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1.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高职院校所从事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世界范围看,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是和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有着质的区别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技术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 年,全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 1246 所,招生 313 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 639 万人的 49%,在校生超过 965 万人。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已成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

2.办学体制:办学体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的管理运行体式和体系。也有人认为,办学体制是指在国家教育基本法规定的原则下所确定的办学者或办学主体的构成单位及其国家所赋予的权利、义务和基本要求。总之,办学体制所突出强调的是办学主体,即由谁出资,谁兴办学校,谁如何管理学校办学行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办学体制还涉及办学主体在什么样的制度环境中办学,办学过程中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应履行哪些义务和遵守哪些规章制度所做出的要求等。办学体制改革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理顺办学关系,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化解教育投入不足与资源相对浪费之矛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办民办学校相辅相成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3.机制: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做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目标优化。

机制这个概念有两大基本要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只要有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必定得有一种具体的与之相应的运行方式;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使它们统一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相应体系。

机制的划分:

从机制运作的形式划分,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指令——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即以计划、行政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种是督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

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

机制是以什么为载体的呢?或者说是通过什么形式建立,依靠什么实现的呢?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体现。可以通过改革体制和制度,达到改革或转换机制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和制度,可以形成相应的机制。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各项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不是孤立的,也不能简单地以“1 + 1 = 2”来解决,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必须互相呼应、相互补充,有机整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此外,还要特别重视人的因素,体制再好,制度再健全,执行的人不行,机制还是起不了应有的作用。而且,体制与制度不能割裂,而应相互交融。制度可以规范体制的运行,体制可以保证制度的落实。

本课题所讨论的是高等职业院校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如何突破已有格局,形成新的管理体式、体系、办法和运行机制,使之发展得更顺、更好、更快,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提升品质品位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为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相应理论依据,进一步研究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的科学性,可行性,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学,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实践意义:

(1)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理事会或职教集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政、行、企、校”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聘用)、专职教师培养锻炼、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和岗职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提升、文化建设、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校企、校地、校校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于了解适应社会需求,主动为行业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

(2)积极探索非中心城市“政、行、企、校”、“园院”合作,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和途径形式;开展“政、行、企、校”深度融合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现多元办学体制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3)积极探索区域内办学资源有效整合,集团化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同步的实施办法,凸显集团化人才培养优势。

(4)积极探索区域内中职高职(含应用本科)、成人普通、职前职后、学历非学历、学校社会教育衔接沟通、一体化办学的体制机制和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教育立交桥建构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体系。

2.研究价值

(1)提升高职院校区域办学资源的整合能力;

(2)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引领、指导和推动促进作用;

(3)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4)引领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三)文献研究综述

教育体制的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内容。由于教育本身的地位和特点,体制的改革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中其他领域的改革;而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教育体制的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分析我国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走向,从这一角度认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任务,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两大特点:

第一,从高重心向低重心转移。即通过权限下放,改变过去整个国家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和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状况,给予了地方政府和学校自身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其重要手段之一在于,它反映了管理权限在原有体制内从上到下的变化,只是把管理的重心由中央下移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而并未超出原有体制范围。这一走向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方教育管理权限的扩大。过去,无论是学校的硬件建设,还是专业设置与学科调整,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审定,包括各种教育经费的拨付与使用等等,基本上都是由中央政府和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十分有限,更多的只是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这一管理模式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吻合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它对于较好地利用教育资源,维护教育活动的有序性、整体性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难以适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分化而出现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由于信息收集和掌握上的困难,也常常影响管理的效率。为此,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政府所有。除了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督促的权力和责任都交给地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更进一步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权决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确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等等,同时也给予了其对所属各级政府教育管理权限的决定权。其二,是扩大学校,主要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招生办学、专业与系科调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经费筹措与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及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高等院校正一步步地朝着在政府宏观管理下,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发展。

第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转移。即改变过去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首先是学校的举办主体由过去体制内的一元化向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举办主体多元的方向推进。过去,学校的举办被完全看成是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教育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也完全纳入了中央的计划调控之中,由此形成了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的现象。对于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无疑给予了体制上的充分保障。但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政府在财政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同时也限制了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和发展教育。近年来,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私立学校的涌现,以及与国际上有关组织机构的合作办学等等,反映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举办主体多元的基本走向,并呈现出逐渐深化和扩大的趋势。

其次,学校举办者,管理者和运行者的同一也逐渐走向分离。过去,在政府包揽办学的体制中,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由政府任命的学校领导基本上都是同一的。政府既举办学校,又管理学校,同时也成为具体的办学者。如今,一方面由于出现了体制外不同的举办主体,而学校也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便带来了三者之间的分离和差异。这有利于更好地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发展教育,有利于调动办学者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向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增加了难度。

