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父系氏族社会

(公元前4620年—公元前2338年)

高辛氏朝

(公元前4620年—公元前4221年)

帝喾高辛氏是高辛氏朝的开国帝王,其元年为公元前4620年。高辛氏在位70年。高辛氏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县),有10位古帝王治理天下,他们可能是高辛氏,肜鱼氏、富宜氏、若敖氏、桑水氏、有㜪氏、昊英氏、苍林氏、尊卢氏、蒲卢氏等。高辛氏朝治经400年。帝喾高辛氏的施政原则是爱人,利人。他说:“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故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吾慎此而已矣。”高辛氏朝,中国社会已全面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帝喾高辛氏朝,开始颁行古四分历法,其历法名称叫《日月宿历》。《日月宿历》比格利哥里历早6201年。《日月宿历》的诞生,饱含着女娲氏、神农氏、伏羲氏三朝帝王的智慧,酝酿了三百五十多年。古四分历法,一元等于4560年,一纪等于1520年,一蔀等于76年。一章等于19年,一年等于12个月(闰年13个月),每19年有7个闰月,一年等于3651/4日,一蔀等于940个月,27759日,一章等于235个月,一月等于29499/940日。因为高辛氏发明了《日月宿历》,高辛氏死后,人们称他为生日月的神,也就是说他是创造《日月宿历》的神。

历史文献断代与考古年代对应的高辛氏朝文化遗址有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马家浜文化、红山文化等,我们已经作了简要介绍,下面介绍一下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和半坡文化。

大汶口文化 是黄河下游山东半岛、苏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泰安大汶河口的遗存为代表。1959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较重要的遗址有邳州市刘林、邳县大墩子、曲阜西夏侯、日照东海峪、兖州王因等。大汶口文化经历了较长的延续发展,遗物丰富。主要文化特征:早期多红陶,中晚期多灰黑陶,有少量白陶;彩陶数量不多,但图案丰富绚丽,以植物花纹、几何线条为主。主要器形有觚,自早至晚变化繁多。另外还有鼎、背水壶、豆、罐等。石器有斧、锛、铲等。骨、角、牙器多而精致。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晚期墓葬并有男女合葬现象,少数墓葬有木棺葬具,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辅以渔猎。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

大溪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以1959年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为代表遗存。分布于四川东部至江汉平原,湘北、赣北也有发现。文化特征:泥质红陶为主,少量灰黑陶;多为素面,少量饰以篦纹。戳印文、镂及饰彩,彩绘一般为红衣黑彩或赭彩,图案有各种变形线条几何纹,菱格、齿状纹等。石器生产工具制作精致,有铲、锛、凿、纺轮等。经济以农业为主,渔猎为重要辅业。发现有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年代约相当于公元前44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半坡文化 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的一种文化。分布于黄河中游关中、甘肃东部、陕西与河南交界地区。以1954年发掘的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早期遗存为代表。文化特征:夹砂红陶和细泥红陶为主,少量黑陶,手制陶器已有慢轮加工。主要器形有直口大尖底瓶,蒜头细颈壶、大口小底缸罐等,彩绘图案丰富,有写实或变形的鱼、鹿、人面等。石器精制磨光的不多,粗磨生产工具占很大比例,有少量打制石器。经济以农业锄耕为主,渔猎采集占很大比重,编纺业较发达,出有极精致的骨针。聚落布局规整,居民分区居住,有共同活动中心。墓葬与居址相近,也有相应的分区现象。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4200年之前。半坡文化应该是高辛氏朝文化遗址。

伏羲氏创立文字之后,高辛氏朝开始用甲骨文记载历史。尽管当时对历史的记载比较简单,记载的内容比较单纯,但它开创了人类文明史的先河。如公元前4620年五月二日乙酉高辛氏即位,甲骨文就载曰:“乙酉翌大乙。”它的大意是乙酉日大乙(即高辛氏)即位。公元前4550年八月二日丁酉肜鱼氏即位。甲骨文便载曰:“丁酉翌沃丁。”公元前4513年五月二日甲午,富宜氏即位,甲骨文就载曰:“甲午翌大甲。”公元前4476年若敖氏即位,但笔者至今没有见到若敖氏即位的甲骨文,或许当时刻写有误,也可能甲骨文研究者填补错误,“丙子翌 ”应为丙辰翌 ,或丙戌翌 。公元前4440年十二月二日丁亥,桑水氏即位。甲骨文就载曰:“丁亥翌大丁。”公元前4403年十二月二日癸未,有 氏即位,甲骨文就载曰:“癸未翌示癸。”公元前4366年三月二日壬午,昊英氏即位,甲骨文便载曰:“壬午翌示壬。”公元前4329年四月二日丁丑,苍林氏即位,甲骨文就载曰:“丁丑翌 。”公元前4293年十月二日乙亥,尊卢氏即位,甲骨文便载曰:“乙亥翌 。”公元前4256年十月二日庚子,蒲卢氏即位,甲骨文便载曰:“庚子翌大庚。”(上述甲骨文均引自《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卷》第195页)从上文的叙述可以看出,高辛氏朝只是用纯叙述的文辞来记载历史,文辞极为简洁。

