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汉字衍生书法艺术的原因

1.造型之美是汉字走向书法艺术的第一条通道。

在世界众多的文字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汉字最后演变为书法艺术,而其他文字却没有这份殊荣呢?

造型之美是其首要因素。如前所说,尽管世界上很多民族文字最初产生时都带有图形符号的特色,但是大多数文字特别是古埃及文字等后来在简化凝练的过程中变成了字母文字,由几十个字母来组合成千变万化的词句,而这些字母和自然界的物体形象已没有多少关联。我们看英文中,同样的两三个字母颠倒顺序后组成的不同词句,其意思相差就很大,如:bear(忍耐)和baer(赤裸、光秃);except(除……之外)和expect(期望);seal(密封)和sale(卖),它们之间只是字母组合的顺序不同而已,但意思却有天壤之别。而在汉语中意思比较接近的名词,在英语中字母的组成却有很大不同。比如“时期”、“时代”这两个词都表示时间,但翻译为英语单词,则是“period”和“era”,显然相差很大。在汉语中,只要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偏旁部首往往都相同。比如“坡”“地”“坎”都是和“土”有关;“海”“河”“湖”这些字都是和水有关。可见,英语中意思相同的词和字母的关联并不是太大,字母只是一个符号,并没有明确的意义指向。而汉字却不同,每一个汉字所组成的偏旁部首或者笔画形式往往都和该字的意义有联系。

中国汉字在产生之初也是图形符号。有意思的是,我们的祖先一直在按照“图形”这个思路对文字结构进行增减,变化出更多的文字。从骨刻文字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文字经过了大约三四千年的漫长演化才趋于完全定型。其间,人们对文字的演化改进既有简化的过程,也有繁化的过程。例如“暮、云”这些字就是从简到繁,而“集、书”这些字又是从繁到简。但是,无论从简到繁还是从繁到简,都是围绕形象本身进行增补或简化。包括汉字后来造出的大量的形声字,都离不开“形”的支撑。所以,“图形”或者说“象形、形声、会意”等都是围绕着“形”来进行造字的。形象化(造型)是汉字造字以及不断演化的根本!

在汉字的造型过程中,如何使“形”的表达更准确、更精炼、更美观,是汉字演变及其书写表达的根本。特别是后人们在书写汉字时,同一个字的笔画长短,位置的高低、线条的直曲或粗细搭配不同,其外在形式也就不同。就像人们修房子,同样的砖石、木料,堆砌组合的方法不同,修出来的房子都会大不相同。又比如房间里同样的几件家具,胡乱堆放和进行有序地摆放,其观赏效果是绝不一样的。胡乱堆放会使人看着很乱,毫无美感;而整齐有序的堆放就会显得井井有条,使人看起来赏心悦目。汉字的结构造型也一样,比如一个“三”字,如果将三横不分长短,象乱扔在地上的三截木头一样,它会很难看。而象“三”字现在这样的上略短下略长,匀称排列,就比较美。再比如“丰”“卡”二字,如果中间的竖笔立得端正,就给人一种稳定、婷婷玉立的感观;如果中竖写倾斜或放歪了,整个字就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让人看起来紧张,没有安全感。所以,汉字的结构造型很重要,不同的结构形式美丑效果不一。另一方面,人们在书写汉字时,由于每个人对结构处理的能力与方法不一致,就像摆放东西一样,有的人会摆得整齐有序;有的人不认真去摆放,草草了事,就会摆放很随意或很凌乱。也像修房子一样,高水平的建筑工人会把砖墙砌得很直很高,而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垒不了几匹砖就会倒塌。所以,汉字的笔画安排和结构处理就像建筑工人砌墙一样,要摆放美观,砌得直,修得高,就需要技术。而技术又需要学习训练,汉字的书写也是要经过训练的。如果不训练,就处理不好字的笔画形状及搭配关系。所以,汉字的结构造型特征就决定了不同的人在处理时会有不同的效果。也正是因为结构造型方法经过训练后,会展示许多美的结构效果,而这种美的结构形式效果也就是它成为艺术的必要条件。所以,汉字的象形特征是它成为一门书写艺术的根本。

