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税收负担既是财税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首先,税收负担合理与否关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税收规模即宏观税负,通常体现出国家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能够在发挥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与保持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间实现平衡。1994 年的税制改革使我国扭转了“两个比重”下降的趋势,改变了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弱化的局面。但随着我国税收收入连续十余年高速增长,又出现了新的矛盾。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角度看,这种矛盾突出表现为随着宏观税负率的持续提高,政府收入所占比重较快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居民和企业部门的收入增长空间。为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实施减税以让利于民众和企业的建议,在此基础上促进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使民众有更多获得感。但另一方面,近年来由公共服务支出刚性增长带来的财政压力却丝毫不减,这使得减税问题一旦摆到现实操作层面,不可避免地将面临两难困境。在此情形下,该如何科学认识我国宏观税负的合理性?对未来宏观税负水平走向又该做出怎样的理性选择?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的思考。其次,税收负担合理与否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如美国著名学者查尔斯·亚当斯所言“我们是如何征税和用税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是繁荣还是贫穷、自由还是奴役,以及,最重要的,正义还是邪恶” ,税收负担如何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分配、来源于纳税人的税收收入怎样“用之于民”,将对社会公平正义产生深刻影响。我国税收长期以间接税为主,这种税收结构尽管拥有较强的收入组织功能,但却在公平性方面受到了普遍的拷问与广泛的质疑。近年来,小微企业税负沉重、高收入者税收贡献偏低等问题,均反映出我国税负结构的公平性缺失。这正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形成有利于社会公平的税制”的现实背景与原因。从社会公平角度评价现行税收负担的合理性状况并给出改进建议,理应成为当前税收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再次,税收负担合理与否还关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随着原先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资源红利的减少,中国传统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迫在眉睫。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杠杆,势必会对转型升级进程产生影响。成型于 1994年的税制体系,主要是与原先追求经济增速的外延扩张型、要素投入型、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相适应的。尽管该体系也陆续进行过一些调整,但依然存在不少有碍于转型升级的因素,如服务业的重复征税、使用资源与污染环境所承担的税负过低等。我国现行税收体系究竟在哪些方面还不能适应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要求?如何才能使税收更好担负起促进转型发展的重任?这些问题也需要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国税收负担的合理性状况,最主要取决于税收制度设计与税收政策安排,科学的税收制度与政策是实现税收负担合理化的前提基础。因此,在一国推进税制改革与制定税收政策的过程中,应以促进税收负担合理化作为出发点与归宿,尽管这一点未必需要在税制改革方案或税收政策文件中明确表达出来。以“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为指导思想的 1994 年税制改革,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税收改革,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制体系。通过这次改革,我国税收负担合理化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主要表现为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税负分配更加公平、税收制度明显简化、税收调节有所加强、税收秩序出现好转等方面。不过,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1994 年的税制改革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先税制中的一些不合理成分依然被保留了下来,其弊端和负面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显露出来。此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税收制度与外部环境的摩擦逐渐增多、不适应性趋于增强,从而出现了诸多新的税负不合理现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 2004 年启动了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开始针对 1994 年税制框架中的不合理方面与不适应新形势的要素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与优化。2008 年中央所提出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实际上是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结构性”操作导向。最近几年,随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反危机方面的角色正逐步淡化并退出,而在促进税制优化与税负合理化方面的作用则愈加凸现。2011 年与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对结构性减税政策提出要求,分别为“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与“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而在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税制改革的部署中,尽管没有出现“结构性减税”一词,但其内容也充分体现出有增有减的结构性改革特点。可见,结构性减税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的重心并已迈入到进一步完善的新阶段。因此,如何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来提高我国税收负担的合理性程度,进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公平分配,已经成为摆在财税理论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也构成了本书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书将以结构性减税政策为研究对象,以税收制度优化为研究中介,以税收负担合理化为研究目的,将结构性减税政策、税收制度优化与税收负担合理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研究主线,围绕“如何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我国税收负担合理化”这一研究主题,从实证上分析当前我国税收负担不合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及其内在税制成因,从理论上探究结构性减税促进税制优化与税负合理化的作用机理,从政策上提出有利于税制优化与税负合理化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建议。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共分为十一章: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研究税收负担合理性问题,包括构建税收负担合理性的理论框架、分析我国税收负担的合理性状况;第五章至第七章着力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与税收负担合理化的内在关系,核心内容是从理论机制、国际经验、我国实践三个角度剖析结构性减税对税负合理化的促进作用;第八章至第十一章重点探讨通过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我国税收负担合理化的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 FoTpRbinYtGa6ySiRYU736EYBv7JGnoyLoIo2uQPkZ9MTNov0+5iZC+H1TZhW6H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