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自然选择不仅是进化生物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同时也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然而,人类的进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变小,但自然选择依然在影响着人类进化。因为自然选择导致人类基因的改变需要时间,在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中,这种改变并不容易显现出来,而在极端环境中则可以相对清晰地看到。

人类未来如何进化,在目前阶段无从知晓。环境快速改变时,才会有快速的进化。而人类所处环境的最主要部分是人类文明。人类文明正在爆发,人类的生物特征也会随着文明的发展而改变,只不过人类无法看到,因为人类正处在这个过程当中。当今文化和技术究竟有多少能反映在人类进化的层面,还无法量化。未来环境的变化无法预测,人类基因的突变也无法预知。故,一切都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将会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影响下继续前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科学工作者经大量艰苦的对进化与人类文明研究后认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并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时的森林古猿在热带森林中过着树栖生活。后来,经漫长的时光流逝,地球上某些地区发生地壳运动,气候变得干燥寒冷、森林减少。其中,有一部分古猿被迫迁移,寻找新的森林,继续过树栖生活,并逐步进化为现代类人猿;而另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走向平地生活,它们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将前肢解放出来,用于取食和御敌。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不仅使手、足进一步分工,还促进了躯体的变化,形成人所特有的体态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四肢和大脑开始发育,人类祖先的双手越来越灵巧,制造工具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要交流信息,从而产生了语言。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以后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和智慧得到更大的发展,手、脑和语言的发达又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了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文明。由此可见,人类的祖先从爬行到学会直立行走,很大程度上是环境造成的,或者说环境所迫。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也是最大区别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行为之一。

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人类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进化。而人体貌似一台设计精密的“仪器”。然而,这台貌似完美的“仪器”,其实也并不完美。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失误,而这些失误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如,人体各部位中的耳、鼻、喉、心脏、脊椎、牙齿等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正如学者陈均远所说的:为了“站起来”,人类的祖先可以说是“不惜代价”,以至今天人类还不得不为此埋单——饱尝足痛膝伤之苦,忍受背痛的折磨,还要应付孕妇分娩时的险象环生。

人类的直立行走虽然解放了双手,但为此达成的进化妥协,却也带来了骨骼剧变的烦恼。因为,人类的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结构既兼顾了实用与美观且相当合理,但是离完美却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人类的祖先在用四只脚走路时是脊柱大而腰椎小,而直立行走之后就相反了,是脊柱小而腰椎大。脊柱从原先的起拱顶作用,变成了充当承重的立柱。这种脊柱从耗能的角度看,既经济又有效,维系着人体平衡和双足移动,但却承受了过度的压迫。而当椎骨在受到长期挤压时,椎间盘就可能会突出,压迫脊椎神经,引起疼痛。此种疾患除了人类,没有一种灵长类动物感受过这种背部疼痛。然而,为了减轻或预防颈椎、腰椎以及整个背部的疼痛,现代人们常会采用水平运动方式——如游泳进行缓解锻炼,而游泳的状态其实就是类似于回归到人类祖先用四肢行走的状态。

人类的疾病,除基因演变外一切都跟进化息息相关。追寻人类的进化史,人类原来是爬行的,进化直立行走后导致了心脏负荷的加大。由此,四肢动物患高血压病的现象十分罕见,爬行动物得心脏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但是在灵长类动物的人和猿之中则很普遍,原因就是灵长类动物具有直立行走能力的特点,这才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在医院的临床观察中也发现:人在躺卧休息时,心脏喷出血量达5升/分钟;而处于直立状态下,心脏的喷血量降低到3升/分钟。为了弥补直立时心脏喷血量的下降,体内神经和激素系统就会促使血管收缩,迫使动脉系统中的血量减少,使心脏喷血量和脉容量之间得以保持平衡,并使头部及体内其他器官能得到正常的供血。据学者介绍,直立的姿态会促使动脉血管经常不断地进行收缩来提高血压,以保证身体各部位的正常供血,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高血压病。

大量研究表明,爬行有益于心脏、大脑、脊椎和骨关节病、骨质疏松、静脉曲张的防治,而且,因人类的直立行为易在腰腹、臀部和下肢积聚脂肪,而爬行俯身锻炼的运动强度适中,运动条件简便,过程寓练于乐,对腰腹臀等针对性动作多,减肥塑身功效更显著。尤其女性进化为直立后,重力易使乳房下垂,而爬行则既让重力在女性胸部均衡,又以较多的动作健美胸部,更对脸部骨骼、皮肤供应充足的血液和营养,有利于女性的护容养颜。

学者的研究还进一步透视,爬行时的呼吸主要是采用“腹式”,比直立时的“胸式”呼吸所吸入的空气量增2~3倍。再者,腹胸部的内脏器官是由它的肠系膜悬挂在弓状脊柱上,并由腹肌收缩从下面托着它,减少内脏压力的。故,爬行的位移形式对胃、肾下垂患者的治防非常有益,对胃肠等内脏机能的增强也非常有效。另外,每爬行一步,肛门也会收缩一次,这还能防治痔疮。

综上而言,人类从爬行到立行的进化与演变,推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也为此付出了诸多的悲催代价。为此,返璞归真,如何尽可能续用“造人”初源时的生理功能,规避进化中的功能不足,挖掘人类的肌体能效等,也就成了学者和科学家所关注的热点。介于爬行的健身、塑体、修心等特殊的功效,为使健身锻炼者能更好掌握爬行相关的系统理论知识与锻炼技能,使爬练者获得更好的运动效果,本研究主要对爬行健身的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做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但因研者能力、学识及研究深度所限,著作中争议和差错之处敬请读者斧正。

田 里
于金华 2016-6-10 4qQwgI8UVr2KeeODCvBVG2cjPWAPrAWJ+Gwkuz6882BwNMBe2nc6AUA8hp/+XK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