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唐五代福建人的文化性格

唐宋时期,北方南下的汉族与福建汉化较深的闽越人后裔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福建人,他们构成福建人的主体,是汉族的一支,但吸收了许多南方文化。不过,福建是一个多山的地区,住民之间往来不便,自古有“七闽八蛮”之说,其意为古代的闽人自身有七八个族群系统。来自北方及邻省的汉人与“七闽八蛮”结合,便形成了不同方言的族群和民系。

一、新福建人的家庭——北方男子与南方女性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北方移民与本地土著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福建人。唐宋之际,中原人士跋涉千里来到福建安家,这一形势决定了南下的移民多为男子,他们要在福建结婚成家、繁衍后代,必然要与当地的土著妇女结合,这一情况,就如同明末清初福建人到台湾与台湾原住民结合一样。

福建等南方区域原是一个女多男少的地方,《周官》职方云:“扬州之民,二男而五女”;《汉书》记载扬州之俗,“民二男五女。” 《魏书》记载扬州:“其民二男五女” 。可见,从周、秦、汉朝迄至南北朝,扬州所辖的东南区域,一直是男少女多的地方。与这种人口比例相对应,古代东南流行一夫多妻制。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豫章郡衣冠人有数妇,暴面于道,寻道争分铢,以给其夫舆马衣资。” 此书中所说的豫章,即为江西的南昌。当时豫章是南方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所以,晋人常以豫章代表南方。这种习俗在南方长期延续,如《隋书》记载:“豫章之俗,颇同吴中,其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衣冠之人,多有数妇,暴面市廛,竞分铢以给其夫。……新安、永嘉、建安、遂安、鄱阳、九江、临川、庐临、南康、宜春,其俗又颇同豫章。” 闽中在隋代设为建安郡,可见,当时的闽中也同江西、江南一样,流行一夫多妻的习俗。在这一背景下可知,当时南下的汉人是不愁娶不到妻子的。

和当地男人相比,北方南下的汉人男子更为优秀。在汉唐时期,东南的男人身体素质较差。《汉书》记载,“江南卑湿,丈夫多夭”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说:“山气多男,泽气多女。” 宋代周去非的《岭南代答》一书说:“南方盛热,不宜男子,特宜妇人。盖阳与阳俱则相害,阳与阴相求而相养也。余观深广之女,何其多且盛也。男子身形卑小,颜色黯惨。妇人则黑理充肥,少疾多力。” 他们都认为南方潮湿气候不利男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不得而知。然而,《岭南代答》有一条记载值得注意:

(岭南农民)既获,则束手坐食以卒岁。其妻乃负贩以赡之,己则抱子嬉游,慵惰莫甚焉。彼广人皆半羸长病,一日力作,明日必病,或至死耳。

岭南与福建相邻,但在唐宋时期,其开发程度不如福建。宋代岭南土著男子的情况,应与唐代福建土著男子相似。他们的体质极差,稍微多做一些事,就会累倒,甚至病死。在这一背景下,本该男人做的事便落到了女性身上。《南楚新闻》记载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民俗:

南方有獠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稍不卫护,其孕妇疾皆生焉。其妻亦无所苦,炊爨樵苏自若。又云:越俗,其妻或诞子,经三日,便澡身于溪河,返,具糜以饷婿。婿拥衾抱雏,坐于寝榻,称为产翁。其颠倒有如此。

“产翁”制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至今尚流行于东南亚与非洲的原始部落中。对产翁制发生的原因众说纷纭,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妇女要承担各种劳务,所以,必须由男子多承担一些哺育下一代的家务。

综上所述,在汉人进入福建等地以前,东南区域的土著妇女是十分优秀的,他们要承担家里家外的事务,她们下田劳动、上街经商、在家做家务,里里外外一把手;而他们的男子却是以体弱多病闻名,而且不爱劳动,大多游手好闲,往往早死。

和福建土著男人相比,唐宋时代中国北方男人是十分优秀的。中国的男人历来以勤劳刻苦闻名于世,他们下田劳动、挑担经商,什么苦都能吃。他们的身材也比福建土著要高,而且结实、剽悍,大都是军人的后裔。在这一背景下,福建土著妇女愿意嫁给什么样的男人,不言而喻。况且,自王潮、王审知在福建建立威武军政权之后,北方移民在闽中掌权,各级政府中多为北方人,北方移民享有一定的特权。他们成家立业的条件要比当地土著男子好得多。在这一前提下,北方男子与福建土著女子相结合,孕育了新一代的福建人。这一情况有如近四百年以来,中国人与东南亚马来民族的结合。