要真正了解先秦历史,深入研究先秦历史,必须对甲骨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 、翌、肜、 等字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解说。 、翌、肜、 等字,甲骨学专家释为祭名,这是值得商榷的。其实,朔字甲骨文中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上面三个力字,下面一轮弯月;第二种是上面一个力字,下面一轮弯月;第三种是上面三个箭头,下面一轮弯月,表示每月的初一日。“翌”又刻为“翊”,它既有立、即位、登基的意思,又表示每月的二日,很多时候同时表示这两个意思,如“甲戌翌上甲”就表示二日甲戌,上甲即位,“肜、彡”表示每月的三日;“ ”字上面一个横写的王字,半个月亮,下面是一个神牌,神牌两边各有一点,表示每月的十五日。甲骨文中还有一个使用最频繁的“ ”字,尤其需要考释一下。“ ”不是古代的“宾”字,而是“寔”字,寔和寘通用,是置、安置、安排的意思。这几个字,笔者在《华夏先秦文明史考释断代》中已作了详细考释,此处从略。

高辛氏朝对中华文明的主要贡献有三:一是最早用文字记载历史;二是创造了改正朔制度,以元年的岁星行度决定历法的建正,以未月(今农历六月)作历法的正月,开始颁行四分历。高辛氏朝元年正月一日纪日干支应该是甲申,高辛氏使纪日干支空跳了二日,正月初一就变成了丙戌日。根据岁星行度改变历法的正月和改变正月的朔日干支,古代叫改正朔;三是发展了原始七政制度,每位古帝王在位36年或37年,大约为七年的五倍多一点。中国上古用甲骨文记载历史,从公元前4620年即高辛氏元年起到商朝灭亡,共运用了3476年。

金天氏朝

(公元前4220年—公元前3721年)

金天氏是金天氏朝的第一位古帝王,己姓,其元年为公元前4220年,在位84年。金天氏朝有金天氏、爽鸠氏、尸鸠氏、雎鸠氏、祝鸠氏、五鸠氏、鹘鸠氏、鷞鸠氏、鸤鸠氏、鴡鸠氏、丹鸟氏、乌鸟氏、凤鸟氏、青鸟氏、玄鸟氏、穷桑氏等十六位古帝王治理天下,治经500年。金天氏朝定都曲阜,继续颁行古四分历法。《汉书》所载《天历大历》,就是金天氏朝所颁历法的历名。古四分历法的颁行,对于掌握时令节气,发展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

历史文献断代与考古年代对应的金天氏朝文化遗址,有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庙底沟文化、崧泽文化等。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等,我们前边已作了介绍,下面仅介绍一下庙底沟文化和崧泽文化。

庙底沟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期的一种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关中、豫西、晋南、甘肃、青海东部地区。以1956年发现于河南省陕县庙底沟遗址一期遗存为代表。文化特征:红陶为主,少量灰陶,有夹砂、细泥、泥质等;器形有罐、盆、钵、小口尖底瓶、釜、灶等,彩陶发达,以飞禽、植物以及点线组成的几何图案为主;已有轮制加工;生产工具有陶刀、石铲等。经济以农业锄耕为主,渔猎比重下降。聚落分布较密集,且分布地域广大。房屋有半地穴式及窑式两种,发现有随意扔弃人骨现象,所见随葬品已有贫富差距,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

崧泽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以上海市青浦区崧泽遗址命名。分布于长江三角洲。文化特征:夹砂红褐陶及泥质灰陶为主,少量红黑陶;轮制为主,另有模制;器形有鼎、釜、豆、壶和盆等,环底、圈足及三足器较发达,有极少量彩陶,图案为圆点,弧线三角等类同庙底沟文化。石器磨光精细,穿孔较多,有较多玉石饰品。公共墓地排列有序,有少量合葬,且有极个别男子为中心的男女合葬,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碳-14年代为公元前39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世本·帝系篇》(清张澍稡集补注本):“少昊,黄帝之子,名契,字青阳。黄帝殁,契立,王以金德,号曰金天氏。”这说明少昊登基后,帝号叫金天氏。金天氏朝是黄帝伏羲氏朝以后的一个朝代。说金天氏是黄帝之子,那是传说的演化。黄帝伏羲氏与金天氏中间相隔四五百年,这是无法改变的史实。因此,金天氏不可能是黄帝伏羲氏之子。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金天氏朝诸王即位的年代和日期。

