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检察日报》2012年05月10日03版
孜孜以求 法治天下
——写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

编者按 作为国内代表性的专业政法院校之一,中国政法大学为法学教育发展和国家法治昌明作出了积极贡献。5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将迎来60周年校庆。本报特辟专版,以资纪念。

60年前,刚刚迈入法制建设和政权建设轨道的新中国迫切需要大量新型高级政法人才,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新型高等法学教育向着体系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由此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应运而生。60年来,历代法大人始终奋进在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的最前沿,为我国法学学科和法学教育模式的形成作出了有益探索,为国家的法治昌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
法治景点:法治天下碑

筚路蓝缕 岁月如歌

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52年的北京政法学院。学院那时坐落于沙滩红楼,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顾问委员会主席钱端升先生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尽管当时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但以钱端升、费青、吴恩裕、曾秉钧、严景耀、雷洁琼、戴克光等为代表的学术名家大师以其非凡的智识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这是学校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那时候真可以称得上是筚路蓝缕,全院863名师生员工就在蓟门烟树、土城和庄稼地的包围中,迈出了开拓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脚步,也开始了推进国家民主法治的“突围”征程。

文革十年浩劫,在“砸烂公检法”的口号中,学校被搞乱,后于1970年被撤销,全体人员下放到“五七干校”,校舍被占用,学校不复存在。

1978年,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学校历经艰辛终于从废墟中走出来,迎来了浴火重生,也迎来了学校发展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发展期,这一年学校复办,次年恢复招生。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由“一校三院”(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生院)构成的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时任司法部部长刘复之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

学校步入第三个黄金发展时期是在2000年,这一年,学校由司法部划归教育部直属院校的行列,这一调整为学校突破行业办学,进入国内高等教育主流,实现由法科大校向法科强校的转变、由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2005年,学校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本科教学评估;2008年,中国政府和欧盟最大的政府间法学教育合作项目——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落户法大;2011年,学校获准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法大,大楼虽少而大师云集,命途多舛而精神不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岁月悠悠,风雨兼程,60年来法大始终与共和国法治建设同呼吸、共命运,法治兴则法大兴,法治衰则法大衰。

做法大人 守法大魂

一所大学的灵魂在于她的精神。60年来,从沙滩红楼到晓月河畔,再到军都山下,从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再到兴旺发达,法大历经坎坷,但始终向前。60年传承不辍,60年开拓创新,铸就了法大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传统。

自诞生之日起,法大就承担起以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推进国家法治昌明、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与社会和谐的使命,尤其是以推动国家法治建设为己任。这种使命抉择,深深嵌入法大的历史命脉,使法大的成长始终与“法治中国”的发展休戚相关。

在全体法大人的共同努力中,逐渐积淀了大家认同的法大精神:那就是“法治天下,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人文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和谐发展”的团队精神。法大的精神有大气、大度和大爱的特质,这些精神已经浓缩在学校“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之中,镌刻在一代代法大人的心底里。

在法大精神的熏陶下,法大人形成了独有的特质,那便是“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气度,“经世济民,福泽万邦”的情怀,“公平至上,正义优先”的价值观,“可夺法大名,不泯法大志”“只向真理低头”的骨气,“凡我在处,便是法大”的身份文化认同等。这种以法治为理想、信仰和目标的使命特质,已经成为鲜明的“法大标识”。

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这些精神的激励和支撑,以及对这些精神的坚守和传承,法大人始终怀着对国家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国家的法治建设。学校参与了自1952年成立以来共和国几乎每一部重要法律的论证和起草,成为“全国人大最得力的工作助手”。从上世纪50年代关于“法律平等”的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关于“人治与法治”的争论及对“法的本质”的再认识,再到对“法治国家”的构成理论、“人权理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判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法大人总是积极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献计献策。事实上,法大扮演着国家法治建设的理论策源地和推动力的角色。60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共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人才,广大法大学子无论走到哪里,始终践行法大精神,秉承法大传统,为建设法治国家鞠躬尽瘁。

开拓进取 玉兰芳华

60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已成长为一所以法科为特色和优势,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镇。