大家知道:东南亚国家有数量较多的华人,他们大多是汉人与马来人的结合,而且多为汉人男子娶马来女子为妻。由勤劳的汉人男子与勤劳的土著女子组成的新的家庭,往往是东南亚诸国最有活力的一批人。在原有的马来家庭,女人劳动养活男人;而在新的汉人家庭,男人与女人都在劳动,这样,他们的劳动积累就远远胜于纯粹的马来家庭。这是他们在竞争中优于马来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汉人还带来积累的观念。汉人天生是一个勤俭的民族。在古代的黄河流域,每到冬天都有几个月的时间是严寒。在这种天气里,树木凋谢,大雪封山,人类活动受到了制约。为了度过严酷的冬天,汉人养成了积累的习惯,他们每到秋天便蓄积粮食,以便在严酷的冬天存活。这是汉人蓄积习惯的起源。黄河流域另一个特点是旱灾时常发生,虽说没有到十年九旱的地步,但三五年发生一次旱灾,则是常有的事。这种气候条件迫使汉人养成积蓄的习惯——丰年的时候要为歉年积累粮食。这种习惯扩而大之,中国人养成了青年要为老年积蓄、父母要为子孙积蓄的习惯,迄至今天,中国人仍将 30%以上的收入积蓄起来,这在世界上是很难看到的。

与汉人相反,马来人没有积蓄的观念。民俗调查告诉我们:马来人只要有了钱,他们的想法是尽快将其消费掉。男人在灯红酒绿中消费,女人在购买衣服与化妆品中消费,一个月的工资很少能够维持到下一个月,提前消费是他们的习俗。马来人为何形成这一观念?这与他们的地理条件有关。他们生活于物质丰富而疾病流行的热带地区,这类地区,人的寿命不长,但食品来源容易。只要他们想要,热带森林中有取之不尽的食物。这一物质条件使他们不必像黄河流域的中国人一样着重于积累。其次,热带区域气候潮湿,适于各种微生物成长,各种流行病很多,用当时人的话说是瘴疠流行的地方。在这种区域,人类很容易被疾疫夺走生命。因此,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人们,容易养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习俗,因为,积蓄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人死了,留下财产又让谁去享受呢?马来人尽情消费不是没有原因的。

汉人来到东南亚,仍然保持着他们积蓄的习俗,并将这一习俗传给受他们影响的女人,这样,新移民的家庭着重劳动并重视积累,这就使他们在同等生活条件下超越当地人,成为东南亚最成功的一批人。

鉴于汉人开拓东南亚的历史,我从中悟到:汉族在福建的发展,其实是在一个更早的历史背景下展现近百年来东南亚的历史。古代的福建区域,相当于今天的东南亚。据说当地的民族类似于现代的马来人,他们的男子整日无所事事,到处游荡;而其女子则承担起家庭的主要劳动及田间劳动。这类女子不屑于当地男人的懒惰,她们更愿意选择南来的北方汉人为夫,于是,勤劳的汉族男子与勤劳的南方妇女,组成了新的家庭,从而使家庭劳动能力大大提高。从唐宋以来,儒者每每批评福建人的妇女劳动习俗,泉州士大夫何乔远这样评价福建的妇女:“妇人芒屩负担,与男子杂作。《隋志》:‘豫章之俗,衣冠之人,多有数妇,暴面市廛,竞分铢给夫。’以为不雅,而不知瘠土小民,非是无所得食。” 可见,福建人的家庭内,男女并作,不仅男人下田劳动,妇女也下田劳动,男女共同生产,福建人的财富积累更胜于原有的土著,这是合理的。此外,福建人继承了北方汉人的积蓄观念,而不是像原有的土著人一样肆意挥霍原来就不多的财富。这使福建人的生活蒸蒸日上,而懒惰的土著男子逐渐被淘汰。因此,新一代的福建人,虽说他们血缘上有南方人的血统,但它主要来自女方,而其北方血统主要来自男人,福建人姓氏主要传自北方,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福建人的文化认同与其族属

近年学术界对福建人的族属发生了疑问,有人认为:从体质人类学的观点来看,福建人的体质与中国北方人有差异,因而,福建人不是汉族而是南方少数民族。这种观点在日本及美洲学术界相当流行,尽管他们没有严格的论证,但他们都倾向于认为汉人仅限于北方中原区域,南方广大地区的人口,其族源都不是汉人。这一观点,其实是日本政治家“中国七块论”的根源,日本学术界的一部分人受政治家的影响,力图论证汉族不是一个民族,尤其是南方汉人与北方汉人根本不一样,其最终目的无疑是为分裂汉族、分裂中国制造理论根据,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谬论居然在中国学术界有一些市场,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