关于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的研究。我国从 1998 年开始,就有关于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形式的研究,但当时只是为了联合组建职业学院;2001 年,出现了围绕高校园区建设的高职集团或高职联合体,同时,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国内逐渐有一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者对集团化办学模式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的分析探讨。如探讨职业教育股份制合作办学体制,分析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职业教育的集团化进行构思等等。

(1)关于校际战略联盟的研究

薛培军、李宗泉(2005)通过对校际战略联盟的解释,对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学校之间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是知识联盟,而知识的联盟是指不同学校或组织间知识、技能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因此,高职院校之间的知识联盟是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了形成竞争优势和核心专长,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以及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形成的一种长期的、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高职院校知识联盟的主要形式有:①合作办学;②互通情报;③互派教师;④建立教学联合体;⑤合作研究;⑥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⑦合作文化交流;⑧职业情景资源的共享;⑨网络技术资源共享。

张健雄(2003)则认为,实现校际战略联盟需要多种联合办学形式,主要可分为:①学校与学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②学校与社会力量合作,可以解决国内职业技术人员的供需矛盾;③学校与国际企业合作,将劳动力推向国际,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2)关于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

王昆欣(2005)认为高等教育已具备了产业的特征,包括生产投入的特点、成本核算的特点、生产过程的特点、生产产品的特点、效益评估的特点。因此,教育定位为一个产业,它有市场,有产品,并且是一种特殊产业,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但承认并鼓励教育经营的成本核算。199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也指出:教育事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其中,股份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想办学模式。其主要原因是:①教育股份制是集资办学的新发展;②教育股份制是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产物;③教育股份制将成为社会力量办学中的“正规军”。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中新兴的教育形式,它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一些国家往往由大企业举办高职教育,直接为企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而由企业举办的教育本身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

屈孝初(2004)则认为,要办好高职教育,除首先树立先进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外,还必须探索最佳的办学模式,办学模式决定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模式,直接影响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办学模式主要有:①“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②校企联合式培养模式;③“工学交替制”培养模式;④校企股份合作培养模式。这几种模式学生不仅学习目的性、方向性和针对性强,学校与企业也可以获得利益。

杨进发(2003)认为,在 21 世纪国际职教大背景下,应从理论层面对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的特征、构筑途径及现实意义对高职教育进行探讨,提出“开放性”是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的本质特征,“企校合作”是其最佳模式,学生就业充分是其办学成功的关键,这对高职院校如何走中外合作办学之路有一定参考价值。

(3)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研究

陈牛则(2004)通过对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优点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对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教育集团化的主要发展模式有:①校校联合、名校立团,这是一种紧密型联系模式;②教企一体、以教立团,这是一种多元化办学格局;③合并重组,整体相融,这种模式可以充实集团主体学校的办学实力,形成集团的核心力量,形成集团的职业教育品牌,提升整个集团教育资源的档次和标准,并形成多方面的竞争优势。

谢根生、成梅(2005)认为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和发展理念,按照集团化运作机制,遵循规范及发展个性原则,统筹内外环境,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向集团化与产业化、品牌化与国际化、网络信息化以及终身教育化的方向发展。

谢可滔(2006)亦认为教育集团是大众化教育的必然产物,并根据其产生形式与发展的资源依赖,将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分为三种:①滚动发展型,是由短期培训中心或职业学校发展而来,以学养学,发展缓慢;②兼并收购型,由企业集团或财团规模投资,通过连锁办学,以教养教,以校兴校,滚动发展较快;③政府主导型,是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由政府投资办学,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

(四)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 .“政行企校”多元合作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1)协调协作机制。以学院为主体,积极组建校企合作协调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领导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学院领导、主要行业协会领导和企业代表组成。负责明晰和协调校企合作中政、行、校、企四方各自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

(2)项目合作机制。将招生办学、人才培养与项目合作有机结合。积极争取政府、行业、企业的重大合作项目,保证项目合作的顺利推进,圆满成功和质量。

(3)保障激励机制。设立校企合作项目基金,由政行企校代表及校外专家等共同组成评估委员会,对校企合作项目、科技开发、社会服务项目以奖代补,对成功合作的项目和表现突出的成员单位或个人给予激励。

(4)工作保障机制。成立校企合作推进办公室。办公室相对独立,设专人负责,同时吸纳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学院校企合作的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为校企合作协调领导小组提供工作保障;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多方合作的有序性、规范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2 .“政行企校”共建理事会研究与实践