公元前4220年十一月二日甲戌,金天氏即位,甲骨文便载曰:“甲戌翌上甲。”查金天氏朝的天历大历,公元前4220年十一月一日癸酉,二日甲戌。上甲就是金天氏。金天氏即位后便想,高辛氏创造了四分历法,用伏羲氏创造的文字记载历史,还创造了改正朔制度。这是他的功劳。可是,其缺陷是八卦无法传承。经过多年的考虑,他决定用八卦占卜决定王位继承人。这样,金天氏既继承了以文字记载历史的先进作法,可以让文字传承下去,用八卦占卜决定王位继承人,又可以让八卦这门科学传承下去。用占卜决定推荐的王位继承人,如果占卜的结果吉、大吉,就让被推荐的王位继承人继承王位,做部落联盟的领袖,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告吉,就另行选拔王位继承人。后来,当帝舜决定要把帝位传给大禹时,大禹便说:“推荐继承之人,历来是用占卜,惟吉是从。”高辛氏时,改朔使纪日干支空跳二日,金天氏改为空跳一日。金天氏的这些做法,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世帝王即位前后便要祭祀他。《帝王世纪》以为上甲是殷人祖先,这是没有根据的。上甲是否为殷人远祖,尚需花大气力深入研究,但上甲不是微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金天氏、榆罔氏、轩辕氏、高阳氏等朝的甲骨卜辞,不仅刻有占卜的日期(纪日干支),占卜的事情,有的还刻有占卜的月次,这既为先秦文明史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创造了有利条件,又降低了断代的难度。中国原始社会帝王在位的年数,基本上是按原始平均主义决定的。如榆罔氏朝,除开国帝王和末代帝王外,其他帝王均在位35年。轩辕氏朝除开国帝王、末代帝王外,其余帝王均在位18年。高辛氏、金天氏、高阳氏朝三帝王的在位年数,采用分阶段平均主义决定法。高辛氏、金天氏朝以每四位帝王为一阶段,每个阶段的积年相同。高阳氏朝以每三位帝王为一阶段,每个阶段的积年相同。我们接着把天历大历、甲骨卜辞、原始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继续为金天氏朝诸王断代。

公元前4136年十月二日丁卯,爽鸠氏即位。甲骨卜辞曰:“丙寅卜, 贞翌丁卯, 于丁。”(《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二卷》第561页,以下简称《古二卷》)查天历大历,公元前4136年十月丙寅朔,二日丁卯。爽鸠氏在位28年。

公元前4108年:卜辞缺。

公元前4080年十三月二日辛未,雎鸠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戊辰卜,口贞翌辛未。”(《古二卷》第434页)查天历大历,公元前408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戊辰,十三月庚午朔,二日辛未。雎鸠氏在位27年。

公元前4053年十月三日丙寅,祝鸠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甲子卜,行贞王 甲彡,亡 。”(丁山:《商周史料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8页。以下简称《考证》)查金天氏朝历表,公元前4053年十月甲子朔,三日丙寅。祝鸠氏在位28年。

公元前4025年十月二日壬子,五鸠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辛亥卜,喜贞翌壬子,示壬岁。十月。”(《古二卷》第331页)查天历大历,公元前4025年十月辛亥朔,二日壬子。五鸠氏在位28年。

公元前3997年五月二日癸卯,鹘鸠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壬寅卜,贞翌日癸卯,王其口。”(《古二卷》第303页)查天历大历,公元前3997年五月壬寅朔,二日癸卯。鹘鸠氏在位28年。

公元前3969年十一月二日丁巳,鷞鸠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丙辰卜,旅贞翌丁巳。”(《古二卷》607页)查复原的天历大历,公元前3969年十一月丙辰朔,二日丁巳。鷞鸠氏在位27年。

公元前3942年十月二日辛亥,鸤鸠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庚戌卜,即贞翌辛亥,气酒三日自上甲衣至于多后,亡 。十月。”(《古二卷》第337页)查天历大历,公元前3942年十月庚戌朔,二日辛亥。鸤鸠氏在位28年。

公元前3914年四月二日辛丑,鴡鸠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庚子卜, 贞翌辛丑,易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第388页,以下简称《古一卷》)查复原的天历大历,公元前3914年四月庚子朔,二日辛丑。鴡鸠氏在位28年。

公元前3886年八月三日戊午,丹鸟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戊午卜,行贞王 肜日,亡 。”(《考证》第57页)查复原的天历大历,公元前3886年八月丙辰朔,三日戊午。丹鸟氏在位28年。

公元前3858年八月二日乙亥,乌鸟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贞又于 甲,翌乙亥,其雨。”(《古二卷》第275页)查金天氏朝历表,公元前3858年八甲戌朔,二日乙亥。乌鸟氏在位27年。

公元前3831年十二月一日乙未,凤鸟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乙未卜,贞王 日,亡尤。”(《古二卷》第334页)查金天氏朝历表,公元前3831年十二月乙未朔。凤鸟氏在位28年。

公元前3803年八月二日乙酉,青鸟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贞翌日乙酉……”(《考证》第169页)查金天氏朝历表,公元前3803年八月甲申朔,二日乙酉。青鸟氏在位28年。

公元前3775年七月二日甲戌,玄鸟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癸酉卜, 贞翌甲戌,气酒……七月。”(《古二卷》第619页)查金天氏朝历表。公元前3775年七月癸酉朔,二日甲戌。玄鸟氏在位28年。

公元前3747年九月二日庚寅,穷桑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乙丑卜,大贞翌庚寅其 。”(《古二卷》第545页)查金天氏朝历表,公元前3747年九月己丑朔,二日庚寅。穷桑氏在位27年。

上述甲骨卜辞证明,我们在《华夏先秦文明史考释断代》一书中为金天氏朝诸王的断代是正确的。

金天氏朝的主要贡献是:一、把甲骨卜辞与八卦结合起来记载历史,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二、继续颁行四分历,继续实行改正朔制度;三、坚持和发展了七政制度,每位帝王治理天下的时间略少于七年的四倍。

榆罔氏朝

(公元前3720年—公元前3210年)

榆罔氏朝的开国帝王为榆罔氏,其元年为公元前3720年。榆罔氏朝有十四位古帝王治理天下。他们可能是榆罔氏、涂山氏、西陵氏、吴回氏、黎娄氏、妪石氏、釐氏、郦山氏、大鸿氏、虞后氏、桑丘氏、侯冈氏、有黄氏、狶韦氏。榆罔氏朝治经511年。据安徽含山陵家滩的考古发掘,榆罔氏朝时中国已有了城市。