我认为:一个民族与民系的划分,其依据离不开血缘关系,但又不仅仅是血缘关系。近代的美国民族、法国民族,都不是纯粹血缘关系的民族。尤其是美国人,美国的主体民族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他们来自欧洲不少于 20 个以上的国家,有日耳曼人、拉丁人、斯拉夫人等等。其后还有黑人、阿拉伯人及亚洲黄种人融入。但是,美国人仍然骄傲地自称为美国民族。他们认为:正是美国吸纳了世界上多民族的优秀成分,才使美国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在美国人看来,血缘的差异不是重要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在美国这一个民族大熔炉里,相互结合,融为一体,最终成为讲美式英语的统一的美国民族。在统一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有美国特色的美国文化了。只要这统一的美国文化存在,美国就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可见,对美国人来说,比血缘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同一性。美国人有美国文化的同一性,法国人有法国的文化同一性。有了这种文化的认同,他们就是一个民族。从亨亭顿等人的著作来看,当代的美国白人有一个美国民族被异化的担心,例如,他们对进入美国的墨西哥人感到不安,因为:这些墨西哥人一般不会讲英语,而是操用他们原有的拉丁语。倘若这种情况保持下去,美国就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化。相对而言,他们担心的不是血缘的混血,在今日的西方世界,种族优越说臭名远扬,白色人种再也不敢说只有自己才是优秀的民族,他们更倾向于接受世界各民族都有其优秀之处的观念。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人并不拒绝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他们真正担心的是:美国文化不再能融合移民,新来到美国的许多移民都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使美国的英语文化发生变质,久而久之,有使美国文化异化的可能性。总之,在美国人看来,以血缘来定性民族已经是过时的观点,真正重要的是文化的认同,有共同文化的人民,即为一个民族,血缘是次要的。

更进一步来说,在民族定性方面,文化的认同更胜于文化的统一性。以犹太人为例,犹太人散布于世界各地,操持不同的语言,他们已经没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但是,对犹太文化的认同使他们仍超越语言的隔阂与文化的分歧,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以色列,学习希伯来语,接受以色列文化,因而组成了新的以色列民族。可以说,没有文化认同,不会有当代以色列国的产生。倘若以色列人拘泥于血缘与文化,就不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以色列新民族的产生,就会受到阻碍。事实上,以色列民族在组成过程中,融入了不少没有以色列血统及犹太文化的人。以埃塞俄比亚黑人被纳入犹太人为例。在埃塞俄比亚人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一位女王。她曾经到以色列拜神,嫁给以色列的大卫王,回国后,传下了埃塞俄比亚人。因此,不少埃塞俄比亚人自认为是大卫王的后裔。实际上,埃塞俄比亚人属于黑色人种,与以色列人的差异是明显的,但是,以色列人为了壮大自己的人口,在上个世纪末接受了一万多埃塞俄比亚移民。对以色列人来说,血缘的区别其实不是主要的,现有的文化差异也是次要的,关键是文化的认同!只要埃塞俄比亚人自认为是大卫王的后裔,并愿意接受当代的以色列文化,他们就是以色列人。文化认同是当代以色列民族形成的根源。

对福建人的分析也是这样,重要的其实不是他们的血缘是否来自北方,或者说,他们的北方血缘究竟占多少比例,关键在于他们认同北方的中原文化。福建文化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强烈的中原文化认同感,从唐宋迄今,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原士民的后裔。台湾的福建人不但到福建寻祖认根,更多地到河南诸县市寻祖认根。这种感情的强烈程度,在其他民系中,在其他民族中,都是难以见到的。有了这种文化的认同,就足以证明他们是汉族的一个部分。福建人与现代北方人的差异,绝对小于美国人之间的差异,更小于以色列人之间的差异。

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无论什么民族,都有地方性的差异。即使是美国这样交融性极强的民族,东海岸与西海岸的风尚也不会完全一致。日本民族的统一性相当强,可是,日本本洲的关东文化与关西文化就有相当大的地方性差异,连语言的发音都有所不同。与这些民族相比,汉族是一个容异性最大的民族。“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是早在周代即有的格言。北方中原区域一直是一个多民族混血的区域,在商周以前,中原区域的各个小国都可以说自己是一个统一的民族。迄至周朝统一后,奠定了民族混血的政策,周公将周王的子孙派到中原各地去建国,这些新建小国的核心为与周王有血缘关系的姬姓民族,而其周围,则有许多原是商族、或是土著的其他民族。在周朝统治的八百年时期内,中原各国逐渐形成了自己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既有姬姓民族带来的周文化,也有土著民族固有的文化,于是,西周、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国,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对于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性,周代的统治者并不计较。他们常常派出 轩使者到各地去了解地方习俗,以使自己的统治政策在更大程度上符合各地民众的要求。对他们来说,文化上有所差异是正常的,要求文化上的彻底一致,才是愚蠢的。这一观念,使周代的中国人有较大的容异性,他们并不反对各诸侯国的民众保有自己的文化,他们着眼的只是优雅的举止与文明的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点,他们一概以“华夏”称之。春秋时期的楚人之所以被称为蛮夷,是因为楚人总是想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文明的方式。迄至战国时期,楚对华夏的态度逐渐变化,楚人也逐渐被接受为华夏民族的一员。这种文化至上的观念是华夏族最终统一的基础。秦汉时代华夏族的融合,既有中原的商周民族系统,也有南方的楚民族系统,事实上包括了西戎、北狄、南蛮、东夷的许多民族。汉族作为民族熔炉的这一特色,汉、唐、宋、元、明、清以来仍在发展,北方的汉族融入了许多北方游牧民族,南方的汉族融入了许多南方的少数民族,同时,南北汉族之间,也处在不断地交融过程中。总之,汉民族的血缘成分是在不断发展中的,事实上,没有一个标准的汉人血缘系统,无论是北方汉人还是南方汉人之间,都没有绝对的血缘划分,更没有文化上的绝对差异。