2.书写之趣是汉字成为艺术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汉字的图形构造属性,不同的人在构造(书写)一个汉字时,其结果会有优劣好坏之分,也有失败与成功之别。就像小孩子堆积木一样,有的孩子认真细心,会堆砌得很高,或者造型很别致;而如果不细心堆砌,可能一垒即跨,它很具有挑战性。所以,许多孩子都喜欢堆积木,寻找成功的乐趣。而汉字书写就像成人们在纸上堆积木,把字的结构安排好,写得美观,必然会得到所有观赏者的肯定。反之,如果写得不好,在各种场合就必然会被人嘲谑、轻视,被人打心里瞧不起。所以,汉字的书写是具有挑战性的。从古到今,许多人从小就被父母要求写好字,在学校被老师要求写好字,练好字。俗称“字是人的脸面”,是“人的第二形象”。人天生都是爱美和不断追求美的,所以,写好字常常成为许多人的一种追求。再说,一手好字不仅让别人瞧着顺眼,看着喜悦,让人尊重,同时一个人的字最主要的观众还是他自己。他所写的每一个字都要经过自己的手和眼睛。审美是有共同性的。优美的图形,漂亮的字形不仅让别人看着赏心悦目,其实自己书写时体验更深刻,漂亮的文字书写更能让书写者自己体验到审美的乐趣。有人说书法是抒情的艺术,的确不假!古往今来,为什么那么多的书法家沉醉于书法艺术中?书写能畅情是最主要的因素。正像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所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穷、窘,忧悲、愉佚、怨恨、思慕、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汉代赵壹在《非草书》里还说,杜度、崔瑗、张芝等书法家“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即喜欢书法)”,并且是“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钻研书法很投入,晚上不知睡觉,白天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在干什么呢?完全是废寝忘食于书法练习(书写),并且“领袖如皂,唇齿常黑”(为练书法把衣服弄脏,把嘴唇牙齿都弄得沾了墨),“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尤不休辍”(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不怎么和别人聊天,只是一味地用手指在地上划字,用草在墙上划字,直到手臂皮穿,手指受伤,腮脸都出血也不停止)这是何等的专心与投入啊!尽管也许这只是文学性描述,但它至少反映了书法家们对书法的投入状态。如韩愈评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一门心思都在写草书上,而不去学习其他技艺。其实也不是张旭不愿去学习“他技”,而是书法本身的学习也很需要时间。况且,书法里面乐趣很多,“喜、怒、哀、乐”各种情感都可以从“草书”中表达(“必于草书焉发之”)。古人的情况我们凭记载或许感受并不太真切,但是今天在我们身边或许你会找到这样的人:他只要有某一项爱好,必定很投入!就像四川人爱好打麻将,很多人都迷恋其中,只要稍有空,能凑齐一桌人就会坐下来玩。爱打麻将的人玩起麻将来不知吃饭睡觉的例子并不少见。又如一些青少年迷恋于上网、打游戏,也是千方百计都要找时间去做,为什么?有人说,这是游戏娱乐,很容易让人着迷。再说,比如爱下棋的人,爱钓鱼的人,这些是健康的体育休闲运动。很多爱好者们也会顶风熬日,克服天气、场地等不利因素去做,或者有的人爱好打球,有的人爱好旅游,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我们都称之为爱好。做得好就称之为特长,而不利于身心或者太过于投入者就叫迷恋,这些活动对人的吸引也是无限的。其实对汉字书法也一样。你看,大凡身边的朋友只要真心爱好书法的,他们对书法也很投入。有的人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抽出一定时间来写字,有的人环境再艰苦,生活再困难,也会坚持练书法。有的人见了笔墨纸砚就手痒、想写写,有的人碰到同样爱好书法的朋友就特别投缘,聊得很起劲,这叫志趣相投,都因书法本身是一门修身养性、有趣味的活动。有书写之趣,有抒发感情之趣。心情好的时候,写几笔神采飞扬;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写字也能忘掉烦恼,散发郁闷,并通过书写过程去表达、去发泄。所以,汉字书写成为人们抒情达意的一种手段,这也是任何艺术的共同之处。“诗言志,歌咏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像音乐、舞蹈等艺术一样,它虽不能当饭吃,当衣穿,让人吃饱穿暖,但它可以让人在吃饱穿暖之后达到精神愉悦,这就是艺术。汉字书写也一样,人们从书写之中可以创造美的形式,可以感受到快乐,可以发泄心中的郁闷不平。它和音乐、舞蹈、美术一样,很早就成为汉民族的一门艺术活动。