榆罔氏朝几乎是又一个被人们遗忘的朝代。郑樵的《通志》说,榆罔氏在位55年。《汉书·律历志》说:《四分(历)》上元至伐桀132113岁。但班固没有弄清《四分(历)》为哪个朝代的历法。中国古代自帝喾高辛氏至帝颛顼高阳氏,史籍只记载各朝治经年数与开国帝王的在位年数,其余帝王的在位年数不予记载。凭着这一点,我们可以断定榆罔氏是榆罔氏朝的开国帝王。中国上古轩辕氏朝、高阳氏朝、夏朝、商朝、周朝的历法,《汉书》没有记载。《后汉书·律历志》《开元占经》有明确记载。《开元占经》所载古六历的历法积年数字十分庞大。帝喾高辛氏、帝少昊金天氏两朝虽颁行四分历法,但没有历法上元和历法积年。因此,根据历法发展的逻辑,《四分(历)》只能是榆罔氏朝的历法。榆罔氏朝的四分历法创造了历法积年,历法的上元干支就是朝代开元年的纪年干支。根据历史文献和运用历法的上元干支,就可以准确推断各朝建立的年代。《黄(皇)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等的历法上元和历法积年,就继承了《四分(历)》记载历法上元和历法积年的做法,不同之处仅在于历法积年的数字非常庞大。《四分(历)》和《皇帝历》等古六历的上元干支,就是各朝建立之年的纪年干支,《鲁历》的上元干支是周文王受命之年的纪年干支。

历史文献断代与考古年代对应的榆罔氏朝文化遗址有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秦王寨文化、崧泽文化等。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崧泽文化等古文化遗址,我们前面已经做了说明,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秦王寨文化。

秦王寨文化 也叫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或豫西仰韶文化,是分布于河南省洛阳、郑州一带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其文化特征:灰黑陶渐多,红陶减少;器形有罐、豆、釜形鼎等,彩陶渐趋衰落,以黑彩为主;六角形纹、S纹、X纹为重要特色,另外还有红、白彩。磨制石器发达,带柄石铲较多,另有石刀、陶刀等。经济以锄耕农业为主,有养猪为主的畜牧业,辅以渔猎。房屋流行多间建筑,同幢分间。常于地层中发现散乱人骨。当为父系氏族中期。自身又可分为若干期,碳-14测定年代适中值为公元前3380±150年

榆罔氏朝也为华夏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榆罔氏朝诸王治理天下的具体年代。

公元前3720年八月二日乙酉,榆罔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癸未卜,翌日乙,王其口,不凤。”(《古二卷》第379页)查复原的《四分》历,公元前3720年七月二十九日癸未,八月甲申朔,二日乙酉。

公元前3665年九月二日乙未,涂山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甲午卜,亘贞翌乙未,易日。”(《古二卷》第454页)查《四分》,公元前3665年九月甲午朔,二日乙未。涂山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630年十月三日癸酉,酉陵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癸酉卜,尹貞,王 示癸彡,亡尤。在十月。”(《古二卷》第329页)查《四分》,公元前3630年十月辛未朔,三日癸酉。西陵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595年正月三日甲寅,吴回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甲寅卜,尹贞王 大甲彡,亡尤。正月。”(《考证》第49页)查《四分》,公元前3595年正月壬子朔,三日甲寅。吴回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560年十二月三日丙戌,黎娄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乙酉卜,尹贞,王 卜丙肜夕,亡 。十二月。”(《考证》第51页)查《四分》,公元前3560年十二月甲申朔,三日丙戌。黎娄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525年六月二日甲午,妪石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辛卯卜, 贞翌甲午,王涉归。”(《古一卷》第416页)查《四分》,公元前3525年六月癸巳朔,二日甲午,妪石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490年八月二日庚子,釐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己亥卜, 贞翌庚子,勿令。”(《古一卷》第393页)查《四分》,公元前3490年八月己亥朔,二月庚子。釐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455年三月三日庚辰,郦山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己卯卜,贞王 大庚彡夕,亡尤。”(《考证》第57页)查《四分》,公元前3455年三月戊寅朔,三日庚辰。郦山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420年七月三日丙戌,大鸿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乙酉卜,贞王 卜丙彡日,亡尤。”(《古二卷》第312页)查《四分》,公元前3420年七月甲申朔,三日丙戌。大鸿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385年七月二日辛卯,虞后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庚寅卜,旅贞翌辛卯,其濩于日。”(《考证》第47页)查《四分》,公元前3385年七月庚寅朔,二日辛卯。虞后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350年五月二日庚午,桑丘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己巳卜,行贞翌庚午……”(《考证》第67页)查《四分》,公元前3350年五月己巳朔,二日庚午。桑丘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315年七月二日乙亥,侯冈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甲戌卜,旅贞翌乙亥,后祖乙岁,口牛。七月。”(《古二卷》第249页)查《四分》,公元前3315年七月甲戌朔,二月乙亥。侯冈氏在位35年。

公元前3280年:(卜辞缺)

