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会具有平等、去中心化的性质,动员主体也具多元化,根据发动社会动员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社会机构、个人,三种类型。也可根据引发互联网社会动员的事件归属地的不同,可以把动员分为内地与边疆。
互联网社会动员不同于传统现实社会动员,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成机制。从动员的发起到结束过程,实际上就是某个议题的形成和消退的过程。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焦点事件议题的出现、个人意见在网络上的传播、网民意见在网络上汇集与交融、产生现实影响或促成现实行动 。
因此,网络社会动员与现实社会是“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有力互动。网络中通过各种符号传播着一种信息,其中也要影响到现实社会,这样网络与现实是互为影响的关系。反之,现实中的人,现实的社会问题,现实中的组织才使得网络信息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在网络动员中,行动者在其中可以看作一个个体。参与者在整个动员过程中有着各自独立的信息分析能力,对事物有着多元的观念,再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就会得出属于自己的判断结论。假若没有一个权威机构给出正确而有说服力的信息,组织者和参与者很容易会将网上信息鼓动起来,并很快形成一种趋势。
从网络动员的机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动员的特征。第一,网络社会动员主题分散、隐藏性强。由于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地域不同,其主题发起可能是发起人偶然发动,或是小范围的几人共同发起,这相比现实社会中有组织有计划的事件发起,较为分散,隐蔽;第二,网络社会动员涉及面广。根据互联网的特性,其覆盖面广,使用人之多,使得网络动员的信息传播开来,涉及面也相对较大;第三,网络社会动员把关限制因素较少。在网络上,既有网民无意间挑起的风波,也有主观发表的状态或是新事件,没有触犯法律或他人隐私等信息内容,也就没有较为严格限制;第四,网络社会动员传播速度较快。网络社会动员发起的主题一般是大多数人极为关注的。从网络动员的参与者来看,参与者年龄以中青年人为主,他们是社会的主流人群,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普及速度;第五,网络社会动员参与者松散、自发性较强。当今网络动员主要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还可以交互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手机等通信设备自由进行内容发布,时间、地点较为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