3.汉字书写具有完美的技艺。

与其他许多民族文字书写的不同之处在于,汉字在很早的书写中就用毛笔。而毛笔这种书写工具的技艺性与表现性,也促成汉字书写演变为一门艺术。考古学家们发现最早期文字的雏形——图腾符号或骨刻文字,或许是采用矿物质(石块)刻画上去的。而在中国文字体系中,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形式。以前人们认为甲骨文是用硬器进行刻画的。后来考古学家又发现,甲骨文中有用朱笔书写而未刻画的文字,于是从中推断了甲骨文应该是先写后刻的,距今应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而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和河南信阳长台关春秋晚期楚墓中发现了最早的毛笔实物,也佐证了汉字书写中2500年前已经用上了毛笔的史实。毛笔这种工具也称毛锥子,它是一种用动物毛扎成锥形的笔。书写时,如果笔尖接触纸(或其他物品)较轻较少,则写成的线条较细;反之,如果用力稍重,柔软的毛笔尖会增大和纸面的接触,写出较粗的笔画来。由于毛笔的柔软性,书写时笔尖总是和运行方向相反,这样又会在纸上形成尖锐状不等的笔画形状来。如果蘸的墨多,则写的笔画线条会较浓、较粗、较厚;如果蘸的墨少,写出的线条又会较干、较淡、较细。加上写的载体或者是布帛、或是木板、竹简、纸张,它们的吸水性能不同,在其上面写出的笔画线条形式也会有很大差别。正是这种书写工具表现的差异性以及书写时力量的轻重、蘸墨的多少,书写速度的快慢、运笔方向的变化等,造成了所写出来的笔画线条有千变万化的效果。所以汉代人蔡邕曾说,汉字的书写(书法)“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正因为毛笔的柔软性加上书写方法的不同,才造成了书法形式的千变万化,具有丰富而生动的视觉效果。事实上,我们的祖先从很早就在不断的探索研究毛笔的书写方法。书法家们把它叫做“笔法”。蔡邕、王羲之、钟繇、颜真卿、张旭、柳公权、赵孟頫等等历来许多书法大师们都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笔法。中国书法史上留下的关于笔法和结字方法的书籍也非常多。正是历代大师们的不断努力,因而形成了一套很完整、很科学、也有很高超的技艺性的笔法。历代关于笔法论述的著作如蔡邕的《九势》、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笔势论十二章并序》、《用笔赋》、欧阳询《三十六法》、李世民《笔法诀》、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等等非常之多。正是这些大师们的不断探索、研究,发掘整理出了十分丰富的书写技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书法技法体系,可供后世人直接学习并迅速成为书写能手。

这套完整的书写技法(用笔方法、结字方法、章法布局要领、创作方法、欣赏标准与方法等)也是汉字书写最终成为一门内涵丰富的艺术的直接原因。就像其他任何艺术一样,技法性是其必要条件,没有技法的活动是不能称之为艺术的。比如唱歌,按曲调、有方法地唱就是美好的音乐,乱吼乱叫是永远不能成为音乐的,弹琴、舞蹈等都如此。有技法地弹奏出来的是乐音,乱敲乱弹的是杂音、噪音。书写汉字时,讲究方法,按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规律去写,便会写出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来,而乱画一气则只能叫涂鸦,毫无艺术性可言。

4.特殊的展示方式和审美的结果。

汉字在书写展示方式上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如果说早期我们的祖先将它写刻在甲骨上、石头上或竹、木简上,还并不足以使它成为艺术的话,纸张的发明和使用便足以使它迅速向艺术靠拢。我们知道,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汉代,中国就开始制造出了麻纸并广泛使用于书写。其后人们不断改进纸张的质地与性能,直到造出宣纸后,其独特的工艺与性能就使书写者们有了优越感,并最终将汉字书写发展成为一门高超的书写艺术。