将汉族和以色列民族相比,两个同样古老的民族,在其发源的四千年前,都只有数千人或是数万人,但以色列人偏执于宗教的差异,四千年之后,还是一个小民族;而华夏人倘开大门容纳一切赞同自己价值观的人,四千年来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在此期间,汉族容纳了无数的少数民族。实际上,中国的汉族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大熔炉!汉族在世界上的自立,并不是以血缘的纯粹为骄傲的,而是以其广阔的胸怀为自豪的。血缘上的差异,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重要的是文化的认同。

福建人以中原移民为核心,在其与南方民族混血的过程中,无疑融入了许多不同于北方汉人的血统,但它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差异。关键在于:福建人在文化上继承什么?认同什么?从这一观点来看福建以固始籍贯为荣的观念,就会得出完全不同于世俗的观点。福建人大多以固始为籍贯,说明他们将自己的“根”定在了北方的中原区域,这是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在民族鉴定上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只要有了这一点,就奠定了他们是汉人的基础。再从文化继承性来看,福建人文化的主流,是中原文化的延伸。福建方言最接近于唐宋时期的中原语言,这已是世界语言学界的共识。福建人的文化观念,也是以发源于中原的儒家思想为其根源,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成为他们基本的行为准则。可见,福建人当然是汉民族的一部分,虽说福建人也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但是,地方性的文化差异,并没有影响到福建人的文化共性。

自从汉晋以来,北方移民不断进入福建,中原文化和土著闽越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相互碰撞、吸收、交融,迨至唐末五代,逐步形成了共通的文化性格与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风俗习惯。

三、唐宋闽人与中原文化的延伸

唐末五代是福建区域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自闽越族被汉武帝迁至江淮之后,迄至隋朝统一南方以前,福建还不是一个稳定的行政区域。其一,这是因为福建人口稀少,无论是晋朝统计的 8600 户,还是隋朝统计的 12420 户,都表明福建是当时中国南方人口最稀疏的区域,平均每 10 平方公里才有一户人家。人口太少,汉代闽中仅设数县,其归属不断变更。其二,隋以前福建仅有几个定居点,其中除了建安郡与晋安郡所在地拥有较多人口外,多数县城只有几百人到几千人,以后世的标准,只能说是村庄。区域文化的形成,一定要有中心城市,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尚未形成,也就谈不上区域文化了。其三,六朝以前,福建文化欠发达,仅有一些外来的文化名人,例如,顾野王定居于闽北,江淹为浦城(其时名为吴兴)县令,本土虽有一些士人,都不出名。没有发达的本土文化,当然也不会有区域文化了。此外,在唐朝以前,福建的居民以闽越人后裔为主,他们的文化,尚为土著文化,与今天的福建文化有较大的距离,因此,我们不能说当时已经具备了现代闽文化的基本特点。

闽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移民文化!她主要是唐宋时期中原文化的延伸。福建人口大增长是在唐代,其时,北方人口陆续入闽,改变了福建人的血缘构成。早期的闽越是一个女多男少的地方,这里的男子身体较弱,早夭为多。北方移民经历了千里跋涉来到闽中,生存下来的多为强壮的男性,由于王闽政权的影响,他们在闽中得到较好的政治、经济待遇,因此,他们有条件娶福建土著女子为妻。二者的结合,便产生了新一代的闽人。他们追溯自己的祖先,仍然以北方的籍贯为主,实际上,他们身上的南方血缘比重并不亚于北方。他们的文化,也呈现北方与南方结合的两方面特点,一方面,他们保存了北方文化的主要传统,另一方面,又延续了南方文化的许多内容。

