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素质、素质教育暨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谈

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其涵盖面很广,但主要的是人文和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立世之基,人文素质是为人之本,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能促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才。人文素质有着人文知识、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多个层面。目前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非常突出并已造成严重后果,应予高度重视和迅速改变,并切实将几者间的关系处理好。

这是一些基本概念,但却不是一般概念,而是当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教育改革中无法回避,必须讨论清楚的基本范畴,同时也是一些重大疑难问题。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定背景下,弄清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划清其相互界限,揭示其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含义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重大深刻命题,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概念。要开展素质教育,搞好素质教育,首先得弄清素质的基本含义,而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或简单片面理解,形成把什么都贴上素质教育时髦标签的怪圈,误入“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头装”的歧途。

1.素质

素质在汉语中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这在《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和众多专家学者的著述中已有详尽的介绍阐释,心理学中也有其特定含义。然而,在众多的诠释中,值得关注的却是这么三个方面:一是“本来的,原有的”;二是“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构成事物的元素、要素或质料、品质” ;三是“带有根本性的物质”,或“指事物本来的性质” 。素质可分为物的素质和人的素质两类。人的素质是最复杂的,从来源上讲,有先天和后天之别;就形态而论,有隐显之分;就类别而言,有综合与单项之说;就层面来看,有基质性、功能性、信息性之异。先天的是本来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其间自然也包括遗传的因素在内。诸如身体素质,人一生下来就有优劣好坏之分,个头大小胖瘦之别;还有智力因素,尽管当时看不出来,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即令是孪生子女,在同一环境中生存,接受同样的教育,其差异仍然是明显的。其实不光人,即使在自然界,“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这是自然法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则。” 后天的即通过培养教育得来的,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且已经被大量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所充分验证。人类由类人猿到类猿人猿人古人今人的发展历史和狼孩的故事也都足以证明人的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使之得以增强并力求达到最佳程度的,这便是后面将要讨论到的“素质教育”问题。而人的素质就是由先天的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与后天的培养教育和环境影响融合而成并最终从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人性中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人的全部身心中相对稳定的基本特质系统,这是必须首先明确的基本认识。

其次还当看到,素质是人的“基本成分”,是人所具有的根本性物质。对于人而言,自然与世间的许多事物一样,具备多种性质、多种素养和能力水平。比如人的竞技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抵抗能力、免疫能力等等,很多很多,且有大小强弱,高低优劣之别,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一个人的素质。素质差则能力水平必然差,素质高的人方方面面都会比常人好一些或者很多,有的甚至会出类拔萃。素质是一个人能力水平的基因,对人的能力水平起制约作用。为什么同样的考题,有的人很快就能做完,且做得很好,得高分满分,而有的则相当吃力,不仅时间比别人用得多,还往往效果不好,甚至得分很低;为什么同样棘手的问题不同的人去处置它会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效果,其源盖在于素质,素质的差异性带来了人的方方面面的差异性。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讲“素质就是当老师所教的内容都忘光以后剩下来的东西”

第三,应当说明的是:人的素质的表现形态是多方面的。从性质上讲,它可以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比如教师的素质就体现在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命题、阅卷等方方面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上。但素质同时又是能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素质的好坏决定着能力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从形态上看,它可以是物质的、具体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抽象的,还可以是二者的融合统一。同样以教师为例,其素质就既可以体现在写出的教案和讲课的情形(重点、难点、效果、板书、方式方法等等),批改的作业、命出的考题,阅出的试卷等等物质形态的东西上,也可以从治学和教学态度、精神风貌、情感态度等精神层面反映出来。按照董裕华先生的说法,即“既有显性的一面,又有隐性的一面”;从内容上分,有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单项素质、综合素质等诸多类别,且每个方面还可以分出许多小项。因此,我们绝不能简单认识和处置。

第四,人的素质是以素养为基础的。这个素养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这很微妙、很隐蔽,很难捉摸和量化,比如婴儿的天生爱哭、会游泳会吃奶等,虽然微不足道却又不可否认),又有后天教育的成效,而且更主要的、最基本的还是后天得到的,是教育培养的结果。诸如文化知识、科技知识、艺术素养、政治思想道德素养等等,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家长、老师、社会组织等通过口传心授、耳濡目染、培养训练等方式来逐步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有的积极主动、有的消极被动,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好,有的差,具体体现在能力的强弱大小和水平的高低上。因此,素质不仅以素养为基础,而且是成正比的,即一般说来素养好的人素质也就高,素质差的人则必然缺乏相应的素养,由此可以看到后天的学习、教育于素养、素质的极端重要性。

2.素质教育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有无必要单独提素质教育。这两个问题实质上也可看成是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实这也是一个尚在探索讨论的热门话题,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师,从党政官员到学生家长,似乎人人都在关心,人人都在讨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会议,或口头宣讲,或奋笔疾书,或实践探究,或理性思索,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已经二十多年了,可以说是连篇累牍,热闹非凡。这似乎又是一个重大疑难问题,因为在争议中,并未出现权威科学的界定,甚至还有了文化知识教育算不算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不是素质教育,到底有无必要单提素质教育等诘问,可见这的确是一个有必要认真探究的重大命题,含糊马虎不得。