宣纸因为容易浸水吸墨,且速度效果不同,用毛笔在上面书写时,蘸上浓淡或多少不同的墨汁,书写时采用轻重缓急不同的技法,便会产生不同的笔墨效果。有时所产生的效果甚至很奇特,如同幻彩,如同枯木,如同夏云冬雪,如同飞动的彩绸,如同铁画银钩。所以,宣纸作为中国书法和绘画所特有的载体,是其他任何纸张或任何材料都不能代替的。宣纸白皙细柔,可以反复折叠、搓揉和装裱,而且还可以保存千年不腐,这些奇特性都促成了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的不断繁荣和弥足珍贵。

除了宣纸的特性外,它的装裱方式,汉字的书写排列呈现方式也都使他具有丰富的艺术性。

我们先说作为书法艺术的汉字书写排列方式。汉字独立成体,它可以横排,也可以竖排(这一点,字母文字特不方便,如果竖排只有倒卧着了!)而且在排列时不同的排列方式和间距都可以呈现出多种形式美来。就好比小学生做体操的排队和舞蹈中演员的阵容排列,纵横整齐时有整齐的美,交叉错落时有错落对比的美;方形有方形的美,圆形有圆形的美,扇形有扇形的美。特别要提出的是,汉字的书写排列和展示方式的不同相结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常见的书法作品中的各种幅式与章法(这在后文还将专门论述),如条幅、横幅、斗方、扇面、楹联、手卷等各种幅式,张挂在室内墙壁上的不同位置,便具有不同的形式美。另一方面,在一幅作品内,通过疏密不同、长短不同、大小不同、正斜不同、形体各异的汉字组合,也让它们的组合阵容(图形或章法)显出对比呼应、调和,具有多姿多彩的形式美。再加上作品的装裱形式、内芯和边框的搭配,外框的形式、颜色或挂轴、镜框、册页等等,都使它的形式不断丰富,并展示出无穷无尽、丰富多变的审美形式来。

从审美结果看,汉字书法作品中历来有手札、册页、扇面、镜框、条轴、屏风、牌匾等多种幅式。这些不同幅式也使人对汉字书法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比如拿在手上欣赏的手札、册页、小品等形式小巧、格式独特,让人仔细品味,细嚼慢咽,慢慢品尝书法的韵味。再如长篇巨轴的大幅书法作品挂在墙壁上,它既能成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又能以醒目的方式呈现在观者的面前,使观者靠近它或面临它时,不得不多看几眼。而这些长篇巨轴的大幅书法作品,往往结字独特而浑厚,气势雄强而撼人,常常带给人一种大气磅礴、震人心脾的欣赏效果。

再如牌匾、楹联等作品和古雅的建筑相吻合,也会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使建筑物因书法而熠熠生辉,书法因建筑物而更具古雅的美感。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因特殊的造型需要,往往其廊柱、门楹或牌坊都呈现出十分醒目的位置。如果配上一些牌匾和楹联,一方面,书法特有的形式会使建筑中的廊柱、门楹、牌坊等更加醒目,更能吸人眼球,其独特的作品形式本身对建筑也是一种装饰和补充。另一方面,这些书法牌匾或楹联的文字内容也很好地衬托建筑物的风格或意味。比如寺庙中必有的殿名牌匾“大雄宝殿”“三清观”等,既是对殿名的标注,同时配上书法家的手笔,这种大气磅礴之势也会尽显无遗。再如,一幅楹联,比如清乾隆皇帝题北京颐和园万寿山谐趣园引镜亭的对联“菱花晓映雕栏日,莲叶香含玉沼波”,这既是在展示谐趣园内优美的雕梁画栋和花香怡人,也展示了乾隆皇帝的书法艺术,从而使乾隆的书法与引镜亭的建筑二者相映生辉。 YO0B2Ii8TOuKVNyyhSqYSOat7IL8jxEU3lzec9JVakURplNp7GO5UrJywade4L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