第一,福建人的方言保存了隋唐中原音韵的风貌。现代的福建方言主要有五种,其一是福州话;其二是建瓯话;其三是客家话;其四是闽南话;其五是莆仙话。这些方言各有特点,但其共同特征是保留了较多的唐宋中原语音。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各民族带来自己的语言,融汇于汉民族,因此,在历史上,中原语音变化较大,语言学家将两千多年来的中原语音分为三代。第一代为秦汉中原音韵;第二代为唐宋中原音韵;第三代为明清中原音韵。对第一代中原音韵的研究尚不很成熟,我们只能知道它与唐宋中原音韵有较大区别,但其具体特点还很模糊。唐宋朝代中原音韵的特点保留在隋代陆法言所著韵书——《切韵》及成书于宋代的《集韵》,由于两部韵书的存在,使我们有可能了解唐宋中原韵的基本风貌。明清时代的中原音韵早在元代即已经形成,明代朝廷颁布的《洪武正韵》反映了这一时代中原音韵的基本要素。当代普通话继承的是明清时代的中原音韵。将《切韵》《集韵》与明代的《洪武正韵》相比,就可看到:明清的中原语音与唐宋中原语音有巨大的区别,例如,唐宋中原声调有八种,而现代普通话却只有四种声调;唐宋中原只有 15 个声母,而现代普通话有 21 个声母。中原音韵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应是宋元之际北方民族大举南下对汉民族语言产生冲击的缘故。但北方民族南迁主要停留在中原,而中原汉民族受北方民族推动南下,定居在南方各地,因此,南方各地,保留唐宋中原语音更多于北方,其中,又以福建方言保留最多的中原语音的特征,这也是语言学界的共识。大致说来,《切韵》一书中的中原音韵有八种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当代的普通话,只保留阴平与阳平,其他六种声调中,阴上与阳上合并为上声,阴去与阳去合并为去声,而阴入与阳入二声,已经彻底消失。但在福建方言中,大都保留着七种以上的声调,据厦门大学语言学家的调查,福建的闽东山区,甚至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唐代的八种声调!其次,从声母来说,清代著名的音韵学家钱大昕指出:“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轻唇音即b、p、m、f四种声母,舌上音即zh、ch、sh、r四种卷舌音,福建人的轻唇音都归入d、t、n、l,也没有zh、ch、sh、r四种卷舌音,以上两大特点说明了福建方言更接近于唐宋中原音韵。

第二,聚族而居的习惯。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这是商周时期即形成的风俗习惯,隋唐时期,中原民众仍然保持着这种习俗,他们聚族而居,世代不迁。中原发生战乱之后,许多家族聚族南迁,例如,唐末名诗人韩偓“挈其族南依王审知”;浦城杨氏“遂举族避地于建安之吴兴”。 前引《建阳潭西余氏族谱》记载:许多大族南下依附王审知。 其实,固始南下军民中也有许多大族,《郑氏石井宗谱》记载:“光启间十姓从王潮光州固始入闽。” 《固始县志》则说:“王潮之乱,十八姓入闽。” 他们来到福建,仍保持着聚族而居的习惯,例如潘武源“由荥阳入闽……子孙聚族居焉峰。” 宋仕唐任建阳县令,“爱邑山水风俗,病革,嘱其妻曰:‘我有遗爱在民,即不讳,可聚族于此。’后子孙遂世居焉” 。浦城的杨氏家族“以财力雄于州里……奕世聚居,群从百口” 。久而久之,福建便形成了聚族而居的习惯。如陈寿祺所说:“闽越之区,聚族而居。丁多者数千,少亦数百,其间有族长,有房长,有家长,有事则推族长为之主。有司有所推择、征索,亦往往责成族长。此犹古人同族尚齿之遗也。”