其实,以前似乎并没有素质教育的说法,它的真正出现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考证,素质教育是由应试教育,由文革前后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引发思考,由教育改革所确定的提高国民素质之目标任务而逐渐演化出来的,尽管它已有 20 余年的探索历史而至今尚无权威而科学的定义。但是,从众多思辨中,我们似乎可以也应当确立这样一些基本的认识: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基本概念。“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显然,二者在目的任务,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原则性区别。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在于提高国民、全民的综合素养和素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发展来促进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所体现的是一种全面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应试教育则追求的是一种功利性的形式主义的升学观。一个高瞻远瞩,立足根本、着眼长远;一个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二者水火不容,截然相反。

——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与人的素质相对应。一个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作为有成就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应该有与之相应的教育产生。大而言之,素质有政治思想、道德文化、身体心理、科学人文之别,当然也就有以培养增强这些素质为目的目标的各种相应的素质教育。即令同一种素质教育,也会因地域、对象、年龄层次和思想认识、内容形式、步骤做法的差异而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况且,所有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有最好,永远不可能有止境。这就清楚地表明,素质教育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统一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去寻求素质教育的最佳绩效,因为创新同样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可见,开放性既是素质教育的特性、优点所在,也是其难点所在,但它又并非是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只不过需要我们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开拓创新、不懈追求而已。

素质教育虽然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但是,仔细推敲,却不难发现其如下的基本内涵:

首先,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如前所述,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死记硬背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无用的所谓基本知识,不仅扼杀了青少年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鲜明个性,而且扼杀了一代又一代人,扼杀了中华民族的生命,使得本来就落后的中华民族永远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种种弊端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不仅是对单个学生的单项和综合性素质的提高,而且是对全体学生,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它理所当然地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人人满意,个个成才,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贵族教育、特权教育。

其次,素质教育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核心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追求真、善、美为最高境界的通才教育,而不是只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培养专才、偏才、怪才的低层次狭隘教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要求,就是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是第一位的。

第三,素质教育是一种从内容形式到途径手法都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它要求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家庭都积极参与,共同配合,而不囿于书本课堂和空洞的基础理论知识,搞关门办学。它要求所学的内容一定要实用,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而不能虚无缥缈,不能搞空对空、花架子。

第四,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主导,以素养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基本出发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素质为根本宗旨,为学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坚实基础的人本教育,而非单纯传授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或某种特长、专长,将其简单化、庸俗化的功利性专才偏才教育。素质教育既很特殊,也很普通寻常。它既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具体可为,操作性很强,值得很好探索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宏微观结合,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繁难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打总体战、持久战,而不能各自为阵,急功近利,简单处置。

(二)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人文”这个关键词。

众所周知,“人文”一词的产生无论东西方都很早,而且意义上有一些差别。在我国这个文明古国里,“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彖传·贲》中,正所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人之事,人类社会之事,人类社会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显然,古人不仅界定了人文的基本含义,而且充分揭示了其巨大的功能作用。西语中的“人文”则源自拉丁文“ humanitas”,最早见于古罗马哲学家作家西塞罗(公元前 106—前 43 年)的演说辞,原意为人性和教养。尽管东西方的古“人文”含义有差异,但通过二三千年的嬗变和传承,其基本含义是十分明确的。广义地讲,人文即人、人性、人类社会密切相关,人类社会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其范围非常之广;狭义的“人文”则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衍生积淀而成的文学、艺术、法律、历史、哲学等,其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应该说从动物进化到人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其内涵也十分丰富。

所谓“人文素质”,自然也就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并通过人之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能力、品质、才干、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想品貌、道德观念等等。它是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点。它与“科学素质”相对而言,共同构成了“文化素质”这一特定的基本概念。从结构上考察,人文素质又包括了“人文知识”、“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等三大层面。人文素养的主要成分是“人文知识”,即人文科学中关于人、人类社会,人与自然,与社会间相互关系的知识,它是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成果。由于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于这方面积淀甚丰,因而就形成了一大学科,人们将其称为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然而无论人文知识还是人文学都是“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和赖以生存的土壤。“人文精神”则是包容于人文知识中的人生感悟、体验、认识感受、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与取向等哲理性的东西。它集中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文知识的内核和本质,是人文知识的精髓和升华,是对人类、人类社会有普遍意义和价值功用的意识与观念形态,是既融合于人文知识之中又超然于人文知识之外的社会意识形态。二者共同统一于人文学、人文科学之中,是同一学科的两种不同的层面和表现形态。只不过人文知识感性的色彩要重一些,人文精神则抽象,属理性层面的东西,二者互为表里,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人文知识是基础的,基本的,人文精神是理性的、超拔的,是从人文知识中概括、抽象、升华出来的。人文知识好比谷物,人文精神好比酒,离开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文知识如果不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则不可能体现出相应价值,发挥出应有效用。

