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杨万里(1127 ~ 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杰出的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进士及第,后相继得到张浚、虞允文等人举荐,历任太常博士、尚书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读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和,家居十五年,屡召不赴。在韩侂胄草率北伐时,杨万里留下“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 的绝命书忧愤而死。享年八十岁,谥文节。杨万里一生著作颇丰,著有《诚斋集》133 卷。

杨万里在南宋中后期就已经被推举为诗坛领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诗坛四大家”,以“诚斋体”名世。姜特立曾云“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 ,周必大赞誉他“学问文章,独步斯世” ,项安世谓其诗歌创作“雄浑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 。其开创了集“真”“趣”“奇”“俗”为一身的诗歌审美范式“诚斋体”。严羽最早在《沧浪诗话·诗体》中以“杨诚斋体”来概括杨万里的诗学特点,且注解“其初学半山、后山,最后亦学绝句于唐人,已而尽弃诸家之体而别出机杼” 。诗坛对杨万里的推崇一直延续到金元两代,大都肯定其善变的创新精神。明代诗坛,七子派“文必盛唐,诗必秦汉” 的诗学主张使得宋诗颇受冷落,杨万里也因此很少受到关注。到了清代,宋诗得到了重视,杨万里也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域,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仅限于其诗歌创作。

20 世纪的杨万里研究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前 50 年,杨万里研究一直较为清冷。发表的单篇论文仅三四篇,如胡怀琛《中国古代的白话诗人——杨诚斋的白话诗》 、赵景深《读诚斋乐府随笔》 、储皖峰《杨万里的生卒年月》 等。诗文选注本及专著均无。而各种文学通史及宋代文学断代史对杨万里的关注,也仅仅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对其幽默诙谐、通俗晓畅的风格特点进行简单评述。总体而言成就不高。

第二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杨万里研究的专题论文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篇,代表性的有钱钟书《宋代词人短论》(十篇,杨万里等) 、郭绍虞《从诚斋诗话的时代谈到杨万里的诗论》 、周汝昌《杨万里选集·引言》 、于北山《试论杨万里诗作的源流和影响》及《试论杨万里的爱国诗篇》 等,涉及诚斋诗的分类题材与艺术风格、手段及渊源等领域。著作方面,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以“幽默诙谐的风趣”“以俚语入诗” 来评价“诚斋体”的艺术特征,使得“诚斋体”的艺术特点逐步成为研究杨万里的焦点;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将杨万里视为宋诗的“转变枢纽”,认为他是“诗歌转变的主要枢纽,创辟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 ;而周汝昌编选的《杨万里选集》与湛之所编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为全面深入地研究杨万里及其“诚斋体”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杨万里研究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对杨万里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对杨万里的家世出身、家学渊源、行踪、交游、政绩、遗址、佚作等的考证。代表性的有:王琦珍《杨万里家世叙录》 、杨润生《杨万里家世考》 《杨万里始祖杨格世系考辨》 、张瑞君《杨万里评传》 、台湾陈义成《杨万里立朝事迹考》 、于北山《杨万里交游考略》 《杨万里交游续考》 、萧东海《〈诚斋集〉萧氏人物及杨万里有关佚作考略》 等。

第二类:对杨万里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探讨。学者们集中探讨了杨万里的美学主张、诗学理论以及杨万里的诗歌创作。龙霖《诚斋诗论浅议》 、胡迎建《论杨万里的文学思想及其诗论》 、韦向学《〈诚斋诗话〉论略》 、李胜《诚斋诗论要题摭谈》 、李军《诚斋诗“活法”探析》 等较系统地总结了杨万里的诗歌理论;戴武军《“诚斋体”的形成原因初探》 、王兆鹏《建构灵性的自然——杨万里“诚斋体”别解》 、李胜《杨诚斋诗内容特色探论》 、梁鉴江《诚斋体的贡献与缺陷》 等。对“诚斋体”的成因、渊源、形成、核心、艺术价值及缺点等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而更多的论著则对杨万里的诗歌创作进行了具体研究,如王锳《杨万里诗释词》 、张小艳《杨万里诗动态助词研究》《杨万里诗助词“来”的用法研究》 等都着力于对杨万里诗歌语言风格、音韵特点的分析,王守国《诚斋诗研究》 中第一部分《思想论》、张瑞君《杨万里评传》第二章《杨万里诗歌的内容》以及于北山《杨万里诗作的人民性和艺术性》 都论述了诚斋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关爱人民的情怀。王守国《千载此情同皎洁——论中国咏月诗的基本主题及诚斋的咏月诗》 、许仲坚《杨万里及其咏荷诗》 、王旋《诗中有画——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等对其诗歌意象进行了分析。

第三类:对杨万里哲学思想、史学思想、理学思想以及社会政治和经济思想的探讨。长期以来,对杨万里思想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近年来稍有改观,一些论文对其思想等方面作了较为独到的论述,主要论文有:张瑞君《论杨万里的易学思想》 、韩经太《杨万里出入理学的文学思想》 等。

第四类:对杨万里其他文学创作的研究。有极少的研究涉及杨万里的词和散文创作,如常玲《论杨万里词的审美理想》 、刘晓林《杨万里词的“诚斋体”风格》 、黄拔荆《“诚斋体”与杨万里的词》 以及杨英《诚斋词浅论》 开创了杨万里词研究的先河;而张瑞君《论杨万里的散文创作成就》 首次系统研究杨万里的散文创作成就和特征,而其专著《杨万里评传》第五章《杨万里的散文创作成就》就是在此基础上写成,进一步论述了杨万里的散文创作成就,填补了杨万里散文研究的空白。

综上所述,迄今为止,国内对杨万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领域,尤其是“诚斋体”的成因、特点及具体文本的分析等方面,同时对其政治、经济、史学、易学、哲学思想以及人生经历、仕宦生涯等的研究都有所突破。

但杨万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散文与骈文作家。杨万里的散文和骈文,不仅数量众多,体裁齐全,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除四十二卷诗歌、一卷诗话、十余首词、六卷诸如《庸言》《淳熙荐士录》之类的杂著之外,其余全是散文与骈文。以体裁而论,举凡赋、表、疏、札、状、启、笺、书、序、记、传、碑、铭、赞、祭文、尺牍等,集中无不具备。就内容而言,也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比之下,国内对杨万里散文、骈文的研究则薄弱得多,此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杨万里散文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政论散文领域,对其个性化色彩浓郁的书启序跋文至今没有人涉及,更没有专门的研究成果。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此类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杨万里的书启序跋类散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人生理念、政治理想、文学观念和艺术追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亟待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书主要以王琦珍整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万里诗文集》为文本,以杨万里的书启及序跋类散文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杨万里的书启及序跋文从思想维度和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探讨,发掘杨万里此类文章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这不仅可以深化对杨万里散文创作的研究,而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杨万里的文学思想和诗歌创作,进而从更广阔的视阈来认识和评价杨万里的创作成就和文学地位。 Zk0Nwqj+jERBHljNp54fFUkJtsrTDgf3ZPXHRsyUq0oS9cKWAV9+ImJMy4ld+Zh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