闽人宗族世世代代同居的习惯,与他们的宗法制度有关。固始人张庑在闽国仕至殿中侍御史,“及王氏政衰,谢事归田里,立宗法,建祧庙,修祀事,乡邦式之” 。漳州柳营江的丁迁“建祠堂与寺刹” 。福建的宗法制度中最具有特色的是祭田制度,明代莆田郑岳说:“莆世族祭田,远自唐末,传至今尚存,以族众相维,不得私售,若私田不过数世,辄为他人有矣。以是知祭田最重,上以延宗祀,下以遗子孙,可为经久之图。” 这段话把祭田的好处说得很清楚,其具体实行方法如何呢?祭田即为祭祖之田,从理论上说,祭田收入应用作祭祀祖先的香火费用,在这方面主要开支有:修祠堂、祭祖、扫墓等等。对闽人而言,这些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直到民国时期,福建农村的各姓家族内还很盛行这种制度。不论是闽北还是闽南,不论是闽西还是闽东,闽人各家族都有自己的祠堂,每年以祭田的收入为主,辅之以自愿的捐献,进行扫墓、祭祖等各项活动。除此之外,祭田收入还用作族内公共事业,例如,赈济人贫穷族众、奖励读书人等等……这对维护族众的团结极有好处。有些祭田还可看成是小农的“保险费”,这类祭田在设立之初就规定不再分割,它的收入由子孙轮流享用,例如,今年的收成归甲所有,明年的收成归乙掌握,后年的收成归丙处置……不论子孙有多少,都是这样轮替当主人。于是,有些家庭会隔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获得一次祭田收入,这类收入对他们来说都是额外收入,每轮到一次,都能使家庭经济大大改善,欠债的小农可以还掉债务,开支浩大的婚嫁丧葬大事,可以安排在轮收年份办理,因此说,有了祭田收入,许多小农免于破产。宋代的刘克庄评价唐末以来的祭田制度:“余行天下,江浙巨室,有朝为陶朱,暮为黔娄者,惟闽人千金之产,百亩之田,或传十数世而不一失。闻赡茔蒸尝之名,贤者畏义而不忍得不贤之名,不贤者畏法而不敢取,立法至此,仁至而义尽矣。” 由于祭田等宗法制度发挥作用,从唐末五代以来,福建聚族而居的习惯日益加强,清代文学家孟超然说:“余世居闽中,见乡井多聚族而居,数百年不变。其居城市者亦罕轻去其里也,不得已而迁徙,阅百十年子孙犹以为故居,敬其耆长,往来不衰。至漳泉之俗,有以族斗干法网者,然犹知卫其宗党,故悍而不为偷也。”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知道,这种习俗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奠定的。

第三,秉承中原重视儒学的文化传统。儒学原是发源于中原的一种文化思潮,也是中原文化的核心。福建原为闽越人居住区域,本是不懂儒学的。但是,中原民众的不断移入,以及朝廷在福建等地提倡儒学的努力,终于使福建人形成了崇尚儒学的文化氛围。约在唐代中叶,福建的儒学有相当的发展,迄至唐末五代,福建的儒学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宋代福建出现了理学的巅峰——闽学,它的发展,与唐代福建儒学的奠基是分不开的。

第四,秉承中原的信仰传统。首先从佛教谈起。佛教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教。佛教发源于印度,在向东方传播时形成两大教派——大乘与小乘。大乘教派从陆路传入中国,盛行于中原,而后传播到南方各地;小乘是从海路传到东南亚国家,其主要国家有缅甸、泰国、占城等。从地理位置上说,福建其实是属于古代东南亚的一部分,在历史上也和东南亚国家有密切的关系,但福建接受的不是小乘佛教而是大乘佛教,这与北方文化对福建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约在南朝梁末年,印度的达摩法师从海路来到中国,而后北上少林寺驻锡。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开创了禅宗这一佛教流派。而后禅宗不断向南方传播,迄至六祖慧能,禅宗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六祖之后,禅宗的南宗学派逐渐成为佛教的主流,而在禅宗的南宗学派中,唐代的闽籍僧人扮演了重要角色。唐代的闽籍名僧中,百丈怀海、大珠慧海、黄檗希运、沩山灵祐、雪峰义存、曹山本寂等人,都是享誉一代的南宗名僧。直到宋代,福建都以禅宗发达而闻名天下。从其源流而言,禅宗是发源于北方少林寺的。

图1-6 宋代石敢当,摄于福州于山

在其他信仰方面,福建地区随处可见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原最流行的泰山崇拜、泗洲佛、石敢当信仰,都由唐代中原移民带入福建,从而成为福建最盛行的民间信仰之一。泰山神是齐鲁一带的冥司之神,在北方的传说中,人死后首先要在泰岳庙中受到审判,因而,民间非常重视泰山神的崇拜。泰山神由光州、寿州移民带入福建,福州最大的泰山庙是由闽国宫殿改建的。其后,东岳泰山成为福建最普遍的神庙,几乎每个城市的东面,都有泰山行祠,民间所建泰山行祠也随处可见。在房前屋后树立泰山石敢当也是北方传来的习俗。南方民间相传有一种名为“煞”的恶气,它会影响人的生活。南方阳宅风水理论的一个重要之点,就是避开煞气。倘若避无可避,一种选择便是在煞气袭来的方向树立一块“泰山石敢当”,传说泰山石敢当是一位勇敢的将军,有他在此,任何煞气都无法作恶。树立泰山石敢当原是北方的习俗,原用于镇邪驱恶。北方移民来到南方后,他们知道了南方有煞气这一精怪,便树立石敢当来对付煞气。这种习俗,在福建一直流传至今。

