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漫瀚调中的物质民俗探析

陈曦

[摘要] 民俗是准格尔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准格尔民俗中有相当一部分关系到民歌习俗,民歌的存在和发展与当地民俗活动紧密相连。漫瀚调民歌中的物质民俗事象,不仅揭示了准格尔人民的衣食住行,也反映了准格尔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特质。

[关键词] 漫瀚调;物质民俗

漫瀚调是产生并主要留存于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准格尔地区的民间歌种,它如大青山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甘肃、宁夏的“花儿”一样,是民间口头文学(民歌)的一种形式,是人民以此来抒发心中的情感,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它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准格尔地区、鄂尔多斯市等广大地区,是当地群众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感情真挚,悦耳动听。关于漫瀚调的起源,在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漫瀚调是在不断的民族迁徙、杂居、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蒙汉两种文化相碰撞的结果,是蒙汉人民共有的文化成果。漫瀚调的旋律朴实新颖,歌曲哲理鲜明,感情炽热直率,语言朴素无华,加之句法整齐,节奏明快,融合乡土语音,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风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漫瀚调的歌曲如同准格尔的煤一样多。漫瀚调是准格尔劳动人民生活历练的沉淀,也是几代人传唱的精华凝集,它的久远、质朴和鲜活,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仍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漫瀚调描绘了准格尔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展示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感情生活等,其中蕴涵着详尽而生动的民俗事象。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创造、享用的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民俗事项纷繁复杂,从社会基础的经济活动,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物质民俗,是指劳动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医药民俗等等。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去探析漫瀚调所反映的物质民俗文化。

一、漫瀚调中反映的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关于物质生产民俗,钟敬文先生认为:“物质生产民俗是以国家、民族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业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等。”漫瀚调发祥于蒙汉杂居、半农半牧的准格尔旗,因此,漫瀚调形成的物质生产民俗环境,主要体现在农业民俗与游牧业民俗两方面的融合。

内蒙古总体来说是以游牧经济为主导的省区。清代之前,在蒙古族的生产习俗中,畜牧业的生产历来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古民歌《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清初,满族入关,内地农业移民向内蒙古地区大量流入,从事农耕生产,正如漫瀚调所唱的“大清朝的圣旨开垦的风,刮来了种地的伙计汉族人,蒙古人的草地汉族人的工,同吃一股股泉水好交情”。清中叶,随着进入蒙古地区的汉民越来越多,他们与蒙古族人民一起开发了口外蒙地,改变了蒙古族的牧业与中原汉族的农业相互脱离的局面,使农业与畜牧业互相支持和补充,促进了蒙古族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蒙古地区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使蒙古地方与中原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出现了密不可分的局面,并最终实现了中国农牧两大经济和所有文化区域的全面统一,从而使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走上了融合和认同之道。“一棵树上两个叉,蒙汉人民是一家。阳坡上并提提花,蒙汉人民是一根蔓上的瓜。松树柏树长青树,蒙汉兄弟户挨户。同走一条大路伙吃一井水,蒙汉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关于农业生产民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它涉及农作物的种类、作业方法、农具的使用以及农业生产的仪式和信仰等诸多方面。准格尔地区的农业生产民俗自然也具有上述一些情况并在漫瀚调中得以体现。鄂尔多斯准格尔地区气候条件干旱少雨,农作物大多数是比较耐旱的。如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莜麦、高粱、荞麦、马铃薯等,而这些农作物品种也都成为漫瀚调歌词的内容,如“荞麦开花一片片白,胡麻开花一片片蓝,荞面圪坨儿笊篱捞,哥哥在那半山坡坡割莜麦,小妹妹用那白圪膊膊小指甲甲刨山药”,“大红糜子紫杆杆,你是妹妹的稀罕罕”,“五谷里数不过高粱高”,“大路洞沟一道梁,不收麦子收杂粮”,“莜麦花花黄来荞麦花花白,夏种小麦秋后熟”,以上“漫瀚调”充分说明了准格尔地区的农业作物品种主要是旱作物种。

此外,准格尔地区劳动人民习惯食用的蔬菜瓜果也成为漫瀚调内容的来源,如“半地葫芦半地瓜,看的哥哥好眼花”,“暖远的韭菜嫩苔苔,妹妹长个好身材”,“马栅的水果魏家的葱,五字湾的辣椒椒斗了个红”,“牙枣枣酸来油枣枣甜,打一棍能吃好几天”,“绿嚷嚷香瓜嘴嘴甜,吃上两口想三年”,“海红红海棠不用手摘,摇一摇树枝尽你吃”,等等。

