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蒂夫尼的设计风格和作品
2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新艺术”运动在美国产生的影响要比“工艺美术”运动更加深远,体现在平面设计、日用品设计到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威尔·波德勒(Will H.Bradley,1868—1962),是美国“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的代表。波德勒的平面设计受到莫里斯和比亚兹莱书籍插图图案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招贴画《The Chapbook》《孪生姐妹》,为《叙事诗》《国内印刷》等书籍设计的插图等。他为书籍《The Chapbook》设计的海报采用流动的线条、动感的色块和优雅的人物形象组成画面,呈现出典型的“新艺术”运动风格。
路易斯·康夫特·蒂夫尼(Louis Comfort Tiffany,1848—1933)在美国“新艺术”运动时期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他最擅长玻璃设计,19世纪90年代后期蒂夫尼风格的台灯已经成为美国大陆的风尚,他设计的台灯采用花卉植物或树的造型,台灯的灯座用青铜做成树根和树干的形状,树冠上悬挂着彩色玻璃灯罩,犹如盛开的百合花、荷花或紫藤花,白炽灯的灯光透射过彩虹般色彩的灯罩变得极其柔和,散发着自然、浪漫的情调。蒂夫尼玻璃公司生产的玻璃花瓶创造出了理想化的造型,色彩极其丰富,呈现出自然流动的彩虹效果,出口到欧洲,深受人们喜爱。
在建筑设计领域,19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这个学派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这个学派在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路易斯·沙利文(Louis H.Sullivan,1856—1924)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他提出“形式追随功能”口号,同时对装饰十分偏爱,尤其喜爱欧洲大陆“新艺术”运动提倡的自然纹样的装饰。他设计的“斯科特”百货公司大楼,采用加大的窗户以取得室内良好的采光,建筑的下部两层装饰着铸铁打造的涡卷形的线条、叶子和花,将良好的功能性与“新艺术”运动的装饰设计语言巧妙结合在一起。“芝加哥大剧院”是沙利文和艾德勒合作设计的另一个代表项目,为追求建筑的外部的垂直感,沙利文改变了剧院的立面材料,在下面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在四层以上使用砂岩,并通过柱子来强调建筑的结构因素。
弗兰克·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是“芝加哥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他曾经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过,吸收和发展了沙利文的“新艺术”建筑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有机建筑”概念,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将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和建筑的环境融为一体,是美国本土最负盛名的现代建筑设计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在19世纪90年代表现出强烈的表面装饰倾向,他早期的代表建筑“草原住宅”和位于橡树公园的“联合教堂”体现出了“新艺术”运动的直线风格。他设计的家具以一系列简单的构件构成,构图洗练。通过设计上的探索,他认识到通过机械的精密性获得的家具的简明线条比手工更好。他提出“机器无疑已赋予设计师这样一种技巧,它使设计师能将他设计中所用的本质材料与人类的美学意识和谐地结合起来,用经济的方法来满足其材料上的要求,以使得木材的美能为每一人所使用。”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相比,影响范围更大,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席卷欧洲的大部分国家与美国,但这场运动所采用的装饰、自然主义风格,依然是为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服务的对象依然是少数权贵。但“新艺术”运动创造的特殊装饰风格,成为一种历史的经典风格。
圣路易斯的温赖特大厦 路易斯·沙利文
1.维也纳“分离派”主要画家()的作品《吻》具有强烈的新艺术风格特征。
A.比亚兹莱
B.谢列夫
C.里克茨
D.克里姆特
2.英国的“新艺术”运动时期,比亚兹莱的(),取得了突出成绩。
A.陶瓷设计
B.平面设计
C.象征风格
D.时装设计
3.德国“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师是贝伦斯,其建筑风格已具有()。
A.形式主义
B.现代主义
C.装饰主义
D.功能主义
4.建筑家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设计的(),是其风格特征的集中体现,其中包括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也包含了现代主义的特点,是20世纪设计的经典之作。
A.圣家族大教堂
B.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C.霍塔公寓
D.巴黎地铁入口
5.()是影响“新艺术”运动风格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诱因。
A.维多利亚风格
B.装饰风格
C.哥特风格
D.日本风格
“新艺术”运动
维也纳“分离派”
“青年风格”运动
格拉斯哥四人组
1.简述西班牙建筑设计师安东尼·高蒂的主要建筑成就。
2.简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成就。
1.论述“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相同之处和区别。
2.论述“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发展。
二、选择题
1. D 2. B 3. B 4. B 5. D
三、四、五、参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