的文化企业中去,通过实地调研形式,直观地掌握台州文化产业的成长史、发展史。除编者以外,课题小组还有吴世永、罗华、林仙、张宗岩、屈啸宇等诸位同仁。这个课题,得到了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资助。2014年5月初到8月底,课题小组用四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台州市的三区两市四县,实地调研了60多家文化企业和10多家已建、在建与拟建的文化产业园区,亲身感受了它们创业、成长与发展中的酸甜苦辣,也获得了堆积如山的直观性资料。能够顺利完成这次调研,课题小组首先要感谢那些热情接待我们的每一家文化企业,其次要特别感谢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文化处,以及路桥区委宣传部、黄岩区委宣传部、椒江区文广新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仙居县委宣传部、温岭市委宣传部、三门县委宣传部等单位。没有上述这些单位的鼎力支持和广大文化企业的参与配合,课题小组要完成这样的调研,是难以想象的。

15家文化企业发展案例的挑选,并没有一个极其严格与科学的标准。编者的目的,只是想通过它们揭示出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经验,适当考虑其典型性,以及在行业、空间和经济性质上的代表性。选入的3家文化产业园区,可能是台州目前发展得较好的园区,但也不代表它们未来就一定很好。一句话,在台州这个城市,每一家文化企业都有着不一样的发展经历,都有可供深入研究的价值,唯有把这些“珍珠”一粒粒地串成线,才能得到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史。这项工作,留待我们将来继续去做。

从大量的资料中梳理出一个企业的发展主线,再通过研究把它形成具体的案例,这是非常艰辛又艰巨的工作。庆幸的是,有五位同学参与了资料梳理和前期文字起草工作,他们是:林成、章叶、沈书含、汪琼雅、林翔翔。本书的诞生,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最后需要说明的,由于水平有限,调研过于集中,书中的纰漏之处在所难免,由编者负责。 UIZ6eLgvw0pQ6L8pOi51ZeKWlPT/ZZziFkn5/aar47o3ui3I2SIdP4rhScZeSxv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