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命运多舛”(舛,音喘)。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命运不好、不顺,许多人都知道这个成语的含义。但是,为什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命运不好、不顺的意思?“舛”字为什么作“不顺”解呢?
“舛”的金文、篆文都是脚趾相反的两只脚,表示相违背、相反之意(如下)。
(金文的“舛”字)
(篆文的“舛”字)
人往往在道路崎岖不好走的时候才用这样的姿势走路,所以“舛”字由两只脚相背、相反地走路进一步引申为“不顺利”、“不幸”。
由“舛”构成的字中有一个“桀”字。“桀”字的上面是一个“舛”字,下面是一个“木”字,表示“分张的两脚站在木桩之上”,本意是鸡栖息的木桩。《诗经》中说:“鸡栖于桀,日之夕矣。”——其意思是,日落时分,鸡要回窝了,牠不乱跑了,而是回到属于牠的木桩之上。“桀”字由“两脚分张站在木桩之上”引申为“突出”。而突出又分为好的突出和不好的突出,“不好的突出”,如“桀骜不驯”;“好的突出”则加了一个“亻”写作“傑”,后来,这个字又简化为“杰”(如下)。
夏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名“夏桀”。有些人不明白这个“桀”的意思,其实,这个“桀”也就相当于现代的“杰”,“夏桀”也就是“夏杰”。
由“舛”构成的字中还有一个“舞”字。“无”、“無”、“舞”三字在甲骨文中本是一个字,其结构为上面一个“雨”字,下面则是一个人手持牛尾一类的舞具正在舞蹈,像是祈雨(如下)。
(甲骨文的“舞”字)
后在金文及篆文中“无”、“無”、“舞”三字分化。一是在舞蹈的人下加上表示脚的动作的“舛”字,表示跳舞(如下);
(篆文之“舞”字)
二是在舞蹈的人下加上一个“亡”字,或什么都不加表示“无”的含义,这个字在繁体字中写作“無”。
(两种篆体的“無”字)
三是去掉舞蹈者手持的牛尾舞具,单剩了一个舞蹈的人,就成了“无”。
(金文的“无”字)
繁体字中采用了“無”表示“无”的含义。简体字则采用了金文中不持牛尾的人形表示“无”。这就是“无”与“舞”字的来历及演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