法大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学校发展的龙头。在法大,法学学科专业在国内最为齐全,“全而强”始终是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我国法学几乎所有的二级学科中,法大大都是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众多的法学专业领域,如在法律史、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比较法、人权法、军事法、证据法、法与经济等领域,学校都开新中国法学教育之先河;而且,德国法、美国法、欧盟法、日本法等国别法律研究均起始于法大;新中国的第一批法学博士和硕士同样诞生于中国政法大学。目前学校共有六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

法大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大力培养造就卓越法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法律职业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积极实施“有灵魂”的通识教育,奠定卓越法律人才的综合素质基础。创新以“双专业双学位模式”、本科生辅修制度、“六年融贯式”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名校交流制度、国外名校交流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跨专业、跨学位、跨学校、跨国家的“四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卓越法律人才的复合型、应用型知识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以“校内(案例研讨课程、实务技能课程、法律诊所课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分站式专业实习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多模块整合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卓越法律人才的法律实践能力。

作为国家对外传播中华法律文化、进行法学交流的代表性窗口,法大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学校先后与众多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通过多种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名左右的师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学校先后成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院校和欧盟“伊拉斯谟ECWLOT14项目”合伙大学,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项目”资格,加入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等国际合作项目,中欧法学院、比较法学院稳步发展,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将同英国班戈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继往开来 再铸辉煌

建校60年,是法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新的起点。中国政法大学将力争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政法大学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国际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内涵发展就是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要在法大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抓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社会服务效益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特色发展就是保持和张扬法大法科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发展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并办出特色。法大加强学科建设要围绕建设以法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目标来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一体多元、多元一体、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格局。

创新发展就是以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发展,以提升学校的人才、学科、科研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开放发展就是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办学,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优秀的人才和卓越的学术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和平、文明和发展。

国际发展就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变革世界中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国际化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生存方式。法大的目标是把自己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法科强校”,就必须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和谐发展是我们的理想,希望我们的大学有一个很好的文化环境,大家都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敬畏学术,遵循学术规范,教书育人,教学相长。

60年一甲子,60年一轮回。每一代法大人都有其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这一代法大人将秉承“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精神,为法治天下而不懈努力!

(黄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背景链接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直属于国家教育部。学校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着国家法学理论的变革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着国家对外进行法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这其中有曾任监察部部长的李至伦、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特聘专家高之国、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的张耕、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中国民法学会名誉会长王家福、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杰出推动者郑成思、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农民工法律援助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律师佟丽华、著名刑法学家储槐植、商法学研究会会长王保树,等等。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770人(数据截至2012年1月),其中本科生8464人,研究生5794人,留学生512人。教师89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0人,硕士生导师547人,教授252人、副教授378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比例达87. 07%。

学校现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中欧法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设有诉讼法学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律史学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证据科学研究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人权研究院、比较法学研究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1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

学校设有18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6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特色学院

诉讼法学研究院:诉讼法学研究院是诉讼法学专业获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研究实体。研究院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所获奖项均居于本学科领先地位。建院以来,研究院先后参加了20多部法律的起草、修改工作。特别是在三大诉讼法的制订、修改过程中为我国诉讼法制的建立健全作出了贡献。

中欧法学院:中欧法学院成立于2008年10月23日,合作团队由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中外17所著名院校组成。中欧法学院专门从事法学研究生教育,有关项目包括: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和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硕士”双学位(双硕士),“欧洲—国际法硕士”(单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1月的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是在全国率先成立也是目前教育部所属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古代法律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机构。《中国历代刑法志译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沈家本全集》《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中华大典·法律典·刑法分典》等集体成果得到了同行的普遍关注。

证据科学研究院:证据科学研究院最大的特色是文理交叉、理工渗透、综合集成、沿用一体。研究院跨越医学、工学、理学和法学四个学科。在鉴定方面,证据科学研究院服务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司法机关。研究院每年受理3000多件疑难案件的鉴定,避免冤错案,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ibejS3ar2rOQYeyIMIcsrXu5ot6CMQ0aVOa3/zc1rf6rNHCl7EouLwnbAcHXaWa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