公元前3245年三月二日辛卯,狶韦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贞翌辛卯,王勿涉归。”(《古一卷》第416页)查《四分》,公元前3245年三月庚寅朔,二日辛卯。狶韦氏在位36年。

甲骨卜辞与《四分》历断代的结果证明,笔者在《华夏先秦文明史考释断代》一书中对榆罔氏朝诸王的初步断代是正确的。

榆罔氏对中国文化的主要贡献有三点:一、继续颁行四分历,历法名称叫《四分》,创造了记载历法上元积年的治历方法,历法的上元干支就是朝代元年的纪年干支,后世人通过历法的上元积年可以推算出朝代元年的绝对年代。二、继承和发展了七政制度,除开国帝王和最后一位帝王外,其余帝王的在位年数均为七年的五倍。三、继续采用甲骨卜辞纪年法。

轩辕氏朝

(公元前3209年—公元前2826年)

轩辕氏为轩辕氏朝的开国帝王,其元年为公元前3209年。轩辕氏朝定都涿鹿,即后来的北直保安州,治经384年。轩辕氏朝有十九位古帝王治理天下,他们可能是轩辕氏、云阳氏、芒氏、伊祁氏、墨胎氏、巨蒐氏、上衡氏、泠沦氏、沌浑氏、盘瓠氏、有苏氏、公孙氏、伯赵氏、丽山氏、九皇(氏)、缙云氏、帝鸿氏、肃慎氏、散宜氏等。轩辕氏朝有《金人铭》流传后世,现抄录于后。

金人铭

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无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无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雍。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故。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富。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说明:据太公阴谋、太公金匮,此黄帝六铭之一。

关于轩辕氏的历史记载比较多。《楚辞·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王逸注云:“轩辕,黄(皇)帝号也;始作车服,天下号之为轩辕氏。”《山海经·西次三经》:“至山(西王母所居山)……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郭璞注云:“黄(皇)帝居此丘,娶西婈氏女,因号轩辕丘。”《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之台。”《山海经·海外西经》:“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此轩辕之丘即轩辕台。”《山海经·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轩辕即皇帝,此轩辕国即皇帝子孙相居而成者。《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二九三引《述异记》云:“镜湖,俗传轩辕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

历史文献断代与考古年代对应的轩辕氏朝古文化遗址有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石峡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等,我们已经作了介绍,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石峡文化、屈家岭文化。

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36年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区良渚镇,分布于太湖流域。文化特征:夹砂黑陶、泥质灰陶为主;磨光黑皮陶及蛋壳黑陶最具特色,有少量红褐色陶衣,轮制普遍,明显影响造型;器物有高圈足豆、鼎、簋、壶、嫢等,圈足器多。聚落面积较小,居住分散,有水井。石器磨制精细,体形扁薄,有璧、琮等玉器,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渔猎及采集仍较发达,食物种类丰富。墓葬中已见一男二女合葬,为发达的父权社会。

马家窑文化 黄河上游甘青地区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文化特征:夹砂粗红陶、泥质红陶为主,陶器手制有慢轮加工,彩陶极发达,以黑彩为主,少量红彩,以鸟、蛙等动物纹及几何形图案为多,器形有瓮、缸、盆、钵等。石、骨、陶制生产工具均较发达。马家窑文化继承庙底沟文化,逐渐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曾被称作“甘肃仰韶文化”。经济以农业为主,辅以渔猎。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文化形态诸方面已较关中地区迟滞。

石峡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广东省曲江区石峡遗址下层遗存为代表。分布于岭南北江,东江流域。石器有 、铲、锛、镞等,以锛较具特色,有长身锛,梯形锛,有段锛,有肩锛等;陶器多灰褐、灰黄色,以轮制、模制为主,素面为多,间有绳纹、镂孔、方格、曲尺、漩涡纹等,盛行三足、圈足、圜底器,如鼎、壶、豆、圈足盘等,极少平底器。墓葬以单人二次葬为主,随葬品多寡不一;晚期有专业化分工现象。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所跨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700年。

屈家岭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早晚两期为代表遗存,一九五五年发现。分布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及豫西南、湘北、赣北。文化特征:黑陶为多,已有轮制陶器,器形有罐、杯、鼎、甑、豆等,圈足器,三足器多及蛋壳彩陶为特色;器物上饰红黑、白色陶衣为流行,少量红黑色彩绘,图案有网格、圆点、旋曲几何纹等。生产以水稻农业为主,猪为主要家畜。石器绝大多数磨制精细,有镰、铲、锄,刀等。发现了不少房屋,为单间或多间地面建筑。墓葬中有陶祖,为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碳-14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600年。

轩辕氏朝继续采用甲骨文与八卦结合记载历史的做法,为华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前3209年七月一日庚申,轩辕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庚申卜,贞王 凡庚 日,亡尤。”(《古二卷》第272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209年七月庚申朔。轩辕氏在位59年。在《华夏先秦文明史考释断代》一书中,笔者依据《列子》初步考定轩辕氏在位58年,误。如果轩辕氏在位年数以58年计,轩辕氏朝前期九位帝王的历法就无法与甲骨卜辞吻合。这充分说明甲骨卜辞与历法结合纪年是非常严密的。

公元前3150年十一月三日戊寅,云阳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丁丑卜,尹贞,王 大丁彡,亡尤。”(《考证》第49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150年十一月丙子朔,三日戊寅。云阳氏在位18年。