农业谚语是农业生产习俗的科学成果与艺术的结晶,准格尔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他们对大自然有着深刻的观察力,因此也形成了许多的农业谚语。如“过了大寒就打春,七月葵花开展了”,“三九天下雪腊花花开,春风刮将鸿雁来”。“黄牛耕来黑牛种,大雁回来刮北风”,再一次证明了漫瀚调与鄂尔多斯准格尔地区农业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随着准格尔地区农业民俗与游牧业民俗在逐步融合,蒙古族逐渐放弃了游牧从事粮食种植,同时,由于民族文化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双向交流,汉族移民在对边疆生态环境积极适应的过程中也逐渐接受并习得了蒙民的肉食、奶食的饮食习惯,同时也将牲畜饲养作为其生产结构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虽然人们不再以牲畜的放养为主业,但家畜的圈养还是会作为蒙民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延续。“二岁马驹驹跑草坡,二岁马驹驹放奶膘”,“养猪养鸡养牛羊,众人家都是绿色小银行”,“散群群羊儿漫摊摊牛,绿茵茵草地望不到头”,“马驹驹撒欢牛犊犊跳,半天云飞来百灵灵叫,羊羔羔吼来马驹驹叫,挤奶的姑娘遗串串笑”,便是这种情形的最好说明。

二、漫瀚调中反映的饮食民俗

民以食为天,准格尔人民的饮食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一直以来,准格尔旗人民纯属典型的自给自足的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仍保留着蒙古族传统的生活习惯,以肉食和奶食品为主,并称肉食为红食,奶制品为白食。

清代中期以后,随着晋陕两省汉民来此落脚谋生的人渐渐增多,加之当地蒙古族由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准格尔以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半农半牧自然经济过渡。此种过程中,两个民族各取所长,形成了具有良好互补性的共同的饮食风俗。准格尔旗蒙古族,“早午多食小米稠粥,午间或食荞面、莜面,晚食小米稀粥,已与汉人无异。稍富者,早晚食奶茶,泡炒米,或加奶油、红糖,午饭多食肉汤面,或食羊肉烩菜”。

在漫瀚调里,有关汉人浓郁风情的饮食随处可见。“秋麦麦亩产一百六,如今咱白面馍馍吃了个够”,“生时满月吃喜糕,不唱山曲儿肚不饱”,“白生生的馒头软溜溜的糕”,“吃了二红靡米酸捞饭,你也想买个米罐罐”,“现炒花生现熬茶,绿豆稀饭就芝麻”,“浆米米稀粥慢火火熬,听山曲儿就为那酸味道”,“长长的豆面软软的糕,至死也忘不了咱二人的好”,“肥猪肉酸烩菜油炸糕,你看见妹妹哪哪好”,“绿豆粉皮调凉菜,咱二人相好心头爱”,等等。可以看出,当地的蒙民饮食除传统食品肉食、奶食得以保留外,汉人的粮食食品,如馒头、油炸糕、烩菜、酸饭等也成为蒙古族常用的食物。

此外,进入准格尔地区的汉族也学会了喝奶茶、做乳制品、吃烤全羊,“地椒山羯子半锅锅汤,不用下调料自带香”,“大炖羊肉断不了葱,唱山曲儿不酸就没听头”,“唱山曲儿不唱打伙计,好比那甜茶没有味”,“羊肉饺饺蘸上蒜,庄户人过上个肥油蛋”,“巨合滩吃的是黄河河的水,熬下那个奶茶等不来个你”等等,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生活的不断植入,蒙古族与汉族的饮食习惯相互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共同生产和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已逐渐同化了。漫瀚调有大量关于饮食的唱词,真实地再现了民众的饮食习俗。而饮食民俗的融入使漫瀚调所表述的情感和思想更加丰富、形象化和生活化,也使得漫瀚调在准格尔大地久唱不衰。