第五,传播中原的风俗习惯。福建在许多方面都保留了唐宋时期中原文化的痕迹。清代周亮工的《闽小记》写道:“闽素足女多簪全枝兰,烟鬓掩映,众蕊争芳。响屐一鸣,全茎振眉。予常笑谓昔人有肉台盘,此肉花盎也。继在京师,见唐人美人图,亦簪全兰,乃知闽女正堪入画,向者之评,谬矣!” 周亮工在此提到清代福建仍然保留唐代仕女簪兰花的风俗。迄今为止,福建泉州一带的女性仍然有簪花的习惯。除此之外,周亮工在其文章中还提到清代福建人有着木屐的习俗,这一习俗直到几十年前在福建还很流行,当时的闽人每人一双木屐,在道路上走过,到处都是木屐声。我们知道:日本人在历史上也曾有这一习俗,其实,着木屐的习俗原是唐代中原的习惯,只是后来失传了,仅在福建与日本等地保留这一习惯。再如,一百年前的福建妇女还保留盘蛇髻习俗,有人以为这是闽人崇拜蛇图腾习俗的孑遗。实际上,盘蛇髻的习俗源于魏晋时期的宫殿。传说魏宫中以美艳闻名的甄后晨起面镜时,每每有一只小蛇在其镜前,盘绕出多种样式。甄后从中得到灵感,每天都能盘绕一种新的发式,宫内外妇女争相模仿,于是,这种起源于蛇的盘髻习惯,成为流行一时的花样,闽女将头发盘成蛇髻,其实是这一习惯的流传。这也表明:福建在历史上曾保留较多的中原习俗。

第六,崇尚唐代诗文的风气。中国古代诗文以唐代为最,这是当代中国人的共识,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共识的形成与闽人有关。在历史上,唐人并不以为自己的诗是最好的,李白崇拜魏晋风骨,杜甫崇尚《诗经》温柔敦厚的风格。首倡唐诗最佳并形成一套理论体系的,是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其后随着元代闽籍诗人杨载、张以宁的宣扬,明初高 等闽中十子的推波助澜,唐诗为中国诗界最高成就逐渐得到大家的接受。在文章方面,中国文人一向崇拜儒学经典,所以,曾有人宣扬“文不读秦汉以后”这种理论。明代福建文学大师王慎中却主张文学中以唐宋八大家最好,其中又以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为八大家之首,这一观点,也逐渐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

总之,以上史料表明:闽文化的形成与中原文化南传有相当的关系,在福建文化中,保留着许多中原文化的传统,而且构成闽文化的主流。从这一角度来说,福建文化是唐宋中原文化南传的结果,而且基本定型是在五代的闽国时期。

由此可见,在福建人的文化传统中,保存了许多唐代中原人民的习俗与风尚,这些习俗的保存,充分说明闽人的主体是北方移民,闽文化的主干是北方文化。北方文化南渐福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的闽越国。其时,无诸率闽越人北上中原作战多年,返回闽土后,建立了闽越国。他们在中原的数年时间里,无疑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不过,闽越人北迁之后,闽地人口极少,虽有永嘉之乱,八姓入闽的传说,实际上,一直到六朝末年,闽地的北方移民不多。而且,其时闽地长期处于割据南方的朝廷统治之下,与北方交通不便,中原文化对闽地的影响较小。隋朝统一后,将闽地置于中央朝廷的直接统治之下,因此,北方文化对闽地的影响大大增强。这类影响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其一,朝廷为了巩固对南方的统治,有意识地在闽中传播中原文化;其二,北方移民入闽,将其文化传播入闽;其三,在唐末五代,福建出现了一个由北方移民建立的政权——威武军政权,其后发展为闽国。本来,在割据时代,是土著意识发展的时代,可是,福建所建立的割据政权由北方人掌权,因此,福建地区在闽国时期受北方文化的影响更为强烈,闽文化的基本特点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从威武军政权到闽国灭亡,北方移民对福建的统治长达 60 多年,在这一时期,闽作为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闻名遐迩,闽人的地域意识也在这一时期形成。由于闽国的主体族群是北方移民,因此,自隋唐以来北方文化对福建的影响受到巩固,从中原传来的北方文化在福建扎根,由此构成了闽文化的基本性格。

四、闽越文化在闽中的遗存

在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也受到闽越文化的强烈影响。这是因为,福建毕竟是一个闽越人的区域,尽管闽越人在唐末五代基本汉化,成为新一代的福建人,但在其文化传统中,不能不保留许多闽越文化的孑遗。