至于人文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则大体一致,只是在内容范围和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指的大都是以传授人文知识为基本内容、形式和手段,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以塑造人、促进人类、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为基本任务的这样一种社会行为、社会形态。这是一种历史悠久,古今中外都引起人们广为关注的社会行为。在西方,其源头可上溯到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古希腊的以培养自由的成年公民为目的的文科教育和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创立的“humanitas”学说;在中国古代,则有如孟子在《滕文公章》所指出的:“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明人伦也”,是一种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现代的人文教育是相对于科学教育提出来的。科学教育指的是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教育。人文教育则指的是以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养为基本目的、内容和方式的教育。尽管其间经历了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洗礼和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之实证教育的冲击,但是,其基本内容日趋明确,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是一种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文学等诸多学科在内的特定教育。

二、相互关系

之所以讨论这一问题,除去前面已提及的之外,还基于这样两大原由:一是因为这是目前教育改革中涉及的教育的基本问题,无论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都涉及了这些问题却未能将其弄清楚,理论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或盲动。在基础教育中,已近二十年探索实践的素质教育仍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减负问题走入怪圈,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素质教育非但于形式,反倒出现了素质教育是个框,什么都往里头装;表面上震天价响,实际上风平浪静,暗地里我行我素,换汤不换药;或简单地加点音体美,开展些二课堂活动;分数、名次、升学率仍然是评判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尺,由此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似乎比以前更堪忧。在高等教育中,重理工轻人文、非人文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不仅可以从高考时文理的填报比率中得到充分证明,而且在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毕业生状况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得十分明显。人文缺失、人文失语现象比比皆是、触目惊心。特别是专科层次的院校中,竟然出现了高职教育就等于理工教育,只有理工教育才是高职教育,凡人文社会科学皆不受重视,甚至倍受冷落,要被关停并转或打入冷宫的堪忧现象,使得党中央不得不做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定。因为从中小学到大学乃至于整个社会,“做人”的教育实在太重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类社会自身的文明进步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几千年优秀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则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

二是要真正实施开展好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除去弄清这些基本概念之外,还得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搞清楚并切实处理好,否则便难以弄清其来龙去脉并分清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来处置好操作层面的问题,使之最终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1.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讨论人文素质不能不涉及人文精神,但这还得从“人文知识”说起。从前面的内涵揭示中不难看出,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间是相辅相成的,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是形成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包容于人文知识之中的,是人文知识的实质和精华,是从人文知识中提取、升华出来的精粹部分,二者既各自独立,又有机联系,相互对立统一于人文素养这一个共同体中,构成了人文素质的基本内容。所不同的是,人文知识要具体,形象、宽泛、丰富得多,是载体,是内容,是工具和初级形态,起支撑作用。人文精神则抽象、凝练、空灵、超脱得多,是意识观念、精华、内核,是高级形态,起统帅、引领、指导作用。人文素质则是这二者的集中统一体,是这二者的综合性外在表现形态,一个人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知识的多少和人文精神的具备程度来决定的。一个人的人文知识的多少,人文精神的强弱总是要以人文素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且往往成正比。因此,人文素质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间是包容与被包容,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相互间的关联十分密切。

2.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讲,人文素质是其内容和对象,有了它便使得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区别开来;有了它便使得素质教育可以从重理工,轻人文的纯实证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使整个教育显得更加客观、冷静、理智和全面,使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不至于因教育的失误而失之偏颇,使人类社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为,“素质教育大体可分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一个科学的时代,不懂点科学是不行的,会有寸步难行的感觉。但作为一个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首先要有人文素质。”

从内容功能上讲,科学知识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解决的是技术、方法等操作层面的问题,其成效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上。而人文素质教育则解决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成效的问题,属理性思索,意识形态领域范畴,解决的是怎么做人,为什么要做事,为什么要如此这般做事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范畴的问题。无论对于人的教育还是社会形态的发展来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矛盾对立而又统一的两大支柱。按杨叔子先生的表述,那就是:“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两者不可分割,时代的发展趋势必然呼唤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 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技,社会就会落后、痛苦,受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文化,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残缺的人” 。不仅如此,科学技术在带来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生存、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严重失衡,带来了人性、人格的严重扭曲。过去的失之偏颇无论中外都已有很多沉痛而深刻的教训,现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数字地球时代,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而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二者的辩证关系处理好,把二者有机地、很好地统一起来,卓有成效地推进我们的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网。

[2]柳斌,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网。

[3]袁贵仁,素质教育:21 世纪教育改革的旗帜,中国教育报网。

[4]邵龙宝,人文素质教育让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中国教育报》,2005 -2 -1。

[5]陈蓓洪,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2004-7-16。

[6]李培湘,素质教育目标导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OilP7dxBSaTYOZtK51dEuhEcGuRNZ/g3x+yD7JjRcXWNUSRBSNPFythj7FWSVU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