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2 关于社会动员的研究综述

1.国内学者:

第一,在概念方面,学者龙太江早在《社会动员与危机管理》(2004)一文中,为“社会动员”做过较为具体的定义:“在中国,社会动员一般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高强度的宣传、发动、组织工作,以促使特定对象形成或者改变一定的价值观念、态度与期望,从而产生持续性的参与行为或者其他预期行为的过程。”胡泳在论文《中国的互联网与社会动员》中(2011),认为社会动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一般指“通过承诺与行动,发动社会成员的参与,以实现某种社会转变。”

“社会动员”,既是一个政治学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社会动员”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卡尔·多伊奇提出的。他认为社会动员是“人们所承担的绝大多数旧的社会、经济、心理义务受到侵蚀而崩溃的过程;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在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所著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社会动员“意味着人们在态度、价值观和期望等方面和传统社会的人们分道扬镳,并向现代社会的人们看齐。” 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对社会动员概念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学者一方面注重从操控性来定义社会动员,如“党通过政权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进行社会建设的一种领导方式”, 再如“党和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目的,通过宣传、组织、教育等方式调动广大民众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动员的过程和影响来定义。如学者吴忠民认为:“所谓社会动员,是指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 龙太江认为“社会动员一般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到目前为止,被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关于社会动员比较权威的定义是:“人们在某些经常、持久的社会因素下,其态度、价值观与期望值变化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成员的发动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这是广义上对“社会动员”的解释。随着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实践性,还体现了价值性。

第二,在社会动员的发展过程方面,郑永延在《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2000)一文中,论证社会动员的发展过程,以及提出传媒、竞争、参与是现代社会影响、动员人们思想、行为的主要途径,同时概括出这些动员活动的特点和方式。

2.国外学者:

Karl·Deutsch 1961年在其发表在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No.3上的一篇论文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中首次提出社会动员(Social Mobilization)一词:Social mobilization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major clusters of old social,economic,and psychological commitments are eroded or broken and people become available for new patterns of socialization and behavior.(即削弱或者打破旧的社会、经济和心理模式从而获得新的社会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在动员的实现过程方面,社会学家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将西方传统动员理论中理想环境下的理性个体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社会运动中的参与者或者潜在参与者,因此,集体行为的动员过程便成为人们带着自身的个人利益在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和沟通中识别集体利益的过程。 加勒特(2006)提出:任何一种成功地转变为社会运动或集体行为的社会动员都需要经历一系列完整的实现过程,包括:阐明并传播思想、联络和动员支持者,进而构建集体认同感。 班杜拉(1986)认为,集体中的共同信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集体中的个体的行为,即具有一种“集体功效感”。 这种集体功效感尤其适用于中国:一方面,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频出,社会成员大多面临这样或那样相似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在当今中国的语境下,多人“发声”,会更容易引起注意,引发高层领导的重视,促成问题的解决。 Ej8PUDul65WCF3nZghDXcCUoRUv9qInzmYgkKdnfUYDErqVZyi+Xc3RILzowfN8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