第一,从福建人的体质而言,主要是北方人与闽越人的混血。中国的北方人身材高大,南方人身材较瘦矮,这是我们熟知的体质区别。古代的闽越人是典型的南方人,他们身材瘦小,较像今天的马来人种。而自北方人南下福建以后,形成新一代的福建人,他们要比南方马来人种要高一些,但其高度又比不上北方人,呈现一种中间的过渡形态,这种状况一直保持至今。这表明福建人并非纯粹的北方人,或者说是纯粹的闽越人,他们是典型的混血人种。我们说过,直到唐代前期,福建还有许多峒瑶之民,他们原来不受任何政权管辖,直到唐代前期,看到朝廷的政策有利于自身族群的发展,才接受了朝廷的统治。不过,一旦受朝廷管辖,他们便加快了汉化过程,迄至唐末五代,除了南方少数地区外,在闽越土著与北方移民之间,已经很难看出二者的区别,闽国末期发生了连续多年的内战,但这些内战,主要是在统治集团内部进行的,它反映了权力分配的矛盾,在其统治力量因内战而削弱的时候,却未发生因土著与移民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这说明在福州、建州、泉州三大城市的核心区域,土著与移民之间并无特别的矛盾,这一事实反映了移民与土著的同化。不过,土著居民是融入汉民族而不是消失了,因此,闽人的体质不能不反映出他们的体质特点,这是福建人在体质方面与北方人有差距的原因之一。

第二,新的福建人继承了南方的水稻文化。在隋唐时期,中国北方的粮食种植以小米、麦子、高粱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水稻在福建的种植,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的昙石山文化,当时的闽人已经种植水稻。其后,闽人的水稻种植作为一种传统传播下来。水稻的产量高,而且适应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因此,北方民众南下后,也以水稻种植为主。水稻是南方农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北方民众一旦接受了水稻,也就接受了一系列的相关农业文化。他们为了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必须围垦沼泽,筑陂蓄水,育种插秧,中耕除草,收割打谷,筑碓舂米,从而展开了他们原来不熟悉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他们以水稻为主食,他们也必须接受南方人有关稻米的制作技术。他们摘叶裹棕,酿米作酒,捣米作糍,完全接受了南方人的稻作文化。必须说明的是:这类稻作文化在南方许多地方都流行,在福建也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他们相互之间沟通、交流,从而形成共通的稻作文化,所以,稻作文化并非惟有闽越人才有,但新福建人所继承的稻作文化,当然是以闽越人为主的。

第三,新的福建人继承了南方旧有习俗传统。以划龙舟这一习俗而言,流传于南方许多地区,但在北方不太流行。这是由于:划龙船一直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它的产生,人们曾经将其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屈原,有人以为:屈原投江后,当地民众划船去找屈原的尸首,因而形成了划龙舟的习俗。其实,划龙舟的习俗在东南亚国家十分流行,当地各民族都有划龙舟的习俗,他们流行这一习俗不可能是从中国传去的。从这一点看,划龙舟习俗的产生不应是从屈原开始,而是一种南方普遍的习俗。它应与南方人的龙崇拜有关。在唐五代之际,新的福建人形成之后,划龙舟也成为他们的传统之一,这是南方习俗的影响。其次,以埋葬习俗而言,中国北方人流行的习俗是入土为安,棺葬是最流行的习俗。但自唐宋以来,福建民间一直存在着洗骨葬的习俗,这种葬俗的特点是:将死人入葬后数年,待尸体化解,便将葬地挖开,将死人的尸骨拣出,经焚烧之后,将骨头装入瓷罐中重新埋葬。这种习俗不见于北方,甚至南方其他省份也不多见,但这种葬俗在福建十分流行。据凌纯声的考证,东南亚一带也流行这一习俗,说明它是一种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后来影响了福建人。

第四,信巫好鬼,多淫祀。古代闽越人信巫好祀,这是从汉代即有记载的文化传统。《汉书》记载闽粤国灭亡以后,粤巫进入汉宫,汉武帝宠信粤巫,让他们用鸡卜的方式卜卦,汉武帝扩建甘泉宫,据说也是受粤巫的影响。可见,闽越人好巫术,在当时即十分有名。唐宋以来,福建人一直延续着这一传统,在福建的民间信仰中,有一些是产生于唐五代时期的,诸如古田的临水夫人,莆田的湄洲神女,闽北的马仙姑,她们的生前,都是乡村女巫。在福建人中流行这样一种习俗:有病不求医而是拜佛求神。他们认为:一个人生病,是因为他曾经不小心触犯了某种精灵,只要将这种精灵驱逐,便能治好病。因此,他们生病不是看医生,而是拜菩萨。这种习俗造就了巫师这一行业。因为,闽人拜神,多是由巫师作中介,巫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沟通人与冥界、神界,从而得到神明的宽恕。这种习俗应是闽越文化遗存,因为,它与北方人淡于宗教的文化精神是不同的。北方人更重视人生,对神明抱一种若即若离、似信非信的态度,孔子曰“祭神如神在”,是这种态度最典型的表示。他们并不否定神明,但对神明又不是十分相信,因此,唐宋以来福建人“信巫好鬼,多淫祀”的习俗,是从闽越人当中继承的。事实上,福建许多民间信仰来自闽越古文化。 PZ20cjmFZFEiV4HtIuY7sKkQr8MsjzFBeXheRT5i1kX/+la/8Rhy31GDzEeXQlK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