公元前3132年正月一日丙寅,芒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丙寅卜,贞王 (日)。亡(尤)。”(《古二卷》第334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132年正月丙寅朔。芒氏在位18年。

公元前3114年十一月二日己卯,伊祁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己卯卜,贞王 祖己翌日,亡尤。”(《古二卷》第302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114年十一戊寅朔,二日己卯。伊祁氏在位18年。

公元前3096年五月二日丁卯,墨胎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丙寅卜, 贞翌丁卯, 于丁?贞勿 于丁?五月。”(《古二卷》第562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096年五月丙寅朔,二日丁卯。墨胎氏在位18年。

公元前3078年六月一日庚辰,巨蒐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庚辰卜,贞(王) 大庚( ),亡尤。”(《古二卷》第316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078年六月庚辰朔。巨蒐氏在位18年。

公元前3060年七月二日丁卯,上衡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丙寅卜, 贞翌丁卯, 于丁?贞勿 ?七月。”(《古二卷》第565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060年七月丙寅朔,二日丁卯。上衡氏在位18年。

公元前3042年二月三日乙酉,泠沦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甲申卜,贞王 大甲彡日,亡尤。”(《古二卷》第312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042年二月癸未朔,三日乙酉。泠沦氏在位18年。

公元前3024年正月三日壬寅,沌浑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壬寅卜,贞王 主壬肜日,亡尤。”(《古二卷》331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024年正月庚子朔,三日壬寅。沌浑氏在位18年。

公元前3006年正月十五日己巳,盘瓠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己巳卜,贞王 ,亡尤。”(《考证》第57页)查《皇帝历》,公元前3006年正月乙卯朔,十五日己巳。盘瓠氏在位18年。

公元前2988年二月二日辛未,有苏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 贞翌辛未,令伐 ”。(《古二卷》第238页)查《皇帝历》,公元前2988年二月庚午朔,二日辛未。有苏氏在位18年。

公元前2970年:(卜辞缺)

公元前2952年正月二日癸卯,伯赵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壬寅卜,贞翌癸卯,王亦东录出又 。”(《古二卷》第529页)查《皇帝历》,公元前2952年正月壬寅朔,二日癸卯。伯赵氏在位18年。

公元前2934年八月二日乙卯,丽山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甲寅卜,贞翌乙卯, 十一牛, +用……八月。”(《古二卷》第565页)查《皇帝历》,公元前2934年八月甲寅朔,二日乙卯。丽山氏在位18年。

公元前2916年七月二日辛丑,九氏(皇)即位。故甲骨卜辞曰:“贞翌辛丑,不其 。王 曰,今夕其雨,翌辛丑雨 。”(《古二卷》第374页)查《皇帝历》,公元前2916年七月庚子朔,二日辛丑。九皇在位18年。

公元前2898年八月三日丁巳,缙云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丁巳卜,贞王 四祖丁彡日,亡尤。”(《古二卷》575页)查《皇帝历》,公元前2898年八月乙卯朔,三日丁巳。缙云氏在位18年。

公元前2880年九月二日辛未,帝鸿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贞翌辛未,其 于血室三大宰。九月。”(《古二卷》第547页)查《皇帝历》,公元前2880年九月庚午朔,二日辛未,帝鸿氏在位18年。

公元前2862年六月一日戊午,肃慎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戊午卜,尹贞王 大戊 ,亡(尤)。”(《古二卷》第300页)查《皇帝历》,公元前2862年六月戊午朔。肃慎氏在位18年。

公元前2844年三月二日乙亥,散宜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庚午卜, 贞翌乙亥, ,受萑又。”(《古二卷》第615页)查《皇帝历》,公元前2844年三月甲戌朔,二日乙亥。散宜氏在位19年。

皇帝轩辕氏时代的贡献比较多。首先,轩辕氏朝继续采用甲骨卜辞纪年法,为后世年代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太平御览》卷七十二引《释名》(今本无):“黄(皇)帝造车,故号轩辕氏。”皇帝除造车外,尚有其他种种器物之创制发明,如卷七五七引《古史考》曰:“黄帝始造釜甑。”卷八五○引《周礼》云:“黄(皇)帝始蒸谷为饭。”《世本·作篇》(清·张澍稡集补注本):“黄(皇)帝作旃。黄(皇)帝作冕旒。黄(皇)帝造火食。黄(皇)帝见百物使穿井。制作杵和臼,使谷粟能脱壳。”轩辕氏朝颁行《黄(皇)帝历》,为中国古代历法做出了重大贡献。高辛氏朝,金天氏朝,所颁行的古四分历法没有上元,没有积年,只有历元,处于古四分历法的初创阶段。榆罔氏朝所颁行的历法,有上元,有积年,有历元,处于古四分历法的发展阶段。从《皇帝历》起,中国古四分历法有上元,有历元,有积年,而且历法积年数十分庞大。《黄(皇)帝历》的这个传统,被《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继承了下来。这表明,中国古四分历法到轩辕氏朝,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它为中国的年代学走到其他文明古国的前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人说:皇帝者,皇天上帝之谓。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释文:“皇帝本又作黄帝。”毕沅校曰:“黄帝刘本(明·刘如宠本)作皇帝。黄、皇古通用。”按,释文、毕沅之说均误。黄帝、皇帝为古代两位帝王,绝非一人。伏羲氏为黄帝,轩辕氏为皇帝。伏羲氏称黄帝,是因为伏羲氏朝崇尚黄色,《洛书》载为五黄。轩辕氏称皇帝,也有其来历。轩辕氏朝元年,岁星正好正位不超辰,其历法以建子冬至月作正月,属天正。《尔雅》云,皇,正也。因此,轩辕氏又称皇帝。战国晚期,学人还知道中国历史上既有黄帝,又有皇帝。黄帝、皇帝不是一人。从汉代起,学人将黄帝、皇帝误为一人。到后来,学人只知中国历史上有黄帝,不知有皇帝。浅学之辈,连中国先秦有多少个朝代也不清楚,见到皇帝一词,从古文字学出发,妄以为皇帝即黄帝,这确实是不应该的。

