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职业教育的特性与规律

我国虽已跨入职教大国行列,却因认识不清,特性不明,规律不识而存在诸多误区,影响阻碍了职教强国的建设进程,应当切实将这些问题解决好,促其健康发展。

自 20 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在我国,职业教育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全国人民的大力推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短短的20 来年间,职业院校由最初的几十上百所发展到了今天的成千上万所。无论中高职学校还是在校学生,都占据或超过了相应教育的半壁河山,跨入职教大国行列,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但是,随着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从理论到实践方面的重大基本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整个职教尚处于“长大未成人的阶段”,并非职教强国,究其根源,主要是对职业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判定不准,因而处置失当,很有必要切实厘清,促其健康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对于职业教育的属性,专家学者多有揭示。虽然“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之定性也较为准确,但我们还可以从职教先驱黄炎培先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教目的揭示中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和社会性。因为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又进了一步,那就是还可以使有业者优业或创业,并由此看到其以人为本,面向人民、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平民教育、民生教育本质。但这也还是从其功能、价值取向角度来认识并揭示其基本属性的。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教育学角度揭示其特有的教育性,说它是一种既与普通教育相对应,又以普通教育为基础的特定类型的教育。显然,揭示这些属性的目的在于既要将它与普通中小学教育区别开来,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价值意义,又要看到其同属国民教育体系,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共同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贡献的另一至关重要的一面。以为其准确定位,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特别强调的是,既然除去普通中小学以外的一切教育都可以并应当称为职业教育,那么,职业教育也就应当是一种包括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在内的涵盖面很广、社会性很强的特殊类型的教育。为此,我们就应该建立起大职教观,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大职业教育体系;而不应该将职教排斥在高等教育之外,放在高中与高等教育之间,看成什么都不是的另类教育;更不应该将符合条件的职教学生排拒在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之外,把符合条件的高职专业和院校排拒在本科层面的教育之外,特别不应该把本科及以上教育当成非职业教育来办。因为,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后都得从事一定领域、一定岗位的工作,都是一定社会层面的职业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校学习期间都有个职业准备、职业教育问题,否则,毕业后就难以很好适应工作要求,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体制和教育就是不健全的。目前,这方面的问题已相当突出,务必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与职业教育的性质一样,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有一些揭示。诸如“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发展空间的区域性,办学形式多样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育管理的开放性”;“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综合素质为主线”;以及“教育目标的多样化,经营管理的市场化,教学方法灵活而有效,管理模式灵活而便利”等等。虽各有千秋,但要么太宏观,难以体现职业教育的鲜明个性,要么太间接,或不够准确。在笔者看来,似乎以这样概括为好。

一是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虽然普通教育的对象也广,但它毕竟有相应的年龄阶段,最多是一部分学生,到高中阶段而已。按大职教观点,虽然普通中小学不以职教为主,但也应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有的国家甚至在职业教育中包括了幼儿教育。因此,相比之下,职业教育的对象是最广泛的,是其他任何一类教育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它毕竟是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教育,是终身教育而不是阶段性、终结性教育。

二是教育教学内容的职业性。既然是职业教育,其教育教学内容就得针对一定的行业、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包括从事这一职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相应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综合素质、职业规范等,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着鲜明的职业性。学历教育如此,岗职培训、继续教育、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更是如此。公共素养、公共技能的培训固然有,且十分必要,也不是主要的,还处于从属地位,但毕竟是为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适应性而开设的,也是围绕职业需求来进行的。

三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无论哪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都得进行相应技能培训,即便学习相应基础理论,也是为指导实践、提高技能服务的,而技能必须在实践中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职业教育特别强调工学交替与结合,特别强调教学做的统一而且明确规定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时间,规定了从事实践教学所应当达到的相应目标和设施、设备条件,甚至对职业教育的教师也都有相应的特殊要求,足见其实践性是体现得异常充分的。

四是教育教学资源的社会性。这首先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对象和整个职教工作的社会性上。职业教育不仅仅面向在校学生从事全日制教育,其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提高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很多都是面向社会公众,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更何况全日制学生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实习、实训、实践等,都得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都得依靠社会各界的保障与呵护,甚至很多教学活动、过程都得在校外基地中来进行。包括对教育教学的改进改革也都得依赖于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应行业的信息反馈和积极参与。换言之,离开了社会,是不可能办出真正好的职业教育的。