成立政、行、企、校共建理事会,探索政、行、企、校共建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搭建政、行、企、校理事会共建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推进省市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院各办学主体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强化角色意识,形成责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推进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校区建设用地、专项经费投入、税收减免、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兼职教师聘任、吸纳学生就业、支持学生顶岗实行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资源整合共享机制,为招生办学建立良好的外部保障体系,为办学主体赢得良好的发展建设环境,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3.园院合作共建理事会研究与实践

依托相关园区,建立“园院合作办学理事会”,明确政府、园区、行业、企业、学校各办学主体职责任务,创新“园(园区)院(学院)对接、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要求,及时掌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及人才需求变化信息,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公担”的办学机制。

4 .“政行企校”共建董事会研究与实践

以多赢战略为目标,由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四方代表组成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席位按资金投入等多种方式确定。董事会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依据自身职能各负其责。政府、行业主要帮助学校和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分析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形势及人才需求培养变化情况,帮助学院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学院、企业以必要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及时解决企业与学校教育中的问题与困难。企业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对人才能力结构变化做出准确分析,并及时向学院提供,在准确提供本企业人才储备与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校对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参与资金筹措,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接纳学院学生到本企业实习实训,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度计划,努力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开展面向行企和社会的岗职培训与继续教育,帮助企业大胆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与运用。

5.职教集团建设研究

研究职业院校(含应用本科)如何利用职教集团构建中高职立交桥,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以及职教集团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办法等。

(五)项目特色和创新之处

1.项目特色

本项目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对职业院校(含应用本科)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还特别注意实践推动和效果检验,本项目的所有成果都有相应的实践项目予以支撑。

2.创新点

(1)全面研究探讨“政行企校”多元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中的重大基本问题。

(2)全面建立“政行企校”多元合作体制机制。

(3)全面实施“政行企校”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项目:“政行企校”共建理事会项目;“园院”合作共建理事会项目;“政行企校”共建董事会项目;“政行企校”共建立职教交桥项目。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

研究方法:

1.文献法。充分利用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在区分核心文献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把握项目研究的前沿动态,力争用最先进的研究理论指导全部研究过程,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2.调查法。主要用于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现状的把握。虽然参阅相关研究者的文献可以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的现状有大致的了解,但要准确把握现状,就有必要获得第一手可靠资料。为此,本项目拟采用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充分获得第一手可靠资料。

3.对比法。主要用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异同,传统办学体制与现代办学体制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原则与方法。

4.校本研究。依托项目负责人所在院校,全面实施项目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检验假设,全面检验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际效果。

5.案例研究法。

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法。

研究计划:

2010 年度:资料收集与整理、课题申报。

2011 年度:项目开题,通过调查法,采用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充分获得第一手可靠资料。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并于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开展“政行企校”多元合作运行机制、“政行企校”共建理事会、园院合作共建理事会、“政行企校”共建董事会等项目的实践。

2012 年度:完成研究成果,发表相关论文。

2013 年度:完成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课题结题。

(七)人员组成及分工

王金星:课题负责人,主持项目全面工作、全面组织课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何展荣:全面负责“政行企校”多元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赵耀:负责保障激励机制、工作保障机制研究。

廖策权:主要负责“政行企校”共建理事会研究与实践。

何军:主要负责园院合作共建理事会、职教集团建设研究与实践。

周翼祥:“政行企校”共建董事会研究与实践。

杨丁:主要负责相关调研项目,撰写调研报告,参与职教集团建设研究与实践。

刘光明:负责资料收集整理,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撰写。

(八)条件保障

1.人员保障:课题组全体成员均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

2.过程保障:课题组将建立严格时间表,推进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研紧密结合;上下内外,政行企校结合。

3.经费保障:课题相关经费已基本安排就绪。

(九)预期研究成果及项目应用前景

1.项目最终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报告,系统总结本项目的主要观点,理论创新及相关结论,进一步探讨下一步研究还需要注意的问题。

(2)系列论文:系列论文是项目的理论成果,涉及“政、行、企、校”、“园院”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实现方式和管理体制,开展董事会、理事会、职教集团等多种模式的“政、行、企、校”深度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等诸多方面,系统研究相关子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

(3)调研报告:对本项目涉及的所有实践项目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具体做法,向兄弟院校推广成功的做法。

(4)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西部现代物流学院;遂宁市“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理事会;遂宁市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遂宁市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等实践项目。

2.项目应用前景

本项目应用前景广泛,本项目相关成果,不仅可以为省内兄弟院校开展办学体制创新提供参考,而且可以为全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3.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本项目全面贯彻全教会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在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中走在前列,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搞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可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搞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可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搞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可以促使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搞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贯彻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就是大胆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搞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就是全面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二、专家论证

请专家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UXigVbQG8IzNuP09frQ4jLQ62lw2UO+ajOOEe6OFm6elg2L5F6e1X85C7MiMsG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