高阳氏朝

(公元前2825年—公元前2476年)

帝颛顼高阳氏是高阳氏朝的第一位古帝王,其元年为公元前2825年,在位78年。高阳氏朝定都帝丘,治经350年。这个有20位古帝王治理天下。他们可能是高阳氏、五龙氏、巨灵氏、句疆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 神氏、犁灵氏、大隗氏、鬼隗氏、弇茲氏、泰逢氏、冉相氏、益盈氏、大敦氏、灵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等。帝颛顼高阳氏有句名言流传至今。他说:“功莫美于去恶而为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据《后汉书·律历志》和《开元占经》,高阳氏朝元年为乙卯岁。

历史文献断代与考古年代对应的高阳氏朝古文化遗存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峡文化等。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石峡文化等,我们已经作了叙说,下面简述一下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今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1930年由梁思永主持发掘。因发现陶器以黑、灰色为主,故也称黑陶文化。据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2000年,又有公元前2500年—2000年之说。此后,各地陆续都有相当于这一时期的灰、黑遗存出土,被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龙山文化等。但各地该时期的文化也都冠以自身名称,如客省庄二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等。而“龙山文化”则专指山东地区的该时期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其重要特征是:陶器轮制较多,有少量红陶和白陶,极薄而有光泽的黑色“蛋壳陶。”定居农业已很发达,并有较发达的畜牧业。有卜骨,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高阳氏朝继续采用甲骨卜辞纪年法记载历史,也为华夏文明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前2825年七月二日辛已,高阳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贞翌辛巳”。查颛顼历,公元前2825年七月庚辰朔,二日辛巳。

公元前2747年十二月二日丙午,五龙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乙巳卜, 、翌丙午,不其易日。”(《古一卷》第388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747年十二月乙巳朔,二月丙午。五龙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733年十一月三日丁亥,巨灵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丁亥卜,贞王 彡日,亡尤。”(《古二卷》第334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733年十一月乙酉朔,三日丁亥。巨灵氏在位15年。

公元前2718年十三月二日戊子,句疆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丁亥卜,王贞翌戊子,王其 大戊 ,亡 。”(《古二卷》第289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718年十三月丁亥朔,二日戊子,句疆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704年五月一日己亥,谯明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己亥卜,贞王 □,亡尤。”(《考证》第57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704年五月己亥朔。谯明氏在位14年。谯明氏也可能公元前2704年九月三日己亥即位。

公元前2690年五月二日戊寅,涿光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丁丑卜,喜贞翌戊寅,其又于大戊。五月。”(《考证》第58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690年五月丁丑朔,二日戊寅。涿光氏在位15年。

公元前2675年七月二日庚辰,钩陈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己卯卜, 贞翌庚辰,易日。”(《古一卷》第391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675年七月己卯朔,二日庚辰。钩陈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661年四月二日辛酉,黄神氏即位。故甲骨文曰:“翌日辛,王其 田。”(《古二卷》第587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661年四月庚申朔,二日辛酉。黄神氏在位14年。黄神氏也有可能公元前2661年五月二日辛卯即位。

公元前2647年十月二日丁卯, 神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丙寅卜,即贞翌丁卯,父丁岁,勿牛。十月。”(《古一卷》第86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647年十月丙寅朔,二日丁卯。 神氏在位15年。

公元前2632年六月二日壬寅,犁灵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辛丑卜, 、翌壬寅,易日。壬寅 (雾)。”(《古一卷》第388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632年六月辛丑朔,二日壬寅。犁灵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618年七月一日己卯,大騩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己卯卜,行贞王 兄己 ,亡尤。”(《考证》第143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618年七月己卯朔。大騩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604年九月二日戊子,鬼隗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丁亥卜,贞翌戊(子),其 丫于大戊。”(《古二卷》第300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604年九月丁亥朔,二日戊子。鬼隗氏在位15年。

公元前2589年十月一日庚寅,弇玆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庚寅卜,贞王 日,亡尤。”(《古二卷》第274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589年十月庚寅朔。弇玆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575年十一月三日庚午,泰逢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戊辰卜,旅贞,王 大丁彡, 农,亡尤。在十一月。”(《考证》第179页)查复原的颛顼历,公元前2575年十一月戊辰朔,三日庚午。泰逢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561年五月二日庚辰,冉相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贞翌庚辰,小子又羽。五月”。(《考证》第120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561年五月己卯朔,二日庚辰。冉相氏在位15年。