五是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向(特定)性。普通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职业意识、意向和兴趣;中职阶段主要是培养具有相应素养和基本素质,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初级工作人员,基本要求是能知其然,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高职高专阶段则主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比中职毕业生懂得多,干得好;本科及以上则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的研发者、经营者、管理者,或各职业岗位、行业领域的骨干;岗职培训,转岗培训是让受训者取得某种岗位职务的任职或从业资格;继续教育提高培训是知识的更新或系统学习;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术员、技师、高级技师、经济师、检验师、会计师、建筑师、医师,大中小学教师等,无论哪种岗位职务,哪种层级,哪种类型,也无论学历非学历职业教育,其目标指向都是非常明确的,而且有相应的考核检测标准,而普通中小学教育就不具有这种明确的职业目标指向性。

六是教育教学方式的多元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多元的:学校、社会、企业,公办、民办乃至于几者的融合交叉;全日制、远程网络、夜校、函授、自考,以至于分段计时,零存整取,学分制、学年制等都可以;人才规格是多元的:学历、非学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的需求都能满足,完全可以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途径、多功能、多类型,立体全方位地培训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种人才,这也是普通教育所没法比拟的。

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客观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教育中的一大类别的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只有很好地认识并把握好规律,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职教事业的发展。目前或许是因为忙于发展的缘故,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总结偏少。齐爱平先生虽然提出了职业教育规律体系的基本构想,指明了职业教育规律的基本范畴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与普通教育的辩证关系,以及职业教育自身的保障性规律,却似乎过多地强调了其外在性和教学的特殊性,忽视了内外在的统一性和育人的特定性。对此,笔者的基本意见是,职业教育有以下三大规律。

第一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虽然,经济社会的需求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影响着职业教育生命力,但是,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功能作用又决定其必须主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相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应当并可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表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契合得越紧、越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越快越好,职业教育就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因此,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适应,这既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所应当满足的基本需求。

第二是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不是以抽象的普适性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也不是只在教室里讲空洞的理论,而是要既讲相关理论,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又要讲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过程,讲各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环节和流程,还要适时地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实践环节将学得的知识加以验证和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综合素质和相应技能,做到教与学、与做的有机统一。使毕业生一走出校门便能走上岗位,一走上岗位便能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这既是职业教育的自身内部规律,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区别所在,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诠释和最好体现。

第三是做人与做事的高度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致性在于都要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让他们首先学会做人。然而,职业教育毕竟不是普通教育,其主要区别还在于要让学生学习相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尽管这种技能会因层次、类别而有大小、多少、强弱方面的诸多差异,却是必不可少的。换言之,也就是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大事、做好事,学会创造性劳动,学会创业。要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要能够不断地创新,求得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观念、素养、素质、技能这四者的高度融合,有机统一。以素养(专业文化知识)奠基,以素质固本(解决最根本的管用一生的能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东西),以观念立命(思想意识、观念决定其生命力),以技能安身。要以这样的人才服务于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大规律可简称为职教的“统一律”、“结合律”、“融合律”。其中,“统一律”揭示职教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是外在规律;“结合律”揭示教、学、做之间的关系,“融合律”揭示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是职教的内在规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职业教育只有坚持教、学、做有机结合,做人与做事高度融合,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求得自身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三大规律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职业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类型之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职业教育是一种与普通教育既相联系,又相对应,并以普通教育为基础的特定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涵盖学历与非学历,初等与中高等乃至于职前与职后、成人与普通、学校与社会教育,有着自己独特性质任务、功能作用和特点规律的特定教育。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巨大,地位崇高,学校、社会都应当正确认识其价值意义,明确其目标任务,把握其特点和规律,进而更好推进和发展职业教育,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快更好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育云,熊高仲,张继华.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6

[2]温家宝,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报,2005.11.14

[3]潘懋元,唐永泽,石伟平.发展高等职教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2006.10.11

[4]欧阳河.对职业教育几个流行观点的认识.教育与职业,2006.22

[5]吴贤忠.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民生教育.上海社讯,2008.1

[6]朱晨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面面观.青年时讯.2006.326

[7]薛颖,冯文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特点.上海教育,2006.7

[8]马思援.我国职教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突破.中国教育报,2008.5.15

[9]齐爱平.关于职业教育规律的思考.职教论坛,2006.5

[10]于龙斌.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国成人教育,2005.8

[11]姜大源.俄罗斯:建立“大职教”体系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7.4

邢晖:对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很需要,也很薄弱;“大职教体系”、“六个特性”、“三大规律”,这些独立性思考和规律性提炼难能可贵,尽管各种观点见仁见智。

感悟:这是一篇关于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论文。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职教人,作者提出了自己对于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的看法与认识。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诚如作者所言,由于对职业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已经直接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践者可能体会得更为深切。作者提出的某些认识可能还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他积极思考和关注基本理论问题的这份热忱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我们希望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管理教学人员,都能够关心这些基本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究和总结,以便更好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撰写人 赵京) qX+eyHmieaZJ+nOcS/k2Aj1SXfi8pYZh1zabHTBgyxiU7YiCT1oM/Tr+l1O1ieG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