三、漫瀚调中反映的服饰民俗

在草原民族的服饰民俗中,蒙古袍是最有代表性的游牧民族服饰,是北方游牧民族适应高原气候和游牧生活的一种文化创造。随着生产的发展,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形成,蒙古人已经感到宽大笨拙的长袍不便利,一般除了老人以外,多数人平时只穿简单便利的汉式或西式服装。即使有时穿蒙古袍,袍子的形制也在向个性化、时装化、礼仪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样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康熙年间,土默特蒙古族为了耕作方便而改长大的蒙古袍为短服,男子日常服饰、节日礼服与内地汉人无异。丰镇县“在乡村者,衣冠雅素,殆皆粗糙土布,羊皮等类”。 服饰上由于蒙古族游牧改农耕的需要而更多吸纳了汉族服装简便且利于生产的优点。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准格尔地区人民的服饰也紧跟着社会的潮流,“半月十天上一遭城,买几身衣裳赶时兴”,“T桖衫体型裤卷毛羔羔头,闺女里头就数小妹妹你尤”,“真丝袜袜高弹裤,小嘴嘴就是那拿人处”,“东葫芦东来西葫芦西,小妹妹我爱穿个红毛衣”,“赤脚板板穿上红凉鞋,如今咱耕地用不着牛”,“小妹妹爱穿紧身裤,慢三步呀快四步”,这些服饰文化不仅成为漫瀚调演唱的内容,也成为我们了解准格尔地区人民社会观念变化的一个窗口。

四、漫瀚调中反映的居住民俗

在居住方面,蒙古族因放牧都是逐水草而居,住屋原都是移动性的“蒙古包”。蒙古包虽然在游牧生活过程中显示着强大的适应性和优越性,但在蒙古族日益放弃游牧选择农耕的形势下,内蒙古开始出现成片的农业区,蒙古包与定居生活的不协调日渐显露出来。随着定居生活方式的逐渐确立,蒙古族牧民也学习汉人,开始修建固定房。“如今牧场大变样,小茅庵变成大楼房”,“一湾湾葡萄一坡坡树,一村村人家在新房里住”,“玻璃门窗砖瓦房,电视机放在柜顶上”,“新瓦房房向阳坡,瞭不见院墙果树遮”,“一溜溜新房是红砖瓦,满家家电器谁不夸”,“阳坡坡上砖房是咱的家,里里外外都是电器化”等。以上都充分展示了准格尔人民的居住环境。而居住环境的固定,缩短了蒙汉民族接触的距离,增加了相互交往的渠道与频率,使族际互动处于直接、充分和全面的状态,使两族人民的关系更加亲密,这也为漫瀚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条件。

五、漫瀚调中反映的交通民俗

准格尔地区多山地,交通不便,旧时出行多以毛驴骡子和牛车为主。“赶上牛车拉上翁,不唱山曲儿就丢盹”,“二饼饼牛车拉干柴,不唱山曲儿走不快”。牧区的牧民则有勒勒车。靠近黄河的也有坐船出行,“打鱼划划渡口船,妹妹坐上哥哥扳”。当然,随着经济的进步,生活的改善,新的交通工具已经全然取代了旧时的出行工具,“如今的牧民存款多,小伙子尽买摩托车”,“前房子坡坡两座桥,拖拉机汽车黄河上跑”,“手把羊肉就奶茶,庄户人也坐上了‘扁蛤蟆’”等,便是这种情形的最好说明。

结语

物质民俗生活是民众最基本的生活,物质民俗对漫瀚调的影响,使准格尔的漫瀚调具有了超强的生命力与传播能力。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民歌又成为研究民俗的重要资料。只有把民歌与民俗结合起来,把握两者的内在联系,才能获得对民歌的深层理解和感悟。民谣学专家都惠民曾经说过:“探索与把握民歌的规律,必须及时研究与之相关的种种民俗事象。”漫瀚调民歌的精要之处既在于描述准格尔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更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整理和解读这些反映准格尔人生活特点、饮食习惯、婚亲习俗等文化内涵的民歌,挖掘民歌中富含的民俗文化矿藏,既有助于从民俗文化视角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歌,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民俗文化与民歌的密切关系。这对于启发音乐工作者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增强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 2001 年版。

[2]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

[4]赵星:《蛮汉调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杜荣芳:《漫瀚调艺术研究》,内蒙古人民出舨社 2006 年版。

[6]冯光钰:《漫瀚调:蒙、汉音乐交融、磨合的结晶——从准格尔旗荣获靠中国漫瀚调之乡命名谈起》,《乐府新声》2002 年。

[7]景通玉:《漫瀚调浅析》,《音乐天地》2006 年。 Co35mc7rc0CT/PiSHByvEwWa4kw6CuchwmUXIjJhkn1DnwdAt4amc98E4PdpCBw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