公元前2546年六月三日癸未,益盈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癸未卜,贞王 示癸彡,(亡)尤。”(《古二卷》第573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546年六月辛已朔,三日癸未。益盈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532年八月二日庚寅,大敦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己)丑卜,在 ,(贞)王旬无 。(庚)寅翌 甲。八月”(《古二卷》第275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532年八月己丑朔,二日庚寅。大敦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518年正月三日癸酉,灵阳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癸酉卜,贞王 示癸彡,(亡)尤。”(《古二卷》第329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518年正月辛未朔,三日癸酉。灵阳氏在位15年。

公元前2503年四月二日乙巳,巫常氏即位。故甲骨卜辞云:“甲辰卜,行贞翌乙巳……”(《古二卷》第249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503年四月甲辰朔,二日乙巳。巫常氏在位14年。

公元前2489年九月二日辛亥,泰壹氏即位。故甲骨文曰:“□翌辛亥,酒……王亥、九 。”(《古二卷》第346页)查颛顼历,公元前2489年九月庚戌朔、二日辛亥。泰壹氏在位14年。

高阳氏朝的主要贡献是:一、一改各朝历法建正天正、地正交叉的传统,历法以巳月(今农历四月)作正月,属人正。这样一来,天正、地正、人正就完备了。三皇就是三正。皇是正的意思,《尔雅》有明确的解释。天皇就是天正,地皇就是地正,人皇就是人正。二、继续颁行四分历,继续采用甲骨卜辞纪年法,为后世的年代学、历法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帝尧陶唐氏

(公元前2475年—公元前2403年)

(略)

帝舜有虞氏

(公元前2402年—公元前2338年)

帝尧陶唐氏元年为公元前2475年乙巳岁。据陶唐氏三十一年“岁在乙亥”所颁赐的“允字册命殷”推算,陶唐氏元年为公元前2475年乙巳岁。(以太初元年为丙子岁推算)。

帝尧陶唐氏定都于平阳的安邑。据《后汉书·律历志》,帝舜元年为戊午岁,于是可知帝尧陶唐氏在位73年。他命令羲氏、和氏制定历法,以授民时。陶唐氏朝颁行五年两闰历。五年两闰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小月,六个大月。闰年十三个月,第十三个月均一月三十天。闰月安排在每五年的第二年和第四年,平均每年366天。

陶唐氏是一个富有伟大的自责精神的古帝王。他说:“吾从心于千古,加志于穷民。痛百姓之罹罪,尤众生之不遂也。一民或饥,曰此我饥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此我陷之也。”他一心为民的思想永远放射着灿烂的光辉。他伟大而深刻的自责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陶唐氏年老时,选择帝舜有虞氏为继承人,试用三年后,便把帝位传给有虞氏。

陶唐氏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创制了五年两闰历,试图用历法纠正以往四时仲月不正的错误;二是拨乱反正,使历法以朔日为月首。五年两闰历是一部过渡性质的历法,共颁行了26653日。帝尧的历法改革任务完成后,帝舜有虞氏又继续颁行四分历之一的玉历。

公元前2402年正月二日丁未,有虞氏即位。故甲骨卜辞曰:“乙巳卜, 贞翌丁未,酒 岁于丁尊又亚,贞翌丁未、勿酒岁。”(《古二卷》第418页)查玉历,公元前2402年正月丙午朔,二日丁未。

帝舜生于姚墟(今山西省永济市北)。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孝子。帝舜有虞氏元年为公元前2402年戊午岁,定都于蒲坂,帝舜有虞氏在位时,用“八恺”“八元”,除“四凶”,制“五刑”,并设立了官职。他定下了天子巡狩和部落领袖朝觐的制度。帝舜有虞氏治理天下,五年一巡狩。这种做法一直沿袭到了春秋时代。帝舜有虞氏在位四十八年的时候,即公元前2354年的时候,大约在大梁之次出现了五星连珠的天象。古人以为这种天象出现,表明有新天子出现。帝舜有虞氏便荐禹于天。帝舜有虞氏荐禹于天是合乎传统的举措。但他荐禹于天后,并没有传位给大禹。帝舜有虞氏荐禹于天十七年时,远行巡狩,最后因劳累死于苍梧之野。大禹才即位。帝舜有虞氏治理天下六十五年。大禹搞家天下,将帝位传给夏启。与帝舜有虞氏赖在帝位,不把帝位传给大禹有很大关系。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逐渐有了剩余,交换也出现了,做古帝王也可以捞到好处。这是原始社会的帝王七政制度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古帝王为自己捞好处,部落领袖也为自己捞好处。私有制随之产生了,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两帝(或曰两朝),历史文献断代与考古年代对应的古文化遗址有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半山文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我们已经作了介绍,下面简述一下半山文化。

半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考古文化。也叫马家窑文化半山期或半山类型。因甘肃省和政县半山遗址命名。分布于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庄浪河流域,河西走廊东部及宁夏南部。文化特征同马家窑文化,惟彩陶自具特色。以小底宽肩罐上绘以红黑相间的圆圈、螺旋、锯齿、方格等纹为多见。经济以农业为主。据墓葬品可见男女分工明确,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碳-14年代为公元前2475±150年,其后,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奴隶制社会。 jMx3Zuy9fEs6yDKBalDehG5Bwb7RqX9rB3ZrpZkJNKNDhW0n+BQ6h9hVd96Pb/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